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妻女也爱护的紧,不然的话,下官断然不会在使君大人面前开这个口的……”

赵石笑着摆手,“如此说来,岂非让赵石没脸见人了,大人又不是不知道,我家中那个妹子如此也算是名满长安吧,说起来,也是我这个做哥哥的没看顾周到,这个妹子自小跟在我身边,旁的到也没什么,寒门出身,少了些家教,性子上可算不得贤淑,很有些倔强的,加之经此一事,心灰意懒,照我之前看啊,这辈子青灯古佛的可能会稍微大些。”

知府大人听了这些,笑着摇头道:“下官家中,可也非是豪门贵戚,说起来,若是此事能成,多数还是下官高攀了呢,再者说了,旁人或是不知其中情由,下官却是知道的,若非如此,大官又怎会轻易开口?”

赵石点头,想了想才道:“咱们离京万里的,说了肯定不算,这么着吧,若是大人真有这个意思,不管最终能不能成,大人之心,赵石尽自知之,就算不成,也不会留下什么埋怨之心。”

说到这里,顿了顿,才接着道:“这样吧,经了前事,我也是被弄的心惊肉跳的,不如让令郎入宫,到太皇太后娘娘面前走上一趟……先跟大人说好啊,强扭的瓜不甜,令郎若是自己无意,此事就此作罢,就当我从没听说过,若是他自己有意,就让太皇太后娘娘相看一下,大人看这么着,还成吗?”

知府大人大喜道:“如此甚好,那下官就立即修书一封回家,让那小畜生自己考量一下,不管成与不成,下官都要多谢使君大人厚爱才是。”

他在东宫日久,是知道这位大将军在当今陛下心目的分量的,这事本来在陛下出口时便存在了他的心里,已经算是琢磨了有些日子了。

东宫旧人,加上能与大将军结亲,对于他的仕途,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有许节的例子在前,他也是慎之又慎,若非自家那小畜生虽颇有主意,但却实实在在是个好静老实的性子,不然的话,这么凶险的一门亲事,借给他个胆子,可也万万不敢自己往上靠才是……

思来想去,觉着有七八分的把握,这才敢思量此事可行与否,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竟然会是如此顺利。

大将军赵石之名,声震朝野,他虽然远远见过几次其人,但从来不曾打过交道,照名声看,应该颐指气使,富贵逼人才对,不过今日一见,相谈之下,却让他一颗心完全放回了肚子里。

都说百闻不如一见,古人诚不欺我也,大将军位高权重如此,却还能如此平易近人,已属不易,这事提出来,不但不以自家儿子无才无德,碌碌无为而有所不满,还能直截了当的把话说到这个地步。

可见官场传闻,多有谬误,就算此事不成,交情看样子也已结下,而自己这个大同知府,也就好做的多了,这事看来还真的做对了。

若是成了,那才叫皆大欢喜,自家那小畜生看样子是没多大的出息了,若能一生平平安安,得陛下,大将军庇护,富贵荣华可能要差些,也可能要有些人说嘴,但这样的一辈子下来,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却还求之不得的呢。

一件大事落定,他这里已经有些坐不住了,只想快点回去写上一封书信,叫人送回长安家中,宜早不宜迟,瞅陛下那热心的样子,若是给旁人捷足先登了,自己可就空欢喜一场了不是?

但赵石可没有放人的意思,这事八字没有一撇,加之他离着也远,帮不上什么忙,再说出了个许节那样的家伙,他对自己的眼光也深有怀疑,所以也就先放下了。

不过这事到底是件好事来的,对这位知府大人,也就存了几分好感,之后谈起大同诸事来,也不介意跟他多说两句,提点一下对方要注意的东西。

这对于刚到任的知府大人,是有着莫大好处的,这位知府大人稍后便安下心来,心里更是欢喜,知道自己之后任事,可要方便不知多少了,就说这满大同的秦军官兵,有了大将军的吩咐,也断不会跟自己为难,之后施政,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而他这个知府,处于大同这样的位置上,若是大军攻伐,军功恐怕也是少不了的,如此一来,将来前程还用说吗?

