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亲王-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曾毅有钦差的身份压着,更是据说有王命旗牌在身,那些个官员对他无可奈何,可是现如今,他已经不是钦差了,只是个正五品的官员罢了。

这怕也是丁原发难的原因了,就算是曾毅有功,可只要丁原发难,他背后的势力,定然也会支持的,到时候,来上一句功过不可相提并论,指不定就给曾毅折腾出什么错来了。

“……那曾毅在河南期间,仗着陛下对其的隆宠,胡乱行事,甚至,强行收缴河南各府衙账册……以至于左布政司账册意外被烧毁……。”

丁原就一个借口,那就是曾毅恃宠而骄,在河南胡作非为,甚至蒙蔽圣听,报喜不报忧,以至于现如今,官居五品。

其实,若非必须,丁原也不愿意找曾毅的麻烦的,对付一个五品官员,成功了,没人会说你句好,甚至还会说其仗势欺人、欺负低品官员等等。

可若是一个不好,最后曾毅仍旧是毫发无损,就该被人说是他无能,对他的威信绝对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对付曾毅,对丁原而言,是个没有任何好处的事情。

可是,曾毅之前在河南的所作所为,却是让丁原很纠结,他好歹是河南的长官,曾毅在河南如此放肆行事,若是不收拾他,他也必然会是要遭非议的,甚至,一些附属他的官员指不定也会因此动些其他心思的。

弘治阴沉着脸,盯着丁原看了稍许,沉声道:“曾毅可在?”

“臣在。”

曾毅从列班里站了出来,弯腰低头拱手,由于其并非是三品上官员,是以,不用持笏板的。

“可有辩解?”

弘治只说了这一句话,就不在吭声了,这,对曾毅来说,其实未尝不是一个考验,若是曾毅连这一关都过不去的话,那,怕是弘治就不会再培养他了。

“辩解倒是没有,只不过,臣有几句话想要问过丁大人,还望圣上允许。”

曾毅的话很利索,不过,却也让人明白,他的问话,定然是他反击的开始了,这,却是让不少官员差异的。

遇到这种事情,尤其是被高官弹劾,一般而言,被弹劾的官员都是叫冤的,而且,曾毅这么年轻的年纪,这神情,也太过镇定了,仿佛这件事是与自己不相干似得。

“朕与满朝文武听着,你问吧,若真如丁卿所说,那,朕定然不会轻饶了你。”

弘治不轻不重的说着。

“那若是证明丁大人诬陷于臣,不知……。”

后面的话,曾毅没有说出来,不然的话,就会有要挟圣上的意思了,不过,虽然没说出来,可是,这话的意思,却也很明显了,若非是百官震惊于曾毅这个年轻的五品官员直到此时思绪还如此清晰。

且,曾毅出身于都察院,是以,都察院有资格上朝的几个都忍住了,若非如此。怕是已经有官员跳出来指责曾毅了。、

“问。”

弘治皇帝这话,让不少官员心里打了个突,尤其是丁原本人,皇帝明显是对他不满啊。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皇帝刚刚封赏了曾毅,他丁原就跳出来指责曾毅了,而且,还是在皇帝封赏的缘由上指责,皇帝能高兴才怪了,且,河南这次,是真的出事了,皇帝原本就对他不满。

可,一些特殊的缘由,丁原却必须要跳出来指责曾毅。

“敢问丁大人,下官奉圣命前去河南,是因为何因?”

“河南大灾,圣上派了三钦差前去河南赈灾。”

“既是河南大灾,河南各粮仓的存粮何在?为何不见布政司赈灾,却需求助朝廷?”

“河南大灾已久,粮仓以空,无力赈灾。”

“河南南阳近百百姓在粮仓前被官兵杀死,不知丁大人是如何处置的?”

