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亲王-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曾毅虽然没说,可,司徒威却是知道,什么该告诉屠庸,什么,不该告诉屠庸,有些事情,就算是司徒威也要彻底的烂在心里,而且,这世上,除了他和曾毅外,已经不可能在有第三个人知道了。
“你就直接告诉他,以前隐瞒,是本官的命令,要小心谨慎,现如今,他虽然知晓了,可,也不能外传,若有消息走漏……。”
曾毅呵呵笑着,有些话,不用他自己说出来,到时候,司徒威转告的时候,屠庸自己心里就该清楚。
“还有,此事,告之屠庸,暂不告诉陛下,以免陛下急躁,坏了大事。”
曾毅的这句话,怕这普通之下,也只有曾毅敢这么毫无顾忌的说出来了,旁人,就算是说,也不敢这么光明正大的说,更不敢让人传话的时候,直接传这一句话。
“是。”
司徒威拱手,苦笑,却也没办法,自家大人的脾气就是这,而且,皇帝那边和自家大人关系极好,肯定也不在意这的,至于旁人,谁有意见,却也是没法的事情。
“放心吧,你传了本官的话,屠庸,知道该如何做的。”
曾毅眼中闪过一丝深邃,屠庸可不傻,更可以说,屠庸,是一个正直的臣子,现如今,‘奸’佞当道,这消息,如果不到时候,传到了皇帝耳朵了,一旦外泄了出去,那可就功亏一篑了。
若是换了先帝在,自然不会如此,可是,当今圣上的‘性’格,现如今,朝廷官员哪个不知?
而且,说句毫不自谦的话,他曾毅的所行所为,若是按照曾毅心中所想,虽,不是为了朱家的江山,可,却是全心全意的为了整个大明朝所有的炎黄子孙。
曾毅的所行所举,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对朱家有所损害,就比如,正德极力反对的那件事。
可,对于整个大明朝,对于所有的炎黄子孙而言,却是好事。
曾毅相信,他的所行所举,满朝文武只要不是瞎子,就该看的明白,而屠庸,该知道,配合他曾毅与否。
“去吧。”
曾毅似乎有些乏了,这几天,因为兴建学堂的事情,一些草案等,进行了不小的修改,是以,曾毅可是也没多少休息的时间,而且,还有朝廷大臣不时上‘门’拜访,是以,曾毅虽然年轻,可是,这几日,却是熬的有些不行了。“过几日,本官怕就要离京了,事关白莲教,万事小心谨慎。”曾毅最后,特意又因此而叮嘱了司徒威一句,由此,可以看出,在曾毅的心里,白莲教有多难对付,更能看出,曾毅对铲除白莲教的决心。
第三百六十六章饱和
联络书商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曾毅亲自出面,下面的人,自然会有人去办的,而且,事关朝廷,事关天下,也没哪个书商敢胡‘乱’报价的。…
只不过,要印制这么距离的书刊,一时间,纸张的价格,却是有些飞涨了。
对此,曾毅有意控制,不过,最终,却是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事情,时机不到,就算是强行控制,也是没什么用的。
而且,户部,已经把银子尽数的给拨了下去。
曾毅倒是知道一个具体的数额,千万白银用的差不多了,至于详细到省府州县的数额,曾毅却是没有过问的。
他不是干这行的,就算是知道了,也是没用的。
曾毅回京来,所要做的事情,可以说,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是等了。
曾毅就算是现在离京,户部拨往各地的银钱还没到,他去了也是白去。
只不过,原本,对于学堂的名字,曾毅还请了正德命名,不过,后来,曾毅一想,若是全天下的学堂都是这个名字,却也是不好了。
