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历中兴(鸡肋)-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神风?”德川家康看着九州岛方向,要是有神风的话,现在九州岛会在大明手中,成为大明羁縻政策下的九州岛都司吗?
那只猴子明明已经被大明默许拿到了许多的利益,甚至连最大的银山都到手了,要是老老实实臣服大明,本分地向天朝上表请求成为倭国国王,他估计就成功了,可惜,自大的人总是这样,妄图‘入唐’已经快要把他现有的一切都回归虚无。
“九鬼嘉隆的那个铁甲舰上有多少大筒?”德川家康问道。先不论‘大筒’都是多大的,是长管炮还是臼炮,只要是门炮就能叫‘大筒’,但‘大筒’总数到底有多少总要先有个数目。
“因为铁甲,似乎稳定性提高了,九鬼嘉隆在上面安装了二十门‘大筒’,我们这里的‘大筒’只能装备三艘‘铁甲舰’,真是大啊!”手下想了想自己这里的大筒,六十多门一起轰击所照成的震慑力,即使只是在和九州岛上的立花宗茂演戏,那么壮观的景象也让人感到心动不已。
“二十门大筒,大明和南蛮的武装商船上的火炮都不止这个数。”作为见过世面的倭国大名,德川家康显然比自己的手下见识要广的多了。他手里有六十门大筒,那是他在向丰臣秀吉汇报了九州岛防御之后,为了把九州岛拿下,丰臣秀吉派人送来的,火炮上的痕迹明显表示着,这些精致的武器是大明所产,也就是从毛利家拿到的战利品。这些缴获的大筒可是倭国最大的武器来源,单单是九州岛这里的,就已经占了丰臣秀吉所有的很大一部分了。
但是德川家康可是知道,按照他打听的说法,这些火炮不足大明一个火器制造厂一年的产量,毕竟大明的造炮方法,已经可以保证一个火炮厂一次铸造的产量在百门以上了。
“大明和南蛮战舰上的‘大筒’威力巨大,甚至主力战舰上都有超过一百门‘大筒’,能够安装二十门‘大筒’的铁甲舰根本不值一提。”德川家康看得明白,他们所依靠的战舰在这些真正的强者面前,没有丝毫的战斗力可言。
“那么我们……”手下迟疑一下问道。
“已经没有必要在这里耽误时间了,是时候为上国讨伐逆贼的时候了。”德川家康义正词严地说道。
和大明眉来眼去这么长时间,不就是为了今天吗?虽然听到大明有意扶持原来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昭有些遗憾,但是明确认可他们现在的土地,让亲大明的藩主瓜分倭国的土地这条政策却足够让他感到满意的了。
“在天兵登陆之前表达自己的态度,一定要上国朝廷知道,我们德川家一直都是效忠于上国朝廷的。”倘若等到大明登陆,到时候毛利家、足利家被扶持起来后自己表态,那么他岂不是不能让大明看到他的诚意?