“这……。”

终于,原本还和曾毅对答如流的丁原卡壳了,曾毅这个问题太过尖锐了,几百条人命啊,他岂会不知,只是,没法处置罢了。

可是,朝廷的大臣们可就不知道还有这事了,毕竟,曾毅的奏折,只是皇帝和内阁的几位阁臣看到了,大多数大臣是不知道的。

是以,当曾毅问出这个问题后,立时,大殿内一阵喧哗,甚至,一些正直的大臣已经愤怒的看向了丁原,他的治下出了这等事,怎么不见上报朝廷?

“丁大人不好说么?”

曾毅眼光从丁原身上离开,环视着大殿中的大臣,道:“南阳府无辜杀死数百百姓,可却无一人因此而法办,南阳府仍旧是南阳府,南阳诸官也仍旧高坐庙堂,以至于南阳百姓畏官府如仇敌……畏朝廷如仇寇……。”

“一派胡言。”

丁原大惊,怒斥曾毅,可却改变不了满朝文武震惊的神情。

畏官府如仇敌……畏朝廷如仇寇……。

主要是曾毅的言辞太过犀利了,不过,曾毅却是亲身走访过南阳的,是以,这种形容,在曾毅看来,却是并不过分的。

“几百人的性命啊,南阳府说杀就杀了,南阳是丁大人治下一府,莫不是大雪封路?或是丁大人公务繁忙?尚未处理此事?”

曾毅步步紧逼,每句话都是一个大帽子的往丁原的头上扣,若是曾毅说这话之前,丁原或许还可以用这两个借口辩解。

可是,现如今,曾毅已经说出来了,不管真假,他在用这两个缘由辩解的话,是不会让人信服的。

第102章反攻

“曾郎中所言本官已经知晓。”

丁原跪在了大殿上,冲着皇帝磕了一个头,道:“这是臣御下不严,直至曾郎中查出此案,臣方才知晓……。”

丁原也够绝的,一句话,我不知道,就把事情给截止了,而且,还自行请罪,若是曾毅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倒是显得小气了。

“圣上,臣以为,这其实非是丁大人御下不严之过。”

曾毅趁着弘治还没说话的时候,抢先开口,倒是把满朝文武都给愣住了,这算怎么回事,替丁原说情么?

一时间,满朝文武都奇怪的看着曾毅,不知道这小子在想什么。

弘治看着曾毅,没有开口,不过,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在等曾毅的解释。

“陛下,丁大人说其御下不严,臣不以为然,这实在是有些冤枉丁大人了。”

曾毅看着跪倒在地的丁原,嘴角浮起一丝冷笑:“臣以为,丁大人是无能至极,素餐尸位,下辖一府数百百姓丧命,甚至,有百姓前去开封告状,却无人受理,丁大人岂是一个素餐尸位可以担当的。”

曾毅的话,如那雷鸣霹雳,将百官都震在了那里,尤其是丁原,最唇有些发青。

曾毅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员,竟然在朝堂之上如此不留情的批判丁原这个从二品的封疆大吏,可以说是开了本朝建国以来的先例。

以下参上的事情,不是没有过,可是,向曾毅这样不留情面,直言直面的情况,却真是第一个,尤其是曾毅那句无能至极和最后一句,岂是一个素餐尸位可以担当的,这意思是说丁原素餐尸位已经是留情的了。

震惊过后,朝臣们看曾毅的眼神中,俱结充斥着不可思议,而看向丁原时,却无一例外,全都是悲哀。

今日过后,无论丁原和曾毅两人最后结局如何,丁原必定是要背上一个素餐尸位名头了。

“你……。”

丁原身居高位,已经多少年没人敢对他说一句不敬的话了,更何况是曾毅这番指着脸当着群臣面的讽刺了,一时间,竟然是头脑有些发晕。

“丁大人刚才还说下官收缴各府账册。”

曾毅话峰一转,却是直接开始另一番攻击了:“南阳及各府百姓根本就没见过所谓的赈灾粮,不知丁大人的布政司是如何记账的?这账册,下官不该查查么?”

“就算要查,也不该强行收缴,该与各府相商吧?”

