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大民国(狂人阿Q)-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舰艇,在新加坡找到了足够的工人,出海去打捞日军被炸沉的几艘航母,几艘战舰。

    同时开始在新加坡招募海员,告诉他们他们将加入中国海军序列,报名者踊跃,报名者技能过关,报名者真心诚意。日本人在新加坡统治期间,对待这里的主要族群——华人,十分的不友好,他们进行过数次大屠杀,屠杀总数到了三万人左右。新加坡可以说是一座华人城市,华人比例在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这座城市对日本人的感情是憎恨的,而南洋的移民有个特点,那就是宗族观念很强,当初移民的时候就是靠宗族纽带出来的,不是同乡就是亲人,日本人屠杀了三万人,几乎跟每个华人都结仇了。而且在日军统治期间,被敲诈勒索,殴打责难,这些事情,几乎是每一个华人都遇到的,他们能不恨。

    新加坡作为一个港口城市,这里谋生的华人中,不缺在海上讨生活的。在过去的英国船舶上工作过的,在当地富商的船队上工作过的,航海技术这里不缺。另外还有大量的造船工人,他们技术娴熟。即便是在中国国内恐怕也找不到如此众多,精熟造船工艺的华人了。

    因为一战结束后,英国在新加坡斥资五亿修建了一个海军基地。这个海军基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船坞,并储存着能够支持整个大英帝国海军六个月的油库。之后,政府又建了一个空军基地,协助保护海军基地。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称新加坡为“东方的直布罗陀”。可惜的是,这个海军基地并没有任何战舰。英国的策略是将英国皇家海军全部驻扎在欧洲,在新加坡有需要时才遣航过来。

    日本人占领期间。这个基地自然是被日军使用,美国人打败了日本舰队,现在这里既遭受了战争的破坏,又有日本人临死前的疯狂破坏。暂时是无法使用的,但是美国人的工兵水平世界第一,不用几个月就可以基本修复。

    打算就这个基地的使用问题上,己方却爆发了矛盾。美国人自然想使用,一登陆就已经派遣了大量的工程人员登陆修复了。美国人一旦占据了这里,对继续的作战有很大的优势。英国人也不会放弃这个基地,新加坡一收复,他们就派人来接收。中国人也不会放弃这里。英国殖民地官员一到,就受到了占领军。黄凤府军的阻拦,矛盾就此爆发。

    三方开始谈判。英国人对美国使用这里没有异议,但是必须尊重英国的主权。中国人则是纯粹想霸占这里,如此先进的设施,对缺乏舰艇制造技能的产能的中国十分重要。任由不太熟练的黄凤府跟英美去扯皮,沈鸿烈却超然世外,他此时正在跟当地的华人家族,政治力量接触。

    华商代表、宗族族长以及政治领袖。

    其中带头的是谭显炎,不用沈鸿烈去找他们,他们就已经找到了中国军队,中国军队把他们介绍给了沈鸿烈。

    谭显炎背景复杂,马来土生华人,战争爆发后,到重庆接受特工培训,在印度接受游击队训练,然后潜水回到马来西亚,进行情报工作,与林谋盛一起为136特殊部队领导,林谋盛被捕后,他成为总联络官,此时是这只部队的代表人物。136部队,一直从事秘密间谍、游击作战的部队,中英两国联合训练,两国共同领导。

    “谭先生,你是个中国人还是英国人呢?”

    沈鸿烈跟他来回试探了几番后,语重心长的道,他要彻底弄清楚这个人的离场。

    谭显炎笑着指着自己的脸,扯了扯脸皮。

    沈鸿烈明白了笑道:“黄皮肤,一万年也改不了了。”

    谭显炎道:“没错,我想沈长官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交代啊,能做到的在下一定配合。”

    沈鸿烈道:“我要你,在新加坡组建军队,马来华人的军队。”

    谭显炎有些犹豫,道:“南洋华人再也经不起折腾了,这几年游击运动,已经有不下五十万人死于日军之手了,现在正规军既然已经到了南洋,我想我们最多只是配合就好了。而且在下已经想要隐退了。”

    谭显炎这个人确实没什么政治野心,也正是这样,他才得到了英国中国的一致肯定。那个历史上,二战胜利后,他就退役了,然后经商,最后发财了。

    沈鸿烈笑道:“打赢了日本,可战争未必就能结束了。”

