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石站在猛虎旗之下,他并不在意这些草原部落首领贵族,这一战很顺利,乃蛮部的骑兵虽然很多,但他们缺乏英明的领袖,更缺乏对秦军骑军的了解。

所以他们选错的对手,选错的战场,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几乎一无是处,所以这一战才会这么顺利,甚至比他料想的要轻松的多。

不过乃蛮部并不会因为这一战而倒下,和一个草原大部的战争,不会一挥而就,广阔的草原,给了这些胡人很好的战略回旋的余地,让你根本不可能摧枯拉朽般的击败他们。

这一战乃蛮部遭受了重创,这个无可置疑,数万乃蛮战士埋骨于此,即便以乃蛮部的人口,也将疼痛万分,接下来可能不会有这样的战役了,赵石心里想……

好在,和中原汉人诸侯相比,草原人的忠诚总会为强大的力量所影响,只要不断的消弱它,也许一个强大的部族很快就会分崩离析。

这一战本来他打算不留降俘,以达到尽快消弱乃蛮部的目的,但鞑靼人损伤太大了,以他们现在的虚弱,已经有些承受不住这样的伤亡。

战后不颜昔班和忽难很快便来到他这里,并劝说他留下那些还未战死的乃蛮部战士,而他们保证,这些乃蛮部的战士很快便会在鞑靼人的战旗之下为他们作战。

最终,那些幸存下来的乃蛮战士成为了鞑靼人的战利品,他们是作为奴隶,还是成为鞑靼人的战士,都有可能,这到底不是南边中原地界,许多规则,赵石并不能清晰的把握,打动他的其实只有一句话,这些乃蛮战士不会再逃走了,因为他们即使逃回去,也会背负战败被俘的耻辱,不是被杀掉,便会成为奴隶,还会连累到他们的亲族……

而他们留在这里,也许会被当做战死,亲人也许会平安的活下去,所以草原上战事之后,胜利者往往会得到很多奴隶和战士,这些奴隶和战士的忠诚也许会受到怀疑,但不用提防他们反抗或者逃走,就像汉人所说的,杀俘有干天和差不多,都可以说是一种风俗罢了……

而作为这些乃蛮部降俘的军官的部落首领和贵族,按照赵石的习惯,应该清除出去,一直以来,他们也是这么干的,在蜀中这么干过,在河中,河东,他也这么干过,直到大同之战,才算稍有收敛……

所以这些部落首领们被带到这里,命运其实差不多已经注定了,之所以还要问上几句,是因为他觉得,这些部落首领们也许有他想要知道的东西……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989章 忠诚

这是一个年轻的乃蛮将领,赵石微微瞥了一眼,虽然有点不同,但也只是有点不同罢了,年轻人总是要比老人有勇气,不是吗?

“我的主人,他就是鲁乌尔阿拔,就是他,统领乃蛮人跟我们交战,他手里的旗帜应该是可克薛吾撒卜勒黑的战旗,一个值得尊敬的敌人……”

忽难并未再次出声呵斥,而是低声在赵石耳畔解释着,非但没有仇恨,还带着些敬佩,并不难以理解,草原人总是对那些强大的对手保以敬意,这是对敌人的尊敬,也是保持自己威严的最好法子。

打个比方,当蒙古扎答兰部首领,古儿汗札木合在十三翼之战后,将降俘烹死在热锅的那一刻,最为胜利者的他,便失去了对敌人最起码的尊重,也失去了诸部的人心,很多部落在目睹了他残暴的手段之后,便投奔了铁木真。

实际上,忽难说这些,也有提醒赵石,不要再杀下去的意思,那会让投降的乃蛮战士惊恐,并传出不好的名声,因为这位新主人威严太盛,他并不敢直说出来……

赵石的目光终于落在了年轻的乃蛮人身上,并问了相同的问题,“你知道乃蛮部有多少部落吗?”