丁原也知道,刚才曾毅的那番话说出来,今日,他是绝技不能怎么曾毅了,是以,干脆咬死了曾毅恃宠而骄,也就是了。

“丁大人,您忘了一件事了。”

曾毅笑眯眯的看着丁原,一字一顿,字正腔圆、声音洪亮:“下官当日是钦差大臣,奉皇命查察河南,您让本官这钦差和谁商量去?若,让本官和各府衙商量?那圣上还派下官前去河南查什么?直接河南以你丁大人为首,各上一番奏折自辩也就是了。”

“荒谬,荒谬。”

丁原大喝,却是在没别的话说了,这到不是丁原说不过曾毅,而是他之前把曾毅想的太过简单了。

以为朝堂之上匆匆发难,曾毅这个没上过朝的人定然会慌乱,大可趁机将其拿下,谁知,这小子却是胆大的很,竟然是不慌不忙,甚至,还对自己开始了攻击。

尤其是现如今,曾毅的话,让丁原陷入了为难之中,以至于一些个原本和丁原站在一起的,却是没有急着跳出来,而是在等。

现如今,朝堂之上,闹成这样,当今皇帝虽然仁慈,可也该制止了,除非是皇帝另有深意,若是如此的话,下面的官员们,自然是要小心了。

“曾郎中,刚才,你不是像陛下说,您不是辩解,只是要问丁大人几句话,可现在您的话,应该不仅仅是问话了吧?”

不过,有官员沉稳,可也终究有官员站不住,蹦跶了出来,用这个可笑的理由替丁原解围。

“是闫侍郎啊!”

曾毅却是笑了起来,看着这个蹦跶出来的官员,正是当初一同下去的三钦差之一的户部左侍郎闫茂。

“闫大人以为下官问了不该问的?”

曾毅正色看着闫茂,双眼微微眯缝。

“正是,圣上面前,要沉稳,岂能行与言违。”

闫茂捋着胡须,慈善的看着曾毅,仿佛在说,老朽这一切,可都是为了你好啊!

“闫大人错了。”

曾毅却是猛的一声,如同惊雷:“下官认为,下官所言,却是在问丁大人几件事,难道不是么?或许下官不及您老的学识吧,可下官认为,并无过错。”

好吧,曾毅这一句话,等于是把闫茂给呛住了,就如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曾毅这话,也是如此,咱们两个又不是一个人,你认为我是在辩解,可是,我就认为我是在问话,你能奈我何?

“下官却是也有几句话要问一问闫大人。”

闫茂脸上一变,就要呵斥曾毅,谁知,曾毅却是快了他一步。

“南阳知府是闫大人的学生吧?当初,在南阳之时,本官查察南阳一案,可南阳知府却擅离职守,擅自出境,前去面见闫大人,后,闫大人所说,是您派人召了闫茂前去问话,可有此事?”

曾毅死死的盯着闫茂,立时,让闫茂这个三品的户部左侍郎额头也有些汗渍了,他现在算是看出来了,曾毅就是个疯子,谁敢找他麻烦,他就敢毫无顾忌的把你做的那些事情给揭出来,没有丝毫的胆怯。

“曾郎中,圣上面前,不得妄言,还是问话丁大人吧。”

首辅刘健皱着眉头,声音中正,算是止住了朝堂上的风波。

闫茂闹了个难堪,虽然心有不甘,可若真让曾毅揪住这件事说下去,当初,这案子是曾毅办的,指不定真有什么把柄在手,在加上首辅开腔了,闫茂就算是有一百个不愿,也只能是退回了列班当中。

首辅,可以说是皇帝之下的至高存在,尤其是弘治时期,正是内阁崛起的初期,且弘治极为尊重内阁的大学士,是以,内阁的分量,可以说是几乎凌驾于六部以上的,虽然偶有六部不服,想要抵抗,可却都是以失败告终。

是以,内阁首辅的话,那是极重的。

第103章庇佑

“是。”

曾毅也不是不知趣的人,更是知道分寸的,当即冲着刘健十分恭敬的拱手弯腰,脸上充满了恭敬的神情。

曾毅的这行为,却是让刘健满意的很,看来,这小子,心性倒是不错,之所以对丁原步步紧逼,还是因为对方找麻烦的原因。

而且,刘健眼睛微微眯了一下,这个丁原,不好说,不好说啊。

“丁大人,还要下官继续问下去吗?”