    谭显炎皱眉道:“你是说英国人,没错英国人自从蹩脚的被日本人赶走后,就失去了民心。可是你也看到了,这几天几队英兵上岸后,无不受到热烈欢迎,老百姓渴望稳定啊。”

    沈鸿烈道:“但总归他们是英国人,他们白皮肤的。谭先生你可想好了,到底是让中国人站起来,还是继续给英国人当奴隶,可就看你了。”

    谭显炎叹道:“什么奴隶不奴隶的,不是在国内活不下去了,谁愿意到这里来讨生活。都是为了活着,说不上那么严重。我没有从政的意思,还望沈先生成全。不过今天的事情我不会泄露出去的,不管将来这里是谁的天下。只希望对马来华人能优待一些。”

    沈鸿烈道:“谭先生,这你可就错了。组建马来当地军队,这是为了马来人根本的利益,也是我受的指示。不管你同不同意。都会组建。当然由谭先生来组建,大家都放心,中央放心,英国人也放心,这样才能给华人最大的安定,如果换一个人,恐怕很快就要再次打仗了。”

    谭显炎非常为难,当年是怀着一腔年轻人的热血参与反抗的。可是现在他已经累了。

    但是就像沈鸿烈说的那样,如果一定要组建华人军队,由他出面确实是最合适的。

    “你让我考虑几天。”

    谭显炎还是答应了,几天后他张贴告示。组建马来反攻军队,其中没有像沈鸿烈想的那样纯粹华人的武装,而是包括了印度人、马来人和华人在内的联合武装,当然华人是主力。而黄凤府立刻调拨了一批美援装备给与他们,并派出了大量的军官帮助他们训练。招兵的告示反响很大。大量华人踊跃报名,第一是他们确实跟日本人有深仇大恨,日本统治这几年,可是新加坡历史上最黑暗的几年啊。第二是刚刚得到光复,这里的经济凋敝。民生困难当兵能吃粮拿饷。总人数三万的军队,不到半个月就招募齐了。其中两万六千是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各有两千。

    沈鸿烈很坚决的给这只部队取名马来自由军,这名字意味深长啊,现在打的旗号是,从日本人统治下解放马来还马来人自由,将来或者可以把日本二字换成英国也说不定。

    找谭显炎组建军队,沈鸿烈还找当地大族组建整府,名义是稳定新加坡局势。

    沈鸿烈中意的人是当地富商林文庆,林文庆是个名医,同时也是个企业家,还是个慈善家,又是同盟会老前辈从狱中营救过孙中山。先后创办学校,医院等福利设施,创建过银行,保险公司等企业。发明过治疗脚气的药水,引种巴西橡胶,是马来橡胶园开创者,被誉为橡胶之父。当过大学教授,在厦门大学教书多年,给厦大捐助过很多资金。

    日本人占领这里后,要利用他的威望,让他出面作华侨会长,利用他勒索华人。

    因为违心为日本人服务过,内心十分愧疚,此时正在闭门谢客。

    沈鸿烈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他组建政府,名义也是稳定局势,还老百姓一个安定。他相信只要这权力机构组建完成后,就不由少数人说了算了,尝过政权的甜头的华人,自己会站出来的。

    林文庆在南洋很有威望,用他确实非常合适,他一出面,各地的南洋华商纷纷支持,出人出力出钱,整府很快运作起来。然后在他的帮助下,英国基地船坞再次运转起来,第一笔生意就是修复日军沉没的航母。

    但是这几艘航母的归属,却又是一个争议,英国人想要,美国人倒是无所谓,中国人也想要。沈鸿烈这时候出示了赵书礼给与的文件,表示代表塞北来跟美国人谈判,他绕过了英国人,因为他知道英国人不可能答应他的条件。让英国人坐看中国在南洋组建一支海军,还驻扎在新加坡,那么他们宁肯新加坡还在日本人的手里。

    但是美国人却有另外的想法,美国人的下一步计划已经开始了,他们想要打两个地方,麦克阿瑟是想美国人第一时间攻占菲律宾,然后他的陆军就能回去了,完成当年他许下的还会回来的诺言。但是美国海军的米切尔却希望攻打台湾,占领台湾后,美军将获得一个直接轰炸日本本土的基地。

    美国海陆军意见不一致,但是此时麦克阿瑟显然比不上屡战屡胜的米切尔的话有力道,可是美国人对登陆作战很疑虑。大量的伤亡,是他们的第一顾虑,日本在台湾经营的时间太长了,美军上去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他们这边,恐怕局面比澳洲还要困难。

