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闲大唐-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就能得到缓解甚至是很快痊愈,这就是神迹!

更何况阿布拉莫的手上还拥有着神秘而强大的“神器”,能让他行走到水面、能让他飞行于空中、能让他不惧刀箭的攻击、能让他放出代表神罚的圣光、能让他预知危险。

要知道不管是扯着神之使者名义的穆罕默德,还是犹太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的教宗与神职人员,可都没人能施展出哪怕一个神迹,靠得只是已成体系的教义和长时间的积累。

如此鲜明的对比,如果阿布拉莫还没办法在短时间之内将光辉之主的神名与荣光宣扬出去得话,那么他这个受到神恩洗礼与恩赐的使者、祭祀、先知,就实在是当得很不称职了。

第458章招聘伤兵

光辉之主的出现,并非没有引起当地势力的注意。只不过,阿布拉莫这个神使、祭祀、先知的起点,可比几大教派的创始人高多了,除了拥有着诸多的神迹同时还有着不弱的兵力。

遇到那些规模比较大的围剿,阿布拉莫他深得主时空天朝太祖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二字战略方针的精髓,能打则打,打不过就战略转移。

反正近地轨道上有着卫星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对阿布拉莫所在的区域里进行的扫描和探测,一旦遇到什么危险,第一时间就会通过所谓的神器示警,想偷袭别说门了窗户都没有。

如果遇到得是小规模的试探或者怀有恶意的针对,则是直接带着那一百个同样受到过神恩洗礼的手下,高呼着光辉之主的神名、使用着手上的神器,将对方一口给“吞”掉。

同时还会借着为神而战的名义,对那些投入到光辉之主荣光之下的信徒们进行考验和筛选。那些只是为了吃饱饭、穿暖衣、有屋住、有事做的浅信徒,地位自然不高到哪里去。

对于这些人,阿布拉莫虽说并不会强求他们对光辉之主奉献出全部的信仰,但本着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的公平原则,也不可能给出什么太好的待遇,而是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

毕竟就算是一个教派,也不可能上上下下全都是祭祀和圣骑士,特别是占据了一片地盘之后。基础的农业、工业还有商业,都需要大量的人口,而这些浅信徒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除了浅信徒之后,阿布拉莫还根据信仰程度不同,划分出了真信徒、狂信徒和圣徒这三个阶层。每个阶层不但有着不同的地位、权利和待遇,也会安排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

比如真信徒,就相当于一个社会的中层阶级。而狂信徒则相当于高层阶级,至于圣徒吗,那就属于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一部分了。而那一百个受了神恩洗礼的,就属于这个阶层。

虽说一百个圣徒在数量上看着确实多了一些。但能够接受神恩的洗礼。这就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特别是经过了阿布拉莫的宣传,这一点更是成了光辉之主的与众不同之处。

至于那些意志不够坚定的,在面临危险时做出了背叛行为的人。不但会被免去原本的信徒资格和各种待遇,而且还会当成众人的面。接受圣光的裁决。结果嘛。自然不必多说。

在这种虽说看起来不是很相同,但实际上依旧是“一手拿大棒、一手拿胡萝卜”的老套方法之下,阿布拉莫手下的这批信徒。单从凝聚力上来说已经不比那些老牌教派来得差了。

当然了,光凝聚力强却没有足够的规模也是无用,好在,阿布拉莫这边的起点比较高,而且基础也足够扎实,别看现在规模还小,只要能有足够的发展时间就根本不会是什么问题。

相对于阿布拉莫这边的发展,大唐那边就显得风平浪静了很多。有着李世民这个一国之君罩着,就算李安然在民间的名声并不高,但逍遥山庄名下的产业依旧发展的是顺风顺水。

只不过,相对于自己名下产业的发展来说,李安然更关心这次大唐对突厥的大举用兵。

在更换了精良武器和甲衣,又经过新型练兵之术的训练,虽说这次用兵的数量方面并不比历史记载中的多,但大唐军方所拥有的战斗力却明显要比以往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再加上有“腾云”号大型商用飞艇提供后勤物资的运输服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战线拉得过长而引起的补给问题,所产生的效果可远远不只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

