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汉末-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韩玄谨慎严肃的样子,高仪的眉头一皱,略作思索,便做恍然的样子。

“如果我没有猜错,此信必然与三公子有关。”高仪猛然眼中精光一闪,说道。

韩玄抱拳道:“先生高才,竟然能够一语道破,没错,此事正是与三公子有关,所以我才不知道如何处置。”

“呵呵,早知道州牧大人身体有恙,而今却迟迟未立储嗣,看来荆州就快要便天了。”高仪笑呵呵说道,一副高深目测的样子。

“何以见得?”韩玄疑惑不解的问道。

“太守大人远在长沙所有不知,据说一月前,三公子在襄阳城外的小树林遇刺的事情,所幸命大逃过一劫,半个月之后,大公子刘琦再次传来了遇刺事情,据说还负了伤,现已离开了襄阳前往新野刘备之处,而如今长沙临危,三公子却被派往救援,远离襄阳,太守大人可知为何?”高仪淡淡道。

“竟然有如此之事。”韩玄听的心里一惊。

“如今两位公子都不在州牧大人身边,唯独留下二公子刘琮,而二公子一项与蔡夫人亲近,难道太守大人还看不出其中的玄机吗?”

听到高仪问自己,韩玄也是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韩玄并不是笨蛋,经过高仪的点播,他细细一品,自然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如果我所料不错,大将军肯定是希望三公子吃败仗或者有去无回,不然也不可能只派给三公子五百人马去对抗江东上万精兵,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对大将军有利,所以信件中必然是让太守大人想办法说服三公子亲自出战,然后作壁上观。”

第三十二章医圣张机

“若三公子败,便可迁怒州牧大人,若三公子战死,二公子便可少一个竞争。”高仪继续说道。

“可是这样一来我怎么办,仅凭现有的不足一千的人马,如何抵挡江东虎狼之师,大将军莫非要放弃长沙吗?”韩玄十分的忧愁,如果按照蔡瑁的意思,是可以除掉三公子,可自己也会面临城破人亡的结局。

高仪淡笑道:“太守大人放心,大将军绝对不会放弃长沙的,长沙乃是荆州西南的门户,如果长沙失守,江东水军便可逆流而上,兵临襄阳,大将军不会不知道其中的厉害,所以我断定五天之内,大将军必定会派大军前来救援。”

听到高仪的分析,韩玄心里的大石头也是落下一块。

“可是如何让三公子亲自出战,我想他不会笨到带领五百人马去攻击江东上万士卒吧。”想到这里韩玄再次犯难。

韩玄能够有几日也是蔡瑁提拔的结果,所以也算是蔡瑁的亲信,如今蔡瑁有命令,他也不敢不从。

“不需要太守大人催促三公子出战,过两日黄盖必定会大举进攻临湘城的,太守大人如今应该想的是如何在临湘城破之后自保。”

猜透其中关键,高仪也料定临湘城必破,只不过在他看来这是暂时的,一旦荆州大军攻击连番大战之后疲惫的江东军,必然可以夺回临湘城。

“先生高瞻远瞩,眼下依先生之见,我该如何是好?”韩玄求教道。

“离开临湘,退守益阳,进可攻,退可守,如果临湘城破,荆州大军还没到,太守大人可继续退却,保住性命,如果大军一到,大人可随大军反攻江东军,收服失地,必可大功一件。”高仪朗声说道。

韩玄听到此,冲着高仪抱拳道:“先生高见。”

……

刘修并不知道韩玄与高仪密谋的事情,这一日马良突然兴冲冲的跑回来说道:“主公,你交代我的事情已经办的差不多了。”

“哦?快说。”刘修正在房中看《春秋》,听到马良的话,立刻将手里的竹简一丢,催促道,他本来以为需要很久,却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结果了。

“呵呵,等我喝口水先。”马良笑呵呵的倒了杯水,一饮而尽。

“呵呵,季常倒是学会给我卖关子了。”刘修无奈的笑道。

喝完水,马良喘了口气,道:“第一件事情,黄忠的儿子名叫黄叙,如今年方十四,果然如主公所言,此子少染寒,体弱多病,虽然寻找过不少名医医治,但是一直不见好,这是黄忠的一块心病。”

“那第二件事情呢?”

“第二件事情,主公让我寻找名叫张机的人,已经有了眉目。”

“哦,快说,此人现在何处?”

