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身上的服饰很是简单,玄冕,牟服,只是在颜色上都是淡黄色,这位就是当今大秦天子,正德皇帝了吧?赵石暗自想道。

御撵在通道之中驶过,前面的人虽是吃了不少尘土,但神情兴奋,像他们这些人的官阶,大多数人一生也未必能见到皇帝一次的,能如此近的感受到天家威严,一些人心里已经在想着回去之后怎么向人炫耀了。

这一行人到了高台之下,十几个官员依照位次拾阶而上,直到正德皇帝在铺就黄绫的椅子上坐下,其他人等才依次入座。

正德皇帝挥了挥手,一个礼部的官员走上台前,先是向正德皇帝施了一礼,接着才侧转过身子,向台下挥手示意,这时山呼万岁之声才渐渐停了下来。

便像后世有个什么活动,总要有领导讲话一般,礼部早就准备了一篇冗杂繁复的开场白,在那礼部官员在阴阳顿挫的声调之中,武举才算是揭开了序幕。

正德皇帝和文武百官没有在这里多作停留,在宣布了武举正式开始之后不久,便都径自离去。

第一天乃是射术的比试,如前所说,八箭中的者便能入选,各地赶来的举子有一千四百八十六人之多,一个个上前测试自然是不行的,不过场地设的太多却也耗费人力,所以共计设有六个场地,念到名姓者进入场地进行核考,兵部设有官员在场监督记录。

这箭术的比试没赵石什么事情,但杜山虎却在其列,赵石也想着看看这些人的实力如何,齐子平已经向他报上几个人的名字,这些人中间有三个是延州镇军过来的,两个则是潼关守军编制,都是久经战阵的下级军官,还有几个是大秦和西夏交界处的边寨赶过来的举子,也是不弱的样子,虽说兵部主持这次核考,但这些人都是籍籍无名之辈,实力上说不好是怎么回事的,几个人便也留下来观看,看了一圈下来,十个当中却有七八个轻松通过箭试,虽然用的弓都是二石三石的软弓,也有自带弓箭者,王虎自然没有什么,李全寿也只是看个热闹,但看在赵石眼里,也是暗自感叹这个时代却是民风尚武,只这箭术上就能看的出来的……

杜山虎的名字排在前列,八箭中靶对于他来说简直是轻而易举,过了这一关自无什么悬念,之后便陪在赵石身边挨个观瞧,看赵石对许多东西并不明白,便在赵石旁边充当了解说的角色。

这时指着场中一人道:“这人应该是斥候出身,并不以勇力见长,骑术也重在劲疾,没有多少的花俏,瞧他骑马时身子却总是不由自主的左右晃动,这就是避箭的功夫了,不过这人来参加比试却是白费,便是能过了这一关,后面的对决可有他好瞧的,估计这人也是在最后一关当中给别人作个陪衬罢了。”

他话里的意思赵石也是明白,到了最后一关,肯定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要多作配合支援的,虽说兵部对于这些举子舞弊的事情也多少作了防范,但自古以来,遇有考试,总归是要有人心存侥幸的。

却听杜山虎接着说道:“再看这个家伙,身子贴在马上,就差没挤进马身子里面去了,一看便知是冲阵的角色,对方箭雨一到,这样却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的安危,不过大多凭的还是各人的运气,不过这样情况之下还能射箭的一定是军中老卒了,肯定也是常年练出来的本事,估计你要是让他坐直了身子,他反而就射不准了的……”

过了一会儿,众人转到另一个射试的场地,这里却都是步下射箭的,换了三人的样子,直到第四个,杜山虎才皱着眉露出了些许凝重之色道:“这人步履稳健,臂力雄强,射术却是粗糙,下一关应该是个劲敌。”说话间,那人最后一箭果然偏出了靶子,但此人却也不以为意,摇头咋吧咋吧嘴,便出了场地。

一边观看,一边听着杜山虎的解说,便是王虎也觉增长不少见闻,心下更是暗自钦佩,果然是战阵上下来的,别的到还罢了,只这军阵当中的事情便比他知道的多得多,以后看样子还得好好向其请教的,不过他却是一直不太明白,杜山虎原本是个御武副尉,怎的好好的官儿不当,却甘心在赵石手下当个兵卒?虽说现在看来到也是个明智之极的选择,但是几年之前,这个少年才多大的岁数,这样一员猛将,怎的却甘为孺子驱使?

