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来到额拉姆河河畔的人越来越多,会盟之期也越来越近……

但赵石的中军大帐之外,却越来越是清净,除了秦军各部将领到这里禀报军务之外,便再没有人来打扰了。

因为这里几乎所有的鞑靼人,都知道,帐篷里住着一位极其尊贵的人,他是外间那些彪悍的汉人骑兵的主人,他娶了汪古部的额浑,鞑靼人的明珠琴其海,他带领大军来到这里,帮助圣狼子孙夺回了汗位。

他的威名必将被鞑靼人所牢记,他的威严也必将盛行于草原,强大的他,带领着无数的勇士击败了让所有鞑靼人痛恨而却又无可奈何的金国人,并帮助圣狼子孙复仇。

仁慈的他赦免了卡勒部,这个背叛者的罪行。

在他的光芒之下,即便尊贵如未来的鞑靼人大汗,也要恭顺的献上自己的敬意,并不敢丝毫违背他的意志。

无疑,他才是这里所有人中,最尊贵的那一个。

这样的威严和强大,让许多人心头寻回了关于那个强大的汉人帝国的遥远回忆,天可汗,这个已经落满尘埃的名字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天可汗,草原汗王们的汗王,王者之上的王者。

人们敬畏的想着,便不敢来打搅他的清净。

当他离开那间帐篷的时候,遇到的所有鞑靼人都会趴伏在地上,有些人甚至会上来,亲吻他的靴子,来作为自己的福气的象征。

权势在手的风光无限与如此这般带来的烦恼交杂在一起,让赵大将军不久之前巡营回来之后,便再未做出巡营的举动……

如今的大帐中,安静而又舒适,已经桌椅俱全。

玛丽安娜略显低沉的声音在不断的响起,依旧是那般充满了诱惑,但现在的她,却是笔直的坐在赵石不远处,将的口干舌燥。

偶尔,碧绿色的眼眸中,会露出奇怪的神色,因为确实很奇怪,眼前这个雄伟如同山峦的男人,对她的身体好像并不感兴趣,但却对她的过往充满了好奇。

这是一个探索欲望压过了情欲的男人,玛丽安娜想着,因为许多天过去了,他常常能进到这个帐篷,做一些杂物的同时,大部分的时间,便是在这种枯燥的讲述中度过的。

偶尔,她也会从这位尊贵的人眼中体会到火热和心动,和其他男人没什么两样,可能要更加的炽烈,让她明白,这个尊贵的男人,不是有着什么奇怪的喜好的人,但那种强烈的好像能将人烧成灰烬的情欲却如同天上的流星般,总是在这个男人眼中一闪而过,再寻找时,也就没了任何的痕迹。

这不但是个尊贵的人,而且还非常的可怕,玛丽安娜这样想着,以为曾经有人告诉过她,能够控制自己欲望的男人,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你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那么你就有可能随时触怒于他,对于她们这样,靠身体来维持生存的女奴来说,这样的男人尤其可怕。

所以聪明的她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小心翼翼的窥探着,虽然她有了比以往更大更多的自由,甚至外面的男人见了她,都要鞠躬行礼,她却更加的小心翼翼。

以往的她,会通过伺候的人的身边的仆人,来窥探主人的私密,以保证自己随时能勾起主人的欲望。

但现在嘛,她却一点也不敢这么做了,甚至于,旁的男人看她一眼,她都觉得心惊肉跳,因为怕引起这个尊贵的男人难以预测后果的嫉妒之心。

还好的是,她并非一无是处,她能凭着讲述一些新奇的见闻,勾起这个男人的兴趣,当然,见闻总有说完的那一天,所以她在努力寻找,另外的生存之路,她已经差不多找到了,她发现自己所会的几种语言,往往能让这个男人多问上几句,一个语言老师,好像是花勒子模那里不错的职位呢……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960章 乃蛮

