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来的;地下钻出来的,又不如坐着不动的。而这所谓“坐着不动的”,就是指汉奸。
当然,以老蒋能把老张软禁一辈子的小心眼,原来这些投降日本人,和他作对的汉奸,又岂能真的饶恕。他除了想借助汉奸之手,顺藤摸瓜之外,还想等一个能让自己下得来台,毁弃原本对汉奸们不追究的承诺,光明正大出手的理由。
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三日,美国《先驱论坛报》的记者安德烈斯在发回美国的报道中写道:“北平至今一切汉奸战犯逍遥法外,继续横行,没有中国政府去管理和制裁他们。在上海我看到的情形也是这样。”中国的媒体也随即跟上,《大公报》等报纸,连续数日撰文,表达民意,要求惩治汉奸。
随后,老蒋才顺应民意,跟原本和他合作的汉奸们撕破脸,大量的军统特务出动。搜捕汉奸的大网就此撒开。
不过,搜捕汉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最大的问题不是找不到,或者是没有名单,而是汉奸的人数太多!中国人从来都讲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在战争期间,太多的人为了谋一口饭吃,当了伪军。
整个抗战期间,为日本人服务的伪军数量,高达二百一十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侵华日军的数量!实在是中国人的耻辱。而这些伪军,虽然说是出工不出力,只为了混一口饭吃。但是仍旧给战局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如果这二百一十万能够扛得起枪的青壮年,转身去对付日本人,恐怕用不了八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就结束了。甚至反攻驻扎在中国国土之外的日本人也不是不可能!如果说汉奸,这些人当然是!
可是如果说惩治的话,就让人有些犯难了。这二百一十万人的名册,老蒋手头都有。难道要一个个全杀了么?显然不可能!而且,老蒋也不舍得杀这些人,毕竟,虽然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混饭吃的兵痞,但是,好歹也是有过战斗经验的军队。如果用的好,也是一股有生力量!
所以,老蒋让军统抓的,只是首恶。其余的大头兵,则被其大笔一挥,成了自己的手下。日本投降后,老蒋改编的伪军,有二十三万余人。各地保安团以及杂牌军队,有七十七万余人。许多助纣为虐的伪军,改头换面后,便成了正规军。人数总计有百万之多。
第二百一十章 汉奸
还有一百一十万人的伪军,连老蒋都不要。,这些伪军,要么就是连装备都不齐,只不过是有个伪军的名号,用来欺负乡里而已。要么就是些老弱病残,空饷极多。花名册上的名字,除了每月发粮食的时候会出现以外,平日里根本就不知道人哪里去了。
这种很有特色的军队,虽然让中国人丢尽面子,但是,也基本上拖垮了日本人的后勤。这一百一十万张嘴,除了吃日本人的,喝日本人的,帮日本人欺负一下同胞之外,屁用没有。如果详细计算起来,要是节省下这一百一十万人的浪费,日本人的后勤无疑会轻松许多。抗战后期,日本人的疲敝,至少有这一百一十万张嘴三分之一的功劳。
这样的情况反映上来,让老蒋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不过,这些人,他是绝不敢用的。所以,就地解散。
不过,老蒋还是料错了一件事。他接手的百万伪军,其实也并没有太强的战斗力,战斗意志薄弱。所以,虽然到后来,老蒋号称有百万雄兵。但其实,真正能打的,也不过就是那些嫡系精锐而已。这些伪军改编成的军队,连预定的战略配合都做不到。难怪一触即溃。而剩下的精锐,则全被这一百万的猪队友给拖累死了。
所以,老蒋之败,和日本人之败,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老蒋一时贪婪,接纳汉奸,最终让自己狼狈不堪。也算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其实,在美国记者报道之前,老蒋便已经指示军统,开始了抓捕汉奸的工作。只不过,一开始抓的都是和他没有什么合作关系的汉奸。自一九四五年九月下旬开始,军统中人便开始在全国进行汉奸大搜捕。