以至于并没有太多准备的突厥直接就被打懵了,如果这是这次的大规模针对突厥用兵,同时还有着实战训练的意途在里面,在李安然看来,这场战争哪用得着打这么长的时间。

可就算是这样,一个多月的时间下来,突厥也被打得苦不堪言。最后,眼瞅着再这样下去,就算不会被灭族也会被彻底打垮,颉利可汗这个家伙,不得不又故技重施,派使者求和。

这要是以前,颉利可汗一献上降表,再说几句好话,身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多半也就放过对方了。甚至于,为了表示出泱泱大国的气度,还会赏赐一些金银珠宝之类的东东。

可问题是,李世民这段时间下来,可是看过了不少出自于格物学院里流传出来的书籍。哪怕对这些书籍里面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认可,但无形之中依旧是被“黑化”了不少。

于是乎,在颉利可汗派出使者求和的时候,李世民表面上依旧是打着以和为贵的旗帜,可实际上却是开出了很多让人难以接受的条件。虽说这些条件多是试探的用意,但也足以让颉利可汗派出的使者目瞪口呆了。

而让李世民异常恼火的是,这一番试探再加上从前线得来的情报,果然发现颉利可汗所谓的求和根本就与从前一样,都不过得为了拖延时间来休养生息壮大自己的借口,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方根本就从没想过与大唐真正的和平相处。

只不过,考虑到突厥的存在,对于周边的其它国家还是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再加上在大唐现如今还处于休养生息的阶段,根本没那么大的“胃口”将整个突厥都给吞下。

所以,最终李世民也没有下达直接消灭突厥的命令。不过,相对于逃过一动的突厥来说,身为可汗的颉利就没那么幸运了。这不,在一次两军对垒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被射死了。

好在,后世的那句“地球没了谁都照样转”的网络俗语,用在大唐时空也照样合适。颉利的死亡虽说对突厥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对于大唐来说,这些影响都是相当正面地。

比如原本还与大唐军队摆出战斗到底姿态的突厥军队,不但很快就因为内部的矛盾与纷争变得士气大跌,而且没过多久就因为大唐暗中的挑拨与推动,干脆直接就投降了。

已经明白了战争成本和战争收益是怎么一回事的李世民,自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傻乎乎地自己为这场战争掏钱。而是例出了诸多的条件以及战争赔款扔到了突厥新可汗的面前。

这要是颉利可汗还在的话,面对些条件和巨额的战争赔款。就算不敢明着拒绝。也会能拖就拖、能赖就赖。可刚刚被大唐扶持上位的新可汗,却是很清楚自己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于是乎,不光是那些条件和巨客的战争赔款统统被答应了下来,还很谦卑地表示。自己愿意再掏一笔钱。希望大唐的军队能够帮忙处理一下内部和周边的敌人。以免位子坐不稳。

正好这一次对突厥出兵,本来就有着实战训练的意思。再加上新上位的可汗也算是挺大方,开出的价钱真心不低。最终一部分大唐军队就名正言顺地留在了突厥的土地上。

并且在新可汗的大手一挥之下,建立了大唐第一个驻国外的军事基地。不过,为了泱泱大国的脸面,自然不可能对外说是受新可汗的雇佣,而是打起了维护突厥境内和平的名义。

而留在突厥的这批大唐军队,也被美其名曰:维和部队。

等李安然从西欧回到大唐的时候,整个战事已经进入到了最后。除了留在突厥的维和部队,以及一部分替换掉边关守军之外,剩下的那些大唐军队都已经开始带着同袍的骨灰回撤。

虽说这一次大唐的兵座都经过了新型练兵之术的训练,同时身上配备的也是远超过去的精良兵器和甲衣,但这一场大战下来,依旧有不少的兵卒倒在了两军对垒的土地上。

只不过,对于大唐的高层来说,这一次的损失已经是令人惊喜的少了。很多以往都救不过来的伤员,在以孙思邈为首的军医营的救护之下,绝大部分都顽强地活了下来。

考虑到这些伤员都不利用长途跋涉,在领兵将领的申请和李世民的指示之下,再一次在这场战争之中起到了很重要作用的“腾云”号大型货动飞船,而且还不只一趟。

换成是以前,对于这么一笔绝对不算少的花费。就算李世民舍得,下面的官员肯定也会多加劝阴。可这一次对突厥用兵,居然大赚特赚了一笔,自然没人愿意在这件事情上拂了当今圣上的美意。

