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汉末-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甘将军送来的信上说,船上有五千人马看守。”
听到这里,刘修也稍微松了一口气,看刘璋果然没有野心,没有派遣人马来相助曹操,仅仅是为了示好曹操给送粮食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也让刘修心中十分不痛快,曹操获得如此多的粮草,足可支撑曹军一个多月的用度。
ps:不好意思,这章有点晚了!
第一百六十章鲁肃来访
转眼到了建安十三年十月底,都说金秋十月,今年的十月,在江南特别的萧条。
本来曹操已经做好打算进攻江陵的第二次准备,然而天公不作美,就这个时候乌云遮天,一连数日,空中飘洒起了细如牛毛的小雨。
而且这雨丝毫没有停顿的迹象,让本来就寒冷的气候,雪上加霜。
曹军中本来只有少数人才装备了棉衣御寒,大部分人还是单衣单裤,冷的瑟瑟发抖,更别说打仗了,对此,曹操只好命人在营帐内点起了无数的篝火。
所有的将士都只能围在火堆旁取暖。
尤其是夜晚更加的难熬,军帐中冰冷潮湿,很多人都是连续的失眠,早上起来全无精神,无心操练。
这让曹操陷入了新的烦闷中。
营寨中篝火不熄,每天夜晚都映衬着天边通红一片,只有这样军士们才能感觉到丝丝暖意。
“怎么棉衣还没到啊。”曹操终于忍无可忍,在大帐中大发雷霆。
“启禀丞相,棉衣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估计再有五六日的样子便可分发到所有将士的手中了。”荀攸也是暗暗发苦啊。
当初南征的时候,谁能想到战局变化这么快。
按照曹操的构想,自己有十五万大军,不出两月就可以横扫长江南北,事实上刚开始,却是如曹操预料的那样,襄阳不战而降,这让曹操的信心更加的爆棚。
然后当阳一战。损失虎豹骑之后,似乎霉运就开始了,直到现在与刘修、刘备、孙权对峙超过一个多月。不但没有丝毫进展,反而在江陵一战中损失数万人马。
本来江南如冬很慢,往往要到十一月才会冷下来,今年的冬天似乎来的特别早,十月份就让人冷的受不了了。
“还要等五六日,在等下去,军营就要出现哗变了。”曹操气呼呼道。
荀攸苦笑道:“这实在没办法。本来两三日即可到达,然而突然降下的小雨让道路更加的泥泞,难以通行。故而要拖上几日了。”
“密切关注个营情况,如果有变立刻来报于我,一旦有将士宣传不利军心的言论,立刻斩首示众。”曹操道。
这场雨来的可真不是时候啊。
当然这是对于曹操而言。对于刘修来说。这场仿佛就是上天在帮助自己一样,江陵中不缺物资,当然不会担心这些,周瑜也是早就从江东运来了棉衣装备了所有的将士,刘备更不用说,厚颜无耻,死皮赖脸的从孙权那里借来了几万套棉衣装备起来。
……
这一日,江陵外的江面上行来了数百士卒。为首的是一个儒雅的中年人,自报姓名说是江东鲁肃前来拜会。
立刻有人将此事报与了刘修。刘修得知鲁肃前来,立刻让人打开城门放其进来,而刘修亲自到码头去迎接。
对于鲁肃,刘修还是十分的敬佩的,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鲁肃描写成一个傻里傻气,任凭诸葛亮摆布的老实人,其实在历史上鲁肃此人十分有才能,不然也不可能与周瑜相交,深的孙权的喜爱,喜爱程度仅次于周瑜。
很多人可能只知道诸葛亮在隆中给刘备分析天下三分的战略,其实第一个提出三分天下的人并不是诸葛亮,而是鲁肃,没错,正是鲁肃,当初鲁肃刚到孙权处,孙权向其问天下大势,鲁肃以曹操、孙权、刘表三方鼎足天下讲与孙权,故而深的孙权赏识。
那个时候的刘备还依附在别人的羽翼下,根本不成气候。
