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来的人虽多,为首的却只有两人。(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其中一个不用问了,礼部尚书方谦亲自出迎,大将军仪仗来到不远处停下,护卫们簇拥着大将军赵石排众而出。

赵石只是略微一个打量,立即翻身下马。

这个时候,礼部尚书方谦领头,躬身施礼,“恭迎大将军回京。”

众人官职高的,站在方谦身后,躬身行礼,官职低一些的,则已经拜伏于地,恭迎大将军回京的声音,在十里长亭外回荡。

而为首的另外一人,却是负手而立于众人之前,众人行礼之间,却是将其显得更是鹤立鸡群一般,孤傲非常……

赵石并不拿大,却是先向那人拱手施礼,“赵石见过魏王殿下,有劳殿下远迎,真真是赵石的罪过。”

此人正是当今皇叔,魏王李玄道,又是数载过去,魏王李玄道看上去苍老许多,身子尽力挺直,也已有了些佝偻,人也瘦的厉害,鬓间白发丛生,即便珠冠博带,也掩饰不住苍老之态。

见赵石没有失了礼数,他眉宇之间的威严凌厉之意才缓和了下来,微微一笑,摆了摆手道:“大将军功勋卓著,又扬我大秦威名于塞外,别说迎出来十里,就算是让北方在潼关等着,也是应该。”

“殿下谬赞了。”

赵石确实没有想到迎接他的人里面会有魏王,也不清楚其中有着什么样的意味,不过皇族中有这样一位皇叔在此,可谓是给足了他颜面。

又施了一礼,这才转向旁边的众人,拱了拱手,说话也就随意的多了,“诸位辛苦了,这大冷的天,咱们也就不用如此多礼了吧……方大人,一别经年,今日重见,却劳你远迎至此,可是我的不是了,回京之后,定要与大人喝上两杯才成。”

方谦这才直起身子,回身摆了摆手,让众人都起来,笑道:“就算大将军不说,之后老夫也是要讨扰一番的,这次大将军荣归京师,京师百姓欢欣鼓舞,陛下那里也是高兴的很呢,至于我等,也是与有荣焉,些许慰劳,实在不足挂齿,不过大将军旅途劳顿,又是如此天气,不如尽快回京安顿……”

“之前陛下已经有了旨意,准大将军回府修养几日,再入宫面圣,陛下对大将军之荣宠,实是让我等钦羡啊……”

说话有些啰嗦,但也算不卑不亢,露出些亲近之意,却并不明显。

魏王李玄道在旁边微微撇嘴,他自小从军,虽然在朝中呆了多年,但还是看不太惯这些文官做派。

他现在还挂着个参知军事的职衔,在枢密院任职,不过实际上,已经渐渐不参与朝政了,在景帝李玄谨,废太子李玄持相继殁后,他更是深居简出,淡出了朝野的视线之外。

不过当今成武皇帝继位,对这位皇叔却是尊重有加,比起景帝一朝来,他现在却要自由的多了,如今更能代替皇家来这里迎接大将军赵石回京,其实只说明一件事,这位皇叔在成武皇帝心目的分量,是很重的,甚至有意重用……

但魏王李玄道心灰意懒已久,在军中的旧部多已凋零殆尽,就算还有那么几个忠心的,这么多年下来,也都有了自己的一番前程,可以说,十多年过去,魏王在东军中的威望,早已消逝殆尽……

代之而起的,是赵石,张培贤这样的军中大将,这样一番情形,魏王李玄道心里明镜似的,以其人之傲岸,更是不愿在这些曾经的部下面前出现了……

而方谦此人,和大将军赵石深有渊源,都是景王府旧人出身,景帝多疑而又善变,所以景帝一朝的时候,这些景王府旧人并没有多么的亲近,反而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间隙。

