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4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秦人那里也是色厉内荏罢了,他们的目光,已经落在了西夏人的身上,想要在攻打西夏的时候,攻击蒙古人?不过是威胁之言而已,还真不用多做理会。

但之后自己能做什么呢,还要仔细琢磨一下,不过想想也有些无奈,西秦上下,自拜火神教之乱后,已无多少漏洞可钻,河东,河中是最好施展手脚的地方,但现在看来,却也无能为力了。

不然的话,足以让秦人走上他们几十年前的老路,在西夏的戈壁沙漠中折戟沉沙,让他们尝一尝自己种下的苦果……

之后博尔术也不再说什么,毕竟年轻的道人是大汗的老师,对大汗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不宜过于得罪。

而且,蒙古人当中,睿智的人并不多,大汗身边也需要这样一个人出谋划策,而且,汉人越来越多了,他一直认为,汉人能够成为蒙古人的助力,并非那么无用,只是支持他的人很少,这位道长,却可以是他天然的盟友……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1105章 盟约(十七)

不管旁人有着怎样的心思,盟约的订立在几个部族的商讨之中,堪称快速的定了下来,形成文字的盟约,现在看不出效力如何。

草原上撕毁盟约的事情并不在少数,草原胡人没有信义,这话说的有些过头,但在草原上,誓言并不算什么牢靠的东西,当然,比起汉人来,草原人的誓言更有约束力,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一旦涉及到盟约,汉人对盟约的看重,却不是胡人能比得了的。

这次联盟,有着这样一个草原上很少出现的盟约,起码要比口头的誓言让人安心的多,有了凭据,总归要比空口白牙来的实在一些。

盟约最根本性的东西,是赵石亲手写下,无外乎两条,一条,互不侵犯攻伐,另外一条就是共同对敌。

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有许多细节约束,第一条相当于各部对自己疆域的保护,保证了盟友之间不会肆意攻伐征战,消除内乱的可能,而且,有小的条款来解释说明,并在最后说明,一旦有了纷争,能私下商量了结的,便私下商量着解决,而当起了纷争的两部都不能满意的话。

那么便要召集一次小的盟会,各族派出使者,共同商量,裁决的结果,无论是所有人满意,还是有人不满意,都要接受下来。

严禁各部出兵相互杀伐,这是这一条的根本,一旦有人违反,将受到其他各部的严惩。

这一条对于联盟来说,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但于长远看来,这一条却很可能会让草原胡人做大,对于汉人来说,并不算太过符合汉人一直以来的目的。

不过话说回来了,汉人只要稍微强盛一些,便不虞胡人能撇开汉人,自行其是,实际上还是那句老话,自己不成,多好的盟约也是无用,最终还要看自己的实力罢了。

而现在看来,这一条盟约定下,事实上已经将中部草原的格局定了下来,三个部落共存于此,却也变相的限制了他们的相互吞并和强大的途径。

至于第二条,共同对敌,秦人却在其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有着征召各部参战的权力,其他各部,却没有这个权威,只有分得战利品的权力。

当然,为了安抚他们,也还有着细则,比如一个部族受到外来部族的威胁的时候,其他各部有着帮助它作战的义务,看出力大小,也有着获得战利品的权力。

如此种种,其实多数都是依照后世的一些条约而来,约束力自然远不如后世那般有力而又严谨,但却已经可以将几个部族紧密的联合在一起了。

而这样一来,事实上秦人已经获得了在草原上征兵的权力,看上去有着平等的味道,但已经初具后世八旗的雏形。

盟约终于定下,盟会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心力耗费甚巨的部族首领们,聚在一起,终于开始商量盟会的细节。

相比签订盟约,盟会的事情其实就简单的太多了……

……

秋深季节,在云外草原上,一次盛大的盟会终于拉开了序幕,无论是参与的人数,还是来到这里的部族数量,都是自从大突厥帝国分崩离析之后所未有的。

接到邀请,来自各个部族,到这里参加此次盟会的宾客们,神色复杂的来到自己的坐席,看着一连串盛大的场面,许多人变幻着念头,下着各种艰难的决定。

不过不管有着怎样的想法,所有人都明白,中部草原在乃蛮部被击溃之后,这里的霸主除了由一个变成了三个之外,好像并不会有太多变化了。

而且,占据这里的几个部族,实力也许不如乃蛮部那么强大,但他们却有着乃蛮部所没有的活力以及进取之心,而且,除了汉人之外,其他几个部族在草原上都有着深厚的根基。

鞑靼人一直占据着云中云外草原,克烈部作为蒙古诸部的一支,是蒙古诸部中存在最久远的部落之一。

至于其中的乃蛮人,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完全脱胎于乃蛮部的他们,虽然扮演着失败者的角色,但在中部以及北部草原拥有的影响力并非消失,只要他们能在联盟中稳固自己的地位,将来可能是这个部族联盟中仅次于汉人的存在。