“大帅,粮草到了……”随着禀报声,外间秦军将士的欢呼声也传遍了整个营地。

大秦成武三年四月,从大同方向而来的粮草辎重终于来到了云外草原东北,虽然数目足够秦军上下半年之用,但损耗却非常惊人,也让秦军上下的将领们彻底明白了草原作战的不易。

庞大的粮草辎重队伍,用了足足两个多月,才赶到这里,路上并未耽搁什么,就是道路难行,这样的补给速度,任何稍有军士常识的人都明白意味着什么,以后还是不用指望大同方向来的粮草为好。

从大秦,到潼关,到河中,再到河东,来到草原,这般漫长的补给线路,足以让任何人头疼。

好在如今河中以有产出,可以接济河东一些,等到今年明年,河东也差不多能够自给自足后,这条补给线路才能稍稍缓解秦军的粮草压力。

所以此次征战草原,秦军几乎等于没有后勤补给,今明两年的战事,多数要以战养战,这也是赵石开始时便定下来的。

秦军数万人马,数量并不算太多,没有任何的步军配合,也没带随军辎重队伍,打的也正是这样的主意。

不过这批粮草的到来,虽然多数人都知道,以后估计是不会有第二批如此庞大的押运粮草的队伍到来了,还是让秦军上下欢欣鼓舞,收服了鞑靼人之后,粮食还是其次,刀枪弓箭才是秦军战力的保证,而各种药草以及随军大夫,也是秦军作战不可或缺的东西。

两个多月过去,秦军的战力其实已经受到了影响,一个便是水土不服,油腻的牛羊肉吃下去,导致的腹泻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草原上白天黑夜间巨大的温差,也使军中士卒备受煎熬。

而最重要的,还是马匹,秦军高大的河西战马,在草原上虽然奔跑如电,但好像并不算适应这样的气候,也陆续病倒了一些,所以秦军的坐骑正在改换成矮小而又吃苦耐劳的草原马。

秦军正在不断适应着草原的朔风,也在不停的做出改变,当然,有着赵石这样的统帅,加上鞑靼人的顺服,这样的改变会快上许多。

但头一次来到草原的汉家军伍,还是被层出不穷的问题折腾的够呛,没出什么大问题,还是因为赵石陆续的颁布了一条条的军令。

比如说现在秦军上下身上裹着的皮袍子,比如说,禁止军中士卒随意饮用草原上冰凉的河水,都要烧开了才能入口,比如说,人人马侧都多了个酒囊,可以在行军的时候多少喝点舒活筋骨,顺带取暖什么的。

当然,如此种种,只是为了保证大军行进作战而做出的改变和准备。

但考虑到整体的战略,赵石在大同所做的准备就不是其他人可以得知的了,比如说这次来的队伍中,便有数百名工匠随军而来,多数都是木工和铁匠,又比如说,大军一路来到云外草原东北,在鞑靼人会盟的当口,赵石已经派人开始四处在云外草原上寻找煤矿与铁矿。

而大同就不必提了,杜橓卿所率辎重营虽然已经陆续南归,但留下的人却还是不少,在这一年当中,赵石临行前,给宣慰使衙门的最后一道命令便是,让他们辅助留下来的工匠,在大同制造军械。

同时,他也发书朝廷,让朝廷派出各种人才来到河东,尤其是大同,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将大同作为北地征伐的最重要的一处重镇,来进行方方面面的建设。

而作为更加长远的策略,与草原各处设立军寨,驿站,也在所难免,至于迁居百姓,是想也不用想了,河中,河东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迁移百姓,根本不用去想。

按照赵石的计划,在十年甚至数十年间,在草原上建成几座重镇,或驻守以大秦军伍,或守之以驯服的胡人骑兵,让草原稍稍纳入到大秦控制之内,就算是不错不错的了,至于兴修道路,设置市易所在,就不用考量那么多了。