两人谈谈说说,更显融洽,这位知府大人早已知晓,眼前这人不通文墨,偏又心有丘壑,最是务实的一个人,他自家也非是食古不化之辈,所以言谈之间,将读书人风花雪月的那一套收了个干净。

而来之前,他已经想的好了,这番谈来,却只扣住两个,一个便是修路,这无疑和了赵石的胃口,大军征战,困于道路,往来不便,这是制约大军粮草辎重的一个大问题。

知府大人这修路的意思,可不正和当今时宜,至于让知府大人苦恼的人手,赵石笑着指向北边,大同新定,不宜征发劳役,但北边的胡人却有很多,近两年,当有足够的人手,供人役使,也就是说,之后的一两年间,草原上的胡人,将是秦军的主要目标。

第二个,就是农耕,大同这里是一个盆地,周围多山,但可耕之地也有不少,若沟渠便利,将来所出供大同府百姓所用,当是足够,说不定,还能为大军进兵,供应些粮草呢。

这两件事说出来,都能得到赵石的赞同和肯定,觉得虽还不知这位知府大人才干到底如何,但要是能将这两件事做好,便也能不愧贤良一说了。

知府大人苦心孤诣想到的两件事,果然得了大将军的赞赏,心中多少有些得意,说的也就更详尽了一些。

两人相谈,也渐渐顺畅了起来,临到晚间,大将军赵石留其在府内用饭,之后更是亲自送出府门,对于这位知府大人来说,这一趟走的,真是不冤,也算是为自己到任知府,开了个好的不能再好的开头,出京之初,可是断不会想到会如此顺利的。

知府大人欢喜无限,急急回到居所,立即写信回长安不提,赵石回到府中,心情也是不错,转念想到,成武皇帝李全寿施政还不知怎样,但在这个知人善任上,却比景帝强出一条街也不止。

想起当年雄心勃勃的景兴皇帝,到了后来,已是变得好大喜功,多疑善变,任用臣工,多数已不思其人是否贤能,作为如何,只知道巩固自己皇位为先,当年雄心,还能剩下多少真的不好说。

不过那些都已经过去了,他也只是稍有感慨而已,转瞬间,便已想到自家妹子的婚姻大事,心想,这信该怎么写,自家妹子改嫁,也不知她自己同意不同意,再有,太皇太后年纪也不小了,说不定要老眼昏花,瞅不清人。

还是得跟靖佳那里说一声,让她抽空入宫瞧瞧才成……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919章 权势

十月间,朝廷封赏终于到了大同,大同将士各个加官进爵,能够进入朝廷录功名单的将士,赏赐尤为丰厚,新帝登基,不吝爵赏的意思,表达的很是清楚。

一时间,大同秦军上下,欢腾一片,大将军赵石随即下令,全军好酒好肉,大贺三日,大同整个算是沸腾了起来。

这样的赏功酬劳在景帝年间是罕有的,前方将士浴血敌前,最后所得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前方将士,早有微词,这在赵石率兵征战河中,返京之前,表现的尤为突出。

不过,这样犒赏三军,也算是新朝新气象,新帝到底登位有些仓促,其间变故太多,用这样的手段,来安抚前方将士,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而这也并不算附和朝廷规制,属于像大赦天下那样的法外之恩,听着让人心潮澎湃,其实将来,也不会太过多见,还得按照秦军的规矩来,那才是长远之计。

说起来,这一年烽火遍地,征伐不休,虽说战果辉煌,但大秦也有些筋疲力尽了,新皇登基,本应该大赦天下,开取恩科。

大赦天下不用说了,开始时杀的人头滚滚,朝堂上下,胆战心惊,然后才赦免了一些人,效果还算不错,在吐蕃低地内附的大势之下,朝堂上没有多少异声传出。

但那一晚的变乱,景帝突然驾崩,到底是留下了首尾,现在没人说,将来可说不准,铲除王氏一族的后遗症,也开始慢慢显现,朝堂之上的空缺现在还没有补齐,尤其是一些至关重要的位子。

