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汉末-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太守大人。”少年恭敬道。

“可知我为何要寻你来此吗?”刘修继续问道。

邓艾道:“不知道,还请太守大人明示。”

自从知道刘修寻找自己之后,邓艾心中就一直疑惑,自己只不过是穷苦草民,而刘修是高高在上的贵族,本来就没有交集,可是对方是如何得知自己名字的,还要如此煞费苦心的寻找自己,邓艾苦思冥想不得思路。

“你可愿意随我左右,将来有朝一日,建功立业?”刘修淡笑道,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邓艾的表情。

邓艾一怔,他完全没有想到刘修找自己的目的竟然是这样的,因为在他看来这么好的事情根本就是不可能落在自己的头上。

不过邓艾并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显得激动,而是犹豫不决,片刻之后目光看向了自己苍老的母亲。

“多谢太守大人厚爱,父母在,不远游,母亲一人孤苦,我不忍离她而去,所以还请大人原谅。”邓艾抱拳道。

所有的人在听到邓艾的话之后,都是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能被太守看上,意味着将来有机会飞黄腾达,光宗耀祖,这么好的机会,邓艾竟然拒绝了,而且拒绝的这么干脆,不过没有人会认为邓艾是傻子,因为他的理由足够强大,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孝子是最受人尊敬的。

没想到邓艾的话刚说完,邓母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扇了邓艾一巴掌,怒道:“你太不争气了,为娘平时是如何教导你的,大丈夫当立于天地间,以建功立业为重,你怎么能因为为娘而耽误了你的前程呢。”

包括刘修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太突然了,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啊。

“母亲……。”邓艾立刻跪倒在邓母的面前,流着眼泪说道。

邓母很生气,没有理会邓艾,道:“太守大人如此看重你,莫要辜负了太守大人的一片心意。”

“母亲……。”邓艾低头,看起来并没有打算答应刘修。

邓母见状,哭泣的说道:“你若执念如此,为娘只有以死来断绝你的念想。”

刘修一听大惊,这邓母实在太强悍了,看起来文文弱弱,竟然有莫大的勇气,愿意用以死来解脱儿子的羁绊,换取儿子的未来,试问天下父母有几人能够做到。

邓艾听到邓母决绝的话之后,也是脸色一变,连忙不停的以头抢地,哭泣道:“是孩儿不孝,是孩儿不孝,让母亲受累,受苦了,儿子知错了,请母亲责罚。”

“你就好好跟着太守大人吧,为娘自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不必挂怀,将来一定要建功立业,莫要辜负为娘与你父亲对你的期望啊。”邓母语重心长的说道。

听到邓母提到邓艾的父亲,邓艾的浑身一颤。

“一切听从母亲大人的安排。”邓艾说道。

邓母慈祥的抚摸着邓艾的脸颊,眼中满是慈爱。

刘修的眼睛一热,母慈儿孝,刘修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曾经也是如此的抚摸自己的脸颊,同样的眼神,可惜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就在也没有回去的可能了,再也见不到自己的母亲了。

“邓艾,你莫要难过,主公对你的母亲自会有安排,不会让你们分开的。”庞统也是十分的动容,起身说道。

“没错,不要搞生离死别的,你的孝道感动了我,就让你的母亲一同随行,让你尽孝。”刘修也是说道。

“多谢太守大人。”邓艾脸上一喜,以头抢地,感恩戴德。

“多谢大人。”邓母也是充满感激。

“士元,以后就先让邓艾跟着你学习,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求之不得。”庞统作揖道。

“呵呵,如此甚好,邓艾还不快点行拜师礼。”刘修笑道。

邓艾立刻走到庞统的身边,跪下拜了三拜:“见过先生。”

“哈哈,好好好。”庞统大笑道,“起来吧,以后可要尽心学习,既然主公亲自把你找来,你可不要辜负了主公的一片心意啊。”