鲁乌尔阿拔当然不可能知道,乃蛮部很大,部落无数,哪里数的清楚,就拿更北边的一些部落来说,他们中间有蔑儿乞人,吉利吉思各部以及很多游牧部落,他们有的自称为乃蛮部部众,有的则附属于乃蛮部,却并不密切。

势力交替,你根本无法说的清,那里到底有多少部落是属于乃蛮部的……

“那你知道,乃蛮部有多少战士可以调动吗?”

这个问题鲁乌尔阿拔就更没有办法回答了,即便是乃蛮人的大汗塔阳汗自己,估计也无法说的清,乃蛮部到底有多少战士可以为自己作战吧?

“那我留下你,有什么用呢?”

似是而非的蒙古语,意思却分外的明白,没有用的人便不必留下了,这自然不会是要放他走的意思,地上的那滩鲜血足以让年轻的乃蛮人知道自己若再不说话,会是个什么下场……

他微微抬起头,鼓足自己勇气,“如果您是说要征服乃蛮部的话,我想,您的弯刀以及弓箭上的鲜血已经够多,应该是表现您仁慈的一面的时候了……”

赵石笑了笑,但年轻的乃蛮人能从这位统帅眼中,看到冷漠和冰寒,就像草原的冬天,没有一点的温暖留下。

“我的仁慈还不够吗?那么多的乃蛮战士活了下来,但你们这些所谓的首领,会做什么呢,我为什么要将仁慈加诸于你们的身上呢?”

这个问题并不难以回答,不光鲁乌尔阿拔松了一口气,便是旁边的忽难以及目睹了秦军是怎样夺取他们的胜利的蒙古人奎帖木儿,都好像心中一轻,秦军的凶悍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如果战后还是那么残暴的话,这样的主人和盟友,会让所有人感到难以安心的。

果然,年轻的乃蛮人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尊敬的统帅,战士顺从于您的强大,我们则屈服于您的宽容,我们会代替您,约束那些战士……如果您想让我们替您作战的话,我们将非常愿意在您的战旗下去夺回我们失去的荣光,如果您不需要我们的忠诚的话,也可以让我们作为您的奴仆,继续活下去……”

“当然,我们在乃蛮部的财富,可以让您多出一些羊群和战马来,但我请求您不要那么做,对于我们来说,回去之后,只会让家人感到羞耻,并会给他们带去大汗的怒火……”

年轻的乃蛮人在紧张的组织自己的词句,活下去的念头没有一刻如这般炽烈,也让他的头脑分外的清醒。

而之前那些,并不足以说服别人,甚至于对自己今后的境遇也没有太大的帮助,不过他也终于想到了更好的说辞,“如果您想征服这片草原的话……尊贵而睿智的您,应该知道,您的战士虽然勇猛,但数量并不多,而我大胆的猜测,您来到如此遥远的地方,并没有带来您的部众,虽然鞑靼人在您的战旗下作战,但……”

“但鞑靼人还很虚弱,并不足以帮助您更多,所以……您需要更多的战士,更多的部众,来为您征服更多的地方,如果您有着这样的雄心的话,鲁乌尔阿拔将向天神起誓,将自己的忠诚献上给您,并为您誓死作战……”

赵石听着,最后一句话确实打动了他,大秦缺少人才,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到了草原,还是这样一个问题在困扰着秦军。

看着这个年轻的乃蛮人,赵石不由心想,也许将乃蛮部的战士和部众,变为自己的部下,并没有那么的困难,民心这个东西在草原上好像分外的容易获得,因为这些胡人需求的很少,他们只要能在厮杀中获得必要的赏赐,就会为任何人作战。

而在这里,强大的实力会让许多人来投靠你,毕竟草原上多的是部落,但帝国却已经许久未曾出现过了,即便是乃蛮部,也只是有了帝国的雏形而已。

虽然已经有些心动,但他还是尖锐的问了一句,“你的忠诚曾经属于你的大汗,而现在又要献上给我,当有一天,你面临生死的抉择的时候,我怀疑你的忠诚又将属于谁呢?”