而且,这个年头,既然正德起了学堂的名字,那,旁人,是绝对不敢在正德起的名字前后加字的。
是以,这样,若是到时候哪个学堂出了问题,称呼起来,等,倒是也麻烦。
是以,最后,干脆是哪个地方的学堂,就是叫什么学堂了。
例如**县学堂、邓州学堂、南阳府学堂、河南承宣布政司学堂。
等等,那一级的,就用哪一级的地方官名为首命名,也就是了。
只不过,有一点,一般而言,平常的‘私’塾呢,一般都是要有孔圣人的画像的。
而曾毅已经上报了皇帝,在这些朝廷兴建的学堂呢,不仅要有孔圣人的画像,更是要有皇帝的画像的。
这点,正德已然是同意了,这种事情,没有哪个皇帝不同意的。
只不过,这个事情,就不是曾毅负责了,而是皇帝‘交’予刘瑾,召集画师负责了,至于什么时候完工,反正是肯定要等到学堂全部兴建完工以后,方才可以的。
而,经过这么长时间,前来曾毅府上拜访的官员,也已经没多少了。
“也该是都察院了。”
曾毅微微叹了口气,从府内出去,外面,早有轿子在等着了,曾毅回京,可是没有带轿夫的,可,正德那有啊,专‘门’让皇宫内负责抬御撵的‘侍’卫,给了曾毅四个。
原本,是给曾毅八个的,只不过,曾毅嫌太过猖狂了,而且,在京城行走,四个也就足够了。
正好,让他们可以轮班。
等什么时候准备离京了,以钦差的身份离京,到时候,在八抬大轿也就没什么了。
都察院的事情,自然就是现如今,都察院的官职空缺,曾毅刚回京没几天的时候,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亲自拜访曾毅,特意提了这事。
而后,曾毅也进宫向正德提起此事。
正德给的答复很简单,你自己看着办吧。
在正德看来,原本,都察院,就是他留给曾毅的地方,现如今,曾毅想要往里面安置官员,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只不过,曾毅是想往都察院里安置官员不假,可是,曾毅这个左佥都御史的职位,曾毅,却是不想继续担任下去了。
或者说,曾毅,不想在都察院担任官职了,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机,是以,才没对正德提起此事。
现如今,是刘瑾‘乱’朝的时候,而且,现在的这个时候,刘瑾‘乱’朝的程度,还不算是最严重的巅峰时机。
这个时候的都察院,是干嘛用的?有用么?
都察院的折子,根本就到不了皇帝的跟前。
而且,曾毅,更是有意让刘瑾搅局的,这个时候,曾毅是不可能去管刘瑾的,就算是管,也是小范围的,更多的,则是找机会躲开。
这个时候,曾毅若是在都察院的话,那,就不可避免的,要和刘瑾杠上了。
都察院,所负责的,就是风闻言奏,若是旁的官职,倒也没什么,可是,碰到了都察院的这个职位。
曾毅能怎么办?
若是曾毅和刘瑾对抗,那,结果,就是曾毅的计划,必须要推翻,可,若是曾毅不和刘瑾对抗,那,结果,则是曾毅的名声定然要受损的,最起码,也要背上一个懦弱无能,不敢争锋。
这些,都不是曾毅想要看到的结果。
是以,这个时候,离开都察院,对曾毅而言,是最好的结果。
也正因为此,曾毅才会让戴珊这个左都御史也推荐几个官员,这样一来,日后,戴珊,可是要欠着曾毅一个人情的。
而且,曾毅也会留在都察院几个人,但是,上面,却是有屠庸压着的。
这,看似是曾毅留下的人,不能主导都察院的局面,可是,若是换个方向去看,曾毅留在都察院的人,是在‘混’资历,若是这样的话,那,就完全行的通了。
“这是陛下同意了的?”
内阁当中,首辅刘健拿着曾毅手中的名单,不由得有些皱眉,这是开玩笑不是?竟然要填补六七个左右佥都御使。
这是把都察院当成是什么地方了?