“张机早年曾经做过长沙太守,不过如今已经辞官,专心从医,游云四方,没有固定的落脚点……。”

听到这里,刘修瞬间脸上挂着失望的表情,当初刘修吩咐马良两件事情,一件是确认黄忠的儿子是否真如历史上所记载的那样体弱多病,另一件事情便是寻找神医张机,通过让张机救治黄叙而让黄忠感激自己,进而效忠自己,这便是刘修的目的。

说张机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可是如果说神医张仲景估计没有人不知道的。

张机,字仲景,出生在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博览群书,喜好修道,曾经做过长沙太守,后来辞官,悬壶济世,他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经典,与华佗、董奉并称“建安三医”,后世尊称他为“医圣”,足可见他的医术水平的高超。

可以说如果连张机都治不好黄叙的病的话,天下估计没有人能够治得了了,华佗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称为外科圣手,而此时的董奉还没有出生呢,所以要治好黄叙的病,最好还是要找张机。

“不过据来往的商人说,前些日子在益阳县见到过张机,他在城外的一处竹林盖了一座茅草屋治病救人,短时间内估计不会离开。”

听到这里刘修脸上失望的表情立刻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激动的神情。

“太好了,立刻差人去请过来。”刘修激动的直搓手。

看到刘修的样子,马良表情怪异:“此人虽然略有名气,但是真能医治好黄叙的病吗,要知道很多名医都对黄叙的病束手无策。”

“哈哈,季常有所不知,如果连张仲景都治不好黄叙的话,天下间无人能够治得好他。”

看着刘修对张机推崇备至的样子,马良也不再多问,同时他也隐约对张机好奇起来。

“走,随我去汉升家去。”说到此,刘修有些迫不及待起来。

临湘城北,有一处独门小院,看起来并不起眼,并不阔绰,但是此处正是黄忠落脚之处。

此时小院的房间内,黄忠唉声叹气,看着躺在床上的一个面黄肌瘦的少年,眼神浑浊,与此前在城头上奋力杀敌时判若两人。

黄忠老来得子,本来是件很高兴的事情,可是在儿子十来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风寒,从此以后儿子身体是每况愈下,体弱多病,为此花了不少钱,看了不少医,但是就是不见好,如果再这样下去,儿子恐怕撑不了几年了,为此黄叙的母亲整天以泪洗面,黄忠也是越发的苍老。

“咳咳咳咳。”少年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黄戚氏听到儿子的咳嗽声,立刻走到床边,关切的问道:“我儿感觉如何。”

黄忠也是立刻站了起来,走到床边。

“父亲母亲,孩儿没事,让你们担心了。”黄叙的脸上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病恐怕无法医治,也知道父母的难过,所以他不想让父母担心,忍着自己的痛苦,强颜欢笑。

“我儿命苦啊。”黄戚氏哽咽的说道,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

黄忠也是一声叹息:“叙儿,我一定会找到名医来将你的病治好。”

“恩。”黄叙重重的点了点头,“我真的没事,将来我还要和父亲一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叙儿有此志向,父亲十分欣慰。”

第三十三章病子黄叙

“黄老将军在家吗?”

就在这个时候,院子内传来一个轻朗的声音。

听声辨音,黄忠立刻知道来人是谁,只是让他疑惑的是对方为什么会来亲自来找自己,不过即便不解,黄忠还是立刻走了出去。

只见院子内站着一个锦衣华服的俊秀少年和一个儒雅的青年。

来人正是刘修和马良。

黄忠立刻上去,抱拳道:“不知道三公子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呵呵,黄老将军不必多礼。”刘修脸上挂着笑容,同时伸手虚扶道。

“弊门清寒,还请三公子包涵,请进屋说话。”黄忠微微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请。”刘修同马良相视一眼,二人同时做了个请的手势。

进的屋内,刘修才发现,黄忠家里果然清贫,虽然谈不上家徒四壁,但是所用用具皆是旧物,房屋破旧还漏风,想必这些年为了黄叙的病花不少的钱。

黄戚氏看到刘修和马良,急忙擦干了眼泪,站起来微微欠身。

“贵客驾到,有失远迎,我去烧水沏茶,二位请落座。”虽然黄戚氏不知道刘修和马良的身份,但是从二人的穿着上能够猜出一二。

“夫人客气了。”

待到黄戚氏出去,刘修一眼便是看到了卧病在床的黄叙,此时黄叙也是看向了刘修,二人年纪相仿,刘修也大不了对方几岁。

黄忠指着黄叙说道:“此乃犬子,体弱多病,常年卧病在床,不能起身迎接三公子,还望海涵。”