“士载明白。”邓艾恭敬道。

把邓艾托付给庞统,刘修相信以庞统的才能,定然可以让邓艾进步迅速,以邓艾的灵性,相信将来定然是自己的得力干将。

又是三天之后,已经是七月底。

从许都传来了震惊的消息,曹操尽起八十万人马,分五路大军开始南征,以扬武中郎将、谏议大夫曹洪为先锋,从东面入武阴、博望等地,自己亲率大军以及一干文臣武将从叶县出发,向宛城进军。

当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庞统等人震惊之余,对刘修的战略目光佩服的五体投地,侧目而视,此时所有的人才认为刘修放弃宛城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曹操的面前,至少现在的刘修根本毫无抵抗之力。

与此同时,新野刘备也是得到了曹操南征的消息,先头部队更是已经到达了,距离比阳不足五十里。

刘备立刻召集了诸葛亮、徐庶、简雍、孙乾等自己的谋臣开始商议对策。

第一百二十一章刘备对策

“军师,如今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南征,这可如何是好啊?”刘备已经全无注意,只能问诸葛亮。

诸葛亮表现的倒是十分的淡定,摇着羽扇道:“主公莫要慌,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实际上不过十五六万而已。”

“可即便如此也不是我等能够抗衡的。”刘备急道。

“元直,现在我们在比阳、湖阳等地招募人马怎么样了?”诸葛亮问道。

徐庶说道:“比阳、湖阳、平氏等县总共招募了一万人马,加上原有的两万人马,我们人马总共有三万余人。”

“恩。”诸葛亮点点点头。

“刘修现在到何处了?”

“据报,刘修从宛城撤离之后,一直屯兵在邓县,刘修不但放弃了宛城,而且还放弃了穰县,全部撤往了邓县。”徐庶道。

“以元直看,刘修为何会撤军?”

徐庶苦笑道:“呵呵,刘修此人实在是狡猾,而且战略眼光长远,他应该早就聊到曹操会月底南征,所以提前一步南撤,准备背靠襄阳,于邓县抵抗曹军。”

诸葛亮点点头:“元直说的没错,亮也是如此认为的,现在局势明朗了,不得不说刘修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战略眼光了得,恐怕亮也无此人心机。”

诸葛亮心中无奈,可是心里不得不承认,自己刚开始确实没有看出来刘修的意图。

“现在该如何是好,刘修撤走,我们更加的孤军难支。”

诸葛亮淡淡道:“主公所言不错,以我们三万人马,根本不足以与曹操大军对抗,当务之急是立刻全军撤往樊城,樊城距离襄阳不足三十里,与邓县互成犄角,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不然能够与曹操一战。”

“好,就以军师之言。”听到诸葛亮的话,刘备立刻就同意了,不过心中还是惋惜,好不容易有了快根据地,想不到还没捂热就要再次丢弃了,不过相对于性命,刘备还是毫不犹豫的舍弃地盘,这样的事情做的多了,刘备早已经麻木了。

“主公,此时立刻派人前往邓县,与刘修取得联系,希望可以齐心协力抗曹,再派一人前往襄阳,说服蔡瑁调遣荆州大军前来一同抗曹,否则荆州不然不保,相比蔡瑁知道其中利害。”诸葛亮肃穆道。

“好,就这么办,宪和辛苦你一趟,前往襄阳说服蔡瑁,公佑劳烦你去一趟邓县,与刘修一谈。”刘备命令道。

“诺。”孙乾与简雍全都是作揖道。

徐庶心中却是苦笑,刘备对自己有所猜忌了,从宛城回来之后,糜竺就将刘修与徐庶之间的暧昧事情说与了刘备,从此刘备看徐庶的眼神都有点变化,这次去邓县本来应该派徐庶最合适,可是刘备还是选了孙乾。

不过对此徐庶只能无奈,不可能真的背弃刘备而去的。

当然恐怕只有刘修知道恐怕曹操南下的消息一传到蔡瑁的耳中,此人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投降曹操了,更加不可能派兵抗曹了。

诸葛亮与庞统等人虽然有大才,可能也不可能会预料到蔡瑁竟然在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还会投降,拱手将荆州十万水军以及无数的钱粮让与曹操。

