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中兴(鸡肋)-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和草原做贸易,保持和谐的关系?

    抱歉,那是什么?虽然大官僚们更关心土地,但是貌似草原不是资本似得?哪怕不是金银,但既然有价值,对于大明来说,他就是老马口中那个诱使人犯罪的资本。

    一句话,咽到腹中才是自己的,除此之外,被万历抛出利益而被诱惑的大官僚们迫不及待地把目光转向那个他们一直都在想法设法挖墙脚的国家身上。

    打吧!无论是说收税还是要买国债,只要打下来允许我们占有到足够的利益,什么都不是问题!反正收税最损失的不是他们,而是中小阶级,他们通过战争获得红利,不仅不会损失,反而会大赚一笔。

    蒙古草原的羊毛、辽东的黑土地、碎叶的丝绸之路和玉石,贸易如何能有抢夺来的快,大官僚们无疑在盛宴中饱餐一顿。

    可惜,由于扩张导致中下层地主和商贾的觉醒,他们马上就陷入了不利的局面,被新式教育洗脑的大明新一代军国主义分子不鸟他们,而是仅仅对皇帝本人保持尊敬。

    但是即使如此,当大地主们失去了资本之后,新上台的中小地主和商贾们却也从自己的前辈身上学到一个非常正确的道理好的地方要抢过来。

    然后他们确实学的很漂亮,哪怕国内政权阶级变化,大明依旧没有松懈对于美洲战争的关注,刚刚上手的新官员们马上发动全力动员大明,并欣喜若狂地得到大明舰队击败西班牙的消息。

    可耕地、矿产、木材,除了印第安人本身没有价值,大明已经觉得这个被西班牙人开发了百年的新大陆实在是再美好不过的东西。

    这么一块美好的土地,仅仅因为为了和大明保持贸易就可以不要,欧罗巴的国家实在是太傻了吧?!

    从农业国逐渐向工业国进发的大明显然不理解欧罗巴这些商业文明对于利益的需求超过对土地的需求的想法。欧罗巴因为人口关系,自然要在土地和财富上面做出选择,而拥有庞大人口数量的大明,却会贪婪地土地和财富都要。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没有经过被欧洲列强欺负的历史,大明的思想依旧会带有传统天朝上国当中那种天底下所有东西都是我们的色彩。

    “本官要在担任内阁首辅的任期之内彻底将西班牙从扶桑洲南部赶出去!”在魏忠贤在欧罗巴向许多国家宣布美洲属于大明的时候,大明境内,内阁首辅王家屏无疑同样开始着手自己担任首辅时期大明的一件要是扶桑殖民计划。

    当然,他现在脾气很暴躁就是了,毕竟,当他准备大显身手的时候却被告知,即使大明击败了西班牙在美洲的舰队,对于他们建立了百年的殖民据点,现在也不能一次性全部清除的消息。

    美洲以前属于谁这不说,但是无论是在王家屏眼中,还是在大明的许多官员甚至待移民群众眼中,美洲无疑是大明的了。

    跟何况在一些还不能得到证实的研究之下,大明的知识分子甚至拿出了攸侯喜不愿为周臣而东渡,到达扶桑的各种证据。当然,真的伪造的都有,虽然万历知道美洲有中原传说中的涕竹以及只有台湾等地所用石料所制成的船锚,但是一下子被大明这帮要面子的人找出如此多的理由,依旧有些难以相信。

    谎言说一千遍就是真实,更何况现在还有些真的证据,连万历这个来自后世都没有听到过决定观点证实这一问题的人都有些被这帮人说得相信印第安人确切就是殷人之后起来。

    法理上美洲应该为大明拥有,实际上美洲现在已经被大明吞到嘴里,没有完全咽下,要是在大明境内,还有人觉得大明的版图中不包括扶桑洲这一土地,那就怪了。

    自己家的东西无疑只能自己家用,要是美洲没有利益,大明肯定甩给西班牙连看都不看这片蛮荒之地一眼,但是既然是有利益的土地,不是自己的也要想法设法变成自己的,是自己的就只能是自己的,这点绝对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所以,那些在美洲殖民了一百年的西班牙,他们的殖民据点在王家屏看来,就如同是糕点上的苍蝇一般让人感到恶心。

