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亲王-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这些细节,却是让人头疼的。

最起码,现如今,曾毅已经有些头疼了。

原本,在曾毅看来,宁王朱宸濠,心比天高,可是,却是没有多少才能的。

可是,现在看来,宁王朱宸濠,却也是有谋的,之所以未来那么容易就兵败了,看来,或许,也是有不为人知的原因的。

也正因为此,才让曾毅清楚的认识到一件事。

历史记载中的一些最终失败的人物,也未必就是真的一事无成。

或许,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后世不知道的事情,是以,才会失败的。

就像是有人在暗中谋算,这种谋算,本来就十分的隐秘,或许,也只有那么一两人知晓,后世,自然,也就不会有人知晓了。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曾毅才真正的重视起了这个朝代的每个人物,要知道,在这之前,曾毅的心态,其实,多数,还是游戏明朝的心态,并没有多么的重视这些个历史人物。

可是,现在,曾毅却不得不改变这个心态了,历史人物的结果,并不能证明其就是如何了。

而且,历史上的记载,未必就是真实的。

历史,只是后人对前人的评价,客观是不假,可是,却只能是通过各种佐证来评价的。

可是,若是一个人,骗过了所有人,只有一两个人知道其的真实面目,那,若无意外,历史上的评价,绝对不会有对其真实一面的评价。

“唉。”

叹了口气,曾毅有些头疼的‘揉’了‘揉’眉心,今天的这个认知,让曾毅以往的一些计划,都可能出现一些变动的,这些个变动,曾毅必须要考虑进去。

虽说,现在,还没有必要改变原先的计划,可是,一想起这里面,或许,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变动,这种心情,就非常的抑郁。好在,曾毅的心‘胸’,还是宽广的,只是抑郁了那么一会,就有调节了过来,就算是细节不能肯定。只要有绝对的实力,绝对的权利,掌控好大局,其他的细节,在绝对的权利跟前,全都是浮云,根本就构不成什么威胁。

第二百八十八章追回前诏

“曾毅,不可小觑啊。。”

曾毅在想法对付宁王的同时,宁王也在对曾毅进行最新的评价。

“今个,王爷见到曾毅了?”

白衣谋士站在宁王朱宸濠的一侧,虽然有些惊讶,不过,面上,却并没有多少‘波’动的。

文臣,讲究的是喜怒不言于‘色’。

不论是什么事情,可以在心里震惊,可以在心里兴奋,但是,脸上,最好还是镇定自若,以免被别人看出了心事,占据了有利位置。

白衣谋士虽是宁王朱宸濠的心腹谋士不假,可是,其也只是宁王朱宸濠的谋士,并不可能是整天跟着朱宸濠的。

而且来京城,白衣谋士可不是整天都闲着的,他也是有事情要做的。

是以,当宁王朱宸濠说出刚才那番话,等于是推翻了之前在封地甚至是来时路上对曾毅的评价,若说白衣谋士不心惊,那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宁王朱宸濠,眼光,也是不低的,能让宁王推翻他自己之前的定义,然后,从新对曾毅下定论,这,只能说是曾毅有什么特殊的举动。

“是见了。”

宁王朱宸濠点了点头,道:“今个,皇帝微服出宫,曾毅就跟在旁边的。”

“哦。”

白衣谋士点了点头,对此,并没有过多的评价,都说曾毅是皇帝的心腹,现如今,这情景,也只不过是对此进行了佐证罢了。

“那曾毅倒是厉害。”

宁王朱宸濠眉宇间带着一丝的敬佩:“三言两语,就能将本王挤兑住。”

“甚至,本王隐隐觉得,这曾毅,竟然有无视本王的意思。”

宁王朱宸濠的这话,或者说,这念头,就算是他自己,也是有些不相信的,曾毅就算是在得皇帝宠信,可是,他毕竟是臣子,而宁王朱宸濠,是当今圣上的皇叔,是皇亲。

可是,宁王朱宸濠却偏偏这么感觉到了,这个想法,甚至,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可笑的。

“那曾毅何德何能,敢轻视王爷?”