襄阳,蔡瑁府中。

蔡瑁激动的拿着手里的密信,脸上洋溢着兴奋的表情。

不一会,蒯越走了进来:“德珪。”

“异度,你来的正好,你快来看,许都密信,曹公已经率领大军南征了。”蔡瑁将密信递到蒯越的手里,激动道。

蒯越的眼睛一亮:“太好了,太好了。”

“我们立刻派人前往宛城,给曹公送去密信,表明投诚,相信曹公一定会很高兴的。”蔡瑁道。

蒯越想了想,说道:“不着急,我们先想办法将刘琮扶正再说,毕竟现在荆州牧还是刘景升,没有州牧的点头,我们想要说服荆州群臣一起投降还是有些麻烦。”

“恩,对,还是异度想的周到。”蔡瑁笑道,不过随即皱眉道,“不过,刘景升虽然昏迷,可是毕竟还没死,我们如何才能将刘琮扶正呢,如果硬来,肯定会有反对者的。”

蒯越也是烦恼,如果刘表不死,还真的不好将刘琮扶正,蒯越来回的在屋中踱步,犹豫了片刻之后,目光闪过一丝狠戾。

“既然刘景升不死,我们就想办法让他死。”蒯越道。

蔡瑁心里一惊:“你是说……可是刘景升毕竟与我们共事这么多年,而且还是我的妹夫,此事不妥吧。”

其实蔡瑁对刘表还是有一定感情,当初刘表单骑入荆州,第一个找的人就是他,承诺与他只要荆州平定,愿意与他共治荆州,而刘表也没有食言,总的来说刘表对蔡瑁不错,虽然后来引为立储之事与蔡瑁有分歧,但是总的来说二人相处的还算愉快,而且又有姻亲的关系。

“德珪,成大事者有时候必须要狠心,我知道景升与你有姻亲关系,可是此时非常时刻,如果景升不死,我们贸然投诚曹公,不然会遭到很多大臣反对,到时候很可能荆州会大乱,反而可能会让孙权、刘备等人得利,而刘琦与刘修也可能以此为由攻打荆州,丢掉荆州事小,万一惹怒了曹公,我等前途必毁啊。”蒯越劝道。

蔡瑁犹豫了片刻之后,一狠心道:“好,只能如此了。”

就在蔡瑁与蒯越相谋的时候,门外响起一阵敲门声。

“谁啊。”蔡瑁的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杀机,在早已经吩咐过别人,只要自己与蒯越商议事情的时候,不容许别人打扰,防止被被人偷听去,泄露出去。

“老爷,门外有一人自称简雍,有事求见老爷。”门外是蔡氏的管家。

蔡瑁的心里一松,不过还是声音很不愉快道:“让他到大堂等候,一会就去。”

“诺。”

等到管家离开之后,蔡瑁皱眉道:“简雍,他是刘备的人吗,此时来此有何贵干?”

蒯越想了想,冷笑道:“如果我所料不错,必然想让德珪调兵前来,共同对抗曹公。”

听到蒯越一说,蔡瑁也恍然大悟,冷哼道:“哼哼,刘备小儿真是异想天开。”

蒯越赶忙道:“德珪,不可拒绝。”

“这是为何?”蔡瑁疑惑的问道。

第一百二十二章联合抗曹

蒯越狡黠一笑:“此时刘备还不知道外面等已经准备投降曹公,必然准备奋力抵抗,如果你直接拒绝,容易打草惊蛇,让对方知道猜到我们的计划。”

“那该如何是好?”

