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汉末-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好吧,我知道你这么多年的心中的疾苦,那现在钰儿有何打算?”徐夫人叹息一声问道。
“呵呵,还能怎么样,得过且过,走一步看一步了。”糜钰眼神迷惘,淡淡道,“刘备只不过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已,母亲,你有什么打算?”
徐夫人再次叹息一声,本来他一直觉得刘备仁义,然而在当阳一战中,他看到的是刘备为了自己逃生,竟然不顾数万百姓的死活,甚至丢下跟随自己的士卒,丢下自己的妻儿,独自逃生,这让徐夫人大失所望,此时他也认清了刘备的本来面目。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们暂时就在江陵安顿下来吧。”徐夫人道。
“那徐从事那里……。”糜钰欲言又止。
“先等等吧。”徐夫人自然明白糜钰的意思,说道。
第一百三十八章江东来人
汉津渡口,位于当阳东南,汉江之上。
刘备自从当阳率领诸葛亮等人逃走之后,便转向此地,此时赵云与张飞一起护送着甘夫人、阿斗已经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与刘备汇合。
见到刘备,赵云立刻俯身痛苦道:“主公,赵云有罪,赵云有罪,只护送甘夫人、阿斗逃出了曹操的追击,糜夫人不肯上马,与徐夫人一起……”
说道此处,赵云说不下去了,唯有以头抢地。
甘夫人与黄月英也是哭泣不止,他们更多的是为糜夫人与徐夫人哭泣。
诸葛亮见黄月英没事,心里便暗自庆幸,只要黄月英没事就好,不然他没法向老丈人黄承彦交代,如此便会得罪整个黄族,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名声。
刘备关心的是自己的儿子阿斗,毕竟是老来得子,对这个儿子他宠爱得不得了。
现在看儿子没事,便不再慌乱。
不过刘备伪装的很好,并没有从脸上表现出异样,反而表现的十分痛心,痛哭流涕,伤心欲绝,哭的差点晕厥过去。
“我对不起子仲、子方啊。”刘备以头抢地,声泪俱下。
糜竺和糜芳听到自己的妹妹并没有安全突围,虽然没有从赵云的口中得知自己妹妹的具体消息,但是在乱战之中,生还的概率很低,故而二人痛苦的闭上眼睛,眼泪流了下来。
“主公不必自责,此乃我妹妹命中劫难,与他人无关。”糜竺看到刘备的样子,心下大为感动。
见糜竺与糜芳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而且如此感恩戴德,刘备心中窃喜,不过表面上装的依然悲痛,怀里抱着阿斗,阿斗的身上裹着厚厚的棉毯,突然刘备心里一动,此时是收买人心的最好时机,因为自己在当阳不顾士卒和百姓安危,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想到这里刘备突然将阿斗仍在了地上,不过由于阿斗裹着厚厚的棉毯,以及刘备又是跪着的,距离地面不高,所以阿斗甩在地上,根本就不会有事。
扔下阿斗,刘备继续哭泣道:“为此子,损失我一夫人,元直的母亲徐老夫人,差点让军师失去爱妻,差点让我损失一员大将,要其有何用。”
果然刘备的举动,让在场的人大为感动。
所有的人跪下高呼道:“原为主公效死力。”
赵云抱拳道:“主公之恩,云万死无以为报也。”
刘备对自己机智的效果大为满意,而甘夫人却十分的痛心,连忙上去将阿斗抱在怀里,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在她的心中没有什么政治,没有心机,她的心里只有儿子。
在场的人只有诸葛亮心如明镜,不过此时他也认为刘备做的无可厚非。
当然徐庶不在场,已经前往柴桑,出使江东了,否则如果听到刘备不顾自己老母亲的安危,独自逃生,必然会不满。
虽然失败,但是日子还要过,对刘备来说一点小挫折而已,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修整了两个时辰之后,众人再次上路。
在距离汉津二十余里的时候,孙乾从刘琦那里搬来了救兵。
当刘琦听说曹操追击刘备之后,刘琦二话不说便亲自引兵前来相救,刘琦此人没有什么心计,他为人宽厚善良,一直在心里记得刘备曾经相救自己,故而一直怀抱感恩之心。
