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这部《国王的演讲》,也只能在好莱坞进行拍摄。而余生作为合作方,半个地主,自然不会亏待了剧组众人。时常送些中餐什么的,必不可少。而英国人的饭食,跟中国确实没法比。

    余生记得很清楚,他有个同学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发现那些高档餐厅里面,卖的居然是生胡萝卜就生鱼。且不说生鲜和熟食哪样好吃,就是这个配搭也绝对是黑暗料理的级别!顿时,他那个同学便对这些茹毛饮血的英国人充满了同情。

    论饮食文化,中国人甩他们几十条街!而英国人在吃过青鱼中餐馆隔三差五送来的美食后,都不想走了。而余生也很鸡贼的将illusion送到了剧组之中,并明言,illusion管够!喝多少送多少!

    与此同时,余生又给黄宗霑派了个秘密任务,在拍摄的过程中,不妨将咱们自己的illusion,自然而然的加入到镜头里面去!

    PS:感谢书友@炎冰的月票,今日更新奉上!

 第一百五十七章 软广告

    黄宗沾明白余生的意思,他已经和余生签了长约,自然要听老板的安排。只要不影响画面整体的布局,加一些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的细节进去,丝毫不会影响电影质量。便如后世,全民开扒各种电视剧的穿帮镜头一般,如果不是有人一帧一帧的挑毛病,有几个人会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观察到那些一闪即逝的穿帮镜头呢!

    所以,在余生版的《国王的演讲》中,illusion这种饮料便变得无处不在。在电影开始的时候,当秃头的播音员用水漱口的时候,身边便摆上了一瓶喝了一半的illusion。当罗格在家和家人一起吃饭,当众人围坐时,餐桌上也有一瓶已经见底的illusion。

    在罗格去面试话剧演员的时候,面试官面前摆着的,还是一瓶已经喝了一口的illusion。并且,黄宗沾还想方设法的在这个场景中,增加了一个面试官喝了一口illusion的动作细节。甚至,当罗格在家中招待艾伯特王子的时候,也有illusion的存在,在爱德华招待宾客的派对上,侍者手中端着的盘子上,也摆放着一瓶又一瓶的illusion!

    正所谓,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后世的各种广告,之所以成功,除了其简约而有冲击力的语句之外。就是依靠狂轰滥炸般,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渠道,不停的重复重复再重复!

    虽然余生版的《国王的演讲》中,并没有一句话提及illusion,但是这些不经意间留下的细节,仍旧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只不过,英国人也不是傻子。余生做的如此明显,与余生合作的英国导演和演员自然能看出不妥来。但是,由于剧本本身就是由余生提供。而且剧组本身还是由余生的人主导,所以,这些演员和导演也没有直接删改细节的权力。不过,在这些英国人看来,余生费尽心思添加进去的这些细节,十成十是通不过王室那边验收的。

    不过事情总会有例外。《国王的演讲》在成片后,便将一份拷贝教给了英国王室。乔治六世携英国王室成员,以及他的私人语言治疗师,罗格的原型,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结果。这部《国王的演讲》让乔治六世龙颜大悦。

    余生从后世带来的这部《国王的演讲》与真实历史并不相同,并且,美化的东西太多。比如说乔治六世还是艾伯特王子时的生活状态,比如说他和妻子伊丽莎白的感情,再比如说他和哥哥爱德华的关系。

    在现实之中,虽然乔治六世是英国国王,但是他本身不过是个弱者。如果论才能,他口吃的毛病几乎可以抹杀他一切优点。如果论英俊,论与人交际的手段。他也远逊于他的哥哥爱德华,虽然他们是亲兄弟,但是这样的差别还是让乔治六世很不爽!