需要才干,需要资历,不是什么人都能坐上去的,这般一来,朝堂上未免有些混乱,私底下的角力也渐渐多了起来。

而军中折家失势的苗头和影响在慢慢发酵,折家在军中势力根深蒂固,简直就是另一个军中的王氏,虽在张培贤,赵石联手打压之下,没生出什么乱子来,但折氏肯定是不满意如今的情形的,现在隐忍不发,只不过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这样的军中隐患,最让人头疼不过,就像是种家,失势那么多年,崛起却也只在几年之间,世家大族的底子,根本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到的,而折氏尤胜种家一筹,将来如何,真的不太好说。

大将军赵石又给人开了个坏头,谁知道大将军折汇会不会照猫画虎来上一次,帝王与臣下,臣下与臣下之间的较量,还长远着呢,如今看上去,更像是开了个头儿而已。

再说开恩科的事情,因为这一年征战连连,朝堂不稳,恩科也没开成,西北,河东都打下了大片的疆域,需要很多的低阶官吏来主理民务。

这对于大秦官场来说,本来是一件好事,各家门阀豪族,也欢欣鼓舞,但人才的匮乏也开始困扰着大秦上下,尤其是金人的地方官吏多不堪用,更不敢用,贪渎受贿,横行不法,这样的官吏,在大秦早就掉了脑袋,在金人这里却已经是常态。

所以降顺的金国官吏,能用来治理地方的,可谓少之又少,多数都是以其降顺有功,遂不计前嫌,撵了回家了事。

这样一来,官吏的缺口可就大了去了,当初平蜀之后,很是让大秦朝堂上下焦头烂额了一番,其中最头疼的便是低阶官吏的任用,如今十年过去,这个问题显然还是未曾很好的解决。

一统天下,说起来简单,但其中故事,却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说的明白,想的周全,这事军中将士,是帮不了忙的,还得看朝廷怎么来处置,不过到如今,河东一些地方还是军人在暂时代管着,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大同知府,太原知府的府衙,都还只是空架子,属吏寥寥,大同府知府大人仗着与大将军赵石相谈甚得的关系,涎着脸,向大将军府请援,主要就是一个意思,要人,朝廷派人过来的时日遥遥无期,治政却是只争朝夕,所以也只能请求大将军援手。

大将军赵石也是无奈,这样的人才他手底下也没几个,于是乎,一些国武监出身的将领就成了首选,借给了知府大人。

还真别说,国武监出身的这些将领,并未给大将军丢脸,处理民事虽是生疏有加,却上手的很快,一个个又是允文允武,与大同守军上下,又极为熟悉,办起事来,那叫一个麻利,一个多月下来,已是将大同府知府衙门给撑了起来。

知府大人大喜之下,甚至想上书朝廷,将这些人从军职转为文官,这样的情形并不算少见,但对于这些军中将领来说,却都不甚情愿。

知府大人又一次到了大将军赵石面前,商谈的便是此事,赵石想了想,最终摇头道了一句,此事断然不可,于军心不利。

知府大人自然不甚满意,不过等他回到居所一想,差点扇自己个耳光,这都什么事啊,真是犯了糊涂了。

大将军已是河东宣抚使,军民统管,若再让手下军兵,由武职转文职,这是想干什么?真的想在河东另起炉灶不成?想到这个,他这冷汗是一下子就冒出来了,自己的话有些多,可不要让大将军以为自己要设谋于人才好。

他这里之后算是彻底偃旗息鼓下去了,不过是偶尔感叹,如今这些属吏不能常于属下效力,为民造福,实在是令人颇为的可惜,这些年轻人,一个个朝气蓬勃,办事干净利落,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大秦能有这样的人才为国效力,可贺可贺,但却不能造福于民,可惜可惜……

