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戴维斯·安德森会意地说道:“我们康明斯动力公司准备向飞机发动机行业进军,所以想和林肯公司合作,你们有技术,而我们有充足的资金,正好一拍即合,而且我们康明斯动力公司还准备在洛杉矶建设自己的飞机公司,
我们将会在洛杉矶,芝加哥建立起自己的研究中心,这些工作已经在进行了,而且很顺利,相信很快就要好消息了。
现在我们的事业正需要像利兰先生这样杰出的人才加盟呢!你的经验,你在行内的荣誉都是我们现在缺乏的,同时也可以解决你们公司面临的困难。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戴维斯真不愧是搞销售的,口才很好,前面说了一大堆恭维的话的都是没什么营养,不过最后提供解决林肯公司的困难却让利兰父子不得不动心了。
要知道,下面的那帮开始跟他们父子从通用那里跳槽过来的工程师们就算嘴里不说,林肯公司的情况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看利兰父子如何解决目前的困境了。
不然时间越长,埋怨也积累得更深,到时如果还是半生不死的样子的话,一点点风波都会让这间飞机发动机公司树倒猢狲散了。
面临这样情况,利兰父子其实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了。
当然他们不知道,再过两三个月,美国就会加入到战争中去,然后林肯飞机公司终于能熬过来了。
事实上,这个父子搞飞机公司也是玩票的,战争结束后不久,他们就改成造汽车了,大名鼎鼎的林肯汽车也由此而生。只是到最后这对父子的结局都不怎么好而已。
这是发生在真实历史上的事。不过,这次他们能逃出司徒南的魔掌么?
(求推荐收藏!呼吁一下大伙去给泰坦尼克号投张三江票,免得菊花不保!)
第108章康明斯——林肯飞机公司
其实,戴维斯也是在忽悠,洛杉矶那边的飞机公司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只是司徒南脑子里的构想而已,他又跟戴维斯提过,现在正好被戴维斯拿来忽悠一下利兰父子。【】
不过戴维斯也不算是完全忽悠,相关的工作司徒南已经开始了,飞机公司只是缺一个掌托的人罢了。
司徒南是不会打理未来新建的飞机公司的,他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只是在前期的时候,规划一下,不超过自己的预想的范围就行了,所以他也没有打断戴维斯的话,反而点头微笑。
“康明斯动力公司,就是前段时间在底特律连续收购了几个汽车零部件厂的那件公司吗?”威尔弗·利兰问道。
不仅是他,就是底特律的其他汽车巨头也有所耳闻了。他们知道将会有一个新的竞争对手了。
“是的。而且很多谈判也是有我的参与的。我们康明斯动力公司虽然是一件年轻的公司,但它的实力却是有目共睹的,能在一个星期内砸下200万美元的公司在底特律也没几间吧?而且这只是个开始而已。”戴维斯豪气地说道。
“嗯。”利兰父子点点头。前段时间他忙着跟杜兰特吵架,虽然也听说过这个从西部来的康明斯动力公司,但一直没怎么关注。
他们父子对戴维斯·安德森也不陌生,原来大家都是属于通用汽车公司的,虽然不是很熟,但也耳闻。嗯,他们父子都知道戴维斯在通用汽车的壮举,就连底特律一半的业内人士都清楚。
如果不是通用公司怕事情闹大对公司的形象有损而把这件事在内部压了下来的话,戴维斯可能要吃官司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拖着从办公司一路揍到车间这一华丽的待遇的,也怪那个肥猪媚上苛下,人员太不好了,所以才没什么人阻止戴维斯的疯狂。
利兰父子只是没想到他们离开通用汽车后,戴维斯最近离开了通用汽车,说起来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有那么点一点点缘分,所以对戴维斯这个积极的“带路党”也很热情。
房间里有四个人,基本上都是戴维斯和利兰的儿子威尔弗两人在谈,司徒南和老利兰两人在一旁默不出声。(我)
跟锋芒毕露的戴维斯相比,老利兰还是比较注意坐在自己面前举止优雅,气定神闲的司徒南。他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尽管他不出声,但他应该像自己一样,旁边戴维斯和威尔弗的谈话都一点不漏地落在心里。
这是老利兰的直觉。
他相信自己是对的,因为司徒南那深邃的眼睛让老利兰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片深不可测的大海一样。
老利兰都70多岁了,一生阅人无数,还是第一次在司徒南身上看见具有如此气质。
这么说呢,是一种自信的力量,给人感觉,他一定会成功一样。
就在老利兰观察司徒南的时候,司徒南也在暗暗留意着这个须发俱白,带着一副金丝眼镜的老人,透过那薄薄的镜片,似乎可以看见里面一颗透彻练达的心。
司徒南温和一笑,由衷地说道:“利兰先生开创了凯迪拉克这样品质优良,精确豪华的汽车品牌,这样的成就让人羡慕。
最让我钦佩的还是利兰先生开拓进取,永不服输的精神,很难想象,一个年纪超过70岁的老人还有一个不属于年轻人的进取心。