这其中的缘故他问过多次,杜山虎却是笑而不答,任他自己想破了脑袋,也是不明其中隐情的了……

第四卷 虎入长安聚风云 第155章 比斗(一)

箭试又持续了两天,后面的比试赵石也都前去看了,虽然在旁人看来,新鲜劲一过,便显得枯燥了些,但他却是能看多少就看多少,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因为每对一个人多上一分的了解,以后便多上一分的把握,也许旁人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但对于赵石来说,战前收集情报,这是必备的功课,并不会因为情报收集会有残缺就不去办了。

直到第四日头上,箭试终于完毕,总共有一千零九十二人通过了初试,这个比例已经相当惊人,也在侧面显示了大秦军旅的战力,至于那些连初试都没有通过的,现下就可以打点行装该回哪就回哪了,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是州府来的民间壮士,没有经过特定的军事训练,成绩不好也是理所当然。

接下来便是双人比试,考的便是各人勇力,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一般很难作弊,对决的对象都是抽签决定的。

先就是步下对决,双方手里拿有木制兵器,一般都会是横刀,但也有一些短刀,长剑之类的东西可供选择,但不会让你拿上一根杆子上去就是了。

至于输赢标准嘛,则是击倒对手,或是兵刃击中对方要害处便算胜出,而且是淘汰制的比试,从开始到结束,你只有一轮轮的冲过去,哪怕中间出了一点差错也是不行的了,这里面到是有许多人为或是运气的成份在里面,但总的来说还是相对公平的,一场场比试下来,能坚持到最后的绝对都是身手硬扎的好手,其实这样一来,那些民间的举子多数是要被淘汰出局的了,和这些正规军人作战,在大斗经验上便逊色着许多,再加上体力,精神上的因素,便是功夫再好,多数也是不能挺过一轮轮的较量的,当然了,其中说不准也会发生些意外。

虽说这一关是分成了十个场地进行,每个场地一百多人,但判定双方输赢,记录各人表现也是繁琐非常,再加上各场次抽签,时间耗费的肯定比那箭试还要多的。

……

一声凄厉的惨叫,中间还夹杂着骨头断裂以及纷飞的木头碴子,场外人群也是一阵惊呼,唱名官员立即高声道:“十三号举子巩义赵石胜出。”

这已经是今天赵石胜出的第二场,日头已经西斜,看样子第二轮比试估计是完不了的了,虽然军中技击往往勇猛凶厉,刹那之间便能分出胜负,有不少人还搞出了两败俱伤的结果来,但也不乏那谨慎之人,双方试探个半天,然后才进入高潮,所以费时甚多也是理所当然。

比试在木台之上举行,颇有些打擂台的架势,赵石的号码虽然不太吉利,但他却不怎在乎,场场都是全力以赴,下手更是狠辣之极,只不过两场过去,台下围观的举子们就已经记住了这个看上去年纪不大,但却凶猛的好像食人猛虎一般的少年,两场下来,和他对阵的两个人都是骨头断裂,虽然还不致命,但以后阴天下雨须好受不了的。

在台下众人嗡嗡私语当中,赵石转身下台,这台上面众目睽睽之下,像他这样的人实在有些难受,两场的对手虽然都是军中之士,但动作凶猛凌厉有余,却是精巧不足,显得很是粗糙,又加上他现在力气越来越大,胜的都是分外轻松,他虽是已经手下留情,没有要了别人性命,但常年的习惯所致,下手打斗便是要教对方失去战力,在外人看来,则是这个少年心狠手辣的紧了。