“虚以委蛇,一面答应刘备,一面通知曹公,尽快南下,不要让刘备与刘修跑了,到时候即便刘备意识到上当,可是已经晚了。”

“哈哈,异度不愧是景升仰仗的头号谋臣,好,就这么办。”蔡瑁哈哈一笑。

蔡府的大堂中,简雍心急火燎,坐不住,只能在大堂中来回踱步,不时的抬头看一眼门口。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门外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接着蔡瑁从门口笑眯眯的走了进来。

“宪和,别来无恙。”蔡瑁抱拳道。

简雍看到蔡瑁之后,脸上一喜,快步走到蔡瑁的身边,深深作揖道:“大将军,别来无恙,一向可好。”

“恩,很好。”蔡瑁笑道,“宪和请坐。”

“好,大将军请。”

“宪和不在新野玄德公处,为何会来此呢?”蔡瑁明知故问。

简雍心中冷笑,他自然清楚蔡瑁很不待见刘备,三番五次谋害刘备,如果不是刘备跑得快,还恐怕真被蔡瑁得手,所以简雍对蔡瑁没什么好感,此番若不是有任务在身,他死也不会来襄阳。

“大将军,恕我直言,如今曹操率领十五万大军南征,荆州首当其冲,还请大将军即可派兵前往新野,我主愿协助大将军共拒曹操。”

蔡瑁心中冷笑,果然如此。

蔡瑁笑道:“原来如此,还请宪和回去告知玄德公,不日我便亲率大军前往新野,与玄德公商讨破操之事,还请玄德公一定要守住新野。”

听到这里,简雍的心里松了一口气,此番任务算是完成了,他没想到蔡瑁会如此爽快,不过想想也是,曹操如果打败主公,必然会危急的襄阳。

只是简雍不知道,蔡瑁早就心属曹操了。

“既然如此,就请大将军早日发兵吧,局势不等人,我这就告辞了。”简雍作揖道。

“宪和何必如此急着走,我已经备下酒席,还请宪和不要推辞。”蔡瑁假装挽留。

简雍道:“这就不必了,我还要回去复命呢,就不多留了。”

“既然如此,我就不留了。”

“告辞。”

“请。”

看着简雍消失的背影,蔡瑁的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于此同时,邓县,刘修迎来了刘备的使者孙乾。

对于孙乾,刘修是十分的欣赏的,虽然此人才能有限,看起来也十分的厚道老实,而且此人在历史上也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事迹,但是此人有一颗愚忠的心,对于刘备忠心耿耿,即便是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也从来没有离弃,

所以在刘备入主益州后,对孙乾的待遇除了不及关张二人以及糜竺外,与简雍同等,甚至都在诸葛亮之上。

“刘太守。”孙乾作揖道。

刘修笑容满面,快步走到孙乾的面前,拉着孙乾的手道:“公佑,无须多礼,请随我入账说话。”

孙乾受宠若惊,他从来没想到刘修竟然如此尊敬自己,不禁心中十分的感动。

庞统笑着没有说话,跟随二人入了军帐。

待孙乾坐下,刘修命人端来酒水道:“公佑,请。”

“太守请。”孙乾恭敬道。

“不知道公佑此番前来,可是为曹操南征的事情而来。”刘修直入话题,对付孙乾这样的人不需要拐弯抹角。

孙乾放下酒杯道:“正是此事。”

“叔父那里有如何了?”刘修问道。

“我主得知曹操南征,派我前来告知刘太守,我主欲退守樊城,与太守互成犄角,共同抗击曹操。”孙乾道。

“曹操有八十万大军,我与叔父区区数万,怎么可能是曹操的对手。”刘修故作道。

孙乾笑道:“刘太守多虑了,曹操虽然号称八十万雄狮,然而诸葛军师说了,曹操最多十五万人马而已,不足为惧,只要刘太守与我主以及二公子齐心协力,足可与曹操一战。”

刘修笑道:“公佑,你怎么知道二公子会与我等同心协力呢,二公子一向与蔡瑁交好,而蔡瑁掌管荆州十万军马,而且蔡瑁恨不得我与叔父死无葬身之地,你觉得他会派兵吗。”

“呵呵,刘太守放心,如果曹操打败我主与刘太守,襄阳则直面曹操大军,必然不可守,蔡瑁必然明白这点,必然发兵,我知道刘太守与蔡瑁有过节,但是此时要以大事为重啊。”

