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汉末-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修作为后世的灵魂,全然没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观点,并没有太过在意。

糜钰偷偷的瞄了一眼刘修,发现刘修如呆瓜一样。毫无反应,不禁有些气恼。微微的撅了撅小嘴,不过心中庆幸刘修没过在意,否则羞死人了。

不过不知为啥糜钰的心中还是闪过一丝失望。

“恩,天气寒冷,睡不着,起来烤烤火。”刘修回答的漫不经心。

“明天就是春节了。”糜钰小声道。

“是啊,春节快乐。”刘修冲着糜钰笑道。

“春节快乐。”糜钰也是展颜一笑,刘修竟然看到有些痴呆。

“傻瓜。”看到刘修呆呆的样子,糜钰嘟着嘴,小声一句,同时暗自得意。

“咳咳。”刘修发现自己失态了,轻咳一声掩饰一下。

“老妇人可曾睡下。”

“恩,我母亲已经睡了。”

“对了,这么晚你来找我有事吗?”

糜钰惊呼一声:“哎呀,差点忘了。”

说完,糜钰起身跑了出去,刘修不明所以,没过多久,糜钰再次回来,手里却多了一件衣服。

“春节了,我给你封了一件衣服,你快试试看合不合身。”糜钰红着脸说道。

刘修十分的惊讶,糜钰竟然会做衣服,不可想象。

似乎是看出了刘修的疑惑,糜钰小声道:“为了给你做这件衣服,我特意请教了我母亲,学习了半个月才学会。”

“你是特意为了给我做衣服,所以才去学的?”刘修问道。

“恩。”糜钰轻轻点了点头。

刘修心中一暖,十分的感动,要知道即便是在后世也从来没有人亲自给他做过衣服穿,更别说是在这个时代,过早的失去了母亲的刘修了。

当然他在后世穿过母亲做的千层底鞋,别提多舒坦。

“谢谢。”刘修说道,同时他看向了糜钰的手,依稀能够看到被针尖捅破的小红点。

“谢啥呀,要说谢谢的人是我,要不是你收留了我和我母亲,我们都不知道现在在哪里露宿呢。”糜钰说道。

“你的手……”

“呵呵,我的手没事。”糜钰大方一笑道,“快穿上看看,合不合身,如果不行,我再改改。”

“不用试了,一定很合身,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刘修笑道。

“快穿嘛。”糜钰坚持道,其实她到并不是一定要看合不合身,她只是想看看刘修穿着自己为他亲手的做的衣服的样子。

刘修执拗不过,便将衣服穿上,原地转了几圈。

“怎么样,感觉怎么样?”糜钰迫不及待的问道。

“呃……”刘修支支吾吾,片刻之后,小声道,“还可以,挺好的。”

“骗人,说实话。”糜钰道,她能够看出刘修有什么话没说。

“真的,挺好的。”刘修都快哭了。

“必须说,不说把衣服脱下来,以后我再也不理你了。”糜钰撅起小嘴巴,说道。

“好,我说,我说。”刘修苦笑一声。

“其实真的挺好的,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只是这两条袖子为啥一个长一个短,我怎么没发现我的胳膊不一样长呢。”刘修说道。

“啊?”糜钰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仔细一看发现果然袖子一个长一个短,左边的袖子已经盖住了拳头,右边的袖子还没有手腕。

“对不起,对不起,我第一次做衣服,尺寸没掌握好,我再给你做一件,一定比这件好。”糜钰连忙尴尬的道歉。

“呵呵,没关系,其实没必要,我看把这件衣服改一改,夏天时候还能穿。”

“怎么改?”糜钰瞪大了眼睛。

“很简单啊,就是把两条袖子都剪掉,夏天天气那么热,正好凉快。”刘修笑道。

“这样也可以?”

“当然可以了。”刘修似乎很满意。

糜钰认真的想了想,说道:“似乎是个好主意。”

“你也觉得好是吧。”

“对啊。”

“那好,你把衣服拿回去,拿着剪掉随便剪几下,洞越多越好。”刘修脱下衣服,递给了糜钰说道。

“啊?”

