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亲王-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瑾赶紧跪倒在地上,冲着曾毅磕了个头,道:“曾大人您就放心吧,奴才只要有一口气在,陛下,就不会有事的。”
“唉。”
叹了口气,曾毅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对于正德,曾毅,也是有感情的,也是把曾毅,当成了弟弟来看的。
毕竟,在这个世上,曾毅,是没有血缘至亲的,而正德当他是哥哥,曾毅,也是宠着正德的。
“早去早回。”说完这话,曾毅就大步离开了。正德眼中也闪过一丝依恋,不过,随即,就是满脸的兴奋,冲着刘瑾道:“快,快去准备。”
第三百零六章离宫
选秀‘女’的事情,最终,‘交’给了礼部,且,是由礼部全权负责的。
这,可是让礼部的官员振奋不已。
要知道,礼部,本来就是做这种事情的衙‘门’。
这事,本来就该‘交’由礼部来做的,只是,年前,皇帝并没有下旨,且,曾毅名头正盛,是以,礼部的官员,也只能的捏着鼻子认了。
可是,没想到,这事是峰回路转,竟然绕了一大圈后,又回到了礼部。
不过,若是仔细琢磨的话。
这事,年前,皇帝也只是下旨,要选秀‘女’的,但是,却并没有说过,是要‘交’予曾毅来负责的。
之所以认为是曾毅负责此事,只不过,是因为曾毅和皇帝关系融洽,且,皇帝对曾毅极为信任。
想当然的,认为此事,会‘交’予曾毅负责。
现在看来,曾毅,果然不会是被称为贤臣,不该‘插’手的事,绝不‘插’手。
要知道,选秀‘女’,这是个不可多得的‘肥’差。
尤其是京城的礼部官员离京。
到各地方去,那些个有机会入宫的家里,总是会塞些银两的,这,对于礼部,这个一向清贫,只能碰到大礼的时候,才能有些有限油水的衙‘门’来说,的确是个好差事了。
而且,选秀‘女’,是大明朝各个布政司都有的。
到时候,礼部,也是要派下去不少官员的。
只不过,江南这个地方,一般,都是礼部尚书亲自前去。
自古江南多美‘女’。
若是选中的秀‘女’,日后,能成为皇后,那,其总是要惦记着一份情的。
尤其是这次,皇帝明显是在选皇后了,这个机会,正德一朝,怕也只有这么一次了。
不同于礼部官员的心里的一些个小心思。
曾毅在都察院内,却是愁眉苦脸。
正德离京,这,在曾毅看来,没什么,这么大的年纪,正是好动的年纪,想要把他整天给约束在皇宫当中,那,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尤其是正德的脾气,历史也证明,最终,紫禁城,还是没能束缚住正德的步伐。
而且,曾毅也不认为正德离京,会有什么危险,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正德离京,是绝对不会有危险的。
就算是宁王,字未曾准备充分之前,也是不希望正德出事的。
至于白莲教,这个,曾毅的担心,倒是不大的。
现在是大明朝,可没那么高端的科技水平,而且,正德刚刚登基,尤其是少年模样,更是一天一个样,成长的时候,模样还未定型。
怕是白莲教,现在,根本就不知道正德的模样的。
只是,这想法,曾毅也只能是在心里面想想罢了。
若是敢说出来,立时,曾毅就会遭受到百官的攻击,甚至,说他图谋不轨。
封建思想,是不容易改变的,尤其是从小到大,那种深埋骨子里的思想,皇帝,就该在紫禁城内老老实实的呆着。
虽说,曾毅可以装作不知道正德离京了。
可是,那又如何?正德离京,这事情,迟早会被发现了,根本就隐瞒不了多久。
虽说正德在宫中,基本不怎么见大臣。
可是,有一点,却是最大的弊端,那就是,正德,平日里可是活蹦‘乱’跳的,虽说在皇宫内,不见大臣。
可是,却是在皇宫内折腾的厉害。
若是连续数日,突然失去了踪迹,且,就连随‘侍’的太监刘瑾也消失不见了。
朝廷大臣们也不是傻子。
虽说能进宫的大臣们少,可是,朝堂重臣,却总是在宫中,有那么一些联系的,或太监,或宫‘女’,或‘侍’卫。
这消息,总是瞒不了多久的。
到时候,一旦发现皇帝不在宫中,他曾毅说不知道皇帝离京了,有几个大臣会相信的?
