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4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给予乃蛮人又一次沉重打击的是,统领大军的脱黑脱阿在战败之下,害怕受到塔阳汗的惩罚,带领着其他被蒙古人驱逐出东北草原的蒙古各部,往北面去了,并在北边召集蔑儿乞人残部,脱离了乃蛮部的统治。

如此一来,乃蛮部东边可谓是门户大开,而在他们的南面,还有汉人和鞑靼人的联军的虎视眈眈,乃蛮人的战略环境迅速的恶劣了起来……

可以说,阔亦田原野之战,昭示着乃蛮部末日的到来。

当然,这个时候从图撒合与奎帖木儿口中,还只能听到阔亦田草原之战的原委,至于后面的那些,却还在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当口,没有人能猜到,强大的乃蛮部会那么轻易的分崩离析……

而两人带来的除了好消息之外,却也有坏消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长子术赤代表他的父亲,作为蒙古诸部的使者,去到了克烈部,并得到了克烈部王罕的盛情款待。

在图撒合支支吾吾中,赵石才明白,他的妹妹可不是送来给自己看的,而是成吉思汗为自己的儿子,向克烈部王罕提出了联姻的请求。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1031章 变化

见了几个蒙古人,好消息和坏消息掺杂在一起,赵石也不知道克烈部最终会走向何方,是放蒙古诸部西进,还是在战胜乃蛮部骑兵之后,为克烈部真正赢得一块属于自己的丰美草场……

即便是几个蒙古人自己,也猜测不出,克烈部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当然,在赵石看来,克烈部在很大可能上,已经不能够阻挡蒙古诸部西进的步伐了,因为即便桑昆成为克烈部的汗王,也会给蒙古诸部一个开战的理由。

也许是拒绝成吉思汗的联姻请求,也许是桑昆汗位来的不正,作为蒙古诸部的首领,成吉思汗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答案几乎就摆在那里。

如果是那样的话,这场胜利也就算不得什么好消息了,还不如让乃蛮部吞并了克烈部,与蒙古诸部对峙呢。

但话又说回来,赵石现在已经隐约感觉到,蒙古诸部好像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强大,蒙古诸部统一的步伐并不算快。

成吉思汗也没能降服一个还算完整的克烈部,他在攻打蔑儿乞人,塔塔尔人的战争中,又能得到多少战士呢?

少了克烈部,蒙古诸部其实就缺了很大一个边角,作为蒙古诸部曾经最为强大的部落,克烈部对于蒙古诸部的意义实在非同凡响。

而他记得,在另一个时空当中,击败乃蛮部的可是成吉思汗以及王罕的联军,之后才是成吉思汗与王罕争夺蒙古诸部的霸权。

这个顺序一旦有了变化,对蒙古诸部的实力又将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这样的疑问,在赵石心里不住的盘旋,他很像亲自到东北草原去瞧一瞧,如果能扮成使者,进入到如今的蒙古诸部当中呆上些日子,他也许就能清楚的把握住现在蒙古诸部的情形了。

但转念间,他便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以他如今的地位,他再不可能那般随心所欲,更不可能抛下大军,独自去到遥远的东北……

隐约知道些历史的走向,却又为其所累,明知道蒙古诸部将是一个可怕的敌人,但却又能察觉到其虚弱,那种似是而非的感觉,真的是让人纠结无比。

不过他心志之坚毅,非是常人可比,当年在草原上曾想象过,统领大军,与成吉思汗所率领的蒙古铁骑争霸于草原之上到底是个什么情景,那时他还只是一个鹰扬将军,虽说前程无量,但到底也只是个前程无量罢了。

而今他已贵为冠军大将军,统领万千铁骑,纵横天下,威名早为天下所知,若说当年只是狂妄无知,经历了这许多年的磨砺,终是知道了世事多有不如人意之处,这才有了如此纠结,放在别人身上这个说法还成,但放在他身上,可就断然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个,他不禁自嘲一笑,世事变幻,难道自己的胆子也变得小了不成?