“鲁肃前来作甚?”刘修将庞统叫到身边问道。
庞统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想来不会无缘无故登门,且看他如何表现吧,我们只要静观其变即可。”
“恩。”
鲁肃登上码头,看到刘修率领庞统等人在此等候,立刻走了上去,作揖道:“见过刘太守。”
拜完刘修,鲁肃又朝庞统、马良等人拱拱手。
庞统、马良等人也是冲鲁肃回礼。
“呵呵,子敬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仪表非凡啊。”刘修笑道。
鲁肃也是第一次见刘修,不过对于刘修也是十分的好奇,一个自崭露头角以来,未尝一败,长沙一战,奔袭攸县,逼退黄盖大军,宛城之战,以少胜多,当阳之战,直接消灭曹操精锐的虎狼之师虎豹骑,如今又在江陵之战中,打退曹操十万大军的围攻,并且消灭敌军四万余人,短短的半年时间,俨然成为了一方诸侯,受到所有的注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竟然有如此能耐。
今日一见,他发现刘修看起来只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少年,然而他身上却有股老持沉重的气势,眼中更是透着一股睿智,显然年龄与心智严重不符。
刘修长的并不伟岸,反而看起来十分的清瘦,然而鲁肃却感觉刘修的身上似有千军万马奔腾。
“呵呵,徒有虚名耳。”鲁肃恭敬道。
“子敬随我到太守府一叙。”
“刘太守请。”
……
很快太守府便备下了酒宴,宴请鲁肃,双方现在还是盟友,故而刘修不会怠慢鲁肃。
杯盘交错一番,刘修放下酒杯问道:“子敬不在蒲圻,此番前来可有什么事情吗?”
鲁肃也是放下酒杯,作揖道:“肃闻前日曹操以十万大军围攻江陵,刘太守力挽狂澜,击退曹操,大获全胜,实在可喜可贺,我奉大都督之命给刘太守以及众位将士送来美酒百坛,以做贺资,还望刘太守笑纳。”
“哈哈,子敬实在是太客气,回去之后替我谢谢公瑾。”刘修听完之后哈哈一笑,与庞统不经意的相视一眼。
“子敬有所不知道啊,此番虽然暂时退去了曹操的攻城,然而我方也损失惨重,若非城中百姓相助,江陵恐怕早就被攻破了,可惜数万百姓,被曹军屠杀,实在让人心痛。”
庞统站起来,做出痛心疾首的表情。
“如今我方守城兵力不足五千,如果曹操再次攻城,江陵必不可守啊。”
“刘太守不是还有一万水军驻扎在油江口吗,何不调入江陵城中呢?”鲁肃问道。
第一百六十一章醉翁之意
“一万水军又如何,曹操虽然损兵折将,然而依然有二十万大军,一万余人能可能抵挡得住。”
鲁肃顿了顿道:“我听说曹操攻打江陵的时候,在即将城破之际,刘太守使用了一种神秘的陶罐,将曹军打的溃不成军,由此陶罐,刘太守何怕曹操乎。”
鲁肃的看似说的不经意,然而刘修的心中却是一动,他隐隐觉得鲁肃次方前来,名义上是送酒,其实目的在此。
只见刘修瞥了一眼庞统,然而淡淡道:“子敬有所不知,此陶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神乎,曹操上过一次当之后,不会再上第二次了。”
“愿闻其详。”鲁肃立刻认真道。
鲁肃的样子更加让刘修确定了自己的猜想。
“其实你们也可以制作,不过所需材料比较难寻。”
“所需哪些东西?”
“此物在药铺中比较常见,为硝石和硫磺,此二物有毒,只要人体内吸食过量便可引起窒息的感觉,再加上在陶罐中加入一些铁蒺藜,慌乱中的曹军踩在上面,自然曹兵的战斗力会锐减,到时候只要手持武器的人都可以将对方杀死,而且对方毫无抵抗之力。”刘修淡笑道。
鲁肃听完,若有所思,对于硝石和硫磺他也从书籍中了解过,此物确实有毒,故而医生在用药的时候都十分的慎重,用量十分的少。
但是真的如刘修所说的那样吗?