其实在根本上,还是要南方中原一统,一直保证强大的军事力量,便足以保证胡人地界的安宁,自己不成,准备再多,也是无用。

而他所能想到的,其实都是在为大军征战做准备,至于说惠及子孙,保证千秋基业什么的,他可没那个志向,更是想也不会去想的……

准备了这许多,随着鞑靼人会盟之期的临近,将云中,云外草原纳入大秦版图的日子其实也已经不远了。

但他的目光,绝对不是只停留在鞑靼人身上,鞑靼人的没落以及虚弱,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收服了他们,也不过是从草原上切下了小小的一个边角,甚至不足以影响草原大势,所以,下一个目标,他已经牢牢盯着了位于北方草原的乃蛮部身上。

这无疑是一块肥肉,但雄踞草原数百载的草原霸主,不是那么可以轻易冒犯的,粮草辎重的到来,只不过是给他增加了一些砝码,想要战胜这个庞大的草原部族,还需要许许多多的人为之努力,浴血奋战……

而赵石也是心有疑虑,努力搜寻着记忆,却怎么也找不到太多关于乃蛮部的信息,好像在蒙古人的征途上,乃蛮部只不过是作为一个小小的配角来存在的。

但那是不正常的,对于北方那个强大的部族知道的越多,赵石也越发的肯定,这是一个横亘东西的庞大部族,人口众多,而且非常的富足。

即便以蒙古诸部的强大,想要战胜这样一个巨人,也不可能比征服蔑儿乞人,塔塔尔人同意半分,甚至于更加的艰难才对。

但在他的记忆里,接触过的那些蒙古牧人,谈到的,说到的,最多的还是札木合,王罕,桑昆这些名字,给他的感觉就是,乃蛮部这样一个部落,好像被风给吹走了,蒙古人的大军一到,就摧枯拉朽般的打败了乃蛮部。

想到这些,赵石不禁哼了一声,果然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编写的。

这样一个庞大的部族,至今他听到的消息,这个部族可以将鞑靼人玩弄于掌心之上,可以影响蒙古部族中最强大的部落的大汗的继承,可以收服蔑儿乞人为他效力,可以与西辽公平的交易,可以拒绝金国人的册封,甚至于,他们的势力远及西域,连在这个时代,足以称之为遥远的西域那些稀奇古怪的小国,都对乃蛮部的名字耳熟能详。

这无疑是一个帝国的雏形,赵石默默的想着,如果不是蒙古诸部的崛起,草原必将在这个庞大的部族的控制之下,事实上,他的确也已经控制北部草原数百年之久了。

不管赵石有多少事情需要想到,需要安排,鞑靼人的热情却已经越来越高涨,会盟之期也终于定在了草原雨水初盛之月,也就是汉人的五月初。

而随着秦军辎重的到来,木华黎在赵石吩咐之下,也开始在鞑靼人中间挑选兵士,美其名曰,汗帐卫士,如果非要起个响亮而又合乎胡人思维的名字的话,就是怯薛军。

这样的一个名字果然好使,许多鞑靼人中有勇力的人,或者觉着出身不错的贵族,都要求进入这支将来的大汗亲军。

这支大汗亲军的首领,却是个汉人,他叫李刑,出身于汉人中最尊贵的那一部分贵族当中,并且他的姑母是那个人的妻子,只这两个身份,就已经足够了,因为没有人自觉会比这个人的身份更加尊贵,更加值得圣狼子孙信任……

而李刑的副手,更是鞑靼人中的勇士,不鲁黑台把阿秃儿,他勇猛的名字,已经不需要用忠诚来作为旁证……

这支兵马,招募的很快,只几天功夫,即便在秦军严苛的募兵规则之下,也已经招募到了四五百人之多,草原人娴熟的骑射本领,确实是汉家子弟望尘莫及的,而他们在草原寒风中锻炼出来的体魄,更不用说。