    沈鸿烈深刻的抓住了美国人的心思,他提出,中国人负责攻占台湾。但是条件就是,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海军为自己的陆军护航和运输,因为对英国人不放心,缅甸第一次战役就是例子,中国人被英国人算计狠了。美国人不想答应,可是中国人就不出兵。

    美国人也知道,中国人希望组建自己的海军,然后渗透到南洋,英国人是最大的受害者,至于美国人的利益吗,相信中国也会保证的,只是坐看中国人崛起,他们也不是很乐意。可不答应中国人,他们就不出兵,解决日本英国人可以不关心,但是美国人不能不关心。

    密谈很激烈,最后在沈鸿烈答应,中国军队帮助美军,至少出动三十万人与他们组成联军,帮忙收复菲律宾,并且不对菲律宾做任何要求的情况下,美国人答应了下来。只要美国人答应了,那么占领新加坡海洋的美军,和控制了陆地的黄凤府军,就完全可以做主了。

    而且沈鸿烈的要求可不仅仅是三艘日本航母那么简单,他要要求美军至少提供三十艘运输舰,五艘作战舰艇,他的要求是战列舰,可美军只答应给轻巡洋舰。这些当然都是通过租界法案来完成的,最后要不要还就看两国关系了。

    东北军官,南洋水手,日本航母,美军巡洋舰。

    一艘混合,杂牌的中国舰队在南洋成立了。未完待续。。

第四卷 抗日烽烟 四百二十三节 绝望的日本

    新加坡海战过后,美国人就没消停,简单的休整后,他们开始在印尼海域,苏禄海域,泰国海域频繁出动,围剿日本海军力量。不彻底清剿了日本海军在马六甲附近的存在,美国人就没办法彻底的放开手脚去进攻菲律宾或者台湾。

    班达亚齐、占碑、居港等地在黄凤府军、英国殖民地军、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联合作战下,一个个攻占,马六甲彻底控制在了美军手里。接下来是坤甸,坤甸之后是对雅加达发动攻击,作为日本在印尼统治的中心,雅加达遭到了很强的抵抗,在绝对力量下,这里也毫无疑问的被收复了。沈鸿烈一路跟随,秘密的撺掇当地人,或者华人组建政府,稳定局势。雅加达的政府最有效力,作为经济繁荣之地,这里的华人数量众多,原来跟新加坡一样,也是南洋华人的一个聚居地。

    在美军大西洋舰队在印尼海域展开行动后,美太平洋海军也调集了主力,从腊包儿开始,往西攻击,双方最后在帝汶会师。整个印尼海域掌控在了美军手里,同时澳大利亚通往日本的航道,彻底被封锁。倒不是澳大利亚到了困境,相反是日本的局面更加恶劣了,澳大利亚不缺少资源,现在在澳洲的两百万日军,虽然被孤立了起来,可是这里的钢铁生产在继续,澳大利亚本来就有不弱的军工生产能力,日本占领这里后,又建设了一批。现在完全能自给自足。

    日本本土就惨了,此战过后,不仅是失去了澳大利亚的钢铁供应,而且印尼等地的石油资源也被切断了。他们面临的是。坦克开不动,舰队搁浅的命运。而这种命运的结局,只有两个字,战败。

    日本绝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调集兵力,要孤注一掷,打一场反击之战了。他们把战场选在了越南东南方沿海地区,这个地方是美军必攻之地。这里扼控南洋之角,是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必经之地,只要日本舰队存在这里,那么美国人就不能从容的开去菲律宾海。或者台湾海域,在整个南中国海的行动也随时要提心吊胆。

    日本决定防守,美军只能进攻。而这里的海军基地,十分适合日本人防御,因为这里有个地方叫做金兰湾。1904年的时候。法国人曾经把这里开放给自己的盟友沙俄,当时沙俄百艘各种船只云集这里,证明了这里作为大型军港的潜力。1935年开始,法国人开始在这里修筑海军基地。五年后的1940年,这里被日本人接收。日本人继续加固修筑,此时这里已经是东南要塞了。是其侵入马来和印尼的基地,现在又成了他们防御西南的屏障。

    金兰湾大海战一触即发,此战还有一个变故,中国海军将作为一个助力,第一次出现在二战的舞台上。

    航母还没有修复完毕,但是美国人的运输舰和巡洋舰已经移交了,中国军官带着一帮子生疏的船员,加入了辅助作战行列。不求立下战功,只要不撞沉友军或者自己的船只就行。这样难得大海战,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和第三强国之间的较量可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

    ————————————

    “上个星期东京地区有十三户人家集体自杀,据统计开战以来,自杀人数成直线上升状态,累计已经超过千人???”