而对于运输伤员的运费,负责这件事情的湘云儿虽说并没有因此而免去。但在运输的过程之中,吃喝以及用药方面,却是给予了免费的支持。算起来,这笔支出也不算小。

最为关键得是,在飞艇上的时候,湘云还特意安排人手对那些伤员进行了招聘的工作。别看这些伤员中,有不少都是缺胳膊断腿,甚至眼睛都瞎了,但只要用得好那就是个宝。

毕竟这些经过系统训练,同时又上过沙场的老兵,用处可不只是杀敌那么简单。更别说一些在大唐土族看来已经无法挽回的伤势,对于某位没什么节操的光辉之主来说,却并非没有救治的可能。

一旦能够借此机会将这些伤员给收归己有,那么不管是扶桑、流求还是阿拉伯或者西欧那边人手不足的问题,都将能够得到缓解,同时也能节省自行培养人材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当然了,为了能让这些伤员足够忠心,湘云并没有急着把能够治疗这帮有功之臣的事情说出来。而是直接表明逍遥山庄在海外有不小的产业,可以给他们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同时还能够携家带口一同前往。

而工作的内容和具体的待遇,也都说在了明处。至于去还是不去的问题,则是完全自愿绝不勉强。甚至于,如果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困难,也可以和山庄这边进行协商处理。

虽说在古代,几乎每个人都有着“故土难离、穷家难舍。”的传统观念,但架不住在招聘资料里可是写明了,但凡愿意应聘得,不光有着不错的薪水,而且还能分到一定数量的田地和一座足够让三代同堂之家生活的宽敞宅院。

同时,有需要的还可以提供一个要长相有长相、要身材有身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婆娘来传宗接代,完全不必担心因为身体上的残疾会导致没办法开枝散叶。甚至于,自身条件比较好的,还能够弄个官来当当。

面对如此优渥的待遇和福利,即便依旧有一部分人还是因为故土难离的传统概念选择了回乡,但相当一部分的伤员依旧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所以,当接送伤兵的“腾云”号大型货运飞艇回到大唐之后,并没有直接在大唐官方指定的降落地点降落,而是先回到了逍遥山庄把应聘的那部分伤兵给放下,然后才把其它人给送回去。

原本李安然还觉得,湘云这么做肯定会引起大唐官方的不满。可没成想,事情的发展正好相反。对于逍遥山庄愿意接手伤兵的事情,上到李世民、下到那些官员和将领,都出人意料地给出了赞同的态度。

甚至于,对那些想要留在故乡的伤兵,还特意安排了个关的人员进行了劝说,直接就导致了湘云的招聘计划有了出乎意料的好成绩。

对于大唐官方的这个决定,李安然在和程咬金见了一次面之后也就释然了。

毕竟在古代,就算是已经开始显露出盛世姿态的大唐,对于伤兵这一块的处理依旧做得很是不足。其实,不只是大唐了,即便是主时空的现代,别说伤兵了,就是退伍兵的安置问题还不照样是“老大难”。

虽说李世民和大唐官方,不是没看出湘云此举所隐含的一些深意。可那又能怎么样,不管是从大局上,还是私人感情上来说,在李世民和那些官员将领的眼里,这些伤兵能有个好的去处总是利大于弊的。

当然了,有功勋的伤兵该赏的还得赏,就连没有功勋的伤兵也得到了大唐官方颁发的补贴。

第459章纪念碑和陵园

有了以李世民为首的大唐高层的默许和推动,招募伤兵的工作进行的相当顺利。不光是原本就已经决定了要应聘的那些伤兵,就连一开始并没打算应聘的那些伤兵也都在地方官员的劝说出改变了当初的决定。

考虑到这一批伤兵的数量也不算少,再加上大唐官方这么做虽说从表面上来看也确实是为了那些伤兵们好,但真要说起来这种行为,也免不了给人一种”兔死狗烹”和”过河拆桥”的感觉。所以,到了伤兵转移的这一天,不但没有进行宣传反到是相当的低调。

“真人,这些功臣可就交给你了,请务必体恤一二,不要让这些为国为民抛头胪撒热血的功臣一片铁血丹心都白费了。”站在山坡上看着“腾云”号大型货运飞艇慢慢降下,站在不远处小山头上的李世民语气郑重地说道。

