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闲大唐-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也感觉出来了,不过,这人没什么问题,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个捕快或者之类的人,不是什么江洋大盗。”切下一块牛排塞进嘴里的李安然,笑着摇头说道。

“少爷,为什么会这么说?”一旁的苏小媚,不解地问道。

“因为对方穿了一双官靴,而且马上挂着的应该是官造的武器横刀,腰间还有一块令牌。”凭借着过人的眼力,李安然胸有成竹地说道。

第135章木牛流马

与某疑似捕快之人的偶遇,并没有影响到李安然的胃口。虽然有两块牛排送了人,但保温箱里可不缺少这东西,重新烤上两块也花不了多久的时间。

就在李安然继续享用自己丰盛美味的午餐时,刚刚离开的卫螭则在跑出去几里路之后,选了一个地方把马停下,然后升起一堆篝火,开始弄起了吃食。

如果李安然此时在场的话,很容易就能发现对方所选的地方可不是随便选的。前有遮挡、后有退路,而且视野还挺开阔,就算有人想潜伏到近前,也会很容易就被发现。

在升完篝火之后,无视了同样是女扮男装的小丫鬟看着牛排流口水的表情,卫螭拿出一根银针在上面仔细地插了起来。在确定没有问题后,又在面包和水里同样验了一番。

这还不算,除了利用银针之后,卫螭还弄了一点水、一点面包和一点牛排,分别放进嘴里试了试。最终才确认这些东西都没有问题,并没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就在卫螭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那一大一小两个女扮男装的家伙,则是拿出自己带着的面饼和肉干放在篝火边烤着,同时还对四周的环境进行警戒,一长一短两柄横刀就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来,尝尝人家达官贵人吃食有什么不同吧。”看着两人的举动,卫螭满意地点了点头,指着已经被戳了很多细孔的牛排、面包,笑着说完。自己先弄了一点塞进了嘴里。

上好的精细做出来的白面包,味道可不是那些粗面饼子所能相提并论的。至于烤到五六分熟之后,用余热焖透的沙朗牛排也不是风干后的肉干所能媲美的。

“不错不错,到底是豪门贵人,连出门在外都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上等牛肉做出来的味道,比县里的春风阁最好的菜都要好吃,来,都来尝尝。”一口牛排肉下肚之后,卫螭摇头笑道。

“阿耶(父亲),他们是什么人?”接过丫鬟递来的牛肉与面包。一身女扮男装的卫元香。开口问道。

“呵呵……不是说了吗,达官贵人。”拿起葫芦饮了一口,只觉得这水十分甘美的卫螭,笑着说道。

“达官贵人?阿耶。他们是官?”刚准备吃肉的卫元香。愣了一下。问道。

“对,是官,而且还不是小官。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奉有皇命在身的大官。”撕下一块面包塞进嘴里的卫螭,点头说道。

“皇命在身?阿耶,你怎么看出来的?”越发好奇的卫元香,问道。

“那汉子手中之刀造型奇异,非平常人家能够拥有。不,应该是普通官宦人家都不可能拥有。其身上虽未着官服,但用料却极为讲究。关键是,对方腰间系有一块令牌,一块非同一般的令牌。”

“而且,这位汉子体型魁梧、健壮,言行之间流露出些许彪悍之气,一看就知乃是军伍出身。但此人身上的血腥味却淡了些,如果没猜错的话,此人应该是那些达官贵人身边的私卫。”吃着面包和牛排的卫螭,解释道。

“令牌?私卫?难不成他们是在办差?”想通其中关窍的卫元香,问道。

“想来没错。”卫螭点头说道。

“那他们身边的古怪物件又是何物?”回想到那黑色古怪物体的卫元香,问道。

“不知,想来很有可能是古时流传下来的木牛流马之类的机关吧。”摇了摇头,同样是猜测不透的卫螭,猜测道。

如果李安然此时在场的话,一定会很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像那些穿越者前辈一样,傻乎乎的以为那些历史人物都是“蛋白质”。你想啊,这么一个生存在官员体系下层的人,都能一眼瞧出越野车很可能是木牛流马一类的机关,天知道那些位高权重者能看出什么来。

等李安然享受完午餐之后,也休息的够了。没再耽误功夫,收拾好东西之后就开着越野车朝着最近的县城赶去。

唐朝的官道,虽然还比不上现代时空的高速公路,但已经比之前的山路要好得太多太多了。随着速度的提升,居然在开了两刻钟之后,在不远处的视线之中发现了三个熟悉的身影。

听到后面传来的声单,下意识回过头来的卫螭,在看到那辆黑色的“木牛流马”正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时,脸色顿时一变。