这次盟会,来的人是如此之多,甚至无法在一个帐篷中安坐。

所以,这次盟会举行的时候,几乎是新建成了一个营地,长长的桌椅,一直摆放出老远,在这些桌椅的正面,是一个高台,高台上飘扬着很多旗帜……

草原人按照自己的规矩,延请宾客们以及他们的随从入座,最尊贵的人才能登上高台,成为主人最看重的宾客之一。

联盟的几个部族准备的十分充分,来到这里的,不光是几个部族的朋友,还有他们的敌人,不过几个部族表现了他们的心胸,并未用一些小小的手段借机羞辱他们的敌人,所有来到这里的使者,都得到了相应的款待,也没有在座次上做什么手脚。

比如蒙古诸部的使者,便来到高台之上,显然几个部族承认蒙古诸部的实力,不过看看高台上的人们,蒙古诸部使者现在一定很尴尬,因为周围几乎都是他们的敌人。

蔑儿乞人,塔塔尔人,乃蛮人,克烈部,好像除了与蒙古诸部并无瓜葛的秦人和鞑靼人之外,都曾经和他们起过纷争,而那纷争,离的也并不算久远。

中部草原,因为乃蛮部长久的压制,够资格走上高台的部落首领就两个人,且都有着很好的名声,如果用汉人的话来形容的话,就是德高望重了。

不过好名声同时意味着他们身后的部落并不算强大,许多人也明白,这两个老家伙能够走上高台,肯定是已经向新主人献上了忠诚,不少来到这里的乃蛮部部落首领都在心里咒骂着,狡猾的老家伙……

到是几位北部荒原的部族首领也上了高台,他们中间除了以勇猛善战著称于北方部族的阿次那部之外,其他人身上都流淌着古老的尊贵血脉,一位老人更是匈奴人的后裔。

虽然,匈奴人的荣光早已消失在辽阔的草原上,但在西域,甚至再往西的很多地方,都有着匈奴人留下的传说,在那里,他们的名声比突厥人更让人敬畏,甚至于有些突厥后裔,被当地人错误的称之为匈奴人。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次盟会,却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出了草原部族的没落,草原上能称之为尊贵,还有着强大实力的部族,越来越少了。

乃蛮人,鞑靼人不用去说,但东北的蒙古人,加上塔塔尔人,蔑儿乞人,其实都是从前室韦人的后裔,不过虽然有着那样的渊源,却一直以来都是野蛮的象征。

而现在再瞧一瞧,他们却已经成为了草原上的新贵。

契丹人,女真人,西夏人在草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这些部族,一个个看上去都不恨强大,却又都占据着大片的草原,草原上的新老交替,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完成了吗?

不过也不算悄无声息,想一想,草原上风起云涌的日子在过去十年中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一切的源头,其实还在东北。

在东北蒙古诸部统一的过程之中,他们曾经和乃蛮人,塔塔尔人,蔑儿乞人不断的碰撞,争斗,最终,不但驱逐了克烈部,而且打败了他们的敌人。

那场风波,延伸出来的,就是乃蛮人和克烈部的战争,以及鞑靼人的内乱和复兴,甚至是之后乃蛮人的战败。

在这一场场的战争之中,草原各部尽皆受到了重创,这里的部族看似强盛,其实,都是伤痕累累,筋疲力尽……

但左右旁顾之间,却也没有人能跟他们所抗衡了,他们来到了一个很奇妙的时间段上,有着隐隐的对抗,却又有着平衡。

他们中间,没有谁再有能力吞并对方,现在看来,蒙古诸部的实力是最强大的,但当几个部族联合起来的时候,蒙古诸部也只能望而兴叹了。

实际上,秦人的到来,才是建立这个平衡的关键,他们不但先于蒙古诸部击败了乃蛮部,而且很快将所有中部草原的部族联合了起来,死死的将蒙古诸部压制在了东北草原。

不能击败乃蛮部,也就没有了后来吞并克烈部的战争,蒙古诸部的损失,远比他们以为的那样要大的多的多……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1106章 盟约(十八)