“陛下,你说得我能明白。不过,从昨天最后一人签了雇佣合同之后,这些伤兵就不再是大唐的军人,而是我名下产业的一名员工。该怎么对他们自会按照合同里写好的条款去办,就不劳陛下费心了。”同样看着飞艇的李安然,一脸淡淡的笑意说道。

虽说这件事情对于自己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不光是能够解决一直以来人手都不够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增强自己手中的军事力量。但对于李世民这种可以说是即想当表子又想立牌坊的行为相当地鄙视,于是这言语间自然就谈不上礼貌了。

面对这样的回答李世民到是一点生意的意思也没有。反到是苦笑着说道:”真人,朕知道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法,让你还有不少的百姓都有些看法。其实,真要是有办法得话,朕也不至于将这些功臣们往外推。只是,这些伤兵如果留下,对他们自己也并非好事。”

对于李世民的这番解释,其实李安然也能够理解,毕竟,别说是古代了。就是主时空的现代。那些因为执行任务而受伤退役的士兵和功臣们,哪怕国家确实都或多或少的给予的补助和安排,但退伍之后的生活大多都过得相当窘迫。

连主时空的现代都是如此,大唐时空的那些伤兵们在退伍后的生活又怎么可能会好。再加上贞观时期的大唐。采用的还是府兵制。即没有军响也没有所谓的什么福利。受伤退伍后最好的结果。就是给上几亩地,然后免税或者免徭役。

其实,真要说起来。上前线打仗受伤退伍之后,能为家里赚到几亩地同时还能免税免徭役,这样的等于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问题是,老话说得好,“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没比较的时候还好,可一比较起来谁好谁坏自然是一目了然。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从古至今又有几个人能象李安然这样的大手笔。即使是对最为底层的士兵,哪怕对方上了战场就被敌人砍伤,根本没来得及杀敌立功,只要愿意去神岛和扶桑生活,就会送银子,送房子,送田地,甚至连老婆都一块儿送了的。

虽说平均到每一个人身上,送出来的银子不算很多,送出来的房子不算很大,送出来的田地不算同样也有限,但架不住伤兵的基数多啊。加在一起来算,可比李安然对那些将领和立下大功之人的赏赐要多得多了。

可惜得是,对于李世民的这番解释,李安然虽说确实是能够理解,而且整件事情受益最大的也非自己莫属。但依旧看不惯对方那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态度,毕竟这一场对突厥用兵的大战下来,大唐得到的好处可比自己给那些伤兵的待遇多得多了。

“陛下,事以至此,有些话还是别说了。与其在这里感叹,到不如想想对那些阵亡将士该如何安排来得有意义。毕竟这些伤兵以后还能过上好日子,可那些阵亡之人却只能和家人阴阳两隔了。”懒得再跟对方虚伪下去的李安然,撇了撇嘴说道。

“对于阵亡的将士,朕已经让户部起草赏赐和相关政策的内容了。既然他们能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献出自己的命,那朕身为一国之君就不能让这些为国为民的功臣走了还要留下遗憾。”语气很是慷慨激昂的李世民说道。

不得不承认,即使对方的这一番话说起来难免会有不少的”水份”,但堂堂一国之君能这么说,这话不管是谁听了,都会在心里有种感动的共鸣。只可惜,李安然可不是古代的那些土族,相对于主时空的那些官老爷假大空的场面话来说,李世民说得这些真心算不上啥。

“陛下,除了赏赐和相关的政策之外,你和那些文臣武将们就没有想到别得?”看着那些拖家带口,或少了条胳膊,或少了条腿,甚至还有因为眼睛瞎了只能让家人扶着走路的伤兵,心中一感慨的李安然说道。

“怎么?难不成真人觉得,除了赏赐和一些政策之外,还有更好的选择?”知道对方如果没有什么想法,就绝对不会这么问的李世民,好奇地问道。

“陛下,个人觉得大唐可以修建一座烈士纪念碑,上面可以刻上,所有为大唐而牺牲的士兵永垂不朽的字样,专门用来祭祀那些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而失去了生命的人。”在看到了卫星拍摄下来的大战场面后,就有了想法的李安然说道。

“烈士纪念碑?所有为大唐而牺牲的士兵永垂不朽?”下意识重复了这两句很新鲜的话后,很快就弄明白这话中含义和用意的李世民,神色顿时就激动了起来,说道:”好好好!真人这个法子果然比赏赐和政策要好多!!”