    更何况,他的妻子对爱德华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好感。这让一个身为国王的他更加难以忍受。却又无从诉说和发泄。

    而在电影中,乔治六世的这些缺点,却全然不再!虽然口吃仍旧是不可磨灭的事实,但是他却从一个病患变成了一个和疾病、和自己不断抗争的、不屈从于命运的英雄。他的哥哥爱德华不着调的性格被放大。而他的勤恳扎实便格外被人喜欢。并且,在电影中,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对他温柔体贴。尽显一个女子的魅力。

    对于别人,这部《国王的演讲》应该不过是一部励志电影,或者宣传电影而已。但是,对于乔治六世而言,这部电影却是一部意淫电影!现实中乔治六世所有的无能为力,都被电影制造的幻梦所补足,他成为一个自我映照的英雄。

    至于余生在电影中,不断安插的illusion这款饮料,以各种姿势出现的细节,对乔治六世来说,则完全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除了乔治六世之外,英国皇后伊丽莎白也被这部电影所震撼。正如中国人所言,日久生情,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比海深。虽然伊丽莎白曾经在年少的时候,对爱德华确有好感,但是在嫁个乔治六世后,两个人相伴十几年,孩子都生了两个,感情基础还是有的。

    只不过,伊丽莎白也如常人一般,总觉得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总会陷入一个看不清自己所需的恶性循环之中。而这部《国王的演讲》,对她来说,便如同一面镜子。镜子里的自己虽然是美好而虚假的,但是镜子里的丈夫乔治六世和爱德华却是真实的。

    在照镜子的时候,伊丽莎白才发现,原来爱德华的缺点竟然如此之多!如此的不靠谱!此时,伊丽莎白才有所悔悟,不由得沉思,如果真的嫁给爱德华,会过得比现在好么?虽然乔治六世脾气暴躁,虽然乔治六世有口吃的毛病。但是扪心自问,这些暴躁有多少不是她引出来的呢?

    在终于割舍掉旧爱往事之后,身边的男子才越发珍贵起来。于是对乔治六世的态度大改。

    电影的末尾,以乔治六世能成功的在公众面前进行广播为结局,并且将“一九四四年,乔治六世为罗格颁发了皇家维多利亚勋章”的结局,特别用大字标注了出来。而在罗格跟着乔治六世一起看电影的时候,罗格实际上还没有获得英国皇家维多利亚勋章。

    不过,虽然这个事情是虚构,但从故事的整体结构来看,却又真实无比,不可或缺。乔治六世看得高兴,便对罗格笑道:“罗格,看来我必须要给你颁发皇家维多利亚勋章了。只有这样,才能让电影里的故事变得真实起来。”

    罗格也笑道:“其实我一直都认为我是配得上这枚勋章的……”

    这部《国王的演讲》被乔治六世一家,在一个星期内看了三遍。每一次看,乔治六世都觉得兴致高昂,而且也察觉的到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对他的态度明显温柔了许多。心中更是高兴。

    虽然这几个人都察觉到了余生在电影中安排的illusion饮料的细节重复,但是并不以为意。电影就这么过审了。虽然英国王室已经在英国没有了实权,但是一部与王室有关的电影,能否影响到英国人的形象。王室还是很有发言权的,也不必争得他人的同意。而丘吉尔虽然也发现了其中的猫腻,但是如今正是求着美国人办事的时候,美国的财主们能不得罪,还是不要得罪的好,所以,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于是,一部电影史和广告史上都值得纪念的电影,便就此诞生了!

    电影在美国和欧洲同时上映。当然此时的欧洲,除了少数中立国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被德国人给占了。所谓的欧洲上映,也不过是在英国一地而已。一些小的中立国,并不会上映这部《国王的演讲》,生怕德国人就此认为其不中立,然后出兵占领。

    在美国,这部《国王的演讲》还是很受美国人喜欢的。虽然美国人和英国人有过战争,但是,美国也基本上是以英国移民为主干的欧洲各国移民组成的国家。这些移民,也并没有后世传说的那么高大上。那么无所畏惧。

    如果不是在欧洲实在混不下去了,在新大陆最初被发现的年月里,是没有人会愿意主动移民到美国的。所以,在最开始的时间里。移民到美国的,大都是一些欧洲底层的人士。或者是一些幻想一夜暴富的冒险分子。总而言之,绝大多数是穷人。

    所以,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虽然美国人和英国人有所敌对。但是美国人还是很向往欧洲宫廷,欧洲贵族们那种繁复细致的华美生活的。所以,都会不由自主。自然而然的去学习。便如同当年清末之前,日本对于中国的态度。

    而这种生活憧憬,和欧洲情结,直到二战结束后,欧洲繁华绮丽之处已经变成了一堆废墟,而美国人在战争中一夜暴富,才逐渐消失。而此时的美国人,特别是普通民众,还没有这个心气。所以,对一部直接揭露英国王室生活的电影,而不是新闻片,抱有极大的兴趣!