第一百七十四章争夺州牧

这个春节比较惨淡,江陵刚刚经历了大战,死伤军民数万,并无欢乐之声。

春节刚过,刘修便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和谋士一起聚会,商讨接下来的计划。

太守府议事堂,马良、庞统、甘宁、魏延、高仪、文聘、蔡瑁等人全部到齐,另外冯习、张南也在场,因为这次刘修有重要的任命通知。

“诸公,此番能够退敌,占据南郡和武陵二郡,全靠诸位鼎力相助,我在此拜谢诸位了。”刘修说完,站起身来,向着所有的人都是一鞠躬。

众人受宠若惊,立刻回礼。

“主公严重了,此乃臣下分内之事。”

“呵呵,话说如此说,如果没有诸位,我刘修焉能有今日。”

“今天春节刚过,我们便论功行赏,即可投入到建设当中来,虽然我们有了一席之地,然而比起曹操、孙权、甚至益州刘璋都不如,要想在乱世中争得一席之地,我们必须要强大自己,让其他诸侯不敢觊觎。”

刘修说完走回首座,扫视着所有的人。

“季常,我让你按照诸位将士的功劳大小,拿一个名单出来,可有做好?”刘修看向马良问道。

马良立刻出列,手里拿着一份金帛呈到刘修的面前。

“启禀主公,皆已经做好。”

“可有遗漏?”

“绝无遗漏。”

“恩,好。”刘修摊开金帛,上面名字足足有五十多位。当然其中包括了一些军中的其他小将。还有一些士卒。刘修都不认识。

“做的不错。”刘修夸赞道。

“谢主公夸赞。”马良拜首道。

“除了这名单上人之外,诸位我令行封赏,庞统为军师将军,全权负责内外军政之事,马良为南郡郡丞,兼领武陵太守一职,负责二郡民政事务,高仪为武陵郡丞。协助马良处理武陵民政,魏延、文聘、黄忠、甘宁皆加封裨将军,冯习迁为狼牙校尉,统领狼牙营,张南为副将,别部司马与冯习一同掌管狼牙营。”

“谢主公。”众人一起拜道。

“其余人等皆按照季常的功劳簿,按照功劳大小封赏。”

“魏延统领一万人马驻守宜城防备于禁大军再次南侵。”

“甘宁统领一万人马驻守武陵,一方面要防备刘备觊觎,另一方面要防备境内的五溪蛮叛乱。”

五溪蛮因为境内有五条溪水而得名,为南部少数民族。一直不服王化,人口多生活在山林之中。经常对汉人进行骚扰,以前巩志为武陵太守的时候,采取的安抚政策,故而让五溪蛮越发的骄横,当街殴打汉人,吃饭喝酒不给钱常有的事情,导致民怨沸腾。

如今刘修总共有三万大军,显然兵力有些单薄,需要大肆的招兵买马才行。

“主公,如今荆州无主,主公应该早作打算,我等上表天子,封主公为荆州牧,不可让刘琦抢了先啊。”

刘修想了想,觉得也是,虽然现在占据了南郡,但是毕竟南郡是荆州的地盘,如果让刘琦做了荆州牧,到时候自己是听他还是不听。

这个时代特别讲究的是一个名份,有了名份什么都好说。

“恩,士元所言有理,不过诸位毕竟人微言轻,天子又由曹操挟持,曹操不见得会同意的。”

“这……”众人一向,也是这个理。

历史上刘琦之所以能够坐上荆州牧的位置,完全不个人魅力,也不是靠刘备,而是刘备与孙权二人联合上书请求封刘琦为荆州牧的,刘备加上孙权的分量可就不轻了。

“可眼下,我们应该找谁保举呢?”