曾毅的进攻的姿态,比起刚才来,却是没有那么强硬了,脸上的表情也显得有些温和了。

可正因为此,却是恰恰最为气人的地方,若是丁原现在说一个不字,那就证明他心虚,证明他之前是在故意找曾毅的麻烦,为的就是报复曾毅在河南的放肆,或者,是曾毅刚才说的那些,丁原都是知道的,只不过,他选择了包庇。

可以说,现在,正因为曾毅这句不温不恼的话,却是让丁原根本就没有退路可言,既不能就此结束,也不能阻止曾毅继续说下去。

现如今的丁原,其实明知道曾毅在继续说下去,对他只有坏处,可,也只能是咬牙坚持了。

“朝堂之上,这些琐碎的事情,就此算了。”

弘治却在龙椅上淡淡的开口了,双眼微微睁着,话语里充斥着不容违背的命令:“今日,丁爱卿却是有些狭隘了,曾卿也有些过了。”

“退朝。”

弘治站了起来,早朝就在这么不明不白中,结束了,怕也是最为戏剧性的一次早朝吧。

弘治离开后,朝臣们就轰的一下全都散开了,不过,却也都是三两个一起,谈论的,也都是刚刚朝堂之上的事情。

尤其是最后皇帝开口,散朝,让一个布政使和吏部郎中的争端就此打住。

放眼看去,当时是丁原这个左布政使为下风,皇帝是在庇护丁原,免的他难堪,可是,实际上,却有人看到了另外的一种可能。

这个曾毅也是深得胜眷的,是以,这也可能的皇帝在护佑曾毅。

别看刚才在朝堂之上,是曾毅占据了上风,可是,那又能如何?无凭无据的,根本就奈何不了丁原。

朝堂也绝对不会因为这些没有凭证的事情,去处置一个封疆大吏,从二品的朝廷大员。

也就是说,就算是曾毅继续说下去,也至多就是让丁原多尴尬些,多掉些面皮罢了,可是,换来的,却绝对是对曾毅的不死不休了。

一个从二品的朝廷大员,想要找吏部一个五品郎中的麻烦,虽然这朝廷大员是不在京的官员,可哪一个布政使的背后没有一股势力的存在?

是以,这,其实也是在保护曾毅,免得这个五品的吏部郎中被人给害了。

文官虽然不动刀,可若是想害人,手段却更是多的很,毁人名誉等等,比之一刀砍杀还要让人难受。

“随本官走走。”

吏部尚书马文升却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叹了口气,从曾毅的身边缓缓走了过去,低声说了句话。

“是。”

曾毅打了个机灵,紧紧的跟在马文升的旁边,却又不紧不慢的错了一步的距离,以示身份的差距。

“跟上来,恁的那么多规矩不是?”

马文升皱了皱眉,怒斥了一句,曾毅方才紧走几步,和马文升并行。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你可领悟?”

一直到午门外,马文升才算是说了这一句话,却是没有上轿,今日,下朝的早,在加上恶略的天气,是以,城内倒是几乎没有行人的。

“下官知道,只是,今日之事……。”

“那丁原能耐你何?”

马文升却是不等曾毅把话说完,就道:“你现如今是吏部五品的考功清吏司,更是詹士府的府丞,且,圣旨下达才几日?那马文升就算舌绽金莲,怕是也不能怎么着你分毫吧?”

马文升这话却是没错,不说别的,但是皇帝刚册封过曾毅不十日,今日,丁原就不可能对曾毅造成实质性的伤害,甚至,说的过了,还是引火烧身。

当今圣上,虽然仁慈,可却也是有威压的,岂容臣子如此打脸的行为?