白衣谋士有些不信,或许,是王爷的一丝错觉吧,这天下,还没有谁敢对皇家血脉不屑的,尤其是双方并没有什么敌对,而且,宁王的名声,也算是不错的。

“或许是本王的感觉错了吧。”

宁王朱宸濠也笑着摇了摇头,对此,他也是觉得,或许,是他多心了,毕竟,他有窥视江山的心思。

如此,直面皇帝及皇帝身边传闻贤德的臣子的时候,有些多心,也属正常。

“不过,这曾毅,绝非等闲之辈,这点,本王却是能够肯定的。”

宁王朱宸濠虽然不能肯定曾毅是否真的对他有敌意或者轻视于他,可是,却对曾毅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肯定。

不在像在封地的时候,那样看不起曾毅了。

“那曾毅绝对是才思敏捷之辈……。”

宁王朱宸濠笑着,道:“本王只不过是夸赞了几句皇帝出宫之举,结果,被那曾毅记在了心里,竟然随即就用言语挤兑本王,想要将本王留在京中……。”

“有此可见,这曾毅,其实也是不赞同皇帝出宫的,只是,明知无法劝阻,是以也就不予劝解罢了。”

“而此子,因本王称赞皇帝出宫之举,而挤兑本王,却是能够证明,其对皇帝的忠心。”

说完这些,宁王朱宸濠忍不住笑了起来:“想来,正德皇帝,也算是愚蠢的很,竟然是连本王的话,都听不来的。”

“那曾毅,是忠心,可是,碰到这么一个皇帝,怕是也够头疼的了,可惜,可惜啊。”

宁王朱宸濠如此叹息,在心里,却是更加的倨傲,更加的瞧不起正德了。

在宁王朱宸濠看来,虽说曾毅是忠于正德皇帝的,而他宁王朱宸濠,却是要夺走江山之人,可是,却对曾毅感到惋惜,这样,岂不是证明他宁王朱宸濠,心‘胸’宽广,有容人之举?

“那曾毅若真如王爷所说,到也算是人才了。”

白衣谋士眼中闪过一丝的不屑,不过,却是顺着宁王朱宸濠的话往下说了下去。

对于谋士来说,自然都希望自己才是文中第一的,现如今,曾毅被宁王朱宸濠称赞,而宁王朱宸濠,更是这白衣谋士的主子,可想而知,这白衣谋士对曾毅是什么心态。

在白衣谋士来看,曾毅,不过是一个黄口小儿罢了,什么都算不上的。

就算有几分才智,也是小大小闹罢了,根本登不得大雅之堂的。

而他,才是真正的有大智大才大能之人,要知道,宁王朱宸濠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他在旁边出谋划策的,绝大多数的事情,也都是以他的计划为主的。

只是,虽然心中对曾毅不屑,可是,脸上,却是不能表现出来的。

若不然,就落了下乘了、

“只是,此子,却是留不得啊。”

白衣谋士的下一句话,就是杀机腾腾了:“此子,先是被先帝破格入朝,且,先帝对其,栽培有加,现如今,更是被当今天子倚重,无论如何,此子,是绝对不可能归心于王爷的。”

“甚至,若此子真如王爷所说那般才思敏捷,其为皇帝倚重,为皇帝心腹,定然会成为咱们的阻碍。”

白衣谋士这话,虽说是想要除掉曾毅,可是,听起来,却也是句句在理,处处都是在为宁王朱宸濠着想。

任谁也不能说白衣谋士是嫉贤妒能,只能说他是谋算过人。

“杀不得,杀不得啊。”

宁王朱宸濠的嘴角‘抽’搐了一下,道:“这可是京城,天子脚下,想要动手,难啊。”

“而且,曾毅不比旁人,身边有锦衣卫的人跟着,却并非是监视,而是在保护。”

“咱们的人,是隐蔽,可是,也只能是暗中盯着,一旦动手,是绝对躲不过锦衣卫的眼线的。”

“锦衣卫虽说裁撤了诏狱,可是,却是刚刚裁撤,锦衣卫内的好手,还是不少的。”