要知道,都察院的左右佥都御使虽然没有定制,可是,却也不是随意就能多出一个人的啊。
虽然这几个名单,都是都察院的老人,可是,也不能如此胡闹啊。
而且,更甚至,这上面七个人名,其中四个,竟然是早先参奏曾毅,后来,又反水了的南京都察院的四个御史。
有这四个人,却是让刘健有些诧异的,虽然对方已经幡然悔悟了,可,那其实也是被局面所‘逼’。
当然,那四个御史,既然已经选择站队,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机会了。
日后,他们若是胆敢反水曾毅,那,他们的名声,比起那投靠了刘瑾的王贵也好不到哪去。
只是,曾毅如此,却也太过抬举他们了吧?
这七个名单,若是都过了,在加上曾毅和王贵,都察院的左右佥都御使,一口气竟然有了九个之多,这不是胡闹吗?
就连刘健这个内阁首辅,也有些看不明白曾毅的意思了。
“本官现如今,负责学堂之事,不久,怕就要离京巡视了,这一走,可不知道要多久了,而且,本官‘精’力有限,这左佥都御史的位置,实在是无法兼任了。”
曾毅已经想好了说辞,正好,可以趁着提拔都察院左右佥都御使,且他离京的时候,辞了左佥都御史的职位。
“现如今,都察院左都副御史位置一直悬空不下,本官已经奏明陛下,这左都副御史的人选,日后,就从左右佥都御使当中挑选出一个能干之人。”
刘健双眼眯着,眉头微皱,沉思了一会,却是有些明白曾毅的意思了,不由得,有些好笑。
曾毅这么做,还真是有点意思,既然刘瑾让王贵任了右佥都御使,那行,曾毅就把都察院的左右佥都御使来个免费大放送。
至于到最后,谁能得权,那可就不一定了。
“行,既然陛下都点头了,内阁,没有不准的道理。”
刘健点了点头,把曾毅的名单传了下去,给其他的几位阁老,道:“诸位也都看看,若是没有什么异议的话,这票,老夫可就拟了啊。”
次辅谢迁、阁员杨廷和李东阳却是点头,对于曾毅,他们自然是支持的。
而且,既然刘健能看出来曾毅的用意,他们也是能瞧出来的,就算是瞧不出来,也相信,刘健既然点头了,那就绝对不会错的在这件事上。
是以,曾毅从内阁拿了拟票,就直奔吏部而去。
皇帝点头,内阁拟票,吏部那边在一盖印,这七个左右佥都御使,可就上任了。
这七人中,曾毅占据四个,分明是左右佥都御使各两人,而左都御史戴珊,则是占据三个,则是左佥都御史一人,右佥都御使两人。
这,是曾毅特意为之的。
右佥都御使多些好啊,才能限制王贵,同时,刘瑾要是不乐意的话,可以在正德那边使劲,把王贵给提成是左佥都御史啊。
说是从左右佥都御使当中选出一个,任左都副御史,可,最大的可能,不还是从左佥都御使当中选出的。
而戴珊已经占据了左都御史的位置,这左佥都御史的人选,少占一个,多一个给曾毅,也是应该的,反正,曾毅已经是准备退出了。
从吏部出来,一切,已经大功告成。
当初反水的裴、越、怀、罗四个南京都察院的御史,两个为左佥都御使,两个,为右佥都御使。
说实话,这些,都是曾毅随意点的。
而戴珊的名单,一个是左佥都御史,两个是右佥都御使。
一下子,都察院的上曾官员,可以说是处于绝对满员的状态了。
“曾大人此番,可真是……让老夫得以有些空闲了。”
戴珊原本只想着他给的三个名单,有一个人能中也就是了,可没想到,曾毅给他带来的,却是三个全中,在加上曾毅的四人,这都察院左右佥都御使,一下子可就成了几个啊。
这,让戴珊有些哭笑不得。
“本官该要离京巡视……。”
曾毅把在内阁时候的话给戴珊说了一遍。
“这几个人不日即将来都察院走马上任,包括南京的那四位御史。”
曾毅呵呵笑着,道:“三个月后,由戴老大人您决定,哪位右佥都御使前往南直隶坐镇都察院。”
“半年之后,由您决定,哪位左或者是右佥都御使该坐镇左都副御史。”
戴珊微微皱了下眉头,自然知道,曾毅这话,不是没有目的的,不由得小心的道:“不知曾大人可有看好的人选?”