在台下观战的李全寿便已经听见身旁人在那里跟同伴念叨,“兄弟,老天保佑别人咱们遇到这个家伙,不然就干脆认输得了,老兄你在军中人脉广些,可听说过这巩义赵石的名声?乖乖,连那么硬的木头都弄断了,砍在人身上一定痛的很……”

他身旁的那位确实是个见闻广泛的主儿,立即说道:“前些时日听说巩义县闹匪患,出了个什么巩义猛虎,在凤翔府的名声大的不得了,至于这个什么巩义猛虎叫什么名字?却没太注意,估计这人八九会是那位巩义猛虎的子侄吧?”

这人的猜测到是虽不中亦是不远了,身旁听他说话的一个壮汉却是嘟囔了一句,“打贼匪出身的?那下手也不用这么狠吧?到像是有仇一般,大家都是军中同袍,不是那些狗屁的山匪,和和气气的多好……”

“哈哈,这位兄弟说的好,如果下次咱们哥俩儿在台上遇见,还请兄弟手下留情才是。”

“放屁,老子赶了那么远的路来这里可不是来留情的,得拿出真章来才行。”

身旁众人听见这两人的说话,都是哈哈大笑,心道有趣,李全寿也是听得高兴,不过见赵石下来,赶紧赶了上去,这几天赵石到哪里他是跟到哪里,课业也不上了,这武举不武举他是不管的,只是看见这些活生生的人们比武较技,相互打斗可是比什么都精彩,往年的武举他可是来不了,最多则是跟着父王在这里露上个面,这次能全程参加,看得热闹,却全都是托了赵石的福,他为人伶俐,好话儿一箩筐,之后更是天天带着手巾,赵石比一场,他便送上毛巾,也不管对方脸上有汗没汗,殷勤得不得了。

这时候先是递过毛巾,接着小小的手臂挥舞了两下,很有些手舞足蹈的样子,“你又赢了一场,咱们今天晚上庆祝一下?最好……最好还是去那聚仙楼……当然了,去别家也不错……”

赵石没搭他的话茬,知道这小子整日里就想的都是怎么才能逃出府去快活,若不是在这件事上李玄瑾和景王妃两个都从不通融,不定现在这小子变成什么样子呢。

“杜山虎那边怎么样?”

李全寿撇了撇嘴,“那大个子家伙人高马大的,能有什么事了?王虎在那边瞧着呢,凭他那块头儿,怎么也不会被别人比下去的。”

这话赵石到是同意,若是他一个御武副尉前几轮便输了,那运气也实在是背到了极点,怨不得旁人了。

两人说话之间在人群中走过,前面的举子们看是刚才台上那个少年,都是默默让了开来,眼光中自然也没有什么善意,都透着一股戒备和审视的神色,军中最是尊重强者,更何况这人如此年轻,若不是台上的表现,谁也不会相信这么一个少年,身体还没发育完全,体力也不在巅峰状态,怎么就会有那么大的力气,若是平日遇到,没准心里就存着轻视之心,吃个大亏,如此一来,但凡对自己实力很是自信的,都已经将赵石当作了自己以后的劲敌。

这样一来,赵石到是有些不怎么自在了,但他此时却不明白,这些人都是来自大秦各地军中,都是下层兵士中的佼佼者,被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一定是坏事,此时得到了这些人足够的重视,也便在他们心里留下了印象,得到了他们起码的尊重,这在他今后的仕途当中的好处是无可估量的,威望和名声这个东西不仅是靠胜利或是官位来积累的,还有就是在重要的场合之下,表现出与身份相当的实力……

赵石如今还没能理解到这个层面的东西,只是觉得被这么多人关注实在不是什么美妙的事情,脚步不由加快,穿过人群,来到后面搭建的棚子里,这是专门为参加武举的举子们提供饮食和茶水的地方,这里的东西都不要钱,所以难免粗劣,食物便是白馒头加上些咸菜,再给来上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要想吃到实惠的肉食,你得专门跟人说,这钱便得先拿出来了。