要知道,皇帝对他曾毅的信任,可是满朝皆知的,离京这么大的事情,皇帝或许会瞒着满朝文武,会瞒着后宫太后。
可是,却总会和一个人‘交’代一下朝事吧?
这个人,绝对是曾毅无二,到时候,曾毅就算是不承认,怕也是没人信的。
“难啊。”
曾毅皱着眉头,一手在桌子上轻轻的敲着。
正德出宫,下江南,这件事,绝对不能赖在他曾毅的头上。
正德是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曾毅不假,可是,曾毅这却纯粹是无妄之灾的,若是有人在背后攒错正德,那肯定是刘瑾无疑。
可是,就算这次,大臣们如此想,可是,日后呢?
曾毅在意的,不是现在,而是日后,他可是清楚知道日后正德的德行的。
一旦日后正德如此,且,他曾毅又要对朝廷进行改革。
到时候,怕是立时就有人会把这些事情都联系在一起,说是他曾毅,从一开始,就有异心,想要独揽朝廷大权,是以,才会一步步的引到皇帝学坏。
王莽谦恭未篡时。
这话,怕是到时候,就要拿来形容他曾毅了。
或许可以说是曾毅小心,想多了,可是,有些事情,曾毅不得不多想。
曾毅可不想最后落个王莽般的名头。
“锦衣卫……罢了,罢了。”
曾毅喃喃自语,原本,还想着让锦衣卫盯着正德的行踪的,不过,现在这么一想,却是不必如此了。
锦衣卫,现在是左右监察官,指不定,会暴漏出什么痕迹的,还是不自己给自己招惹麻烦的好。
若不然,真是自己往自己身上泼脏水了。
反正,曾毅是不认为这次下江南,正德会出现什么危险的。
“只能是想法压下去了。”
曾毅皱着眉头,想了许久,终究,是想出了一个法子。
………………
由礼部负责选秀的圣旨下达,没过几日,礼部的官员,就被纷纷派了下去,离京,千万各地挑选秀‘女’了。
而与此同时,内阁,也有太监送来了一份用红漆封着的密旨。
“这是陛下三日前,让杂家于今日此刻,‘交’予内阁首辅大人的。”
负责转‘交’正德密旨的太监,是谷大用,双手捧着密旨,道:“陛下说了,内阁的诸位大人不必行礼。”
此次出宫,皇帝只是带走了刘瑾一人,足够护着他的安全就够了。
其余的,如谷大用等人,正德是一人没带,言道,带人多了,不方便,且,还要留下他们,在宫中打掩护的。
是以,知道正德出宫消息的,正德身边的几个太监,也就是被人称为八虎太监们,全都知道。
只是,知道,归知道,甚至,谷大用大概都能猜出这给内阁首辅的密旨上写的是什么,可是,谷大用却必须是装作不知道的。
明知皇帝出宫,却不加阻拦,甚至,过后,还帮忙遮掩,这可是大罪。
现在,皇帝又出宫不在,若是内阁拿着这条大罪,来处置他谷大用,他谷大用可就真是倒霉透顶了。
陪皇帝出宫的好事,让刘瑾那‘混’账赶上了,总不能留在宫中受罪的事情,让他谷大用担着吧。
是以,谷大用非常聪明,装作毫不知情。
“三天前陛下让公公将此密信于今日转‘交’老夫的?”