曾毅摇了摇头,道:“看好的人选,倒是没有,不过,却有一个看法,不知道中不中用。”
“曾大人但说无妨。”
戴珊明白,曾毅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把他戴珊的人全都给‘弄’进都察院,这下,是该讲条件了。
“南京都察院的情况,有些复杂,又出了前任右佥都御使的那档子事,人心不稳,最好,还是派个熟悉南京局面的右佥都御使坐镇比较好。”
“至于左都副御史,倒是要挑选熟悉京城局势,刚正不阿的人选来。”
曾毅这两句话,看似说的仍旧有些模糊,可,其实,已经是明确无疑了。
熟悉南京局面的,那只能是曾毅的那四个人了,也就是说,曾毅的意思,是从他那一方的两个右佥都御使当中,挑选出来一个,坐镇南京都察院。
而这样一来,留在京城的右佥都御使,还剩下四个。
同时,要刚正不阿的左或右佥都御使升为左都副御史,让满朝文武大臣廷议,即可。
这其中,王贵,是绝对不可能的,其绝对不符合曾毅所谓的刚正不阿,而且,刘瑾现在虽然猖狂,可,目前情况而言,就算是有他暗中‘操’纵,王贵也绝对不可能通过廷议的。
而退一步,曾毅的四个人,更是曾经有过过失的,自然,也是称不上刚正不阿。
而最后,也就剩下了戴珊他的三个人了。
这么排除下来,曾毅的意思,是让他自己的人坐镇南京都察院,而戴珊的人升任左都副御史。
戴珊也是有不少人脉的,而且,他推荐的三个人,也的确不差,只要廷议,肯定是能够通过的。
而这其中,戴珊要选,肯定是要选左佥都御史为左都副御史了。
这样一来,戴珊,占据了都察院的上层结构,左都御史和左都副御史。
而曾毅,占据了都察院的中层结构,剩下的两个左佥都御史全都是曾毅的人了,而且,曾毅的人还坐镇南京都察院。
至于另外几个右佥都御使,那就是备用了,然后,负责和王贵扯皮。
戴珊不愧是人老成‘精’,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猜出了曾毅的意思来了。
只是,在戴珊看来,曾毅没有霸占左都副御史的官职,是他手底下的人不够用,所以,其倒也不贪,这点,倒是难得。
毕竟,在戴珊看来,若是曾毅手底下有人可用,岂会用裴、越、怀、罗这四个人?
岂不知,曾毅用这四个人,一来,是断定了,这四个人,不是那种浑然不要名声的人,断定了他们不可能对自己不利。
尤其是现在,曾毅既往不咎,还给予了他们高官,哪怕是留在京城的那个右佥都御使,其官职,也上去了,而且,对其,曾毅其实还是有安排的,并非是一个闲职,只不过,现如今,时机不到罢了。
且,曾毅如此既往不咎厚待他们,已经是彻底断了他们的后路,除非他们真的想要众叛亲离,若不然,就不可能背叛曾毅。
一旦他们背叛曾毅,怕是连他们的家人,都会唾弃他们了。
是以,别人看不明白,可是,曾毅却看的明白,只这一招,这四个人,已经到了他的翁中了。
这四个人,虽然看似是有污点,可,在曾毅看来,这满朝文武,有几个,在最开始的时候,能够一直刚正不阿的?
有几个,没有过什么密谋的。
只要能改,就成了,而且,那四个人的能力,也的确不差的,若不然,牛景德岂会拉拢他们四个联名上奏?