“不知道老将军之子所患何病?”刘修假装不经意的问道。

听到刘修问,黄忠的脸上立刻露出难过的神色,微微叹息一声道:“并不知道,请过许多名医瞧看,也吃过不少的药,皆是不见好。”

刘修若有所思道:“我知道一人,或许可以治好老将军之子的病。”

马良早就知道刘修的计划,所以对于刘修的说词并不感到惊讶。

黄忠先是一怔,随即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对于刘修的话,黄忠虽然有怀疑,但是他相信对方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何况以对方的身份也没有必要骗自己,所有的名医都说自己的儿子无法医治,不管刘修口中之人能不能治好自己的儿子,总归要试试,全做死马当活马医。

“如果真能够治好犬子的病,黄忠必定肝脑涂地报答公子的救命之恩。”黄忠立刻说道。

“呵呵,黄老将军严重了,佛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真能够帮助治好黄叙的病也算是功德无量了。”刘修淡笑道。

刘修的话一出,马良便是立刻投来了佩服和惊讶的眼神,他没想到自己主公还懂佛法,此时的佛教影响力并不大,马良也是知之甚少,只知道是从西域传过来,传播并不广。

“不知道三公子所言之人现在何处?”

“此人黄老将军或许也听过,名叫张机,曾做过长沙太守,后辞官,悬壶济世。”

听到此处,黄忠那期盼的神色顿时暗淡了不少。

“三公子所说之人,我也听闻过,据说此人医术高超,上至王侯,下至贫贱之人,不分门户,很多人都被此人医治过,可是张机自从辞官之后便云游四方,没有固定踪迹,根本无从寻找。”

“呵呵,很不巧,我恰好知道此人现在何处。”刘修道。

“哦,他在什么地方?”黄忠眼神再次回复了神采,竟然一时间忘记了尊卑之分,大声问道。

刘修只是一笑,并没有在意:“据说此人正在益阳县境内。”

“真……真的?”黄忠有些语无伦次道。

“呵呵,真的。”

“多谢三公子,我这就带我儿去益阳。”黄忠冲着刘修一抱拳,深深的鞠了一躬。

刘修赶忙扶起黄忠道:“黄老将军不必如此,黄叙如今身体孱弱,不可舟车劳顿,我尽快派人去将张机请过来就是了。”

“这……这怎么可以麻烦三公子呢。”黄忠有些受宠若惊,不过黄忠也不是傻子,刘修如此对待自己的原因,自己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不过如果对方真能帮自己治好叙儿的病,做牛做马又如何。

黄忠老来得子,黄叙就是他的命。

“呵呵,不麻烦。”

“多谢三公子。”虽然黄忠猜到刘修的用意,但是他并不打算立刻就投奔多方,他不能仅凭对方的三言两语就信以为真了。

刘修也不打算现在就收服黄忠,他知道到时候请到张机,如果真将黄叙的病治好,以黄忠的忠义必定会投奔自己,所以能不能收服黄忠就看张机的了。

突然刘修脑海中灵光一闪,是不是把张机也可以收为己用呢,不过很快刘修心里就苦笑一声,张机之所以辞官,就是厌恶官场,轻视仕途,请出来做官的可能性很小。

此时黄戚氏已经沏好了茶,给每人放了一杯之后,便又退出了房门。

“不知道三公子驾临寒舍,可有什么事情?”

刘修当然不可能说是专门为了黄叙而来,整了整心绪,他早就想好了说词:“如今大敌当前,我是专程来向黄老将军请教破敌良策。”

“这……。”黄忠一怔,想了想,犹豫了一下说道,“如今临湘守军连番战斗,死伤过半,已不足千人,加上三公子带来的数百士卒,也不过区区的一千多人,而江东军上万精锐,恕我冒昧,恐怕如果没有后续大军援兵,临湘城无法守住。”

“守城是守不住的,可是如果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也不可取。”马良说道。

“守也不行,攻也不行,如何是好。”一想到此,刘修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思索了几天,刘修也没想出个办法来,他也是第一次上战场,以前在上大学那会虽然学过一些战术,可是真到战场的时候,才发现实践远比理论要难。

刘修此次来此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看黄叙,另一方面也是有真心求教黄忠的意思,毕竟对方和江东士卒交过手,了解对方,说不定能够想到什么破敌的办法。