更何况,现在大明的舰队正在和九鬼嘉隆的舰队舰队进行恶斗,而自己还在炮轰着九州岛,到时候九鬼嘉隆战败,大明支援九州岛,第一个倒霉的岂不是他,所以对于德川家康来说,高举反丰臣秀吉大旗的时刻已经到了。
“我马上让人去准备!”本多忠胜立刻说道。除了双方不停地浪费炮弹做戏所以没有人员伤亡之外,为了瞒住丰臣秀吉,其他地方都和真的和战争一样,即使是这样,要不是丰臣秀吉因为朝鲜局势变化之快,同样也无法瞒住对方。
当然,有一定德川家康报告的也确实没错,九州岛的防御确实固若金汤,甭说他现在做戏拿不下来,就是不做戏,依靠那几十门火炮同样拿不下来。
有些人认为倭国轻足军事素质较高,单单只是依靠绳索就能够攻城,甚至不需要绳索就能爬上城墙,殊不知这和轻足的素质没有多大关系,真正让轻足们能够这么做的,实际上是倭国城墙,素质不达标的城墙的确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就能攀登。
当然,九州岛的防御自然不是这样,用混凝土浇筑出来的防御工事依靠六十门‘大筒’进攻,作用完全微乎其微,这点立花宗茂让德川家康炮击工事之后就已经得到证明了。
“天朝就如同这工事一般不可撼啊!”瞅了一眼九州岛上的工事,和过去的几个月一样,除了一些木质的器械燃烧之外,工事没有丝毫损伤。叹息一声,虽然结局不出他所料,丰臣秀吉会下台,而他能够彻底掌握三河甚至更多的地区,但是熬了那么长时间,没了成为征夷大将军的机会,还是很遗憾的。
抬头看看印着德川家家督徽记三叶葵纹的旗帜,德川家康握住自己的武士刀刀柄,随后又松了松,大明强势地插手已经表示着任何一个制霸倭国的人不会出现,他的那份野心还是老老实实埋葬起来的好。
……
有一点德川家康说错了,九鬼嘉隆和大明沈有容舰队之间的战斗算不得恶斗,大明成国公朱应桢和西班牙派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公爵为争夺美洲所展开的公爵海战才是真正的恶斗,而沈有容指挥的这场海战,只是一场明显不对称力量的欺负人战争而已。
五艘安宅船上的火炮数量才抵得上大明旗舰上所有火炮数量的总和,而九鬼嘉隆连五艘安宅铁甲舰都拿不出来,所有的火炮加起来也顶多有一百门,也就大明一艘主力战舰的水平,海战完全没有得打。
“看看他们的铁甲到底能够抵御我们的炮击到什么地步。”沈有容一脸轻松地说道。第一轮炮击虽然摧毁摧毁了安宅船上的一部分,但是没有把对方击沉已经证明了铁甲的作用,倭国的底牌已经被证明价值较低,但是也体现了一些价值不是?有这种铁甲的靶子,沈有容显然不打算等到国内造出铁甲舰来之后再进行战舰的防御力试验了,不好好利用敌人的战舰,难免有些太浪费了。
海军炮手们的炮弹准头单单是靠平时的训练显然是无法训练出来的,任何一支优秀的海军的海军传统都是依靠他们在战争中不停地磨练才拥有的,虽然只是一场实力不对称的战争,但是即使如此,战争的气氛依旧能够好好磨练一下自己的水手们。
怀着把九鬼嘉隆的舰队当做训练舰的心里,沈有容丝毫不着急对于九州岛方向的支援,从容不迫地在大海上让自己的舰队玩起了点射。
“欺人太甚!实在是欺人太甚!”九鬼嘉隆拿着自己的佩刀,他简直要被这种情况气疯掉了,自己的铁甲舰唯一的价值就是,作为倭国自产舰船,没有在大筒的轰击下沉掉,这就是唯一的成就。这种水平已经不用谈什么铁甲舰御敌于国门外了,敌人的炮击一直慢条斯理不错,但显然准头却一点点提高,这种情况要是九鬼嘉隆不明白敌人在干什么他就白指挥这么多年的海军了。
“开炮,所有的火炮一齐射击,我们的火炮是明国产的,他们能够射到我们,我们同样能够攻击到他们。”九鬼嘉隆已经不管这话有多么打击士气了,他现在唯一想要的是就是能够对着敌人开上两炮,让敌人展现下自己的威胁力,之后就算是敌人把自己击沉他也没有遗憾了,至少能够像个武士一样体面地结束生命。