只是,戴珊也知道,只要他真的这么做了,那就是彻底的把刘瑾给得罪了。
曾毅如此,其实,也是有这么一层意思的。
可是,就算是知道,又能如何?曾毅这玩的是阳谋,你就算是清楚,一个都察院左都副御史的位置,新引力够不够?
而且,在戴珊看来,他还以为,曾毅这是故意‘逼’他站队,以免都察院沦入刘瑾之手,这种情况下,戴珊,自然不能后退了,免得被人瞧歪了,以为他戴珊屈于刘瑾。
戴珊这辈子,自问没做过什么对不起良心的事情,自然不能老了老了,落下个畏惧宦官的名声。
“曾大人所言不差。”
戴珊点了点头,道:“曾大人的话,老夫记下了。”
“曾大人为都察院尽心,老夫,定然不会让曾大人失望的。”
戴珊这话的意思,已经是很明显了,这是答应了曾毅的要求了。
这在戴珊看来,他不吃亏,一个左都副御史,足够了。
曾毅囊括了都察院的中层官员,而他则是占据了都察院顶端官员。
至于得罪刘瑾,在戴珊看来,这,只能是附加的了,而且,他本来,也不可能靠拢刘瑾的,得罪刘瑾,那是迟早的事情。
只不过,戴珊这么一下决心,却是注定了一件事,日后,王贵在都察院内的日子,可是更加的不好过了。
其也只能留在京城了,而且,这次,可不是他自己主动了,而是他想去南京,都没那机会了。而且,都察院的官职一旦全部补上,王贵这个留在京城的右佥都御使,那就什么都是不是了,虽然有个官职,可是,手中,却不可能在有什么权力了。尤其是戴珊,既然得罪了刘瑾,那,就肯定不会在向之前那样,对王贵不闻不问了,到时候,怕是戴珊对王贵的排挤打压,也该风雨突来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好戏
都察院官职的任命,可以说,在这之前,满朝文武,没有谁得到风声。……
如果非要说是在这之前,有人得到风声,那也就是戴珊自己了。
甚至于戴珊名单上拟定的人选,在这之前,都没有得到戴珊的通知的。
毕竟,这事,戴珊也只是把名单给曾毅,要曾毅挑选的,是以,他也不知道最后,到底谁能任职,谁能想到,曾毅会一窝端的‘弄’这么多的几位来啊。
是以,直到曾毅从都察院回去的时候,这消息,才开始从吏部流传了出去,紧接着,也从都察院得到了证实。
之后,在京城的几个官员,也就是戴珊名单上的三个官员,一位左佥都御史两位右佥都御使,已经是走马上任了。
至于南京城的那四位,还要等吏部的行文到了,然后,再来京城的。
不过,曾毅相信,南京城的那四位,在见了吏部的行文以后,定然会是十分惊讶的,此事,曾毅可是事先没和任何人商量过的。
包括那四位御史,曾毅更是没和他们透过气的。
只不过,给这四个人升官,却并非是曾毅手底下真的没人可用了。
好歹,都察院内,想要投靠曾毅的人,和曾毅走的近的,也是有几个的,虽然摄于御史的身份,不好太过明显,可,却也是能用的。
曾毅之所以用这四个御史,为的,其实,也是展示他的心‘胸’。
不管怎么说,之前,牛景德这个右佥都御使那是的确参奏了曾毅的,而且,最后,也的确是进了东厂的诏狱。
虽说,这看似是没曾毅‘插’手,是那四位御史自己反水了。
可,这天下人又不是傻子,谁不清楚这里面是怎么回事?
若非是有他曾毅在一旁站着,这四个御史有那么傻吗?好端端的的没事反水做什么?