而曾毅的问话,岂不知,却是有救了丁原的意思了。

“大人教训的是,下官太过罗莽了。”

曾毅也明白马文升的好意,其实早朝的时候,他岂会没想到这点,只不过,两人观念不同罢了,而且,其中有些事情,是不足为外人道哉的,是以,曾毅才会有那样剧烈的反应。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又走了许久,快到吏部衙门的时候,马文升才算是又说了这一路以来屈指可数的最后一句话。

若非曾毅是他吏部的人,且猜到了皇帝对曾毅是什么态度,马文升怕是也不会去管曾毅的,尤其是刚才这一路走来,已经是表明了立场了。

若是丁原想要动曾毅,那,却是要看看他这个吏部尚书答应不了。

“多谢大人厚爱,下官铭记在心。”

曾毅也不傻,若是单纯的提点,马文升大可等两人都回到吏部以后,在进行提点,更何况,刚才这一路走来,马文升说的话并不多,甚至,不超过一掌之数。

这其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若是曾毅还不明白,那就真是脑袋有病了。

虽说官场有官场的规矩,可是,毕竟,丁原是外官,且曾毅是真的落大了他的面子,马文升现如今的行为,无非就是让丁原行事的话,有些顾忌。

“唉,年轻啊,就是有这股冲劲。”

马文升说完这话,却是不在吭声了,直至进了吏部的大门,也没在和曾毅说一句话。

这却是让曾毅弄的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先是一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又是一句年轻啊,就是有这股子冲劲。

这两句话所含的意思明显不同,却是从马文升的嘴里接连说了出来,真是让曾毅头疼的很。

“大人,大人?”

守门的侍卫见曾毅在门口站了许久,不由得露出一股的胆心,壮着胆子轻轻呼唤了曾毅几声。

“哦?”

曾毅突然打了个机灵,正巧看到侍卫奇怪的神情,摆了摆手,笑道:“无妨,就是有些走神了,天气冷,值日的时候,里面多穿点。”

说完这句让侍卫有些心暖的话,曾毅慢悠悠的去了自己的屋子。

第104章各方反应

朝堂上的事情,传递的很快,或者,也是在一部分有心人的作用下,等到下午曾毅前去太子府的时候,朱厚照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那种一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你就不该留情。”

刚一见面,朱厚照就拉着曾毅,脸上带着愤怒之情,似乎比曾毅还要生气似得:“那丁原依孤看来,就是奸臣,就该杀,还能厚着脸皮找你的麻烦,真是够不要脸的了。”

朱厚照之所以如此气愤,主要是因为曾毅所上的奏折,他也是都看过的,大概也知道丁原这么做的原因,无非就是挟私报复,毕竟,曾毅在河南的时候,收拾的最狠的,怕也就是左布政司了。

“殿下别那么生气,圣上自由裁断的。”

曾毅笑着,劝解朱厚照。

“不行,我去找父皇,不能饶了那个丁原,在河南不好好的当他的布政使,出了乱子,还敢冤枉你,真是该杀。”

朱厚照虽说贪玩,可却是极为揽护身边人的,尤其曾毅可以说是他身边唯一一个自己看中的臣子,哪能容的上丁原胡乱往曾毅身上泼脏水。

“殿下还是别去了,这事,您插手不好。”

曾毅拦住了朱厚照,迎着朱厚照略显愤怒的神情,曾毅不慌不忙的将其扶在了椅子上,然后,方才缓缓道:“太子殿下去找圣上,不知是要以何理由让皇上处置丁原?”

“你之前上的奏折还不够吗?而且,你也说了,这丁原就是无能至极……。”

朱厚照很是愤怒,曾毅可是他看中的臣子,而且,还是最让他在父皇跟前风光的臣子,竟然被人给污蔑,这岂不是在打他的脸,岂能够容忍?