如今大势在我,蒙古诸部还远在东北,行军打仗,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即便蒙古诸部脱开牢笼,也不过是头饿狼而已,又怕他何来,难道这些年自己练出来的精锐是吃素的不成?

之前已然做出那许多布置,即便不成,也算不得什么,若是能提前见识一下蒙古铁骑的威风,可能也不是一件坏事。

随着抛下自从北上草原以来,一直隐隐罩在心头的不安,就像搬开了一块石头,真的是通体舒泰,胸中大畅,气血略有翻腾,浑身立时便有精力弥漫不吐不快之感,想来是那般若劲又有精进,因为在长安时,便有这种感觉。

此时心头也隐约有了明悟,这般若劲是佛家的功夫,将的可不是度人度己的慈悲心肠,除了前两层之外,之后尽是心境上的磨练,符合佛家顿悟之类的说法。

若想勇猛精进,还需在心境上下功夫,讲究的是个无畏者胜,很难想象,这样的功夫竟然出自佛门,他再一次有了这样的感慨……

当然,他也无意去深究这到底符不符合自然法则以及科学理论什么的,如果非要说的话,这更像是一种进化,披荆斩棘,直向巅峰而去的进化。

而立之年,身体未有任何的衰退,而是感觉更加的强壮,更加的精力充沛,这种感觉没有谁会不喜欢,这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更神奇的是,自己来到了这里……

心理影响身体,身体又开始反作用于心理,这让赵石分外的愉悦,这是从内到外的愉悦,很难用话语说的明白……

以他的性子,自然不会将这种事情向人倾诉,只是他身后的种七娘以女性的敏感发觉,自家夫君好像突然便有些不一样了,不过到底哪里不一样,她又说不明白。

如果非要说的话,她感觉夫君心情忽然变好了,她瞟了一眼不时好奇的望望自家夫君,又在她身上瞟来瞟去的蒙古少女,心里不由咬牙切齿,如果自己是个男人,见到这样娇憨的异族少女,定也会变得心情大好,哼哼,来了草原一趟,竟然变得好色了起来?

幸亏自己来了,不然的话,不定今日家里就能多上一口人呢……

赵石不管这些,体会着身体的变化,随口又问了几句,便命人将几个克烈部使者带了出去,并邀请他们参加今晚设下的酒宴。

几个蒙古人恭敬的退出了帐篷,出了帐篷之后,几个人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汉人大将军的威严,果然不同凡响,好像比汗王还要威严上几分,面对着他,总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不过几个人心情都很不错,克烈部打败了乃蛮人的进攻,今冬便要好过多了,不用担心乃蛮人在冬天里对他们发起进攻,可以呆在帐篷里,吃着烤羊肉,喝着奶酒,好好的过一个冬天。

等到来春,将牛羊放出去,召集战士们,去草原上套上一些马匹回来驯服,克烈部将重新焕发出生机。

至于成吉思汗铁木真家那个根本不知道父亲到底是谁的杂种,还想求娶克烈部的明珠,就让他见鬼去吧,不得不说,受到桑昆的影响,不光是他的儿女,便是许多克烈部的部众,都很不喜欢那个被蒙古人们称颂的蒙古雄鹰。

出了大帐,蒙古少女变得分外的欢快,显然她并不喜欢帐中那压抑的气氛,不过她的好奇心是很旺盛的。

“他可真强壮,比合答还要……一定是一个勇士……”

蒙古少女向兄长比划着,笑声如银铃般悦耳。

对于少女对那个尊贵的人的称赞,图撒合非常的同意,但作为兄长,也作为克烈部的勇士,妹妹的赞美让他心里有些不舒服,所以微微扬起头,“克烈部的勇士才是长生天下最英勇的战士。”