孙权倒是够分量,毕竟对方还是吴候,可是自己已经与江东撕破脸了,对方不可能向着自己的,刘璋也可以,然而刘璋早就暗通曹操,也不太可靠。

“呵呵,主公曹操会答应的?”就在这个时候庞统淡笑道。

“哦?士元有何良策?”众人的眼睛都是一亮,看向了庞统。

“主公别忘了我们手上有曹操最倚重的两位大将,一位是曹操的宗族,在曹操心中地位仅次于夏侯惇的曹仁,另一位也是从曹操起兵之日起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的乐进,由此二人作为筹码,何愁曹操不答应。”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刘修也是明白过来:“哈哈,士元不提,我差点忘了,这是个好主意,不过如果以此二人来换取名份显然我们很不划算呀。”

“呵呵,当然不划算,我建议让曹操将襄阳郡让与我们,如此才能够交换,想来曹操必然会同意的,以一郡之地换取两位虎将,怎么看都是曹操赚了。”

“既然如此,何不多换几郡呢,把南阳郡和章陵郡要过来。”

庞统摇了摇头道:“曹操不傻,南阳郡和章陵郡太靠近许都了,如果给了我们,许都势必会暴露在我们的威胁之下,曹操不会同意的。”

“好,就照此办,季常不日你便起草书信以及条件,我们愿意用曹仁和乐进换取一个州牧的名分以及襄阳郡,如果曹操同意就罢了,而过曹操不同意我们就斩杀此二人,将二人的头颅送到许都去。”

“主公所言当真?”

“嘿嘿,前面是真,后面嘛当然是吓唬曹操喽。”

……

与此同时,刘备与诸葛亮等人也在商议表走刘琦为荆州牧的事情。

刘修攻占了荆南三郡之后,将长沙作为了大本营。

“主公,如今荆州无主,我看我们应当尽快上表天子,封刘琦为荆州牧,到时候有了名分,即便是刘修也要听从我们的调遣。”诸葛亮道。

“恩,可是我们由谁来保举呢?”

“主公身为汉室宗亲,天子亲口御封的皇叔,自然也适合,如果加上孙权的话,此事必成。”

“可是孙权对于我们占据荆南三郡十分的生气,何况孙权与荆州有世仇,不太可能会同意吧。”刘备担忧道。

诸葛亮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笑道:“主公勿忧,孙权必然答应,如今能够入住荆州之人不外乎大公子刘琦与三公子刘修,刘修扣押鲁肃的事情可以说已经与江东撕破了脸,孙权不可能让刘修上位的,他只有举荐大公子刘琦才能对他有利,到时候我们应诺孙权一些好处,双方联盟共同对付刘修。”

“军师之言有理,刘修将来必成祸患,有此子插在中间,我们很难攻打益州,早早除之为好。”

第一百七十五章颁布政策

刘备打定主意便派遣使臣前往了柴桑。

孙权最近很忧伤,一直很郁闷,此番抗曹自己没有得到半点好处,还损兵折将,故而对刘修与刘备的怨念很深,可恶的刘备借了江夏数县竟然迟迟不还。

更可恶的刘备竟然敢扣押子敬,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机伯,刘备是不是太不厚道了,借了我江夏不还不说,竟然偷偷的攻占了荆南三郡本属于我东吴的领土,刘备如果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必倾江东所有士卒亲自去讨要。”孙权很不客气,见到刘备的使臣伊籍,劈头盖脸问道。

伊籍早有准备,淡笑道:“吴候莫恼,谁说我主不还领土了,只不过现在刘修虎视眈眈,我主也是被逼无奈啊。”

“哼,刘修竖子,来日我江东儿郎必定踏平南郡,以雪耻辱。”

“刘修私自扣押子敬,撕毁联盟,我主也是十分愤怒,然而毕竟势单力薄,人微言轻,故而我主愿意与东吴结盟共抗刘修,到时候如果我主得到南郡等地,愿意将江夏归还吴候,同时还愿意将长沙、桂林二郡让与吴候。”

伊籍按照诸葛亮临行前的交待说道。

“此话当真?”孙权惊讶道。

“绝无虚言。”

孙权立刻一喜:“既然如此,可愿意写下书信作保?”