从草原夜晚的寒凉还没有消散,太阳刚刚照亮这片草原开始,草原上便喧闹了起来。

随着薄雾慢慢消散,云外草原上,响起苍凉的号角声,也象征着盟会的帷幕开始拉开,宾客们或睡眼惺忪,或精神抖擞的钻出帐篷,在早已等候多时的武士的保护和引导之下,来到盟会的地点。

滚滚的马蹄声震动着大地,一队队的骑兵纵马而来,将这里围起来,来回巡视,不准任何闲杂人等靠近。

一些商人也围拢在远处,不停的翘首观望,不过,他们已经被告知,他们是无法出现在盟会当中的,商人的身份,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无缘亲眼见证这次盟会的细节。

许多商人都是不满的议论着这件事,对于在草原上饱受礼遇的他们,这时感受到了羞辱,恐怕,他们中间最淡定的就要数汉人商人了,在大秦治下,商人的地位一直不高,所以他们也没有奢望在这次盟会中有什么收获。

但说起来,最兴奋的也是这些汉人商人,他们多数在这云外草原上头一次感受到了受人尊敬的滋味儿,而这里,有着很多财富等着他们去篡取,在这里,随便一个大秦治下的汉人,都有着不一样的地位。

这让他们即便不能亲眼见到盟会的真正面目,也感受到了身为汉人的自豪和自傲,而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是他们回到南边之后的谈资,甚至可以想见,许多年后,这也将是他们足以向子孙炫耀的经历。

当然,这些日子以来,最让他们兴奋的还是,也许之后几年,他们便能够攒下一份可观的家财,从他们中间,也必然会诞生几个来往于草原商路的豪商。

而作为秦人而言,能够在有生之年见到大秦在草原上的雄风,对于许多人来说,都已经是一件分外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不过不管不满也好,兴奋也罢,实际上,商人们最顶尖的那几个,已经伴随在一些权贵身边,步入了盟会地点。

即便是那位身负使命的阿健苏禄,最终也没能在盟会中取到一个位置,他只能随同在不颜惜班身边,跟那些随从们呆在一起,不过,他到是在高台上找到了一个位置,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但也足够证明他的能力了。

不过,这位回鹘商人还是很沮丧,没能在私下里面见那位尊贵的人也就罢了,连在盟会中连宾客的身份都争取不到,这让他清楚的明白,回鹘人的好意,并不被人所看重。

而且,对于通商这样的事情,看上去也是可有可无。

他更知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里靠近着汉人,汉人商人能拿出来的东西更好更多,足以满足草原贵族们的需要,而主导这次盟会的,偏偏就是汉人。

这对于游荡在草原上的回鹘商队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如果不能打通到达汉人国度的通道的话,很快,闻风而来的汉人商人便会将其他各族商队驱逐出草原。

这种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他迟迟没有收到关于回鹘商队安全的保证,是不愿承担那样的责任,还是早已有了驱逐回鹘商队的打算,他更愿意相信后者。

对于其他各族商人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好消息,也分外的让人无奈的一个消息。

这几个部族一旦联盟在一起,他们必将控制住包括云中,云外草原以及乃蛮部曾经占据的中部草原这样广大的区域。

等同于切断了西边商人跟蒙古人,跟汉人交易的可能。

当然,目光敏锐的回鹘商人也发现了一丝希望,西边的西夏人的好日子过不了太久了,等到秦国人打败他们,那么,一条金子铸就成的商路也就会展现在所有人面前了。

那里可以直通秦国人疆界,相信到了那个时候,所有的西域商人都不会放过那样的机会,他们会蜂拥去到秦国,与秦人交易,那时谁还愿意冒着草原的风雪跟这些草原人交易呢?

所以说,他并不算太过急切,而是在尽力寻找着与那位尊贵的人交往的机会,他甚至有些后悔,向鞑靼人的大汗轻率的提出了见到那位尊贵的人的请求,他应该先与那些秦国人将领们打上一些交道,了解秦人的风俗,以及他们都在想什么,之后再按照他们的规矩,来做出相应的反应,循序渐进才对……

这不能怪他,因为作为回鹘阿萨尔汗的使者,这个身份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当被干脆的拒绝之后,他才明白,自己犯下了怎样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尤其是在鞑靼人大汗好言相劝之后,那真的是太愚蠢了,这也让他随秦国人南下的计划彻底破灭了……

不过到现在,他也没有太过弄清楚,汉人为什么会对商人那么的轻视,看来,他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尤其是在与汉人打交道的时候……