年轻的乃蛮人脸上羞红,不过他感觉的到,那双如同天空上的雄鹰般的目光正紧紧盯在自己身上,就像刀子一样,随时可能贯穿他的身体。

他抬起头,神色间虽然有着羞惭,但却表现的很是坦然,“如果您能一直这么强大而又威严,鲁乌尔阿拔的忠诚将永远是属于您的。”

紧接着,赵石便问道:“你们的大汗难道现在已经无法保持自己的强大和威严了吗?”

年轻的乃蛮人咬了咬牙,道:“大汗轻率的选择了他的敌人,并轻率的派出了自己忠诚的战士,他的轻率,让许多战士再也无法回去他们的草原和帐篷,见到他们的妻子和儿女,而幸存下来的我们,已经尽力为他作战,并最终失败了,我们用鲜血和生命,验证了这忠诚的真假,而现在,即便是天神,也将容许我们放下这份忠诚,来选择自己新的主人的……”

赵石沉吟了一下,移开了自己的目光,看向远方,微微点了点头,“好吧,我收下你的忠诚,我容许你挑选一千个愿意跟随你的乃蛮战士,并带领他们为我作战,也不知道,当我命令你们向同族挥出弯刀的时候,你还能不能保证自己的忠诚不受影响……”

年轻的乃蛮人眼睛亮了起来,他不但活了下来,而且还取得了权力,他欣喜的跪倒在地上,并埋下自己的脑袋。

“您的心胸,如草原一样宽广辽阔,请您放心,鲁乌尔阿拔向天神起誓,今后将在您的战旗之下作战,您的敌人,就是他的敌人,您需要他射出弓箭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抽出弯刀,鲁乌尔阿拔的忠诚,将永远属于强大威严的您……”

既然已经饶了一个人,便不在意饶恕更多的人,赵石随意的挥了挥手,“去吧,去告诉你的那几个同伴,在冬天到来之前,我将持续的进攻乃蛮部,对于乃蛮部草原你们比别的人应该更熟悉,所以,能够获得多少部众和牛羊,都取决于你们,对于立下功劳的人,我的赏赐是足以让他感到惊讶的。”

年轻的乃蛮人并没有再流露出多少羞惭的神色,而是恭敬的叩首道:“我想,在您的威严之下,他们是愿意跟随在您的身边,为您作战的,当他们重新获得部众与奴隶的时候,他们的荣光也就和您连在了一起,鲁乌尔阿拔相信,您的荣光将随乃蛮部的没落而传遍草原……”

瞅着年轻的乃蛮人随着自己的亲兵转身离去,赵石不禁笑着问身旁的几个人,“我应该相信他吗?”

奎帖木儿笑着回答:“您不用怀疑什么,这本来就是勇士们最好的选择,奎帖木儿都有些羡慕他呢,能在您的战旗下为您作战,那将是何等的荣耀啊……”

对于汉人来说,这样的忠诚法则,是难以理解的,尤其在那些读书人眼中,可能要辩论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但这里是草原,被汉人称之为翰漠之地的蛮荒所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在千百年的草原朔风吹拂之下,早已有了自己的生存方式,汉家礼教,真的不适合这里。

忽难也毫不犹豫的献上了自己的恭维,“恭喜您,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勇士,他的忠诚,将价值千金……”

几个秦军将领在旁边听了,不由都在心里撇嘴,这些胡人果然无耻的紧……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990章 战果

夜晚来临,草原上的温润感觉好像瞬间便消逝在了夜空之下,代之而来的是寒凉和冰冷。

追击敌人的秦军将士没有回来多少,也并不奇怪,草原太大了,也太过平坦,逃跑者很难逃脱追踪,追踪而来的人也很难快速的追上敌人,最后比拼的,还是人以及战马的耐力和坚韧。