许多秦军将校,也不得不同意,胡人果然是各个都是天生的战士,虽然鞑靼人在战场上表现的一塌糊涂,但却不能否认,他们具备了草原战士所能拥有的一切条件。

木华黎在这个时候来见赵石,提出想招募一些胡人到自己的部下,赵石摇头,但也未曾直接否定,而是告诉他,尽量多招募一些鞑靼士卒,训练过后,才可以陆续补入军中。

这无疑是打开了一个口子,让木华黎很是兴奋,他觉得,如果这些草原战士能受得了严明的军纪约束,能懂得汉人的战法,并参与其中,那么,秦军骑兵的战力,将猛然长上一截,当然,如果自己的部下,也能像胡人作战那样,灵巧而又多变,那么自己一定能成为大帅手中最锋利的那把战刀。

想法看似矛盾,其实他所想到的,正是骑兵作战的两个极端……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961章 使者

大秦成武三年四月末,云外草原东北,额拉姆河河畔一片喧腾,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会盟的日子到来……

而在这一天,乃蛮部使者的突然到来,为这次会盟好像蒙上了一层阴影。

乃蛮部,突厥后裔,鞑靼人的远亲,与鞑靼人世代联姻,可以说是鞑靼人在北部草原的盟友,同时,又是鞑靼人最具威胁的潜在对手。

而鞑靼人刚刚所经历的变乱,就是乃蛮部一手所促成,鞑靼人的背叛者,卡勒部,也正是与乃蛮部连结最紧密的鞑靼部落……

若是十年前,还有人说乃蛮部是鞑靼人的兄弟的话,现在鞑靼人中,再没有一个人会在看到乃蛮部的人之后,想起兄弟这个词了。

因为没有兄弟会在背后向你挥出弯刀,也没有任何兄弟会藏在暗处,向你射出卑鄙而致命的箭矢。

其实,从汪古部覆灭的时刻开始,乃蛮部便与鞑靼人有了洗刷不尽的仇恨,而可以想见的,当他们再次拥有了汗王,拥有了和乃蛮部对抗的实力之后,第一个开战的对象,不会是手上沾满鞑靼人鲜血的金国人,而是卑鄙的乃蛮部和他的走狗们。

虽然没有人这么说,但藏在心中深处的仇恨是无法磨灭的,也必定有一天会用鲜血来验证这仇恨到底有多么的深刻。

所以乃蛮部的使者来到这里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不再是兄弟的热情问候以及美酒,而是一双双冷漠而又仇视的目光,这样的遭遇,乃蛮部的使者已经很久未曾体验过了,尤其是在云外草原上……

不过他们已经顾不上想这些,因为他们被这里的景象彻底的震惊了。

连绵不绝,好像一直能延伸到天边尽头的帐篷,来来往往,人头汹涌的鞑靼人,以及传闻中身穿红色衣袍的异族人。

天上各色的旗帜在飘舞,如云的牛羊在草原上吃着青草,人喊马嘶之间,他们好像来到了一个不属于草原的地方。

但乃蛮部的使者们到底是见多识广的,震惊过后,他们一下子便想到了盟会,也只有各部盟会之日,草原上才会出现如此鼎盛的景象。

鞑靼人要推举出他们的汗王了,很快,乃蛮部的使者们便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虽然他们觉着有些不可能,因为日子太短了,从卡勒部覆灭算起来,才刚刚过去了多少个日夜,鞑靼人各部就聚集在了这里,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但事实上就是如此,也只有盟会,才会让如此众多的部落聚集在一起,也只有盟会,才能解释如此多的鞑靼人聚集在一起的原因。

草原上,盟会的意义自不待言,而早已失去汗王的鞑靼人盟会在此,也就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要推举汗王。

而拥有了汗王的鞑靼人,才能真正的结束内部的战乱,一盘散沙一般的鞑靼人,要凝聚起来了吗?