    虽然西班牙对于来说,原本属于他们的蛋糕上现在有了大明的手印,并且那个巨人流着口水要把自己的殖民地吃下去同样让人厌恶,但是没有实力,他们在这件事上没有足够的发言权,所以,他们的看法对于大明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要是早知如此,就不该要朱应桢这么早回来!王家屏心里闪过这个念头,但随后立马把这个愚蠢的想法甩出脑袋。

    身为国公出身的朱应桢虽然明确是一个保皇党不错,但即使是保皇党、少壮派,大明现在也不允许他继续在美洲担任职务了,国家要是不对武将的制度进行调整,迟早要出乱子,否则等到万历之后,没了万历所树立起来的‘英明神武’,大明其他皇帝和朝廷,无疑无法控制住这些军国主义分子。

    一个让大明在美洲胜利的海军统帅,虽然有他在,能够把美洲所有西班牙人的钉子更快的拔除,但是却也容易在那片土地上留下太深的烙印,这点从长久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虽然说防备武官显得多疑,但是保持制度的完整性,消除不可靠的一些因素,无疑也是一个国家必须所做的事情,而重新恢复正常的官员轮调制度,无疑也是其中之一。

    由于大官僚的的掌握,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虽然出现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弊端自然也是有的,即使是军队当中,虽然逐渐淡化,但是那种陆军主力出九边,海军主力从江浙福广的影子还是有的,而现在,无疑是尽快解决这些麻烦的时候了,所以,虽然对于大明的殖民政策不利,但是对于大明长久而言,这种理智的做法确实有益的。

    让谁任职呢?

    朱应桢回国自然是已经决定好不容更改的,但是接下来南扶桑的总督到底有谁担任,依旧是一个让人难以选择的事情。

    北扶桑总督万历已经亲自任命了,和皇帝一母同胞的潞王殿下在北部允许在一块名为‘金山’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王府,而他的长史熊廷弼将要担任从从‘加省’继续向东进发的任务,但是南部大明要委派的总督,王家屏依旧没有想好。

    不用说,这种事情自然又牵扯到海军、陆军、文官之间的扯皮,否则王家屏也不至于那么难决定。

    如何在海军、陆军以及文官之间寻找到平衡,王家屏最终只有苦笑地选择了一个从美洲调回来的人选孙承宗。

    大明首个用天花祸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军官。

第299章 恼人的外交

    大明在美洲划分南北并且任命总督,由于这次总督的任命,无疑已经把大明对于总督任命的硬性要求给定下来了。

    虽然无论是熊廷弼以及孙承宗都有着军人的身份但是除此之外,他们在文官选拔上的身份,同样给他们打上了文官的底子。

    无论是孙承宗还是熊廷弼,都是大明精通六艺的新进士,而且还是其中的庶吉士,虽然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虽然是进士但未必是庶吉士,但是新式的考试方式,以及万历的肯定,两人无疑都成了大明年轻一代中出类拔萃中的代表。

    自古以来中原知识分子就比较欣赏文武双全式的人物,毕竟典型的比如周瑜,虽然文学作品中成了小心眼,但是羽扇纶巾的形象,无疑是那些喜欢指点江山的文人所羡慕的对象,很显然,如今大明一下子选出两位这样的人物担任总督,无疑开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则不是这样的全才优秀人士,不能担任总督!