蒙古少女想了想,在心里暗自比较一番,最终撇了撇嘴,有些不屑,脸上正经的数落道:“阿爸说过,傲慢是男人最大的敌人,长生天赐下荣耀,我们只需去争取就是了,但绝对不能骄傲,强大的人最终会得到别人的敬畏,但却不能傲慢的否认别人的强大。”

图撒合的脸瞬间便垮了下来,旁边的几个人哈哈大笑,奎帖木儿笑着拍打他的肩膀,安慰他的失落,没有比在自己妹妹面前站着,妹妹却在夸奖旁的男人更让人难堪的了。

当然,这对于克烈部所有的勇士来说,都是如此,旁边几个人虽然在笑,却也忍不住在想,难道克烈部的鲜花终于找到了她的主人了吗?

奎帖木儿是特殊的一个,还很年轻的他,却能清醒的看待一切,在暴躁的蒙古人当中,算是一个异类,广博的见识让他拥有了这一切。

他没有显出一点沮丧,而是笑道:“达达儿真可以成为一个智者了,她说的话,很有道理……”

“不,这是阿爸说的,他才是克烈部最勇猛和睿智的人,当然,阿爸的安达看上去……”

蒙古少女晃着脑袋,披在肩头的辫子晃来晃去,显然,她并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的感觉,那是一个如雄狮般的男人,凶猛而又令人畏惧,和阿爸给她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如果再有一颗狡诈的心的话,长生天啊,世上一定不会有那样的男人的……

最终蒙古少女总结道:“阿爸是蒙古人中的英雄,阿爸的安达是汉人中的英雄,所以,他们才能在长生天见证之下,结为安达……”

其实,她最想知道的,还是那位站在那个人身后的女人是谁,为什么看自己的目光那么奇怪?

不过最终,她也没问出口,即便问了,估计图撒合兄长以及奎帖木儿叔叔也不会知道,来到草原的汉人女子,难道也是一位将军吗?蒙古少女想着……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1032章 私话

“看这些蒙古人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来这里不只是为了让咱们知道,他们打败了乃蛮人的,他们一定另有目的……”等到几个蒙古人出了帐篷,种七娘便忍不住道。

“当然……”

赵石站起身来,挥手将帐内的侍卫都赶了出去,伸手拉住妻子的手,种七娘脸红,心里面的种种小心思立马不见了踪影。

“克烈部打赢了,自然要传过来消息,若只是那样的话,过来一个奎帖木儿也就成了,却不用将自己的儿女都送过来。”

种七娘就笑,“质子?”

不过她心里想的可不是什么质子,感觉着夫君手掌的粗糙文理,闪过脑海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当然,聪慧如她,也不会将自己认为蒙古人过来,还有联姻的意思说出来……

赵石微笑摇头,此时他心情大好,笑容温和,竟能让人直接感到温暖,这在他身上可不多见。

“还不至于,要我猜啊,我那位安达,是要告诉我,他是信任我的,也绝对不会向蒙古诸部屈服,当然,如果彻底的击败了乃蛮人,乃蛮人的草原也必定会有他的一份,这事儿还有的商量呢。”

种七娘笑容更加欢畅,没提到联姻嘛,她自然高兴。

赵石转头就问,“家里可还安好?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家书上怎么没提起,如今草原上这么乱,要是出了事,怎生是好?”

种七娘心中暖暖,挽住夫君胳膊,娇嗔道:“家里一切都好,就是李家姐姐,总是在人家面前摆上官架子,被她欺负的厉害……”

小小告了一状,这才白了自家夫君一眼,道:“家中到还和美,就是夫君一别两载,家中上下都思念的紧,还有大长公主殿下,每次前去,可都念叨不休,还喜好冶游的性子都改了……”

“这次前来,本来的琴其海那丫头争着吵着要来,但她出身草原,乃正经的鞑靼人王族,跑到这里来,添乱不说,于夫君而言也颇有不妥,怕坏了夫君大事,金花姐姐到想亲自前来,但军务在身,又有女儿需人照看,所以不能擅离……”