    “据军方人士透露,目前战况不利,南洋方面面临全线崩溃之局???”

    “昨日支那飞机轰炸地方增加到十三个城市,涵盖上千万人口???”

    “粮食价格明日将再次涨价???”

    东条英机看着这一个个消息,头大如斗。这些消息都是日本各大报社的消息,当然是没有发出去的,普通人看不到,但是英机还是能看到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负面消息就开始满天飞,从中国飞机轰炸,还是美国人反攻澳大利亚,又或者是缅甸战争开始,英机已经记不清了,反正军方的审查是越来越严格了,任何不利消息别想有一丝泄露出去。可严峻的情形是不可能完全瞒骗过百姓的,老百姓可以不知道海军的势力,可以不知道陆军的退却,可是不能阻止他们知道物价的上涨啊。现在民间怨声载道,军方放出去的不断胜利的假消息,也难以抑制民愤了,只是靠着高压政策,维护着统治而已。

    可是老百姓的压力,哪里有他大啊。

    这一两年来,明明日军的意志力没变,兵力还增加了,可是为什么在对手面前,就是止不住的退却,一个个玉碎的消息,一个个失利的战报,让英机觉得他面对的敌人就仿佛压路机一样,眼看着慢悠悠可就是毫不迟疑的往前开着,碾碎前途的一切。

    这种无力感是他从没有过的,他曾经以为,只要意志上永不认输,失败的命运就永远不输于日本,可是在绝对的强力面前,他快要崩溃了。一个个敌人前进的战况,仿佛一把把正在往他心头逼近的利刃,明明看的见就是躲不开。

    他曾考虑过跟英美何谈,可是对方开出的条件太高了,连战前的占领地都保不住。

    现在他不得不在此考虑何谈了,让人经过各种渠道私下里联系英美,他认为盟军不可能是铁板一块的,至少英美跟中国不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至于中国,他从来就没想过,他不认为日本和中国可以和平的站在东亚的大陆上,两国只能有一个存在,不是日本就是中国。

    初次接触的结果是,英美要日本立刻无条件投降,什么是无条件投降,就是不能谈条件,立马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上,是个人能答应这种条件吗。起码在日本没有被打的站不起来前,他是不会考虑这种选项的。他希望的是,停止跟英美的对抗,日本可以撤出菲律宾,缅甸等英美的殖民地,同时停止军事行动,让英美去欧洲专心对付自己的盟友德国去。而日本则专心的跟中国分出雌雄,等占领中国大陆后,解决了德国的英美也未必敢再来惹日本了吧。

    这一厢情愿的想法,英美没接受,让日本人颇为受伤。

    而中国人逼近长江中下游地区,缅甸战场面临全线溃败,太平上上的战线在向西太平洋接近,印度洋上已经没有了日本舰队,日本人亚历山大啊。在英机看来这已经是死结了,日本不可能接受无条件投降,却也承受不起战斗到底的结局,英美还好说,顶多日本沦为殖民地,可是中国人呢,中国人会怎么对待日本,种族灭绝或许做不出来,但是当你法国人对德国人失败后的待遇,恐怕是最轻的,德国人还能在列强国利益的夹缝中重新崛起,可是面对中国日本有崛起的希望吗,国力上、军队上,中国人都将是战后的日本无法抗衡的,不想德国人虽败基础仍在,而这场战争,显而易见打到最后,日本将是一片废墟。

    接受了也不行,不接受也不是,日本真的到了绝望的时候了吗。未完待续。。

第四卷 抗日烽烟 四百二十四节 英美有牌打

    英机寄予厚望的就是,日军能再次完成一到两个战略性胜利,那么或许英美就该妥协了,因此这一段时期以来,日本的主力一直就在跟英美作战,相反放到中国的力量就少了许多。

    但是英机还是希望,能给与英美军以沉重打击,澳洲美国人退却了,彻底放弃了这个大岛,开始采取封锁战术,这可以算是日军的一个胜利,可是刚刚结束的金兰湾海战,日本却输得一败涂地。