方谦聪明一些,能够置身事外,像李承乾,王虎,赵石之类的人物,却是反目成仇,一场大变过后,王虎身死,李承乾也缩起了脑袋,齐子平之类的文人,不成气候,而大将军赵石的权势却是越加的显赫了起来……

在这样一个时候,礼部尚书方谦的选择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这些文人见风使舵起来,其种种做派自然难入魏王这样的人的法眼。

不过朝野间事,宦海浮沉,见的多了,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废话少说,寒暄片刻,魏王李玄道干脆的一挥手,“这样的天气,有什么话,回京再说吧……”

众人会意,也都巴不得赶紧回去,天气确实冷了些,身子弱的已经打起了哆嗦,魏王发话,众人自是遵从。

于是,两支队伍合在一起,随即继续往长安方向行进。

一路上,少不得和魏王聊上两句,和方谦应付一下,和这两个人,都各有渊源,与方谦虽同为景王府旧人,但接触的却少。

反而是和魏王李玄道,打过不少的交道,曾经在魏王李玄道部下征战,魏王李玄道曾屡次在枢密院为他说话,虽然有着和景帝李玄谨赌气的成分在里面,但在那个时候于枢密院为他仗义执言的,也就是一个魏王而已……

后来魏王李玄道还曾登门造访,将自己的流落在外的唯一儿子交在了他的手上,如今,这个儿子已经成为了魏王府世子,一直留在国武监,如今还成了国武监的教习。

本来,魏王还曾写了书信给远在河中的他,让他招魏王府世子从军,哪怕给个亲兵牙卫的身份也好,以魏王的心性,能屡次求人,一来是对赵石无比激赏,二来,恐怕也是对这个儿子寄望太深的缘故了。

不过魏王府的这位世子,在外面流落的太久了,无论心性气度还是才干,都流于平庸,想要像他父亲那般,沙场建功,是不可能的了……

赵石不愿自找麻烦,回书劝了两句,许是魏王李玄道也看到了这一点,加之这是魏王府的唯一子嗣,所以也就没有了下文。

这般说来,赵石回想了一下,和魏王李玄道打的交道真的不少,不过他这个时候也没有交结皇室的兴趣,这又是众目睽睽之下,所以和两人说话,也都流于泛泛,连关于朝政的事情都没提几句。

十里的路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时当正午的时候,长安城门已然在望。

朝廷准备的很是充分,一些百姓也来到这里,摆上香案之类的东西,迎接大将军回京,锣鼓什么的更是不缺,看上去很是热闹。

一番喧嚣嘈杂,大将军仪仗终于通过长安西门甬道,进入长安城内。

随大将军南归的军兵,被带着去到驻扎的军营,迎接大将军回京的朝廷命官们也都纷纷告辞离去。

直到所有该走的人都走了,只剩下些帮着大将军引路或是回府布置的官员还留在队伍之中。

这个时候,魏王李玄道才露出真正的笑容,微微拱手道:“本王也就陪你走到这里了,本想跟你多聊聊,在京里呆的久了,外间之事看是看不到了,就想多听听,但你这一路辛苦,之后宫里肯定还有圣旨下来,你这里回府又是一番忙乱,也就不打扰了……”

说到这里,顿了顿,却是话锋一转,低声道:“靖佳那丫头不错,命又不好,以后多照看些……若是负心薄幸,本王这里可绕不了你……”

说完,也不待赵石再说什么,大笑道:“本王这就去了,改日再招你过府饮酒耍乐,告辞。”

随即,带着几个随从扬长而去,看上去颇为洒脱,但总不脱孤寂凄凉的味道。

赵石微微蹙了蹙眉头,这才想到,别看靖佳公主看上去孤孤单单的,但人家的可有着不少哥哥呢,看上去人缘还不错?怎么往日里没看出来呢?

而他和靖佳公主的事情,都传到魏王耳朵里去了?