“叔父,军师你们没事吧。”刘琦远远的看到狼狈的刘备等人,立刻下马,快步跑到刘备的面前关切道。
刘备看到刘琦,叹息一声说道:“唉,此番损失惨重啊。”
“都怪我来迟了。”刘琦自责道,其实当他一听到消息之后就立刻整备人马,与孙乾一起赶来了。
刘备摆摆手道:“怎么能怪大公子呢,此是备之过也。”
“请叔父与军事移驾汉津,若曹操来,我一定与叔父一起抵抗。”刘琦道。
刘备抱拳道:“多谢大公子。”
“叔父何必这么客气,我的命都是叔父救的。”刘琦立刻道。
随着刘琦来到了汉津,进入了营帐之内,双方落座之后,全都像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
“叔父,接下来该如何是好?”片刻之后,刘琦打破了沉默。
刘备看了一眼诸葛亮,说道:“看军师有何计策能破此局。”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再次看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摇着羽扇,也是十分的烦恼:“暂时还不好说啊,看云长那边有什么消息,还有元直出使江东能有什么收获,然后我们再做打算。”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我三弟现在怎么样了?”刘琦突然想起刘修是南阳太守,于是问道。
“三公子先一步南撤了,不过曹操骑兵速度很快,击败我主以后必然会继续追击三公子,三公子手下只有七千余人,还都是步卒,想要逃过曹操的铁骑,几乎不可能。”
刘琦其实对于刘修并没有太多感情,一方面是因为刘修身份低下,属于庶出,另方面是二人见面很少,刘修以前足不出户,也不与人交往,所以刘琦只是随口一问,故而听说刘修也难逃一败之后,心里并没有起多大波澜。
接下来刘备日夜盼望这关羽与徐庶能够带来好消息。
果然第二天,徐庶返回了汉津,与此同时他还带来了一个人,看到此人诸葛亮等人的面容都是一喜。
与徐庶一同前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从江东赶来荆州打探军情的鲁肃。
而此时鲁肃从刘备的口中得知了,刘琮在蔡瑁与蒯越等人的胁迫下投降了曹操,如今荆州已经易手,成为了曹操的地盘,对此鲁肃大为震惊。
不过鲁肃毕竟是孙权所仰仗的谋士,立刻从刘备给的消息与自己的判断之后,下了决定联合刘备抗击曹操,让刘备派一人与自己一同前往江东,说服孙权联合。
而徐庶此时也终于得到了自己母亲被曹操杀害的消息,大为震惊,悲痛欲绝,徐庶是个出了名的孝子,如今听到母亲被害,放声嚎啕,声音凄惨。
“曹阿瞒,我徐庶在此立誓,与你不死不休。”徐庶仰天长啸一声。
“元直节哀,没能保护好徐老夫人,是备之罪也。”刘备也是泪流满面。
第一百三十九章江陵消息
徐庶看了一眼刘备,没有说话,此时他的心情十分糟糕,要说心里对刘备没有看法才不正常。
刘备心里咯噔一下,从徐庶的表情看到了徐庶的变化,面上悲痛道:“都怪备保护不力,让徐夫人与我的糜夫人一同受难,备万死难辞其咎啊。”
“主公不必过分自责,若为天意,庶何有怨言,庶只想静一静。”徐庶淡淡道,说完走出营帐,背影说不出的落寞萧条。
诸葛亮看着徐庶的背影,微微叹息,他与徐庶乃是至交好友,自然明白徐庶此时的心情,可是他也无能为力,徐庶此为最为孝顺,此番徐夫人的死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
“军师……”刘备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道:“元直此人最为孝顺,此番必然打击很大,由他去吧,看来江东之行元直不能去了,还是由我随鲁肃前往吧。”
刘备犹豫了一下,只得道:“看来只好如此了。”
“报,主公,关将军回来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将进入军帐,抱拳道。
“哦?”刘备与诸葛亮相视一眼,“走,随我去看看。”
此时的汉江上,上百艘战船缓缓向着汉津行驶而来,为首之人身高九尺,赤面长须,负手而立,身边乃一粗面大汉,相貌丑陋,面若焦炭,手里扛着一把大刀。
“果然是云长。”刘备看到为首之人,大为兴奋,说道。
诸葛亮皱着眉头,片刻之后说道:“不对啊主公,云长为何亲自来报信,如果打下江陵,只需差一人前来送信即可,江陵何人镇守?”