他毅然离开通用汽车后,又准备在飞机发动机领域开闯一片天地。这让我想起了几十年前的西进运动中,数以万计筚路褴褛的美国人怀着梦想一路向西开拓,他们征服了森林,征服了草原,征服了沙漠,征服了湖泊,征服了大大小小的困难,终于到达广袤的西部,在那里他们用自己的劳动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勤奋的劳动,开拓进取的精神成就了这个伟大的国家,同时也激励着一代代的美国人,今天在利兰先生身上,我又受到了这种精神的鼓舞。
我相信我们双方如果能精诚合作的话,利兰先生,还有我们大家都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你说是吗?利兰先生。”
司徒南自信地说道。他真诚地看着眼前华鬓皆白,双目仍然炯炯有神的老人。。
他的自信激情让利兰父子深有感触。在司徒南身上,他们仿佛回到了开创凯迪拉克的那段光辉岁月。
司徒南说了那么多,其实也不是完全为了讨好亨利·利兰,只是有感而发罢了。
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正义或者邪恶,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结论也会不一样,但在司徒南看来,正是几十年那一场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充满激情的冒险开拓运动铸造了美国人的追求财富,热衷冒险的性格。
就拿利兰父子来说吧,他们一个70多岁,一个四五十岁,在功成名就后仍然还有雄心壮志另创一片事业。
这在其他的国家和民族是很少见的,一般人到了这把乐知天命的年纪,距离上帝都越来越近了,谁还如此奔波劳碌啊?就算有心也无力了。
“呵呵。谢谢威廉先生的赞扬。”利兰被司徒南的一番话骚到了g点上了,他对司徒南更满意了,难得自己的想法被人理解。就连戴维斯和威尔弗听了也心有感触。
这是个做大事的青年,老利兰心想道,他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合作协议:康明斯动力公司出资300万美元收购了林肯公司51%的股份,新的公司改名为康明斯——林肯飞机公司,公司总裁由亨利·利兰担任。不过事实上大多数的事情都交给他的儿子威尔弗·利兰负责。
原则上如果公司的管理没有偏离司徒南定下的方向的话,司徒南承诺母公司康明斯动力不会对利兰父子的经营指手画脚的,不过财务会被母公司拿在手里,而且新公司在技术方面将会和母公司康明斯动力公司旗下的康明斯动力研究所紧密联合。
在司徒南的强烈要求下,新的康明斯——林肯飞机公司将会搬到遥远的洛杉矶南部的长滩市,那里是司徒南规划中的加利福尼亚州的飞机生产基地。
长滩市靠近港口,交通发达,而且背靠日益发达的南加州机械制造中心,周围的大大小小的配套工业都跟司徒南的加州钢铁公司等一些列产业紧密结合。
还有未来的电子产业也会在那里兴起,只是这些都需要时间去实现罢了。
没有人能一步登天。
司徒南也不例外,虽然他能一下子把美国几个重要的石油产区给标下来,但他不能把地下的石油一下子都开出来,也不能把开出来的原油一下子提炼出来,更不能撒豆成兵,把一个一个的加油站开得满世界都是。
就算如此,开头用了金手指的司徒南的发展现在已经是超快的了,他的产业在短短的几年内,扩张了好几倍,要不是碰上了好年华,估计事情没那么顺利的。
现在美国的情况是这样子,大大小小的财团现在都忙着赚欧洲人的钱。他们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舒舒服服地经营者,很少有精力跑到别人的地盘捞食。他们大多数都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才会张开獠牙,吞噬一个个鲜嫩的猎物,因为那是的成本比较低。
而且大伙都眼巴巴地还等着美国参战后,下一波更大的盛宴呢!所以暂时没有东部的家族跑去加利福尼亚搅局。司徒南可以享受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确实如此,没有外来的强劲的财团加入之前,洛杉矶周围的南加州都是司徒南财团一家独大。把这些产业放在自己老窝司徒南还是觉得比较得心应手的。本地的政客,本地的大小公司都会围绕着司徒南的加州财团来运转,就好像华尔街围绕着摩根屁股后面转一样。
再说加利福尼亚州原本就是历史上美国的飞机制造中心,石油化工中心和高科技中心,司徒南的到来只不过让这一切本来的面貌提前一点而且。
至于会不会让美帝的实力更加强大,这个问题不值得考虑。有没有司徒南,其实结果都一样。
“加利福尼亚现在的发展一日千里,在建成了钢铁基地后,机械制造,飞机,造船,铁路,公路,还有石油化工都百花齐放,过多十几二十年就会赶上东部了。”
司徒南信心十足地说道。
他刚刚详细地介绍了加利福尼亚的发展状况,其实有很多他这个始作俑者也不是太清楚。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在加州那一块,历史的印象渐渐地跟他现在所处的世界脱节了。
听完司徒南介绍完加利福尼亚州的发展状况后,老利兰心情非常激动,他没想到原来加利福尼亚的发展如此迅速,如果真想司徒南所说的那样的话,不正是自己理想中的飞机基地吗?