鲁肃不敢肯定,不过总觉得哪里不对。
“据说此物会炸裂。发出巨大的响声,这是怎么回事?”
“呵呵,子敬糊涂啊。陶罐要如何破裂,自然是用箭射了,只要将陶罐扔到对方的头顶上空,然后用箭射破陶罐,硫磺粉自然倾泻而下,当然用石块也行。”
“原来如此。”
鲁肃半信半疑,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新奇的武器。下定决心回去后试验一下,如果果真如刘修所说的那样,那对于江东的实力来说必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一边的庞统听刘修在那里胡侃。强忍着笑意,没有说话,只是不住的点头。
“那如何毁掉地方的冲城楼呢?”这是鲁肃的疑问,据说当时有火光。显然硝石和硫磺是不能够点燃的。
刘修笑了笑道:“其实这是两种陶罐。一种装的是硫磺和硝石,另一种装的是油料,扔到冲城楼上,然后用火一点,自然能够烧毁冲城楼了。”
刘修说的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由不得鲁肃不信。
这样看来,其实这种秘密陶罐也似乎并没有什么稀罕。
当然鲁肃也不是傻子。对于刘修的话好是有保留的,他不太相信这么简单的东西就能够吓退曹军。更别说斩杀几万曹军了。
“不知道刘太守方便否,我对着陶罐十分的好奇,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如今曹操在乌林驻有重兵,对蒲圻虎视眈眈,如果能由此物相助,便可让曹军不敢前进。”
鲁肃不可能单凭刘修几句话就完全相信,只有见到实物才可以。
“有何不可……士元,你去命人将东西取来,让子敬一观。”
“诺。”庞统岂能不知到刘修的意思,立刻带人去取陶罐。
半个时辰之后,庞统的手里拿着两个陶罐出现在了鲁肃面前,其中一个是装有硫磺和硝石,另外一个装有燃油。
鲁肃拿在手中,仔细端详。
庞统看了一眼刘修,刘修点了点头,这两个陶罐自然是刚刚做出来的,为的就是糊弄鲁肃。
“果然如此。”片刻之后,鲁肃点点头。
弄清了缘由,鲁肃也不再纠缠这个问题。
鲁肃在江陵没有待多久,宴会之后便带人离开了,相比是回去复命去了。
等到鲁肃走了。
太守府传来了一阵阵大小声。
“主公,你真是太坏了,如此诓骗鲁肃。”
“呵呵,霹雳陶罐如此重要,我岂肯轻易示人呢,鲁肃也不想想。”刘修冷笑。
“万一让江东知道主公骗他们,他们其不是把主公恨死了。”马良哈哈大笑,笑的直不起腰来。
这样刘修腹诽,难道古人的笑点都这么低吗。
“怕啥,联盟迟早有破裂的一天,我们与江东决裂是迟早的事情,他们恨我又能怎么样,有本事他们来咬我啊。”刘修道。
庞统与马良对视一眼,自家主公何时如此无赖了。
……
两天之后,阴雨蒙蒙,寒风吹过,如刀割般疼痛。
然而这一天,江陵再次迎来了一位客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向刘表建议封刘修为南阳太守的伊籍。
有了鲁肃在前,刘修心里也有了准备。
知道伊籍此番前来必定也是为了那陶罐之事,当然伊籍名义上几乎与鲁肃的目的一样,都是来恭贺刘修打退了曹军的事情,实际上都是为了那陶罐的秘密而来。
这次刘修对付伊籍的说辞,几乎与对鲁肃的一模一样,而且还主动拿出了实物以供伊籍参考。
相比于鲁肃,伊籍就比较好对付了,刘修说完之后,他就不再怀疑,还希望刘修能够借一些给刘备,对此刘修是十分的无语。
这刘备的人脸皮都怎么这么厚,果然是上行下效啊。
当然刘修肯定是不可能给伊籍借的,毕竟硝石和硫磺太过稀少,现在江陵城中总共就不到一百个陶罐,而且硝石和硫磺已经消耗完,他自己上哪里给刘备去找。