这外间的传言,定也已经是纷纷扬扬,自己到是无妨,对靖佳的名声却是有碍,不如趁此机会,娶了过门算了,想来李全寿那小子也不至于不答应……

不过这事还得容后再说,如今已经入城,家门近在咫尺,什么朝廷,什么圣旨之类的,都不如回家要紧……

回身挥了挥手,一行车马渐渐加快了速度,奔着定军侯府方向而来……

第十二卷 千秋功业需百战 第1122章 使节

实际上,一路过来,与方谦,魏王李玄道的谈话,并非一无所获。

起码,赵石已经知道,吐蕃人的使者来到了长安,正在与大秦商议,吐蕃王庭的重建以及称臣的事情,近千年过去,这个曾经辉煌无比,在汉人帝国的西疆,与汉人相持不下的老大帝国,在没落的今日终于选择了屈服。

不过,像草原部族,以及南边丛林中的那些小国一样,有着地势之利的吐蕃,也同样有着复兴的希望。

因为汉人再如何强盛,对那些荒凉的不毛之地,以及满布瘴气沼泽的丛林,都不会太过感兴趣,最多最多,也只是设置一些象征性的官职,或者象征性的收取一下贡赋罢了。

汉人很多时候,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宗主的名义,来标榜丰功伟业,至于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好像并不怎么看重……

不过,现在的大秦,显然还没有进入到万邦来朝的阶段,大秦上下,对于功业都有着天然的饥渴,也不可能像盛唐时节那般,对于想要称臣的邦国那样的宽容慷慨。

这和那些吐蕃贵族们的想象差的很远,所以商议起来,也很艰难,吐蕃人对于汉人,有着敬畏和轻蔑两种皆然不同的矛盾心理,这是历史造成的,不用多说,在这一点上,他们和许多北方胡人,极为相似。

而吐蕃人这次派出使节,打的如意算盘还不止这些,他们既要趁此机会结束内乱,还要大秦帮助他们重建王庭……

甚至于,他们还希望,大秦能够仿效文成公主西嫁吐蕃的前例,与吐蕃王室联姻。

用李玄道的话来说,这些吐蕃蛮子想的到是挺美,他们恐怕不知道,归义王李匪那里已经传书于朝廷,将吐蕃如今的情形,说的清清楚楚。

吐蕃高地,指日可下不说,就算剩下的这些家伙再怎么蹦跶,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就算如此,这些吐蕃蛮子也还如此贪婪而无自知之明,朝堂上的那些大人们只要没有都老糊涂,又怎么可能答应这么荒诞的要求?

不过听到这个消息,赵石也不过是笑笑,为了使胡人称臣,哪怕只是表面上的臣服,自古以来,多少皇帝大臣们答应了看似荒诞的要求,在这样的事情上,他们表现的再没有智商,再是愚蠢,都是有可能的……

除了吐蕃,西夏人的使者也已经到了,他们来的有些晚,但总归是在赵石率军南归之前来到了大秦京师。

和狂妄的吐蕃人不同的是,西夏人这次明确的表达了称臣纳贡的愿望,甚至愿意裁撤右厢军司,将西凉府划归大秦所有,那样的话,也就意味着,肃州,沙洲一线,都在大秦指掌之间了……

西凉府原属吐蕃地界,党项人崛起之后,攻陷西凉府,驱逐了吐蕃人,在此设立右厢军司,势力一直延伸到肃州,沙洲等地,并最终归为己有,从此,无论吐蕃,还是汉人,只能遥望玉门方向慨叹,西北江山不复有矣。

而今西夏愿意放弃大片的疆土,并以称臣为提议,以求大秦与西夏息兵止戈,相安无事。

如此优厚的提议,确实也让许多朝廷大臣心动不已,如此不费一兵一卒,便能坐拥西凉等数州之地,这样的事情,在大秦开国以来,还是头一次。

自此,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中书之内,也分作不同阵营,在为此事争吵不休……

不过在赵石看来,西夏人只是在垂死挣扎而已,合围之势已成,将士枕戈待旦,灭夏之役就在眼前,再优厚的条件,又如何能与灭国之功相比?