经过诸葛亮这么一说,刘备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心里没来由的一紧。
关羽走的时候带走一万人,可是此时却不足七千,其他人马呢。
诸葛亮心中也有种不好的预感,按道理这么多人打个江陵,而且还是奔袭,江陵应该没有什么准备,不出意外,打下来不算困难啊。
一刻钟之后,战船靠岸,关羽当先下船,在其身边的是周仓与关平,紧随其后。
“二弟。”刘备快步走到关羽的面前。
关羽面有惭色,不敢直视,侧面抱拳道:“大哥。”
刘备向着关羽身后看了看,问道:“二弟江陵可有拿下?”
“没有。”关羽道。
“啊?这是为何,莫不是江陵守军已经有所准备?”刘备惊讶道。
关羽眯着眼,半低着头道:“不是。”
“哎呀,你急死我了,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刘备着急道。
关羽这才睁开眼,看了一眼刘备,然后在环视众人一眼,道:“在我到达江陵之后,江陵早已易手,我与其交手,攻城一天一夜,损兵折将未能拿下。”
刘备与诸葛亮相视一眼,都能够从对方的眼中读出浓浓的震惊之色。
“什么人,莫非是刘修,不可能啊,他没有这么快吧。”刘备说道。
诸葛亮道:“绝无可能,刘修皆为步兵,何况还有曹操追击,根本不可能在关将军之前到达江陵,即便到了以他几千人马,也不可能这么快打下江陵。”
“那会是谁?”
“莫非是孙权?也不对啊,鲁肃在此地,分明是来打探军情,不可能贸然攻击江陵。”诸葛亮皱眉道。
关羽道:“军师所言没错,既不是刘修也不是孙权,而是洞庭水贼。”
“什么?”
所有的人都是大吃一惊,要说别人攻打江陵都说得过去,洞庭水贼盘踞洞庭湖数百年,从来不曾真正意义上剿灭过,虽然如此,他们根本就没有胆量攻打官兵。
“关将军,此言当真?”诸葛亮还是难以相信。
关羽瞥了一眼诸葛亮,说道:“关某立世,从来不说谎,与贼首交战,那贼首亲口所言,不曾有虚。”
“是啊,主公,将军攻打城池不下,准备退兵,却不想那贼首竟敢开城前来挑衅,关将军与之大战上百回合,不曾分胜负,那贼首武艺了得,亲口说他们是洞庭湖水贼。”旁边的周仓开口说道。
“洞庭湖什么时候出来这么个能人,如此武艺做水贼实在是太可惜了。”刘备说道。
周仓继续道:“此人武艺高强,不过装束十分的怪异,从来没见过。”
“哦?什么装束?”
