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大民国(狂人阿Q)-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令阁下,见到你很高兴!”
“是野村公使啊,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来是什么事?”
“当然是关于新疆的事情了,关于铁路修建和矿产开发,以及移民的事情。”
上次见赵书礼的时候他们就提出了允许日本人的铁路通到新疆迪化(乌鲁木齐),原来当年日本人计划修通经库伦连接新疆跟东北的大铁路的时候,竟没有经过新疆督军杨增新的同意,赵书礼此时才知道详情,他当然不能比杨增新差劲了,杨都不同意,他同意了那算什么。
赵书礼再次拒绝道:“我想这个问题不需要再谈了吧,新疆的铁路自有我国去修,同时也会跟贵国修建的铁路连接的,我相信效果都是相同的。而至于移民问题,就不用在考虑了,我国人口众多,自己的国民还没有土地呢,怎么可能把土地分给你们。开矿问题也同样,我们自己有能力开矿。”
野村道:“听闻贵国遇到了一些麻烦,英荷两国政府已经跟我国政府密谈,要求重组八国联军,据我所知法国人对此提案颇感兴趣。意大利人也同意加入,他们现在正在积极的联络美国人呢。我想贵国在此事上需要得到我国的支持。”
野村的话说的冠冕堂皇,可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赵书礼冷哼一声:“送客!”
法国人?一战中一代人的血都流光了,同时流光的还有高卢人的精神,他们不足为虑。
至于意大利?还是算了,意大利人只会踢足球,至于战争还是让给有血性的民族吧。
而荷兰不足为虑,英国人吗,他们从来不是陆军强国,还是赵书礼那句话,除非他们的巡洋舰能开到蒙古草原上来,否则不鸟他。
日本人刚走,徐新六和严裕棠两人联袂而来,他们来竟然也是为了日本人之事。
徐新六脸上愤愤不平道:“司令,日本人的条件你答应了?”
赵书礼摇摇头。
徐新六脸色稍好,对刚从美国回来,立即劝说自己同意跟日本人合作的严裕棠道:“我说的如何,司令怎么会做那种事,司令可不是你这种人。”
严裕棠的人品不止赵书礼鄙视,徐新六也鄙视,赵书礼还知道此人抗日中曾当过汉奸,不过此时还没有发生。
严裕棠一副震惊神色道:“司令你真的没有答应?”
赵书礼道:“是又怎样,我怎么可能如此出卖中国利益,记得早在一战刚结束之时,大量白俄涌入新疆,日本人曾给杨增新建议他们派兵帮忙,杨增新都不答应,我怎么能把日本人引入新疆呢。”
严裕棠叹道:“可惜,可惜错失良机了啊。”
赵书礼道:“什么狗屁良机!”
严裕棠一副神色凝重,为国为民的表情,叹气道:“这次我们从美国接受了那么多设备,拉了那么多投资,现在好多美国人已经不愿意履行合约了,他们的资金链已经断了。我想除了日本有这个意愿和这个实力外,恐怕没有那个国家肯接手的。”严裕棠并不知道赵书礼在美国发了一笔财的情况,因此以为一亿美元的投资金额赵书礼拿不出来,想让他靠日本来得到这笔融资。
美国人撤资的问题赵书礼不是没有考虑过,而是早有预谋,这个不用严裕棠担心,他已经安排在美国游说去了。
“这个不用你担心了,美国人不来,他们的设备会由中国企业接手,而且我还嫌这个规模还不够大,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美国设备。我听说美国现在已经出现了破产潮,起码有上千家企业破产啊。”
严裕棠道:“确实如此,我此次回来也是要给司令报告一下情况,您不是有打算收购美国破产的企业吗,我想这个任务就交给我好了。您只要给钱,什么企业我也给您弄来。”
赵书礼心里清楚,如果用严裕棠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他不放心这个人,上次阴苏联人还行,可是要是转移美国工业实力这样的牵扯到大规模资金的工作也让他干,恐怕只能是肥了他。要知道,上次狙击苏联人采购设备的时候,赵书礼就知道他贪污了不少。
“这个问题有其他人负责的,我已经安排好了!”
严裕棠笑道:“司令可是不放心我,我可以立个军令状,我要求承担一半的任务,我敢保证我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先进更多的设备。”
“这个?恩···倒是值得一试!”如果他真的能比其他人做的好,而且花钱更少的话,那么即使贪点也不算什么,就当是给他的回扣好了。
“如此就谢谢司令了,不过我还是要劝司令跟日本人合作!”