回到正题,随着宾客们陆续赶到,盟会地点内外,警戒越发森严,甚至于,大军已经整个动了起来。

斥候遍布于盟会地点周围数十里,周遭的驻军在前几日,便完成了调拨,因为有太多的人不欲见到这次盟会成功举行,所以必须做出必要的防范,而现在护卫在盟会地点左近的,其实只有四个千人队罢了,正好,四个盟会主人各出一支。

不过,这也将是今年大军最后一次行动了,等到秦军将士大部南归,到明年夏天,联军成型,这片草原上将不会看到这许多骑兵奔驰来去的雄姿……

是时,秋风渐起,草木凋零,但在云外草原上,却是一片肃穆。

当鞑靼人万户阿勒察薛坛宣布盟会就此开始之后,号角声四起,响彻天际。

号角声歇,首先,阿勒察薛坛在高台之上,各部族首领贵族的见证下,宣读联盟诸部盟约……

盟约并不算繁琐,但这在草原上无疑却很是新奇的一件事,各部落首领贵族们侧耳倾听,无法记得那许多条款,但却已清晰的感觉出这次盟会的几个部族的诚意,换句话说,这次联盟有着旁人难以想象的牢固基础。

即便简单,也足足宣读了半个时辰,此时天光已然大亮,眼光照射在草原上,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这真的是个好天气……

接下来,是蒙古的主角们在神明的注视之下,向各自的神明发誓,遵守盟约,世世代代,按此盟约行事,永不背叛。

最后,盟约才来到赵石手中,他的声音随后传遍四方,“我们在这里立下盟约以及誓言,我们在这里结成永世的兄弟,凡违背盟约的,必将受到严惩,背叛者的名字,将跟随他或者他的子孙一生一世……”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偏于严厉,但却隐隐显示出了汉人的地位,无论是鞑靼人的大汗,还是克烈部的主人,乃蛮部的首领,都没有任何的异议,很多人都明白,这本就是围绕汉人结成的联盟。

乃蛮部去后,这里真正的主人其实只有一位……

待得赵石重新落座,缓了缓嗓子的阿勒察薛坛重新来到高台正中,宣布献礼开始。

这次盟会,给了宾客们太多的新奇感觉,虽然很多人都不算太明白,主人们又要演哪一出,但也只是交头接耳,相互私下询问罢了,刚才的严肃和郑重,与草原上多数盟会气氛大相径庭,让许多人现在还没有缓过神儿来。

不过很快,他们便见识到了这次盟会中最重要的一幕……

鞑靼万户不鲁黑台,克烈部王子图撒合,乃蛮人千户安合吉,秦军大将木华黎,分别代表着鞑靼诸部,克烈部,新的乃蛮部诸部以及秦人,为此次盟会献上敬礼,这敬礼不是旁的什么。

而是四副盔甲,四把佩刀,四张强弓,除了盔甲大小不同之外,其他都是一个模样,都是银光闪闪,制作精良之物,也都有着特异而无法仿制的标记,无疑,这些东西就像西域诸国国王的权杖一般,象征着穿戴他们的人的威权……

许多人的目光,都落在这些盔甲刀弓上面,心中随之而起的便是羡慕和敬畏,可以想见的,多少年过去之后,也许拥有这些盔甲的人刀弓的人再非这些人的子孙,但能够拥有它们的人,也必定是草原上最为尊贵的那些人之一。

而随着岁月的沉淀,这样有着象征意义的物品,也必将成为一些有着蓬勃的野心的人最好的藏品……

以阿健苏禄为首的几个商人,分散在盟会地点各处,但他们的贪婪的目光,却都死死地盯着这些盔甲刀弓,快要滴出血来了。

不过,重头戏还是后面……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1107章 盟约(十九)

真正让人惊讶的是,随后,一个个部落的名字从阿勒察薛坛的口中喊出。

随之,一个个部落首领来到高台之前,献上自己的贺礼,多数都是羊群和马匹,还有些部落拿出了自己的珍藏。

这些部落,多数都是从乃蛮部分裂出来的,一少部分则是游荡在草原上,没有归属的部落,以及北边一些部族。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些部落此时表现出来的恭敬和卑微,都意味着他们已经成为别人的附庸部落了。