至于饮水,便是白开水了,兵部也是怕这些行止粗鲁的家伙们闹事,酒水更是一点也没准备。

里面忙活的都是一些兵部小吏,专干这等跑腿的差事,来到这里,赵石拿起一碗已经晾凉了的白开水,咕嘟咕嘟的喝了下去,摸了摸嘴角,抬头看了看天色,知道今日的武举也快要结束了的。

再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那身比较陈旧的皮甲,这样的比试更像是前世时的黑拳,上场的人都得立下生死文书,到了场上便是生死勿论,虽然也有防护,这身皮甲便在心口,脖颈处都有防护,脑袋上也带有皮盔,看上去比较怪异,杜山虎就说这个穿戴比较像那些北方的胡人,但人的身体说脆弱也脆弱,若是一个不好正正敲击在后脑或是脸上,不死也是个重伤的了。

闲话少提,第二天依旧是一轮轮的比试,但进行便也快了许多,第二轮结束,一百一十人的举子就已经只剩下了二十五人,有一个幸运的家伙在上一轮轮空,自动进入这一轮,还有两人在比斗中受了不轻的伤,自动退出,再有两人运气不好,同时击中对方要害,这个时代没有电子记录仪器,自然也分不清到底谁快了那么一线,也没有那个让他们再比一场的规矩,所以两个人同时被淘汰出局,不过别看人少,但剩下的这些皆是步战中的骁勇之士,到了此时,才是竞争最趋激烈的时候。

这次却是赵石第一个上台,号码在前面的一定都是勋贵子弟,报名顺当不说,时间也早,不过这些家伙的实力就大多不敢恭维了,身娇肉贵的,也不会那么拼命,到了此时,在这个场地中号码排在赵石前面的是一个也没剩下,此时赵石到是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那位折家的老七折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这些世家门阀子弟,在真正实力上并不是那么不堪,毕竟都有好的老师教导,但在这样的比试中,技巧是一方面,重要的还是一股狠劲儿,比如说你一刀向对方砍过去,那人稍微躲闪开要害,却是同样一刀挥过来,你若是在这个时候稍微犹豫,立时便在气势上输了,结果想也不用想,那两个号码排在赵石前面的家伙就是这么输的。

那个折潜很威风的样子,也不知道是否能坚持到最后,当然了,赵石心底很是不愿意跟这人战上一场的,打人虽然很威风,但不能斩草除根,后面的麻烦才是真正的麻烦,这样的光天化日之下便是杀了对方,却是个愚蠢的不得了的事情。

心里想着杂七杂八的东西,手上却没有停顿,顺手抽出一支竹签,递给了旁边等着的唱名官员。

“齐县李卧虎上台。”

一个大汉慢腾腾的走上台前,这人脸膛黑里透红,身上筋肉纠结,是典型的西北大汉的相貌,不过此时这人脸色却是有些发苦,上来之后也没有拉开架势便即开打,而是抱了抱拳,尴尬的嘿嘿笑了两声,“金明寨边军旅帅李卧虎……”

不过还等他把话说全了,台子下面的人已经不干了,虽然只有二十多个人进入这一轮,但剩下的举子围观的可不在少数。

立时便有人高声嚷嚷道:“上面的大个子是怎么回事?唧唧歪歪的不如回家抱婆娘……”

“就是,就是,如果是害怕了,赶紧滚下来,长的到像个汉子,没想到这么没血性。”

……

台下的人这一嚷嚷,那大汉面皮有些发紫,他确实是对眼前这个少年有些忌惮的意思,不过边寨出来的,也是刀枪里打过滚的人,怕到是未必,只是觉得在这里若是被人敲断了骨头,实在有些冤枉,本想着说上几句场面话暗示一下手下留点情面,被台下的人一挤兑,面子上却有些挂不住了。

