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我打算教大家些功夫,以后如果被人欺负,还有点反抗的力量。不至于束手就擒!”
众少年和孩童们惊讶:“余大哥(余先生)还会功夫!”
余生一笑,也不辩解。拿过一段从仓库中翻出来的别墅装修时剩下的自来水钢管。然后双手一叫劲,把铁管扭成一个漂亮的麻花。然后,周围一片寂静。
惊讶片刻后,季阳才咽了一下唾沫,问道:“余大哥,这是什么功夫?”
“洪拳!你们学么?”
第十八章 洪拳
洪拳,源起于清代南方三合会。传播甚广,又有南北之分。余生练的这一路便是南洪拳。
南洪拳要求身正步稳,下盘沉实。身型要求含胸、立腰、收腹、敛臀、沉肩、垂肘、沉桥坐步。发力时要求蹬腿、扣膝、合胯、转腰,先蓄后发,猛力出击。有时还因势发声,以声助威。
手法有十二桥手,一般讲洪拳十二桥手是指十二诀,乃“刚、柔、逼、直、分、定、寸、提、流、运、制、订”等十二桥手诀。而十二桥手法则为“穿、沉、分、架、摸、推、寻、磨、挂、撞、锁、劈”等十二种桥手法。十二桥手诀是十二种心法,以刚为天、柔为地,配合其馀十种建立起洪拳的整体劲道要领;十二桥手法则是十二种桥手用法,讲求桥来桥上过、无桥自造桥。故二者一为心法,讲究体会;一是手法、主在应用。
步法有十二桥马,这十二种步法为四平马、子午马、伏虎马、麒麟马、吊马、独鹤马、中字马、三角马、败马、二字钳羊马、跳马、丁字马。
有了这些,才有洪拳中最经典的三种拳法,即工字伏虎拳、铁线拳及虎鹤双形拳。
其中尤以工字伏虎拳体现洪拳的基本功底。而由工字伏虎拳,洪拳又学龙、蛇、虎、豹、鹤五形,而成五行拳。后来又进一步推导总结出虎鹤双形拳。
而号称“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铁线拳,则是由武学大师铁桥三从洪拳的基本功中演化而来。
铁桥三原名梁坤,广东南海县人,在家排名第三,且桥手功夫独到,因而人称铁桥三。后收徒孙指添,区珠,林福成等人。
而在一八七一年,十五岁的黄飞鸿仗义搭救铁桥三的大弟子林福成。林福成为报恩,将师傅真传的洪拳中最难上手的铁线拳和飞砣绝技传授给黄飞鸿。至此,黄飞鸿的武功方才大成。成为一代宗师!
而黄飞鸿座下弟子又有梁宽、林世荣、陈殿镖、凌云阶、邓芳、邓秀琼、莫桂兰等人。而余生的父亲,便是林世荣这一脉的弟子!
且不论武功的高低,林世荣对洪拳的推广作用,功不可没。一生教授的徒弟有万余人之多,而在迁居香港时,在报章工作的徒弟朱愚斋协助下,把洪拳拳谱刊印公开,先后刊印了《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等洪拳经典拳谱。一时间哄传海内外。
而此时,林世荣仍然健在。到了一九四三年时,才安然离世。
这些少年与孩童,被日本人逼得家破人亡,不得已奔走四方直至上海滩。也算是在江湖上漂泊许久。自然不会没听说过黄飞鸿、铁桥三和林世荣的名字。只是这些名字平日听听却也罢了,竟不料余生不但文采风流,而且竟然是林世荣一脉的弟子!并且可以教授他们江湖上很多人欲学无门的拳法!哪里还有不愿意学的道理?
当然,练习洪拳以男性为佳,女孩子要练就太过为难了。不过,有一种拳法倒是适合女子练习,那便是咏春!