但是手下们的话立马让他的心给打入谷底。
“大人,我们使用的是上国的子母铳,这种大筒攻击不到敌人。”
弗朗机铳是填装方便射速快捷闻名的,至于射程?抱歉,气密性一直没有解决,即使到现在,这也是大明改进这东西的难题,所以想要依靠这种武器攻击到明军,显然有些麻烦。
“那就靠上去,靠近了攻击!”九鬼嘉隆嚷嚷道。
“船桨划动速度已经最快了,上国的风帆比我们方便。”主将带着大家走上这条不归路,这样的结果已经让许多人感到不满了,连带着对九鬼嘉隆说话的语气都不在是之前那么恭敬。
战争打到这里,九鬼嘉隆就是反省自己在建造铁甲舰过程中的错误也已经晚了,没有风帆技术只能使用船桨,没有良好的造船技术只能继续建造这种搭房子一样的安宅船,甚至因为造船技术,他的船受困于甲板的强度,只能使用子母铳这种后坐力较小的火器,大型的大筒不用敌人攻击,强大的冲击力会先把自己的甲板破坏。
整个铁甲舰,除了船侧的铁甲之外,其他地方没有丝毫可取之处,他除了哀叹自己的不幸之外,没有丝毫的余地。
“当我的介错吧。”九鬼嘉隆看着自己的副官,无奈地说道。打不到对方,只能这么被欺负,那么他唯一能够做的,就只有切腹自杀了。
“大人,明国停止炮击了。”正当九鬼嘉隆打算切腹,水手们的喊话立马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小贩板从大明的舰队中划出,驶向破烂的安宅船。
“大明允许你们投降。另外,是哪个人想到给战舰披铁甲的,没有死吧?”传令的大明军官话刚刚落音,已经脱了上衣准备切腹的九鬼嘉隆就一脸谄笑地凑了上来。
“是小人,是小人想到的。”
倘若真的因为海战失败就切腹,那么历史上他在朝鲜早就切腹了,还用带头逃跑吗?
第279章 胜利前夕
倭国已经彻底没有悬念了。
在对明作战中保留实力最多的德川家康拉起忠于大明的大旗之后,伊达政宗等已经接受了大明的恩慧的藩主同样快速表明自己的立场。
“德川家康这个老狐狸,竟然还没有等到上国登陆就率先易帜,失策,大大地失策!”独眼的伊达政宗正在为自己比对方慢上半拍而后悔不已,但是没有办法,他实力不如德川,倘若是带头,还有在明军登陆之前就被其他忠于丰臣秀吉家的势力所消灭的危险。
但是事实证明他多虑了,等到德川家康决定效忠大明,返回三河攻伐丰臣秀吉的消息传到他所在的陆奥的时候,周围的一帮小藩主竟然比他反应地还要快,甚至还有趁他没有效忠大明之前侵占他土地的意思。
“要组织联军攻向大阪,献丰臣秀吉头颅于上国皇帝陛下吗?”家臣们向伊达政宗建议道。
“当然要!”伊达政宗毫不犹豫地说道,即使他知道,从他所在的陆奥跑到大阪所需要的时间里需要太久,等到他到地方的时候估计已经用不到他打仗了,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表态,彻底地表态,至于到底立多大的功勋?大明都已经划分好各地藩主的势力范围了,相信除了那些太过于死脑筋的家伙,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做。
大明划分倭国各个藩主的势力范围,不让他们统一的恶意对于这些藩主来说,却是一种再好不过的善意,和丰臣秀吉脱离关系,在自己的封地高举反丰臣的大旗,除了京都一代要留给足利义昭以及西国毛利家的势力范围,其他地方都是可以保持现状的,知道丰臣秀吉已经免不掉死亡的命运,大家都纷纷做出保住家族的重要决定,除了那些丰臣秀吉的嫡系,其他人可不会在还有后路的时候跑去剖腹,和猴子一起去死,根本不值得。
事实上,确实不用等到陆奥那么偏远的地方组织联军了,沈有容除了对于海战有兴趣之外,对于登陆作战一点兴趣都没有,面对九鬼嘉隆的时候或许还因为对方的铁甲舰比较另类特殊而拖延一下时间,等到彻底解决倭国的时候,要是还要集结倭国各方势力在像历史上那样搞出一个什么关原合战?那么简直太丢大明军队的人了。