到了十二月的时候。已经是成绩斐然。军统抓捕汉奸,共计四千二百九十一人,其中,移送军法机关审判的共有三百三十四人,移送航空委员会讯问查办的共有二十四人,在关押期间病死的共有四十三人。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六日,军统局南京区以宪兵南京司令部与警察厅名义逮捕了伪实业部长梅思平、伪教育部长李圣五、伪南京市长周学昌、伪经理总监部长岑德广、伪海军部长凌霄、伪社会福利部长彭年、伪宣传部次长郭秀峰等二十三名大汉奸,另以空军第一路司令部名义逮捕了汉奸陈昌祖、葛世平等二十四人。
随后,位于山东的军统部门,开始在济南、德州、青岛等地。大规模搜捕汉奸。到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九日,共计抓捕大汉奸一百一十三人。
到了十月三日,已经乘坐飞机秘密逃往日本九州的伪国民政府代理主席陈公博、伪宣传部长林柏生,以及李励庄、莫国康、陈君慧、周隆庠六名大汉奸,也被引渡回国。
随后,原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五十二名汉奸,包括先后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第一任及第四任委员长的王克敏,第五任委员长王荫泰,伪华北政委会常委、华北治安总署督办、华北绥靖总司令齐燮元。绥靖总署督办杜锡钧,教育总署督办鲁迅的弟弟周作人、王谟,伪华北政委会常委、经济总署和财务总署督办汪时瞡,农务总署督办陈曾拭。工务总署督办唐仰杜,伪华北政委会委员、北平市长刘玉书以及北平宪兵司令黄南鹏(简任级)等。被戴笠以鸿门宴的方式诱捕。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与褚民谊在广州被军统软禁。
与老蒋相比,苏联人处理投靠日本人的汉奸是速度,明显更快。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九日。溥仪见势不妙,准备逃亡日本的时候。被苏联军队逮捕。随后,伪满的一系列官员。包括伪满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伪满参议府议长、兴亚国民运动大会总司令臧式毅,伪满第二军管区司令官、伪皇帝侍从武官长、伪尚书府大臣吉兴,伪满第九军管区司令官甘珠尔扎布,伪满最高检察院检察官徐良儒,伪满军事部大臣邢士康等六十余人,全都被逮捕。押往苏联的远东监狱。
而在美国人报道见报之前,一九四五年九月底,余生便回到了国内。这时候,军统的人,还忙着满世界抓汉奸。不过,军统抓的人里面,既有真的汉奸,也有一些只是有汉奸嫌疑,其实并非汉奸的。比如说夜无光和李香兰。
只不过,军统肃奸委员会,也不敢太过难为这两个人。李香兰在上海滩,乃至全国的名气太大,而且,她还自称是日本人,所以,要谨慎对待。在提审一次后,便被放进了虹桥日本侨民收容所。这里面住着川喜多长政一些日本的文化界人士,介于战犯与非战犯之间。既不能随意遣返,又和明确的战犯有些区别。处理起来要格外的小心慎重。
而夜无光,则是如今对抗战有极大贡献,并且已经算是世界级导演和世界级富豪的余生的小舅子。并且,这个夜无光还和川岛芳子,甚至溥仪,有些血缘上的远亲。虽然军统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上看,也清楚夜无光并没有做过欺压良善,或者打击抗日的事情,完全可以按照“虽然在敌伪机构任职,但并无凭借敌伪势力侵害人民的恶行,不应当担负汉奸罪责,因而免予起诉”的常例处理。
但是在正式的审理之前,还是要拘押一段时间。更何况,这个夜无光,号称是和余生有所计划,才潜伏在上海滩,并对日本人实施破坏计划的。据夜无光自己说,大名丸就是他计划炸沉的。而其手中,似乎还留着许多可以作为证据的照片和胶卷。甚至还有影像资料。这更让军统中人重视非常。
在军统联系到余生,告知余生相关情况,余生确定会回国作证后,夜无光便被军统中人客客气气的留了下来。一日三餐的伙食,比夜无光在李香兰手下当差的时候还要好。