听见严裕棠还提日本人,赵书礼猜测是他接受了日本人的贿赂,于是哼道:“日本人的事情不用再说了。”
“司令可是怀疑我跟日本人勾结,这可就冤枉我了,实话说吧,日本人的事情我还是从徐秘书长那里听来的,我全是为了咱们自己着想,请司令听我细说好吧。”
“为了我们,我到不信你能说出个三五十来。”
“我想问问司令可是担心中日将来会有一战,而被日本人控制了我们的经济,对我们不利?”
赵书礼点头。
严裕棠继续道:“司令大可不必如此担心,我不知道国际通行的准则是什么,想问问徐秘书长,国际上相互敌对的国家是如何处理对方在本国的财产的。我想该不会依旧允许继续经营,甚至是从事间谍行为吧,我的想法是,如果日本人敢打我们,就宣布他们都是间谍,然后没收他们的投资。”
徐新六大叫一声:“哎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宣布他们为间谍倒是不必,国际通行准则是,一旦爆发战争,甚至是战前就可以对不友好国家的资产进行冻结。如此一来的话,假如日本人大量在我们这里投资,战时这些东西都成了我们的了。”
徐新六的话让赵书礼也眼前一亮,他不是不知道这个准则,只是从没想到过利用而已。
徐新六又看向严裕棠,眼神中充满笑意,道:“看来,做这种事还是要你这种人啊。”
严裕棠不满道:“徐秘书长,什么我这种人我这种人的,我知道我以前虽然是有些下作,但是自从跟了司令做事,在司令光辉人格的感召下,我已经改邪归正了,不敢自比孔圣人那样的君子,但是耶稣神马的咱还是不输的。”
赵书礼也放心了,解决了一直困扰自己的日本经济侵略问题,心情相当愉悦,当即道:“好了,好了,别开玩笑了。徐秘书长,你去拟定一个计划,看看那些行业适合日本人投资,记住一定是要有利于我们工业发展的,至于移民之类的就不要答应了。”
徐新六道:“放心吧司令,就交给我了,我倒是要让日本人好好的出出血。”
赵书礼又想到了当初自己利用日本人收回蒙古的想法——利用你的敌人帮助你,比你的朋友帮助你更高明!
正文 七十四节 高凤举
日本人目前跟归绥政府纠葛不清的就是新疆问题。
本来这个问题轮不到自己头上,可奈何自己去美国前让高凤举进军新疆了。
新疆是个好地方,这不仅仅是一句歌词,新疆真是个好地方。
新疆气候宜人,风景美丽——可不仅仅只是沙漠啊。天山南北有七亿多亩草场,仅次于蒙古、西藏,但是跟蒙古和西藏不一样的是,由于受到天山雪水的浇灌这里的草场非常肥美。除了草场,他还拥有近上百万公顷可耕地,上千万公顷可垦荒地。新疆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也较充足。仅仅是农业潜力,就值得赵书礼把这里抢下来,然后往这里移居三千万人口,建设成一个粮食基地。
更何况这里还是资源丰富的地方,有上百种矿产,更重要的是这里产石油,而且储量非常可观。这才是赵书礼最重要的目的,未来的战争中,石油都没有难倒真的要靠两条腿跟日本人干仗吗,游击还可以,正规战还是算了。
要说占领新疆还得说说高凤举这个人,他是第五集团军主力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为人低调本分,赵书礼一贯不喜欢这类人,觉得没有冲劲,守成还行进取就不足了。要不是陈驰跟日本人的火并中,第三师基本被打残了,而第一师的师长郑金声已经无意于军旅了,他才不会派高凤举进军新疆呢。
当然除了第一军赵书礼还可以选择第二军和第三军,但是仔细考虑一下就知道,这两个军不合适。第二军的军纪训练都中规中矩,人数也更多达到了十多万,是目前第五集团军的基石,但是他们此时驻扎在张家口防止华北的军队进入塞北,至关重要不能随意调动。而第三军就不用说了,土匪习性浓重,把这些人放到新疆那种民族情况复杂的地方,非得给你激起民变不可。而且赵书礼是有意培养第一军的,这个军全都是主力,他是打算将来作为主力部队使用的,宁可数量不多,但是一定要训练有素,尤其要经历战争磨砺。