“这么算下来,可不就是妾身还有这功夫?家书上没提此事,就怕是夫君担忧妾身安危,回书斥责,妾身可就成行不了了呢。”

说来说去,也没说自己北来的真正原因,不过到底还是忍不住,接着便数落道:“本来妾身等都以为草原不毛之地,朔风凛凛,战事不休,夫君殚精竭虑,吃不好睡不香的,怕是于身子有碍,不过妾身到了这里一瞧,夫君过的可不错……”

“前有万千将士敢死效命,威名传于北地,后有佳人妖娆,陪伴在册,享尽温柔滋味,这等日子……啧啧,怨不得夫君容光焕发,男儿至此,夫复何求?看来妾身等都白担心事了呢……”

赵石笑笑,将醋味难掩的妻子搂入怀中,大手轻抚着她的肩膀,聪明的没有辩解,而是只诚心诚意的道了一句,“知道你们辛苦了……”

一句话,便让种七娘安静了下来,眼眶微红,贴在丈夫胸口,听着那强劲有力的心跳,轻轻锤了一下,便静静的不动了,任由万千温柔在自己左右发酵……

直过了半晌,才稍稍抬起头,看着丈夫越发浓密的胡须以及坚毅的面庞,笑着腻声道:“对了,忘了问了,那蒙古丫头是怎么回事?莫不是夫君威名传于塞外,让人家献上女儿来联姻的吧?琴其海可整日价的嚷嚷,联姻才能让草原部族形成最为牢固的盟友,就像夫君娶了琴其海,还不是得帮着人家侄儿当上了汗王,啧啧,咱家可又出了一位侯爷呢……”

这时语气之中虽还有着醋意,但却是已调笑居多了,显然心情也是大好,不再用那锐利而隐晦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了。

赵石拍了拍她的肩膀,“别胡说,我和蒙古克烈部的桑昆是安达,那是桑昆的女儿,这次蒙古人过来的因由,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胡思乱想什么?”

种七娘的政治嗅觉可不是一般的敏锐,哼哼了两声,嘟着小嘴道:“胡人可不管这些什么兄弟,父子的,别以为妾身没来过草原,就想糊弄人家,连父亲的妻妾都赶娶,将女儿嫁给兄弟又算得了什么?”

赵石讶然,真个无话可说,因为军情紧急,接连与乃蛮部交战,他也无暇想及这些乱七八糟,不过现在仔细想想,若克烈部真要联姻,只要提出来,若无其他变故的话,就算他心中不愿,也定是会立即答应下来。

如果能娶一个女人,便将克烈部牢牢绑在自己战车之侧,能够对草原大局有利,相比这样的大事,个人的小小不愿又算得了什么?

再者,草原部族行事,联姻被拒,乃奇耻大辱,立即便能使盟友变为敌人,并刀兵相见,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草原上的事情,最终看的还是实力。

实力强大的,向弱小的联姻,一旦被拒,便会恼羞成怒,而反过来,弱小的向强大的部族请求联姻,那算是高攀,就变不准,也只能忍气吞声,但最终也会貌合神离……

便如这次成吉思汗派自己的儿子到克烈部,求娶桑昆的女儿一般,克烈部不管答应与否,都已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成吉思汗显然走了一步好棋。

不过好归好,时机把握的到底还差了些,就算蒙古诸部已经准备出兵,但今天冬天,恐怕已经不成了,只要桑昆再拖上一些时间,足以让克烈部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

