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改甑姆⒄购螅鸾プ炒罅似鹄础2痪饧洌α烤尤灰丫槐壤辖钐嗔耍《嗌柙拇罅课镒省H谜庑┎慷痈敲涣撕蠊酥恰

    只要日本人稍有退缩之意。迎面而来的,便是带着仇恨的反攻。所以,日本人只能强撑。

    在欧洲,苏联人在庞大的战争潜力完全被激发出来后,开始了大反攻。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七日,苏联人占领华沙,一月二十七日,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月十三日,苏联军队占领布达佩斯。此时,德国人自顾不暇,日本人是绝对指望不上这个盟友了。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人已经无力进攻,剩下的只有收缩防御,将美军的步伐,尽量的拒之于本土之外。并且,困兽犹斗,日本人的狠厉与沉淀在骨子里的疯狂,在美军即将踏上日本本土的时候,显现了出来。

    一九四五年一月,美国军队在吕宋岛西北的仁牙因湾登陆,日本人在阻击美国人的过程中使用了神风特工队,对美国军队实施自杀式的攻击!

    日本人这种沉浸在骨子里的狠厉,源于其特殊的岛屿文化。自古以来,虽然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甚深,但是,还能在中国文化巨大的同化力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并不是因为日本人天生有多么聪明。而是因为其所处的自然环境。

    日本人所在的岛链,正好处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日本海沟正好处在大型地幔流上方的太平洋板块的沉降部,日本列岛是跨在地幔流前锋的锋面上。并且,日本人所在的岛屿,也处在季风气候活动剧烈的纬度上。

    所以,日本自古以来,便是地震不断,气候灾害不断。并且,由于可以耕作的土地很少。所以,生存极为艰难。倒是死亡很是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自然不会像中国人一样,将生死作为文化体系中的头等大事。

    对于日本文化建立的价值体系而言,生死小事耳。其目标是追求一种瞬间夺目的灿烂。日本人之所以喜欢美丽却开放短暂的樱花,便是如此。所以,这种文化自带偏执且无所顾忌的属性。

    而且,在日本古代,每当生死之事,无法由人掌握时,各种传说和神灵便出现了,山是神,水是神,风也是神。当一二七四年,元朝派出征服日本的舰队,被一阵台风给吞没时,日本人便认为这一阵台风乃是上天为了拯救日本人,而降下的神风。并对其顶礼膜拜。神风特攻队,也因此成名。

    而神风特攻队的成员,则大都是十六七岁,妄想名垂青史,并且受到为天皇效忠思想洗脑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驾驶着装满炸药,并且一去不返的飞机,以一架飞机换取敌人一艘战舰的理念,冲向美国军舰和航母。当一九四四年,美国人以压倒性的优势,在莱特湾与日本的海军决战时,神风特攻队以悍不畏死的态势,击沉美军航空母舰两艘。协助日本军舰击沉美军驱逐舰四艘。效果显著。让美国人大为震惊。

    换句俗话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只不过,虽然神风特攻队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号。但是,当年抱着效忠天皇之志而死的日本少年,却并没有名留青史。他们的名字,随着日本人的战败而灰飞烟灭,绝大多数,不为后人所知。

    当然,日本人的狠厉也绝不只是体现于神风特攻队。一九四五年二月。硫磺岛战役开始,在太平洋战场上如今所向披靡的美国人终于尝到了日本人性格中的狠厉决绝。

    因为日本人清楚,如果美国人拿下了硫磺岛和冲绳岛,那么日本的本土便会失陷。所以,硫磺岛上,日本人守军收到的命令就是死战!这一场战争的前夕,日本人意识到,虽然美国人的海军力量和空军力量占有绝对优势,但是。攻陷硫磺岛时的滩头作战,却并不是美国人所长。

    所以日本人的指挥官栗林做出了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的决定。将硫磺岛打造成了一个坚固要塞。各种防御工事多如牛毛。炮兵阵地也大多是半地下式的。并且,还在海滩前埋设了大量的地雷。

    这样的战役。其实已经和海战关系不大了,完全是陆军的较量。为了拖住美国人,尽可能对美国人造成杀伤,日本人还改变了战术。严禁士兵的自杀式冲锋。确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等多种战术。这样的战术,使得这一场战役,完全是血肉与钢铁之间的对撞。完全的硬碰硬。使得美日两军之间的伤亡极其惨重。美军的冲锋。基本上就意味着死亡。而日本人因为知道必死,所以,悍不畏死!