“卫老,又见面了。”为了避免误会,只是将车子开近了一点的李安然,按下车窗后,伸出手来招了招,打着招呼道。

“原来是李郎君。”在看到某人居然从“木牛流马”中探出头来时,以卫螭这几十年混出来的经验,也是好不容易才忍住没有失态。

“卫老,请问你对这县城熟悉吗?”之前碍于不清楚状况,也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并没有向对方询问有着这座县城事宜的李安然,一边放慢了速度一边笑着开口说道。

勉强驾驭着身下的马匹没有被身边这具“木牛流马”给惊到的卫螭,问言反而松了一口气,说道:“老夫正是这襄阳城里的捕快,如果李郎君要去县衙的话,老夫正好可以带路。只是,不知郎君去县衙是……”

李安然感受到对方平静的表情下那隐藏着的戒备之意的同时,也发现那两位正落后了一段距离,同样是女扮男装的主仆这会儿已经把手按在了马匹一侧的袋子上。估计这时候自己一个回答不对,恐怕就会迎来一轮攻击。

“看我,忘了表明身份了。”拍了一下额头的李安然,趁着将车速又降下来不少的同时,冲着一旁的赵二伸出自己的手,说道:“二郎,令牌。”

听到吩咐的赵二,利索地将腰间的那块令牌给递到了手上。

“卫老,此是我的令牌,我乃圣上亲封的观察使。只是,此行目的乃是机密,还望不要声张。”将手中的令牌递了出去的李安然,正色说道。

身为山南道襄州这一片名声最响、地位最高的捕快,卫螭自然一眼就能看出眼前这令牌是真是假。当下一把勒住身下的马匹然后翻身而下。

“阿耶!”原本有意落后了一段距离的卫元香,连忙赶上前,说道。

“莫慌,无事。”扔了一个眼神过去的卫螭说道。

而这时,李安然也一脚刹车停了下来。以为刚刚那令牌并没能打消对方的怀疑,于是又让苏小媚把随身带着的那封,李世民专门为了类似情况准备的圣旨给拿了出来,然后这才打开车门跳了下去。

“山南道襄阳县捕快卫螭见过观察使。”在看到某人抓着圣旨从那“木牛流马”中下来后,卫螭当即拱手一礼,说道。

“原来是卫捕快,至于我的身份,这里有圣旨一封,不知道捕快要不要验看一二?”举了举手中的圣旨,李安然笑道。

“请观察使恕罪,在下还没这个资格验看圣旨。”抱拳一礼之后,就直起身的卫螭苦笑着说道。

言下之意,就是等到了县衙自然会有人验看。

对于这话里的意思,李安然很明白。不过,这封圣旨本来就不是假的,自然不怕查验。眼瞅着在半路上捞了个现成的向导,原本因为之前那破路有些郁闷的心情,总算是好了起来。

有了卫螭这个地头蛇充当“带路党”,李安然进城之事自然就容易的多了。唯一有些不爽的,则是发现自家少爷总是被那两个西贝货,特别是大的那个假小子频频注视的苏小媚和湘云。

哪怕知道对方与自家少爷很难有所交集,但出于女人的本性,依旧难免起了点小心思。

第136章哪有上官给下官送礼的道理

在卫螭的带领之下,一行人顺利来到县衙后,一张圣旨加一块令牌还有相应的文书,很快就证实了李安然观察使的身份。虽然,襄阳县的县尊也有些奇怪为什么眼前这观察使观察的地方这么远,而且还没有处置权,但毕竟是圣上钦点的官职,自然没人会傻到给自己找什么不愉快。

考虑到以后有得是时间在大唐时空四处游历,眼下最为重要的就是先把资金的问题解决,李安然并没准备在襄阳城里待上多久。不过,来都已经来了,自然不能空手而归。

谢绝了襄阳县尊一众官员的邀请之后,被李安然点了名的卫螭,不得不充当起了导游。

让卫螭更加看不明白得是,这位圣上钦点的观察使,即不去过问襄阳县的民生,也不管盗匪流民等事,而是让自己推荐县城里最大的珠宝铺子。

可看不明白归看不明白,上差有命,当下属的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于是在卫螭的带领下,李安然一行四人就来到了襄阳县城最大的珠宝铺子。有了卫捕快这个地头蛇在,再加上某人观察使的身份,这家铺子的东家不但很快闻讯而来,而且还亲自接待。