大明对倭国的征服不会是倭国人自己关起门来玩耍的那种,即使沈有容把这次征程当做是一场战争,那也只能以美利坚打开倭国国门的“黑船事件”做范例,聚集几十万人搞一场浪费时间的大战役,等着回国复命的沈有容可懒得等。
美国只需要四艘铁甲舰就能打开倭国国门,但是沈有容显然没有铁甲舰这么高端的东西,所以,只能勉为其难地使用数十艘军舰围堵住大阪所在的港口,然后使用实心弹以及开花弹不停地欺负着岸上那些只能依靠少许火炮向他们还击的工事。
丰臣秀吉的脑袋到底由大明亲自去取还是由倭国自己送过来这些不是重要的问题,依靠科技钢铁武装自己的大明完全没有给倭国那些大名鼎鼎地武将们发挥的余地,精良的制式武装和士兵带来的纯粹是赤裸裸地碾压。
不管武艺到底有多高强,在火铳和火炮面前,都是徒劳的,除非有哪个国家能够和大明一样使用高炉炼钢,并且有足够的资源装备给自己的士兵。
这些倭国显然做不到,别说是装备士兵,他们的资源现状连装备所有的武士都做不到,所以根本没得打。
即使还没有拿下大阪,甚至连大阪都没有包围,仅仅是封锁港口和开炮,但是这一点都没有延迟大明在这里的行为。
作为长久驻扎在倭国的太监郑大海,再次发挥了他的作用,对于倭国战后的瓜分已经开始了,而他,自然要成为主持这场不平等条约签署中的重要决策人。
“伏见银山归大明所有。”这是重要条件,对于这个产量占了世界近乎三分之一的大银山,大明在换了一届官员之后,占有欲显得愈发地迫切。
大明对于银山的需求迫切,毛利辉元把银山给大明的心就更加迫切了,即使他现在连银山的毛都没有看到,九州岛的军队离反攻倒伏见还有点距离,但依旧拦不住大家把目光看向他,毕竟那里曾经算是他的领地。
“伏见银山就是大明的属地,只不过是被丰臣秀吉等贼子所占,自当归还大明!”看着大家看向自己的眼神,毛利辉元立马挺直腰板表态说道。
点了点头,给表态的毛利辉元一个赞许的眼神,对方不愧是到了最后时刻依旧忠诚于大明的倭国忠藩,到了表态的时候就是那么顺溜。
但是以为这样就完了那可就打错特错了,大明对于倭国的需求显然不会只是一个石见银山的。
“所有效忠于丰臣秀吉的贼子,领地收归足利家所有,领地上的矿产一律归大明开采。”郑大海再次说道。
回应他自然是大明打算重新扶持起来的倭国国王,足利幕府的将军足利义昭一脸感激之情的拜服。
虽然没有矿产的话,他失去了很多财富,但是没有大明,现在他可是连这些土地都不会拥有,这点,颠沛流离了许久足利义昭自然心中清清楚楚。
虽然即使在不严格意义中大明和倭国之间现在的协议都算是不平等条约,但是貌似现在不平等条约签署的一方根本没有自己吃亏了的觉悟,因为单单以他们个人而不放在国家的角度上来讲,他们和大明签署的,都是名副其实的平等条约,甚至说是他们获利较大的条约。
尽管按照大明的说法肯定和欧罗巴不太一样,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讲,一切由天朝宗主国做主已经包含了所谓的领事裁判权、立法权等等权力,甚至按照传统,大明所获得的权力,比欧罗巴的那种条约上还要多。
倘若有一天倭国能够独立,摆脱大明的统治,那么无论是足利家还是毛利家肯定都是所谓的民族罪人,而丰臣秀吉则一定是捍卫民族独立的英雄,但是貌似这种可能在几个世纪里都不存在,至于几个世纪以后,抱歉,那时候倭国只是大明治下的几个省了。
第280章 银子换名声
没有人会为一只即将要成为京观的猴子而花费太多的精力,至少大明的官员们不会,大明皇帝万历也不会。
对于倭国的事情现在唯一还能够让人提起点兴趣的地方就只有战后的利益瓜分。
司礼监大太监张鲸已经重新回到万历身边的张诚现在正在和内阁扯皮……
“石见银山本来就是毛利家献给皇上的财产,自然内帑要占大头,内帑和国库三七分账已经是给你们很大的面子了!”张鲸扯着自己的公鸭嗓子,毫无大太监形象地对大学士王家屏嚷嚷道:“你们这些人不要太过放肆!”