    不得已,美军只能使用火焰喷射器,对付藏身于岩洞中的日本士兵。而美国的新闻界在得知战况后,甚至强烈要求美军给日本人放毒气。当然,出于各种考虑,毒气并未登场。

    这一战,美军伤亡两万八千余人,其中六千八百余人阵亡。而日军,除了一千余人被俘之外,其余士兵两万余人全部阵亡!

    如果说硫磺岛战役还只是让美国人惊讶了一下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冲绳岛战役,便让美国人认识到,如果他们直接进攻日本本土,那么美国军队绝对会伤亡惨重!

    仅仅在硫磺岛战役结束的几天后,美国人便开始对冲绳岛的战役。此时,美国人已经设计了多套针对日本的战争计划。在这些计划中,冲绳岛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冲绳岛不但是美军进攻日本本土的最佳跳板,也是日本人沟通东南亚的仅存通道。如果冲绳岛被美国人夺取,那么日本本土就会完全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中。

    所以日本人集合了仅存的海军和空军,对美国人的海军发起了自杀式攻击。当然,面对有绝对优势的美国海军和空军,最终结果只能是失败。而战役的主要内容,还是陆军之间的战斗。如果研究一下日本人战斗的细节,后世的中国人就会发现,有很多战斗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中国人抗战的翻版。

    只不过,英勇就义、抱着炸药包炸坦克的从中国人变成了日本人,而凭借武器优势的从日本人变成了美国人。日本人凭借坑道、天然岩洞和山地反斜面阵地,尽量削弱美国人的火力优势,近战、夜战、反攻猛烈的一塌糊涂。战斗意志顽强至极。

    而美国人的陆战确实不怎么样,虽然掌控了制海权、制空权,投入的总兵力达四十万人之多,并且,还有充足的后勤保障,也选择了有利的登陆地段。但是,陆军的战术极为呆板,对夜战、近战和攻坚战疲于应付。实在是丢人至极,如果不是有海军和空军的支援,即便美军人数占优,谁胜谁败,尚未可知。

    这也是几年后,为何装备和后勤天下第一的美国军队,愣是打不过和日本人有着数年战斗经验的抗美援朝的解放军的重要原因。

    这一战,美国人整整打了将近三个月,后世将这场战役称之为“铁风暴”,由此可见其战斗的激烈程度。日本人在冲绳岛上的五万守军,在孤立无援,武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除了九千余人被俘之外,剩下的全部战死。冲绳岛的日本平民,除了受战争波及而身亡之外,有大量日本人自杀而亡。战后统计,约有十万人之多。为了保护日本本土,日本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的战争大动员,拟定了本土决战计划。

    而美国人在这一战中,有三十二艘舰船被击沉,损失七百余架飞机,阵亡一万三千余人。另有三万六千余人受伤。成为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伤亡最大的战役。同时,美国人也意识到,如果他们登陆日本本土,会付出怎样惨重的代价。据美国人估算,如果强行登陆,至少会有一百万美军丧生。为了避免美军如此重大的伤亡,美国人准备动用刚研制成功的原子弹。

    日本人的死伤,和战争的激烈程度,很快传到了驻扎在中国的日本军队之中。虽然此时的硫磺岛之战才刚刚开始,大多数日本士兵并不清楚战局如何,但是,军队上层的军官和各类文职官员的心中却是一清二楚。自然忧心忡忡。

    不过,虽然忧心忡忡,这些人还是不能乱。否则日本战局失利的消息传到了下层士兵的耳朵里,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呢!为了粉饰太平,一九四五年,日本人即将覆灭时,李香兰在上海大光明大戏院举行了演唱会。主打曲目,正是此时风靡上海滩的《夜来香》!

    “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凄怆,

    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著芬芳,

    我爱这夜色茫茫,也爱这夜莺歌唱,

    更爱那花一般的梦,拥抱著夜来香,吻著夜来香,

    夜来香,我为你歌唱,夜来香,我为你思量,

    啊……我为你歌唱,我为你思量。

    夜来香,夜来香,夜来香……”

 第一百九十九章 演唱会

    《夜来香》这一曲,虽然与时代的沉重感并不搭调,甚至背道而驰,但正如经过尸体滋养的大地才能开出娇柔的花朵一般,这种靡靡之音在李香兰唱来,便让人有惊心动魄的错觉,和宁愿沉浸于歌声之中的幻觉。