当然,对夜无光的客气,还大多冲的是余生的面子。余生不仅仅是个导演,当年他和陈天策划。并与军统上海站的行动队配合,在上海滩搞风搞雨,弄得上海滩鸡犬不宁的事情,已经作为绝密资料,被军统高层过目。虽然,当年由于陈恭澍的失陷,导致上海滩的军统不再有大的作为,但是并肩作战的交情,还是有的。对于如今的军统而言,如果能和余生打理好关系。绝对会是以后的一大臂助。甚至戴笠也对如何处理此事,有着或明或暗的指示。
所以,在余生和青小艺,坐着自己的私人飞机,到达上海滩时,军统的人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军统上海站站长亲自迎接。当年余生在军统中的旧相识也在机场等候。余生一看,却是当年陈默身边的那个跟班,在茶馆中跟踪他,又被他制服了的那个壮汉。
旧识相见。分外热情。余生和壮汉勾肩搭背的上了汽车。青小艺故地重游,身份已然不同,神色间,也颇为感慨叹惋。
汽车到了如今上海滩最高档的一家本帮菜馆子门前。当年的那个壮汉,亲自跳下车来,为余生和青小艺拉开车门。然后,将两个人一路迎入包间。一路上交谈。余生才知道此人姓赵。如今已经是一方要员。属于,上海滩当年军统没有被日本人抓到的少数几个人之一。由于对上海滩的情况颇为熟悉,所以这几年颇受提拔重用。一路青云直上,到了现在的这个位置。
赵要员在将酒满上后,连干三杯。然后便是一通中国人惯有的,酒桌上的张罗和热情。由于陈默的关系,两个人之间并不生分。在余生觉得面酣耳热,吃得有七八分饱的时候,随口问起上海滩的近况。
赵要员对余生道:“上海滩自日本人投降后,便和以前不同了。原本知名的人物,因为日本人的关系,走了一大半,被抓起来的一大半,剩下的如今也不好过。你的老东家,新华公司如今因为日本人的缘故已经濒临破产。张善琨跑去了香港,陈云裳嫁去了海外。南造云子这个人,我们还是没有得到她的真实照片,似乎一夜之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至于和余老弟有些关系的川岛芳子,如今也被北平那边的人给抓起来的。只不过,动手的不是军统,而是国防部的人。”
说到川岛芳子,话题便可以自然而然的转向夜无光。赵要员对余生道:“余老弟,鄙人不才,如今是军统肃奸委员会的委员之一。你小舅子夜无光的事情,我基本上都知道。其实,即便是冲余老弟的面子,和余老弟与军统过去的交情,我们也不会把他怎么着。”
“只不过,麻烦在于,他不想被悄无声息的放出来。而是说自己是和你计划好了,才潜伏下来的。并且说自己手上有许多战犯和汉奸的证据,这一来,我们就必须按照程序留下他了。而我们问他要证据的时候,他又说,证据如今不在他手上,非要等你回来……”
余生截断赵要员的话:“没错,夜无光当年确实是我让他留下来的。他所收集的证据,为了防止身份暴露,都在另一个人手上,包括照片和影像,以及一些文字资料。都是一些汉奸和战犯犯案的证据。如果军统想要的话,转交给你们毫无问题。”
“这些材料中,不但包括日本人对中国实施文化侵略的谋划,还包括几十箱日本人丢失的古董和炸沉大名丸的始末。”
这个赵要员大喜过望。这个时候,抓汉奸越多,立的功劳越大。如果这些资料真如余生所讲的这么分量十足,那么,他赵某人的能力自然会被上层看重。再上一个台阶,很是容易。而且,炸沉大名丸和对日本人掠夺的古董偷梁换柱两件事情,军统至今也没弄明白是谁做的。如果夜无光真的能用这些材料证明,这两件事情是他策划的,那么,这就是一个新鲜出炉的民族英雄。
而且,这个民族英雄还是他赵某人发掘出来的。功劳之大,自不必说。
不过,就在赵要员高兴的时候,余生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尽快审理李香兰一案。”
赵要员一愣。随即满脸恍然大悟的神色,用一种明了贵圈真乱的口气对余生道:“这个没有问题。不过,按照现在我们手头掌握的证据来看,李香兰没法证明她自己是日本人。如果真的按照程序审理,这个女人只有死路一条。即便是余老弟讲情,也要走个过场,关押几年,才能释放。”
余生道:“李香兰确实是日本人,这个倒是毫无疑问。我记得她的父母就在北平。家里应该有出生证明之类的东西。只不过,别人不方便出手,还请赵兄帮忙才是。”
喝酒喝得头晕耳热的赵要员这时候才想起,青小艺还在一旁。余生没好气的跟他一说,他才有些疑惑的问道:“呃,余老弟,这个李香兰到底和你有什么关系?”
余生一笑:“以前骗她,虽然是迫不得已,却也有些抱歉。这次算是还她人情了。至于以后,或许是合作关系吧!”