因此高凤举的进疆也就成了必然。
这本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没想到高凤举的表现让赵书礼眼前一亮,又发现了一个高级人才。
高凤举带领一师人马经过外蒙,在过去多次跑过蒙疆商路的晋商向导带领下,走小草地商路艰难的跨过阿尔泰山脉步入新疆。
高凤举进疆,新疆督军金树仁本来还想武力抗拒,可是一路上派出的骚扰军队有去无回,在迪化城下一战,也是损失惨重,不得已投降了。能这么顺利还得说杨增新的功劳,这个人不爱钱不享受,就一心让新疆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说不上好坏。但是他有一个政策却是善政,那就是裁军,当内地的军阀们想法设备的扩大军事实力的时候,他将军队从一万八千裁撤到了一万以下,所以此时才不堪一击。要不是新疆太远又太穷的话,恐怕早被人灭八回了。
高凤举顺利进入迪化后,详细了解了当地的情况,然后电告赵书礼,提出了一个想法。他觉得新疆就要大乱大治,这里民族众多,而且制度在保守的杨增新管理下还停留在清朝时期,实行的还是清朝的扎萨克图制,贵族们占据大量草场,牧民生活困苦。分牧场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但是操作起来的方式却不一样。
在得到赵书礼的同意后,高凤举大刀阔斧的开始治理新疆的行动。
他先是让商人百姓散播他要收回王爷牧场然后分给百姓的消息,此举自然惹的拥兵自重以前跟杨增新也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那些王公的不满,终于聚合在一起起兵了,领头的是这里最大的贵族,满楚克札布汗王。
满楚克扎布汗王是土尔扈特部部落的最大王公,他直接控制下的土地至少有整个部落的三成,因此他对于该政策最为抵触。说起这个部落还大有来头,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蒙古东归的部落,被清政府安置在新疆。
很快满楚克扎布聚拢两万牧民包围迪化城,由于此次行军道路问题,高凤举军中缺少重武器,只有少数迫击炮,但是轻机枪不缺。于是他稳守迪化城,各种火力配置得当,大量杀伤了来犯的骑兵。结果不到两日,满楚克扎布就撤围而去,但是他不是真正的军官,蒙古人也已经不是真正的军人了。撤退很快在高凤举部骑兵的追击下成了溃散,高凤举不惜代价的穷追了数百里,最终把养尊处优惯了,跑不动停下来休息的满楚克扎布擒获。
满楚克扎布起初非常害怕,他不知道汉人会不会杀了他,但是高凤举没有动手,反而是好吃好喝招待着,就是不动手。得知满楚克扎布被抓后,其他部落又组织了因此攻击迪化的行动,同样失败告终,但是高凤举没有追击。知道一个月后,确定当地已经没人愿意来攻击他的时候。他才跟满楚克扎布见面,劝说他将自己手里的草场卖给政府,能活命还能得到一笔钱这对于担惊受怕了一个月的满楚克扎布来说有什么不满意的呢。于是当即答应下来,但是他还是不放心,仍然感觉自己的生命没有保证。直到高凤举亲率大军,护送他回部落,然后驻扎下来,直到土地分配完后才离开。
然后高凤举去拜会了在土尔扈特甚至整个新疆影响力甚大的生钦五世活佛,对活佛承诺保护庙产,然后去各个回教寺庙去拜会阿訇,同样宣布保护寺产,又专门拨款办了几次规模宏大的宗教活动。之后高凤举突然再次强硬起来,要求所有部落按照土尔扈特部处理草场土地,这时候没人敢不从了。第一因为军事上实在打不过,二来高凤举开价还是很合理的,起码相当于他们草场十几年的收益,第三各个王公发现越来越难以煽动部民了。