老利兰没想到,在去见上帝之前,他还能进行一次利兰家族的“西进运动”。
(三更了,很久没有这么激情了。再次呼吁一下大伙去给泰坦尼克号投张三江票,免得菊花不保!)
第109章令人惊愕的无限制潜艇战
一个星期后,迫不及待的利兰父子赶到芝加哥和许舟洋回合后,他们就马不停蹄地奔赴加利福尼亚开创他的事业了。
新公司也全部搬到加州的长滩市,那里有司徒南为他们准备好的的一切。
又是送别!
底特律河码头,忙碌的船只,络绎不绝。旅客,或者货物通过密歇根湖向东走运河到纽约,或者向南走运河进入密西西比河,再一路向南到到南部海港新奥尔良,然后发送到世界各地。
“利兰先生,洛杉矶那边一切都为你们准备好了,我希望康明斯——林肯公司能把公司的拳头产品v8发动机尽快装上飞机上。”司徒南叮嘱道。
聪明人不需要点得太深,司徒南一说老利兰就会意了。
“嗯。放心吧,我比你还急呢!”老亨利·利兰打趣道,显得信心是十足。
“是的,史东尼,相信你很快就可以收到我们的好消息了。”威尔弗·利兰说道。
嗯,这对父子真不愧是“打虎亲兄弟,上阵子弟兵啊”。司徒南点头,笑了笑,表示默认。
就在这时,码头突然传来一阵惊呼,一个报童大声吆喝道:“卖报卖报,德国宣布无限制潜艇战!·····”
码头上引起一阵轰动,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给我一份报纸!”司徒南一张“乔治·华盛顿”飞过去,从报童手里拿来一份报纸。
这是新鲜出炉的《纽约时报》,摸起来还有点温热,司徒南还能闻到油印的味道。
他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昨天,也就是1917年,1月25号,德国宣布将不再警告,对任何往来英国的船只进行击毁。德国方面的这一决策,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伍罗德·威尔逊总统受到消息后紧急召集他的幕僚商讨,相信白宫很快就有消息传出来了。有关后续报道,敬请关注······”
“咦?时间不对啊,怎么提前了?”司徒南拿着报纸喃喃道,心里却惊起了轩然大波。
他明明记得德国宣布无限制潜艇战的时间是1917年的2月3号,怎么突然提前了一个星期了?难道是因为蝴蝶效应起作用?
想到这几年,自己卖迫击炮,卖钢铁,买石油,粮食,罐头什么的,一切的一切,只要英国人需要他都想法设法地卖给英国人,虽然也有些货物被击沉在大西洋,但日积月累的,数量也客观了。
而且不久前,自己还从英国人那里接手了3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些国债最终也是变成物资送到前线去的啊!看来自己真是没少“助纣为虐”啊?