作为肃奸委员会的成员,赵要员当机立断的权力还是有的。于是拍胸脯对余生道:“没问题,吃完这顿饭,我就派人去北平。如果证明李香兰真的是日本人,那么只要尽快走个过场就可以放她回家了。只不过……”
“嗯?”余生有些惊讶,正事说完了,居然还有转折。
“只不过,余老弟,以你今日的财力和地位,戴老板还是有事相求啊!这一次为余老弟接风洗尘,你小舅子夜无光的事情其实很好解决,只有一件事情,有些难办,是戴老板亲自吩咐下来的……”
第二百一十一章 范二
戴笠如今在华北为了诱捕汉奸,忙得四脚朝天,根本就没时间飞往上海。赵要员稍作解释,余生便明白了。虽然余生知道,戴笠其实横死之期不远,不必畏惧什么,但是,看在老戴忙着抓汉奸的份上。能帮上忙的,还是要帮一下。
于是便对赵要员道:“戴老板有何吩咐,尽管明言就是,只要我能帮得上的,一定尽力。”
“其实事情倒不难,但如今也只有余老弟能办。戴老板希望余老弟从美国再运一批粮食过来!”
这个要求确实有点出乎余生的意料之外:“运粮食?”
“没错。余老弟一直在国外,虽然给国内捐了不少物资,但想必不太了解国内的形势。如今的日本人虽然撤走了,大量的物资追回,但是,经过日本人这一段时间的祸害。粮食是已经都吃的差不多了。其他的消耗品,也被折腾的七七八八。所以,国内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
“而且,余老弟的物资,大部分都是运往敌后的。这个在战时,虽然让人颇有微词,但是也无可厚非。只是到了如今,委员长治下就格外的缺粮了。美国人虽然每个月都有粮食运来。但是都以精细白面为主。价格太高,并且杯水车薪。”
“所以,委员长实在是希望有大量的粮食运进来。对戴老板,甚至其他一些大员都暗示过很多次了。只不过,宋家的人由于手中有大量的面粉,生怕价格卖得太低了。所以,有些掣肘。其他的几个要员也没办法。”
“但是,如果谁要是办成了这件事,就算是办到委员长心尖子上去了。戴老板最近的处境不太好。有些人想把戴老板踢出高层的系统。如果这件事情办成了,戴老板在委员长心中的位置,才算得上稳固。”
余生听赵要员如此说。才有些恍然。姓赵的接着道:“如果余老弟帮忙促成这件事,戴老板的意思是,日后必有重谢。”
余生一笑,戴笠命不久矣,他倒是不指望戴笠能谢他什么。不过,在国内闹饥荒的时候,往国内运粮食,本就在他计划之内。话说,当年答应一起开拓中国市场的美国农场主们,早已经盼着这一天好久了。如果有大批粮食在这个时候运往国内。除了会缓解国内的饥荒,还会让囤积居奇,居心不良的粮商们赔个底掉。
所以,余生也没纠结,赵要员说完后,便举杯笑道:“戴老板有命,余某自然会全力支持,算上运输时间,大概三天以后。一船价格极低的玉米和其他谷物,便会从洛杉矶起运。速度快的话,大概半个月后,这船低价粮食就会运抵上海滩。并且。随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运来。只是,这恐怕会断了一些人的财路,到时候还要赵兄帮忙才是。”
赵要员阴森一笑:“好说,我倒是要看看谁敢朝军统的船下手……”
酒宴过后。余生按照预定的方式,很快联系上了陈天。此时的陈天,在小学当了几年的中文教员后。气质已经完全改变。再也没有一丝超乎常人的气质,反而变得儒雅,并有几分烟火气。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陈天也不是完全没有惹上麻烦。
虽然他潜伏的很好,没有被日本人发现异常。但是,却被一个同为中文教员的女同事给看出气质不凡。不同常人。这个女同事是土生土长的上海本地姑娘,有着天生的精明和敏锐,看男人的眼光简直比得上孙悟空看妖怪的火眼金睛。而身穿一袭旗袍显出来的风韵,虽然不如青小艺大家闺秀的气度,却也有小家碧玉的韵致。
这样的女子很是吸引男人的目光,有一次下班回家,有几个跟日本人混的小地痞,看中了这个女子的姿色,便尾随了一下,意图不轨。正好被陈天遇见。虽然陈天没有显露出绝世武功,三拳两脚的就将这几个地痞打发掉,而是装模作样的纠缠了很久,还求助了警察和学校中的其他同事,才将这几个人打发走。不过这个被陈天有意延长了的英雄救美的过程,反而让这个女子印象深刻。
而且,这个女子事后想来,也觉得陈天的演技有些差。毕竟,一个普通人和几个地痞纠缠打斗许久,却连油皮都没破,确实不正常。而且,陈天从头到尾都是一副很有底气的样子,这底气从哪里来的?更何况,这个男人和《万里长城永不倒》那部电影上的男主角,至少有三分相像,会是巧合么?