新疆大局速定,让赵书礼看到了高凤举的果决和能力。要知道此时已经不同于过去了,现在塞北各地的各种规范制度,在徐新六的操作下,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最规范和齐全的。徐新六尤其重视保护财产权,因此现在进军新疆的高凤举可不能像以前赵书礼在外蒙或者在河套时候那样蛮干了,他要收回王公的土地唯一的方式只能是购买。但是王公们却不知道塞北的这些制度,因此高凤举才诱导他们先造反,然后镇压这时候就不是强行没收私产的问题了,而是贼产的性质,同时恰如其时的提出要收购王公的土地,他们也就不敢反对了,因为反对的话不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被打成反叛。
可当高凤举一稳定新疆后,日本人就找上门来了,第一个找的自然是新疆新任军事新贵高凤举本人,但是他谢绝了日本人还有日本人提出的扶持他的诱惑,而是全部推给了在归绥政府去处理。同时他把日本人会见他,对他许诺和向他提的要求,一条条的详细记下来,通过电报发到了美国,这是让赵书礼明白他的心迹,他是忠诚的。
日本在高凤举那里碰了几次钉子后,又去做徐新六的思想工作,大谈两国经济合作的好处,但是徐新六也不为所动,直到赵书礼回来,日本人才再次看到了希望。根据他们的经验,虽然赵书礼这个军阀对利益看的很重,但是他是懂得妥协和退让的。
这才有了几次野村的登门拜访。
正文 七十五节 英荷联军
陈驰已经在包头的西郊大营中蹲点了大半年了,他毒辣的眼睛紧紧的盯着一个个从眼前走过的士兵。
他的第三师在上次跟日本人死磕中几乎被打残,步兵伤亡近四成,骑兵也伤亡了三成,只有炮兵幸存几乎没有损失,好在赵书礼事后允诺他重建第三师,允许他优先在新兵中挑选士兵。
于是他到了包头西郊大营,现在这个大营已经成了新兵训练营,有五万新兵在这里接受训练。这是根据跟德国的军事合作,第三期的内容而成立的。跟德国的合作分几步走,每一期都有不同的德国顾问来到绥远,其中第一步是训练现有军队,陈驰就是在那次脱颖而出的,第二部是预备役的建立,第三部呢则是为更大规模的义务兵役制做准备,要是没有跟日本人的那次交锋,或许这些新兵经过半年的训练后就会被编入预备役,然后回家该干嘛干嘛去。
“师长,急电!”
警卫员大步跑到陈驰身边,拿出了公文包中的一份电报。
陈驰看过后,脸色狂喜,却又皱起眉头。
“师长,怎么回事!”
警卫员问了一句,随即闭嘴了,他看到陈驰的目光不善,他知道不该问的不问。
但陈驰却没有像往常那样训斥人,反而深呼吸一口气,说道:“参谋部电令我们师立刻移防到承德。”
“去那里干什么?”
“不该问的别问!”
警卫员只好闭嘴了。
突然一对士兵走面前走过,陈驰当即叫住了教官:“老李,来来来,抽根烟。”
陈驰的笑颜如花递上香烟,老李却不假辞色:“干什么?”
“嘿嘿,这队人归我我了。”
“不行,他们还有十多天才完成作训,哪里能现在就走呢。”
陈驰帮教官把烟点上然后道:“到我哪里练跟在你这里练还不都一样,通融通融,给他们签了完训书吧。”
“这事没商量,这是作训大纲要求的,我没权利更改。”
“哎,我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啊,来,附耳过来!”
陈驰神秘的在教官耳边嘀咕了一阵子。
“什么,英国鬼子打过来了!”
“你小声点,这可是军事机密,现在这些人我可以带走了吧。”
“好吧,不过下不为例啊,NND英国人欺人太甚了,算我老李出份子力了。真羡慕你们这些家伙,可惜了我老李英雄一个,谁想被该死的日本鬼子打残了。”
老李是一个伤病,腿部跟腱断裂,左腿瘸了。
陈驰带走了这只新兵连队,至此他的第三师补充完毕,人数扩大到了三万人,有炮兵一旅,骑兵一旅,步兵三旅,完全超过了军中对主力师两万人的限制,是一个特种混编师。但是陈驰仍然忧心愁愁,方才的电报让他驻防承德,而原因是英荷联军沿着平绥路在向张家口推进,目的是进入塞北地区。——平绥路,原来的京包路,因为北京在北伐后改为北平,铁路线因此改名。