想到这里,司徒南头皮有点麻。
真的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吗?司徒南有些相信但不敢确定,前世今生,他都不会认为自己是个风云人物,可以轻轻一挥手就让历史改变轨迹。
或许是吧?!不过这只是一点点罢了,很微不足道。该死的还是会死,该输的还是会输,该沉沦的还得继续沉沦,这个世界还是按照原来的轨迹运转,历史的大势从来不会因为某个人而轻易改变的。
一番自我催眠后,司徒南又恢复了正常。刚刚谁也没注意到司徒南内心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的纠结,
“哦,我的天啊!这是真的吗?”老利兰一把抢过司徒南手中的报纸,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消息。
“爸爸,要不我们改做火车吧!报纸上说德国佬的潜艇能开到大西洋西海岸来呢!”威尔弗建议道。明显,他很害怕德国人的潜艇,有些惊弓之鸟了。
“什么?你在胡扯什么啊?德国佬的潜艇如果敢开到我们这边来,我们的大白舰队是吃屎的吗?不把他们全部干掉?”
老利兰不满地刮了儿子一眼,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少了些胆气。
“该死的德国佬!蛮横残暴的日耳曼杂种!上次击沉了我们的卢西塔尼亚号,现在他们又要玩火吗?他们想要开战吗?”老利兰愤愤不平地说道。
这是老头别看一把年纪了,胡子头发都白了,但身子骨还是非常硬朗的。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火爆的青年,不然也不会参加林肯中队了。他是林肯的崇拜者,这点从他以林肯名字命名的林肯公司就看出来了。
可惜的是,当时的亨利·利兰被认为太小了,没能上战场和南方佬大干一场,只得到马塞诸萨州的斯普林菲尔德的军需库任军械员,郁闷。
尽管在军械厂的经历让亨利·利兰影响到他日后创立凯迪拉克汽车,不过没能上战场却成了老利兰一辈子的遗憾。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懵懂热血的愣头青现在已经变成了鬓发花白的睿智老人,但那副热血依然没变。对他来说,德国佬就五十多年前的那群残暴的南方佬没太大差别。
呜呜呜——
一声低沉的船笛,在底特律河畔上空悠悠回响。
“利兰先生,要上船了。到了洛杉矶记得打给电话回来。”司徒南催促还在喋喋不休的老利兰登船。
“好吧,也该走了!该死的德国佬,差点又让我忘记上船了!我一定要制出先进的飞机让那帮狗娘养的知道利兰的厉害。”老利兰挥着拳头说。
得知德国人宣布了无限制潜艇战后,利兰知道这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他有种紧迫感,美国政府不会有太多时间留给康明斯——林肯飞机公司,所以康明斯——林肯飞机公司必须拿出合格的产品,必须赶上这个好机会。
“好吧。那我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了。如果事情顺利的话,下半年可能我也会回到洛杉矶,跟你们会合的。”司徒南说道。
“威尔,照顾好你父亲,他年纪毕竟大了。”司徒南叮嘱威尔弗道。
“我会的,史东尼!我们走了。拜拜!”威尔弗·利兰说道。他想上去搀扶父亲,却被激起性子的老利兰一把甩开。
“嗯,拜拜!”
看着老利兰骄傲的样子,司徒南心里不禁发笑:真是个桀骜的老头,不过也挺可爱的。
轮船渐行渐远,密歇根湖已经淹没了利兰父子是身影。这次,他们全家都搬到洛杉矶去了。可能再不会回来底特律了。
在渐渐模糊的视线中,司徒南心潮感慨。这次斩获不少,不仅收购了一家飞机发动机公司,也把利兰父子还有他们从凯迪拉克带出来的一半出色的工程师一块收编了。
司徒南没有疑问康明斯——林肯飞机公司一定会取得成功,只是希望它能赶上一战这个好时光。希望利兰父子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司徒南心想。
由于他的插手,利兰父子的命运估计也会改变了。有些可惜的是,到时候不知道利兰父子还有心思去搞汽车没?举世闻名的林肯汽车还会不会诞生呢?