    更何况,这部电影在后世,就是奥斯卡的获奖影片之一。非常契合美国人的精神。所以,在美国人走进电影院之后,纷纷给出了好评。众影迷的口碑,让这部电影的上座率居高不下。

    在英国,虽然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王后经常出现在公众面前,并且安抚民众。但是,记录王室的影像,百分之百都是新闻片。从来没有人看过或者拍过一部真实记录王室生活的故事片。而且,主角居然是现任的国王和王后!

    所以,当电影开始公映的时候,英国人的上座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然后,他们看到了一个没有让他们失望的王室。

    中国的孟子有段话,一直名扬后世,即——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并且,举了各种先贤的各种事例加以说明。意图证明,天将降大任之前,对于一个人的苦难挫折。其实,孟子的论述并不太对。他所强调的是痛苦,但是痛苦本身并不能带来力量。人自古以来,受苦受难的多了去了。

    有太多的人在没日没夜的工作之后,依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不得温饱。有太多的人曾经失去过自己珍爱之物,却再也没有得到过。佛家所言,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经历。

    然而,能从生活中猛醒者了了。太多的人在经历过痛苦和欢乐后,认为生活本该如此。然后,就麻木了。而那种不屈于现实的意志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是极为稀少的存在。但凡拥有者,便是圣贤。

    正如电影中,逃避现实,自私自利的爱德华。和为了纠正自己口吃,而不断努力的乔治六世。两者的对比如此鲜明。让人一看便知。虽然乔治六世的演讲技巧,远远不如精通肢体语言,和懂得调动人情绪的希特勒。但是至拙胜巧,每一个英国人都可以看到自己国王为国家所作出的努力。这种感染力,持久而绵长。

    国王的这些举动,自然会给普通民众以相应的信心。而普通民众在这战争之中,也需要依赖这一点信心给自己以生存下去的希望。所以,英国人偶尔刷一下票房这件事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当《国王的演讲》在英国上映几天之后,英国人惊讶的发现,英国王室的威望已经上升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高度!

    伴随着《国王的演讲》,illusion这款饮料也在英美两国深入人心。美国人自不必说,早知道青鱼中餐馆有卖。并且,illusion这款饮料,已经在美国打开了销路,以青鱼中餐馆为骨干,架构起一个庞大而繁密的分销网络,将illusion这款饮料销往美国各地。

    在英国,幸亏余生早有先见之明,在《国王的演讲》上映之前,便已经和英国人沟通,在英国建了一家illusion饮料灌瓶厂。将浓缩的illusion出口到英国,然后稀释,装瓶出售。否则,即便英国人对illusion有兴趣,也会因为市场缺货,逐渐遗忘掉自己的冲动。

    英国人也很想尝一尝国王和罗格都喜欢喝的饮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而一尝之下,顿时觉得味道不错。这个时代,英国市场上的碳酸饮料,比较出名的也只有可口可乐一种。英国人早就喝烦了。余生推出的这款,有多种口味的illusion,正好契合英国人的心理。

    PS:今日更新奉上,感谢书友@jessicazhao的月票!

 第一百五十八章 来人

    并且,余生在计算过每一瓶饮料的成本后,果断的将每瓶illusion的价格,定为和可口可乐相同的五美分。在这个价格上,不但可以保证有一定的利润,而且可以保证illusion拥有强劲的竞争力。并且,不至于和可口可乐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中。

    不过,余生的这个价格,对于可口可乐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可口可乐再怎么做广告,再怎么吹嘘自己好喝,翻来覆去,也不过只有一种口味而已。而余生的illusion,却有柠檬、橙子、苹果、西柚和原味五种口味之多。并且调配的极好,每一种都不比可口可乐差到哪里去。

    所以,虽然illusion只不过是一款新面市的饮料,但是其竞争力却比可口可乐强多了。可口可乐公司的人看着自己的营业额,自从五美分战略开始后达到的巅峰数字往下掉,说直线下滑有些夸张。但也和坐滑梯差不多,跌势绵绵,根本遏制不住。

    而且,illusion在英国的销售也出乎可口可乐的意料之外。乔治六世在《国王的演讲》中塑造完美形象,基本上成了illusion的免费广告。人们提到王室,就会想到《国王的演讲》,而想到《国王的演讲》,就会想到illusion……