最好的办法,就是仿效西夏人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情,口头上答应西夏人的提议,将西夏人的使者拖在长安,明年准备完毕,突然发起进攻,一举覆灭西夏。

但那样一来,大秦也不是没有损失,如果用一句老话说,就是失信于诸侯,这在汉人看来,是了不得的大事……

当然,也确实不是小事,汉人有着大国的心态,和胡人不一样,大国首先就要重信用,讲颜面,才能让天下敬服。

这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也不是文人的无病呻吟,更非礼教之言,而是一个汉人大国的根本,精神上的信条。

这并不迂腐,而是一种气度,自古以来,无论汉人强盛还是衰颓,都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在治国,这让他们显得很顽固,也确实发生了不少让人扼腕痛悔的事情,但如果没有了这些,汉人也就不是汉人了……

当然,这样理念上的事情,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在当世,汉人最看重的还是信用,尤其是在国与国的交往之上,可谓是一诺千金。

当然,私下里手段频出,尽量使对方食言而肥,自己占住大义之名之类的手段,便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了……

像赵石这样的人,很多时候,是难以理解这种固执的,但他在这个时代也呆的足够久了,很多时候,在思维上已经向这个时代靠拢,所以,他也知道,那样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即便那样,会使大秦更容易攻取西夏,伤亡也会降低不少。

但之后大秦内部纷争先不必提,外间也会给大秦戴上无信之国的帽子,那对于大秦征战中原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许多本可以收服的人,会拼死作战,许多本可以轻易获得的城池,会成为秦军将士的坟墓,这就是失信于天下的结果,汉人看重这个,不光是自己人,即便是你的敌人,也是如此……

既然明白了这一点,回到长安之后,就有很多事要做,他也相信,大秦朝堂上的重臣们,有着长远的目光,不会被眼前这点利益所迷惑。

而他现在也有那个能力,来影响很多人的决定,尤其是当今陛下……

吐蕃人的使节没有闲着,西夏人的使节也在奔走,这让今年冬天的长安看上去很是热闹,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大秦强盛的征兆。

而从方谦口中,赵石也知道,克烈部的使者并没有全部离开长安,有那么几个蒙古人留了下来,在理藩院占据了一间屋子,好像有着久居长安的打算,当然,名义上,他们还是蒙古使者,有着将大秦关于克烈部的谕令传送给克烈部的使命。

这其实就是克烈部的使节奎帖木儿的成熟之处了,相比不颜惜班,这个蒙古人有着更加敏锐的目光和心思……

他相信,在强盛的大秦的京师,这里将来会发生许多能影响到草原格局的事情,如果克烈部能先一步知道,会让克烈部早早做好准备,实际上,他在长安留下的,是一些耳目,看上去很稚嫩的举动。

因为这几个蒙古人根本不可能接触到那大秦朝中真正能影响到朝局的权贵,而且,由于语言不通,他们也打听不到太多的消息,他们所得到的消息,甚至不及达达儿真随意听到的一句话来的重要。

但这个好像无意间的举动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这是胡人对于汉人政权一种变相的承认,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敬畏的意味也是如此的浓重。

而之后,很多来到京师的胡人部族,仿效蒙古人此举,在京师不但留下了质子,而且在理藩院中还留下人手常驻。

许多年后,大秦当初理藩院所在,形成了一片很大的聚居区,里面住着的,都是各式各样的异族人,顺带的成为了长安胜景之一……

而那个时候,汉胡之间的了解和交通往来,盛唐时节,也已是难望其项背了……

废话少说,赵石回到定军侯府,其间种种欢腾景象,不必一一细表。

一去数载,如今的定军侯府,已经成为长安城中,真正的豪门之一,它的主人的权势,带给这座府邸的变化是难以想象的。

哪个豪门,不是数十年,甚至百多年积聚而来,但长安城中的定军侯府,却是其中的异类,十余年间,这座府邸的主人拥有了常人一生难以企及的权势,再大的家族,再显赫的家世,在这样的权势面前,也是暗淡无光。