“我主要已经写了书信,让我带给吴候,请吴候一览。”

说完伊籍从怀中取出书信交予了孙权。

孙权看完之后,点点头。上面写的很清楚。只要得到南郡等刘修的地盘。就愿意将江夏长江以南以及长沙、桂阳二郡割让给东吴。

“恩,回去转告刘皇叔,我们可以结盟。”孙权立刻转变了态度。

“如此,我先谢过吴候了。”伊籍作揖道,“如今荆州无主,我主恐刘修捷足先登,故而请吴候作保,举荐大公子刘琦为荆州刺史一职。”

“恩。好,没问题,只希望刘皇叔能够信守承诺。”

……

建安十四年正月中旬。

几乎是同一时刻,南郡、长沙、柴桑分别有快马使向了许都。

刘修走到了江陵的大街上,大战之后的江陵终于是慢慢的恢复了正常的秩序,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刘修交予了马良庞统等人一些政策。

人口与钱粮是壮大实力的基础,故而刘修针对这些方面做了几个政策。

第一、惠民政策,为了吸引流民前来江陵,刘修颁布了土地政策。如今江陵荒废的土地很多,很多都无人耕种。而百姓最在意的便是土地,故而政策中规定,凡是来江陵入住的百姓,按照人头算,不分大小,不分老幼,一个人可以分到三亩土地,免税三年。

攻占江陵之后,刘修得到了大量的钱粮,足够支撑数年,所以根本不用担心钱粮的问题。

第二,鼓励生育,凡是多生一个男孩,奖励一千贯的钱财以及五石粮食,生一个女孩,奖励五百贯钱和三石的粮食。

第三,疏通水渠,引水入田,增加粮食产量。

第四,鼓励商贾行商,提高商贾的地位,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虽然商人的地位很低,然而没有商人是万万不行的,由此可以让货物流通,同时商人走南闯北,可以将消息带出去,也可以将外面的消息带回来,让信息得以传播。

第五,颁布招贤令,广纳人才,不分贵族,不分寒门,不拘品行、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都会得到重用。

第六,大战过后,无论是北方的曹操,还是江东孙权,亦或者新的荆南三郡的刘备,必然要大力发展,稳定人心,积蓄军资,所以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有大战再起,故而刘修将汉江平原上的数万亩地划分给了军队,作为屯田之地,同时在临沅的沅水平原上也是划分出了数万亩地作为军屯。

第七,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实力,在当阳一战中所得的几百匹战马,刘修划给了狼牙营,这是一直需要机动性很强的军队,主要起到偷袭埋伏的作用,故而有战马便可以日行数百里,大大增强了其效果。

接近中午,刘修走进了一家酒楼,虽然城中的秩序已经渐渐恢复,然而流通的人口并不多,故而酒楼中人也不多,比较清冷。

打着瞌睡的小儿看到有人进来,立刻来了精神,迎了上去。

“客观,请坐,想要吃点什么?”小儿一脸的谄媚问道。

“恩,你们这里有什么好菜?”

“我们这里最特色的招牌菜是红烧乳鸽,您要不要试试?”

“恩,可以就来这个菜吧,另外再来一坛酒……”刘修陆续的点了几个菜。

不一会菜就上来了,看着满桌子的食物,刘修肚子不争气的叫了起来。

当看到红烧乳鸽之后,刘修的心里一定,突然想到一个主意。

“老板,你这个鸽子是从哪里来了?”刘修转头问道。

老板是个中年胖子,一听刘修唤自己问话,说道:“这些鸽子都是从东市上买来的。”

“还有人专门饲养鸽子吗?”

“呵呵,当然有了,很多百姓吃不起贵重的肉,便会吃鸽子肉,鸽子肉虽然不多,但是好在饲养成本不高,基本不到两个月便可宰杀,而且便宜实惠,不满您说,我们店的特色就是鸽子肉,这要是以前店里座不虚席,只不过因为前些日子大战,便冷清了下来。”

“不过多亏了新来的太守大人,把曹操打跑了,守住了城池,保住了百姓,不然江陵城要遭殃了。”老板侃侃而谈。

“你觉得太守是什么样的人?”