    并且,让可口可乐公司惊讶的是,余生的销售网络并不只有英国和美国。当illusion和余生两个名字挂钩之后,illusion很快的进入中国市场。蒋夫人自知有些小看余生,为了弥补和余生之间的关系,在illusion上市之后,便联系到余生,要了illusion在中国的销售代理权。而余生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和老蒋弄得太僵,所以。也就同意了。只不过把代理权的价格提得高了一些。

    在中国这个时代,蒋夫人下令,还有什么不可以的!饮料灌装厂的建设速度,和空防工事有的一比。不过月余,居然就已经建好了!illusion开始在中国销售。

    虽然五美分一瓶的价格,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贵了一些。但是,这个价格已经可以满足普通的中国人,在节假日的时候,给自己或者家里人买上一两瓶尝鲜了。并且,余生还是著名的爱国人士。在抵制各种非国货的时候。余生的illusion并不在此列。而且,成为一些中国大大小小的上层聚会中,不可缺少的饮品。毕竟,其口感甚佳,且不含酒精。

    余生并不太愿意挣这个时代中国人的钱,蒋家给他的高昂的代理费用,全被余生买成了斯帕姆午餐肉和各种物资,送回国内。当然,还是不会送给老蒋。哪里穷往哪里送。气得老蒋在得知此事后,大骂了许多句娘希匹!

    不过,国内的形势,远远比余生想象的要险恶。即便余生熟知这个时代的历史。他也不曾亲身经历过。蒋夫人代理illusion的费用,给一个人用或者可以够花上一辈子的。给一万个人用,不过只能够这一万个人吃几顿饱饭的。而中国因为战争而衣食无着的人,远远不止一万!

    这一日。有人从国内而来,登门拜访余生!

    ******

    李香兰一开始其实对张善琨和川喜多长政介绍来的夜无光并没有太感冒,若不是川岛芳子送来一封信。李香兰断然不会对夜无光有后来的诸般信任。

    但是,相处的时间一长,李香兰却发现夜无光此人,实在是做助理和朋友的绝佳人选。且不说夜无光会偶尔将余生教给他的歌,交给李香兰,让李香兰时常惊喜这件与工作密切相关的事。单论夜无光的容貌气质和生活品味,便很让李香兰觉得舒适有趣。

    夜无光和青小艺从小受的都是传统至极的教育,读过的典籍不计其数。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当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人身上自然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韵致。正如后世的神剧《亮剑》中所言,有很多人打了一辈子小布尔乔亚,最后还是喜欢女学生。

    原因无他,除了年轻漂亮,女学生比寻常女子有韵致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读过许多书。这个道理男女通用。

    而夜无光,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绝非仅仅是文章典籍,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文人墨客喜欢的一切东西。夜无光不敢说是精通,但至少都会。夜无光虽然没有妹妹青小艺那么妖孽,但是,写的字可以甩后世文科生余生八条街,虽然不会素描,但是工笔画却栩栩如生。诗词和对联这种文字游戏,更是张口便来。虽然比不上盛唐时的诗歌风骨,但是比余生这个只会做打油诗的强多了。

    在新华公司拍电影的这段时间,又爱好上了摄影。虽然摄影这种艺术,是从西方发源,并传入中国的,但是,艺术总有相通的地方。对于绘画丹青一道颇有了解的夜无光,很快便弄懂了摄影技术中的关键。构图,明暗,景致的运用。其实和古人的吟风弄月,并无太多本质上的分别。

    正因为有此底蕴和理解,所以夜无光照出来的照片,总有一股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味道在。让人称道不已。而在李香兰发现夜无光有此摄影技术后,夜无光便由李香兰的助理兼任了李香兰的专职摄影师。只要是李香兰或者夜无光觉得需要拍摄的景致,都可以随意拍摄。

    逛街,会友,演出,歌唱。李香兰从小在中国长大,养父也是社会上流人士,所受的教育足够让她对夜无光照片中表现出的意境和趣味有持久的审美。

    只有夜无光知道,这些照片中,鱼目混珠,有他想要保留的资料!照片这种可以记录细节的东西,从来都不仅仅是艺术品。对于一个潜伏的人而言,所有的照片都可以成为情报的来源。

    夜无光可以从看似无意和胡乱拍摄的照片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细节,并从中拼凑和推断出日本人的动向。或者一件事情的经过和因果。即便某些照片中,并没有他所需要的情报信息,夜无光也会小心留存。

    在余生离开上海之前,他们的商议中,分派给夜无光的任务,除了探听消息,就是观察与守望,并留下证据。等到日本人溃败的时候,夜无光所留下的照片将是清算人性善恶,是非因果的重要证据!