“此人身高八尺,虎背熊腰,身着华丽衣服,身配铃铛,头戴上插着一根鸡毛,背上一张大角弓,看起来十分的威风。”周仓道。
诸葛亮想了想,似乎想到了什么。
“听闻昔年巴郡临江一带出现一伙贼人,此伙人纠集八百余人,专门抢夺长江上过往的船只,名气盛大,为首之人正如周仓所描述的那样,衣着华丽,身配铃铛,人称锦帆贼。”诸葛亮说道。
经过诸葛亮这么一说,刘备也想起来了,说道:“据说锦帆贼的贼首叫甘宁甘兴霸,为人十分仗义,从来不抢劫穷苦百姓,结交甚广,后来熟读诸子,投奔了刘景升,景升派其去江夏帮助黄祖防备江东,怎么又成了洞庭水贼呢。”刘备不解道。
周仓想了想道:“主公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那城头上的确有一杆大纛旗上写这一个甘字。”
“那甘宁在黄祖手底下不受重用,故而没有什么骄人的事迹,想来应该是黄祖战败之后,此人遁走洞庭,从操就业,落草为寇了吧。”诸葛亮道。
“恩,有这个可能,可为何此时又去攻打江陵呢,莫非其暗中投靠了孙权或者曹操?”刘备问道。
“有这个可能。”诸葛亮点点头。
“若果真如此,那可怎么办,我们该往何处去安身啊。”刘备说道。
诸葛亮想了想,说道:“主公勿忧,如果果真是孙权夺了江陵,我自有办法说服孙权放弃江陵或者借与主公,如果是曹操的话,将来早晚与曹操有一战,到时候夺回来就是了。”
“如果都不是呢,也可能是甘宁看见荆州大乱,故而想要占据江陵,称霸一方呢。”
“呵呵,如此不是更好吗,到时候等有机会主公从贼人手中夺取江陵,岂不是合情合理,谁也无法指责。”诸葛亮笑道。
“恩,军师所言有理。”
ps:当初让甘宁当水贼的伏笔出来了,目的就在这里。
第一百四十章入驻江陵
刘修并不知道刘备派遣关羽攻打江陵的事情,但是此时他也已经知道了江陵已经被甘宁拿下了,心下甚喜,本来甘宁只是刘修发展暗中势力的一种手段,结果后来的发展出乎了刘修的意料,甘宁远比自己想象的出色。
让甘宁夺取江陵,本是刘修计划之外的事情,直到刘修弄清楚荆州兵力部署之后才下的一枚棋子,可谓是意外之喜。
一切都还在刘修的掌控之中。
建安十三年八月底,刘修入驻江陵,甘宁与高仪打开城门,列队欢迎,让刘修意想不到的是,经过几个月的发展,甘宁的水军再次壮大,人数达到了一万人。
加上甘宁在洞庭湖劫掠的钱粮,新的江陵中囤积的荆州大部分钱粮,如此足够刘修支撑三年之久。
现在刘修手底下有谋士庞统、马良、高仪,武将有甘宁、魏延、文聘、黄忠,另有水军一万人,步卒七千人,狼牙营精锐五百人,又有地盘保障,成为一支实力不俗的势力。
江陵,位于汉江平原腹地,长江北岸,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所在地,属南郡管辖,也是南郡的治所所在地,城高墙厚,雄伟壮丽。
此时江陵北门之外,城门大开,甘宁带领人马列队欢迎。
刘修经过长提跋涉终于是到达了江陵。
“哈哈,兴霸,别来无恙啊。”刘修笑着大步朝着甘宁走去。
甘宁也是迎上来抱拳道:“主公,甘宁幸不辱命。”
“此番能够入驻江陵,兴霸当为首功,不日便论功行赏,犒赏三军,以振士气,做好准备,迎战曹操大军。”刘修意气风发道。
“主公请。”
“诸位请。”刘修大手一挥,当先向着江陵城内走去。
连日来很多人讶异的情绪,这一刻终于是放松了有说有笑的,随着刘修进入了江陵。
江陵太守府中。
刘修坐在主位上,两侧分别坐着庞统、甘宁等刘修的精锐,现在刘修终于是有种将命运中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觉,不管以后怎么样,至少现在不用再胆颤心惊,四处奔波,有了稳定的地盘。
“诸位,新得江陵,我自领南郡太守一职,甘宁为水军校尉,统领全部水军人马,马良遣为南郡主簿,所有诸将士卒论功行赏,此事就交于季常来处理,一定要认真,不可忽略一兵一卒,另外尽快统计一下我们现在的钱粮以及江陵的人口数据。”
“谢主公。”
“诺。”
“兴霸,你攻破江陵之后,城中官员如何处理了?”刘修问道,此事事关重大,必须关心,毕竟刚得到江陵,想要快速稳定民心,需要原来的官员帮助才行。
甘宁抱拳道:“放心吧,江陵中除了原来南郡太守誓死不降,被我斩杀外,其余官员全部投降,城中并无哗变,官员们各司其职。”
“好。”刘修赞赏的看了一眼甘宁,大叫一声道,“不过也不可大意,这段时间季常就负责考核一下这些官员,有不合格者立刻更换。”
“诺。”马良作揖道。
“城内张贴告示,曹操大军即将南下,征召四方百姓前来守卫江陵,一面加固城防,一面抓紧时间招兵买马,这次我们哪也不去,就固守江陵。”
“此事可交予子规去办。”庞统说道。
“恩,就依士元所言。”刘修点点头,“子规,意下如何?”