英雄救美的俗烂桥段,和女人第六感直觉出的不对头造成的好奇,让这个女子对兴趣大增。从此便纠缠起来。
而陈天自幼家破人亡,一人独处,练功练了几十年。要不是有余生帮他开阔了眼界,如今还不过只是个传统武人而已。霍元甲留给他的传承里,有怎么练功,怎么对敌。唯独没有教给陈天怎么泡姑娘,或者怎么应付姑娘泡。
有道是,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这一男一女纠缠许久,陈天也不是毫不心动。只是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应对,况且,自己还有潜伏上海滩,伺机给日本人找麻烦的隐秘人物在身。实在不是泡姑娘的良机。所以,便强自忍耐。
原本陈天以为,这件事情在一方冷淡下来后,就会不了了之。孰料,这个上海姑娘认定了陈天就是真爱,却是越发热烈了。在余生和青小艺在陈天家里验看夜无光寄放在这里的照片和胶卷,以及陈天当年从日本宪兵队中,偷梁换柱得来的古董时,三个人正说着闲话,陈天的房门却响了。来者正是陈天的这个同事。
然后,余生和青小艺便听到了这个让他们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这姑娘原本听说陈天在搬家,还以为陈天要彻底的躲开她。所以,一听说这个消息,便心急火燎的冲了过来,原本打定主意,如果陈天离开上海,那么她也辞职。
大不了就是表白外加逼婚而已。却不料。陈天的房间里居然有两个在上海滩早已大名鼎鼎的人物在。一时间梳理不清其间关系,有些发愣。而青小艺得到余生的示意后,便和这个姑娘,将陈天的身世和过往因果统统分说了个明明白白。
余生更是一幅逼婚的架势,指着这个女子对陈天道:“哥们,该出手时就出手,花开堪折直须折,你要不折别人折……要不明天你们就领证吧!”
这个女子也是极灵巧的一个人,眼见陈天这个冤家终于有了克星,眼神里面这个幽怨就不用提了。对青小艺和余生。便说起自己的相思苦楚来。说道情动时,还潸然泪下。让陈天手足无措。虽然她没有想到陈天的来历居然如此曲折,但是,发现潜力股还是很让人兴奋的。责怪自然是没有,一腔柔情倒是蓬勃欲出。
陈天纵然是至诚之境的高手,在这方面也只是初哥。被余生和青小艺一通忽悠,这个女子一通幽怨倾诉,弄得心头一热,便答应下这门婚事来。余生从那几十箱古董中挑出一套女人用的头面首饰。留给这个女子做嫁妆。看这一条镂金错彩,镶嵌珠玉的头面首饰的规格形制,应该是前清宫廷的旧物。足够庄重体面。
余生带着剩下的古董和证据离开,青小艺却留下。和这个女子在一起嘀咕起来,婚礼该如何置办,需要去上海滩的哪条街逛一逛了。而陈天冷静下来后,虽然觉得自己答应的有些仓促。但是生命之中从此多了一人的滋味足够温暖。这个女子待他也是真心,便不再计较,只剩回味。
在军统中人收到了余生带来的。夜无光拍摄的各种角度奇特的照片,每天写的日记,一部分日本要员在宴会和会议上的影像,以及那几十箱古董后。基本上确定了夜无光不但不是汉奸,而且是个民族英雄。
所以,当即将夜无光释放。而且这几十箱古董的留存,算是大功一件。是否要见报,向外界公布,虽然还有待商榷,但是其价值和影响力却已经让人觉得震撼。即便余生私自留下了猛虎食人卣,当做派陈天出手的费用珍藏,剩下的珍宝也不容小视。
夜无光离开军统拘押他的宾馆后,第一个要求便是去日本侨民收容所,见一见李香兰。此时,位于上海虹口的日本侨民收容所,自然是有层层警卫把守,不准闲杂人等进出的。其中居住的日本侨民,都是平素有些身份的人。一个处理不好,会很被动。而这闲杂人等,自然不包括余生和赵要员,这种要么有身份,要么手握实权的人。而这两个人的同时出动,也几乎可以达到鬼神退避的效果。
作为胜利一方的要员,赵要员和余生,带着夜无光长驱直入。这个时候的日本侨民,因为害怕中国人报复,所以过的很是凄惶。当年,日本人计划占据中国时,便做好了移民的准备,在将中国的半壁山河占去后,便着手大规模移民,包括伪满在内,日本人向中国移居的侨民人数,总计在两百万左右。仅伪满一处,便有一百六十万人之多。