寒暄了一番之后,李安然让赵二将随身带着的包袱打开,露出里面三个长条形的木匣。

李安然这一次带来的并非人造宝石裸石,而是加工好的宝石饰品。而是从头饰、耳饰、项链、胸针到手链、戒指、腰坠,甚至连脚链都没落下的一整套宝石饰品。三套饰品颜色各不相同。有红宝石、蓝宝石和绿宝石,虽然依旧都是人造宝石,但不管是宝石的体积、首饰的做工,还是做为配料的镜面级925纯银,都让这三套首饰显得高档大气上档次。

刚开始的时候,珠宝铺子的东家还有些不太清楚胸针、戒指和脚链的用处,等按照李安然的要求招来了三个姿色不错的婢女,由苏小媚和湘云一起动手,将三套首饰分别佩戴到这三人身上,特别还用强光手电进行了补光与照射后。那璀璨的光芒让珠宝铺子的东家顿时就看直了眼。

就在这位缓过神来。琢磨着开个什么价出来,才会即不吃亏,同时也不会下了县尊和眼前这位观察使的面子时,却意外地得到了一个要求。

要说钱。李安然是不缺的。不说苏小媚他们三人身上带的银子。光是那辆越野车上就装有不少的铜钱和银子。所以。拿出之三套首饰出来,自然不会是为了换钱金银,而是打算换些极品的玉料或者玉饰。

对于这样的古怪要求。珠宝铺子的东家只是迟疑了一下,就果断地表示了同意。先是将三套首饰给估了一个让双方都还满意的价格,接着又拿出店中最好的玉料和玉饰供李安然挑选。

价格方面,李安然到是并不在意。一来有代表着县尊的卫螭在旁边,相信这珠宝铺子的东家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都不会也不敢乱来。而且,自己又不是卖钱,而是交换,这一进一出之间珠宝铺子等于过了两次手,即便是按行情来做,里面的利润也不会少。

在选了几大块满意的玉料之后,李安然又补了一些银子,选了五件很不错的玉饰。要说这五件玉饰贵是贵了些,但胜在质地极好。而且,以珠宝铺子老板的说法,这五件玉饰还是秦汉时期的古物,价格自然不是普通玉饰所能相提并论的。

关于古物不古物的问题,身为门外汉的李安然虽然看不出来,但有着襄阳县尊的面子,再加上自己观察使的身份,量对方也不敢欺骗自己。

在把换来的玉料和玉饰塞进已经被定名为“木牛流马”的越野车后备厢后,看了看时间,发现还能再赶段路的李安然,加县衙也没有回,直接请卫螭引路,将自己一行人带到了襄阳城东南郊一处偏僻且平整的开阔地上。

“卫捕快,今日相见即是有缘,来日若有闲暇,可到长安城西南方向的太白山逍遥山庄一行,到时我自当一尽地主之谊。”停下车子之后,李安然走下来笑着说道。

“不敢,改日定当上门拜访!”拱手一礼的卫螭,正色说道。

“既然如此,我也不耽误卫捕快的时间来。”说到这里,李安然把手一伸,同样从车上跟着下来的赵二,就将一只大约有成人手掌心大小的绒布口袋放了上去。

“我这一次出行,身无长物,这个小东西权当是给卫捕快家中后辈的见面礼,还望不要推辞。”亲自将绒布口袋递了过去的李安然,笑着说道。

“这……”刚刚在珠宝铺子的时候,就已经见识过某人大手笔的卫螭,清楚这小小的布口袋里多半不会真得是什么小东西。有心拒绝吧,可话到了嘴边却又给咽了回去,而是双手接过那绒布口袋,恭敬地说道:“观察使厚赐,某代家中晚辈收下。来日如有差遣,只要某力所能及之事,定效犬马之劳。”

“哈哈……卫捕快,你先请!”知道对方误会自己意思的李安然,也没去解释,当下抱拳笑道。

“观察使,某先行告辞了。”听出对方肯定还有什么事情要做,不方便让自己在场,收下绒布口袋的卫螭也没有多事,行礼说完之后,直接翻身上马,没一会儿的功夫就消失在了不远处的林间小路中。

没了外人在场,原本还坐在车子里的苏小媚和湘去这才一起打开车门走了下来。

“少爷,为什么你给这小小捕快厚礼,却没去理会襄阳城里的那些当官的?”忽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苏小媚问道。