“一旦动起手来,咱们能不能得手暂且不说,怕是定然会‘露’出些蛛丝马迹的。”

“当今皇帝虽然昏庸,可是,内阁的那帮老家伙们,却是个个‘精’明透顶的。”

“一旦被他们觉察出了什么蛛丝马迹,本王的大计,可就要耽搁了。”

“曾毅,不能动啊。”

宁王朱宸濠叹了口气,脸上却是没有多少的担忧:“这曾毅,就算是聪明,可是,其与本王并无过多的‘交’际。”

“就算是今日,也至多只能是认为本王在讨好皇帝小儿罢了。”

“这,是人之常情,旁的,就算是这曾毅真的‘精’明无比,也是绝技想不到的。”

“等日后本王回了封地,这曾毅,还岂能有什么缘由,一直盯着本王的封地不成?”

宁王朱宸濠的这话,却是一个字都没错,就算是曾毅多么的聪明,可是,只要他宁王朱宸濠不‘露’出丝毫的不对劲来。

宁王的封地,可是远离京城的,曾毅又不是闲着没事,和他宁王朱宸濠有仇,岂会想到这些,去整日让人盯着他宁王府?

“王爷此话有理。”

白衣谋士点头,只不过,眼中深处,仍有一丝的‘阴’郁,既然那曾毅被宁王朱宸濠看中了,在这白衣谋士看来,这就是对他的威胁。

因为,一旦曾毅真是有才能,且,其之前所传闻之事,皆为其自身所想,那,在白衣谋士看来,曾毅真的能和他较量几分了。

可是,与其不同的,则是曾毅是被先帝提拔起来的,且,又是当今皇帝的宠臣,又办过几件大案,尤其是这次提议裁撤诏狱,虽然中间被刘瑾给折腾了,可是,其名声,却是扶摇直上,得了贤臣的称号。

如此之人,若是真能归顺到了宁王身边,可想而知,宁王也不傻,对曾毅的重视程度,该有多重。

怕是只要一旦确认曾毅是真心归顺,那,他白衣谋士的地位就会在宁王身边立时掉落一级了。

这种情况,并非是不可能出现的。

虽说他白衣谋士是宁王身边的老人了,跟随宁王也不少年了,可是,宁王对曾毅若是重用,只能说是宁王心‘胸’宽旷,并不能说宁王轻慢身边老部下。

这种情况,白衣谋士说不能允许出现的,或者说,白衣谋士本人,并非是什么心‘胸’宽旷之人,并没有什么容人之量的。

“这曾毅,就算是现在无法除掉,可是,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啊。”

白衣谋士叹气,双眉紧皱,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只是,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却是没人知晓的。

“本王晓得。”

宁王朱宸濠点头,对于曾毅,现如今,是必然碰不得的,若不然,曾毅真出了事情,那,对正德来说,就是对他这个皇帝威严的挑战。

皇帝倚重的臣子被人刺杀了,可想而知,正德该有多么的震怒,到时候,锦衣卫东厂全都撒出去,指不定,那点就会查出纰漏的。

而对满朝文武来说,曾毅,是皇帝倚重的大臣,这虽说让一些老臣们心里不是滋味,可是,曾毅却又是一位不偏不倚的臣子。

曾毅行事,上对得起天子,下对得起黎民,中间,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此种官员,现如今,可是极少的。

而且,曾毅更是没有因为皇帝的宠信而如何的嚣张,甚至,根据下面传来的情报,曾毅,现如今和内阁的关系,已经是缓和了。

甚至,曾毅,现如今,还隐隐约约成为了缓和皇帝和内阁之间的牵线。

且,曾毅现如今的声望,那是如日中升。

若是此时刺杀曾毅,就算是小心利用一番,把风头‘浪’尖引向锦衣卫,说是锦衣卫记恨曾毅提议裁撤诏狱。

可是,这种舆论,只能是误导一些凡夫俗子罢了。

对于内阁的那帮老东西,这些传言,根本就不能误导他们的判断。

是以,这个时候,一旦曾毅出了事情,那是皇帝所不能容忍的,更是内阁所不能容忍的,毕竟,现如今,曾毅可是皇帝及内阁之间缓缓的纽带。

满朝文武,因曾毅裁撤诏狱的原因,也是要记曾毅几分人情的。

可以说,因为裁撤锦衣卫诏狱,现如今,整个朝廷,都是要记着曾毅几分人情的。

大势所向,此时,对曾毅,只能是防备,而不能有所动。

……………………

“错了,错了,错了啊。”