而上海滩因为是中国少有的国际性繁华都市,也是日本移民的重点。到中国抗战胜利,日本投降时,留居于上海滩的日本侨民人数,更是达到十万人之众。这十万人到了上海滩,便成为所谓的“人上人”。仗势欺人,抢男霸女的事情没少干。更有一部分人,自愿充当日本军部与宪兵队的耳目,刺探消息情报。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和中国人友善相处的。
所以,战败之后,大部分日本人想到日本人在中国的战争与屠杀,便生怕中国人对他们也来这么一出。美国人不就是这么干的么!日本人炸了美国人一个珍珠港。美国人便把全日本都轰炸了一遍。虽然,当年日本军队中有严格的纪律,不允许士兵在日记和书信中,描述战斗任务和大屠杀的场景,但是上海离着南京如此之近,这些日本人即便是听小道消息,也能知道详情如何。
害怕报复的日本人因此每天过的畏畏缩缩,谨慎小心。如果中国人真的对他们也来个大屠杀,他们这些人几乎毫无反抗之力。而且,这些日本人由于财产大多被冻结查抄,经济来源断掉。每天就只能变卖所剩无几的财产度日。即便是名动上海滩的李香兰,和曾经掌控上海电影界的川喜多长政也不例外。
赵要员带着余生和夜无光到虹桥日本侨民收容所时,李香兰刚刚摆摊回来。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她摆摊卖东西总是速度很快。毕竟,作为上海滩屈指可数的巨星,不认识她的人很少。而她的铁杆粉却很多。即便囿于中日两国的敌对和差别,不能明着帮助,但是花一个相对高的价钱,买一些自己偶像摆摊卖的旧货,却是非常值得。
不得不说,中国人的文化和日本人的文化差别还是很大的。中国人落难时,日本人二话不说的发动了甲午战争,随着八国联军侵华,然后又一步一步的鲸吞蚕食。对老百姓也是绝不手软,毫无怜悯之心。该三光的时候三光,该屠杀的时候屠杀。可是到了日本人落难的时候,中国不但没有大规模的报复回来,反而施以援手。丝毫不念别人刚把自己欺负完……
这样的性格,往好处说,是大度,往坏处说,则是纯纯正正的犯二。可或许,中国人五千年独树一帜的薪火相传,传承不绝,融合各族,就是因为这种犯二?
从林胡或者匈奴开始,每一个欺负过炎黄子孙的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最后,都将血脉融入这个民族。除了史书上赫赫声名,几乎没有任何东西留下。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化融合
如果从近处说,自后唐崩塌,宋朝孱弱,北边的契丹,除了西去的一支,大量的契丹人被汉化,随后被汉化的是金人,再其后,是蒙古人和满人。几乎无一例外。几乎每一个欺负过炎黄子孙的人,最后都成为华夏的一员……
这些源自北方的民族,曾经一个比一个凶狠,一个比一个强盛。可是这种凶厉,在入主中原后,不过数十年间,便消磨殆尽。原因是什么?两个敌对的势力,两种敌对的人,最开始的融合、最开始的同化究竟是什么?
恐怕不是战争,而是发自人心本性的善意。甚至是不在意仇恨的、有些犯二的善意。后世那些忏悔战争罪孽的日本老兵和战犯——诸如藤田茂之类,后世那些对中国人尚有好感的日本人,起源也是因为战争之后的中国人,不但没有对这些人一杀到底,而且,还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自己节衣缩食,将百万侨民遣返回国,并供给服刑战犯最标准的伙食。即便中国看守们自己节衣缩食。
虽然,这样做真的让人很是不爽,后世知道日本罪行的人也难以理解——有仇不报,这不是二吗?
但是,如果将历史上的日侨大遣返取消,日本本土将弃民政策进行到底。那么半个世纪之后,这些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语言文化,还是心理建构都已经完全接受了中国化的日本人,还算是日本人么?估计,早已经被同化殆尽。
至少,眼前这个自认为一半是中国人的李香兰,就已经基本上被同化的差不多了。见到余生和夜无光的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