咏春拳传说中便是女子传承下来的,此女子号称“五枚师太”,传说是明朝皇室中人。因为是女子传承下来的,所以,对先天的体力要求不高,也适宜女子练习。以速度与技巧见长,对力量的要求却不太高。
二字钳羊马,脚下便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守中用中,颇为符合数学上有关稳定性的原理。
虽然余生只是因为前世动作片《叶问》大火,学了一些咏春拳最基本的练习与搏击方法,但是教授这些对武术一窍不通的女孩子却是足够了。反正又不指望她们去比武搏杀,只需要她们在危急关头有一搏之力就好。
这些功夫,不但八个少年和三十六个孩童要学,而且青小艺也要学。青小艺原本受的不过是中国传统家族对女子的教育,学些言容德功、琴棋书画、针线女工之类的。能学些史书,懂得经营,已经是传统女子中的异数了。
即使在逃难的路上,夜无光和几个同行的少年也把她照顾的颇为妥当。哪里受过练习武艺的罪。
所有的传统武学,从本质上而言,讲求并不是技击与国术,技击与国术不过都是术的范围,并不是根本,传统武学的根本讲求的是练功。是通过锻炼,打熬人的身体,使人的体质得到增强。所以,无论练的是什么功夫,都会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警示语。
而这种打熬,如同锻铁。讲究一个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对身体的生理极限进行不断的挑战。而长时间的大量的运动会使身体非常疲惫,绝非寻常人可以长时间坚持的。但只要坚持下来,人的意志力和其他精神素质也会大大增强。这便是所谓的练心,但有此心者,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变!处变不惊,应对从容。
而这个青小艺,从前并未练过功夫,每次练功,余生都能看得出来她是在咬牙坚持。有时候看着腿都不由自主的打哆嗦了,却全凭一股毅力坚持过去。竟是一次也未落后!
余生原本对这个女子只是应付而已,即使让青小艺和夜无光带着孩童们住进别墅,也不过是将计就计。此时,却陡然生出一股敬佩来。至少他知道,当年他在青小艺这个年纪的时候,是绝对没有这种毅力的!每次练功,父亲总要拿着鞭子守在一旁,他才会老老实实心无旁骛的练下去!
余生与众少年和孩童定下时间,每三日练功一次,每次三个小时。虽说练功讲究个“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百日松”的戒语。可是时势所迫,除了每日练功外,众少年和孩童们还需要打工、卖报,以此维持生计!
当然,练功后,身体消耗巨大极为疲惫,所以也就会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余生便在每次练功后给少年和孩童们改善伙食。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但是大锅炖煮的肉排,总会赢得少年和孩童们无限的好感。
而下厨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理所当然就是女子应做的。虽然只有青小艺一个女子,但是后厨的大权却仍然无法旁落。其他人只能乖乖的听青小艺的吩咐去帮厨。若敢不听,那么不要说肉排,连汤都没得喝!
三十六个孩子和几个少年为了早点吃上肉排,却也勤快的紧。而只有两个人是青小艺从来都不支使的,一个是她的亲生哥哥夜无光,另一个就是她的未婚夫,余生、余大公子!
而当肉排炖好后,青小艺总是会挑出最好的一块,盛出第一碗,端给余生。既嫁从夫这一条,被青小艺遵守到了极点。而周围的少年们也会善意的哄笑两声。夜无光也会应景的装出满脸无奈的样子,叹息道:“女生外向啊,女生外向!”
每当此时,余生便会有些感慨。他虽然有这一世的记忆在,但是这些记忆如同书本上的字迹,虽然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但并不是自己的感触。叶轻语原本也是的这样的女子,只是穿越而来的余生并没有太多感觉。