回身便取了一把木刀,接着和赵石对峙了一下,把牙一咬,回到便直劈了过来,面上虽然看着凶狠,但这一刀他却留着很大的余力,前几场他都看了的,这少年每每都是先行攻击,力道大的出奇,身形更是灵便,几下之间便分出了胜负,他这里想着的就是能顶上几下,待得对方力竭的时候再作反击,眼前这个少年虽是力大,但毕竟年纪还小,后力不足也说不准的。

这也确实是赵石的弱点所在,到不是说他体力不行,而是他的格斗技巧最重一击必杀,就像是程咬金的三板斧,砍完之后气势立弱,若不算上般若劲所带来的巨大力量,只要顶住他头两下的攻击,后面伺机反攻,当可操一定胜算。

但赵石搏斗经验丰富,这人只一挥刀之际,他便已经觉察出对方力量好像用的不是很大,更像是一种试探,立时举刀格了出去,嘭的一声闷响,李卧虎的木刀直接飞了出去,赵石举重若轻般回手便把手中的木刀撂在了对方的脖子上。

李卧虎这下脸上可是好看了,伤到是没有伤到,但这架势好像是他自己故意的,再加上台下众人一阵嘘声,更有的已经破口大骂,他这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好不精彩。

第四卷 虎入长安聚风云 第156章 比斗(二)

不提场中这些趣事,赵石最终过关斩将进入两强之列,各场地中依次决出两人,加在一起共计二十人,此时已经到了第三天的后晌,执事官员立即将这二十个胜出举子聚在一起,开始了最后的比试。

赵石和杜山虎两个都各自胜出,进入了这二十人当中,而那位折家的老七折潜,也是微有得色的站在众人中间,不过在看到赵石和杜山虎两个的时候,眼神微凝,本是挂着笑容的脸上也阴沉了下来。

虽说他身为折家长房嫡系,但却排行老七,这个位置未免有些不尴不尬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虽然大秦储位是一直是立贤不立长,但在这些门阀族中,却还是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也是为了鼓励自家子弟能奋发向上,这爵位财产上的继承分配便要落在长房长子的头上,其他诸人成年之后,皆是要出去自己闯荡的,但这个也不绝对,像是族长的继承一般也得看各人的成就如何,也自不会发生强枝弱干的事情。

折潜排行老七,继承爵位家产估计是不可能的了,上面老爷子还在,家里兄弟之间到还算能聚在一起,但到了他这个年纪,虽然领着一个羽林军进武校尉的职衔儿,不过却是个无品武职,甚至连一些旁支子弟都不如,这也是折大将军做事唯公,对嫡系子弟要求严格的地方了,他以前又不得二爷爷折木河的待见,所以品级才如此低法。

如此这般,他此次才来参加武举,他到也算实力不俗,终是从众人当中脱颖而出,进了这最有可能当选武进士的二十人当中。

只是他却不曾想到,眼前这两个人一个不少的也能进来,杜山虎这个大汉到也罢了,但这个毛都没长全,却牙尖嘴利的家伙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莫不是景王徇私?这是这些门阀子弟的一个最大弱点,他们也许心机深沉,也许有很多优点,但他们在受到挫折之后的承受能力上却很是不堪,有时更是相当的脆弱,起码这种现象在折潜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甚至失去了起码的判断能力,满心都恼怒和找回颜面的冲动。

在看到折潜的时候,赵石也是皱了皱眉头,杜山虎则是嘿嘿一笑,晃了晃拳头,张嘴就是一句,“小白脸运气还不错,不过你最好别碰上老子,不然准揍的你满地找牙。”

对面的折潜脸色迅速黑了下去,眼睛也如同恶狼般发出幽幽的绿光,估计是心中已经恨极,不过执事官员可不管他们的这些私人恩怨,他们的事情太多,照这样的比试速度下去,估计到了皇上大寿的那天,刚好能决出最后的名次,这中间是不容有一点差错的。