“我倒是有一计,不知可行不可行。”就在这个时候黄忠说道。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三十四章韩玄弃逃

“黄老将军有何良策,快快说来。”刘修的眼睛一亮。

“江东军远道而来,士卒众多,不可强攻,只能智取,如此众多人马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我们可以绕道后方,毁其粮草,这样可不攻自破。”黄忠道。

“好。”刘修大叫一声。

这招釜底抽薪并不算什么新鲜的计策,但是确实实用,官渡之战中,曹操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便是采纳了谋士许攸的计谋,奇袭乌巢,烧毁了袁绍囤积在乌巢的粮草,才会大获全胜,平定冀州,为霸业奠定了基础。

“可是黄盖将粮草囤积在什么地方呢?”马良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攸县。”

黄忠之前便是镇守再在此,所以对攸县比较熟悉,继续道:“攸县距离临湘有数百里之地,东西两面有明月峰、严仙岭环绕,横卧在攸水之畔,易守难攻,可以说是长沙郡的门户,攸县一破,黄盖大军便直抵临湘。”

“据探马来报,黄盖在攸县留守一千人看守粮草,如果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必可大获全胜。”

“此计不妥啊。”马良思考片刻之后说道。

“有何不妥?”刘修问道。

“且不说攸县远离临湘数百里,道路难行,彼师以逸待劳,我军人少,况且是疲惫之师,即便是那一千人马我们也无法对抗,何况黄盖大军就在家门口,随时可能攻城,恐怕还不到攸县,临湘城就已经被攻破了。”马良担忧道。

“季常所虑不无道理。”刘修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接下来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中,片刻之后刘修发现除了这样,自己已经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

而黄忠也在观察刘修,自己只是一个武将,突出自己的建议就可以了,最后的决策权还是要看刘修了,他要看看这个年轻人能有多大的魄力,在黄忠看来摆在刘修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撤退,要么奇袭,守城只有死路一条。

刘修站起来,在屋内来回踱步良久,他在思索其中的利弊。

自己若是撤退,这必然会在刘表心里出现负面的影响,更会成为蔡瑁问罪自己的口实,如果守城便是死路一条,这恰好是蔡瑁最想看到的结果。

坐以待毙,只能是死路一条,搏一搏,说不定还有希望。

就在这时刘修下定了决心,他已经无路可退了。

拳头重重的手掌一击,刘修道:“就依黄老将军之计,今日我便与黄老将军一起启程,直奔攸县,两天之内必须拿下攸县。”

“不可,主公。”马良听到刘修打算亲自挂帅上阵,立刻站起来惊叫道。

“季常莫要多言,我自有计较。”

“单凭三公子吩咐。”黄忠与马良不一样,他是个武将,对上战场没有太多感想,不过他对刘修亲自出征到时有些意外,这数百里考验人极大的耐力,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在两天内到达攸县,何况是从小锦衣玉食的贵族公子呢。

“不知以临湘现在的情况还能守多久?”

“以现有的准备,最大限度可以守两天。”

“不够,必须守至少三天,我们攻破攸县也需要时间让黄盖知道,在此期间必须守住城池。”刘修斩钉截铁的说道。

“临湘居住着不少的富商世族,如果能够将这家族的私兵召集起来,也能够有两三千人,不过这些人战力不强,或许勉强能够守住三天,只是这些世族不太可能帮助官兵守城。”黄忠比较熟悉临湘的情况说道。

“哼,都到了家破人亡的时候,这些世族还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实在可杀,殊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刘修冷哼道,“马良听命。”

“属下在。”马良立刻严肃起来。

“我命令你向这些世族征召私兵,并每户按照富裕程度征收资助,哪家不从,便杀一儆百。”此时刘修的脸上露出肃杀的表情。

“这……,万一他们狗急跳墙,发动叛乱,这对我们更加的不利。”马良也是世族出生,自然知道世族做事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赔本的买卖他们绝对不会做的。

万一叛乱,与黄盖里应外合,临湘城危矣,可便小看世族的力量,他们多半盘根错节,就连当地的大部分官员都是出自这些世族。

刘修的脸上突然露出了奸诈的笑容:“无妨,殊不知投鼠忌器乎?”