太监爱财天经地义,替皇帝争取更多的利益,从天家家臣的角度上来说,更是天经地义了,说张鲸毫无形象实际上是有些不合适的,说王家屏这种应该淡泊名利地大学士则更为恰当一些。
“呵呵!”王家屏不屑地一笑,鄙视地目光看着这些他一直讨厌的阉人,轻蔑地说道:“大明征伐倭国叛逆,无论是内阁、六部、大都督府都有出力,内廷不过打听些情报,就想占这么多,岂不可笑?别说我王忠伯不同意,就是满朝上下,都不会同意。”
“倭国跳梁小丑还不是你们这些外臣们纵然下反的!”听到对方说内廷只打听情报,已经接任了东厂督主的张诚自然立马炸毛,立马跳出来说道。
“还不是你们无能,那些不韵世事的权贵们才耽误国家的!”王家屏反责道。大官僚误国的事情岂能把屎盆子扣到他们这些人身上,果断都是这些本来应该负责制衡朝堂势力的内监们的错。
“征伐倭国户部消耗众多,倭国金银矿产所得,国库自然要占大头,八成,不能少。”王家屏一副油盐不进地样子说道。
再怎么正直的人牵扯上政治,就总会扭曲原本这个词语所代表的含义,王家屏很正直,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能给出这样的评价,但是这样的评价放到现在,张鲸张诚两人无疑感觉不到。
这个家伙就是一个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混账!王家屏的理由简直想让张鲸当场发飙,砍价不带这么砍的,三七瞬间成八二,而且给的理由还那么假,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国库所耗甚多?!你给杂家拿出来看看,户部到底出了多少金宝钞!让杂家瞅瞅,你们花多少钱杂家东厂岂能不知道?!”张鲸没炸毛,张诚可是持续炸毛当中,对方这种糟糕的理由岂能瞒住他这个东厂督主?
“户部岂能没有防你们东厂的措施。”舔着脸说话,政治家绝对不会脸红,王家屏冷哼了一声说道:“户部所耗是朝廷的事,岂能随意告诉汝等外人!”
放到皇帝的角度,内监算内臣,内阁六部算外臣,但是放到王家屏这里,立马就反将一军了,放到朝廷里,朝廷大员才是内部人员,太监们则全部成了外人。
得,现在可不是官员需要为民众负责时代,想要透明化朝廷的消费,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王家屏既然说户部花费多,那么显然就和户部对号口径了。
“内廷退一步,咱们四六分!”讲道理肯定讲不过文官,他们总能找到太监们怎么也想不到的理由,张鲸显然不会打算和对方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先退让一步说道。
“户部八,内帑二,没得商量。”王家屏只是太太眼皮,丝毫没有打算和对方讨价还价。
“王忠伯!没有你这样谈条件的!”张鲸再次用自己的公鸭嗓子喊道。
油盐不进,王家屏似乎就没有和对方讨价还价的打算,丝毫没有松口的迹象。
“五五分!这东西本来就是内帑的,内帑岂能一点都捞不到。”张鲸再退一步说道。
“二八分。”王家屏依旧面不改色地说道。
“内帑占有银山十多年之久,但是毕竟已经失给丰臣逆贼,现在丰臣秀吉由朝廷出兵打败,银山自然归朝廷,就是给内帑两成,也是因为东厂在倭国之事上出了力!”王家屏一脸严肃地说道:“两成已是多给,再多…绝对不行!”