曾府上。

曾毅在书房内来回走动,脸上,全都是懊恼之‘色’。

却是曾毅猛然想起了一件事,是他的算计有误。

东厂,日后定然猖狂无比,可是,东厂的诏狱,却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被刘瑾半路劫走了的。

这事,旁人,只能说是曾毅算计不周。

可是,日后呢,东厂猖狂,到时候,定然会有别有用心之人,旧事重提,说是若非曾毅多事,此时,诏狱在锦衣卫手中,定然不会如何如何。

到时候,愤怒的人们,是没有理智可言的,他曾毅的名声,定然会受损的。

没人去管,若非是他曾毅出面,改动锦衣卫,那,按照旧历,东厂,是要管着锦衣卫的,这些事情,没人会去想的。

“诏狱,诏狱。”

曾毅最终,闭眼坐在了椅子上,早先,就该彻底些,把诏狱给取消了,若是曾毅真想如此,他能够做到的。

之后,在稍作提醒,让正德,赐给刘瑾东厂开诏狱的权利,不就得了。

这样一来,这事,就完全和他曾毅没什么关系了,要知道,皇帝想要哪个衙‘门’拥有诏狱,那,可就不是他曾毅能管得住的了。

这事,也就怎么着,都跑不到他曾毅的头上了。

“必须要补救啊。”

曾毅叹了口气,虽然脸‘色’有些疲惫,可是,眼中,却是坚定的神‘色’,这个漏‘洞’太大了。

要知道,日后东厂的所作所为,可是天怒人怨的,这点因果,曾毅可是一点都不想沾染上了。

当天晚上,曾毅就直奔皇宫而去,留在了宫中过夜。

没人知道当天晚上曾毅到底和皇帝如何商量的。

只是知道,第二天一大早,虽没上早朝,可是,内阁的几位阁老们刚到内阁,准备办公的时候,曾毅却是拿着圣旨到了。

“几位阁老,陛下有旨意。”

曾毅笑着拱手,前次的圣旨,可是没经过内阁,直接发出去的,那叫做中旨,只是,中旨又能如何?

人刘瑾就不要那脸皮了,旁人又能如何?

若是碰到官员,肯定是不接中旨的,可是,刘瑾是太监,根本不在乎这点的,而因此,却是给了曾毅一个缓和的几乎。

不过,曾毅的嘴角,却也‘露’出了一丝苦笑,这次进宫,这旨意,是讨回来了,可是,他却也因此,被正德好生笑话了一番。

此次进宫,曾毅的话很直白,现如今,整个天下都在埋怨他曾毅如何如何的,他都快被刘瑾给坑死了。

陛下要么让他辞职回家呆着,要么,想办法补救。

正德自然不可能让曾毅辞官的,而刘瑾,却也是干愣着,没办法,原本想着,这事已经结束了,谁知道这位爷,怎么神经了,跑宫中来了。

不过,最终,法子,还是曾毅想出来的,而且,让正德十分满意,至于刘瑾,虽说有些不乐意,可是,正德都同意了,他刘瑾又能如何?

且,这法子,却也是给他刘瑾留了后路的,也把他刘瑾考虑了进去。

这么一想,刘瑾的心里,对曾毅,竟然有了那么一丝的愧疚,当初,他想要诏狱的时候,可是根本就没想过曾毅的处境的,可是,现如今,曾毅,竟然还惦记着他这个奴才,还给他想好了后路,甚至,还想好了该如何弥补他。

曾毅的方法,很简单,其实,等于是把事情转了一个圈,最后对刘瑾来说,也是皆大欢喜的局面,曾毅已经替他刘瑾考虑这么多了。

到最后,他刘瑾,虽说要暂时忍耐一番,可是,终究,是没吃亏的,他刘瑾,自然是不能说什么的,甚至,还要感‘激’曾毅,竟然惦记着他这个奴才,没让他吃亏,虽说落了些面子,可是,这只能说是他自找的了,对此,刘瑾,却是没有恨曾毅的,心里,是真的有些感动的。

“曾大人,这是?”