后世的余生在大学时,在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中,自然也交过几个女朋友。但也不过是些露水情缘而已,有的女子是为了他的家世资财,有的女子是为了他的颜值,有的女子是为了找真爱,有的女子是为了找伴侣,而有的女子不过是闲得无聊而已。
但无论哪一种女子,在和他一起吃饭的时候,都不会有这一世女子如此温婉谦和的姿态。甚至温婉谦和到,只要自己稍稍待她差一些,便感觉是一种罪孽。
青小艺的厨艺不错,炖的排骨很是有滋有味。余生与众人吃的尽兴后,青小艺指挥孩童将吃剩的骨头和用过的碗筷收拾下去,众人便各自回房休息。
余生回到自己的房间,拿过一本书,倒在躺椅上,任意翻看着。忽听得门外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却是青小艺。
青小艺抱着的托盘中放着一个茶壶,扭扭捏捏道:“余大哥,我,我怕你吃多了腻着,给你泡的茶……”余生一笑,把青小艺让进房间。
这是青小艺第一次进入余生的房间中。自从八个少年和三十六个孩童住进别墅后,整个别墅的空房间便只剩下三处,一处给了青小艺,一处给了余生自己。还有一处被余生当做会客室和书房。当然,客厅还是空出来的,毕竟这里不是难民营,而是高档住宅区。
青小艺虽然搬进别墅中,但和余生平日并没有太多交谈。余生也并不知道自己当日喝醉酒后,朝这个女子唱的她此生听到的第一首情歌,对这个女子的冲击有多大。虽然察觉到青小艺的目光时常在他身上,却也以为是传统女子重视名分的缘故。所以对青小艺虽然客气有礼,却也并不走心。
只是今日不同,练武之中青小艺显露出的坚毅,让他对青小艺好感顿生。虽然还不是男女之情,却也不再疏远。
青小艺把茶壶中滚烫的茶水倒入茶杯中,放下茶壶,眼睛瞥见余生放在躺椅上的书,却是一本《霓裳续谱》。
《霓裳续谱》是一部记录清代中叶之前俗曲的总集,最早的曲目,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余生看的这一本,是前清乾隆年间集贤堂的初刻本。
全书并不记工尺,只记载曲词。从曲词上可以看出选用故事题材广泛,除了根据昆曲传奇改写的,还有一部分描写民间风俗、情歌、风趣幽默的曲子。曲词的内容都是适合优童口吻,用小生、正旦、小旦等角色独唱或对唱的曲目,当时是由很多相姑(男扮女装的娼妓)们演唱,其中一半都是带敏感词的歌曲。有的内容,自然是火爆至极。而根据内容,后世人推断这些曲子大多都是从青楼中流传出来的。
青楼,在后世是一个多么宛转传奇的名词啊!
其实,在余生看来,以前的青楼,基本上结合后世的酒吧、KTV和洗头房等多种功能。而这些被记录下来的歌句,便如同后世KTV中的歌曲大全一般。这些被记录的歌句,如果去掉有色眼光看待,那就算是中国古代的流行歌曲了!而这《霓裳续谱》便是记录中国这些早期流行歌曲的总集!
而这样的书在青小艺这个传统女子的眼中,便不亚于后世的高清的爱情动作片。青小艺的脸色瞬间就变得通红,手足无措,连茶壶都没握住。落在地上,发出碎裂时清脆的响声。
这样的书青小艺只在闺阁众女子嚼舌根的时候听说过。哪里会想到,居然在心仪男子的房间中发现一本。而此时却又把茶壶打的粉碎,实在是窘的一塌糊涂。青小艺自从懂事以来,就没有这么尴尬过,此时脑袋低垂到极点,恨不得找到一条地缝钻下去。
余生没料到青小艺看到《霓裳续谱》后,反应会如此之大。而眼前这个平日在孩童们面前颇有威严的女子,此时呆萌起来竟如此可爱有趣。便忍笑道:“没关系,你去忙吧!我会收拾干净的。”
青小艺如蒙大赦,如同中箭的兔子一般飞速的消失,白天练武留下的疲惫仿佛丝毫影响不了她的速度。
余生拿起扫帚和簸箕把地上碎裂的茶壶和泼洒的茶水收拾干净,门外却探头探脑的冒出好几个鬼鬼祟祟的脑袋。陆峥嵘、宋华君、常不已三个少年满面猥琐,对余生道:“姐夫,你们还没结婚呢!不要急嘛,慢慢来……”
“就是,就是,小艺姐脸皮薄,姐夫不要太心急嘛!都住在一个屋子里了,早晚都是你的肉……”
“哎呀,姐夫不要生气!姐夫不要踹我!把姐夫的脚硌疼了,小艺姐会骂我的……”
“哎呦,姐夫轻点,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么……”
*******************************
原本昨天晚上的一章发了两次,所以,改了发重复的这一章,算是今天的更新吧,稍后,或许还有一章……另外,筒子们,给点收藏推荐吧,谢了!