马良立刻心领神会,此时他才发现刘修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样人蓄无害,光明正直,也有阴险狡诈的一面,而且还杀伐果断。

“就这么定了,临湘城我就交给季常和文长了,我与黄老将军将率领四百精锐士卒,即可启程。”

“诺。”黄忠和马良皆抱拳道。

就在这个时候,魏延火急火燎的冲进了小院,大声嚷嚷道:“主公可在此。”

刘修听到魏延的声音,立刻一惊,看魏延如此着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莫非江东军攻城了。

也不顾其他刘修立刻起身跑了出去,看到魏延道:“文长为何如此着急,莫非出了什么大事了?”

只见魏延气的牙根痒痒,咬牙切齿道:“庶子小儿,竟然大难当前,逃走了,早知如此,当初我就应该一刀砍了他的脑袋。”

“谁逃走了?”马良也是一惊,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什么好事。

“还能是谁,是韩玄小儿。”

“韩玄?”刘修、马良、黄忠三人皆是震惊不已,不自禁同时高呼出生。

“这怎么可能,韩玄身为郡守,守土有责,如何能够逃走呢,文长可不要危言耸听。”马良难以置信的说道。

不过对于魏延的话,刘修到时信了几分,他知道韩玄此人胆小如鼠,此前之所以没有逃,他是怕蔡瑁治罪,如今自己来了,他就有理由推脱责任了,即便长沙丢了,完全可以推到自己的头上。

“我没有说谎,不信主公、季常可随我一起去太守府看看。”

“此事可有其他人知道?”

“北门守城士卒知道,我也是在巡视城防的时候听到这些人说的。”魏延道。

第三十五章借兵世族

“文长你立刻去北门做安排,此事事关重大,严禁将此事传扬出去,季常立刻去通知临湘各世族,午时到驿馆,就说我要宴请他们,无论以什么手段都要让每一族的族长到场,事不宜迟,立刻行动。”

“诺。”

魏延和马良许诺一声,便离开了。

做完这些刘修惊出一身冷汗,要在这个节骨眼上,郡守率先当了逃兵,如果一旦传开,必然会引起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如果一旦处理不好,还可能会引起哗变。

想到这里刘修不禁对韩玄狠的咬牙切齿。

“黄老将军随我一起去驿馆准备酒宴,等候各家世族到来。”

中午时分,艳阳高照。

各世族皆是接到了刘修请帖,陆续的开始向驿馆移动。

“吴族长也来了。”在驿馆大门外,一个穿着绸缎衣服的胖子看到远处姗姗而来的中年人说道。

“李族长可知道,三公子突然宴请我等所谓何事?”吴族长走到胖子的跟前问道。

“呵呵,还能有什么事,眼下局势糜烂,在这个时候宴请我们准没什么好事情。”吴族长冷笑道。

吴族和李族是长沙的名门望族,也是临湘最大的两个家族,隐隐各世族都是以这两个家族马首是瞻。

“刘族长,甄族长……。”很快驿馆门外就聚集了所有世族的族长。

“这次聚集了这么多世族,刘修究竟要干什么?”一个世族的族长愤愤说道。

“呵呵,宴无好宴啊,他无非是乘机敲诈我等罢了。”吴族长道,“这样的官员难道还见的少吗,如果他不胃口大开,能结交就结交,我们也不得罪就是了,如果太过分,我们也不建议和他翻脸。”

“可是他是州牧大人的公子,我们如何得罪的起。”甄族长担忧道。

“那又如何,在长沙这个地方我们说了算,我们敬他,他就是公子,如果不鸟他,他就什么都不是。”李族长也是冷冷道。

这些一个个世族族长都是人老成精,没少和官家人打交道,从接到请帖便能够从其中猜测个七七八八,不过他们并不惧怕,就连韩玄都对他们客客气气的,更何况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呢。

“三公子已在内等候多时,请诸位族长随我进去。”就在这个时候驿馆的门开了,一个小厮打扮的青年走了出来,说道。

很快小厮便是将众人带到了驿馆的正堂。

可是让众人疑惑的是,哪有什么酒宴,正堂空空的一个人都没有。

“诸位请稍后,我这就请三公子出来。”

很快刘修带着马良和黄忠从侧门走了进来,脸带微笑,看起来十分的友善。

“见过三公子。”众人一起拜首。

“诸位族长久等了,请坐,上茶。”刘修说完自顾自的坐在首位。

一干族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办,说好的酒宴呢,最后所有的人眼睛看向了李族长和吴族长。

李族长和吴族长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对于眼下的情况,他们也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不过还是很镇定,他们相信刘修不敢把他们怎么样,便冲众人点点头,率先坐下。