迅速的将众人聚集起来,接着便是按照排号抽签,这些都已经是驾轻就熟,没有什么可说的。

折家的七公子第一个上前抽签,台下围观的举子自有那天见过他的,立即一阵哄嚷,其余不明所以的也是跟着一阵叫嚷,不一会儿功夫台下就已经全是小白脸,小白脸的叫声,二十个入选的举子除了赵石和杜山虎两人外,都是觉得莫名其妙,心里暗道,看来这个折家的家伙当真是人缘太差,若是遇到此人,必要竭尽全力,不然也许下次被弄得如此难堪的就是自己了。

折潜也是倒霉到家,众人既然存了此心,被折潜抽到的一个延州镇军出来的大汉,也不管自己在折大将军麾下多年,上去就是一顿疾风暴雨般的猛攻,下面则都是为那大汉打气助威的喊叫声,些许折家子弟都是缩起了脑袋,这样一来,那大汉更是攻势如虹,一点没给折潜喘息的机会,折潜虽说功夫扎实,很是苦练过的,但气势被夺,木刀交击声中,是被逼的步步后退,不过最后那大汉还算手下留情,最后一脚将已经被逼到台边上的折潜踢下了台去,着着实实一个狗吃屎的动作趴在了地上,下面的吵嚷之声嘎然而止,接着就是一阵大笑声从人群中爆发了出来。

折潜有生以来何曾受过这等的羞辱,差点没气昏过去,面皮煞白,被一群折家子弟扶着站起身来,头也未抬一下便带着众人走了,在台下的杜山虎是兴高采烈,和李全寿两个你一句我一句的埋汰人,赵石脸上却是毫无半点喜色,他是知道,这个梁子算是越结越深,想到这里,心里更是一阵冲动,是不是找个机会将这人宰了,也好免了后患,不过这毕竟只是他一时天马行空的想法,在他脑海中也只是如同流光般一闪而过罢了,已经杀了一个曾度,当时做起来看上去干净利落,但后来每每想起,却是觉得当时太过冲动了些,没将眼光放的长远,这后遗症以后还不定什么时候爆发出来呢,此时自是不会再随便动杀机的了。

接下来的比试赵石也觉察得到,这些人是越来越强,身上都带着一定的功夫,刀法显然都是精炼过的,不过都是简洁明了,直来直去,唯求在最短的距离上,用出最大的力量,有时更是拼着自己受伤,也要在最大程度上杀伤敌手,这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军中功夫,也只有军人才能使出这么凌厉的刀法,也只有军人才有这种与敌协亡的勇气和血性。

让赵石有些奇怪的则是那些像了然和尚一般的武林人物却是一个未见,说起来若论起单打独斗的本事,这些军人虽然都称得上悍勇,但比起那些武林人物来还是差了不少的,此时却是没有看到如同那位道人一般的功夫出现,场上的举子一看便知道都是军中出身,那些江湖草莽难道真个视功名利禄如同粪土?

心中虽然奇怪,但却也没有问出口来,只是猜测也许是大秦的规矩禁止这些人参加武举吧。

他这猜测虽不中亦不远的,俗话说的好,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在唐时这些大侠们都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游侠儿,意思便是四处遨游,居无定所,行侠仗义,但到了大秦这里,天下战乱,这些学武之人行侠仗义到是未必,不过惹是生非,打家劫舍到是时有发生,后来更是在长安京师所在,长街喋血,听起来让人血脉贲张,但实际上却干了件天大的蠢事,为肃律法纲常,朝廷立即下旨搜拿,牵连入罪者极众,后又将这些罔顾律法之人仿效唐时安史乱军,组成曳落河,凡临敌冲阵,皆由此辈当之,而且定为常例,如此这般数十年下来,大秦境内日趋安定,便是那曳落河如今因为人们日渐谨慎,而成名存实亡之势了。