战场上几堆很大的篝火燃烧起来,一直没有熄灭,浓烟滚滚,直上夜空,那是秦军将士在完成最后的工作,将敌人的尸体焚烧一空。

味道很难闻,烤肉的香气加上腥臭的气息,混合在一起,足以让任何人产生呕吐的欲望……

所以胜利的兴奋过后,疲惫和饥饿很快涌了上来,但真正有食欲的人并不多。

大军就地驻扎,伤者被迅速的送回了额拉姆河南岸,卡勒部的营地,那里的人现在估计也已经得到了大军获胜的消息,一定正在庆祝。

这样的大胜,在汉人地界足以称之为辉煌,而在草原上,简直就可以说是天神祝福的一方才会获得这样的一次胜利,虽然不能说是旷古绝今,却也差不了多少了,近十万人的骑兵决战,在如今的草原上,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而秦军取得的战果,也会让所有听闻的草原人目瞪口呆。

中军大帐已经扎下,帐内灯火昏黄。

“禀报大帅,战报差不多已经出来了。”李之问恭敬的禀报道,这一战之后,他有许多事要做,但他最惦记的,还是自己弄出来的那些随军纪略。

而这一战,是用怎样的浓墨重彩来形容都不为过的,这无疑是一场大胜,→文¤人··书·¤·屋←而且还是在他亲眼目睹各种细节之处的大胜。

是汉人铁骑对胡人骑兵的胜利,是足堪载入史册的辉煌一战,纪略要写的简单详实,但这一战,李之问却打算多写上一篇评语,用赞叹和夸张的言辞以及华丽的辞藻才粉饰,他相信,这样的战事足以让远在长安的国武监中人不厌其烦的反复观瞧,并顺便将他李之问的名字记住。

而对于战果的统计,自然是重中之重,没有这样惊人的战果,这篇他准备花下大量的心血来完成的纪略将逊色不止一筹。

所以战果整理的很细致,虽然战事还并不算完全结束,当那些追击敌人的将士回来的时候,还会带来更多的好消息,但现在的战果,其实已经足够支撑他写出一篇赞歌出来了,唯一可惜的是,他不同诗词,强行照猫画虎,只会让他贻笑大方,不然的话,赋词以记其事,将是锦上添花的一件大好事呢。

“念。”

“是,大帅。”

李之问清了清嗓子,对于他来说,这是分外神圣的一刻,他很难做到像眼前这位大将军般镇定,所以才是这位大将军之所以是大将军,而自己只是一个幕僚的原因所在吧,他想着。

“各部回报,此战杀敌三万四千余众,俘获六千三百四十二人,马匹,两万六千余匹,羊群,近十万只,各色金银细软,刀枪,茶叶,食盐,奶酒等物,无法计数……”

李之问嗓子有些发干,这些东西足以晃花任何人的眼睛,即便是他在太原掌管粮仓,也无法想象如此庞大的战利品到底该怎么处置,那又该是怎样一笔财富……

如此众多的奴隶,马匹,茶叶,食盐,这些东西的价值,在中原也将是一笔一国皇室也无法拥有的庞大财富吧?

还有那些草原胡人们,喜欢佩戴的金银饰物,简直可以称之为堆积如山,很难想象,北边翰漠之地的胡人们会如此的富有和奢侈。

当然,这些战利品大多数都跟在乃蛮部大队骑兵之后,在乃蛮人彻底战败之下,根本来不及有什么反应,就已经被收入了秦人的囊中,一如中原征战获取敌人的粮草辎重一样,成为了秦军的战利品,顺便也彻底解决了联军的粮草问题。

所谓以战养战,也就是这般了……

“我秦军官兵,战死六百五十六人,伤者一千八百七十七人,重伤三百八十一人,鞑靼人,战死四千七百余众,伤者……”

李之问顿了顿,有些尴尬的接着叙述道:“几乎人人带伤……”

“都尉刘振战死,奋武校尉郑琦战死,御侮副尉战死者两人,果毅校尉战死者两人,其余,旅帅战死三人,队正伍长战死十六人,各级将校,重伤六人,其余皆是轻伤……”