是以,这打击报复的名声,不管怎么着,总是会被有心人利用的。
这点,是谁都没法避免的,不论是谁碰到这种事情,都免不了因此被人在背后议论的。
哪怕是你做的正大光明,问心无愧,这,就是人‘性’,不是谁都能客观的看待一件事情的。
而现如今,曾毅重用这四个人,却是能让人看出,他曾毅,并非是心‘胸’狭义之人,哪怕是曾经参奏过他的人,他照样可以重用。
而且,以他曾毅的身份地位,当初,根本无需和这四个御史达成什么条件。
是以,他曾毅现在如此,只是因为其心‘胸’宽广。
“有好戏看咯。”
兵部尚书府,刘大厦得到这个消息以后,眉头微微聚在了一起,随即,不由得一张老脸舒展了开来,捋着下巴处的胡须,呵呵笑了起来。
朝廷上,能看透曾毅意图的人,可是不少的。
最起码,那些个朝廷重臣,都能看透曾毅的意图,至于旁的,估计也都差不多,只不过,大多数,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而大多数人能看到的,只是曾毅以此来证明其的大度。
当然,只是如此的话,会有些奇怪,可,哪怕是他们心里奇怪,可却是看不出曾毅旁的意图了。
曾毅的另外一个意图,其实,很简单,但是,却也有些复杂,就是让刘瑾安排在都察院的那个右佥都御使彻底的沦为摆设。
同时,更重要的一点,则是这里面,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的人,也牵扯了进去,这,可就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了。
就算是刘大厦,在这点上,也不能保证他就全部看透了曾毅的意图。
只能说,他或许,看破了曾毅的意图,也或许没有看破,在牵扯到戴珊这一点上,刘大厦,也不能那么自信。
单纯的拉拢戴珊?和戴珊走进?这点,刘大厦根本就不认为曾毅会这么做,定然是还有别的隐情的。
只不过,虽然看的不是很透彻,可,却并不妨碍刘大厦看好戏的兴致。
曾毅这么一折腾,都察院内,定然会上演一出好戏的。
这种不知道剧情的好戏,看起来,岂不是更加的‘精’彩。
只不过,有一点,却是让刘大厦有些遗憾的,都察院内,这次,他可是没能借助机会安***去一个官员。
不管曾毅是怎么算计的,戴珊,肯定是要得了便宜了。
原本,戴珊在都察院,虽然是左都御史,可其因前任左都御史屠庸的获罪告老,是突然调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
可以说,在这之前,怕是戴珊自己都没什么准备的。
甚至,戴珊担任左都御史,也是出乎了朝臣们的预料,原本,那把屠庸给‘弄’下台的势力,可是准备好了左都御史的人选了。
谁知道,千算万算,却是徒然给旁人做了嫁衣。
一向不理朝政的皇帝,竟然头脑发晕,亲自点了戴珊为左都御史。
皇帝都开口了,而且,是一向不理朝政的皇帝,内阁诸位大学士和朝廷大臣就算是不乐意,这个面子,也是不能落下的。
是以,廷议,只能是通过了。
可,戴珊虽然成了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可,其在都察院,却是没有什么亲信的。
甚至,就连往都察院安‘插’亲信,戴珊都做不到。
就算是下面的御史投靠戴珊,和戴珊走的近,又能如何?
正德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都察院,那是给曾毅留着的,他这个左都御史,不过是个临时的。
正德的意思,不外乎就是如此。
对戴珊而言,可以说,先是惊喜,后,又是一番无情的打击。
这种情况下,哪个御史还会靠近戴珊这个临时的随时都可能走人的左都御史?