“大好人啊,以前的太守要向我们收取重税,现在的太守不但鼓励商贾行商,提高了商贾的地位,而且还免税一年,这样的好太失守,哪里去找啊。”

……

刘修吃完了饭,打算去东市看看,其实他主要是想实现一个计划,因为这个时代交通太落后,信息相对来说闭塞,也许许都发生一件事,一个月以后才能传到南郡,到时候就过时了。

尤其是在战场上,瞬息万变,信息不畅通,很容易导致战败的结果。

刘修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飞鸽传书,这样再远的距离不到几天便可以将信息传递,这个时代还没有飞鸽传书的说法,直到隋唐才在广东一带发展起来。

第一百七十六章饲养信鸽

刘修来到东市,由于战争刚刚平息,江陵城恢复秩序没多久,故而此地人比较少,很多店铺都没有开张。

大约转悠了半个时辰之后,刘修终于在一个角落中看到了酒楼老板说的那个卖鸽子的地方。

只见在路边摆着十几个竹笼,笼子里鸽子咕咕乱叫,刘修粗略一数大约有二三十只,卖鸽子的是一个穿着灰色粗布衣服的青年人。

青年人看起来很有灵性,他立刻就注意到一个身穿锦袍的少年在竹笼面前看来看去,立刻知道此少年一定是富家子弟。

“这位公子,你要买鸽子吗?”

青年人立刻凑到刘修的面前,低头哈腰,异常恭敬。

隔着几步远刘修都能闻到青年身上一股臭味,不由的瞅了瞅眉头,当然不是他瞧不起对方,而是这股味道实在是难闻,而且太突然。

“这些鸽子都是你养的?”刘修强忍着作呕的冲动问道。

“是啊,正是小人养的。”青年人衣服谄媚的样子。

“你养鸽子多少年了?”

“不瞒公子说,我祖上就在这江陵城中养鸽子为生,我从小就开始养鸽子了。”说道养鸽子,青年人脸上露出得意的样子。

“恩,这些鸽子都是用来吃的吗?”

“呵呵,这位公子说笑了,鸽子不是用来吃,还能用来做什么。”

青年人被刘修的话逗笑了,这鸽子肉物美价廉,虽然富人不屑于吃。但是在普通人家中很受欢迎。

“呵呵。你家里还有多少鸽子?”刘修笑了笑。说道。

“还有四十多只。”青年人不明所以,不过还是回答道。

“你叫什么名字?”

青年人被刘修搞的有些摸不着头脑,买鸽子就卖鸽子,问这么多干什么。

“我就胡三。”青年人还是如实回答道,要不是看到对方衣着不凡,自己肯定就不耐烦了。

“呵呵,这些鸽子我都买了,还有你家里的……哦。当然还你。”刘修淡笑道。

青年人一听大喜,随即脸色一白,向后退了几步,警惕的看着刘修,说道:“我卖鸽子不卖身。”

刘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这胡三脑子里都装些什么玩意儿。

“我没要你的身,我的意思是……你可愿意做官否?”刘修笑问道。

胡三懵了,这是啥意思,做官?自己从来都没想过。这公子哥是不是有病啊,但是看起来不像啊。

“做官?”

“对啊。”

“公子别开玩笑了。俺祖上世代都是养鸽子的,从来不敢奢望做官。”胡三以为刘修在开玩笑,满不在意道。

刘修这才想起,对方可能不相信自己。

“咳咳,我没有骗你,我是南郡太守刘修,我说让你来做官就绝对不会骗你。”刘修正色道。

胡三一听,大吃一惊,刘修是谁他可是知道的,现在江陵满城都在歌颂他,说他守住江陵,让城中老百姓免遭不测,奉为保护神一样。

可是他没见过刘修,如果眼前这个少年真是刘修的话,怎么看起来这么年轻呢。

“你果真是刘太守?”胡三小声问道。

“如假包换。”

“养鸽子也能做官?”