“殿下。”

曾毅盯着朱厚照,虽然这样做有些犯忌讳了,可朱厚照,却是最不在乎这种规矩的人了。

“您是太子,岂能如此鲁莽?凡事,是要有证据的,您若是让陛下以言论而定丁原的罪,怕是传了出去,对陛下,对太子您,都会有损圣明的。”

曾毅这番话,却是拳拳之心了,皇帝,是可以一言决定大臣的生死,可是,皇帝也是在乎名声的。

是明君或是暴君,就是看你这个皇帝是否爱惜羽毛了。

“混账,真是混账。”

朱厚照气的胸部不住起伏,可却也是分的出好赖的,是以,并没有迁怒曾毅。

“这个混账丁原,真是可恶至极,怕是早就料到了这些的吧?所以才敢找你的麻烦。”

朱厚照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殿内不住的走动着:“早知道,父皇就不该把你召回来,你在河南查的好好的,干嘛把你给召回京?若不然,指不定你已经查出丁原的龌龊事了。”

朱厚照哼哼着,十分的不满,不过,怕也是只有当朝的太子敢这么光明正大的说皇帝的不是了。

从朱厚照的话里,曾毅也是听出来了,怕是每次他所上的奏折,皇帝都让太子看了,不过,这并没什么。

“河南的情况,现如今,必须要稳妥了。”

曾毅叹了口气,突然笑着道:“太子殿下可知这是为何?”

“你在考校孤。”

朱厚照盯着曾毅,带着一丝不耐烦的道:“怎么?难不成你也想说教孤不成?”

“不敢,臣不敢。”

曾毅连忙拱手,却惹来朱厚照的一阵不耐烦。

“别这么啰嗦了。“

朱厚照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端起桌子上的茶水,一口气喝了下去。

“殿下,若是您以后登基,像丁原这样的官员,怕是要遇到不少……。”

曾毅一番话说的真诚无比,却是让朱厚照楞了一会。

“是啊,你说的不错,日后,这事,怕是孤也要遇到不少啊。”

朱厚照叹了口气,脸上带着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忧愁,看着曾毅,道:“曾大哥,你是为孤好,这个,厚照知道。”

曾毅并不吭声,朱厚照的这话,让他没法接腔,更没法回答。

“河南大雪之灾还未缓解,又有白莲教妖孽出现,虽然曾大哥你抓获了白莲教的左右护法,可这怕是只会激起白莲教的报复,是以,河南的情况,绝对不能有分毫的差池。”

朱厚照却是不能曾毅在说什么,就兀自说了起来,而且,更是说的条条清楚:“那丁原更是河南的左布政使,是河南的首官,这个时候,若是动了他,怕是河南的官差,要有一番震动了……

“太子殿下所言字字珠玑。”

曾毅点头:“虽有不甘,可现如今,哪怕河南的官场已经**不堪,也是不能动的,最起码,也是要等明年开春,这大雪灾情缓解,民心稳定了之后方可。”

“算是便宜这个混账了。”

朱厚照愤愤,曾毅只是笑着,却没接口。

这话,朱厚照这个太子殿下说出来,并没什么,可是,若是从他一个五品官嘴里说出来,万一在传了出去,可是大麻烦的。

…………………………………………

丁府。

“大人,要不要下官派人……。”

丁原的府内,趁着夜色来了不少的官员,聚在一起吃饭,可桌上的菜肴却几乎没人动,俱结都是在说着什么。

“不必了,那曾毅自有官职在身以来,在京城呆过的时间,总过也没几日,若是你在京城找他的把柄,怕是也没人相信,这事,还是要着落在河南境内啊。”

丁原皱了皱眉头,轻轻的摆了摆手,他对付曾毅,其实也是被逼无奈的,不然的话,他也不傻,在眼下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会去找曾毅这个圣眷正隆之人的麻烦。

可是,现如今,丁原也是身不由己的。

“大人,今日朝堂之上,卑职看来,皇帝的意思,怕是有些不妙啊。”

有官员开腔,既然他们今晚都出现在了这,那就证明他们几个和丁原的关系都是那种无法扯断的,且平日里也都知道对方的,是以,说起话来,并没有什么顾忌。

“怎么讲?”