内阁首辅刘健的心里,已经有了些不好的预感,不仅是他,就连内阁的其他几个在一旁听着的大学士,也都眼皮直跳。
“正是。”
谷大用把密信塞到了刘健的手里,道:“至于是什么事情,杂家就不知道了,今个,密信‘交’给了首辅大人,杂家的事情,也就没了,杂家这就回宫了。”
说完这话,谷大用冲着刘健拱了拱手,然后,就退出了内阁。
谷大用可不傻,这个时候,还是呆在宫里的安全。
要知道,内阁的这帮大学生们,可是都不待见他们几个皇帝身边的太监的,若是装作震怒之下,直接让人处置了他,那,他谷大用可就是倒霉催了。
可是,等缓过这劲来,错过这个时候,刘健可就要给他谷大用说话的机会了。
可以说,八虎当中,没哪个是脑袋不好使的,只不过,比不过刘瑾更讨正德的欢心罢了。
“元辅。”
内阁当中,次辅谢迁看着打开密信后,脸‘色’变换不定的刘健,忍不住,出言喊了一声,可是,却是没有问及密信上的内容。
既然刚才,那谷大用提及这是给内阁首辅的密信,那,除非是刘健看完以后,认为此事,可以告诉内阁的几位大学士,或者,密信上没有要求必须保密,那样,刘健才能说。
若不然,就算是谢迁问了,传出去,便是罪过的。
“诸公可有猜测?”
刘健满脸苦涩,正德的密信拿在手中,却是略微有些颤抖。
这让内阁的几位大学士有些震惊,要知道,刘健的年纪虽然不小了,可是,其身体,却是一直都健朗的很。
难不成?
内阁的几位大学士,都是人‘精’,刚才,就从谷大用的话里听出了不对劲。
皇帝的密信,何必于三日前就写好,然后,还要今日,才能‘交’给内阁首辅?这话,听起来,就有些不对劲的。
“陛下出宫了。”
刘健说完这话,就瘫坐在了椅子上,手中的密信,也飘落在了地上。
“啊?”
虽然早有猜测,可是,听这话从刘健的嘴里彻底的说出来,对他们的猜测进行了印证,还是让内阁的大学士们震惊的。
也顾不得规矩,次辅谢迁一步上前,捡起了飘落在地的密信,扫了几眼,脸‘色’苍白,道:“陛下三日前,便已出宫了。”
“留下密信,是让元辅暂管朝纲。”
………………………………
“曾大人不知此事?”
内阁当中,经过短暂的震惊后,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迅速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一面让人打探宫中的情况,另一面,则是请了曾毅前来内阁。
“本官也是此时方知此事的。”
曾毅摇头,一张脸都皱在了一起,声音沉重。
盯着曾毅看了一会,刘健方才微微点头,曾毅,看来的确是现在才知,而且,若是曾毅提前知道的话,内阁,肯定是不会收到这份密信了。
皇帝对曾毅的信任,可是比对内阁要信任多了,且,曾毅身上又有先帝赐予的金牌。
若是曾毅知道正德皇帝要出宫,那,肯定是要让曾毅管着朝廷了。
“曾大人以为此事,该当如何?”
内阁既然把曾毅请来了,那就是因为曾毅的身份,就算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身份尊贵,可是,却也要尊称曾毅的。
“此事,不宜外泄。”
曾毅摇了摇头,一手捏着密信,道:“陛下信上已经言明,下江南游玩。”
“只是,适逢选秀,怕是陛下此去江南,为的也是此事。”
“刘瑾是东厂提督,由他随在陛下身旁,陛下的安全,定然无忧。”
“咱们只能是压着这件事,同时,暗中寻访陛下。”
“只是,就算是寻得了陛下,也不能恭请陛下回宫,只是暗中保护陛下即可,若不然,陛下的脾气,诸位大人,也都是知晓的。”
“倒不如等陛下自己腻了,回宫的好。”
曾毅的话,在内阁的几位大学士来看,条条在理,只是,有一点,那就是寻的陛下,也暂时不管,只是暗中保护,这点,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心里,却是有那么一点排斥,可是,却也知道,曾毅的话,却是良言。
若是真的派人寻得陛下,恭请陛下回宫,那,陛下未曾尽兴,这怨气,定然是要有些的。
且,指不定,回宫后没多久,就又该溜出去了。
反正陛下在宫中也是闹腾的厉害,只要能确保陛下安全,这也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若是如此,朝臣方面?”