到了来春,事情便能有些转机,所以,来年与乃蛮部的战事要加快了,只有击败这个强大的部族,才能能让蒙古诸部忌惮,不敢轻易西进。

他想的应该没错,桑昆将儿女送到自己这里来,是要表明一个姿态,至于联姻,或许有这个意思吧,谁知道呢?不过这事对方一旦正式开口,他便不会回绝,那是一定的了。

望着丈夫沉默深思的表情,种七娘生不出什么气来,反而有些心疼,暗自埋怨,自己不该说这些话,让丈夫为难。

要知道,丈夫在外征战已经两载有余了,功绩虽然光耀无比,但她也能明白,一仗一仗打下来,丈夫不定耗费了多少心血。

从太原,到云中,云外草原,丈夫几乎凭一己之力,靖平大秦北方疆土,草原部族多如牛毛,纷繁复杂之处,实非自己一个初到草原之人能够瞧的清楚的,若能联姻,以解北方胡人忧患,以丈夫今时今日之地位,又怎么可能拒绝?

若以一己之喜恶,而置天下大事于不顾,种家七娘又怎么会将自己托付给那样一个男人?

想到这些,自豪之余,却又有些心疼和黯然,心想,世间之事,本来便没有十全十美一说,自己又何必想那么多,到是这次北来,一定要抓住机会,自己年纪可也不小了,膝下却还没有一儿半女,定军侯府子嗣单薄,已隐隐成了家中所有人的一块心病,这个冬天呆在丈夫身边,可得多加珍惜才成……

想到这个,脸上慢慢红了起来,呼吸也有些重了。

半晌,她才抛开那些羞人的念头,轻声道:“是妾身不对,让夫君为难了吧?”

赵石随意的抚摸着自己妻子柔顺的秀发,笑笑道:“我常年在外,苦的本就是你们,若再有委屈,自然是我的错……”

“男儿生而在世,能如夫君一般,自古以来,又能有几人,能听夫君说这一句,妾身等便知足了,其他事,夫君尽管去做便是,妾身等都不是无知妇人,都晓得轻重的……”

赵石笑笑没有说话,心中却多出了几许愧疚。

之后夫妻两人便转开了话头……

“君玉过了童子试,和个小大人似的,一身的文气,与他青梅竹马的张家小丫头都不敢轻易与他肆无忌惮的嬉闹了,不过君玉年纪渐长,也该是起个表字的时候了,陈先生已经起好了几个,等着夫君最后定下来呢……”

“家中小丫头已经开口说话,却只会叫母亲,还盼夫君早归,让小丫头认认这个父亲……”

“大长公主府收了义女,小丫头一看就是个文静性子,安安静静不哭不闹的,和咱家的扣儿大不一样,与扣儿玩闹在一起,也总受咱家丫头欺负,李家姐姐都不敢让扣儿再到公主府去了呢……”

“现在府里的府库已经成了三座,夫君是没看到,一到年节,和老夫人的生辰,上门来贺的人那叫一个多……”

絮絮叨叨说起了家中之事,这时候,两人看起来与平常夫妇却也没什么不同。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1033章 诸事(一)

次日,赵石才又接见了北来草原的大同官吏。

只一年功夫,大同,太原,河东诸地算不得有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修了多少沟渠,开垦了多少田地,一一说来,在赵石这里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大秦的官吏颇为务实,自辅相杨感去后,大秦朝野内外,没有谁能说自己有名臣气象。

但大秦却是一步步的越发强盛,若大秦能一统中原,谁又能说李圃等人不是大秦的开国名臣?