    文官制度本来在科举制度从八股改为六艺全考之后就变得困难,而现在,选拔总督的方式无疑更加困难。

    当这种不成文的规则被万历知晓后,这名穿越者还为大明以后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总督人选而感到担忧,但随后的多年之后,万历不得不承认,他这种担忧的多余。

    无论是怎么考试,无论考试的制度是优秀还是糟糕,是选拔人才还是选拔废柴,但总会有人在制度下把能力发挥到极致。

    虽然糟糕的制度在这种道理之下能够考出只懂八股不懂其他的白痴,能够有后世高考当中除了考试之外其他什么都不会的考霸,但是当考试的内容要求高起来,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同样各方面高起来。

    当万历在之后的岁月里发现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这些历史上的人物依旧脱颖而出,顺便连带着其他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同样能够展示自己的能力之后,才彻底证明自己的多虑。

    不过现在,万历无疑还没有开始多虑,他现在正在构思着大明需要委派到各国的其他官员,一个欧罗巴人经常派遣而大明现在却没有习惯的长久设立的官职外交官。

    在大明以及传统的认知当中,这个被叫做使节的职务是在有必要传达大明决定的时候临时指派的,完成任务自然归国回朝,哪有在别的国家建立使馆的习惯,当然,大明自己有外交的衙门,鸿胪寺是干这个的,而且常年居住着其他国家的使节,而大明自己的派往别国的常驻使节,无疑没有。

    以前没有,但是先需要了!

    大明两次派遣到欧罗巴的人物当中,虽然第一次有石星这个文人,但是同样有着张诚这个大太监,第二次更是直接派遣了魏忠贤,如果加上郑和下西洋,大明无疑一直都在用太监搞外交。

    太监外交?!

    单单是这种称呼都让万历觉得大明的外交政策有着不小的问题,为了不让大明的外交如同这个名称一般,太监来一次然后太监了许多年,万历自然着手完善这一问题。

    人选不是问题,无论是专业的培训还是一些老老实实的人物,这种基本合适的人物,大明能够找到很多,毕竟大明是强国不是弱国,外交官实际上是凭借着背后的国家气势压人,不需要太多那种靠语言扭转局势的精明外交家。

    万历不担心,内阁同样对于这种事情处理的不咸不淡,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如果不是皇帝提及,他们现在都不会考虑派遣外交官的必要,索性干脆连科举文凭的要求都放低,成为一个脱离科举制度外较为随意的选拔方式。

    无论是万历还是内阁大臣们,实际上在这一决定开始实行的时候,都对另一问题陷入沉思,该先往哪里派遣外交官的问题纠结……

    当然依旧应该是那个亲的不能再亲的亲儿子朝鲜了!

    这个和华夏统一服装,写着大明使用的汉字,甚至现在连语言上都彻底放弃了原本的语言,大步向大明官话迈进的国家,现在正在为如何与那些头上顶着羽毛的印第安人称兄道弟,毕竟大明这个好父亲给他找回了失散数千年的印第安兄弟,同样是殷商后裔,自然应该多亲近亲近才是。

    但是可惜,这一决定遭到身处大明好吃好喝拥有郡王待遇的朝鲜宣宗李强烈的反对,倒不是说对方敢于对抗大明的意志了,而是这位朝鲜宣宗国王强烈反对这种容易疏离大明与朝鲜父子关心的行为!

    努尔哈赤把李像拎小鸡一样拎出朝鲜,本来朝鲜王还讨厌对方,但是现在,却觉得努尔哈赤做的实在是太好了,大明未有东林党,但是朝鲜确实东人党猖獗,党争之下他这个朝鲜王一点权力没有,而担任汉城城防司令的祖承训又没有大明的指示,不对朝鲜朝政做出发言,李在朝鲜的生活实际上并不怎么如意,但是在大明可不同,虽然依旧没有权力,但是财大气粗的大明现在是不差多一双筷子吃饭的,即使是一双郡王的筷子……

    李如果之前还以为当年刘禅说出此间乐不思蜀是为了明哲保身故意装疯卖傻的话,现在则是彻底相信刘禅说这话的时候心口一致,他现在就不想回到朝鲜!同样想住在大明的还有足利义昭,这个已经干回国的日本国王很想留在大明,但是大明似乎没有留他意思,所以只能作罢。

    李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大明现在对于朝鲜见识就像对待自治区一样,如果不是新罗婢的贸易,临门一脚早就彻底并入大明领土之内了,驻军、官员任命,朝鲜一切都听大明的,那么还要一个外交官干什么?