他这里没了多少旁的心思,但正为属吏缺缺而头疼的太原府知府知晓了此事,当即是一拍桌子,大骂大同知府只知道近水楼先得月,却为什么不知会自己一声,让自己苦恼如此之久,更是对几个幕僚,恼火儿万分。

要知道,如今的大将军赵石可是还管着民政的,向他要人,可不是正好,何必一天一封奏章的向朝廷讨要,让陛下以及朝堂的大人们心烦不说,还道自己无能呢。

这样的事情,就没人提醒自己一声,何其的可恶。

于是,太原府知府大人顶风冒雪的亲自赶到了大同,求见大将军,为的就是一个,要人……

赵石日子过的很是清闲,听了这个,苦笑着道了两句,大同边镇重地,让军人梳理民务也就罢了,太原那里,你让军中将校过去,岂非是添乱吗。

但太原府知府大人被此事已是困扰良久,竟是不肯松口,这人虽非东宫旧人,在朝中的根基却比大同府知府还要深上几分,更与李士芳交好,性情耿直,又不脱秦川之人豪爽。

当即便道了一句,大将军可不能厚此薄彼,下官临行之前,李文华还曾交予下官书信一封以为引荐,但下官未曾交予大将军,想的是凭我才干,必有一番作为,何用这等手段,以博前程?

大将军若再是推脱,下官也只能厚着脸皮,让李文华再修书一封于大将军了。

赵石一听,得,这位也是有来历的,不然底气不会如此之足,官场中事,他参与的并不算太多,这样交通往来的故事,经历的也是少之又少,其实追根究底,还是他于朝堂之事,比较疏离的缘故。

而今情势不同于景帝在时了,他的权势,也已更上层楼,若非他这次匆匆离京,上门请托的人将不会再如以往,寥寥无几不说,来的也多是军中故交了,如今想要托庇于其门下的,可不是一位两位……

若景帝在时,这两位知府大人都要顾忌三分,与大将军交通往来,让人捉住把柄,应景的时候,可就很是不妙了,但现在两人上门,却都干脆的很,潜移默化之间,赵石的地位和权势,实际上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从这两位知府大人的姿态间,其实就可见一般了……

赵石将太原府知府大人送了出门,又叫亲兵护送其回太原,回到府中不由暗想,这么下去,军中将校,都成了治理地方的小官小吏,那还得了……

这还只是两位知府,等到消息传开,来要人的可就不知道是些什么人了,这个宣抚使,当来当去,别当成了光杆大将军,这么巧妙的削夺兵权之法,不是李全寿那小子故意的吧?

当然,这只是个玩笑了,不过他没经历过这个阵仗,难免觉着不好应付,和这些地方官吏打交道,完全不能等同于领兵打仗,让他感觉有些棘手。

不免更是觉着,大将军府改成宣抚使府,威严淡了几分,不能阻人上门了,这么下去可不成……要不,出去走走好像也是不错……

两位知府大人可是不知道,就这么几次下来,竟是让出了名不好冒犯的大将军赵石生出了躲避之心,若是知道了,还不得惊掉了下巴……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920章 兄弟

外间北风呼啸,大帐之中烧着炭火,却是温暖如春。

宽阔的大帐之中,点了两堆篝火,一堆小些,上面架了两个锅子,一锅炖的牛肉,一锅煮的羊汤,旁边那堆大的篝火上面,架着一只狍子,烤的金黄,兹兹而下的油脂滴在篝火上,总能爆出碗大的火花儿。

张锋聚大咧咧的坐在篝火旁边,就着个碟子,不时进到锅子里夹些烂熟的牛肉出来,入口大嚼,那边几个亲兵围着狍子,拿着短刀不时的片下狍肉,捡嫩的给将军送过去,自己等人吃的也是酣畅淋漓。