刘修笑着摇了摇头,蔡瑁会派兵吗,显然不会,只有刘修知道,恐怕蔡瑁已经派人暗通曹操了,而这一点诸葛亮想不到也正常,毕竟荆州有十万人马,加上刘备以及刘修,足够与曹操一战。

“好,你回去告诉叔父,我愿与他联合抗曹,这天下是我刘姓天下,不是他曹贼的天下。”刘修猛然站起来,正气凛然道。

孙乾也是站起来,动容道:“刘太守仁义,我这就回去禀报我主。”

“呵呵,公佑何须如此着急呢。”

“事情紧急,我需早回新野以做准备。”

“既然如此,公佑请。”

“不送。”孙乾拱拱手,退出了军帐。

目送着孙乾离开,庞统走到刘修的身边道:“主公英明,此番退守邓县,看来主公早就料到曹操月底南征了,庞统佩服。”

“呵呵,季常到何处了。”刘修笑了笑,没有回答庞统,而是问马良的消息。

“季常今天午时便可到达邓县。”庞统道。

“恩。”刘修点点头,“是时候动用那张牌了。”

庞统眉头一皱:“主公说的是……。”

“呵呵,走,随我去北门,等候季常前来汇合。”刘修淡淡一笑,而后转身出了军帐。

午时三刻,马良所率领的后勤部队终于是到达了邓县外,刘修亲自出城迎接,至此刘修的人马全部都集中在了邓县外,大有再次与曹操干一场的气势。

五天之后,也就是八月初,襄阳突然传来了一个噩耗,一个震惊的消息。

第一百二十三章刘表去世

就在马良到达邓县三天之后,刘备为了保存实力,全面撤退,大军连同新野的百姓撤退到了樊城,准备在樊城继续抵抗。

曹军先锋曹洪在刘备撤退之后,率军驻扎在了新野,不再前进,等候曹操的到来。

同一时间,襄阳传来消息,刘表死了。

很快无论是刘备还是刘修都是震惊不已,这太突然了,尤其在这关键时候,很容易引起民心动荡。

同时,另一个消息也是传来,刘表死后,蔡瑁与蒯越以荆州不可一日无主为由,立刻扶持刘琮成为了荆州牧,虽然刘琦一派的大臣反对,但是都被蔡瑁以雷霆手段斩首,这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李珪。

“刘太守,州牧大人病逝,还请大人立刻进襄阳奔丧。”军帐之中,堂下之人乃刘琮的使者,名叫王威。

“好,你先回去,我随后就到。”刘修犹豫了片刻之后说道。

刘表死了,刘修作为儿子,不可能推脱,不然说出去必然会影响名声,然而刘修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等到送走王威,刘修召集庞统、马良、高仪等人一起商议对策。

“诸位,我父去世,刘琮派人前来让我会襄阳崩丧。”刘修说道。

马良眉头一皱:“主公如何打算?”

“季常以为如何?”

“虽然尽孝乃是为人子嗣本份,然而如今这个当口,主公不宜离开邓县,曹操大军在占领宛城之后,大军已经动身南下,主公若离开邓县,容易引起军心不稳。”

“季常所以极是,此番前往万一被蔡瑁扣下,更加得不偿失,所以主公不可前往。”庞统站起来道。

“可若不前往,恐被世人唾骂。”高仪犹豫了一下,说道。

“哈哈,诸位勿忧,我已经想好了对策。”刘修一笑,“我应该感谢蔡瑁,让我有这机会。”

众人不解,都是疑惑的看向刘修。

刘修淡笑道:“既然蔡瑁让我去奔丧,那我就去奔丧,不过我当然不会孤身一人前往。”

“主公的意思是……。”庞统想了想,似乎明白了什么。

“呵呵,如今我父去世,加上曹操南征,荆州人心惶惶,我以奔丧之名,率领大军前往襄阳,还会有危险吗,如果蔡瑁打开城门让我入城,我们可以以稳定襄阳治安为名,乘机控制襄阳,到时候荆州唾手可得。”刘修说道。