    在李看来,从来只有藩国派外交官到宗主国的道理,大明派个外交官到朝鲜,他可自觉朝鲜没有这个能力接待。

    这个道理是如何来的?万历只得苦笑这帮藩属国考虑的太多,又把目光转向倭国,然而对于倭国来说,这个动静可就大了。

    已经任由丰臣秀吉切腹,然后拿下头颅的足利义昭正和毛利辉元等人商议是该用木匣还是铜匣亦或者仅仅是用块布就把这个脑袋送到大明去领赏还是直接堆个京观并请大明来亲自验收更妥当一些。

    作为大明亲封的倭国国王,足利义昭实际上仅仅是只能掌握犹如其他藩主一样大小的土地,但即使如此,比起足利幕府灭亡后他只能到处流亡起来,大明给他的无疑非常多了,这让这个经过大明认证,几百年来担任倭国国王一职的足利家当代将军足利义昭自然感激不尽。

    不过现在,当听到大明有意在倭国建立一个常驻外交官的时候,这个倭国国王却颤抖起来,和他一同颤抖的,还有毛利辉元等人。

    “倭国岂能行上国之责!”足利义昭一脸哭丧地说道。

    没错,鸿胪寺是大明上国的东西,他们不够格,如果他们不是藩属国,那么无疑无所谓,但是既然他们是得到大明的支持才有今天的位置的,是依靠大明才有今天的,那么全心全意地履行藩属国的职责,才是他的分内之事。显然,这个倭国国王现在的思维方式和朝鲜王李相似,不认为自己有让大明委派外交官的资格。

    “一定是因为和仁!”毛利辉元咬牙握拳跪坐着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场的几位藩主都将目光转移到他的身上,“一定是因为和仁,上国对我等不满,有意试探我等!”

    原来如此!

    大家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所谓和仁,只得是现在倭国的后阳成天皇。在毛利辉元看来,大明知道了倭国有个所谓的天皇,所以拿出一个外交官来试探他们,看他们是效忠于大明还是效忠于那个所谓的天皇。

    毛利辉元高智啊!不愧是当年西国第一智将的孙子,这智商,立马就是想到大家没有在意的东西了,怪不得当初那么早投奔大明上国了!

    我不如毛利辉元多以!看着一副料定如此的毛利辉元,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力的德川家康心中发出倭国英雄何其多的感慨!

    原因毛利辉元‘猜到了’,但是如何解决?

    各个藩主之间相互对视,不知此刻该如何做出抉择。

    被大明推上倭国国王位置的足利义昭看着摆在众人面前,还没有想到如何处理的丰臣秀吉头颅,眼光越发变得坚定起来,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无论如何,往藩属国派遣使节的想法就不要想了,有了朝鲜和倭国的例子,他们全部都没有接受的胆子,大明数十个藩属国,即使把琉球这样的国家当做大明的一部分,剩余的藩属国依旧不少,但是敢要大明外交官的竟然没有一个,合着都想往大明联邦这种体系上凑,丝毫没有把自己当外人的打算!