这武举乃朝廷论才大典,大秦积威之下,民间习武之士却不愿来的,所以这场合之中便也少了那些草莽豪杰们的身影。

闲话少提,两场过后,赵石肩膀上也挨了一下,若是真个动了刀枪,这一下虽然不能伤其筋骨,但也要够他受的,不过毕竟只是木刀木剑,他却仿若无事一般,杜山虎那里却是遇到了苦战,一个身形比他略微差了少许的大汉着实凶猛异常,身体灵便,刀发如雷霆电闪,力道也不比杜山虎稍差,两人交锋良久,却总差之毫厘,不过杜山虎自跟随赵石之后训练出来的体力却是显现了效果,气脉悠长,终是抓住空隙,趁那汉子喘息之机,一刀劈在了对方的胸口处,算是胜了一招,那汉子也是豪爽,虽然输了,但却朝杜山虎翘了翘大拇指,高声道了一句,好汉子,杜山虎胜的辛苦,也觉对方实力不比自己差上多少,回了一句,你也不差,到是颇有些英雄相惜的味道在里面。

两轮过后,场地之上便只剩下了五个人,让众人休息半晌,便开始了下一轮抽签,众人除了赵石之外,都在心里嘟囔,这是怎么了?一轮接着一轮的,连喘口气的功夫都不给,兵部这些家伙不是把老子们当牲口来溜呢吧?

心中虽是腹诽不止,但还是都乖乖上前,杜山虎这回是比较幸运,直接抽到了轮空的签子,一张大嘴张开就没合上,很是让李全寿鄙视了一番……

第四卷 虎入长安聚风云 第157章 比斗(三)

赵石在唱名官员的一声开始之后,已经如同猎豹般窜起身来,木刀随着便狠狠劈出,他自信论起气力来,场中这些人没一个是他的对手,每次硬碰硬都是他占尽便宜。

对面那人也是不惧,手里的木刀微挑,正击中赵石刀头的下方,便好像打蛇打在七寸上一般,只是微一用力便将劈过来的木刀引了开去。

随后刀随身进,顺势一刀便抹向了赵石的脖子,赵石此时已经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身形转动之下,让开对方的木刀的同时,却也转到对方的侧面,横着一刀斩了出去,这人的刀法也是古怪,中是贴着刀刃随意转动,卸开对方力量的同时,寻隙进攻,这一下也不例外,刀刃微挫,便挡在身前,之后力量却是由下而上,将赵石的木刀挑开,跟着便是进身刺击,赵石向后跳出一步,让了开去。

如此一来,两人却只是换了个位置,又恢复了开场时对峙之局。

赵石皱了皱眉头,这人的刀法到是新奇,借力卸力,圆转如意,杀伤力却丝毫不减,真真是个劲敌。

这次却是轮到那人抢先进攻,刀锋微扬,也像方才赵石般挥了过来,赵石想也不想,直接用刀格了上去,这人也是知道,眼前这个少年岁数虽然不大,但生就一身神力,自己很难匹敌,不过幸好在军中学到了这样的运刀路子,在战阵之上估计这般使刀迟早没命,但遇到这样的敌手,正好用的上,此时见对方果然如同预想般格挡了过来,刀身立时微偏,顺势又是横着抹了出去。

不过他却是小看了赵石,赵石一身的功夫皆在拳脚之上,了然和尚虽然教会了他般若劲,但却没有教他其他的东西,刀法看上去便粗糙的紧,若不是他这一身的怪力,再加上身体灵活便当,估计也不会进入五强之列。

这时一见在技巧上不占优势,早已经有了准备,手中木刀一旦格空,身子已经侧转,左手一伸,便即抓住了对方的手腕,那人哪里料到这人手脚如此快当,大惊之下,立即用力回夺,但此时却哪里来得及,一股大力顿时将他整个身子掀了起来,像风车般抡了一圈,一松手间,这人已经远远被抛下了台去,落在地上的时候一声大响,振起漫天的尘土,人到是没事儿,不过也受了些惊吓,站起身的时候脸色苍白之极,被人抡了一圈,脑袋首先有些眩晕,好半天才将那天旋地转的感觉驱除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