何况就算自己给刘备提供了这种陶罐,刘备这个白眼狼不会感恩的,甚至还可能骂自己傻逼,历史上刘备借了江东的地盘之后就再没归还过,不得已孙权派人自己硬取自己的东西,刘备还大怒了,亲自率领大军要跟孙权扳手腕,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的败退白帝城,一命呜呼了。
最后伊籍只能悻悻的离开了,不过他对此番来江陵的收获很满意,至少目的达到了。
伊籍离开之后,太守府又是传来了一阵阵大小声。
“主公,你真是太坏了,如此诓骗伊籍。”
“呵呵,霹雳陶罐如此重要,我岂肯轻易示人呢,伊籍也不想想。”
……
第一百六十二章流言四起
鲁肃回去之后,将自己获得的信息告诉了周瑜,周瑜却是不信,如此如果就能吓退曹军,那曹军该有多脆皮啊,不过鲁肃比较务实,决定亲自实验一番。
伊籍向刘备、诸葛亮回复的基本与鲁肃一样。
诸葛亮听后只笑了笑,没有说话。
“军师为何发笑啊?”刘备不解。
诸葛亮缓缓的摇动羽扇,淡笑道:“如此小儿东西,必然是刘修骗大家的,有如此杀手锏,刘修岂能轻易拿出来示人,万一让大家模仿了去,他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刘备大怒:“刘修如此,就不怕我们与他翻脸吗?”
“呵呵,刘修此人精明的很,知道现在有曹操牵制,我们现在不可能与他翻脸,即便翻脸又如何,我们还能去问罪吗?”诸葛亮说道。
众人一阵沉默,问刘修罪,显然不可能。
“如不得刘修的底牌,我寝食难安啊。”刘备叹息一声道。
“主公不必着急,不必急于一时,将来等战事结束,我们再想办法探究不迟。”诸葛亮说道。
“只能如此了。”
……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上旬,阴沉了半个月的天气,终于是停止了下雨,不过气温不升反降,曹操并没有因此而开心,反而更加的郁闷了。
因为就在这几天,军营中陆续出现了一些伤病,而且这种病似乎在蔓延。
要知道行军打仗,有时候生病比战火更加的可怕。因为这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旦无法及时医治这些患病的士卒,很可能没有开打就全军覆没。
“启禀丞相。个营中陆续出现伤病,随军医生看过了,大部分是得了伤寒,目前人数已经超过三千人,大部分还表现在精神恍惚、目光呆滞阶段,只有少数人出现了昏迷,暂时还没有死亡的消息传来。”荀攸皱眉不展。
曹操一听。脸色十分的难看,伤寒病在这个时候是十分要命的,是一种传染病。很难医治,只要是得了伤寒病,百分之七十的概率会死亡。
在如此关键时刻,军种出现了这种传染病。这不是要命吗。
“丞相。依臣之间,应该尽快将这些隔离开来,伤寒病传染性极强,事关数十万大军的性命,请丞相早作定夺。”荀攸垂首作揖道。
“就依公达之言,死亡士卒即可火化,患病的人全部都集中隔离起来,且不可走漏风声。”曹操仿佛一下苍老了十岁。有气无力的说道。
“臣知道。”
他隐隐觉得自己的南征之旅可能就要结束了。
“主公,撤军之事。还望三思。”贾诩说道。
这次曹操没有再说话,因为他知道,这次与之前不一样,这次是天灾,搞不好就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然而曹操还是不甘心,希望做最后一搏,他决定过几日倾尽全力攻打江陵,否则就这样撤走,太不甘心了。
……
江陵城中。
刘修派出数百人偷偷潜出城外,这些人一出城便四散开来。
没过多久,南郡各地纷纷传出消息,荆州大将军蔡瑁已经投降刘修了,而且这种传言愈演愈烈,不知道为什么消息传的很快,包括乌林、夏口都是得到了消息。
曹操也是得到了消息。
“诸位怎么看待此事?”