    而且。潜伏的时间越久,夜无光代入的越深。他已经可以完全适应特工这个角色。并且发现,似乎每一个合格的特工,都会有自己独创的风格和个性。与书法和水墨丹青登堂入室时,并无太多区别。

    夜无光已经能将照片和摄影这种手段运用到极致。比如,这一天,在陪着李香兰见过日本人后,他就从照片中发现了许多疑点。照片中的日本人,面容陌生。但是军衔却不低,据说刚从日本派遣到上海。因为仰慕李香兰,所以被安排会面。

    李香兰如今的身份,已经是中国一线的明星。轻易也是动不得的人物。能让日本人特意安排。请李香兰一见,便知这个陌生的日本人身份不低。而且,应该和日本的世家门阀有些关系,不必完全看军部的脸色。可以任意提出要求。

    再者。根据夜无光和此人的接触,以及形成固定影像的照片来看,此人必然身负武功。而且。功夫还属于绝顶的那一种。夜无光虽然年纪已大,习武不成。但是余生和陈天却都是难得的高手,平日说起闲话来,也会说道练武之人的习性。

    无论是什么武功,无论是古今中外的搏击之术,都是首先锻炼人体本身。不仅仅是筋骨的强壮,还有身体上的平衡和柔韧性,以及在打熬身体时,锻炼的意志力。一个练武之人,在登堂入室后,总会有些气质和细节与普通人不同。

    夜无光在回想和这个日本人接触时,非常意外的发现这个日本人的情绪平稳至极,并不容易动怒。完全没有普通日本士兵那种狂热武士道的神经质表现。并且,这个人的一举一动稳当至极,甚至有些不合常理,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概括的话,那就是——平衡!

    更况且,此人身上的气质和余生、陈天如此相似。夜无光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个日本人不但习武,而且功夫不低,至少和余生、陈天相仿!那么,这样一个可以在城市巷战中以一当百的高手,来上海滩要做什么呢?

    而恰巧,此时的上海滩的报纸上,又报道出有日本人军舰押送物资到达上海滩的消息。按照平素惯例,这种消息都是要严格保密的。日本人经过上次的爆炸,不该有如此疏漏才是。怎么会任由这个消息在报纸上刊载,并肆无忌惮的传播呢?好像生怕人不知道一样!

    如此想来,这个日本高手的来意,恐怕不仅仅是保护随船物资那么简单。倒是引蛇出洞的可能性更大些……

    夜无光将情报送出。陈天叹了口气。原本他还想干一票大的。但是如今见日本人有如此态势,还是见好就收为妙。否则,即便他是至诚之境的高手,也不可能在一群手持枪械和其他热武器的日本士兵手中讨得好处去。当年凭借一己之力击杀数十个日本高手,依仗的还是余生的计谋和对手几乎没有枪械。可一不可再。

    *******

    来拜访余生的人,是从属于老蒋的花名册上,并无番号的军队。与后世抗日神剧《亮剑》中,李云龙的那支部队相似。此番前来,只为求助。

    余生有些惊讶,他向这个地区的抗日军队和中国人派发的物资,并不算少,难道还不够用不成?

    可听此人解说,才知道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过的日子远比后世之人想象的艰苦。虽然在当时为了鼓舞斗志,大都会宣传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但是,物质的匮乏,却不是宣传可以填补的。

    敌后的抗日武装虽然可以依靠打劫日本人获得物资,但是日本人如今也不宽裕了。自一九四三年开始,日本人在国内也开始实行粮食配给制度。战前储备的物资,在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失败后,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虽然资源大多数倾斜于前线部队。但是,日本前线的士兵,也只不过是刚刚能够吃饱而已。

    而敌后抗日武装对日本人的屡次打劫,也引起了日本人的重视。押送物资的日本士兵逐渐增多,打劫再不像原来般轻松容易。而且,因为战争,这个区域的粮食产出极少。往往一个壮劳力辛苦大半年才种出来的几亩地,在交战中,就可以被几发炮弹轻易毁去,然后便是颗粒无收。

    日本人杀光烧光抢光的政策,在战争前期执行的极为彻底。以至于,如今几乎抢无可抢!如果强行劫掠剩下的中国百姓的粮食,来年只能是饿死许多壮劳力的下场。那么谁来种地呢?总不能日本太君们亲自下地干活吧!