    在一九四四年,当李香兰在上海滩刚刚唱响这首《夜来香》时,日本军部的上层,在听过后,觉得这首歌太过华美柔婉,并不符合日本军队的铁血风格,容易腐蚀军人的心智,所以禁了这首歌一段时间。然而,越是生活残酷,人的精神越是需要抚慰。这首《夜来香》很快在上海滩传唱开来,灌制出来的唱片,不过几天的时间,就被销售一空。日本人根本就禁不住。

    而李香兰又是日本人首屈一指的文化入侵工具,日本人在发现李香兰的这首歌对中国人又如此大的吸引力后,便不再禁止了。李香兰凭借此歌,一举成就歌后的地位,并借此歌曲名留史册。

    当然,关于《夜来香》的纠结并没有到此的为止,这首歌诞生的时间,实在是太不适宜。满篇歌调,只有风花雪月,歌曲的意境中,有一个绝美女子,在夜色深沉处独对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一声低唱,自然让人魂消梦断。虽然,这样的意境营造,在艺术成就上,确是巅峰之作,但是,正因为其太过动人心魄,所以,在日本战败,离开中国后,这首歌也被视为会麻醉人心,腐蚀心智的靡靡之音。并且,一直禁绝到后世的八十年代。

    直到邓丽君的嗓音在后世响遍中国大地,这首《夜来香》才混在诸多轻歌曼舞的调子中,再次在中国传唱开来。后世国人所听的《夜来香》,大多不是李香兰的原版,而是邓丽君的翻唱了版了。

    李香兰的这一曲唱来。便让观众在歌声中迷醉。这个时代,没有电脑和MP3,最简便的音乐播放设备,便是唱片机,但是,这唱片机也不是普通人家能买得起的。大多数人,平日里,并没有经常听音乐的机会。所以,音乐的感染力极强。完全不同于后世之人,只要一打开电脑。便可听到成千上万首歌曲,听得口味越来越挑剔。如果不是自己的菜,连反应都不会有。

    一曲歌罢,掌声响起。李香兰对观众鞠躬致谢。其实,对于她这种生长在中国,并对中国有比较深的感情的人而言,唱一些无关于时局和两国交锋的歌最是恰当不过。当然,以李香兰的心性,并不止于风花雪月。她最希望做的。便是让中日两国的战争停止,只不过身不由己,所以,算是个不那么纯粹的反战人士。

    第一首歌唱罢。李香兰唱起她从夜无光那里得来的,曾经在她首场演唱会时,震惊全场的《漫步人生路》。这首歌的韵意,原本就是向往和平和反战的。在当年唱过后,自然便被日本军部的人反感,以至于连唱片都没有灌制。

    但是。今时不同于往日,日本士兵不知道,但是日本的上层军官却是知道此战日本必败。对天皇狂野的信仰过去后,细想来,却是极度悲凉的处境。日本国内经过几年战争的消耗,如今已经是一片荒芜。想来,在日本战败之后,天皇仍旧是天皇,财阀也仍旧是财阀,但是其他人,包括一些中上层的军官,不但有成为战犯被株连的危险,而且会一无所有。那么这场战争为何而来?

    有意无意间,厌战和反战的情绪,已经在日本军队的上层滋生开来。所以,当李香兰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将《漫步人生路》加入到节目单中之后,却并没有受到日本军部的责难与审核。

    “在你身边路虽远未疲倦,伴你漫行一段接一段,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不见,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远在前面!

    路纵崎岖亦不怕受磨练,愿一生中苦痛快乐也体验!愉快悲哀在身边转又转,风中赏雪雾里赏花快乐回旋!……”

    当然,李香兰在知道自己曾经的恋人,失陷在太平洋战场后,反战的力度,就绝对不会只停留在上一次歌唱《漫步人生路》的程度。李香兰用尽方法,从夜无光那里,把余生留给夜无光的那个记录着后世各种歌曲的本子要了过来。当然,夜无光也按照余生的吩咐,在李香兰撒泼耍赖,万般求肯后,顺水推舟的将本子给了李香兰。换得李香兰兴奋之下,在面庞上的轻轻一啄。

    在李香兰唱过《漫步人生路》之后,第三首歌,便直入主题。是余生从后世带来的“名曲”——《伤心太平洋》!

    这首歌其实在后世并没有那么刺骨,只不过是万千流行歌曲中的一首而已,但是,无论是什么文艺作品,无论是小说,音乐,电影,一旦在时代背景改变之后,便会拥有一个完全不同于作者叙述原意的解读与韵意。正如一首女子思春的《夜来香》会被解读成腐蚀心智的靡靡之音一样,后世的这首《伤心太平洋》,在这个时代,在日本人在太平洋战争中节节失利时出现,简直就是扇日本人的耳光!