“事情尚无定论,或许这是刘修放出来的谣言呢。”有人站出来怀疑道。
“有这种可能,不过刘修放出这样的谣言有何目的?”
“不好,丞相,刘修此人当真阴险。”荀攸立刻脸色一变说道。
“公达这是何意?”曹操问道,现在他都没想明白其中的关键。
“蔡瑁乃蔡氏一族族长,蔡氏乃荆州大族,与荆州各世族的关系盘根错节,一旦蔡瑁投降了刘修,这让荆州与蔡氏有关的各族怎么想,最关键是蔡瑁常年掌管荆州水军,一旦他们知道蔡瑁投降了刘修,很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水。”
曹操听到此处脸色也是大变,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啊,无论这个消息是真还是假的,在一些人的眼中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证,何况蔡瑁的的确确是被刘修俘虏了去,投降也不是不可能。
曹操此时最关心的军心,要知道荆州水军现在分两部,一部有张允率领驻扎在汉江口,一部由张虎和陈生率领驻扎在乌林,这些人都是蔡瑁的亲信,一旦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这可如何是好?”曹操来回踱步,拿不定主意,如果派人撤去他们的兵权,必然会引起怀疑,反而适得其反。
多事之秋啊,南征从一开始就不顺利。
“丞相,我有办法,立刻派人前往汉江口与乌林,用计将张允、张虎、陈生等蔡瑁的亲信将领骗到将领大本营来,然后找个理由将他们斩杀,这样可以灭除后患。”荀攸作为曹操此时的第一智谋,立刻说道。
曹操眼睛一亮,立刻道:“公达之计甚好,事不宜迟,立刻派人去办。”
曹操心里在祈祷,希望能够来得及吧。
事实上曹操有些敏感了其实张允等人之所以会投降,完全是因为曹操,并不是因为蔡瑁,故而张允等人得到消息之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同样也没有意识到危急在悄悄靠近自己。
很快曹操的命令传来,张允等人不疑有他,便启程赶到了曹军大本营,他们还以为有什么好事呢。
然而一到大本营,曹操二话不说,命左右将张允等人给绑了,理由是他们意图谋反。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在张允等人还发愣中,就被左右推出了帐外,很快当他们意识到什么的时候,每人就被挨了一刀,人头落地,致死他们都不知道曹丞相为何说翻脸就翻脸,为何杀自己。
可惜他们只能带着自己的疑问去地府问阎王去了。
杀了张允等人,曹操心里松了一口气,他立刻命令曹仁为主将,李典为副将奔赴汉江口,统领张允的水军,命令曹洪为主将,于禁为副将统领乌林张虎、陈生的人马。
曹操不会想到自己的这招,看似除掉了荆州水军的领军将士,却在荆州士卒的心中埋下了祸根,他们不知道张允等人与手下常年在一起,将士们只认同这些人,陌生人他们是不认的。
第一百六十三章暗流涌动
曹操对荆州水军进行了一次大洗牌,主要将领全部撤换,当然一些小军官没有动,比如曲长一下,为了稳定军心,这些小军反而每个人都升了一级。
按道理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然而曹操还是太小瞧荆州世族的势力了。
乌林水寨中,夜深人静。
在一个小营帐中,围坐着几个小将,低声私语。
“张牙将,曹操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我们荆州水军的将军全部斩杀,实在是太可恨了,妄我们一片忠心,谁知道下一批会不会是我们。”
其中一个小将对着一个长着八字胡须的小将说道。