显然,这次盟会不仅仅是表现联盟各部的威严,它的另外一个效果便是兵不血刃的收服了许多部落。

用汉人的话说,这就是正经的阳谋,在没有动用一兵一卒的情形之下,便让许多部落低下了头颅,选择屈服。

这样的手段,在草原上可不多见,在成吉思汗铁木真威名最盛的时候,蒙古诸部的部落纷纷来归,他的名字让所有人敬畏,但中间却没有运用如此巧妙的手段,让部落归附于他,是标准的主动和被动的区别。

几个部族,用一次盟会,几乎是逼着一些部落屈服在他们面前,快速的积聚力量,许多聪明人已经感觉到,随之而来的,也许就是这个部落联盟对所辖草原的清洗了。

没有在这个盟会上屈服的中部草原部落,必将受到他们的攻击,因为选择的时机已过,可以说,他们用一个简单的手段,让自己找出了明确的敌人。

曾经隶属乃蛮部,受到邀请来到这里,并一直保持观望的部落首领贵族们开始胆战心惊,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部落好像迁移的很不够远了。

经过这次盟会,几个部族所占据的草原必定会很快稳定下来,而他们的实力,也猛然间完成了一次膨胀,以为趁着几个部落消化战利品的功夫,能拖延一段时日的部落,打的算盘算是落在了空处。

这番故作姿态,实为示威的献礼十分的冗长,但却让一些人如坐针毡,恨不能马上回去,跟别人商量一下,怎么应对以后的局面。

直到最后一个小部落的首领,不顾身份的跪倒在地上,谄媚的献上自己的礼物,恨不能高声呼喊,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直接送到新主人面前,让其验证真假,这番戏码,终于也来到了尾声。

阿勒察薛坛的嗓子已经嘶哑,但神情却兴奋无比,当然,任何人处在他这样的位置,都会如此,这里本就是鞑靼人世代居住的草原,而从今往后,这里依旧会是鞑靼人的……

他狠狠地挥了挥手,盟会的重要一幕结束了,但是之后,联盟各部也许会有更大的收获。

一队队的仆人和年轻的鞑靼少女,为主人和宾客们端上了奶茶和美酒,送上来了烤好的羊肉和野物。

随后,高台上的主人们走上前来,高举起酒碗,向宾客宣示,这是宴饮的时候到了。

实际上,这时才回归到正常盟会的情节中来,以往在这样一个时刻,主人会和宾客们畅饮闲聊,宾客们会趁机献上自己的礼物,并向座间尊贵的那些人祝酒,然后,便会轮到相互欢饮,结交的时候了。

不过今天,主人已经显示出了太多的威严,当高台上的主人们高举起酒碗的时候,宾客们并不敢怠慢,纷纷站起身来,迎合着主人的邀请。

博尔术在高台之上,看着那些人的背影,饮进口中的汉人美酒,好像也带了些苦涩滋味出来。

在盟会之前,他已经与那位秦国的大将军见了一面,毫无疑问,那是一位英雄,汉人的英雄。

只是,那次见面并不算愉快,对方毫不掩饰的表现出来的冷淡,让博尔术很是吃惊,这位秦国的权贵,联接了鞑靼人,克烈部,甚至可以容忍那些乃蛮人以从前的名字,建立新的部族,为什么却不能与强大的蒙古诸部交好呢?

难道只因为一个道人的冒犯吗?

博尔术有些拿不准,但他还是从这位秦国权贵口中得到了一些承诺,蒙古诸部,和中部草原的几个部族,将平安相处,不会相互攻伐。

但这样的承诺能维持多少时间,谁也不知道,博尔术更是相信,当南边的秦国有了足够的实力的话,这位有着蓬勃的野心的秦国权贵是不会容忍草原上有着蒙古诸部这样的存在的,而蒙古诸部若强大起来,同样不会受制于这样口头的承诺。

这是一个让人并不满意,却也在意料之中的结果。

秦国人有着不少的敌人,也不愿在此时去遥远的东北做些什么,而蒙古诸部正在跟金国人作战,也顾及不到其他,这才是现在草原上如此局面形成的原因。

也许道人说的对,蒙古诸部想要真正强大的起来,不止是要战胜金国人,而且,在那之后,将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

南侵的脚步必须加快了,而且,必须仿照金国人那样,建立汉军,不然的话,以现在蒙古诸部的实力,根本无法跟这样的敌人抗衡。

实际上,不止博尔术在思索部族的未来,这里的许多人同他一样,都在为着部落的部众殚精竭虑,而他们,却没有蒙古诸部那么多的筹码,可供选择的余地并不多。

本来,博尔术还想着趁此机会,以蒙古诸部在克烈部汗帐中受袭一事,向这些志得意满的主人提出些质疑,以显示蒙古诸部的存在,并拉拢一些部落去到蒙古诸部,以着成吉思汗的威名,这样的手段在蒙古诸部统一的过程中几乎无往而不利。