这些伤亡,相比战果,可谓是微不足道,而多数死伤,却都是冲锋途中,或是与敌人厮杀当中,掉下战马所致。

若非是骑兵决战,秦军的伤亡会更小,但也正是骑兵作战,才会创造如此辉煌的战果。

李之问继续道:“木将军率兵追剿残敌还未回转,战果,伤亡还要改动,大帅是想立即将战报传回去,还是等木将军回来……”

赵石摇了摇头,“不急,等人都回来再说,嗯……”

赵石转念想了想,北上草原已经有些时日了,难保朝廷上又出现什么说辞,再加上张培贤那边也是急不可耐,所以捷报将是最好的消弭流言和那些不知所谓的谏言的武器。

所以他随即改口,吩咐道:“先传回去吧,让人以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师……”

李之问蠕动了下嘴唇,有些不情愿,他还想着将自己整理出来的随军纪略随捷报一起传回去呢,但他那点小心思,却不敢露出来,只好躬身道:“是,小人马上细细整理,立即派人送回去。”

……

夜晚的草原上,升起了处处篝火,胡人们苍凉的歌声在四处响起,他们在吊念战死的武士的亡魂,希望他们能进入天神的国度。

歌声悲伤而又粗犷,在这天地之间回荡。

秦军将士,多数已经睡下,没睡的则三三两两的聚集在篝火旁边,偶尔窃窃私语着,许多人则愣愣的听着胡人的歌声,不由自主的便升起许多异域情怀,想起那些战死的同袍,有的人眼眶已经红了。

战死的同袍的遗体,无法带回大秦安葬,只能就地掩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惟求这些战死的同袍们的魂魄,能最终归于故里罢了……

许多地方响起哭声,为这片苍凉的草原又添了几许悲伤,大战过后的气氛并不如何让人喜悦,说到底,战争总是残酷的,给最终的胜利者留下的,也是满身的伤痕和难以磨灭的悲哀情怀。

不过到底是胜利者,比之凄惨的失败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很多地方也有笑声传来,他们在兴致勃勃的期待着之后的奖赏,悲伤的情绪在他们心间并不能驻留太久,他们渴望战胜之后享受胜利果实的那一刻的到来……

而他们的统帅,大将军赵石,无疑也是慷慨的……

第二日,他便将那些鞑靼人招入了中军大帐,开始论功行赏,至于秦军将士的赏赐,自有朝廷颁下旨意,他们将得到的赏赐,丝毫不会比这些鞑靼人差了,甚至会更加的丰厚,而享受这一切的,将是他们的亲人和家族。

在如此大胜之后,加官进爵,光耀门楣已是题中应有之义。

而这些草原胡人的赏赐,却还要赵石自己来费心,因为这些家伙不是秦人,加官进爵之类的,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比不上奴隶和羊群来的诱惑力大。

而赵石并不是一个吝啬的人,他知道,赏罚分明,才会让这些家伙一直保持他们的忠诚以及作战的热情。

六千余俘获的乃蛮战士,除了挑选出一千人交给新降的鲁乌尔阿拔让他带领,成为乃蛮降将的一面旗帜之外,其余大半都交给了损伤非常惨重的鞑靼各部,剩下的一小半,则奖赏给了卡勒部。

经过这一战,不颜昔班借助于自己姑父的威名,以及他所率领的秦军的勇猛和战绩,趁机在鞑靼人中立下了自己的威严,让追随他的各部首领们心悦诚服,终于找到了作为鞑靼人大汗的感觉。

他们虽然损伤惨重,但却获得了胜利,并得到了很多战利品,这足以弥补他们的损失,他们战胜了强大的乃蛮部,随着这一战过后,鞑靼人几乎可以不用担心,他们会失去自己的草原了,而乃蛮人的草原和部众,好像正在朝他们招手,对于为强大尊贵而又慷慨的大将军作战,好像也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

至于怎样赏赐部属,赵石并不打算干涉,不颜昔班才是鞑靼人的大汗,他并没有架空不颜昔班的意思。

忽难把阿秃儿,鞑靼人中的异类,俨然已经分裂出来的卡勒部,在他的率领之下,为赵石作战,此时也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991章 赐名