乃蛮部的使者们窃窃私语着,想着这样突然的一件大事,会对乃蛮部造成怎样的影响,根本无暇顾及那些沿路看过来的仇恨的目光……

……

“王……我们该怎么办……鞑靼人正在推举他们的汗王……”

这里是一处比较偏僻的帐篷,他们来到这里之后,便被带到了这里,暂时安置了下来,他们也无暇向这些鞑靼人抗议什么。

当帐篷内只剩下了乃蛮部自己人呢之后,扮作使者首领,乃蛮部王子曲出律的随从有些惊慌的问道,虽然他们并没有耽搁,便从乃蛮部启程来到这里,但看上去,他们还是有些来晚了。

草原传闻,乃蛮部的使者到了哪里都是那么的傲慢,但不得不说,他们有傲慢的理由和资格,因为他们是乃蛮部的使者,这样的身份便足以让他们表达出足够的傲慢,却又无人敢于责难他们。

即便是金国人的使者来到草原上,也不会比乃蛮部的使者更尊贵半分,而金国人的使者往往无礼的会让所有他们见过的人都变成他们的敌人,乃蛮部的使者不会,因为他们本来就属于草原的一部分,他们再傲慢,也不会失去草原部族的基本礼节。

但这一次,他们表达出来的却只有震惊以及不知所措,其中有几个人脸色都白了,他们想到了推举汗王之后,会不会有鞑靼人提议,将他们的头颅挂在杆子上,来作为向天神的祭礼。

而他们也都觉着,确实好像来晚了一些,若是早上一点,也许……还能劝阻那位即将登上汗位的汪古部小王子,让他对强大的乃蛮部保持足够的敬意,但现在,当鞑靼人一起聚集到这里的时候,即便这位小王子还好糊弄,但他身旁一定会多出许多的鞑靼人首领,他们的话也就不那么容易起到应有的恐吓作用了。

曲出律沉静的坐在那里,无疑,他的镇定起到了作用,当他的目光扫过所有人的时候,他们都略略坐直了身子,惊慌稍减。

他们不知道,曲出律自己也在庆幸,幸好去拜见了速别台,而他也听了速别台的话,将那些父汗派给他的王帐卫士都又送了回去。

像现下这种情形,那些总是将头扬的高高的,只要别人显示出一点的不敬,便会暴起拔刀的王帐卫士,就是一些迫不及待想要送死的狼崽子,不但会将自己的命送给别人,还会连累到自己的同伴。

鞑靼人这里的情势,对于乃蛮部来说,真的是太糟了,他在想,鞑靼人一旦有了自己的汗王,会不会跟乃蛮部开战呢?

之后他暗自摇了摇头,鞑靼人刚刚结束内乱,一定还很虚弱,他们必定不敢挑战强大的乃蛮部,但令人担心的是……那些异族人……

心里虽也焦虑异常,但他看上去却越发的平静,连说话的语气,也和平日无异,慢条斯理的,很清晰。

“你们要记住,我们是乃蛮部的使者……并非是战士,我们是为了两个部族的和平而来,不要让那些骄傲的话语成为敌人杀戮的借口,也不要提起以前如何……

我们现在需要为之努力的是,让鞑靼人平静下来,让他们认清,我们乃蛮部是不可战胜的,当然,我们也要表达出自己的诚意,我们会对他们推举出的汗王表达出足够的敬意,也将承认他们有在原有的草原上放牧的权利,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朋友,兄弟,而非是敌人……”

“但……汗王说,让他们退出卡勒部的草原……”

曲出律恶狠狠的瞪向说话的人,虽然看上去并不如何青壮,也没有多少威严,但当他瞪起眼睛的时候,从他眼眸深处涌起的是无尽的疯狂和暴虐,让人不自觉的相信,眼前这双眼睛的主人,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出来。

他虽然恼怒,但他还是耐心解释道:“我相信,汗王要我们来,不是要跟鞑靼人开战的,而是要重新获得鞑靼人的敬畏,卡勒部也好,现在的所谓的圣狼子孙也好,只要他们能让自己的部众安静下来,并愿意成为乃蛮部的盟友,今后他们就是我们乃蛮部的兄弟……”

之后他瞪着所有,恶狠狠的接着道:“拿出你们的谦恭来,像对待真正的汗王那样对待他,谁要是敢有一点失礼,不用鞑靼人动手,我一定割断他的脖子,让他的子子孙孙,都做奴隶……”