刘健这几天,都没休息好,诏狱到了刘瑾手里,只怕,还不如留在锦衣卫手里。

是以,此时,见曾毅来了,虽说强打‘精’神,可是,眉宇间,还是有一丝黯然的,内阁的其他几位阁老,也是如此。

笑了笑,曾毅没有多说,直接打开了圣旨,道:“前有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曾毅提裁撤锦衣卫诏狱之事,百官早朝论奏,然,朕思诏狱乃先祖所设,不可轻易废除,下旨内阁,召集百官,令予时日,议裁撤锦衣卫诏狱或移‘交’东厂……,然,司礼监太监刘瑾,误体朕意,然,今时,朕方知此事……今,追回前诏,仍‘交’内阁召集百官,商议此事…,钦此。”

曾毅手中的这份圣旨,说了那么多的理由,就一个意思,追回前诏的,只不过,刘瑾,也只是一个误会圣意的说由,并没有假传圣旨什么的,也是不可能有什么责罚的。

而除去一些重大案子,皇帝追回前诏的次数,一个巴掌,怕都是能数过来的。

此时,追究刘瑾与否,百官都不在意的,百官在意的,是能否真的裁撤了锦衣卫诏狱。

第二百八十九章各方反应

而且,此圣旨一旦传出,百官又不是傻,都知道,前一次的圣旨,虽然没经过内阁,是中旨,可是,又能如何。。

中旨,那是官员们来说的,没经过内阁,谁接了中旨,是要被人看不起的。

可是,中旨,只要有人接旨,那就还是圣旨,旁人看不起,又能如何?谁也不能真的如何他?至多,也就是排挤了。

中旨下发,皇帝岂会真的不知情?

且,就算不知情,岂会过了这么多天,才追回前诏的。

明显,这是曾毅在里面周旋了,这个时候,谁也不会不识趣的追究刘瑾的麻烦,说到底,皇帝不追究刘瑾,旁人追究也是没用的。

而且,这事,明眼人,都知道,是曾毅周旋的结果,最好,就是顺势走下去,裁撤诏狱,皆大欢喜,不然,一旦追究刘瑾,指不定,最后,皇帝为保刘瑾,又要出什么差错了。

比起诏狱来,刘瑾,就不重要了。

“老夫替百官谢过曾大人了。”

就算是一向自傲的内阁首辅刘健,听闻此圣旨,也忍不住冲曾毅拱手。

追回前诏,就算是曾毅,也不那么容易就能让皇帝如此行为的,要知道,旁边,还是有刘瑾在那的。

若说为了名声,那,曾毅之前也赚足了名声,此时,还如此的做,只能是一心为了朝廷。

“这都是下官该做的。”

曾毅笑着,将圣旨双手捧着,递给了刘健,然后,冲着内阁站着的几位阁老拱了拱手,道:“诸位阁老,圣旨以下,应速速抉择,不可拖延,以免夜长梦多啊。”

这话,是曾毅故意如此的,总是要让人联想一些,然后,才能体现出他曾毅的为难之处不是!

刘健侧脸,看向了内阁次辅谢迁。

不用刘健开口,谢迁就道:“这就去让人同知各府衙官员议事。”

说完,谢迁冲着曾毅拱了拱手,就大步离去了。

曾毅既然说了,夜长梦多,且,有了上次经历,此次,自然是要立时拍板了,虽说这事,百官肯定同意,可是,该有的程序,不能少。

一旦这次圣上下旨,总不能一件事上连续两次追回前诏吧?