“不知道三公子召见我等所为何事?”吴族长说道。

刘修笑了笑道:“我自从来到临湘,由于公务繁忙,也没有拜访诸位,实在是罪过,这次抽出时间也是想表达一下在下的歉意。”

听到刘修的话,所有的人心里都是不嗤。

“多谢三公子美意,三公子能够在公务繁忙之际抽出时间来宴请我等,我等感激不尽,哪敢怪罪公子呢。”吴族长颔首道。

“如今江东大军驻扎城外,随时都可能攻城,我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不知道诸位可与我一样?”刘修突然话锋一转,眼神扫过众人道。

“这……。”

众人就是被刘修的话语一惊,这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如何回答,如果说一样,那接下来肯定是要分担忧愁的,如果说不一样,那就是与刘修离心离德,保不定对方会如何处置自己。

这个时候众人才发现,对方虽然年纪小,但是心智却十分的成熟,而且还透着股狡诈。

还好吴族长比较机智,立刻道:“三公子,忧心劳累,心系荆州百姓,实属我等之福啊。”

刘修不禁多看了一眼吴族长,他已经从黄忠的口中知道这吴族乃是长沙的大族,私兵就养了一千,产业更是遍及整个荆州,而长沙的各世族都是已吴族为首。

吴族长一句话避重就轻化解了刘修的阴谋。

不过刘修不打算和他们打什么哑谜,打算直入主题,开诚布公,在此之前他已经做好充足准备,由不得他们不从。

“如今遍地狼烟,饿殍遍野,百姓何来之富,远的不说,近的我长沙百姓就生活水深火热之中,面临着被屠杀的危险,万一城破,诸位难于幸免于难,诸位身为长沙的一份子,难道不该为长沙百姓做点什么吗?”

终于到正题了。

“不知道三公子需要我等如何帮助?”

“如今大敌当前,我等需同仇敌忾,共同面对,诸位只要将自家豢养的私兵借我一些,与我共进退,保卫临湘,在下感激不尽。”

“这……。”

“如果城破,我想诸位的家业也无法保住吧,江东军远道而来,缺少粮草,而要想获得粮草,必然会洗劫诸位,到时候就没人来保护你们了。”

“好,我愿意派遣三百私兵与三公子调遣。”咬了咬牙,吴族长说道,其实他万分不愿,要知道这些私兵都是耗巨资组建的,是用来保护家族的,如果没有私兵家族就成了一只肥羊了,任人宰割。

见吴族长率先开口,其他的族长也是纷纷同意。

“我愿出一百私兵。”

“我出一百五十私兵。”

“我出五十人。”

……

最后算下来总共八百多人,距离刘修心里的差距太大了,刘修冷冷一笑。

“诸位族长真是太小气了,就这点人如何守得住城,以诸位家族的实力起码有三千私兵吧,我刘修是讲信用的人,到时候一旦退敌之后,所有私兵全部归还。”

第三十六章设计圈套

“三千人,三公子真敢开口。”众位族长都是十分的生气,他没想到对方如此直接,明显是要将自己的老本掏光,这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呵呵,其实我也知道诸位的难处,可是谁叫现在是城难当头呢,这样吧,我也不为难诸位,诸位只要借我两千私兵就可以了,这是我底线,如果还不答应的话,休怪在下不念情面了。”刘修话锋一转,脸色一沉,眼神凶狠起来。

众人也是见过场面的人,自然不会被刘修吓到,他们还真不信刘修能把他们怎么样,要知道,他们世族能够在乱世中屹立不倒,那是有依仗的,就拿荆州来说,官场中人几乎都是世族之人,不可能让刘修胡来的。

吴族长冷冷道:“不知道三公子如何个不念情面法,我与大将军是远房亲戚,而蔡夫人乃州牧大人最宠爱的人。”

大将军便是蔡瑁,拿蔡瑁危险我,刘修冷冷一笑,你说谁都可以,却偏偏说蔡瑁,看来还宰你们不够狠啊。

“既然吴族长如此说了,那在下也就不客气了,三千私兵一个都不能少,如果诸位不答应,便不要离开了。”既然话说开了,刘修便不打算矜持了。

“哼,好大的口气,我要走,看你如何拦得住我。”

吴族长冷哼一声,一甩袖子,转身就要往外走,其他的族长见状也是站起来,尾随吴族长而去。

“啪”

还没到众人走出门口,一声清脆的声音传来,只见在刘修的面前,茶杯摔在地上,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