此人姓张名德,乃荆州张氏一族的族人,乃张允的侄子,以前一直在荆州水军中担任曲长一职,这次曹操为了稳定荆州军的军心,将张德提拔为了牙将。
按道理张德应该感恩戴德,然而此时的张德却对曹操既愤恨,又害怕。
“对啊,张牙将,你来拿个注意吧。”
“我看出来了,虽然我们投降了曹操,可是曹操对我们荆州兵根本不当一回事,说什么张将军和陈将军等人谋反,其实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族人领导我们,然后让我们卖命。”
“别看现在提拔我们等升官,其实就是为了稳定军心,等将来军心一稳,我们就成了他拔除的对象了。”
……
小将们七嘴八舌,表达着不满。能够看出他们心中的恐慌。
张德不动声色的的看着在场的人发泄情绪,其实这些人平时就与自己交好,经常聚在一起喝酒玩乐。关系不一般,张德年长,所以算是这群人的小头头吧,这次也是张德将他们召集在一起。
在场的人基本不是张氏族人,就是陈氏族人,还有蔡氏一族的人,张德对这些人的为人都十分了解。不可靠的他都没叫。
而且这些人都或多或少手下都有一批人,加起来也有三五千。
不过张德还是不太放心,所以他想尽量多试探一下这些人。
“不会吧。曹丞相威服四海,不至于对我等小将下手,或许张将军和陈将军等人真的谋反呢。”张德淡淡道。
听到张德这么说,一个小将气愤道:“张牙将。你真的认为张将军和陈将军会谋反吗?”
他们所说的张将军指的是张虎。这些人都是张虎的手下,曹操南征之后,为了阻击刘备和刘修,蔡瑁特意将张虎和陈生从长沙调回到了乌林。
“人心难测啊。”
“哼,想不到张牙将是这样的人,算我看错你了。”
“看错你了。”
……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嘲讽的看着张和,一脸的失望。
张德看这群人不似有假,便不再试探。开始交底。
突然张德的脸上一肃,说道:“既然大家都如此认为。曹操无德,滥杀无辜,我们岂能让张将军和陈将军含冤而死呢。”
众人发懵了,张德的态度转变让大家有点没明白。
“张牙将,你刚才……”
“呵呵,对不住兄弟们了,由于事关重大,张某不得不谨慎,刚才是试探诸位而已。”张得歉意一笑。
“原来如此。”
众人恍然大悟,想想也觉得张德做的对,毕竟事关性命的事情。
“那你觉得怎么做吧,总之我不想再跟着曹操混了,朝不保夕,担惊受怕。”
“不如我们去投江东吧,周瑜屯兵蒲圻,我们只要悄悄过去,不会有人发现的。”有一个小将提议道。
“不行,江东与我们有世仇,多少荆州子弟死在江东士卒的手里,我死也不会去江东。”另一个小将道。
“我们投刘备吧,刘备仁义布衣天下,而且是汉室宗亲,一定会优待我们的。”
“不行,刘备此人就是一个伪君子,你们可能不清楚,在当阳的时候,他丢下百姓自己逃生,我也是听一个逃难的百姓说的。”
“我看还是去江陵投奔三公子吧,他是州牧大人的子嗣,更适合我们投奔,何况我听说大将军也投降了三公子。”
“对啊,我们可以投奔三公子。”
“三公子很有本事,数次挫掉曹操锐气,我看能够打败曹操的人唯有三公子了。”
说道投奔刘修,众人竟然意见很快统一。
“既然诸位都如此想,那我们就投奔三公子吧。”张德说道,“不过在投奔三公子之前,我们不能就这样空手而去,毕竟我们曾经投降过曹操,我们要拿出诚意才行。”
“张牙将,你说咋干吧,兄弟们都听你的。”
“好,既然兄弟们如此抬举,那我来说说,现在三公子与曹操在江陵对峙,乌林这边曹操必定无暇顾及,我们约定人马和时间,在此地起事,突袭曹营,这也渐渐的帮助了三公子减轻了来自曹操的压力,到时候再投奔三公子,必定是大功一件。”
“可是我们几个的可靠人马加起来也不过两三千人啊,如何能够与曹军数万人马抗衡呢,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我没说要正面攻打,而是偷袭,目的就是为了扰乱曹营,让曹操头疼,不能全力攻打江陵。”