这样的人和他的家人,即便是住在草屋之中,也足以称之为豪门,因为这个词儿本来就不是指的真正的房宅门户……

当赵石回到这里的时候,也定然会使长安城中,人人侧目,因为这是长安之乱后,大将军第一次回京述职,也必定会在宦途上,更进一步。

许多人都在猜想,如今的大秦,可能要出现第一位国公了……

第十二卷 千秋功业需百战 第1123章 府中

府中一切还算安好。

晚间的时候,圣旨到了定军侯府……

除了勉慰之言外,诏赵石第三日入宫面圣,顺便,太皇太后那边也传来懿旨,让他带女眷入宫,太皇太后要瞧瞧。

没有明说,但太皇天后想见的恐怕就是达达儿真了。

放下这些事不谈,定军侯府除了名声,也确实与几年前大不相同了,府门前的牌匾乃是当今陛下亲书,成武皇帝旁骛极多,字也就写的普普通通,但在份量上,世间之书墨大家也是无法与之相比。

而定军侯府的匾额,更是现在成武一朝独一份,很好的彰显出定军侯府的尊荣,上门拜访之人,无论官爵,进门的时候,多数都要对着匾额先拜上一拜。

府中仆从也比当初多了不少,大部分都是新面孔,即便是内宅之中,赵石这个主人能叫出名字来的人也没那么多了。

这也不奇怪,长安之乱中,定军侯府被王虎率兵围住,赵石那时又身陷囹圄,府中仆从惊慌四散者有之,请辞者更多,不过最多的还是被遣散的,加上那会府中还经过一次清洗,所以剩下的老人,其实没有几个。

而变乱之后,没过几日,赵石就悄然离京,府中新晋之仆从能认得这位主人的,更是不多。

不过现在定军侯府中的下人,来历比以往就要清楚的多了,宫里历次赐下来的奴仆,年岁都已不小,多数都被派到各处庄田之上荣养,剩下的几个,像成武皇帝当年赐给赵石为贴身侍女的观星,就在定军侯府内宅中当起了女官。

教导内宅女侍,管着乐班,歌舞姬,还有许多闲杂人等,几乎等同于内宅管家,成武皇帝登基,出身东宫的人们都是水涨船高,她也并不例外,在定军侯府中的地位也越加独特,连府中几位夫人,对她都颇为礼敬。

除了这些人,定军侯府中的男女仆从,多是几位夫人带过来的了。

范柔儿从巩义娘家那里要了一些人过来,不过到底不是大门大户出身,范家那里估计也是考虑到这个,没敢让太多人过来,经过当年之事,范家那里来的人,各个都是谨小慎微之人,聚在范柔儿身边,连府中各处大权都不太敢去相争。

琴其海身边有一些鞑靼人,这些鞑靼人大多都是当年跟随她和不颜惜班进京的一些人,多数都充为定军侯府的家将,等到不颜惜班再次回来,还给姑姑带来了一些鞑靼侍女和武士,都是鞑靼贵族的儿女。

留在定军侯府当中,侍候鞑靼诸部中最尊贵的女人。

而实际上,府中这几年进来的新人,还是以种家馈赠居多,这才是真正的大秦豪门世家出来的,说不上多讲求礼节,但做起事来,都是有板有眼,透着一股豪门世家的贵气,很快就占据了定军侯府中空下来的职位。

从另一个方面说,定军侯府和种家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惜红虽说有子万事足,但如今儿子渐渐年长,婚事上也大致能定下来了,西北张家的女儿,父亲又和赵石是结义兄弟,可谓是门当户对,一个庶出子能到如此这般的地步,她也很知足。