“笨啊,你少爷我孬好也是个圣上钦点的观察使,没让襄阳县县尊给自己送礼就算好的了,哪有上官给下官送礼的道理。”在对方的琼鼻上轻轻刮了一下的李安然,笑道。

“哦,原来是这样啊。”捂着鼻子的苏小媚,一脸恍然地说道。

“少爷,这卫捕快到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站在一旁的湘去,突然说道。

“是啊,能在这山南道里有这样的名气,怎么可能没有实力。这次也算是结下善缘,兴许哪天就能用上也说不定。”知道对方所言何意的李安然,点了点头说道。

可是这么说,对于这种在大唐时空土生土长的人才,李安然现如今虽然确实是需要,但也不敢真得当心腹来用。所以,虽然对这卫螭确实有些兴趣,但也没到非招揽到手上的地步。

在说了几句闲话之后,李安然让赵二带着苏小媚和湘云找了个地方暂时落脚,自己则带着装了玉料和玉饰的“木牛流马”穿越回到了现代时空。

大唐的下午正是现代的凌晨,在把玉料和玉饰弄到地下工作室的小型保险库里收好后,李安然还抽空洗了把澡,然后才带着“小羚羊”直升机降临到了大唐时空。

眼瞅着这边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李安然也没再耽误时间。等赵二他们三人上了飞机之后,直接驾驶着“小羚羊”腾空而起,朝着已经校定好线路的方向快速飞去。

在李安然一行四人离开不久,距离这片平整草地约有几里路的一处小山头上,就见一人一马正看着直升机消失的方向傻在了那里。

“古书中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可三日不下。某还以为这只是传说,哪想到居然有幸得见,而且,相对于那木鹊,此物更是让人望之心叹。真不知这圣上钦点的李观察使,到底是何来历?难不成,会是……”好一会儿才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的卫螭,不由暗忖道。

第137章田黄

离开襄阳的李安然驾驶着直升机又陆续降落了四次,首先是在鄂州的江夏县,也就是现代时空的武昌城。由于降落时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所以,并没有再急着赶路,而是在野外搭起了帐篷过了一夜,然后驱车去了江夏县的县城,一如之前在襄阳那样如法泡制了一番。

等出了江夏之后,第三次降落的地方则是洪州,也就是后世的南昌。至于第四次降落,原本是想直接降落在福州境内。可因为大唐时空没有卫星进行gps定位,即便一路行来也因为几次降临修正了航向,但依旧难免有了一些偏差,最后不得不又飞了一次,才终于找对了地方。

前前后后这五次起落,连采购玉料和古物,还有适当的游玩与休息在内,一共也只花了十天不到的时间而已。

从长安出发到福州结束,即便不算偏离航向而多飞的那段路程,也足足飞了有两千公里左右,也就是将近五千里之遥的距离。

古时虽然也有过日行八百里说法,但那不过是传说而已。即便古代也有着八百里加急这种“快递”服务,每天换马不换人跑下来,也能跑上三百里左右,十天下来也差不多能跑出三千里的样子。但问题是,古代的交通可远不如现代时空来得方便。

李安然这一飞两千多公里将近五千里地的距离,几乎都是直线,如果真得让人采用八百里加急的方式来跑这条路,别说十天了。二十天能不能跑下来都成问题。这还是不算人和马在路上有很大机率遇上天灾**的结果。

在到达福州之前,李安然同样是在之前的几个降落点里,用现代时空的人造宝石首饰换来了不少的极品玉料。按上一次拍卖时行情来看,这一路下来搞到的玉料,少说还能再拍一个亿出来。如果算上那些成品玉饰,特别是一些秦汉甚至更早期的古玉,如果能如预料之中的那样被当成古董送拍的话,那拍价还能更高。

这样的收获自然是让李安然很是嗨皮,不过,嗨皮归嗨皮。却也没有忘记这次出行的真正目的。

等到一行三人。开着越野车来到福州城外时,不出所料地引起了一阵混乱。好在这种阵仗李安然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在接近城门之前就事先拍赵二拿着令牌与官方文书赶了过去。

等福州城的头头听闻有观察使到来的消息后,连忙带着一众官员前来迎接。

经历过不止一次这种事情的李安然。早没了当初的新奇。不过。考虑到自己以后一段时间在现代时空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还需要落在这个地方。所以。也并没有像之前那几个落脚点一样,只是采购一批玉料玉饰就闪人,而是与这帮子官员打起了哈哈。