说是英荷联军,其实大多数是英军,荷兰人不过是打酱油的,在联军两万人中只有八百荷兰军队。对于英荷联军的到来,陈驰是报欢迎态度的,欢迎他们到绥远一日游,然后进入俘虏营。但是他不无担心,对列强的军队,他唯一的经验就是上次碰日本人,如果这两万英荷联军都是那种素质,那么陈驰的三万人恐怕不是个儿。不是陈驰对自己的军队没有信心,崇洋媚外,相反这家伙是个十足的民族主义分子,只是他心里明白第三师目前绝大多数是新兵,都是没见过血的主儿,相当多还是刚从中学或者小学毕业,然后不愿意在上学的毛娃娃而已。
但是他不是个懂得妥协的人···
一个星期后,第三师已经整体移防承德,原本在这里的第三军人马跟他们军大部已经调回绥远去了。
今日军营中非常热闹,陈驰从附近老乡那里买来了一百多头猪,放到了军营中,然后把新兵聚集起来,让他们把枪里的子弹退出来,上上刺刀跟这些大公猪去搏斗,他要让这些雏儿见见血。
以班为单位,十分钟一轮换,让新兵们上去杀猪,哪个班成功了,那头猪就是他们今天的奖励。
相反如果失败了,就要负责将军营中被猪拱乱的场地收拾好,还要擦洗干净地面上的污血,最后还得被罚跑一万米。
于是新兵们是相当的积极,可是他们太低估了猪这种生物的生命力,抢着排到前面去杀,结果第一头猪就干掉了三个班,半个小时候才流尽了血倒地,被第四个班捡了个便宜,乐滋滋的抬着战利品向炊事班行军。
这样的训练持续了半个月,训练对象不全是猪,还有牛羊,最后还有几十条土狗充数。不是陈驰想要改换花样,实在是附近村民家里的牲口都被他买光了。
直到陈驰再一次接到了移防的命令,新兵们才结束这样的训练。
这一次陈驰的移防地是承德,他们到了承德后,稍作休整,当即南下经过长城古北口入关,这是赵系军队自从第一次直皖战争后,第一次入关,但不会是最后一次。防守古北口的是占据北京的晋军阎锡山部,第三师是秘密南下,而他们也是悄悄放这只军队入关了。原因吗很简单,这只军队是去打英国人的,不是跟他们抢地盘的。
······
联军指挥是英军师长查理爵士,这个人长期担任殖民驻军军官,可谓是英军中不多的有军事经验的军官了。
此时他正一副贵族派头跟身边的荷兰指挥官大谈下午茶文化。
可显然荷兰人并不买账,他更喜欢红酒,而不是什么大吉岭红茶。
“爵士,我们什么时候能攻下张家口!”此时他们正驻扎在张家口外,声声炮声正不绝。
高贵的查理爵士捋了捋自己漂亮的胡须道:“哦,不用担心我的小斯宾诺莎,我曾经在这块土地上带过两年,我可是坐过他们皇帝的龙椅的,依我对中国人的了解,不出两日他们的军队就该逃跑了!”他曾经作为士兵可是参加过八国联军的,在他心里那时候真是天堂,你可以拿走任何你想拿走的东西,可是那种机会以后恐怕都不会有了。整府给他的指示对中国人太文明了,竟然不允许士兵私自出营,更不允许私自跟中国人接触。
年轻的荷兰团长斯宾诺莎还是不放心道:“难道不派我们的士兵进攻,就靠打炮就能打炮中国人?”
“哈哈,我可爱的小朋友,你太不了解中国人了。你要相信我的军事经验,我可是在十几个地方征战过的,南非,埃及,还有印度,你这样质疑一个优秀老兵的军事经验,真是让人难过。”
“十分抱歉爵士,我知道我不该怀疑,但是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战斗,所以难免···您懂的。”
“呵呵,不用担心,我就喜欢提携你们这些后辈了,我想这次轻松的军事旅行之后,你就该升职旅长了吧。”
“这都要感谢爵士!”
不得不说斯宾诺莎这个小伙子很会讲话,他不称呼查理的军职,反而称呼他爵士。这让这个平民出身,靠着在殖民地的军功成为贵族的家伙非常有成就感。而得到斯宾诺莎这个真正的贵族的奉承,更是一种享受,比下午茶更好。
“报告,指挥官阁下,急电!”
秘书来报告有急电,查理第一时间没有要过电报,反而是皱着眉头把士兵训斥了一顿。
“记住了,以后叫我爵士,尊贵的爵士!”
“是!”
“什么!我们的三个物资处,同时被不明敌人袭击!”