“誓不辱命。”高仪作揖道。
吩咐完这一切,刘修笑着看向甘宁:“兴霸,你是如何打下江陵的?”
“呵呵,打下江陵并不是难事,其一,江陵守军不足五千,我军万余人多其一倍,其二,荆州兵久不经战事,战斗力自然不高,而我们水军以洞庭水贼为基础,常年劫掠,本就凶悍,再加上我这几个月日夜操练,自然战力比较高,其三,我们出其不意,江陵守军毫无防备,自然能够一举拿下。”甘宁笑的很轻松,似乎对于拿下江陵本就毫无悬念。
刘修知道甘宁有自信的资本。
“主公,有一事需要向你禀报。”高仪说道。
刘修道:“什么事?”
“前些日,刘备军关羽率领一万人马来攻打江陵,被甘将军击退了。”
“哦?竟有此事?”刘修看向庞统。
庞统沉默片刻之后道:“此必定为诸葛亮计策,他得知我们撤退,料定我们是退向江陵,江陵作为荆州重镇,囤积大量军资,他让关羽率领水军走汉水南下,想先我们一步攻占江陵作为根本,而我们走的陆路,肯定比走水路慢,诸葛亮想的这一步与我们不谋而合,如果不是主公早就暗中在洞庭湖插下甘将军这一步妙棋,恐怕还真可能被关羽得手。”
听到庞统说完,刘修就一阵冷汗,如果江陵被刘备占据了,那自己又该何去何从,除了依附刘备或者刘琦便无路可退了。
“诸葛亮如此大才,必然成为我们的后患。”刘修沉声道。
“如今刘备没有来江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被曹操击溃,奔向了汉津,大公子曾经与刘备交好,自然不可能让刘备无家可归。”
“那刘备为何不投奔主公呢,我看主公比大公子更有前途,而且双方还有盟约,那汉津岂能抵挡住曹操大军?”魏延说道。
庞统淡淡一笑说道:“问题就在这里,所谓盟约只不过是口头之语,做不得数,刘备乃英雄,必不肯屈居人下,他无论投奔谁,早晚必是祸端,如果刘备来投奔主公,他能控制主公吗,主公会没有防备,任他发展吗,大公子就不同,为人善良宽口,颇有刘荆州当年风范,若刘备与大公子争主导权,诸位觉得谁会胜出?”