首辅刘健看着曾毅,虽然密旨上已经言明了,让内阁首辅也就是他刘健代管朝政。
可是,曾毅的身份特殊,那是能随时‘插’手的存在,是以,对于这件事,刘健,必须是要知道曾毅的意思的。
“陛下往日就不曾多管朝政。”
“且,陛下密旨上,已经言明了,由元辅代管朝政。”
“日后的折子,尽数送来内阁也就是了,回头,本官去司礼监打个招呼,凡是绕过内阁,送去司礼监的折子,也全都拨回内阁。”
微微点了点头,刘健要的就是曾毅的这话,他是有皇帝的密旨,可是,那有如何?
他是管不到宫中的,且,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也随着皇帝出宫了,这事,就必须要曾毅出面了。
“如此,此事,就劳烦曾大人了。”
刘健冲着曾毅拱手。
苦笑着摇了摇头,曾毅道:“该是日后元辅及诸位大学士要多多费心了。”
曾毅此话一出,刘健的脸‘色’却是微微变了一下,不过,随即又苦笑的摇了摇头。
曾毅这话,看似漫不经心,可是,刘健岂会听不出这话里的意思?
曾毅这是在告诉他刘健,别想着有皇帝的密旨了,且皇帝不在京,你就可以独揽大权,凡事,还是要和以前一样,内阁商量着来。
曾毅这是担心他刘健借此时机,专权朝堂啊。
对于曾毅的担心,刘健只是苦笑,却并没有生气,甚至,还有一丝的欣慰,曾毅能有如此担心,就证明,曾毅对朝廷对皇帝的忠心。
若是曾毅有二心,或者说,曾毅有‘私’心,揽权的话,这个时候,绝对是最好的时机。
哪怕内阁有皇帝的密旨,可是,在先帝赐予的金牌跟前,却是根本就算不得什么的。
可以说,一次次的事件,一次次的证明了曾毅的忠心,证明了曾毅无愧于贤臣的称呼。
“若是有了什么大事,到时,老夫定然让人前去府上请曾大人前来共同商议。”
刘健拱手,这等于是在告诉曾毅,你放心吧,老夫,不是借机揽权的人,你曾毅忠心于朝廷,忠心于皇帝,老夫,也是不比你差的。
“只是,此事,怕是瞒不了多长时间吧?”
次辅谢迁有些担心,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长了,总是会有消息传出去的,根本就不可能一直瞒下去的。
“无妨。”
曾毅摇了摇头,道:“能瞒多久是多久。”
“想来,以陛下的脾气,不见大臣,也是很正常的。”
“且,诸位大人,若是有空,不妨多进宫几次,就当是拜见陛下了。”
内阁所在的地方,虽然也是宫中,可是,却是外围,并没有进到后宫及御‘花’园的。
曾毅让内阁的大学士没事去拜见皇帝,其实,不就是为了打掩护么?
“这事,还要曾大人与宫中商量好了。”
刘健点头,赞同曾毅的提议,以当今圣上的脾气,只是这样的话,也是不容易让人起疑的。
只是,这事,肯定是要宫中的几位管事太监配合了。
“这是自然,等会,本官进宫,与太后商议此事。”这事,瞒谁,肯定是不能瞒着太后的了,而且,以正德平日里在宫中闹腾,现如今,突然不闹腾了,这就算是想瞒,也瞒不住的。太后又不傻,而且,只这么一个儿子,怕是虽然不管正德的闹腾,可是,却时刻盯着正德的,甚至,曾毅都怀疑,现在,已经三天了,怕是太后那里,已经知道什么消息了,只不过,是瞒下来了。
第三百零七章应对
“王爷,陛下出宫了。”
宁王在京城的府邸内,白衣谋士附耳在宁王朱宸濠的身边,声音压的很低。
“哦?”