第十九章 主动出击
(第十八章已经更新,但由于用的位置是修改昨天重复发出的第十七章,所以,显示的时间是昨天。)
日本人对于余生的迟迟不死着实心有不甘。可是现如今,能在租界中肆意妄为的便也只有黄道会这一条走狗。
日本宪兵队的人动静太大,只能对付一些和法国公董局没什么关系的人,并且以审讯擅长。而余生无需审讯,只需要死就可以了。
井上公馆只有数十个特务,主要任务是搜集和分析情报,暗杀这种事情,着实有些专业不对口。
所以,这一日,井上不二与楠木实隆再一次打电话催常玉清,告诉常玉清余生这个人流年不利,命犯太岁,本月当死。
常玉清道:“太君,这个余生狡猾的很!自从上一次因为那只狗发现我们要刺杀他以后,就不再按照固定的路线回家。并且,即使回家也会选择人很多的大路。如果我们现在不想和法国公董局撕破脸,那就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能下手!”
“找时机?找时机这种事情也是需要努力的!玉清君,我要看到你在努力!”
常玉清应付完两位主子,便对手下的人下令道:“快!加派人手!给我盯紧了余生的住处,我要知道他的一举一动!还有,让行动组的人跟紧了他,一旦发现机会,不用汇报,直接动手!杀了此人,我重重有奖!”
手下应声而去。不得不说,常玉清这个人虽然是个汉奸,还是个能力不错的汉奸。否则,日本人也不会把他扶到这个位置上来。他挑选的手下,执行力都还不错。以至于余生第二天早起上班时,便发现别墅周围有数人监视自己!
常玉清虽然挑手下的眼力不错,命令一出,杀人放火,各种恶事,这些人都能做得!可是,真正的特工与这些并不同,真正的特工要经过太多的训练与考核,才能在跟踪或监视他人时做到收敛自己的气息。收敛自己一切特立独行、与人不同,容易引起目标关注的地方!
而不是像这些跟踪和监视的新手一般,气势四仰八叉,横行如同螃蟹,霸道如同王八。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个混蛋,坐在茶棚里喝豆浆的那个,因为气场太强,偌大的桌子上只有他一个人,想不被人关注都难!
历史上的黄道会,也是以暴虐猖狂的暗杀著名,而不是以跟踪隐匿著名。
所以,不但余生发现了这些人,就连夜无光和常不已这种功夫低微甚至毫无功夫的感官并不敏锐的人,也发现了这些人的痕迹。余生不动声色的吩咐少年中的四个人留在别墅中,以防万一。
这四个少年,都是虽然在《岳飞精忠报国》中有角色,但角色并不重要或化妆太浓,卸妆后别人认不出来的那种。而演岳飞的夜无光、演吉青的季阳、演粘罕的陆峥嵘、演赵构的宋华君,因为露脸太多,而隐藏不得。
如果这几个人无故不上工,反而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而所有的人都没发现,余生的眼睛深处已经有了若隐若现的笑意。诸般投入与谋划,即将瓜熟蒂落!
是夜,余生再次召集八个少年开会,青小艺也被余生叫来旁听。
余生对众人道:“对不起大家,今日,我与夜兄和陆兄,发现了几个可疑人物。并且,我在去往新华公司和回家的路上都被人跟踪了。想来是因为我前几日揭露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把日本人惹火了。估计非要除掉我不可。”
“并且,很难讲日本人会不会恨屋及乌,牵连诸位。我与大家现在都并不安全。”
夜无光看了几个少年一眼,道:“妹夫,我已经和大家说过目前的处境了。其实,我们这几个人,有谁不是因为日本人,才落到家破人亡、流落他乡的地步呢?所以,我们对日本人的恨意,并不比妹夫少!也不会埋怨妹夫做一件为数十万同胞伸冤张目的事!”
余生站起身来,对众位少年深深一躬,道:“谢谢大家了!不过,既然日本人和我们不死不休,那么我并不想坐以待毙!大家觉得呢?”
几个少年对视一眼,最终纷纷表态:“姐夫,我们当中就属你的本事最大!我们也恨小日本,不过却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沉,估计纵使是拼了这把骨头也掀不出什么浪花来!所以,姐夫,你说我们该怎么做吧,我们听你的就是!”
余生道:“很简单,我们要做的,除了暂时的自保以外,就是要主动出击!给这些跟着我们的黄道会汉奸和日本人找点事情做,让他们不至于眼睛总是盯着我们!我们就会安全许多!”