    当然,这首歌在李香兰和夜无光加入演唱曲目,并申请的时候,给歌词做出的解读,是“为了在太平洋战场玉碎的英灵”!

    “离开真的残酷吗?或者温柔才是可耻的!或者孤独的人无所谓,无日无夜无条件!前面真的危险吗?或者背叛才是体贴的?或者逃避比较容易吧!风言风语风吹沙!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风不平,浪不静,心还不安稳。一个岛锁住一个人!”

    “我等的船还不来,我等的人还不明白。寂寞默默沉没沉入海,未来不在我还在!如果潮去心也去,如果潮来你还不来!浮浮沉沉往事浮上来,回忆回来你已不在!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茫茫人海狂风暴雨!一波还来不及、一波早就过去,一生一世如梦初醒!深深太平洋底深深伤心!深深太平洋底深深伤心!”

    虽然夜无光和李香兰把这首歌的歌词,在申请的时候,解读的很完美,仿佛丝毫无害。但是。对于听众而言,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自然不会按照两个人貌似完美的解读去理解。自然而然的便解读“偏”了。

    话说,“离开真的残酷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是什么意思?如果不是人回不来,战死沙场,有什么可以被称为残酷的?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美国人拥有优势兵力连连进击,经过残酷的岛屿争夺战后,日本士兵的死亡率可不是一般的高。而这些士兵,没有一个不是牵连着日本国内的某个家庭的!虽然说是效忠天皇,虽然说是拥有信仰。但是,生死之事几乎就是人的底线,哪有不悲伤怨怼的道理?

    所以,歌曲中的字眼,诸如“残酷”、“孤独”、“温柔可耻”、“逃避容易”等等,无一不动人心。在听众看来,这简直就是直斥日本军队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惨重伤亡。

    等李香兰唱到“我等的船还不来,我等的人还不明白。寂寞默默沉没沉入海,未来不在我还在!如果潮去心也去。如果潮来你还不来!浮浮沉沉往事浮上来,回忆回来你已不在!”之时,台下的听众们,几乎就肯定了歌词的叙述主角。是一个身在日本的女子,等待自己的恋人和丈夫。只是,丈夫已经战死沙场,所以久等不来。其意境和唐诗中“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几乎一模一样。

    梦境柔婉与生死凄凉之中落差巨大,让人心防崩溃。当这一曲《伤心太平洋》唱到结尾“深深太平洋底深深伤心”时,台下的听众。竟是有大半哭了出来!对于正常人而言,是不可能跑到太平洋底去伤心的,伤心的主人公,只能是战死太平洋,随船沉入海底的日本士兵!如此,这一首在后世只是口水歌的《伤心太平洋》,便成了《人鬼情未了》一般,生死之间,恋人的对话。

    在这些听众的耳中,自然是凄美绝伦,痛断肝肠。

    而且,这首《伤心太平洋》的曲调,也特别的符合日本人的审美观念。这首歌曲,原本便是后世的日本才女中岛美雪所做,后来,由华人填词,由任贤齐翻唱。才在中国流行开来。所以,这种悠扬而有些凄凉的曲调,特别符合此时日本人的审美观。

    乐曲中的哀伤,首先是恋人之间的,一个人等另一个人,随后延伸开去,由一个人,而至一群人。这一群人都在战争中丧失了至亲之人。所以,在日本听来,曲调也是哀转久绝。

    一曲歌罢,掌声稀落。看台之下尽是痛哭呜咽之声。即便是在战争中,没有丧失亲人的日本人,也会物伤其类,面容悲戚。而李香兰早已在歌唱时,便泪流满面。

    当然,作为一个专业的歌手,李香兰还是能做到及时收敛心神遐思的。在一曲生死离别的悲凉歌曲后,李香兰转而唱起如今,已经与《夜来香》还要红的《天空之城》。这首歌并没有战争,也没有离别,是纯澈的少年梦幻,与黎明晨曦,最适宜安抚人心。

    所以,在台下听众,心防失守,痛苦哀伤之际,突然便听到一丝空灵韵律,带着他们随风轻扬,直上毫无烦恼的九重云霄——“あの地平线(ちへいせん)辉(かがや)くのは……”