查理大惊,再也顾不得装他的贵族风范了,条件反射般的弹了起来,以一个笔直的军姿立正了,同时眼睛睁的大大的。
正文 七十六节 没有剑就没有工业化
查理爵士的桌上有张大大的军用地图,上面用红线标示着三处军事物资的存放处,沿着京张铁路线上的清河镇和昌平镇,还有靠近津芦铁路末端卢沟桥站的丰台,尤其是丰台站因为英国人最熟悉觉得最有把握,所以大多数的武器弹药都存放在这里,这里是名符其实的后勤总物资处。
不能说查理爵士大意了,作为一个有丰富殖民地军事经验的军官,他明白在这样的地方战斗,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后勤。他也是这么做的,他放了一千英军在这些物质堆积处布防。其中丰台就驻守了五百英军,可是没想到还是被攻击,而且据说没留一个活口。
丰台大营本来是清军重要的大营,有拱卫京畿的作用,可在庚子国变后就一直由英军驻扎,因为辛丑条约规定,西方列强的军队有权利在北京周边驻军,尤其是铁路线附近更是不允许中国军队私自进入。英军在这里一直驻扎到了1925年,直到跟冯玉祥军冲突,被西北军赶出大营为止。而现在,他们这群胡汉三又回来了。
查理爵士半天没有说出话来,但是他内心已经气氛的抖起来了,电报中关于三个物资站的守军全部被杀,无一幸免的消息让他无法接受。
“这是野蛮人的行为!”许久查理爵士怒道。
收到消息后,正在查看地图的斯宾诺莎听到这句话后,抬头道:“没错,爵士您不是早就说过了吗,现在这种情况应该在您的预料中吧。”
这是斯宾诺莎这几天说的唯一让查理爵士难堪的话。
“哼,我自然早就想到了,放心大英帝国军人的血不会白流的。来人——”
查理爵士怒火攻心,随即下达了一大串的军事命令,在张家口外保留一个团的兵力,剩下的军队全部回撤,沿着铁路线扫荡,并授命他们可以向他们见到的一切可疑生物开火。
英荷联军大部步兵后撤扫荡后,前方的炮兵基本上就处于无保护状况了,就在此时张家口突然以猛烈的炮火开始回击。
······
前线战斗很激烈,后方同样热情。
群众们,尤其是学生们,热情高涨,没事就到街上喊两嗓子表示支持整府。
而赵书礼正忙于处理企业界的事情。
到目前,塞北等地的工业发展已经有模有样了,仅在绥西地区就有三千多家工厂,当然大多数集中在包头和鄂尔多斯,少量在归绥和张家口等地。
其中规模最大的要数孔韧一手建立的三十多个大型国营工厂,其中涵盖了机床制造,成套电力设备,成套化工设备,机车制造,燃气轮机,精密轴承,大功率电动机,齿轮和传动轴等等,几乎就是一个小型的重工业制造体系。
而此时这些厂子一改建立之初就出现的不景气情况,这些天里就没有闲着,每个工厂都加班加点,日夜不停地生产者各种机器设备。原因吗就是苏联人下了大笔的订单,大到了这些厂子无论如何开动马力都吃不下的地步。
除了这些大型的国营厂子外,也有不少的民营工厂大获成功,比如永利碱厂。
自从二连盐池的工厂投产后,永利产品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又加上赵书礼和徐新六的银行大力支持下,永利的红三角牌纯碱不但把国外的产品赶出了中国,而且占据了日本,苏联市场,同时也向德国大量出口。德国整府也非常合作,他们暗中降低了赵书礼地盘上输入产品的关税,当然目的是为了让赵书礼整府有偿还他们贷款的能力。
由于碱厂效益大好,二连厂的厂长侯德榜手里的资金宽裕后,他开始大力进行各种产品的研发,将盐化工扩展到了大多数的产业链,其中有一个也成了工厂的又一个赢利点,那就是制革业所要用到的硫化钠等几种化学产品。同时他还对制造化肥很感兴趣,已经研发出了生产工艺,正在跟高星桥的煤化工公司谈判希望联合生产化肥,因为生产化肥的许多原料都来源于煤化工的产物。
说道高星桥,他的产业发展的同样迅猛,几乎不输于永利碱厂。
不过跟永利完全靠着自己的技术优势不同,高星桥产业的很大一部分利润是因为他生产大量的炸药,这些都以略低于进口价格卖给了兵工厂,由于他的工厂就近煤矿产地,而且开采煤炭的成本和人力,电力成本都很低,所以利润相当丰厚。使用这些利润,高星桥也是大力扩展他的产业帝国,他不停地游走在中德之间,又利用自己的身份,为他的厂子招揽了大批的德国工程师,不但生产产品也做研发工作。除了炸药外,他的厂子另一个暴利产品是染料,这些从煤炭中来的东东也是大量出口到日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