“恩,这个方法好,我觉得可行。”
“我也觉得可以。”
……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安排了,诸位只需如此……”张德压低声音道。
乌林中发生的这一幕,在汉江口的营寨中也发生了,不过与乌林不同的是,在汉江口驻扎的全部都是荆州水军,没有曹军,所他们的计划比较大胆。
在张允手下有一个小将,姓吴名登,乃是长沙郡人氏,看起来并不起眼,而且与其他荆州世族没有关系,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此人早些年在蔡瑁手底下做事,后来被蔡瑁提拔为一个屯将。
曹仁上任之后,并没有按照曹操的命令去提拔军职,而是有选择的提拔,凡是与张氏一族和蔡氏一族的人全部撤职,换了和这两个家族无关系的人来领导荆州军,为的就是防止有叛乱发生。
然而吴登是个例外,因为他也是有志向的人,一直想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军功升职,故而有意无意的隐瞒了与蔡瑁的关系,从而让他逃过了一劫。
蔡瑁投降刘修的事情他听闻之后,心中便起了心思,这次加上张允被曹操无辜杀害,他很快明白了曹操这是要肃清异己啊,故而下定决心反叛曹操。
第一百六十四章劫持曹仁
曹仁的做法,其实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叛乱的发生,然而百密一疏,吴登就是这条漏网之鱼。
吴登很谨慎,他并没有急于起始,而且表现的极为忠心,自从流言四起,张允等人被诛杀的消息传开,人心惶惶,不论是乌林还是汉江口的军营中都是或大或小的发生过了几起骚乱。不过都被镇压了下去。
在汉江口,吴登在镇压叛军过程中表现的十分积极,每次身先士卒,斩杀叛军之首,受到了曹仁的重视和欣赏。
久而久之,吴登就受到了很多荆州兵的排斥,不过吴登浑不在意,在曹仁面前表现的十分卖力。
渐渐的曹仁就对吴登放弃了警惕,而且因为非常时期,因为军营中是不是的传来反叛,为了自身安全,曹仁将守卫大帐的任务就交给了吴登。
吴登立刻意识到这是机会。
他这所以如此顺从曹仁以及卖力的表现,就是为等一个机会,曹仁对自己放弃警惕的机会,他要干一票大的。
这天深更半夜,大部分士兵都睡了,只有少数人还在巡逻。
吴登没有睡,他将自己的亲信召集起来。
“诸位今晚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吴登的脸上十分俊冷,目光如刀,仿佛一头猎豹一样。
“大哥,你说咋办吧。”
“你们的手下都可靠吧。”吴登问道。
“放心吧,全部都是生死兄弟,稍微不可靠的都没有通知。”
“总共组织了了多少人?”文登继续问道。
“我们虽然每个人手底下都有几十上百人。但是确定可靠的不多。大约总共不到百人的样子。”
吴登想了想。虽然人手不多,但是只要出其不意,计划得当,成功的概率还是不低的。
“恩,计划是这样的……三更时分,东面火起为号。”吴登将自己详细的计划与说给了大家,之后每个人悄悄的离开了军帐。
在汉江口大营中总共有三万人,经过几次叛乱的镇压之后。士卒基本都消停了,那些不满的人也不敢再表露心迹,因为他们不敢保证自己身边的那个人就可能被收买,或者就是曹仁的眼线。
所以基于这些原因,吴登只召集了绝对信任的将士共一百人,事关重大,容不得一丝差错。
夜半三更。
几个最后的巡逻兵在路过东面军帐的时候,渐渐的脱离了队伍,最前面的士兵没有察觉。
就在这个时候,东面的军帐内传来了喊叫声:“不好了。走水了,走水了。”
军帐内的士卒被惊叫声惊醒。连滚带爬的跑出了军帐,连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