高仪恍然大悟道:“此计甚妙,襄阳现在只不过数千守军,只要进了襄阳,必然可以很容易控制,到时候将蔡瑁与蒯越等人控制起来,迎主公为荆州之主,然而我们抗曹便更有把握了。”

“毕竟大军太过显然,如果蔡瑁发现主公的意图,不开城门又当如何,如果强攻的话,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就不可能打下襄阳,而那时候曹操早就南下了,我们必然腹背受敌。”马良说道。

“呵呵,季常不用担心,若蔡瑁不开城门,我自有其他退路。”刘修道。

突然高仪的脸色一变,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主公能够想到此计,保不住刘备也明白,他要是攻打襄阳,又该如何是好,毕竟他有三万大军。”

庞统淡淡一笑道:“放心吧,刘备爱惜羽翼,以仁义天下招揽民心,必然不敢做这等忘恩负义之事,否则必然失信于天下人,毕竟当初若非刘荆州收留,他根本无落脚之地,何况曹操南下,刘备打下襄阳又如何,没有民心,依然无法抗衡曹操,到时候还会得罪主公与大公子,得不偿失。”

“主公就不一样了,本身为刘荆州的子嗣,有资格继承父亲的遗志,到时候就算用电手段登上州牧的位置,肃清蔡瑁一党,想来荆州百姓也不会有太多人反对。”庞统继续道。

“呵呵,士元说的没错。”刘修点点头笑道,“另外高仪听命。”

“主公有和吩咐?”高仪站了起来,作揖道。

“你即刻携我密信,启程前往洞庭湖,找到甘宁,将密信亲手交道兴霸的手中,记住事情紧急,一定要尽快的赶到洞庭湖。”刘修脸上一肃,沉声说道。

“诺,必不辱使命。”高仪一怔,随即重重的点点头道。

“诸位听令,各自回去准备,大军修整三天,然后向襄阳进发,记住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走漏风声。”

“诺。”

樊城,刘备军帐中,刚刚送走了刘琮的使者,同样是让刘备尽快赶往襄阳奔丧。

刘备左右为难,最后只得嘴上答应了,等到送走使者,刘备立刻与诸葛亮商议起来。

“军师,景升兄突然去世,刘琮派人前来让我去奔丧,你觉得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摇着羽扇,没有立刻回答刘备的话,而是陷入了沉思中,片刻之后诸葛亮道:“主公不可前往。”

“为何,若不去,恐为世人唾弃,毕竟当初若不是景升收留我,我还无立足之地。”

“我总觉得的蹊跷,刘景升死的太蹊跷了,正是曹操南征之时,还是主公刚派人前往求支援的时候。”诸葛亮皱眉道。

“此番大敌当前,蔡瑁必然不敢胡来,应该不会有危险吧。”刘备虽然这样说,但是心里还是担心。

“不如主公先不去,待我前往襄阳打听消息,再作打算。”徐庶拱手道。

诸葛亮点点头:“元直所言极是,我们先静观其变,想来刘修也同样收到了消息,作为刘景升的子嗣,他没有推脱的理由,我们就先看他有何动作,若他去襄阳没事,主公再动身前往也不迟,如果蔡瑁将刘修扣下,那主公就不可前往,而且应当立即做好撤退的准备。”

刘备大惊:“这是为何?”

“如今大敌当前,正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抗曹之际,若刘修被扣下,说明蔡瑁无心与大家一同抗曹,到时候主公会陷入孤立,所以必须撤退才能够保存实力。”

“可又能退往何处?”刘备心慌意乱。

“亮有三策,可作为撤退的后招。”诸葛亮摇晃着羽扇,淡淡道。

刘备眼睛一亮,立刻询问诸葛亮有哪三策。

第一百二十四章孔明三策

诸葛亮酝酿了一下,道:“其一,若刘修被扣押,主公当立即发兵襄阳,出其不意,火速攻占襄阳,占有荆州,而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拢民心,并且派人前往江夏,联合孙权一同抗曹,若荆州有失,曹操必然顺江而下,平定江东,到时候江东危矣,孙权必然明白这点,会与主公联合抗曹的。”