而且,以曾毅的‘性’格,看现在的锦衣卫,就知道曾毅有多能折腾了。
一旦曾毅在都察院内折腾了起来,戴珊这个左都御史,还真是头疼。
可,谁能想到,曾毅,竟然治不在都察院。
竟然对戴珊拱手送权,甚至,还帮了戴珊一把,若不然,若非曾毅亲自出面,这一个左佥都御史及两个右佥都御使的位置,戴珊至多,也就是拿下一个罢了。
虽说这次下来,左右佥都御使太多了,可,只要站在了这个位置上,那就是胜利。
剩下的,就各凭本领争权了。
尤其是传言,曾毅在离京巡查之日,会辞去左佥都御史一职。
这么一来,曾毅辞职,另外一个右佥都御使王贵是刘瑾的人,肯定被所有官员排斥。
是以,剩下七人,还有一个要坐镇南京都察院,有一个要升任左都副御史,这样下来,左右佥都御使,也就剩下五个了。
是以,倒是也划算的很。
只是,现如今,外界,虽然知道了三个月和半年后,要择人前去南京都察院,还有则人为左都副御史。
这最后的权利,虽然下放到了戴珊这个左都御史的手里了。
可,在外人看来,这,肯定是曾毅已经和戴珊达成了某项协议的了。
“一场好戏啊。”
吏部尚书马文升呵呵笑着,说出的话,虽然和兵部尚书刘大厦身处两地,可是,这话,却是一样,都是在看一场都察院内即将开锣的好戏。
………………………………
“你让杂家怎么帮你?”
刘瑾面‘色’‘阴’沉的看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跑来求助的王贵,不由得脸‘色’就拉了下来,心思,也是厌恶的很。
甚至,刘瑾都有些纳闷了,好歹也是朝廷大员,也是当年的才子,你王贵,怎么就这么没出?
屁大点的事,多大的人了,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成何体统?
不过,奈何,这王贵是第一个投效他刘瑾的,而且,现如今,满朝文武,估计都是盯着他这的。
是以,对王贵,不管心里怎么厌恶,可,面子上,刘瑾还是要做的过去的。
这点,虽然是宦官,可,刘瑾还是懂得的,只要他表现的足够礼贤下士,自然会有人前来登‘门’的。
尤其是王贵虽然不中用,可,越是这样,在刘瑾看来,其实效果,也是越好的。
他对王贵这种不成器的东西都能礼贤下士,更何况是那些子明才高的才子了?
文人相轻,这点,刘瑾还是懂的。
“都察院内除了你,除了曾大人,也还有七个左右佥都御使。”
“曾大人自然不屑和你们一起去争这。”
“你平日里不常和杂家言道,你的能耐吗?”
刘瑾这话,可就带着一丝的讽刺了,虽说知道该礼贤下士,可,这也不能把刘瑾心里的火气都给压下去啊。
而且,这‘私’下的谈话,谁会知道?
他王贵此时的这副嘴脸,敢往外面传吗?只要表面上的功夫过去了,他刘瑾,继续帮衬着王贵,也就是了。
“……这……。”
王贵有些讪讪,他当初投靠刘瑾的时候,自然是漫天吹嘘,只差把天都给吹出‘花’来了。
可,这也是正常的事情啊,谁投靠旁人的时候,不夸大自己?
这在王贵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而且,刘瑾身边,又没几个识文断字的,是以,王贵说什么,也就是什么了,甚至,当场,给刘瑾做了几首诗。
而且,还都是称赞刘瑾的。
估计不论这诗是不是王贵提前想好的,可,这诗听在刘瑾的耳朵里,却是舒坦极了,这天下,除了王贵外,还没人如此夸过他呢。
他手底下的那帮番子,自然是不算了,被读书人这么夸,心里,才舒坦。
是以,刘瑾可以肯定,这诗是王贵自己做的,这,就足够了。
谁曾想,这王贵就是个草包,空有虚名,却是没有一丁点的能耐。
刘瑾也知道,王贵投靠他,肯定是会被朝臣们排斥的,可,有他刘瑾在背后撑腰,你王贵是傻子吗?这么长时间了,竟然连一点局面都打不开?
甚至,今天,还来哭哭凄凄的。
“有什么能耐,也别藏着掖着,都给用出来吧。”
刘瑾却是懒得在和王贵说那么多废话了,这事,他现在,也不能去找正德在说什么了。
规矩,曾毅已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