    但即使如此,万历设立外交官,整顿外交的心理却没有一点变化,他绝不打算让大明一直太监外交的玩下去,所以由国家设立外交官的行为势在必行。

    “先派往莫斯科大公国吧!”西欧已经派出了魏忠贤,剩下让大明注意的只有奥斯曼土耳其和东欧了,万历先是看上了和大明接壤了的莫斯科。

    于是,第一个和大明建立外交官关系的国家就定下了(葡萄牙有类似藩属国的成分,所以被排除在外),但是,第一任外交官的人选却又让人感到目瞪口呆,不从科举官员中选择的话,最终如同历史上选拔出使倭国的使节一般,还是一个无赖沈惟敬。

第300章 援助沙俄

    向俄罗斯派出常驻使节,乌拉尔山脉另一侧地斯拉夫国家成为大明成立了新式外交制度之后第一个和大明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家。

    不是葡萄牙、英格兰、法兰西,这个结果无疑让伊丽莎白一世以及亨利四世派往东方的使节失望坏了,但是在居住在鸿胪寺使馆内的俄罗斯使节雅罗斯拉夫达维多维奇却异常的兴奋。

    第一意味着重视,第一意味着与众不同,也难怪许多人会为了考试第一而拼搏,第一果然是了不得的好东西!

    当然,作为第一个被大明派遣外交使节的国家,而他又作为第一个正式的俄罗斯使节,雅罗斯拉夫达维多维奇现在实际上更想借着机会向万历传达一些内容。

    看在两个国家有着姻亲的份上,大明是不是能够向支援葡萄牙那样,支持俄罗斯一把,没有了残暴但却军事能力出众的伊凡雷帝,那个脑袋不好使的敲钟者无法让俄罗斯从危机中解救出来。

    之前他无数次地希望通过鸿胪寺向大明最高的统治者,大明的‘沙皇’万历提议,但是这些提议都被大明鸿胪寺卿冷漠地否决了,回答他的就两个字做梦!

    大明从来没有给过葡萄牙人无偿的援助,哪怕高士德的女儿确实是大明皇帝万历的宠妃之一,但是什么是国事什么是皇帝私事,不用万历张嘴,大臣们就分的清清楚楚,即使那些无论如何也无法砍掉,只能选择性失聪才能保住自己的耳朵不被侵扰的犬吠言官们,他们都明白,只有内帑乐意替朝廷出钱搞建设的时候,皇帝的事才是国家的事,其余的,现在就是开始着手准备皇子大婚,抱歉,那也是皇帝自己的事情,户部一分钱都不给。

    葡萄牙人的第一批援助是靠锡兰岛以及霍尔木兹海峡诸岛上的殖民点换来的,现在的阔绰更是靠着印度以及其他亚洲殖民地甩卖换来的,单单以价值来看,葡萄牙可是绝对的亏本没商量,单单是一个印度殖民地,大明靠准备淘汰积压了的装备换来就已经大赚特赚了,要说大明无偿援助?也就援助朝鲜算是无偿援助,毕竟是自己家门口的事情,而且朝鲜老老实实地当了那么多年的亲儿子。

    鸿胪寺自然不是私自回答俄罗斯的使节这种话,实际上,无论是万历本人还是内阁大臣,都对于没有点油水的战争不感冒。

    当然现在不同了。

    当然不是一个外交官所带来的,外交制度只不过是大明在外交方面不足的弥补而已,起不到这么大的作用,改变这一点的自然是由万历的妃子费奥多西亚费奥多罗夫娜告诉万历的,她为万历所生的儿子拥有莫斯科大公国或者现在叫俄罗斯沙皇的第一继承权。

    于是,大明的态度立马就变了。

    如果大明之前对俄罗斯的态度是乌拉尔山脉另一侧妄图入侵鲜卑利亚被大明击败后割地求和献上公主和亲的有敌对兴致的国家的话,那么现在由于万历听说自己的儿子会成为斯拉夫人的沙皇之后,马上荣升为曾经被西班牙蛊惑但却立刻幡然悔悟明白需要和大明建立良好关系并把公主送到大明联姻让两国喜结秦晋之好的好朋友。

    原来乌拉山以西的俄罗斯在与大明结亲之后大明的皇子就成了对方的合法继承人了啊!怪不得皇上一直不允许对于乌拉尔山西侧的敌视行为呢。依旧不能习惯欧罗巴规则的大明官员们突然恍悟,皇帝陛下是有多么的先见之明,才能早早布置好了这手旗,使得大明不用打仗就获得了一块羁縻之地!