宁王朱宸濠的脸‘色’略微变动了一下:“前几日就觉得不对劲,果然是离京了。”
两人的话虽然有些不对头,可是,却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去哪了?”
宁王跟前摆着一盘围棋,棋盘上黑白分明,是宁王朱宸濠一个人执掌黑白两子,在布阵杀敌。
“看样子,应该是江南。”
白衣谋士眉头皱着,嘴角,却略微带着一丝的好笑:“应该是皇帝自己下江南,亲自选秀‘女’去了吧?”
“定然如此了。”
宁王朱宸濠把手中的棋子落在了棋盘之上,拍了拍手,立时,有在旁边伺候着的‘侍’‘女’上前,将棋盘收了起来。
起身,叹了口气,宁王朱宸濠道:“并非是本王贪图江山社稷,而是当今圣上昏庸啊。”
“身为帝王,竟然如此轻率离宫。”
宁王朱宸濠摇了摇头,看向白衣谋士,道:“让咱们的人也看着点,现在,他还不能出事。”
“王爷放心,属下明白。”
白衣谋士点头,心里,也只能是暗叹正德皇帝好运,现在,宁王的布局还处于初始阶段,自然是不能对皇帝动手了。
甚至,还要保护皇帝的安全,若不然,正德一死,天下必定是要‘乱’了起来的。
到时候,王爷可是没有多少优势可占的。
“朝堂上,可有什么动静?”
对于正德,宁王朱宸濠其实并没有多少的在意。
正德皇帝,在宁王朱宸濠的心里,就是个从小锦衣‘玉’食,什么都不懂的皇帝,且,其更是玩略不堪,不理朝政。
对于这样的皇帝,宁王朱宸濠,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若说是担心,宁王朱宸濠担心的,也只是朝廷的大臣们。
尤其是六部的几位尚书和内阁的那几位,不过,现如今,却是又加上了曾毅。
“内阁,应该是今个才知道皇帝出宫的消息的。”
“谷大用把皇帝的密信,送去的内阁,之后,内阁请了曾毅前去。”
点了点头,宁王朱宸濠道:“这样,也就对了。”
“内阁就算是知道皇帝出宫了,可是,想要把这消息彻底的压下去,也不容易的,必须要宫内的配合。”
“而曾毅,则是皇帝的宠信之臣,且,皇帝身边的那几个太监,对曾毅的态度,也是非常和善的。”
“由曾毅从中周旋,一切,都不成问题的。”
宁王朱宸濠的分析,一点都没错,虽说皇帝出宫,宫中的几个随身太监,肯定是要帮着隐瞒的,可是,若是没曾毅从中周旋,这几个太监,就算是偶尔为难内阁一下,也是有那个可能的。
“这事,咱们就不掺合了。”
宁王朱宸濠笑着,道:“看好了陛下,保护好陛下的安全,尽好臣子的本分也就是了,其余的,不管了。”
点了点头,白衣谋士明白宁王朱宸濠的意思。
让人看着陛下,就算是日后被发现了,也可以说是在保护陛下的安全,监视和保护,其实,有时候,就在那一句话的差别。
…………………………
锦衣卫的改革尚在磨合期内,不过,由于右监察官,文官体系的首官屠庸的上任,倒是让锦衣卫的文武体系,彻底的运转了起来。
屠庸也点了几位文官,吏部也都大手一挥,给放行了。
现在的锦衣卫,可是和以前不同了。
此时若是能进去,掌控个官职,日后,甚至比都察院的位置还要重上几分的。
不过,屠庸点的几个官员,却也都是和他没什么关系的,这是要避嫌。
尤其是曾毅推荐了他屠庸,在屠庸看来,曾毅小小年纪,就有不恋权的心思,他屠庸,岂能落于人后?