庞统说完,便不再说话,看向所有的人。
经过庞统这么一分析,众人也是明白过来了。
“士元所言极是,我看过不了多久,我们入驻江陵的消息就会传开,到时候刘备诸葛亮要是知道了,会做何感想。”刘修哈哈一笑道。
庞统笑道:“还能如何,主公乃刘荆州之后,入驻江陵实乃名正言顺,如今曹操率领十五万大军,再加上荆州降军足有二十多万,与我们一样,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面临着曹操的危险,所以我们三家除了联合,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呵呵,既然如此,谁前去出使江东,说服孙权一起联合抗曹。”刘修问道。
庞统拱手道:“我愿意前往,必定说服三家联合。”
刘修犹豫了一下,片刻之后点点头,眼下可能除了庞统还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那就有劳士元柴桑走一遭了。”
“诺。”
第一百四十一章犹豫孙权
没过多久,刘修入驻江陵的消息传到了刘备的耳中,不但如此,就连刘修于当然全歼曹操的精锐虎豹骑的事情也传到了汉津,刘备听到这两个消息之后茶饭不思,不知道想些什么。
此时诸葛亮已经出使江东,而徐庶因为老母的死伤心欲绝,整天把自己关起来不说话,故而刘备此时身边也没有可以给其出谋划策的人物,让其也六神无主,不知该如何是好。
没过多久,庞统驾着小舟走水路,向着柴桑而去。
江东柴桑。
柴桑以前只是一个小县城,人口不足万人,此地位于长江与番阳湖的交汇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年为了攻打江夏,孙权命人扩建了城池,加固了城防,作为进攻江夏的跳板。
虽然后来攻下了江夏,但是柴桑依然作为孙权的大本营,囤积了大量的人马粮草,作为攻取整个荆州的跳板。
在后世的元末,朱元璋就是在番阳湖以少胜多打败了陈友谅的水军,从而奠定了其统一天下的基础。
柴桑大本营,孙权愁眉苦脸,整日借酒消愁。
对于是战是降举棋不定,曹操在南征之前就派人招降孙权,孙权都一直没有回应,此番曹操真的南征之后,孙权顿时慌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江东大部分文臣都建议孙权投降,武将全部主战,而孙权本人也倾向于战,就这样投降他很不甘心,可是他又怕战败之后,曹操恐不会饶恕自己。
正在孙权心中烦闷,在屋内来回踱步的时候,侍从来报,说鲁肃从荆州回来了。
孙权闻言大喜,立刻命人请来。
“主公。”鲁肃见到孙权之后,立刻作揖道。
“子敬,你可算回来了,快给我说说现在荆州什么情况了。”孙权拉着鲁肃的手说道。
鲁肃受宠若惊,恭敬道:“主公,我此番前往襄阳之际,在汉津见到了刘备,蔡瑁与蒯越胁迫刘琮举荆州投降了曹操,故而肃没有前往襄阳,而是带着刘备的军师诸葛孔明前来,此番如果想要对抗曹操,我们必须与刘备联合才行。”
“哦?那孔明现在何处?”孙权问道。
“我让他先去驿馆歇息了,明日再来觐见主公。”
“恩,好,明日一早便带过来。”
“诺。”
第二天,孙权在柴桑大本营召开堂会,包括鲁肃、黄盖等人在内的江东精英基本全都到场了。
“让孔明来见吧。”孙权整了整衣冠,说道。
“诺。”
片刻之后,只见一个手拿羽扇,头戴纶巾,面色英俊的青年缓步走入堂中。
“见过吴候。”来人正是诸葛亮,作揖拜道。
孙权继承孙策遗愿,袭其爵位,当年孙策派张纮向汉廷贡献礼物,曹操想要利用孙策安定江东,与之结纳,上表奏准任命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孙权一抬手,淡淡道:“不必多礼。”
“谢吴候。”
“听闻蔡瑁与蒯越胁迫刘琮举荆州之地投降了曹操,此事可否属实?”孙权问道。
诸葛亮道:“此事属实,我主刚于新野撤退,退往汉津,曹操新得荆州,正当志得意满之时,来日必定率大军前来,平定江东。”
“我听说曹操有百万大军,不知道此事可否属实?”孙权又问道。
诸葛亮淡淡道:“曹操虽号称百万之众,然而其实不过十五六万而已,再加上荆州原来水军十来万,总共二十五万人。”