    而这一声空灵剔透的声音,如同暮鼓晨钟,古寺禅唱,在众人心神失守的时候,直入心间。李香兰只不过唱了几句,台下听众便安静了下来。而自此之后,但凡是今日来听演唱会的日本人,看李香兰的眼光再也不同。这个能理解他们的痛苦,并给他们带来的平和的女子,远比以信仰和忠诚要挟,需要其效忠的天皇来得可爱。在平静之后,这些人无论原先如何看待李香兰,此时几乎都成了李香兰的铁杆粉丝。

    其实,无论是演唱会还是其他文艺作品,都讲求个张弛有度。在经历过《伤心太平洋》和《天空之城》这一张一弛之后,演唱会才逐渐正常起来。李香兰又先后演唱了自己成名于《万世流芳》的曲目《卖糖歌》、《戒烟歌》,然后便是倾诉男女情缘的《恨不相逢未嫁时》和《海燕》。

    作为这个时代的人,其实并不是很能理解后世的婚恋观念,所以,余生留给夜无光,夜无光送给李香兰的歌曲中,李香兰并没有贸然借用。只选了两首自己觉得还算是能理解的歌曲。一首是后世陈慧娴的曲目《飘雪》,另一首则是后世天后王菲的曲目《人间》。

    这两首歌,都是日本人原创。《飘雪》日文名称为《花咲く旅路》,其词曲作者是桑田佳佑,并由其妻子原由子为原唱。在后世一九九二年,由陈慧娴翻唱。陈慧娴的唱的歌曲,大多都不是原创,只不过这个歌手对歌曲的理解力显然不同凡响,无论其翻唱的《飘雪》,还是《月亮》、《孤单背影》,其韵味全部超过了原唱。而《飘雪》这一首,更因为其独特的填词,让作品焕然一新。

    虽然曲调还是原来的曲调,但是韵味却截然不同,更胜一筹。余生留给夜无光的,是陈慧娴的翻唱版。其中,空濛飘雪的意味,让原本家乡冬天就多雪的日本人,感怀不已。竟是唱出一丝思乡情切来——独过追忆岁月,或许此生不会懂。又再想起你,抱拥飘飘白雪中……

    王菲的《人间》,原创仍旧是日本才女中岛美雪。这个女子据说和后世日本信奉中国人思想的chi军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巧合,余生留给夜无光的作品,以此人原创的最多。

 第二百章 晓之车

    林夕的填词,则更让这首《人间》有了一丝辩证的哲理韵味——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所以你一脸无辜不代表你懵懂!不是所有感情都会有始有终,孤独尽头不一定惶恐。可生命总免不了最初的一阵痛……

    原创于日本人的调子,比原创于中国人的调子,更容易博得日本人的喜欢。虽然《卖糖歌》、《戒烟歌》被日本人宣传的更多一些,但是,很明显,今日演唱会的听众,更喜欢这两首清澈中不含宣传意味的歌。

    在一番和缓后,演唱会逐渐气氛热烈起来。李香兰便又回到悼念亡者,在歌词暗喻中反战的作品上来。这一次,用的不再是后世由中国人翻唱的作品,而是原汁原味的日本歌曲。歌曲名为《晓之车》……

    当然,作为后世的文艺伪青年,余生怎么可能不关注动漫!而关注动漫怎么可能不关注日本动漫中经典的《高达》!虽然,余生看动漫只是用来打发时间,完全不是二次元少年,或者脑残粉。但是,有一些经典,确实值得记忆。呃,或许说是有的经典,并不需要记忆,只是在不经意之间,便已经记忆深刻了……譬如说这一首《晓之车》!

    虽然余生在后世并不会日语,也听不懂歌词。但是,这一首《晓之车》中,无尽苍凉的韵味,仍旧将其击中。而且,这部经典的动漫《高达》,其实也可以算是反战题材的作品。其中友情与爱情之间的张力,让人很是容易联想到太平洋战争与日本人在二战之后的反思——“0080年1月1日,联邦与吉恩终于在月面的格拉纳达基地缔结停火协定。一年战争结束了,然而阿姆罗与夏亚心中留下的创伤,以及战争留给所有人的遗憾,恐怕永远也没法消去……”

    所以。余生在给夜无光留下本子的时候,第一首想到的歌曲,便是《晓之车》。而李香兰也很给力,在旧日恋人死于太平洋战争后,李香兰便可以完全驾驭歌曲中苍凉的意味了!