他们说话声音很低,但曲出律那凶狠而暴虐的目光,还是让所有的人噤若寒蝉,连连点头。

曲出律松了一口气,路上已经告诫这些家伙很多遍了,但这些家伙真的是在部落中呆的太久了,根本不知道,大河的对岸,也许潜伏着狮子,山峦的背后,也许埋伏着猛虎,让他不得不一刻不敢松懈的提醒他们,真是让人很累啊。

在心神俱疲之余,他不禁想到,那些异族人到底来自哪里呢,他们的人好像真的不少啊,好像也都是些战士,这一次来,也许,那才是那个什么小王子的倚仗所在吧……

而这一次来,会见到这些异族人的首领吗,如果见到了,又该说些什么,才能让他明白,他面对的乃蛮部是如何的强大呢?

就在曲出律浮想联翩之际,帐篷外面,响起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有人来到帐篷外面……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962章 见面

帐帘掀开,钻进了两个人来。

进来的两个人都有些典型的草原人的相貌,皮肤黝黑,身材不高,却和强壮,满脸的络腮胡子,秃着脑门,梳着辫发。

但他们的打扮也显示出,他们是身份是部落中的贵族,因为他们身上有些不必要的华丽装饰,这在草原足以让人们知道他们身份的尊贵。

不过,他们还有着冰冷的目光,以及压抑的愤怒。

“谁是曲出律。”

一句话,很清晰,却一下便引起了乃蛮部使者们的愤怒,曲出律是乃蛮部的王子,在乃蛮部,能够直呼其名的人,寥寥可数,其他人若是这般无礼,一定会被人群起而上,撕成碎片。

他们的手抚上了腰间的弯刀,眼睛却不由自主的望向扮作随从的曲出律王子。

曲出律无奈的在心里叹息,这群拙笨的家伙,已经告诫他们多少次了,他现在不是王子,只是个普通的随从,但一遇到事情,却还是头一时间露出这样的破绽,真的是一群不可救药的家伙啊。

但他也没办法,部落中等级森严,很少有贵族会像他这样,打扮成随从自降身份,所有人自小养成的习惯就是如此,对尊贵的人言听计从,这种反应几乎都是下意识的,根本不经过脑子。

曲出律无奈的微微摇了摇头,并望向假扮自己的家伙,心里祈祷这个家伙能比其他人聪明一点,赶紧自己站出来。

到也没有让他太过失望,假扮他的人果然是这些随从中最聪明的一个,他脸上浮起怒气,并一步来到众人前面,吸引住对方的目光,并傲慢的扬起脑袋。

两个明显是鞑靼人贵族的家伙,并没有注意到其他人的异样,只是哼了一声,道:“跟我们来,大王要见你……”

小小的争执了一番,鞑靼人的不耐烦以及他们表现出来的粗暴,终于让乃蛮部的使者们意识到,鞑靼人对他们的仇恨已经让他们丝毫也不会顾及什么礼节之类的东西了,这是一个坏的不能再坏的消息。

曲出律按捺住心里不由自主冒出来的恐惧,用不停的暗示,制止了随从们的无谓的争执。

不过最终,还是让那两个鞑靼人同意了乃蛮部王子带上两个随从一同前去面见他们口中的大王。

当曲出律跟随着冒牌的王子来到一间帐篷内,见到了年轻的鞑靼人王子的时候,他暗自打量着这个汪古部的小王子,叫做不颜昔班的人。

这是个年轻而又强壮的家伙,这是曲出律见到不颜昔班的第一个印象,并非无关紧要,年轻意味着如果没有意外,这个人作为鞑靼人的汗王,将在很长一段时日内,统治整个鞑靼人部族,而强壮的身体也保证了这一点。

在这一点上,曲出律甚至很羡慕他,因为塔阳汗,也就是曲出律的父亲的年纪,并不算老,身体也很健壮,现在看来,他还要等上很多年,才可能有机会登上乃蛮部的王座,而不颜昔班,这个鞑靼人的王子,现在却已经是鞑靼人中的王者了。