有着圣旨、令牌还有官方文书做为证明。李安然观察使的身份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就被验证完毕。由于,赶到的时候正是上午时分,众人在府衙里稍坐了片刻之后,就跑到福州县衙最好的酒楼里搞起了后世的“行政招待”。

别看这福州刺史一职位居正三品,而李安然的观察使虽然品位不低,但只能观察不能处置。这就像没了爪牙的老虎一样,“危险”系数顿时降了好几个档次。但问题是,这观察使的职位可是圣上钦点的。在官场上混到现如今这个位置,只要脑子没出问题,没人会因为这一点就敢乱来。所以,这酒桌之上的气氛自然是非常的和谐。

福州靠海,这桌上的海鲜自然不会少。虽在烹饪的手艺还比较局限,但胜在原汁原味、又鲜又嫩。特别是那条大黄鱼,更是吃得李安然很是嗨皮。在酒桌上,李安然也不忘将现代时空自己酒庄里产的红酒拿了一小桶出来,很是受到了一众官员的好评。

让李安然有些意外的是,当自己提出想找对一个叫做寿山县的地方,想在上面开采一种石头的时候,身为福州府头头的刺史却不由愣了一下。接着一个按后世的说法,应该是负责商业这一块的官员表示,不久之前也有人提出过这方面的要求。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之前提出同样要求的,不是别人,正是远从长安城来的同福记商队。

想想也不奇怪,当初提出想要获得这种田黄石的要求已经是一个多月快两个月以前了。这么长的时间,同福记的商队能够抵达福州,并且开始寻找和挖掘田黄石并没有什么好意外的。而且,有了这同福记的人做为“探路先锋”,后面的事情明显就要好办得多了。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在吃完午饭之后,李安然在刺史安排的接待人员带领下直接来到了同福记位于福州城内的分店里。结果,好巧不巧地居然碰上了当初在蓝田县城里见过一面的某个掌柜和帐房。

就在李安然与认出自己的那个商队掌柜和账房寒暄起来的时候,站在一旁的接待人员却在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派人将这边的情况回报到了刺史府那边。

与同福记接上头,不对,是会面之后,李安然很快得知关于田黄石已经开采出了一些,就是不知道符合不符合要求的消息。于是,在负责这支商队的掌柜安排下,一行人很快来到了同福记的仓库之中。

说实话,李安然对田黄的了解也仅限于网络。那什么全石通体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乃田黄中最极品的田黄冻,还有色如橘皮、鲜艳通明,其质细嫩凝润,微透明,肌理隐含萝卜纹,且极为罕见的“橘皮红田”,都只是看过图片,连实物都没看到过。所以,在面对那一堆造型各异的石头块时,压根分辨不出这些到底是不是田黄。

好在同福记做事情很到位,在开采到这些石料之后,第一时间就安排了相关的人手从中挑选了一些比较靠谱的石料进行了小心翼翼的切割与研磨。还别说,真给找到了几块极为类似当初李安然给出的那张照片上田黄冻的料子。

在从同福记的掌柜手上拉那家这几块料子之后,压根就不懂的李安然却是故作很在行地把玩了一番,接着也没说这石头是还是不是,而是说道:“掌柜的,还请安排一下,明日我想去发现这些石料的地头看看。”

对于这样的要求,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得了郑成功再三嘱咐的商队掌柜,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当下就与福州分店这边进行了安排。

至于那几块已经被切割和研磨出来的石料,则被李安然以尝试炼制法器为由,带回到了刺史府安排的庭院之中。除此这外,还挑选了几个疑似的田黄石毛料,也就是没有切割和打磨过的原始石料。

等回到专门为越野开推倒了一段墙,特意开出一道新门的庭院之后,安排好赵二和苏小媚他们三人的李安然,就带着越野车和这次的收获穿越回到了现代时空。

没过多久,这处庭院就被刺吏府手下的精兵给包围,不对,应该是护卫了起来。时不是还有一小队身着甲衣的士兵,手持着武器在庭院的外围进行巡逻。搞得附近几个大户人家,很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却不约而同地吩咐下面人,这段时间都安份点,以免闹出大麻烦来。

回到现代时空之后,李安然先是给这次带回的疑似田黄的石料进行了全方面的拍照,然后上传到了国内专业的田黄石交流论坛和贴吧里。

别看现在加州这边是凌晨三点多,可国内却才是晚上七点多的样子,再加上拍照用的相机是目前最好的那种,照片非常的清晰,而且还有不同角度上的细节图,所以,很快就得到了那些常年混迹在论坛和贴吧里行家们的注意。