丁原眉头挑动了一下,端起跟前的酒杯,仰头一口饮下杯中酒,却也不把酒杯放下,而是捏在手中,来回转动着,把玩着。

第105章风波在起

“早朝的时候,圣上看起来像是在宁事息人,不想让曾毅继续说下去了,是爱护大人您,可若是真如此的话,陛下怎会没对曾毅说一句重话,就退朝了?”

这官员说的极为婉转,其是丁原势力的官员,有些话,是不敢说的太直白的,怕惹来丁原的怒斥。

“本官也想到这点了。”

丁原把手里的酒杯按在了桌子上,却是展颜一笑,道:“吃菜,都愣着干嘛,有些人啊,仗着胜眷,终究是不行的,何苦担心这个?”

丁原这话,却是传递出来了一个意思,曾毅,还是太嫩了,就算是有胜眷又能如何,仍旧不是自己的对手啊!

有了丁原这话,虽然不知道其是怎么打算的,可到也没人问什么,都像是忘了这件事似得,真的是一团热闹。

………………………………

皇宫,御书房内。

“这份密奏依诸位先生来看,该如何处置?”

弘治的脸色十分难看,这密奏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牟斌从河南发来的,里面的内容,让人发指。

“陛下,不可贸然行事啊。”

在坐的大臣显然也都看过了这份密奏,个个都是阴沉着一张脸,脸色难堪的很,仿若天都要塌下来了似得。

“不可贸然行事,不可贸然行事。”

弘治低声念叨着,脸上全是愤怒之色,可却又带着一丝的无奈,牟斌这次所奏之事,确实让他为难了。

“陛下,河南地方的卫所官兵早以尽皆被调动,随时可以应对一切事情。”

兵部尚书刘大厦沉闷开口,上次,召曾毅回京之时,兵部派去河南一官员,主管河南各卫所。

“用兵之事,要慎之,且,现如今,咱们就是有百万雄兵,可却根本不知道该用往何处。”

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缓缓开口,并没有针对刘大厦的意思,遇重大事情,各大臣各抒己见,这是很正常的。

刘大厦也不是心思狭隘之人,闻言,并没有反驳什么,甚至,微微点了点头,穷兵黩武,这话,刘大厦虽然是兵部尚书,可却也清楚的很。

“陛下,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健却是并没有急着说什么,却卖了一个关子。

“刘先生但说无妨。”

弘治虽然心情不佳,可却也不会因此而毫无缘故的迁怒在臣子们的身上。

“曾毅这小子,之前任河南钦差,对河南之事,该是极为了解的,陛下不若召他一问?”

刘健这话,却是引起了刘大厦的诧异,稍微一转,却是大概明白了,曾毅既然是陛下为太子殿下培养的臣子,那,有些事情就必须要让其知道,这是对其的一种锻炼。

“传曾毅。”

弘治略微犹豫了下,就让身边的太监萧敬下去找人了。

萧敬找到曾毅的时候,曾毅还在东宫和朱厚照闲扯。

“宣曾毅进宫做什么?”

朱厚照一下子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很是不满的看着萧敬,在朱厚照看来,父皇宣曾毅进宫,怕是因为今天早朝之事。

“应该是和河南有关吧,其余的,老奴就不知道了。”

萧敬也是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是以,只是透漏了个不轻不重的消息,其余的,并没多说。

“我陪你一起去。”

朱厚照大手一挥,就先走出了屋子。

曾毅苦笑,在后面冲着萧敬拱手道:“还劳烦公公带路。”

微微点了点头,萧敬道:“曾大人,请。”

“萧公公,陛下可是只召了下官一人?”

曾毅随口问着,这问题,怕是不用保密的吧,毕竟呆会过去了,肯定是要知道的。

“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和朝中的几位大臣都在。”

萧敬声音有些沙哑,略显尖细。

朱厚照刚开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