夜无光轻轻吐出一口气,他一开始看重余生,想把妹妹嫁个余生,只不过是以为其年少多金,又有才华,为人也并不骄纵。却不料这平静内敛下,复仇之火竟是如此疯狂。几个动作就把众少年和自己的妹妹绑上了战车,再无可能掰扯清关系。
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田地,也只能就此做好了。否则,日本人会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夜无光问道:“那么,我们第一步要做什么呢?”
“很简单,我们要收集情报!我们需要这些鬼子和汉奸以前做过什么,现在要做什么,以后又有什么计划!”
“就凭我们几个人,怎么收集?”几个少年疑惑道。
余生笑了:“其实很简单,情报的来源渠道有很多。每天的报纸,街头巷尾的小道消息,我们上街卖报的孩子们看到了什么人什么事,甚至于我们从书店找出来的材料……凡此种种都是我们情报的来源!”
几个少年面面相觑,天知道八卦之心居然还有如此妙用!他们做梦的时候都没想过。
“所以,”余生对几个少年道:“从明天开始,大家的任务就是有意无意的从身边的同事,街坊邻里,鸽子笼中咱们熟识的住户嘴里,打听一切有关日本人、汉奸和黄道会的消息。”
“小艺,你要告诉上街卖报的孩子们,让他们留心一下,最近的街头巷尾,有什么奇怪的人出现,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青小艺应了一声。
“至于我和无光,明天开始去公董局的图书馆查找资料。我要找找看,日本人的弱点究竟是什么!”这是后世的余胜一直想弄明白的问题,想必在这一世的生死搏杀中,会有所了悟!
*******************
求收藏啊!求推荐啊!收藏一下又不会怀孕啊亲……
第二十章 菊与刀
余生的设想虽然很好,但是情报工作真的是一个专业性很强,并讲究天赋的工作。几个少年搜集来的消息,大约都和日本人有关,却都是些隔江日本人统治权中,日本人军队中的小道消息。
虽然算得上是隐秘,但是与眼下黄道会的威胁并不相关。没有太多价值。倒是余生与夜无光在图书馆内翻看各种有关日本人的资料后,收获颇多。结合余生后世所知,对日本人的认知逐渐深了起来。
有时候回想这个民族的诸般历史和诸多细节,余生不由得掩卷苦笑。
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中,对日本人有如此评判——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在本尼迪克特看来,日本人的性格是矛盾的。但对于中国人而言,日本人的性格又不难理解。在近代之前,日本人大量学习中国文化,虽然日本人并不原样照搬,可是,日本人的性格中,仍有大量中国古文化的痕迹。
日本人注重等级观念,讲究男尊女卑,服从集体和强者,讲求道德与违背道德的“耻感”,懂得忍耐,懂得学习,并且极为认真……
如果仔细分析,便可知,这些特质由大多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但是,却又有所变异。儒家文化讲求的是“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对一个人的要求是,在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而鄙夷那些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的小人。并认为这种人并不能与周围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
而日本人对于一个人的要求,则变成了无论是不是同,但是一定要和!如果不同,则可以不和,可以拔刀相向!
这种干脆果决的处理方式,使得日本人成为一个君子和小人混同的,奇怪的矛盾体。
这样的要求就使得日本人在与别人不同,却又不能拔刀相向的时候,讲究一个“忍”字!而这一个人“忍”,便是刀悬于心,需要极强的精神力和意志力。所以,日本人对于精神意志的肯定与追求,远超过中国人!
这一点对于这个民族的敌人而言极为可怕。正因为这种极端的精神追求,所以,日本人会有剖腹自杀,会有武士道精神,会有忍者,会有丝毫不顾及自己与他人生命一去不回的神风突击队,会有二战战败后的“举国玉碎”,会有塞班岛一万多自杀的平民,会有日本老兵孤身奋战数十年而绝不投降!
这种对于精神的极端追求,到了极端处,已经成为一种可以不择手段的哲理。对于自己的生命都不重视,又怎么能指望这样的价值观重视他人的生命?三十万人的大屠杀自然是理所当然……
反观之中国人,其传统文化中虽然也有杀身成仁的例子,但是,讲求的却是要活下去,讲求好死不如赖活着。中国人的奋进与洗刷耻辱并不是依靠玉碎,而是依靠顽强的求存能力,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只要一息尚存,只要手中还有筹码,便总有翻本的机会,便总会反败为胜!