    统而不治的羁縻之地很糟糕吗?辽东都司、乌思藏都司,这些羁縻政策统治下的土地,到了必要的时候就落进大明的口袋,即不用坏名声,又能扩张领土,这种既当婊子又立牌…哦不对,是这种‘王道之师’的行为非常合大明的胃口,大明对于这种有高尚的理由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已经爱不释手了。

    “岂有是理!大明与俄罗斯两国已结秦晋之好,姻亲之国也!岂能纵容跳梁小丑上纵下跳!”大都督麻贵一脸正气,看向一副讨好模样的雅罗斯拉夫达维多维奇说道:“放心,大明定为汝等主持公道!”

    “沙皇陛下一定非常感谢大明皇帝陛下给予的帮助!”雅罗斯拉夫达维多维奇一脸感激地说道。

    麻贵一脸正直的表情以及身上带着少许甲片装饰的军装虽然不是太阳一般的金色,但依旧让雅罗斯拉夫达维多维奇觉得耀眼,这是一个优秀正直的军人,达维多维奇心中评价道,在他思想中,这样的人物是不屑于说谎和变卦的,看这模样,大明和俄罗斯之间的友谊,一定能够非常的长久。

    雅罗斯拉夫达维多维奇显然不知道,他面前这位正直的优秀的元帅实际上策划过大明如何翻越乌拉尔山脉一举占领俄罗斯的计划,而且还有过屠杀战俘屠杀中亚平民的不良记录,如果知道,他现在显然不会对于对方有这么高的评价了。

    “那么大明何时能够派兵?”雅罗斯拉夫达维多维奇一脸期盼地说道,他见过的大明军队绝对是素质最高的军队,单单以大明的评价标准来说,全民‘童生’化的进程带来的优秀的兵员,对国家的认可度对战功的渴望以及超过世界所有国家的知识水平,无疑让大明在军队素质上领先对方一大截。

    尽管若论野蛮程度,大明的士兵显然不如有些民族军队勇士能够生裂虎豹的家伙,但军队纪律比个人勇武更为重要,自古以来的强军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纵使斯拉夫人当中还有那种单人搏熊都能成功的猛士,但是在打仗方面,即使是西欧国家,他们还差一大截,更何况是大明这种率先开启军队近代化的职业军人。

    更何况,现在的俄罗斯人,还不是未来那个强悍靠着伏特加就无敌的战斗民族,把他们打得抱头乱窜的国家不止一个,要不是实力不行,他们也必要想着大明依靠大明帮忙了。

    “他们打不过波兰人,事实上,这个欧罗巴最大的国家现在正是俄罗斯最大的敌人之一!”已经能够独挡一面现在正回京述职的刘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

    他确实有好好了解过乌拉尔山西侧的国家,但是目的是做好记录,在大明有必要进一步扩张的时候能够拥有足够的资料,所以,在这个已经已经逐渐成熟了的军官原本的打算中,大明应当实行的是远交近攻的政策,和波兰一起夹击俄罗斯才对,但是现在大都督府里的计划却是要援助了俄罗斯了。

    波兰是欧洲最大的国家!