    金兰湾,日本人视作南洋最后的堡垒,可是却抵挡不住美军的坚船利炮。美国人先是无休无止的轰炸了五天,基本上把金兰湾基地的防御设施都炸掉之后,才开始进一步攻击。而在这时候,中国军队也干涉了进来,他们没有从金兰湾直接登录,而是在美国人金兰湾行动的掩护下,从西贡登录了。

    西贡本是日本南下军团的桥头堡和司令部所在地,可是现在驻扎的兵力还不足三万人,没想到竟然被中国军队抢滩成功,在西贡市下游十公里处建立了阵地。接着运输大量物资,一番激战后,就占领了这个日军经营了四五年的地方。西贡有大量的华人存在,是越南最繁荣的地方,中国人占领了这里,不仅意味着,日本在南洋的统治中,又一个华人聚居地被解放,更加意味着,中国已经有了超出日本的实力,即使在远离国土的地方,也有能力战胜日本。这个事件,经过加工后。可是很好的宣传材料,想必很快就会在中国见报了,然后他们还会把日文版通过飞机投放到日本来的。

    而且占领这里后,等于是盟军在南洋继仰光、新加坡、缅北后。再次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日本必须多路分兵应付,可对于兵员,日本人真的已经榨干了自己,再也没地方筹备兵力去了。

    中国人占领了西贡后,立即北上陆路向金兰湾挺近,本来驻扎在金兰湾的日本陆军部队,调换阵地迎击。不仅没顶住,反而差点让正面突破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钻了空子。

    陆海两面夹击下,金兰湾失陷,残兵败退往越南北方。

    唯一让日本人感到欣慰的是。随后发生了中国军队和英美两国争夺金兰湾占领权的事件,没人顾得上追击日军,让八千日军九死一生总算是成功逃亡了。

    更令日本欣慰的是,不久英国人先发来了秘密谈判的消息,告诉日本人。愿意给与日本一个体面的地位。

    ————————————

    沈鸿烈在西贡的行动就让英美两国很不满了,在沈鸿烈的操作下,西贡的华人成立了自治政府。西贡的华人跟新加坡的不同,他们受到的剥削更重。因此对殖民者的向心力微乎其微,而且这里的华人历史更久远。自主性更强。成立了自治政府后,有些华人竟然开始呼吁组建华人自治的南洋国家。

    这给英美两国敲响了警钟。他们是不可能接受中国人在南洋的扩张的。

    矛盾在金兰湾爆发了,金兰湾的海军基地虽然没有新加坡那样大,但是也算是完备,而且地利条件更好,更重要的是这里更加靠近中国。沈鸿烈很想拿下这里,作为刚刚组建的中国海军的基地。可是美国人也看重这里了,英国人倒是没有牙口,但是绝对不允许中国占住这里。

    沈鸿烈以不合作相威胁,让英美十分的恼火,威胁,这个方法中国人最近一直在用。威胁援助,威胁提供海军,威胁推出同盟,他们还能威胁什么。他们之所以能威胁,敢威胁,不就是认准了英美两国的陆军不足以成事吗。不就是因为英美两国还要靠着他们,对付顽固死硬的日本人吗。

    可是打日本的责任本就应该是中国的吗,英国人是这样认为的,于是他们第一个想到了,如果英国不再需要继续对日本用兵,那么中国人的威胁就不攻自破了。同时这么一想,英国人发现自己好像解开了一个死结,一片海阔天空了。

    英国人深入分析下去,战争进行打了这个程度,中国人肯定是不会放弃战斗,一定是要把日本打到投降的。而英国人需要日本投降吗,日本投降后,对英国人有什么好处。不仅没有好处,恰恰相反,英国人认为,如果日本投降,亚洲地区将失去制衡一个刚刚强大起来的中国的力量,就像几年前的日本一样,亚洲将失衡。

    而如果此时留下日本呢,以中日之间解不开的仇恨也渊源,恐怕他们在亚洲会一直争斗下去,他们的争斗关英国人什么事呢,英国只有坐享其成的份儿。想到这里,英国人兴奋了,在他们看来,留下日本,反而成了一个无比正确的选择了。

    英国人私下里联系了日本,日本表示可以放弃很多地方,其中包括整个南中国半岛,但是要求保留1939年前的日本领土。1939年前,日本的领土有什么呢,太平洋上的几个岛屿,朝鲜和台湾这样的殖民地,另外就是贫瘠的日本本土了。太平洋上原来夺取自德国的几个岛屿现在还在日本手里,而台湾和朝鲜也在日本手里,那么盟军就不用做出任何撤退的决定,简直是一本万利啊。