刘备听完之后,陷入了纠结中,最后说道:“此计不可,我自起兵便以仁义行天下,若此刻攻打襄阳,占有刘景升的荆州,必然失信于天下,背上忘恩负义的骂名。”

“主公,以大局为重啊,我看孔明此计为上策。”徐庶谏言道。

刘备一摆手道:“元直莫要多言,此计不可取,景升真诚待我,我怎忍夺他基业呢。”

诸葛亮听完刘备的话,摇了摇头,他其实心里早就预料到刘备会这么说,故而没有坚持。

“既然如此,那亮说说第二策吧,荆州物资粮草大部分囤积在江陵,同时驻扎着荆州的主力人马,然而由于孙权攻占了江夏,威胁到了襄阳,故而为了防备孙权,蔡瑁将大军调往了安陆,防备孙权,此时江陵人马不过数千,主公到时候主公轻装上阵,以最快的速度前往江陵,只要攻下江陵,以江陵的粮草物资足够主公坚守一年有余,然后命人前往江夏说服孙权一同抗曹。”

“此计甚好。”刘备一拍手道,“军师还有第三策呢?”

“第三策,主公前往汉津,与大公子汇合,到时候拥立大公子为荆州牧,毕竟大公子才是州牧的第一人选,以大公子之名可很快收复民心,不过此计毕竟还是寄人篱下之举,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取。”

“恩,最后两计策虽然可取,但是这样必然会得罪蔡瑁。”刘备皱眉道。

诸葛亮笑了笑道:“呵呵,主公想想,若蔡瑁无意与我们联合抗曹,主公必然陷入孤立,到时候曹操十几万大军南下,主公如何抵挡,到时候主公只有两条路,要么战,则必败,要么撤退,撤退必然得罪蔡瑁,换句话说主公无路可退,我们只能做最坏的打算,只希望蔡瑁能够顾全大局。”

“唉,只能如此了。”刘备叹口气道。

……

宛城。

曹操再次来到此地,无限感慨,十年前,自己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为了解决后顾之忧,率大军攻打盘踞在宛城的张绣,然而两次征张绣都失败了,而且还搭上了自己爱子、侄子、爱将的性命,纵观自己戎马生涯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

宛城是曹操永远的痛。

此番再次派兵攻打刘修,却没想到被刘修突袭宛城成功,不但损失了南阳之地,更是再次损失了自己的一员大将,依然是以失败告终,莫非宛城是自己的祸地吗。

站在城头的曹操心中五味杂陈。

“丞相。”

不知道什么时候,程昱走到了曹操的身后。

“仲德啊,何事啊?”曹操淡淡道。

“丞相,荆州来使,请丞相一见。”

“哦?所为何事?”

“据说刘表病死了,蔡瑁与蒯越已经扶持刘琮上位。”程昱说道。

曹操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之后说道:“天助我也,刘琮不过豚犬耳,此事荆州人心不稳,正当是我扫荡平定荆州的时候。”

程昱笑道:“丞相,还有更好的消息要告知丞相。”

“哦?何事啊?”曹操此时心情大好,问道。

“蔡瑁遣使前来,说愿意举荆州之地,投降丞相。”程昱说道。

“哈哈哈哈。”曹操听完之后,忍不住再次一阵大笑,“若如此,荆州便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此次平定天下指日可待啊,哈哈哈……。”

“恭喜丞相,贺喜丞相。”程昱拜首道。

“对了,刘备与刘修现在何处了?”曹操的眼中闪过浓浓的杀意,此二人是他最痛恨的人,一个忘恩负义,当初自己不但收留了他,还帮助他打败了吕布,但是他却杀了自己的大将车胄,另外一个让自己吃了大亏,不但将宛城洗劫一空,还将自己的大将乐进俘虏,曹操下定决心必除此二人。

“启禀丞相,据探马报,刘修自宛城撤军之后,屯兵于邓县,而曹洪将军派人来报,刘备在我先锋大军到达新野之前,已经全军撤出新野,于樊城驻兵,准备与刘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