虽然并不容易比较,这两种相似而截然不同的性格,哪一种更有利于生存,更令人敬畏。但是,只就杀伤力和破坏力而言,日本人的这种性格显然要更强一些。
而日本本身国土面积的狭小与自然灾害的频发,又使得日本人对中国的领土自近代以来便垂涎不已。到如今已经成为日本人的执念。成为一种不但是物质追求,而且是精神追求的东西。而以日本人对执念追求的强烈程度,当然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所以,自甲午战争开始,便是不死不休的敌人。直至一九三七年完全撕破脸……
余生在掩卷叹息时,又有些发愁。自己已经在每日上下班和外出时极为小心了,还是很明显的察觉到几次跟踪,甚至有一次,黄道会的人差点在大街上冒险出手。幸亏被他及时逃离。他虽然武功不错,但也并不认为自己能用身体对抗子弹。
而自己虽然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刺杀设想,无奈搜集到的情报太少,着实无法具体计划,只能在焦躁和防备中等待机会。而正在余生发愁的时候,青小艺推门而入。
自打青小艺上一次看到余生放在躺椅上的《霓裳续谱》,这种在闺阁中被划为禁书一类的书后,虽然尴尬害羞。但是两个人的关系好像是近了那么一层,说话时明显随意了许多,也不再客套疏远。
最近,每日晚间,青小艺必然会给余生送来一壶清茶。与余生说上两句,才会离开。余生也有些矛盾,青小艺的声音语调与叶轻语太过相似,如果只是说话闲聊,他完全无法拒绝。而这个女子毕竟不是心中那个已经逝去的人。
今日,青小艺不但送来一壶清茶,还带来一本厚厚的本子。这本本子,只是最便宜最粗糙的宣纸订起来的,但装订的整齐雅致,并不粗陋。每一页纸上,都有密密麻麻的娟秀小字。余生翻开本子封面,发现这密密麻麻记着的,竟然是一条条情报!
余生大惊,问青小艺道:“这是哪来的?”
青小艺道:“这是我从各种旧报纸和材料上摘录的,余大哥看看还有用么?”
余生仔细翻看着青小艺摘录的信息,道:“这些,好像不光是最近报纸上报导的事情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青小艺道:“那一天余大哥吩咐了以后,我便想,如果只是从最近的报纸上寻找情报的话,这些情报恐怕太少,并且没有来龙去脉,估计也没什么价值。就让咱们上街卖报的孩子们,除了每天留下一份报纸自己看之外,还搜集了许多其他各种报社的各种旧报纸。甚至,只要是带字的纸,能收集的都让他们收集了起来!”
青小艺摘录的这厚厚的一本,怕不是要有数百页之多,而每页至少有千余字!粗略一算,这一本本子便要数十万字!
余生计算过后,轻叹一声,道:“小艺,辛苦你了!”
“没关系的,余大哥!这些字看起来多,其实花不了多少工夫,几千份报纸资料,整理一下,不过七八天的时间而已。”
余生震惊:“这么快!小艺,你每天花了多少时间啊?”要知道,后世即使是用电脑打字,大多数人的时速也不过是每小时一千余字左右,纵然是网络写手,每小时三四千字的手速也已经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是手写远远达不到的速度。
并且,摘抄情报可并非是拼手速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极其清晰的头脑,将所有细节的因果,用极为清晰的逻辑梳理出来。并作出记录。
余生在后世也是文科生,阅读速度也将近每小时七八万字!可是,按照这个速度,绝对无法在七八天内读完几千份报纸,并且作出如此详细的资料整理的。
青小艺的用心之深不容置疑,而这速度也让人出乎意料啊……
“呃……这个没计算过,每天三四个小时吧,反正你和哥哥都出去挣钱了,孩子们都出去卖报了,我闲着没事做,就做这个了呗!反正一个小时连抄带看,看十几份报纸,写个十几二十页的毫无问题……”
按照当下报纸的字数计算,十几份报纸,便是三四十万字!青小艺的阅读速度,平均每小时十万字!而按照青小艺抄写的字数来计算,每小时则有五千余字左右!比余生这个穿越来的伪文青强了数倍之多啊!
余生满面震惊之色,喃喃道:“小艺,你这么厉害啊!”
青小艺面带得色,对余生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