不过这两年闲着无聊,到是上请主妇,命人去外间招了些女童入府,操弄起了老本行,打算调教出一些姿容技艺都属上乘的歌舞姬出来。

至于李金花,李敢当病重,虽说与李家已经疏远的厉害,但李敢当这个伯父可没有亏待过她,对她还有着养育重恩。

所以思量了些时候,带着女儿去秦州探望了一次,回来之后,带回了几个少年,都是李家子弟。

除了两个当即进了羽林军,其他的都被李金花塞进了国武监,府中一个也没留,更别提引荐给丈夫了。

如此看来,当年李家确实是将她的心给伤透了,能做到这一步,已是分外不易,也就不用再谈其他了。

府中人事变幻,不可谓不大。

当然,变化最大的还是府中屋宅,定军侯府豪富,这个名声已经在长安传开,不管是因为府中人丁太少,花费不多,还是大将军所得赏赐,以及亲朋好友的馈赠,反正,这个名声是有了。

定军侯府的府库也增建了三座,后来,家里人聚在一起一商量,定军侯府阔大无比,这些年下来,也没有修缮的尽善尽美,如今银钱充裕,定军侯府的主人位在大将军,两位夫人也都是四品将军了。

其他女眷,都有着封号,定军侯府再是那般模样,反而显得过于侨情,不如趁此机会,修缮一番。

当然,为了避免有人嚼舌头,说什么得志猖狂什么的,府中也没有大动,只是这几年将府中整饬的越加精致了起来。

赵石回府,进的虽然是自家大门,但人物两非,却一如走进了旁人家里,连路都有些不认得了。

不过亭台阁榭,树木森森,赵石也觉得,自己这定军侯府终于算是有些气象了。

同时,这次回来,比不上以往几次那么热闹,但却带了几许贵气,这虽说只是一种感觉,但屡经波折,定军侯府终于脱去了浮躁,沉淀出了几许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果说真切一些,这个时候的定军侯府,才真正具备了成为世家门阀的底子,当然,这到底只是个根基罢了,要想成为真正的门阀世家,也许还需要几代人的维系拼搏,豪门和世家虽说总是连带在一起,但单独来说,在意义上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不过,这一天接下来的时光,无疑是忙乱的。

内宅的事情,到也不用赵石插手,自有人会安置妥当……

赵石这里先见了见家人,又在书房见了陈常寿等幕僚,大略问了问自己离京之后的情形,没有什么可说的,大抵都是朝中人事政局,还有最近发生的一些朝野大事而已。

实际上,这两年朝政还算平稳,长安之乱后的那半年时间里,才是大秦最动荡的时候,过去了,朝野政局也就平和了下来。

毕竟,风云突变的变故,十几二十年来上一次,就已经够人受的了,要是每每如此,大秦早已翻天覆地,长安城恐怕也已成了一堆废墟了。

朝野中事,最终还是以妥协为主旋律,激烈的碰撞太多,对谁都不会有好处,王家门阀轰然倒地,军人们显得越发强势,这让大秦京师,总以为能掌控朝政的门阀世家们再次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的缺陷。

变得越发的谨慎了起来,之后,成武皇帝也没有再大动干戈,只是这位陛下固执的地方也很让人无语。

比如迁陵的事情已经闹了有两年了,朝堂大臣们都明白陛下的心思,但这个时候迁陵,还是让许多人觉得过于儿戏,所以朝野间对于此事,反对者多,赞同者稀,阻碍颇多之下,即便是皇帝陛下,也不能轻易成此心愿。

不过皇帝陛下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顽固,隔上些时候,总会从这里那里冒出些声音来,消磨着大臣们的耐心和斗志,大家伙儿都明白,这些声音背后,若没有皇帝陛下的授意,那才叫见了鬼呢。