是以,锦衣卫的这几个文官,全都屠庸凭借记忆,对他们的了解,点的将了。
古代,都是以左为尊的。
如都察院的左都御史等。
而在锦衣卫,虽说圣旨名言,左右监察官职位相等,不分大小。
可是,文官毕竟势大,若是其一力挤压,又拿以左为尊来说事,曾毅怕武官体系是挡不住的。
是以,才会让武官体系,占据左的位置的,这样一来,文官体系是绝对不会拿此来说事了。
而武官体系,是不可能如文官体系那般,咬文嚼字的。
“曾大人可是贵客!”
由于现如今锦衣卫的左右监察官全部到任,且,由圣旨或者说是曾毅定下的规矩。
左右监察官是在同一间屋内办公的,但凡是办公时间,所有公事,必须在这间屋子内解决。
下面的官员,不论是文武体系,只要是前来禀告事情的,也必须在这间屋内说。
之所以这么做,是在初期,曾毅必须用这种方法,来让锦衣卫的文武官员糅合起来。
虽说,这个制度日后肯定会被改变,不可能有多么大的约束力,且,一些重要的事情,文武各自体系的,也大可以留着‘抽’空再说。
只不过,在最初期,曾毅是必须要让两者糅合在一起的。
不管‘私’下里和曾毅的关系如何,更不管旁人是否知道其和曾毅的关系,但是,现如今,司徒威既然是锦衣卫的左监察官了。
在明处,对曾毅,还是要按照官场上的规矩来招呼的,至多,也就是略显亲热些,但是,绝对不能如同‘私’下里那般,以卑职自称。
“本官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曾毅笑着,和司徒威一起进了锦衣卫衙‘门’。
原本,锦衣卫衙‘门’,是被称作北镇抚司的,不过,这次锦衣卫改革之后,就连锦衣卫衙‘门’,原本的北镇抚司,也被彻底的改成了锦衣卫。
就如同吏部、刑部,等六部的衙‘门’一般。
司徒威领着曾毅进了锦衣卫,既然曾毅是大白天,直接来的锦衣卫,那,曾毅的事情,肯定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了。
若不然,大可以让人支会他一声。
“曾大人。”
锦衣卫内,正在办公的屠庸看到曾毅进来,也起身,冲着曾毅拱了拱手,现如今,屠庸也是正三品的官员,而曾毅,是正四品的官员,虽说差那么一品。
但是,曾毅在都察院的地位,却是不一般的。
且,屠庸这个正三品的锦衣卫右监察官,还是曾毅给定下的,于情于理,屠庸这么称呼曾毅,也是没错的。
而且若是下官对上官,以大人相称,那是敬重,尊崇。
而如屠庸和曾毅两人的官职而言,并不互相隶属,这么称呼,只不过是一种礼节罢了。
“屠老大人。”
曾毅笑着冲屠庸拱了拱手,道:“昔日一别,老大人的身子骨,还是如以前那般健朗!”
曾毅这么称呼屠庸,却是也没错的,就算是传了出去,也不会让其他官员有什么可说的。
甚至,别的官员,还要因此说曾毅念旧情。
屠庸心中微动,看来,曾毅的官声,并没有被有多少的夸大嫌疑,曾毅此子的行为,的确有分寸。
“唉。”
叹了口气,屠庸唏嘘了一阵,方才笑着,道:“早些时日,老夫就看出了,曾大人非池中之物。”
“老大人过奖了。”
曾毅冲着屠庸拱了拱手,满脸的谦虚。
“曾大人还是先坐下吧。”
司徒威在旁边笑着,道:“倒是忘了,曾大人和屠老大人,是旧识了。”
摆了摆手,不在提此事。
屠庸也是‘精’明着呢,看着曾毅,道:“曾大人在都察院身居要职,今个,怎么想起‘抽’空来锦衣卫了?”