历史上,林肯公司在一战爆发后利兰父子反出通用后所创建的,这两父子坚持去生产飞机发动机,结果跟通用汽车闹翻了。
在战争结束后,他们父子的心思又回到了汽车上面,他们也不再生产飞机发动机了,而是重新搞起了汽车,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林肯汽车的来由。
可惜碰到了战后美国经济的衰退,新生的林肯汽车差点没夭折,最后不得不贱以8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福特,这是福特汽车当时在高档车的唯一品牌。
利兰父子的结局也不大好,林肯汽车委身下嫁福特后,他们又跟亨利·福特发生分歧,结果被汽车大王一把扫出他们一手创建的林肯汽车公司。
这有点宿命的味儿!事实上美国有太多像利兰父子这样的企业,公司被吞并后,创始人被人一把扫出他们一手创建的公司也是很平常的事。
不过也有牢牢控制着公司的家族企业,福特汽车就是其中的代表。从亨利时代开始福特汽车公司就一直是福特家族的禁脔,外人是无法染指的,这个家族对福特汽车的控股居然一度达到是百分之一百,而且保持了几十年。
直到后来亨利·福特死后,他的后人在华尔街经纪人的怂恿下,才在1956年让公司上市,不过这个家族一直控制超过40%的福特汽车公司的优质股。
汽车大王之所以是汽车大王,性格确实够霸道,不然也不能在跟财大气粗的通用汽车较量了百年依然没不落下风。这也是为什么司徒南从来没有考虑过收购福特汽车的原因。
合作?估计亨利·福特也不大肯的。
至于通用汽车,还是算了吧。
剩下的只有第三个选择了,求人不如求己,司徒南决定自己干了。这次来底特律就开了个好头,真是难得!再加把劲,估计属于自己的汽车公司也为期不远了。
至于有些不愿意远赴加利福尼亚的人,司徒南也做了妥善的安排。底特律毕竟是举世闻名的汽车之都,司徒南怎么会单单得到一间草创的飞机发动机公司就满足了呢?那岂不是空入宝山?
更大的好戏还在后头呢?
康明斯——林肯飞机公司只不过是个开胃菜而已,司徒南也不指望现在的飞机公司一下子能有多大的成就。
飞机工业才发展不久,市场还小,康明斯动力公司只需要及时跟进技术研究就可以了,一时间还不需要大投资。
但汽车行业就不一样了,已经开始成熟了,每天从都有成百上千的汽车从福特,通用的车间的流水线上开下来,然后销售到全美各地去。
看得司徒南心痒痒的。
(求收藏推荐!大伙给力啊,三江投票刚好比第五名多一点点,幸好保住了菊花,蒲苏的名节总算得以保存。嘿嘿!虽然三江推荐的成绩一般,不过还会继续更新。)
第110章受潜艇刺激的美国造船业
这两天关于德国人无限制潜艇的的话题在美国吵得沸沸扬扬,报纸铺天盖地说的都是这个内容,主流媒体大多数对德国人表示出敌意,有些激进的报纸已经发出向德国人宣战的口号了。{我们的}这也得到了部分美国人的支持。
底特律也不例外,这个工业城市很多市民都是汽车厂的工人,他们粗鲁好斗,这是有传统的。在美国南北内战期间,很多底特律志愿者参加了联邦的军队。
在指挥官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将军的带领下,成千上万的底特律人组成的密歇根旅参战,因作战勇猛而被称为“狼獾”。林肯曾经对此表示赞扬,底特律人一直引以为豪。
现在听到德国人宣布无限制潜艇战后,整座底特律城都快沸腾了。底特律是美国中西部的航运中心,从本地出产的货物可以通过船只运送到世界各地,所以他们对德国人的潜艇有着本能的厌恶。
特别是一些喝了些劣质酒的强壮男人,在街头上喊着要去教训德国佬。
司徒南微笑不已,普通人就是这样,有什么情绪直接就发泄出来,不会像政治家那样考虑问题复杂,也不会像自己一样整天绞尽脑汁计算着怎么样才能从中获利。
大海是自由的,美国人是这样认为的,英国人也一样,还有早期的荷兰人也是如此。因为他们的商船可以通过大海开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进行贸易,通过自由贸易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国力也跟着上升。
没有大海,美利坚的对外贸易经无法进行,美国奸商就不能赚钱,连蛋疼的美国老百姓也感觉自己的民主自由受到了德国佬的干涉,白宫也表示强烈的抗议,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看德国佬不顺眼的地方。
这两年来,为了对付德国潜艇,保护商船,英国皇家海军不得不建立护航制度的,每次船队航行的时候,商船身边总跟着大量的驱逐舰在身边保护着。(。请记住我)有了快速反应的驱逐舰和猎潜舰给商船护航,德国潜艇也不敢太多放肆。
不然一个个深水炸弹从海面上扔下去,躲在水底中,跑得不快的潜艇也得歇菜。很多潜艇被深水炸弹炸翻在水底下,连人带舰一起沉没在大洋地下,根本浮不上来,浮上来的只有油污和一些爆炸的碎片垃圾。
当然遇到这种情况,也有一些狡猾的潜艇指挥官会把准备好的油污和垃圾碎片塞到鱼**里发射出去,浮出水面,不过英国人相不相信就要看德国佬的人品了。