    英国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美国人,美国人也觉得文章可以做,他们倒不是真心的想跟日本何谈,在美国人眼里,跟自己战争的敌人,除了投降一条路外,没有其他选择,在历史上他们从来没有就这个问题妥协过。

    但是这却是一张很好的牌,就想当初中国利用日本牌,来跟美国人打外交战一样,现在美国人也可以用这张牌来打中国人。只是这么一来,盟军恐怕就名存实亡了,不单独跟敌军媾和的承诺,不跟法西斯妥协的生命,就成了笑话。

    于是美国暂时放弃跟日本正面接触,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英国人,让英国人秘密接触日本,然后他还把消息放出去,让中国人知道。这样一来,美国人知道,不管是英国还是中国,都脱离不了美国的存在了。美国就想一个傀儡师一样,用提线牵着中英这两个大木偶,在世界舞台上表演,美国将占尽优势。

    果然事情发生后,中国人有了反应,外交部严正跟美国交涉,要美国人表明态度。美国人一边说尊重华盛顿宣言,联合国决议,但是同时又推诿说事态的发展,也应该尊重。

    同时在军事行动上,中国人展开了更加犀利的攻势,显然是在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局,希望在变局中能占据主动权。这让英美高兴,起码不用催促中国人了,这让他们大出了一口气,以前是被中国人牵着走,让他们发动一个攻势,不是要这就是要那,现在好了,不用催促,他们自己就跟吃了那啥一样,涨红着脖子往上冲。

    英美如果跟日本有勾结,这确实对中国是个很大的打击,会让中国在战后很被动。起码赵书礼心中的,中国复兴的图谋恐怕就要是黄粱梦一场了。因为一旦英美保下了日本,那么战后亚洲的局势无疑是一个陆军的中国,和一个海军的日本的竞赛,中国陆军在强,也无法迈出海洋。中国要想称霸亚洲,少不得跟日本还要再打一仗,那时候胜负可就不好说了,因为那时候谁也无法断定,英美到底是支持日本还是支持中国。

    此时在中国战场上,塞北军已经全面推进打了长江流域,进攻武汉的战斗刚刚打响。

    薛岳开始了对南京的试探性攻击。

    李宗仁的部队在越南不幸遇到了从缅甸退却过来的日军,遭遇了失败后,又看到了盟军海军已经推进到了越南,只要能掌握了越南到中国的这段海域,那么广东就变的至关重要了,他又开始发动了广东攻势,希望从广东打通国际援助的大门。

    薛岳的试探暂时还没有结果。

    李宗仁的部队在广东胜负各半,但是情况还算乐观。

    塞北军的进攻最前线已经深入了武汉,但是伤亡太大了,日本人的抵抗之顽强,比之其他城市尤甚,看来他们也许已经察觉自己的末路将至,不惜最后一拼了。

    收到前线的战报,和对战情的分析,前方指挥官认为,如果要渡江拿下武汉,那么塞北军要做好牺牲三十万人的准备。

    赵书礼很犹豫,这些人都是好儿郎,国家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可是在这战争就快要结束的时刻丢掉性命就太可惜了。战后他们还有更加美好的生活,还要铸剑为犁,换一种生活来建设祖国的。

    赵书礼不想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他放下架子,直飞重庆,他要跟蒋价石会晤,两人必须合作起来,才能克服中国面临的国际困难。赵书礼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他手里也是有牌可打的,不过现在需要蒋价石跟他配合。未完待续。。

第四卷 抗日烽烟 四百二十五节 中国也有牌打

    赵书礼跟蒋价石会面后,中国的局势顿变,塞北军没有强攻武汉,而是大量的飞机飞往了长沙机场,人力物力齐聚,最后竟空降过来六个师,组成了一个十万人的兵团,这兵团中没有太多重武器,支援兵器多为机枪、迫击炮、火箭筒和掷弹筒。但是这只部队绝对精锐,他们就是上次大别山区的山地部队。

    此后湖南数量庞大的湘军,以这支主力精锐为核心,开始了从南往北对湖北日军的反攻。而塞北军主力,则从北往南攻击,两相夹击,只用了半个多月,就解决掉了湖北日军,攻入了武汉,在过了十天,彻底结束了湖北战役。

    之后这只部队在武汉做了休整后,迅速北撤,坐平汉铁路一直到北京,接着到了东北。

    开始在东北进行适应性训练,他们的任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