“陛下,你可千万别误会,我提议建这烈士纪念碑,可不是建议你不给那些伤兵党员赐和政策,这纪念碑可是额外的。”虽说也知道对方不太可能会这么扣门,但为了以防万一,李安然还提醒了一句。

“呵呵,看来真人这一次对朕的误解有些深啊。”听出这话里多少有些不信任的李世民,知道以对方现如今所表现出来的神通广大,自己这个当皇帝想计较也计较不了,于是干脆大度地就当没听说这话里的无礼之处。

“呵呵,淡不上误解,只是我们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以看问题的结果怎么也是不同。在陛下看来是对的,在我看来就不见得是对的,反之亦然。”懒得再跟对方再在这件事情上扯下去的李安然,话风一转,说道:

“关于这烈士纪念碑一事,我希望陛下能够慎重对待。还有,除了这烈士纪念碑之外,我还建议以陛下或者大唐的名义修建一处烈士陵园,来做为那些为国捐躯之烈士的安息之所。如果陛下愿意,这两项工程都可以交给我来负责。”

虽说对于李安然的态度,身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这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爽之处。但在想明白了这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对大唐,特别是对自己的种种好处之后,这点不爽很快就被甩到了脑后。

没办法,对于李世民来说,自己的面子固然很重要,可架不住某人每次给自己还有大唐所带来的好处,都属于那种根本无法拒绝的存在。所以,即便心中再不爽,身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也知道该如何选择。

于是抚掌笑道:“烈士陵园?大善!真人果然是关于思人之所未思,想人之所未想之事。不过,那些壮烈之士乃是为国为民而捐躯沙场,这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自然没有让真人操劳的道理。”

“好吧,既然陛下不愿意我插事此事,那就算了。反正大唐现如今穷得只剩下钱了,这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就交由陛下去建造。不过,有一句话我还是得提醒陛下一下。”早就料到对方会这么做的李安然,洒然一笑,说道。

“何事?真人但说无妨!”虽说对某人的不敬多少有些小不爽,但李世民到还分得清轻重,当下正色说道。

“这烈士纪念碑也好,烈士陵园也罢,修成之后可不止是能够提升陛下的威望,得到那些烈士家属的爱戴。在我看来,此事功德无量!所以,千万别因为几只蠹虫坏了陛下的大事。”不想这次的事情弄出问题的李安然,正色说道。

虽说大唐在历史上的形象相当的正面,但做为一个国家来说,自然不可能做到完全清廉的地步。否则,也就不会有”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老话流传下去了。

哪怕李安然也知道,自己突然提出这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的建议,不过是因为被那些伤残兵卒身上所散发的某种”光辉”给震慑住了。真要是重来一次,依旧还会选择置身事外。但却不代表能够容忍蠹虫乱来。

如果说,之前提到这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李世民只是想到了可以借此来巩固自己的皇权与声望。那么在听了李安然的这番有关功德无量的话之后,心中的重视顿时就随之水涨船高了不少。

第460章欲壑难填

别看李世民对身边这位天上的真仙,心里多少还有是些小不满。毕竟自己再怎么说也是真龙天子、人道之主,你就算是上界的真仙可该给的面子总得给吧。但不满归不满,却对于那人道修行一事,就算没有全信也信了十之**。

没办法,谁让李安然现如今表现出来的种种神通手段和法宝、仙器,不但在种类方面是层出不穷,而且功能方面还越来越高端。而现如今满天下的各个教派,却是除了各种传说之外,屁的神通法宝都没有。两相一对比,由不得李世民不信。

当然了,对于某人对大唐如此慷慨与提携,到底是不是象对方所说的与大唐有缘,还是另有别的隐情,甚至于,某人的来历到底是不是上界的真仙,还是那什么炼气士,又或者是神道之辈,在李世民的眼里依旧是未知之谜。

好在,让李世民一直都很庆幸得是,对方不管是提供了各种高产的农作物品种,还是提供了先进的工业技术,又或者引领了大唐商业的繁荣昌盛,不管这里面有没有别的意图,但最起码从表面上看起来,目前来说还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单凭这一点,李世民就可以相信,如果某人愿意对其它国家如此的慷慨和提携,相信那些国家的国君位肯定不介意给对方一个真正的国师待遇,而不是像自己这样只是给了个虚名,而且还是连昭告天下都没有的虚名。