不说借口没法找了,就算是为了朝廷威严,也是万万不能如此了。

皇帝下旨,追回前诏。

此事传出,京城震动。

或者,可以说是整个京师为之欢腾。

不过,伴随着这个消息的传出,却是还有一个值得歌功颂德的人物,那就是曾毅。

若说之前,此时,此刻,曾毅的名字,却是挂在了百姓的口上,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还会传遍整个大明朝。

可以说,曾毅此次行事,非常符合后世的一种方法,叫做炒作。

谁都知道,想让皇帝收回成命,追回前诏,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哪怕是皇帝的宠臣,也不成。

圣旨一下,代表的是皇家的威严,代表的是天子的威严,岂能随意追回的?

有些时候,明知是错,也必须要坚持下去的,因为,圣旨,就是天,天意岂能随意更改?

是以,哪怕曾毅是当今圣上跟前的红人,在百官看来,圣旨还未下达的时候,想要劝阻皇帝,稍微有些余地。

可是,一旦圣旨下达,却劝阻皇帝追回前诏,这里面的艰辛,可想而知。

哪怕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明知曾毅有先帝所赐金牌在身,可是,却也认为,曾毅劝解皇帝追回前诏,是废了无数心神的。

若非如此,岂会过了这么多天,皇帝才会下旨追回前诏的。

可以说,经过这次皇帝追回前诏,曾毅的名声,更是坚定了不少,原先,还只是有一部分人称其为贤臣,旁的,甚至,有些人,还会在暗中诋毁曾毅。

可是,现在,却是没人敢在诋毁曾毅了,不论是何态度,但是,对曾毅劝解皇帝追回前诏,彻底裁撤诏狱一事,在没有丝毫的闲言片语,说什么曾毅是沽名钓誉之辈。

可以说,经过此次,曾毅劝解皇帝追回前诏,是彻底的让曾毅坐实了贤臣之名。

以曾毅如此不及弱冠的年纪,坐实贤臣之名,此,可以说是古来少有。

当天正午,内阁就已经具折上奏,后面,还跟有各衙‘门’的请命折子,请求彻底裁撤锦衣卫诏狱。

折子刚送进宫,没多久,就有圣旨传到了内阁,让内阁通传天下,裁撤锦衣卫诏狱。

圣旨下达。

百官欢腾,京师欢腾。

祸害数百年的锦衣卫诏狱,终于裁撤,是彻底的裁撤,而非是移‘交’东厂。

甚至,有些官员,掩面而泣,‘激’动无比。

虽说百官都敌对锦衣卫,可是,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敌对锦衣卫不经大明律,凌驾三司上,可以肆意抓捕审讯百官的权利。

现如今,锦衣卫的这个权利没了,那,百官,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是多少代臣子们的期望了,任谁都没想到,会在他们这一代朝臣中实现。

“诏狱裁了。”

刘健拿到圣旨的时候,这个平素刚硬的老头,却也是双眼含着一丝浑浊的液体的。

就算是他这个内阁首辅,也没想到,这一刻,会真的出现,而且,裁撤诏狱的圣旨,会是由他担任内阁首辅的时候经内阁通传天下的。

“曾毅功不可没。”

谢迁平素古井无‘波’的脸上,也带着那么一丝的笑意,最终,少有的夸赞了曾毅一句。

内阁当中,谢迁这个内阁次辅,可是少有开口夸人的。

主要是谢迁的这个位置,有些尴尬,内阁次辅。

上面有内阁首辅压着,而下面,又是内阁的阁员们,内阁的阁员,若是真较真起来,就是他这个内阁次辅,也是会头疼的。

虽说现如今的内阁几位阁老,关系都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内阁首辅刘健、内阁次辅谢迁和内阁阁员李东阳,三人关系非常好。

可是,关系好,是一码事,可是,内阁次辅这个位置,向来都是十分尴尬的,是以,平日历,内阁次辅谢迁,行为处事上,还是十分谨慎的。

是以,能让内阁次辅谢迁夸赞一句,是真的非常不容易的。

“只是可惜,形势所限,若不然,定要为其庆功。”