而大秦能有如今气象,除了兵强将勇之外,朝野内外的文臣们却也功不可没,而大秦的官吏,也正是胜在一个务实上面。

而赵石开创的国武监也算给大秦注入了一支满是活力,生机勃勃的力量,科考还在继续,但诗词歌赋选出来的,进的都是翰林院之类的闲职,其他科目才晋的是实职。

如今一来,大秦君臣的偏好也就一览无余了。

如今蜀中元气尽复之下,蜀人官吏也渐渐走了出来,进入大秦朝野为官,蜀中本是文风极盛之地,但经过那场波及蜀中全境的乱事之后,蜀中大族豪门各个元气大伤。

崇慕虚华,满嘴圣人道理,出口便是之乎者也,闭口便是诗文词句,穷究经理的文人已不多见。

治平蜀中,却是历练出了一大批精通庶务的能员干吏出来,尤其是大秦景兴新政推行之下,在蜀中行事要比秦川这里还要雷厉风行的多。

蜀中幸存下来的降臣武将,以及世家大族们,已经无力阻挡秦人推行的新政,尤其是大乱之后,民心思安,新政又屡有惠民之举,在蜀中很得民心民意。

所以,这些蜀中大族为了能重新振兴门楣,也只能因势利导,加入其中,至于那些因循守旧,不愿做出改变的,如今已经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下去,而在一场场针对蜀国旧臣余孽的清洗之中,这样的人家更是首当其冲……

到得现在,蜀中出来的官吏,无一不是鼎革一派的官员,无论世家子,还是寒门出身,为了能在大秦朝堂之上站稳脚跟,甚至比之秦人鼎革官吏还要激进几分,如今不过是时日尚短,还显不出什么。

而就长远看来,蜀中天府之国,乃人杰地灵之所在,人才一旦慢慢进入朝堂中枢所在,定然也有另一番格局。

像是大同来人报说中,有人已经上书陛下,要改革国子监旧制,摒除一些唐时传下的旧例,依照国武监之例重定新规等等等等。

而这次上书之人,就以国子监教授,翰林学士沈白为首,此人也正是一个蜀人,两年前入职国子监,曾于长安城外的国武监任过一段时日教授。

此人一入长安,每每谈起国家大事,都对八分田亩制等鼎革之制赞不绝口,推崇备至,而从国武监卸任之后,对国武监种种规制,历历数来,赞赏推崇,不遗余力。

对于国子监沉沉暮气,不满之极,而当此之时,国子监本就有些举步维艰,教授生员纷纷转于国武监任职进学,已经蔚然成风,实是被国武监压的有些透不过气来了,若非上能背靠翰林院,下有府县众多学府支撑,说定这几年就已经人去楼空,成了一个空壳也说不定……

改革旧制之说,早有人动意于此,要知道,以当今天下大势,大秦正在用人之际,国武监生员开枝散叶,名声越来越响,已呈一飞冲天之势,反观国子监,却是沉沉老朽,举步艰难,又怎不让人心生感慨。

但国子监,不是那么好动的,大秦鼎革到如今已有近十年光景,旁处能动,只国武监岿然不变,为何?

因为这里是门阀世家把持的最牢固的一个地方,这里面出来的人,多数都是世家子弟,也是国武监建立之前,晋身最为便捷的一条途径。

国子监根基之深厚,非是常人能够想象,乃社稷之根基之所在,这个说法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看似毫无实权的国子监,却是大秦人才储备最重要的一处地方,大秦朝堂重臣,出自国子监的,数不胜数。

大秦鼎革如今已经开始触及大秦的方方面面,从大秦中书席位,职权,到官吏任用,考评以及科考规制,一直到百姓民生,连囚役流放之法,都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实际上,大秦国内却已经有了翻天覆地之变化……

就算如此,国子监还是没有多少动静,是不想动吗?不是,实在是不敢动,由此也可见其牵涉之广了。

这里面的阻力,来自方方面面,守旧之臣拼死保住这里,不许旁人插手,鼎革之臣多数出身此间,可以说这里就是文臣之圣地,若不想被人称之为数典忘祖,为了名声着想,便不会轻易开口动这里。

就像是一个桃子,桃皮桃肉已经稀烂,打桃核仍在。

不过到了现在,大势所趋之下,大秦帝王,朝廷文武重臣,皆有改革弊政之决心,内外交困,这最坚固的一处,也已呈现分本离席之势。

但冲在前面的急先锋,却是一个蜀人,不得不说,对于大秦朝野官吏来说,这是个不大不小的讽刺。

不过随着沈白上书,朝野争议不休,其实长安大阀郑氏失去国子监掌控之权已是不可避免,据说,吏部郎中,曾任东宫教读,与当今成武皇帝陛下有着半师之谊的徐闻徐大人将出任国子监祭酒。