“忽难请尊贵的主人为部落赐名……”

卡勒部已经换了主人,卡勒兀儿图以及他的子孙死的死逃的逃,鞑靼大姓如今其实只剩下了一个勒察部。

忽难的意思也很明显,一个就是去掉自己头上卡勒部这个带着耻辱标记的名字,二来便是从鞑靼诸部中脱离出来,不再接受来自鞑靼汗王的命令和征召了。

他当众提出此事,肯定是要犯众怒的,一旁的鞑靼各部首领们纷纷怒目而视,不过却也无可奈何,连不颜昔班汗都选择了沉默,其他人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在心里诅咒卡勒部这些狡猾而又没有任何忠诚可言的家伙,天神一定不会让他们好过的。

除此之外,谁也清楚,卡勒部脱离鞑靼诸部已是无可挽回了,这一战,卡勒部几乎派来了部落里所有的战士,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他们的首领,忽难把阿秃儿也早以尊贵的大将军奴仆自居,那结果还用说吗……

赵石想了想,看向不颜昔班,“不颜昔班,忽难带领他的部众,作战很英勇,也为鞑靼人赢得了胜利,作为鞑靼人的汗王,我想,这个名字应该你来取才对。”

不颜昔班眼睛亮了亮,他开始感觉到,这位姑父大人已经渐渐开始按照对待汗王的样子来对待自己了,但经历了这许多事情,他也终于明白,作为一个部族的汗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做一个恭顺的汗王,更是艰难。

眼光一定要放长远,这是姑父曾经告诫自己的话,他也死死记在了心里,他在心头默念了几遍,这才笑着躬身道:“忽难是您的奴仆,他的荣光,他的部众,以及他的一切,都将归属于您……”

话不用多,却已经说的够清楚了。

赵石微微点头,能令一个男人迅速的成熟起来,除了挫折之外,恐怕就是权力了,这才当上大汗几天,说话已经有了分寸,和那个国武监走出来的毛头小子已经完全不同,但想要真正成为鞑靼人的大汗,这些还不够。

他扭头环顾左右,鞑靼首领们纷纷垂下自己的目光,如果说之前这些鞑靼人对他这位汉人大将军除了敬畏之外,还有些别的念头的话,那么现在,经此一战,不但击败了强大的乃蛮部骑兵,而且还得到了丰厚的战利品,他们已经是心悦诚服。

对于鞑靼人的大汗,拜服在这样一个人脚下,已经完全视作理所当然……

赵石随即开口道:“你的忠诚以及勇气,都值得犒赏,以后,你的部落的名字就叫巴勒塞合吧……”

巴勒塞合,后世蒙古语,飞翔的老虎,飞虎。

这个时候虽有出入,但意思也是一般,这个名字很威风,忽难欣喜的埋下头去,“我尊贵的主人啊,巴勒塞合部,将在您的战旗之下,忠心为您作战,并向天神起誓,永远不会玷污这个名字。”

在众人羡慕嫉妒的目光中,只差没有放声大笑的忽难退了开去,这一战,他倾尽所有,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而他也坚信,跟着这位慷慨的主人,必定能巴勒塞合部的荣光传遍人们的耳朵……

这算是一个插曲,虽然令鞑靼人并不那么舒服,但相比他们自己所得到的,这点不舒服也就是不舒服罢了,很快便被得到赏赐的喜悦所冲散了。

乃蛮部的俘虏,大部分都赏赐给了他们,这可都是些年轻健壮的战士呢,再加上获得的羊群,马匹,以及食盐,茶叶,还有大量的刀枪弓箭等物,各部可谓皆是满载而归。

对于尊贵的汉人大将军的慷慨,也再没有一个人怀疑什么,甚至在之后,很多人觉得,这一仗打下来,鞑靼人得到的东西太多,反而是尊贵的大将军什么也没有落下。

鞑靼人是知道感恩的,他们并不贪婪无度,对于带给他们这一切的人,他们应该有所回报。

所以,之后几乎所有鞑靼首领,都从自己的战利品中挑出了一部分,送给慷慨的大将军,赵石也并未回绝,痛快的收了下来,并交给巴勒塞合部部代管,那些羊群,奴隶,足以组成一个不大不小的部落了。