内阁首辅刘健,双目炯炯有神,不过,最终,还是黯然了下去。

曾毅提议裁撤诏狱,更是劝解皇帝,追回前诏,此可以说是不世之功。

可,也正因为此,曾毅的功劳,只能被群臣记在心中,却是不能大张旗鼓的庆贺的。

或者,是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拉着曾毅庆贺的。

因为此事,曾毅的名声已经是如日中天了,若是在此时,拉着曾毅前去庆贺,那,可就是在害曾毅了。

这世上,永远不缺乏小人。

若是有人借此,在皇帝跟前,多说上那么几句,指不定,就是要坏事了的。

哪怕是皇帝宠信的臣子,时间长了,也是抵不住有人刻意中伤的。

“介夫代内阁走一遭吧。”

刘健看向了内阁大学士杨廷和。

一直以来,杨廷和及曾毅的关系,都是不错的,是以,这事,内阁不方便大张旗鼓的前去曾毅府上。

甚至,刘健这个内阁首辅及谢迁这个内阁次辅,都不方便去。

可是,杨廷和却不同,杨廷和及曾毅,两人在当今圣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认识,而且,关系,还算不错。

是以,这个时候,就算是杨廷和去曾毅府上,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到了,也不能说什么的。

杨廷和同曾毅,两人走的近,只能说两人关系好。

而且,当今圣上,其实,也是重感情的,若是谁敢那当初其还是太子时候,东宫中的两个臣子走的近来说事,怕是皇帝第一个就饶不了他。

难不成,要当初东宫的人,全都反目成仇不成?

是以,让杨廷和前去曾毅府上,却是最适合的一件事情了。

毕竟,曾毅做出了此等贡献,若是内阁不去曾毅府上,也是不成的,毕竟,曾毅有金牌的事情,内阁,是知晓的,是以,曾毅的身份,也注定了,内阁,必须要表示一番的。

“等过了这几天吧。”

杨廷和点了点头,应了下来,不过,却也不打算这几天就去。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总是要错过刚开始的风口‘浪’尖才行的。

……………………

“这曾毅,果然厉害,果然厉害啊。”

可以说,与京城官员不同的,则是客居于京城的宁王朱宸濠了。

原本,之前在酒楼见过正德和曾毅之后,宁王朱宸濠对曾毅的评价,已经很高了。

可是,在得到了皇帝追回前诏,锦衣卫诏狱彻底裁撤的消息以后,宁王朱宸濠,可以说是目瞪口呆了。

不管曾毅是如何劝说皇帝的。

可是,能让皇帝追回前诏,这就是能耐。

而且,也正因为此,在裁撤锦衣卫诏狱一事上,曾毅,可以说是取得了足够的声望。

仅凭这些声望,就把曾毅给定在了贤臣的定义上。

甚至,这几天,京城内谈论曾毅的时候,已经是不在提其的官职,如曾御史等了,而是曾大人,贤臣曾大人,曾贤臣。

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曾毅此时的声望。

只要曾毅不傻,好好经营下去,他的声望,只会越发的稳固,甚至,最后,将成为真正的贤臣的化身。

对官员们来说,最好的,无非就是名声了。

而曾毅,却是在如此年纪,就获得了如此的名声。

哪怕曾毅只是秀才出身,可是,却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不会有人因此而看轻与他。

甚至,先帝曾经赐予过曾毅同进士出身,这个同进士出身,原本,是不如真正的进士出身的,可是,因为曾毅的名望,也不会有人在这上面计较什么的。

这在宁王朱宸濠来看,却是心惊胆战的。

或者,可以说,若是宁王朱宸濠没旁的心思,只是老老实实的当他的王爷,那,就算是曾毅官声在隆,如何的‘精’通谋算,也和他宁王朱宸濠无关。

可,偏偏,宁王朱宸濠是有旁的心思的。

这么一来,曾毅是否‘精’通谋算,宁王朱宸濠可就不能不在乎了。

要知道,曾毅,那可是能让皇帝追回前诏的臣子,不管曾毅是如何劝说皇帝的,可是,曾毅都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