尽管航行会经常遭到潜艇的袭击,有些倒霉的商船被鱼雷击沉,但通过护航制度,开往英国的商船被击沉的数量大大地减少。加上声纳和深水炸弹的运用,德国潜艇击沉的开往欧洲的商船的每月总吨数下降了不少。
自1916年10月开始英国皇家海军按照上述办法护航后,在当年后两个月中,协约国商船损失数字分别下降为24。58万吨和23。16万吨。这样的结果让英法总算松了口气,凭借庞大的造船能力,他们有信心在和德国人的消耗战中熬到最后。
随着反潜战术的不断发展,德国潜艇的损失逐步增加。德国虽然有比英法强大是工业生产能力,但没有充足的原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面临的英法的封锁,他们始终得不到外来物资的输入,就像巨人被人捆住了手脚一样,空有一身力气却无法施展。
经过两年的消耗,德国开战前囤积的生产物资已经开始消耗大半了,粮食生产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人们开始饿肚子了。
在欧洲大陆上,虽然德国还处在攻势的一方,但战局迟迟没有突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这样耗下去,形势对他们越来越不利,搞不好会输掉这场战争。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德国人意识到他们的不妙,为此,他们重新拾起无限制潜艇战。在1917年1月25日,比历史上要早一个星期,德国海军部为打破因战争僵局而引起的经济困难,正式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也就是说所有开往欧洲的商船,特别是英国航线的船只要小心了,一旦被德国潜艇发现,他们突然间从水底冒出来,不做警告就赏你一枚鱼雷。
然后在英国皇家海军的驱逐舰到来之前,沉了下去,最后在水中挣扎的旅客。有些胆子大的手艺好的潜艇指挥官甚至还可能把主意打到敌人的驱逐舰,猎潜舰上,他们偷偷地潜回出事海域,趁着对方不注意,突然又冒出来,又发射鱼雷击向水面的战舰。
事实上,潜艇最好的狩猎时间实在晚上,乌起码黑的,这帮躲在水中的耗子令人防不胜防。如果碰上了德国潜艇狼群作战的话,就像皇家海军也够吃一壶的了。
(狼群战术是二战的德国佬的海军战术,现在处于一战,没有灵活的无线电,狼群战术无法实施。)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邪恶又强大的战术,德国人很猥琐,不过这样做的效果确实非常好。
1917年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后,协约国商船的损失由1月份的30万吨增至2月份的40万吨,再猛增至3月份的50万吨,直到4月份的85万吨。其中损失最大的还是英国人,因为被击沉的商船中,大部分都是英国商船。
英国出海的商船中,平均每4艘就有1艘被击沉,可是就算是如此高的死亡率却没有吓跑冒险的商船主,因为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跑一趟欧洲航线所得的利润几乎都可以让那些冒险成功的商船主买一条新船了。
所以就算是九死一生,仍然有大量的美国商船络绎不绝地开到欧洲去。同时巨大的消耗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受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刺激,美国的造船业也随之爆炸式发展起来了。
从大西洋沿岸的纽约,波士顿,纽瓦克,到五大湖的底特律,芝加哥;从墨西哥湾的新奥尔良到西海岸的旧金山,圣迭戈,这个国家各大造船基地叮叮当当的打铁的声音一直响个不停,一艘又一搜的商船,战舰像饺子版滚滚下水。
德国人宣布无限期潜艇作战后的一个星期后,百无聊赖的司徒南坐在办公室里突然接到弗朗西斯从旧金山打来的电话,想想也有好久没见弗朗西斯那个家伙了。
上次在纽约一别后,弗朗西斯兴冲冲地跑到旧金山,马不停蹄地督促弗朗西斯造船厂开工造船。
他跟司徒南是有过合作协议的,司徒南有部分加州钢铁公司的股份获取弗朗西斯造船厂的股份,双方可谓是“互粉”。
合作落实之后,弗朗西斯既拿到充裕的资金,又有加州钢铁提供的优惠船用钢板,心就野了起来,一心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为目标。(ps: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是美国唯一的核动力航母的产商,牛逼吧?)。
而且更让弗朗西斯信心十足的是,他从海军那里拿到了一部分军舰的订单,里面不仅有十来艘驱逐舰,还有一艘战列舰!
这在西部的造船史上还是第一次!这就意味着弗朗西斯造船厂不仅得到财政的拨款,海军的造船技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