虽说关于国师的封号到现在为止都没能昭告天下。也是由于李安然后来主动表示不必如此。但李世民却知道,如果自己当初没有那么“谨慎”得话,那么对方现如今早就被绑在了大唐这条船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给人一种隔阂越来越大的感觉。

在得了这么多的好处之后,李世民对于大唐能够成为一个盛世的说法,已经是不再抱有怀疑的态度。毕竟,以大唐现如今在农业、工业、商业,还有军事力量上面的快速发展,盛世大唐根本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而且还不会等得太久。

不得不说这人吧。哪怕是高居一国这君的皇帝。很多时候也是欲壑难填。这不,在发现自己已经注定会成为一位名君,并且将注定带领大唐步入繁荣盛世之后,李世民对于这人道修行一事那是越发的关注起来。

哪怕按照某人所说。这人道的修行法门与仙道和神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考虑到说不定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所以。李世民这段时间下来,不但派人自民间搜集了许多有关于道家、佛家甚至是奇门流派的资料,而且还给自己弄了一个长长的封号。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记载中。唐太宗李世民在去世之后也有一个谥号,叫做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可这一次的封号却并没有这么起,而是起了一个足足十五个字,带有神、圣、道德、帝尊等高端大气上档次字眼的封号,很是狂拽炫酷吊炸天。

可惜得是,虽说利用皇家的力量,确实从民间搜罗到了一些很不错的东西。但别说能够让人修成正果、得道成仙的法门了,就连修出神通法术的方法都没有。不过,也算是错有错着,到是找出了不少与“chinesegongfu”有关的内容。

虽说这些内容之中,有一部分说得是玄之又玄,别说普通人了,就连那些门派自己的传人都看不懂。还有一部分,则不是经过了夸张,吹得天花乱坠实际屁用没有的所谓秘术,就是真正的杀人手段。好在,最后那部分却是真正的好东西。

哪怕按照这部分内容去练习,依旧连个神通法术也练不出来,但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方面的效果还是很不错地。而这样的收获,却让李世民即恼火又无奈。

恼火得是,这民间明明就有这些能够真正让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方法,自己以前却压根不知道,反到是把毒药当成仙丹来吃。而无奈得则是,仙道飘渺路难行的道理,经过这一次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失望而归的行动后,更加让自己确信无疑了。

可越是这样,李世民就越是对那真正的神仙手段有着难以遏制的(欲)(望)。所以,眼瞅着某人把功德无量这个在宗教领域有着很重要地位的词语,用在了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这两件事情上之后,立时就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放心吧,真人,这两件事朕会亲自督办,如果真要有蠹虫敢收手,谁伸手朕就夷其三族!”眼中冰冷的神色一闪而过,身上顿时就散发出无形气势的李世民,杀气腾腾地说道。

“我去!这难道就是王八之气?”眼瞅着自己的话,对方是真得听进去了,而不是在敷衍自己,看着对方脸上洋溢的杀气,李安然在腹诽了一句后,拱手一礼道:“既然陛下能有此决心,那我就代那些为国为民捐躯沙场的将士们先行谢过。”

“真人太客气了,此事本应由朕灭谢谢真人才是,如果不是有了你的提醒,朕现在还蒙在鼓里为如何对那些将士进行补偿而头痛呢。”脸上的杀气瞬间一收,李世民的表情变化之快,足以去表演四川的变脸都不用带道具了。

“哈哈……此事事成之后,自有我的一份功德,故而陛下不必言谢。”摆了摆手的李安然说完,眼瞅着自己该占的好处也占了、该鄙视的也鄙视了、该提醒的也提醒了、该交待的也都有了交待,也就没打算再跟对方扯下去,于是说道:“既然此间事情已了,那么陛下,请容许我先行告退。”

当然了,说是这么说没错,李安然可不会真得傻到还要等对方的容许。这不,说完就从两人所在的这处山头上悬浮而起,打算和已经在两人谈话的过程中,将第一批伤兵给接完的“腾云”号商用飞艇在空中汇合,然后再离开。

“真人请留步!”看到某人浮空而起的姿态,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艳羡神色的同时,连忙开口说道。

“哦?陛下难道还有事要说?”停下身形的李安然也没落回地面,而是就那么离地三尺地悬浮在那里,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