本来几乎是内帑私人银山的石见银山为啥到现在反而内帑摸不到了?就因为那些权贵们闹腾了一圈?张鲸、张诚两人显然无法接受,即使朝廷户部每年的收入有数千万两,内帑作为皇帝的金库通过手工业和一些圈地收入同样不菲,但对于石见银山每年两百万两的利益依旧争夺激烈。
没人嫌自己的钱多,虽然大明作为农业国家,大家看重土地,但是随着发展,越来越诱人的利益他们同样感兴趣。
当随着发展,德国原本依靠土地的乡村容克最终和资产阶级相互交错相互影响起来,大明作为一个大陆国家,这点和德意志无疑有许多相同之处。
当然,这其中肯定有万历刻意引导的结果,改革成功的封建国家不多,衰落的西班牙、光荣的英格兰、大革命法兰西、十月的沙俄,这些净是一些反面教材,这些都是失败,万历可不打算让国家走上他们走过的道路。
大明皇室可是必须作为大明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大明一直存在下去的,既然是统治者,就不要拿出共和这种掘自己根的思想恶心自己,万历现在已经开始打算着手扭曲相信李贽思想的儿子了。
不过分地相信儒家是好事,但是那么早就打算放弃掉皇权,就是大问题了,不等到这些阶级成长出良性的权力需求之后再把权力放出,万历可一点都不放心,鬼知道没有顾宪成发神经之后会不会依旧诞生出个什么西北南林党!愤青们最容易被那些既得利益者们利用,这点无论今生还是前世,万历可都见识了,甚至说他能够在万历二十年重新掌握绝对的权力,就和利用少壮派愤青们的激进有非常重要的干系,没了他们的支持,单单和权贵们中的老狐狸打太极,十个万历都不是对手。
皇室是现在少壮派们的精神力量,万历正在试图让皇室成为整个大明的精神力量,而要达到这一切,身为皇帝就必须表现的伟大一些。
即使为了这份神圣的外皮需要破费一点,但是一切都值得……
“石见银山的财富朕可以一分都不要。”万历淡然地说道。
这话让跟在万历身后,希望万历开口为内帑找回场子的张鲸、张诚二人心里猛地一跳,皇上就这么放弃了?
“朕可以不要,但是需要说清楚,银山本是皇家财产,是朕给国库的。”万历狡猾地笑起来,继续说道:“而且……”
“石见银山的银子虽归国库所有,但是不能任由国库支配,只能用于大明‘慈幼局’、‘养生堂’中,并且需要内廷监督!。”王家屏听了张鲸的传话,吸了口气问道:“是不是太多了?!”
‘慈幼局’、‘养生堂’,这些不是大明的东西,而是自古传下来的机构,历朝历代都有,宋代做的最为完善。这些机构,说白了就是封建王朝的养老院、孤儿院,重视孝道的中原王朝自己不可能不在意这个,换做是把老人当做累赘的一些民族,自然不会拥有,但是放在中原,历史上要是没有诞生这些东西,那才会让人疑惑呢!
正是因为王家屏知道这些机构,而且这是大明各地都有的机构,所以才会有‘太多了’这种感慨,许多朝代都有,但是做的完善的却没有几个,甚至到了清末,这些东西几乎都彻底崩坏了,大明连聋哑人首辅都有,对于鳏寡孤独的照顾程度自然不会落后,但是在王家屏看来,几百万两的钱财花费到这上面,无疑是有些太多了。
“不多,倘若是按照皇上的意思,这些还不够呢!”张鲸心情大好地说道。他只要这笔钱不给国库花就行了,由皇帝送出去换成了名声,而且他们还能够监督,自然不会和对方怄气。
“加上胎养助产令,就倭国每年的那点产出,远远不够。”见到王家屏依旧迟疑,张鲸补充说道:“这本是朝廷的事情,现在还要皇上操心,王忠伯,杂家都替你脸红!”