张锋聚这里吃的满嘴冒油,时不时灌上一口酒,和几个亲兵大声谈笑,好不逍遥。

大帐厚厚的帘子一掀,冷风顿时钻了进来,而帐中的酒肉香气以及烟熏火燎的气息也随之急急奔跑了出去。

味道立时冲的进来的咳嗽了几声。

张锋聚回头,一见来人,赶紧站了起来,他那几个亲信衙兵,顿时便脸色大变,跪倒了一地。

来的人不用问了,除了大将军赵石也没别人。

张锋聚咂摸着嘴,讪笑着迎上去,“大哥怎么来了,也不叫人知会一声,莫不是来捉小弟饮酒的,那可就是大哥的不对了啊,小弟这些日子忙的食不知味睡不安寝的,好不容易找个空闲,喝了点暖暖身子,就让大哥给逮个正着……”

赵石没管他的唠叨,一把拽下披风,扔给身后的亲兵,朝那边努了努嘴,吩咐了一声,“不用顾忌我,你们也辛苦了,都坐那边去,暖暖身子。”

四个亲兵低头称是,转过头来,已是眉开眼笑,都眨巴着眼睛,朝着张锋聚行了一礼,这才迈步走向火堆旁边,顺便踢了张锋聚几个衙兵几脚,让他们站起来。

一下子,帐内的气氛就活跃了开来。

赵石则随手一巴掌,拍在张锋聚脑袋上,“今晚就呆你这儿,明日周遭转转去,没想到还来对了,陪我喝两杯,咱们可是好长时间没聚过了。”

张锋聚一听,脑袋被拍的虽有些晕,但立马眉毛都好像笑飞起来了,伸手拉着赵石便来到火堆旁边,大呼小叫着:“去去去,再搬两坛酒来,大哥过来,一定要喝个痛快的。”

赵石治军极严,这个是出了名的,但随着领兵日久,对军中情弊了解越来越深,也明白了宽严相济的道理,这个时代的军伍,到底不能和后世相比,很难做到真正的军纪严明,一丝不苟。

便如军中不得饮酒这一条,战时自然是令行禁止,不过一旦闲下来,就另当别论了,军中汉子,虽不能说嗜酒如命,但都好这一口,管的太严,你让这些精力旺盛的家伙干什么去。

而现在年关将近,又是天寒地冻的,身在北地军营当中,难免要起思乡之情,也正是征战在外的将士最脆弱的时候,些许出格的地方,实在不能多说什么,只要别闹出大乱子,其他的也就听之任之了。

到是张锋聚随他日久,知道他的脾性,怵的很,饮酒被逮个正着,自是忐忑不已。

这会儿将心放到了肚子里,已经是乐开了花儿,他是标准的喜欢热闹的性子,嘴里都不带停的,一边埋怨大哥不知早来一会,不然的话,袍子耳根儿上的血,最是补身,说不得趁热给大哥弄点,也让大哥尝个新鲜。

一边又说自己这些日子如何如何辛苦,连大同城都没进过几次,听那些轮流进城的家伙吹嘘,大同的青楼女子与南边大异,不通多少礼仪技法,却豪爽的让人欢喜,尤其是那身子,各个强健,很合军中汉子的胃口,自己困在军营当中,竟然此时还不曾见过,真真气煞人也,等等等等。

张锋聚这话唠的本事可不是吹出来的,唠唠叨叨一如个老太婆相仿,旁边那些衙兵听了,都是嘿嘿偷笑,张将军这是又要吃挂落了,这已经成为了大帅和张将军相见的常见戏码,每次都是一般,张将军也不长个记性。

不过今日大将军的兴致显然不错,嗯,好像好的有些过了头,听张锋聚唠叨,还笑着插话,“真是这般,哪天你带我去转转,见识一下北地妖娆的颜色,好像也是不错。”