不过来到这里,听到的,看到的,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这里的人们更加敬畏的,是那些击败了强大的乃蛮部的人们,铁木真的威名,远未到让人不顾一切的前来依附的程度。

尤其是在那位秦国权贵派人到蒙古使者的帐篷中,郑重中却带着无法掩饰的轻蔑的提出告诫的时候,博尔术便清晰的明白,这里不是东北草原,蒙古人在这里,没有一点的根基。

想与蒙古人结交的到也不是没有,但其中却都有着不亦鲁黑汗,西夏人,甚至是金国人的影子,他们找错了人,蒙古人可不是别人的刀剑,当然,他也很想看一看,这些家伙们拖住秦国人的马蹄,让他们陷入到无休止的征战当中去。

还有,一场盟会,真的便能将草原上这三个部族拉拢在一起吗?

这里是草原,这里是战乱之地,这里是强者的天下,即便是有着那样的盟约,也不会平安无事吧,当其中一部,有着蒙古诸部的暗中支持,会发生什么呢?当然,这个时机要选的恰到好处才行。

舞乐之声,打断了博尔术的沉思,这一会功夫,主人们已经归座,他向高台之下望去,一队队鞑靼少女,在高台之下翩翩起舞,秋天草原上的寒凉,也无法阻挡这些少女的热情和奔放。

而她们的到来,也驱散了这次盟会的严肃与庄重,宾客们也放松了下来,高声开始谈笑,但更多的人,则是借着相互敬酒的机会,在交头接耳的商量着什么。

博尔术很快收回目光,向高台正中望去,靓丽的蒙古少女,克烈部的明珠正凑在那个人身边,低声说着什么,那个人微微点头,却又摇头,蒙古少女有些沮丧,但最终还是咯咯笑着离去。

博尔术又是叹了一口气,他早已提议,与克烈部联姻。

但这里面除了有着克烈部桑昆顽固的阻挠之外,成吉思汗铁木真好像也并不喜欢这个提议。

桑昆自不必提,而铁木真……他自小便与铁木真成为了兄弟,自己也明白铁木真在想什么。

他在困厄的时候,去请求克烈部的帮助,但当他强大之后,却不愿再向克烈部低头了,那样的一个男人,更愿意用弯刀去抢夺别人的妻女,而非是主动低头,去请求联姻。

当然,这些与铁木真少年时的遭遇有着莫大的关系,让他分外的仇恨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贵族们,虽然,他与他的父亲,都曾经是那些人中的一员。

最终,在率军南侵之前,铁木真才勉强的派了自己的长子,去与克烈部商量联姻的事情,而非是他亲自求娶克烈部的达达儿真。

鲁莽的术赤,最终狼狈的回到了蒙古诸部,顺便,却也让克烈部分裂了开来,谁也说不清楚,那到底是好是坏,但现在看来,如果当初去到克烈部的是铁木真,结果也许是很不一样吧?

在歌舞声中,天色渐渐晚了下来,处处篝火早已点起,不过,这次盟会也来到了尾声。

赵石终于站起身来,举起酒碗,对着周围的人示意,笑道:“我们盟约已经定下,希望诸位能够遵守誓言,近日,我将率军南归,木华黎将代我留在这里,希望你们能像对待我那样对待他。”

“此次南去,与诸位相隔遥远,再见之日也是遥遥无期,我这里敬各位一碗,祝我们能齐心协力,子子孙孙,世代交好。”

第十二卷 千秋功业需百战 第1108章 南来

大秦成武四年八月间。

云中草原的第一场风雪如期而至。北风卷着雪花,四处飘飞,将天地间染成白茫茫一片。

“夫君成武二年率军北上,如今算来,可已经有两个多年头了……”

风雪之中,五千秦军将士迤逦而行,远方,如长蛇般连绵起伏的关城已是若隐若现,前面带路的一个鞑靼人百人队望着前方,脸上也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紧赶慢赶,终于是在大学封途之前,来到了这里。

队伍中也早已响起不断的欢呼声,阔别两载,秦军将士终于又见到了熟悉的汉家边城,其激动和兴奋,自是难以言表,有的将士更是三年多未曾回到这汉家故土了,虽然,河东之地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