“老夫岂不知这些需要花钱!”被张鲸拿这个理由讽刺,王家屏显然承受不住,这种在他意料之外的事情,显然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大明朝现在很富有,但是大家的目光无疑被扩张带来更多的利益给蒙蔽住了,获得利益投入并且获得更大的利益是他们现在最为兴致勃勃地事情,这点即使王家屏这种文人也是一样,儒家传统中许多的东西反而随着发展被忘却,这点,王家屏自知理亏。
“这可是皇上的圣旨,怎么?莫非内阁不打算在这上面花钱?”压内阁一头的张鲸异常开心,见到王家屏气软,自然穷追猛打。
“这等利国利民地好事,岂能不通过!”王家屏红着脖子嚷嚷说道。
“既然如此,那杂家就就留了,告辞!”内廷始终和内阁不对付,要不是必须和对方交涉,张鲸一分钟都不想和对方呆在一起,这点上,内阁也是一样,没人愿意和阉人靠的太近。
“告辞!”拱手回礼送走张鲸,王家屏再次回到自己文渊阁的桌前,思索了一阵,随后叹息了一声说道:“皇上仁德啊!”
第281章 胎养助产令
已经不是那个需要万历亲自和士大夫以及勋贵们讨价还价的时代了。
即使内监们依旧斗不过外廷,但那是皇帝不过分依靠内监的问题,把一些大官僚世家赶下台之后皇帝已经能够非常独断地使用自己的权力。
即使战争的胜利都是将军们所获得的,但是这不影响最大的威望被冠在万历头上,经常打胜仗的皇帝大臣们制衡不了,除去防止武官爬上来以及大将拥兵自重之外,这也是大臣们比较反对咱正的因素之一。
十多年来因为战争能够抢到比贸易更多的利益,所以掌握朝政的士大夫们丝毫不犹豫地放弃束缚皇权,但是恶果就是现在这样纵使王家屏能够和内廷里的张鲸等人斗来斗去,但是万历却能够直接通过自己的话语决定事情了。
即使王家屏觉得皇帝打算在照顾孤寡上花费的钱财有些多,但是却不能向自己的前辈申时行那样直接把皇帝的圣旨驳回去,倘若以内阁权力大来说明开放程度,似乎皇权集中更进一步的大明朝在倒退了?当然,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和那些借鉴资料不同,现在万历才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士大夫集团反而是保守落后的团体。
王家屏现在能做的,只是一边感慨皇帝仁义,误以为万历是个仁慈的君主,然后老老实实把皇帝的政策执行下去。即使这笔钱放到投资到养老院和孤儿院上,在这个时代确实有些太多了,但政策也依旧要执行,除非劝谏成功,使皇帝改变主意。
似乎除了‘慈幼局’、‘养生堂’之外还有别的东西被人给忽略了,即使可以抛开仁义道德的外衣,万历所做的不过是花钱给皇室贴金而已,单单是一个强调银山是内帑赠予国库就能够表现的出来。
但是除了这些个贴金的东西之外,的确还有其他要注意的政策胎养助产令。
单单听名字就能够猜出个大概,朝廷对于新生儿进行补贴,并且还可以收养百姓养不起的幼儿的措施。
也不是万历创造的,这东西实际上宋代就有了,现在只不过是被重新拿出来而已,对于王家屏而言,实际上这才是朝廷应该重视的东西。
“扶老养幼,这是各家之事,朝廷最多略有补助,岂能全部承担。”王家屏说道:“胎养助产令才是真正的大事!”
朝廷最多是让那些鳏寡孤独不至于饿死就行了,而且在王家屏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