不光这些衙兵听的呆了,便是张锋聚也楞了半天,缓过神来,偷眼瞧了瞧赵石神色,好像不是在说假的,顿时大喜,以为自家兄长今日总算是开窍了,不过转念又想,定然是这次没带妻妾出来,憋闷的厉害,所以才起了旁的心思。

想到这里,不由连连点头,眼睛都快笑没了,“成成,大哥只要愿意,别说那些妓家了,就算是两家女,投怀送抱的也不是手到拈来?哪天咱们兄弟,就一起逍遥一番,也好为这大同边塞,留下点佳话什么的……”

他这里已经有些胡言乱语起来了,赵石笑了笑,军中汉子,征战日久之下,想的无非就是酒和女人,这没什么稀奇的。

而今大同冷清的厉害,这里在未来几年,必将是出征草原的起点,这么下去可不成,所以要想个什么法子,治理一番,如今攻守之势大异以往,所以大同边塞重镇的地位也就随之降低了不少。

到是有可能成为粮草聚集的所在,所以越是热闹繁华,对今后大军征战越是有利。

事实上,大同府知府大人的一席话,是真的抛砖引玉,让他随之兴起了这个念头,而他想的更远,更深。

秦军在北地的名声他不用问也能知道,杀出来的名声,再响也只能起震慑之用,对于秦军来说,好坏参半。

就像蒙古人,庞大的帝国在杀戮和鲜血中建立起来,几十年间,便已经支离破碎,不剩下什么了。

而秦军来到大同之后,碰到了许多的问题,地方官吏不足,守军四散于各处关隘,战力被严重消弱,人才不足在大同府知府,太原府知府,两个人先后来到大将军府请援后,就已经清晰的摆在了他的面前。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就是人,人多了,人才自然也多,大秦在万里之外,事事都靠朝廷,定然是不成的,所以还是得自己想办法……

他对民政上的事情并不熟悉,不过两世为人,见识上却非旁人可比。

所以要多走走,多看看,说不定就能来个灵光一闪呢,而今大同新定,其他的都还罢了,在大同街上晃悠最多的,恐怕就是秦军官兵了,这些家伙的去处也好找,一个是酒楼,一个就是青楼楚馆。

到这两处去瞧瞧,也许会有所收获也说不准。

张锋聚可不知道他这个心思,心里只想着,大哥若是开了窍,今后自己的日子怕是要好过许多。

不过他这小聪明也从来不缺,转过头来就敲定边角,“大哥,咱们可说好了啊,咱们去逍遥,可不能让嫂子们知晓,不然,小弟……嘿嘿……”

不用想了,其他几位嫂子也就罢了,只那种七娘是他不敢轻易招惹的,定是怕过后被种七娘找上门来,被痛打一顿都是轻的,落了自家脸面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可才是真正的大事……

赵石瞧他鬼头鬼脑的样子,不由有些微恼,“军心如何,年关可就要到了,别给我添堵啊……”

张锋聚嘴角抽动了一下,心想,这又是恼了,不然不会突然就问这个,脸上却笑的欢实,摇头晃脑的道:“有我在这里,那些王八蛋闹不出乱子,大哥尽管放心就是,老杜在南边呆的怎么样,这回没捞到功劳,心中定然郁闷,大哥应该过问他一下才对。”

他这里当即便将老对头给卖了,赵石摇了摇头,“他比你稳当,还是操心你自己吧。”

张锋聚被噎的直想翻白眼,暗暗发狠,这次朝廷赏功下来,他又进了一步,离大将军之位也只一步之遥了,心想,等自己也成了大将军……

不过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自己成了大将军之后,会怎么着,难道还能越得过这位大哥去不成……