看他的年纪,好像比自己还要年轻一些,这确实是一件值得他羡慕的事情。

所以,带着些嫉妒心,他在观察着这位王子的一言一行,并心里暗道,作为一个汗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曲出律无疑是谨慎而小心的,在进入帐篷的时候,他不但在观察着这位年轻的鞑靼人王者,并假作四处打量,在帐篷里搜寻着什么。

但让他失望的是,帐篷里好像没有任何一个异族人的身影,那些身材高大,长着见多识广的乃蛮人一看便知道是南方汉人的面孔的家伙……

冒牌的王子带头,向不颜昔班庄重施礼,就像对着一位草原上真正的汗王那样。

不颜昔班表现的很冷淡,他只是微微的摆了摆手,虽然并未表达出自己的喜怒,但他也没有让几个乃蛮人坐下的意思。

这让曲出律以及他的两个随从都感觉到了其中的羞辱意味,曲出律就像一个真正的随从那样,躬着身子,微微抬着头,在年轻的鞑靼人王者身上来回观察着。

那边冒牌的王子已经微微带着怒气,开口说道:“尊敬的王子,我们从乃蛮部远道而来,带来了我们尊贵的汗王的好意……”

不等他说完,不颜昔班已经打断了他的话,冷淡的道:“许多年前,我曾经在汪古部的草原上,最后一次见到乃蛮部的使者,你们知道,那时候我怎么想吗?”

帐中静了下来,曲出律目光闪动,他知道这位王子所说的那一次,到底发生了什么,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其他两个人也是如此,但曲出律的目光,终于被不远处坐着的一个人吸引住了……

鞑靼人的愤怒可以理解,但乃蛮部的强大,却不会因为鞑靼人的愤怒而改变,他已经从年轻的鞑靼人王子脸上,瞧出了愤怒和仇恨,这其实已经足够了,他们要做的,不过是稍稍放低姿态,平息他的愤怒,如果平息不了,便只能保证自己能够平安离开就好,草原人的尊严,终归是要靠弯刀来争取的。

曲出律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没有那些异族人,也许等到乃蛮部强大的骑兵出现在这里的时候,鞑靼人就会后悔他们今日的鲁莽和无礼了。

他想好好观察一下这位即将登上汗位的年轻人,但他的目光在扫过那些坐在旁边,一看就知道是些鞑靼人贵族的人们的时候,他的目光在一个人身上停了下来。

这也是个年轻人,虽然瘦了些,但挺直的身形,如鹰隼般的目光,都昭示着这个家伙的危险,他的面貌,很像是东边那些蒙古人,虽然他并未见过几个,但那黝黑的皮肤,细长的眼睛,高高的颧骨,扁平的鼻梁,真的和那些来到乃蛮部的蒙古贵族像极了。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他两腮上,并没有被草原朔风吹出来的红晕,虽然带着皮帽子,但他的前额也并非是秃着的,而是长满了头发,尤其是他的坐姿,笔直的像根削直了的木棍,也让他完全同旁边的鞑靼人区别了开来。

而他的座位,却在众人之首,很容易便能看得出来,旁边的人对他的敬畏。

这是谁?曲出律不禁在心里嘀咕了一声,就好像回应他的目光似的,那人微微侧转了头过来,曲出律一惊,马上低下了头。

不过虽只是惊鸿一瞥,但那双亮如刀光,隐隐泛着红色,好像随时都在盯着猎物的苍鹰般的眼睛,还是吓了他一跳。

这是一个将军,毫无疑问,曲出律从那目光中读到的全都是关于杀戮的东西,甚至看不到半点的温情,他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在鞑靼人中到底是什么地位,但他却牢牢记住了这样一双眼睛。

不颜昔班的声音还在回荡,“我在想,乃蛮部的使者怀中揣着的,不是什么好意,而是阴毒的刀箭,你们来到我们的帐篷,没有半点对主人的尊敬,心里装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