“呵呵,我就是要封你一个养鸽子的官,你干不干?”刘修笑道。

“干,干,干,必须干。”胡三连忙点头如小鸡啄米一样。

“恩,那就好,今天你将所有的鸽子送到太守府去,去找马良大人报到去吧。”刘修说完转身不忘提醒一句,“记住,必要迟到哦。”

“恩恩,小的记住了,一定不会迟到,现在回去就将所有的鸽子送到府上。”

望着刘修远去的背影,胡三站在原地愣了很久,良久之后,抬起手掌,狠狠的扇了自己一个嘴巴子,疼,是真的,不是做梦。

胡三激动异常,欢呼着收拾东西回家去了,他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以及邻里,他老胡家终于要出一个当官的人了,回去好好嘚瑟嘚瑟。

刘修回到太守府,立刻召见了马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你马良。

马良十分的困惑,他听说过红烧鸽子,却从没听过鸽子还可以传递书信,要知道现在传递书信全靠驿站。

刘修神秘一笑,并没有反驳马良的话,而是让他到时候就知道了,现在只管找自己的想法去做。

马良其实也很好奇,这个鸽子如何能够传信,得到刘修的吩咐,马良便让人在太守府的一块空地上建了一座鸽舍作为饲养鸽子的地方。

鸽子是个恋家的动物,对磁场特别的敏感,无论飞多远,它们都能够准备返回自己的巢穴,而人们正是利用了鸽子这点特性,渐渐的发现了飞鸽传信的方法。

刘修回到太守府,回想着在后世看过的一些关于训练信鸽的方法。

训练信鸽一般都是从其从蛋中孵化出来就要开始,一般要经过好几个步骤,比如基础训练、亲和训练、巢穴训练、信号训练、放飞训练、调教训练等步骤。

总之想要培养一只信鸽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只有理论没有实践,老实说刘修也不知道这个方法能不能实现,不过总的需要一试才知道,如果方法成功,肯定会大大的提高社会的发展速度。

刘修一整天都待在房间内,仔细的想着每一个细节,然后记录下来,指导胡三等人按照自己所记载的方法来训练鸽子。

虽然买了五六十只鸽子,然而这些鸽子都是成年鸽子,想要训练成信鸽已经不可能了,刘修将目标锁定为刚刚孵化的小鸽子,要知道鸽子的繁殖速度是很快的,基本一个月就有一窝。

鸽舍在马良的监督下也是很快就搭建了起来,而没过多久,胡三将所有的鸽子都搬到了太守府,当然一个胡三人手不够,所以刘修让胡三推荐几个人,胡三毫不避讳,直接推荐了自己的父亲和两个哥哥,他们祖传的养鸽方法,要说再找有经验的人,除了自己的父亲和哥哥,绝对不会有其他人了。

很快信鸽养成计划就投入了行动,刘修给胡三等人足足培训了半个月才将自己的一套饲养方式灌输给了胡三等人,也难怪,在胡三看来因为刘修的方式实在是太奇怪了,不过刘修毕竟是太守,他们也不得不听,所以就开始按照刘修的饲养方法训练鸽子。

第一百七十七章分裂荆州

二月早春,南郡进入了一个稳定的时期,无论是商贸还是农耕都进入了一个繁忙的季节。

刘修颁布的那些条令已经传播了出去,不过现在还没有显著的效果,只不过那些时代居住在南郡的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好处。

首先就是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按照人头可以领取三亩土地,没有粮食的家户,可以到当地的衙门借粮,当然虽然免税三年,但是这些借去的粮食到了秋收是要还的,而且利息也不高,除去要还的粮食,再在剩下的所得粮食里面缴纳二十分之一即可。