屠庸这话,等于是在问曾毅的来意了。
屠庸可不认为曾毅是闲的没事,来锦衣卫溜达的。
且,曾毅既然是光明正大来的锦衣卫,那,所为的事情,自然就不会瞒着他屠庸了。
“老大人明察。”
曾毅笑着拱了拱手,道:“此次,本官前来,还真是有事。”
“曾大人尽管说,外面有‘侍’卫看着,不会有旁人听到。”
司徒威在旁边开口,锦衣卫,既然是特务机构,各种措施自然是要做到位的,总不能,锦衣卫内的高官谈话,转眼,就被旁人给知道了吧?
“此事,出的我口,入的两位耳,若有传出,重罪处之。”
曾毅起身,神‘色’严肃。
“两位大人,可听明白了?”
曾毅的态度,可以说是居高临下。
不过,司徒威和屠庸却没有什么抵触,相反,尤其是屠庸,心里却是惊骇,他原先,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
‘混’迹官场这么多年了。
屠庸自然清楚,曾毅既然这么说话了,那,接下来要说的事情,绝对不简单。
“以最快速度,查到陛下于江南行踪,予以暗中保护,此事,不得外泄,违者,定重处。”
曾毅的话,暴漏的信息太多了,可以说,就算是屠庸这样的老臣,也有些目瞪口呆了。
寻皇帝?
皇帝不是在皇宫内好好呆着的么?
这什么意思?难不成,皇帝什么时候偷偷出宫下江南了?
至于曾毅最后的定重处,三个字,虽然没有明说要如何的处置。
可是,司徒威和屠庸二人,却丝毫不怀疑曾毅这话。
此事,一旦泄‘露’了出去,定然会是惊涛骇‘浪’的。
“敢问曾大人,此事,还有何人知晓?”
屠庸冲着曾毅拱了拱手,总是要先知道这个的吧。
“内阁的诸位大学士,及宫中伺候陛下的几位公公,及当今太后,同你我三人。”
曾毅也很利索,直接就把人都给说了出来。
“陛下离京几日了?”
屠庸满脸的灰‘色’,感情他这个锦衣卫的右监察官刚上任,就遇到事情了,他的这运气,也的确够背了的。
“三天前离京的,我等,也是今日方才知晓。”
曾毅到哪,都不忘先把他自己摘出来,总不能让他自己跟着正德倒霉吧。
“此事,锦衣卫务必要保密行事。”
曾毅叹了口气,道:“陛下的安全,本官倒是不担心,东厂提督刘瑾,是伺候在陛下身边的,只是,虽不担心,可,陛下的行踪,必须要知道,以防万一。”
“派去寻陛下的人,必须要绝对忠心可靠,万万不能有任何的意外。”
“我等明白。”
司徒威点了点头,道:“陛下微服离京,这是大事。”
“本官亲自带人前去江南。”
看了司徒威一眼,微微点了点头,曾毅对司徒威的行径,并不干涉,只是道:“这个,本官就不能干涉了。”
“今个,本官也就是带话的,这话,都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让带的。”
“不过,想来,就算没内阁的话,锦衣卫也该尽心去寻陛下的消息。”
“该说的,本官已经说了。”
说完这话,曾毅猛的一拍额头,道:“差点忘了一件事,陛下留有密旨,离京期间,由内阁暂管朝政,由内阁首辅刘大学士,统帅百官,锦衣卫若有什么事情,尽管去内阁也就是了。”
“多谢曾大人告知。”
屠庸冲着曾毅拱了拱手。
却是也知道,今天这事,是绝对不能外传了,哪怕是与他‘交’好的一些官员,也是绝对不能提的。
若不然,就是犯了大忌的。
亲送曾毅离开锦衣卫。
司徒威和屠庸二人,面‘色’‘阴’沉,返回了屋内。
“咱们锦衣卫刚刚经历改革,应付此事,未免会出现事端啊。”
屠庸叹气,锦衣卫的改革,看似已经结束了,可是,其实,内部的改革,才是刚刚开始。
曾毅做的,只不过是把锦衣卫的框架给搭建了起来,而框架内部也是需要东西填塞的。
而且,就算是框架本身,也是需要时间去彻底的糅合在一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