而就此,卡勒塞合部的特殊也彰显无疑,相当于大将军在草原上的仆从部落……

“你们就这样满足了吗?我们与乃蛮人的战争还远未结束,乃蛮部的部众,羊群还等待我们去掠取,将来的草原上,将不会再有乃蛮部这个名字,你们还有这样的勇气,跟随我作战吗?”

在胜利面前,懦弱的羔羊也会变得勇气十足,何况这还是一群几乎偏执的追求部众,奴隶,羊群,草场的鞑靼人,他们为此而征战,为此而厮杀,为此而背叛,为此而出卖,为此而忠诚,就像汉人对于荣华富贵的追求一般,他们所有的一切好像都围绕着这些在转悠。

不需要再煽动什么,不颜昔班便已经代表这里的所有人站出来,他大声道:“在您的战旗之下,我有信心战胜所有的敌人,我想,乃蛮部败亡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鞑靼首领们压抑着自己的激动,纷纷点头,他们的野心在随着这一战的胜利而高涨,强大的乃蛮部并非不可战胜,那么他们的草场,羊群为什么不能归于自己呢,这就是现在所有人心里想到的。

当然,唯一例外的一个人便是站在末尾,没有什么人愿意靠近他的鲁乌尔阿拔,一个乃蛮降将,他现在滋味复杂的瞧着这些鞑靼人,曾几何时,他们在乃蛮人眼中,还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与其说是盟友,不如说的乃蛮部的仆从。

但现在,却有了向乃蛮部发起挑战的野心,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成功,不过他们已经迈不出了一大步,他们几乎将六万乃蛮战士埋葬在了这片草原,乃蛮部又能拿出几个六万战士呢?

他一直以为乃蛮部的强大的,无可匹敌的,但当失败来临,挑战者一一出现,回首望去,他发现,也许乃蛮部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大和不可战胜。

他有些担心,却又有些隐隐的期待,矛盾的感觉,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这也正是投靠之人的典型特征吧。

之后,赵石将赏赐一一颁下,又严令他们,不准克扣战士们的收获,并趁此休整期间,分配各部的草原……

种种事情,一一交代下去,很快便来到正午时分,这才放了众人散去,不过看这些家伙那兴奋的模样,一定是要在大汗的帐篷里摆开酒宴,顺便将各部的战利品以及早已应该提及,却因战事耽搁了下来的草原划分问题,一一解决了。

不颜昔班出了中军大帐,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周围簇拥着的鞑靼首领们,一个个满面红光,终于是到品尝胜利滋味的时候了。

不颜昔班也很高兴,战争虽然远未到结束的时候,但鞑靼人终于有了希望,不是吗……

在高兴之余,他并未忘记立下功劳,在这个时候还在奔波忙碌的人,他立即命人去召来那几个正在安抚战士们的首领,尤其是不鲁黑台,以及大汗亲军的另一个首领,李刑。

可以想见的,之后会是一场盛宴,也是考验他这个汗王是否公正公平的盛宴,对于他来说,机会十分之难得,当然,这还要感激于自己的姑父,他将这个机会让给了自己。

他为自己前些时那些想法念头以及鲁莽的作为感到衷心的羞愧,姑父并没有食言,他确实将鞑靼人交给了自己,虽然,他要鞑靼人为他作战,但为强大的人作战,又有什么可以感到耻辱的呢。

鞑靼人自己无力保住自己的草原,而现在,他们能分享战利品,并有希望夺取乃蛮部广阔的草原,并取而代之,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结果啊,即便是鞑靼人最强盛的时候,也不会期望于这个,但现在却有可能实现在自己眼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