百姓们无不欢欣鼓舞,赞颂刘修恩德。

当然刘修的这些粮食都是从原来荆州囤积在粮库中拿出来的。

现在刘修是实实在在的暴发户,占领江陵获得五十万石的粮食,甘宁占据洞庭湖的时候收购劫掠了十万石的粮食,可以说现在的刘修拥有了六十万石的粮食,钱财更是无数。

富足程度不亚于江东,甚至比江东的储备都多。

这就是荆州和平数十年的成果,总的来说刘表在当荆州牧的这段时间内,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的。

……

许都,丞相府中。

曹操满脸的愁容,在他的面前摆放着三封书信,分别是刘修、孙权、刘备差人送来的,三封信几乎是同一天到达。

孙权和刘备举荐刘琦为荆州刺史,而刘修此人就不要脸了,竟然自己举荐自己。这让曹操十分的恼火。你一个十几岁的小屁孩。何德何能,竟然敢觊觎荆州。

不过曹操虽然如此像,但是也不敢直接拒绝刘修,因为刘修在信中提到了两个人,都是他最得力的爱将,一个是同宗的曹仁,一个是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乐进。

信中威胁质疑甚浓,如果不答应他的要求。就直接斩杀了此二人的头颅送到许都去。

刘修在信中提出的条件很苛刻,要求将南阳、襄阳、章陵三郡划给自己,并且封自己为荆州牧

“刘修小儿,实在是太猖狂了。”曹操忍不住啪的一巴掌拍在了案几上,发出巨大的响声。

“丞相为何发愁啊?”

就在这个时候,荀彧等人走了进来,恰好看到曹操发火的样子,都是为之一动,曹操一般不轻易发火,一旦发火就预示着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你们自己看。”

曹操不耐烦的一把将三封书信扔在了地上。

荀彧等人互相对视一眼。将地上的书信捡起来,互相传阅之后。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浓浓的忧愁。

“刘修、刘备、孙权小儿欺人太甚,妄想抢夺荆州牧的位置,实在可笑。”曹操怒骂道。

荀彧道:“丞相有何打算?”

“哼哼,我打算另外派一人为荆州牧赴任,让他们二人空欢喜一场。”

“丞相不可。”荀彧连忙劝阻道。

“这是为何呀?”曹操脸色一沉,十分的不高兴。

“丞相,如今的荆州大部分已经被刘备和刘修占据,即便丞相派人前往也无济于事,反而可能被他们杀害,此事需从长计议。”

曹操沉思片刻之后,不再说话,显然他没想到这点。

“那主公以为如何?”

程昱将书信看了又看,突然灵机一动,上前作揖道:“丞相,我有一计,可削弱荆州实力,让刘备与刘修二虎相争。”

“哦?”曹操正色道,“仲德有何计策,快快说来。”

“刘修的条件过于苛刻,依我看刘修也不过是狮子大开口而已,他是给自己留下了讨价还价的余地,南阳和章陵太过靠近许都,一旦给了刘修,必然会引起许都恐慌,许都便没有缓冲之地,所以万万不能给。”

“我们可以将襄阳郡划给刘修,同时封刘修为荆州牧便可,相比刘修必然答应。”

“可是如此一来,岂不是得罪了孙权与刘备?”曹操问道。

“呵呵,对付刘备与孙权也容易,刘备举荐刘琦为荆州牧,只不过是为了一个名分好名符其实的占据荆南三郡,那我们就按照他的意思封刘琦为刺史就是了”

“呵呵,仲德快详细说来听听?”曹操还是有些不解。

“我们将荆州原本的领土一分为三,南阳、章陵二郡,丞相可将其并入兖州,襄阳、南郡、武陵三郡成立荆州,由刘修担任荆州刺史,长沙、桂阳、零陵、江夏四郡另划为湘州,由刘琦担任湘州刺史,如此便可。”

“哈哈,好主意,如此我既可以不得罪其中任何一人,同时将荆州一分为二,削弱了荆州的实力,而且还为刘修与刘琦之间埋下祸根,一石二鸟之计。”

曹操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