    台下听众听得日文的歌句响起,第一句便让众人的头皮轻轻一炸——“风(かぜ)さそう木阴(こかげ)に俯(うつぶ)せて泣(な)いてる……”

    然后,一股铺天盖地如同太平洋一般的洪流听众淹没——“俯卧在随风起舞的树荫下哭泣着,望着那个素不相识的自己。吉他为失去的人而弹奏,流星因不归之人而陨落。不要离我而去,即使是这样恳求。也只是换来橙色花瓣的静静摇曳。遗留在稚嫩脸庞上的手掌中的记忆,已渐远去。指尖弹奏出别离的旋律,依靠在你温柔翅膀上那稚嫩的心,被呼啸的车轮无情的抛开。”

    “吉他弹奏出逝人的叹息,拨弄着心弦无法平静,在未被悲伤沾染的洁白上映出了摇曳着橙色花瓣的夏日之影。即使脸庞不再稚嫩,也能跨越那被夕阳染红的沙滩。离别的旋律,在回忆燃烧殆尽的大地上,怀念的嫩芽正在破土而出。目送拂晓的列车。橙色的花瓣现在又在何处摇曳?在已迎接过无数次的黎明再次来到之前,不要熄灭手中的灯火!车轮,旋转吧!”

    当然,李香兰唱的。并不是中文,而是日文原版的歌词。这一首歌,比《伤心太平洋》更加的动人心魄。歌词比之《伤心太平洋》,更得日本人的喜欢。樱花绝美的意境。让听到此歌的日本人的哀伤无法抑制。

    到了这个时候,几乎每一个听众都已经清晰的知道,李香兰这一场演唱会。绝对不是为了粉饰太平的。其主题完全是红果果的反战与哀悼亡故的前线士兵。

    “吉他为失去的人而弹奏,流星因不归之人而陨落”,所指的,恐怕是李香兰在前线战死的恋人。而“即使脸庞不再稚嫩,也能跨越那被夕阳染红的沙滩,离别的旋律,在回忆燃烧殆尽的大地上”几乎就是直接描述前线战争的激烈了——沙滩究竟是被夕阳染红还是鲜血染红?燃烧殆尽的大地,又是指的哪里?

    如果说《伤心太平洋》是直刺人心,一对恋人生死之间的对话,那么,这首《晓之车》,便是以另一种宏大的视角,去看待战争。虽然也是对恋人的怀恋,和对战争的憎恶,但是,主题却不再是生死之间的哀伤,而是一种以春华秋实,时空轮转般时空变迁的视角,去看待与反思——手提灯火,迎接无数次降临的黎明。旋转的可是历史的车轮?

    《伤心太平洋》让几乎每一个在场的日本人都哭了一鼻子。而《晓之车》则是将在场听演唱会的这些日本上流社会的侨民、军官、政要们引向一种反思的过程,这场战争,日本人究竟做的是对是错?数以百万计的日本人的死亡,换来了什么?如今败局已定,又该何去何从?

    一个歌手的成就,与对观众的影响力,除了要看唱功之外,还要看个人的运气。一首歌的好坏,和歌手本身的能力其实关系不大。只要经过一定训练,基本功扎实的歌手,唱一曲能大红的个。就能成为明星。李香兰唱的《夜来香》,便是其成名之机。

    不过,即便李香兰唱了一曲大红大紫的《夜来香》,也不过只是更新换代极快的歌后之一。如果只有这一首歌,纵然是非议重重,李香兰也终究会被人如同其他几个在后世并不出名的歌后般遗忘。

    李香兰之所以能名留后世,就是因为不但其出身和生长与中国人与日本高层的关系重重,而且,在回到日本后,嫁给了一个名叫大鹰宏的外交官,成为一名外交官夫人,并在后来的中日重新建交中,和建交后,与中国仍旧牵连不断。其影响力,并不止于娱乐,而且成为一个外交上的吉祥物。影响的可不止听歌的那点人那点事。

    这才是后世李香兰地位的由来。而此时,在接连唱了《伤心太平洋》和《晓之车》后,李香兰在后世的地位。似乎提前来了。她反战的意图,虽然至今仍不敢直接挑明。但却已经真实可见。

    如果说风花雪月这种娱人心志的歌曲,还是可有可无的话。但是,怕死这件事情,却是普遍的人性。所以,会有反战和爱好和平,和反思历史与战争这件事情。这才是真正深入人性的东西。影响的人数无法计算。

    即便是受过向天皇效忠思想洗脑的日本人,也无法避免这种最本能的东西。仗打到这个地步,除了极为狂热或者对日本败势毫不知情的人以外,大多数日本人其实已经开始畏惧和反思了。而李香兰有了这两首歌在。几乎便成了这些人的代言。从此以后,便不仅仅是单纯的歌后。地位卓然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