赵石也饿了,说了两句,也开始据地大嚼了起来,不一时,便将一锅烂熟的牛肉吃了个精光,又喝了些羊汤,终于垫了个底。

袍子本来就不大,这些人吃上两圈,也只剩了个骨头架子,赵石有些不满,又让人去宰杀了头羊羔,切了些牛肉回来……

这一晚,兄弟两人对饮,喝了不少,吃的更多,张锋聚问起他为何突然到了城外大营,赵石如实说了,就是个不堪其扰,所以才到外间转上一圈。

张锋聚也是喝的多了,当即笑了个前仰后合,连连赞叹,还是那两位大人有本事,竟然将大将军从府中给赶了出来。

看他笑的得意而又无良,赵石差点动手,将这小子扔火堆里去,烧成灰儿算了,省的在自己耳边不停呱噪……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921章 走马

第二日一早,赵石便带人往别处转了过去,张锋聚也上来凑热闹,陪着一起就过来了。

大同城外,漫山皆白,这是真正的北地边塞风光,掺不得半点的假,北风呼啸间,也是冷的厉害,离滴水成冰也差不到哪里去。

大同城北,两处大营,一处在张锋聚的,一处则是张钰在统领,这个来自金州的年轻将领,并不算是秦军将领中最年轻,最耀眼的,但沉稳之处,便是一些宿将也比不了,如今俨然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连赵幽燕这样跟随赵石日久的家伙,都要屈居于其下,并无多少怨言,可见其人之能。

秦军辎重大营已经撤回了城内,一半南返,一半留守,整日在为大军粮草奔波,这次大军征战,辎重营虽说并不算出彩,但大军能顺利的抵达大同城下,并一战而下,辎重营之功,功不可没,是个人便心里有数的。

再者说,辎重营的攻城利器也实在不少,也就是像太原,大同这样的雄城能挡得住,其他的州府县城,多数都是一鼓而下,没有辎重营施展的机会,不然的话,以那投炮恐怖的威力,以及成群结队,填挖够好的辎重营兵卒,小一点的城池,根本禁不住他们折腾。

而杜橓卿一介文人,到了此时,却已经成为了秦军中一员不可或缺的大将,将赵石麾下的辎重营牢牢握在手中,更是梳理的井井有条,而在大同战后的一段日子里,费心竭力,大同城能如此快速的平静下来,杜橓卿居功至伟,赵石是心中有数的。

并未入营,一行人只在营寨旁边绕过,略略看了看,便欲转向城西,据张锋聚说,城西有几座寺庙道观,据说很是灵验,即便是大同战事过后,纷乱之际,也有人去上香还愿,香火很是不错,不如过去转转瞧瞧。

赵石这次出来,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自无不可。

大同周遭的寺庙道观并不算少,赵石也早有听闻,这些寺庙道观大多都是辽人金人所建,也许是这些家伙杀人杀的多了,心中有鬼所致,所以崇道拜佛,以赎前恶,但哪里又一刀下去,砍下那颗头颅来的痛快。

经此一战,河东之地,也许还有些女真,契丹人在藏匿,但多数已被秦军清扫一空,秦军上下忠实的执行了赵石的命令,对女真,契丹人毫不手软,只大同城下,就有几万女真,契丹人人头落地,这么杀下去,以女真,契丹两族的人口,能有几个万人?

赵石这里也是下定了心思,要将北地所过之处的两族铲除干净,这两族在北地罪恶深重,以他们的鲜血和头颅,能最快的最大程度的获取北地人心,这个赵石毫不怀疑,所以,有杀错无放过,就是这么简单。

放转过营寨边角,便见大营营门敞开,一行人从中策马而出。

赵石定睛看过去,不用怎么细瞧,只瞧那些人的袍服,就知道,是碰到那些羁留于大同的鞑靼人首领了。

那一次宴饮之后,赵石便再未曾召见过他们,只是让木华黎陪着这些家伙四处转转,没有他的命令,也就没谁敢放这些鞑靼人北归,至今还逗留在大同城中。

不颜昔班到是随后又来请罪,估计也是被吓的不轻,老老实实的,再不提什么鞑靼人如何如何,当初承诺如何如何,只是战战兢兢的,丝毫没了往日那许多想头。

说实话,赵石看他那个样子,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