    生产自救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中国人在搞,日本人也在搞。而且,日本人对待中国普通百姓的态度明显比战争开始的时候好了一些。只要你按时交税,交粮食,那么就可以继续生存下去。

    所以,仗打到现在,除了拼的是韧性和士气之外,更多的比拼,就是后勤和一个国家的家底。中国人数千年积攒下的家底,在从一八四零年之后的百年中,几乎被外国人劫掠一空。而日本人崛起的时间终究太短,积攒的资源实在不多。消耗到现在,两国基本持平。陷入对峙。

    来人一躬到底,对余生道:“鄙人与同志们都非常感谢余先生,在国家危难之际,虽然身在海外,却能心系国内。余先生捐赠的物资实在是帮了我们大忙!所以,鄙人代表同志们特意登门,对余先生表示感谢!”

 第一百五十九章 粮食

    余生摆摆手:“客气了!都是中国人嘛,帮忙打小日本是应该的!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也了解了!只是不知道我能帮些什么呢?”

    来人道:“按理说余先生捐了这么多东西,我们实在不该再开口。不过,国内如今的局势便是对峙消耗。老蒋那边似乎也有些摇摆不定。原本答应给我们的物资,只听声音,不见东西。如今的粮食实在是不够吃了,虽然同志们并无怨言,可实际上对战斗力还是影响不小!”

    “所以,我想请余先生想办法,从美国这个物资相对充沛的地方,弄一批粮食回去。无论好不好吃,以便宜量大,能吃饱肚子为主!钱我们会尽量想办法,足额支付给余先生!”

    余生道:“都这个时候了,还提钱干嘛!我过会儿会和荷美尔的人沟通一下,让你带一批物资回去,虽然不多,但好歹是我的心意。大批量的物资和食品,还要等几个月!这些东西要量大,筹集也需要时间!另外,虽然美国富裕,但是对粮食也是有一些管制的!我要好好沟通一下才行!”

    来人大喜过望:“那就多谢余先生了!”

    来人走后,余生直接和生产斯帕姆午餐肉的荷美尔公司联系了一下,在报上姓名后,便用一个很低廉的价格下了一个巨大的订单。虽然此时的斯帕姆午餐肉,为了保证产量,向产品中添加了不少淀粉,味道实在不佳。但是其至少能吃饱肚子。而且价格不高。

    随后,消息灵通的杰克给余生打来电话。平常余生向国内运送物资,都是通过亨氏采购,包括斯帕姆午餐肉,可是这一次事出反常,余生居然没有通过亨氏,就下了这么大的订单。杰克以为是合作方面出了问题。自然会询问。

    余生对杰克说了中国国内如今的形势和他需要大批低价粮食的事情。

    杰克听罢,对余生道:“这件事情,其实很容易解决。美国各州的法律都并不相同,可操作性很大。而且,据我了解,美国政府管制,都是一些进入等级的食品。如果你想要一些价格极低的食品,可以亲自去农场和牧场看一下。据我所知,每个农场和牧场里,都会有积压卖不出去的小麦。和罐装级别卖不出去的肉食。即便现在是战争时期。”

    “而那些农场主和牧场主,为了保证肉类和小麦的价格,甚至会销毁这些食物。比如把小麦倒进海里,或者拿肉罐头喂狗。其实这些东西,人吃一点问题都没有。只不过味道不会很好而已!只要你保证这些食物不在美国销售,拉低其他食物的正常出售价,并给出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价格,大批量购买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余生经过杰克这个掌控食品帝国的大亨一点拨,茅塞顿开。他这才想起。美国这个神奇的国度,是一个宁可把牛奶倒进河流,也坚决不分发给穷人的国度。是一个资本可以成为决定性力量的国度。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