第138章拍卖

今天第三更了,虽然温柔这几天因为搬家很忙,并且也把存稿消耗殆尽,但每天一万字保底却是雷打不动,这种上佳的人品自然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一下。

订阅、打赏、月票、评价、收藏、推荐、点击,多少都表示一下啊,谢谢。

……

当第一组照片发到田黄石贴吧和田黄石论坛后,很快就引起了很多爱好者和行家的围观。没办法,谁让李安然拍摄出来的照片,即高清而且还是多角度,即便不看实物也很容易能看出些门道来。当然,最受欢迎的原因,还是因为这照片里的料子确实好到惊人。

田黄石中最顶极的品种,行内人称之为田黄冻。这类的田黄石通体明透,猛一看上去就好像凝固起来的蜂蜜一般润泽无比。

由于真正的田黄石的出产地也就局限在那么一点大的区域之中,顶极的田黄冻自然是更加的稀少罕见。而李安然所选的这一块石料,按照行家看照片后的说法,很可能是极品中的极品。不过,也正是因为太极品了,反到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怀疑。

于是乎,关于这照片中的料子到底是不是极品的田黄冻,又或者是人工造假出来的东西,很快就在贴吧和论坛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而李安然则借着正反两方人马争论的机会,利用自己注册的马甲号,趁机问了一些关于田黄石鉴定的知识与窍门。再配合着从网络上找到了专业资料,到是基本可以肯定。自己特意挑出来的这块足有成人脑袋大小的石料,有**成的可能就是极品的田黄冻。

让李安然意外得是,随着贴吧与论坛的争论引来了更多的爱好者和行内人,当初发贴发照片的本尊号居然收到了不少贴吧和论坛的短消息。其中更是有一些人,直接表示出了购买的意向,并且留下了联系电话,以便于面谈。

对于这送上门的交易渠道,李安然只是权衡了一下就给彻底否定掉了。虽然自己找人出售田黄石,可以避免引来更多的注意,但同时也很可能会带来不少的麻烦。于是。对于这些问价的人。只是给出了歉意的答复。不过,也并没有把话说死,只是表示自己暂时还没有出售的打算。

至于同福记很容易就找到了田黄石的问题,李安然在经过了一番了解之后到是并不意外。除了是因为自己给足了资料。甚至还提供了诸多的高清照片做为依据之外。主要还是因为。田黄石这东西,在寿山当地并非没人知晓,只是没人知道其价值而已。

为了能让自己的鉴定技术更准确。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安然不断地在大唐时空和现代时空来回奔波,同时,也不断将新料子的照片发到了网络上,供那些爱好者和行家们进行初步的鉴定。

而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李安然也利用大唐时空的地图和现代时空的地图,再加上各种定位的手段,终于确认了福州寿山乡寿山溪两边出产田黄石的区域。接着,就在同福记和当地官员的配合之下,开始对寿山石进行大规模的开采。

考虑到通过拍卖这种手段搞钱的渠道,用的越多风险也就越大,所以,为了能够一次性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李安然甚至不惜从现代时空搞了一台小型的挖掘机,并且亲自上阵大挖特挖起来。

有了挖掘机的帮助,哪怕只是小型的挖掘机,再加上大量人手的配合,以及贞观元年期间,田黄石还根本没能流传开来,开采效率自然是让李安然非常得满意。短短一旬,也就是十天的时间,存放在同福记仓库里的田黄石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田黄冻、银裹金、白田石、金裹银、鸡油黄、桔皮黄、黑皮田、硬田石、橘皮红田等等品种,每一种都弄到了不少。

对于那些被指派到工地上帮忙挖掘的人手,李安然也没有亏待。一日三餐虽然还不至于顿顿大鱼大肉,但每餐都能见到荤腥,最关键得是饭管饱。

而且,每天还会有一份在当时很不错的酬劳可拿。除了挖掘需要壮劳力之外,捡取和运输小石料的工作,不论女人、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做。只要完成定好的量,哪怕酬劳比不上那此劳力,但最起码一天三顿饭同样能吃得饱而且好。

李安然对田黄石的大力开采,自然引起了福州刺史等一应当地官员的注意。不过,对于这些石头,让人私底下也送了一批到刺史府上之后,以福州刺史为首的这批官老爷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