孙权一惊,江东总共也不过四五万,可用之兵不过三万,即便曹操不足百万,只有二十五万,也是己方数倍兵力,根本不足抵抗。
孙权的表情,看在诸葛亮的眼中,不过诸葛亮并没有说话。
“主公,曹操即便只有二十多万人马,也不是我江东能够抗衡的,不若早做投降的打算,可保我江东百姓免于战火。”张昭作为江东文臣之首,此时从诸葛亮口中听到曹操的详细军情,更加决定了其投降的决心,出列说道。
“是啊,曹操已经平定北方,如今又得了荆州,天下已无人能够抵抗,纳降方为上策。”江东名士陆绩此时也是站出来说道。
“是啊,是啊”
所有的文臣都是如此表情,点头同意张昭的观点。
“哼,无胆鼠辈,我与先主南征北战,开创了江东基业,如果不战而拱手让与他人,你们如何对得起先主对你们给予的厚望。”说话的是程普,此乃江东老将,从跟随孙坚开始,历经三世,威望很高。
“曹操还没打过来呢,你们就一个个喊着投降,这是为人臣子的本份吗。”黄盖也是站出来呵斥道。
“我等愿与曹操决一死战。”其他的将领紧随其后站出来喊道。
“陈老将军,黄老将军,如果战败,曹操必然迁怒于主公,迁怒于江东百姓,到时候遭殃的还是我江东百姓啊。”顾雍说道。
“哼,不战怎知会败,休要长他人之气,灭自己威风。”
“战之祸及百姓,纳降则易安啊。”
……
此时堂中自然而然分成了两派,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以及与程普、黄盖为首的主战派吵得不可开交。
孙权本来就犹豫不决,此时看双方吵的不可开交,更加的烦闷,立刻挥挥手道:“都别吵了,让我再想想,散了吧。”
诸葛亮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话,也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
孙权离开之后便转入了后堂之中,鲁肃走到诸葛亮的面前说道:“孔明先生先不要急着走,我现在去会见我主,一会有什么话,你再与我主说吧。”
“全凭子敬安排。”诸葛亮淡笑道。
说完鲁肃向后堂走去,而其他人则摇了摇头也是退出了大堂。
孙权走进后堂,就是将案几上的书卷全部仍在了地上,气得浑身发抖,他生气是这帮臣子,关键时候不能为自己分忧,满嘴仁义道德,为民着想,其实心里装的都他们自己。
“主公。”鲁肃走进后堂,看到一地的狼藉,也深知孙权的心理,低声说道。
“子敬,你来了,这帮老臣,平日只会吵吵,关键时候屁事都不顶用。”孙权气呼呼道。
第一百四十二章召见周瑜
鲁肃能够理解孙权的心情。
片刻之后,鲁肃缓缓的拾起被孙权摔在地上的书简。
“主公,你莫要听取那帮老臣的谏言,他们心中只顾自己,根本就没替主公考虑。”鲁肃道。
“此话怎讲?”
“主公你想想,如果投降曹操,我等还可以做官,不会有什么变化,而主公呢,顶多做被封个闲散侯爷,出行不过车一骑,随从一人而已,还要被曹操监视,岂比现在快哉?”
孙权认真想了想鲁肃的话,一拍脑袋道:“听子敬一言,我茅塞顿开啊。”
鲁肃笑了笑道:“主公,当下应该早作决定。”
“恩,对,孔明可否还在?”孙权问道。
“还在堂外候着。”
“快有请。”
“诺。”
鲁肃说完,走出党外,片刻之后将诸葛亮带入了后堂。
“吴候。”诸葛亮拜道。
“孔明不必多礼,请坐。”孙权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谢吴候。”诸葛亮坐下。
“来人,上酒。”等待诸葛亮坐下之后,孙权命令道。
很快又侍女端着酒水走了过来,为孙权、诸葛亮、鲁肃斟满酒杯。
“孔明请。”
“吴候请。”
喝完酒,放下酒杯,双方进入了正题。
“不知道刘皇叔现在何处,手里还有多少人马?”孙权放下酒杯问道。
诸葛亮摇着羽扇说道:“我主现在屯兵汉津,手里有水军一万,公子琦手里有一万多,总共有两万五千人。”
“曹操有二十多万大军,我们如何才能对抗?”孙权皱眉道。
“曹操虽然有二十多万人马,但是其中十五万为北方士卒,不习水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