而将在洛阳建成的洛阳书院,也为国子监革除旧制预设了一块很好的实践之地。

看似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但对于大秦来说,实是影响深远,当影响扩散开来,对于大秦文人士子阶层来说,将又是一番光景了……

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今,随着大秦这样一番变革,会催生出怎样的结果,即便是最有远见之人,也不再能预料到了……

回到当前,经过一年整饬,河东诸地已经彻底平静了下来,收拢北地民心,并不用那么费力,费力的是如何治理。

胡人统有北地多年,乡里大族称霸,官场贪渎横行,虽然大军到处,着实清洗了一遍,但胡人统治北地久矣,但北地无论官吏百姓,皆以引此为常态,杀了一批,却又另外之人代之,可谓屡禁不绝。

一年之中,小吏贪渎枉法之事屡屡发作,新降官吏未曾去职者,故态复萌的比比皆是,实在让大秦治政河东的官吏们焦头烂额。

这已经不是能够以杀止之的事情了,与河洛那边虽有不同,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用后世的话说,思想观念一旦形成,想要改过来,却又谈何容易?

都说仓禀实而知荣辱,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用河东宣慰使大人的话来说,就是寡廉鲜耻之辈,比比皆是,当官只为贪渎,贪渎却又为上进,上进之后,却成大贪,简直无可理喻,胡人竟是将一地百姓,都教成了贪婪之辈,这些话宣慰使大人说来,真真是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这在赵石看来,却实在平常,相比于后世,此时之官员操守,皆可谓之为圣人。

至于治理河东,是个慢功夫,赵石给的建议只有一个,一旦涉及贪渎之事,立即重处,宁可杀错十个,也不能放过一人。

论罪碑在河中立了不少,在河东也如此办理,只要上了论罪碑的,便昭示百姓其罪行,虽有伤官员体面,朝廷威严,但不如此,无法让百姓知道,北地已经变了天,胡人治下那一套,在大秦是行不通的,长此以往,当可为北地官员百姓立下行事规制。

触之者,不但身死族灭,而且还要遗臭万年,当可为河东诸地百姓戒……

当然,这里面还需大秦官吏慢慢加以引导,所谓教化百姓,就是如此,总也要将胡人遗留下来的腐臭味除掉才行,就算让北地人口再少上一半儿,对于大秦来说,将来的好处也是数之不尽的。

晋地沟通南北,以后定为大秦之门户,重中之重,轻忽不得,乱世可用重典,河东之地当用重典刑之,以改北地民风,这个时候,收服民心反而成了次要的事情了……

当然,除了这些,大秦官佐在河东也并非没有建树,头一个便是修路,一年过去,北地战乱之后,民役已然废止,减免税赋,以予北地百姓休养生息之机。

这休整道路沟渠之事,却也刻不容缓,所以,以秦军辎重营为首,辅之以各处降俘,加上屡屡出现的犯官家眷,趁机作乱的绿林匪类等罪囚,便也担起了休整道路之重任。

因为人数并不算太多,进度也就不快,不过从太原到大同的官道,已然扩整的差不多了,中间驿站等休息所在,也正在修建。

这又是一个长远功夫,急不得……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1034章 诸事(二)

本来,赵石还想着这个冬天是不是会大同一趟,而河东宣慰使大人派人前来,估摸着也是这个意思。

宣抚使大人在河东军政大权系于一身,但现在却已经北上草原多半年了,冬天来临,年关也就近了,在年关之前,接见各地属吏,行使威权,是题中应有之义。

再加上要商量的事情还有很多,书信往来多有不便,尤其是两家结亲之事,不能这么一直拖着不是,所以宣慰使大人当真翘首以盼,希望大将军这个冬天能回转大同,公务私情都要当面商量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