此事就这么僵持了下来,皇帝陛下显得很有耐心,臣子们虽然不厌其烦,但这样的大事,能让他们找出千万条理由来阻止,也不怕皇帝陛下一个不高兴,拿自己做耗……

唯一让人觉得可笑的是,这个提议最初是由礼部尚书方谦提出来的,这让这位尚书大人在朝野间的威望很是受了些打击,就是不知道,这是陛下故意所为,还是方谦过于倒霉,赶上了。

朝政平稳,其实也就意味着大秦在积蓄力量,这几年,别看赵石在北方挥兵而进,纵横来去,让天下震怖,但事实上,大秦已经几年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争了,离二十余万大军北进河东,已经过去了两年多。

随着疆域的扩大,人口的增长,大秦积蓄力量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当年穷全国之兵,也不过三十余万人马,而今,光河中,河东,河洛之军,便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

加上殿前司禁军,西军诸部,已经蜀中蛮兵,吐蕃兵马,草原骑兵,即便是大秦兵部这里,也已经无法计算清楚,大秦如今若是举国而战的话,到底能征召多少人马出来……

毫无疑问,大秦正走在强盛的道路上,而且速度是越来越快,扩张的脚步间隔,也已经越来越短了。

见过了几个幕僚,赵石兴致反而低落了一些,陈常寿身子越发的衰弱了下来,南十八去意渐渐显露,赵石也已经开始琢磨着,是不是给大将军张培贤一封荐书,还是将人送到杜山虎那里。

好聚好散,强扭的瓜不甜,硬留此人在身边,殊无益处。

孙文通可以用起来了,李博文胸无大志,留在府中看家,也算妥当,这么看来,远在草原的李之问反而是在今后能留在身边重用的最佳人选。

第十二卷 千秋功业需百战 第1124章 家宴

不过,几个人最想说的其实还是如今诸邦来朝,应该如何应对的事情,这是如今长安最受瞩目的话题。

无论朝中重臣,还是文人士子,或是平民百姓,都是议论这个,这也是大秦民心士气最直观的体现。

十几年前的大秦,不会有人提起这个话题,万邦来朝的盛况,已经消逝在在唐末的战乱中,即便是景兴一朝,金人,西夏人,后周,南唐的使者屡屡来到长安,朝野之间,也不会有如此热议。

但如今却是不同了,随着吐蕃低地内附,鞑靼人来到长安,求取封号,随之克烈部的蒙古人,也来到了这里,向大秦皇帝献上忠诚,秦人的眼光开始变得越加开阔了起来。

如何对待这些番邦,已经渐渐成为大秦亟待解决的问题,向来冷清的理藩院,也变得热闹了起来。

百姓们在热切的议论,朝堂上的大臣们也没有闲着,由此而上的奏折,摆满了皇帝陛下的御案,无论中书枢密院,还是六部衙署,凡是有着上进之心的人们,谁都不会也不愿放过这样一个有可能留名青史的机会,只要有只言片语的真知灼见,能够用到实处,当可将自己的名字传之于后世,这正是臣子们最为渴望的事情。

而自古以来,对于胡人的征伐,安抚,笼络,等等等等,都是无可置疑的朝野大事,由此一举成名或者遗臭万年者,比比皆是。

而照现在的情形看来,成名的机会要大的多,顺势而为总比逆势而动要容易,大秦朝中不乏有识之士,也从来不缺聪明之辈,想要抓住机会的人更是多的很,所以,比起民间百姓来,朝堂之上的许多人,心思更加热切,目的也更加明确。

这足可以称之为一次风潮,由于前方节节胜利而带起来的风潮,也确实让许多人在这场风潮中崭露头角。

在这个过程中,秦人显得越发的自信,大秦也越发的强盛……

但话说回来了,这场风潮也不过是方兴未艾罢了,许多人将目光和心思转移到了这里,可惜的是,大秦在这个方面的经验太少了。

朝堂之上,没有谁去过吐蕃,没有谁见过辽阔的草原,甚至连跟鞑靼人,克烈部接触过的人都是少之又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