    如果不是大都督府提及,万历都不可能认可这种说法,然而现实的确就是,现在的波兰正是欧洲最大的国家,而且还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超过一千万人的人口无疑使得它在欧洲显得与众不同。

    “他们拥有一种名为翼骑兵的骑兵,敢于直接冲击敌人的战阵,另外他们还雇佣许多哥萨克人为他们作战,所以他们实力雄厚!”向大都督府里的将军和参谋们讲述自己的了解,刘把原本打算成为盟友一方的优势逐渐反转,思考如何克制他们的优点并做出自己的评价。

    “由于我大明与其之间有俄罗斯做缓冲,所以一直都没有面对他们的必要,但是倘若需要援助俄罗斯,我们无疑要做和他们之间战斗的准备,尤其是针对他们骑兵的。”

    “确实,哥萨克是好骑兵。”麻贵点了点头,认可了对方的发言。大明支持瓦剌,所以和哥萨克人起过冲突,并且现在依旧有冲突,麻贵在大明进攻碎叶的道路上无疑也和哥萨克交过手,自然知道对方是不错的骑兵。

    哥萨克是最好的轻骑兵,如果我军有哥萨克,可以带着他们打遍天下。拿破仑说出这样的话自然不是无故放矢,至少从现在大明的角度来看,已经衰落丢功夫的蒙古骑兵不是哥萨克的对手,这点麻贵自然不会看不到。

    当然,这点倒不是说哥萨克有多无敌,能够对付的了哥萨克的骑兵实际上也多了去了,只是比他能打的比他成本高,比他成本低的没他能打,性价比上,无疑比大明最精锐的骑兵那种又引进马种又严格训练的骑兵要划算多了。

    这个未来的沙俄帝国的大杀器现在无疑还不属于俄罗斯,他们最大的雇佣者现在还是波兰人。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估计要等到十八世纪,沙皇发现他们的实力之后,他们才被沙俄大规模雇佣。

    “瓦剌要是有些本事,就该替大明早点把哥萨克击败,不让我大明现在还为几个游牧操心!”想到哥萨克,麻贵就恼怒地说道。皇帝派努尔哈赤女真帝协军援助瓦剌,希望解决碎叶以北的所有讨厌鬼,其中就包括这些哥萨克人,而且要不是瓦剌不是哥萨克的对手,大明也不至于还派出一批援军。

    “禀告大都督!”刘打断了麻贵地懊恼,脸上带着少许怪异地说道:“卑职说的骑兵指的是波兰翼骑兵,不是哥萨克!”

    停顿了一下,刘尽力让自己的语气正常一点,大声地向麻贵解释道:“据卑职所知,波兰人雇佣哥萨克人充当步兵,没有骑兵编制!”

    哥,萨,克,步,兵!

第301章 难懂的波兰

    麻贵觉得自己的耳朵很有可能是坏掉了。

    大明引进新马种改进训练新式骑兵,因为庞大的财力,所以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并不是问题,除此之外,生活在大明北部草原上的蒙古同样可以为大明提供足够的骑兵兵员,即使战斗力不如哥萨克,但是因为能够维持庞大的数量,所以大明并不却骑兵。

    正是因为如此,大明不需要刻意去招募哥萨克人为自己作战,毕竟受己方雇佣的瓦剌蒙古和哥萨克人的关系并不怎么友好,雇佣哥萨克人还要考虑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些东西的处理无疑太过麻烦,所以即使能够雇佣到一些哥萨克,大明也没有考虑过大规模的雇佣计划,反而考虑使用瓦剌兼并之一群体。

    不过自己不雇佣是一回事,见到别人雇佣又是另一回事了,无疑,零散的哥萨克人被敌国雇佣为成建制的军团不是件好消息,但如果听到别人雇佣哥萨克之后不拿他们当骑兵使用,反而让他们当步兵的话,又是另一种心态。

    “我没有听错吧?”麻贵不自信地问道。

    “确实没有错,据卑职从俄罗斯人那里得到的消息,他们大多雇佣哥萨克人充当步兵。”刘肯定地说道。

    这些麻贵彻底不解了。

    波兰人在搞什么?!

    即使是让哥萨克人成为下马作战的龙骑兵也比没有马要强啊!毕竟哥萨克人好歹也是一个半游牧性质的群社。

    可惜,现实就是,波兰人拥有强大敢于对冲战阵正面撕开对方阵线的翼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