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中兴(鸡肋)-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交代而言,他对佛教佛经更精通一些,这情况似乎有些奇怪),嘉靖皇帝迷信道教,而且还炼丹,现在皇帝竟然又和白夷妖僧打交代,绝对是要禁止。

    本着天下诸国,天朝最大,其余皆是蛮夷的思想,大明现在在词汇上,尽量是不用和欧罗巴的音译的,加农炮要么叫管炮要么继续叫某某大将军,皇帝觉得再难听也不能改,至少大明的文人武将甚至最低层的士兵,觉得这个大将军的名号,还是挺霸气的,就只有万历自己一个和大明有代沟,至于弗朗机铳,那玩意也有大明的说法,名字叫做子母铳,只是毕竟从传来的时候就叫弗朗机,大家都习惯了,再改名字也没有必要才作罢。

    对此,万历除了深深的无奈之外,剩下的依旧是深深的无奈,无论是化学符号还是物理单位,亦或者汉语拼音,反正现在大明的东西,没有多少是他能够看得懂的,即使他想要以皇帝的身份来强制改变些东西,也是白搭,就好比依旧在使用的兵部称号一样,鸿胪寺的外交部也就只能想想,文人武将和内监,没人会理会皇帝所起的奇怪名字的。

    “马,我的马!”

    “儿子,那不是马!”

    “我的马!”

    “那真的不是马!”

    “就是马!”

    “好吧,你说他是马,他就是马。”

    万历无奈地看着年幼的福王朱常洵搂着一只动物的脖子,两个小家伙不停地用自己的脑袋来回的蹭,看样子相处的很好一样,尽管万历依旧想要告诉自己的儿子,他搂着的玩意不是马,而是一种叫做羊驼的动物,但对于才不到五岁的朱常洵来说,似乎有些不济于是。

    自己的命名计划再一次失败了,而且是失败在自己儿子手里,毫无形象地蹲在地上,万历心中想到,果然,无论自己希望想起个什么样的名字,总会有人反对,顺便说,自己现在的两个儿子的名字也不是他自己起的,而是礼部拟定的结果,最终拍板的也不是他这个老爹,皇后和郑贵妇同样没有这个权利,最终敲定他儿子名字还是已经深居宫中不问世事的两位老太后。

    羊驼可是偶蹄目、骆驼科的动物,至于马,正宗的奇蹄目、马科,根本就不是同一种东西嘛!怎么可能因为自己的儿子把他当做马就把他命名当做马了,实在是胡闹,倘若这东西叫做马的话,岂不是要命名为草泥马了?!

    羊驼是和橡胶树幼苗一同送到大明来的,林凤派回来的手下禀告说漂洋过海之后发现遥远的大陆上有一种瑞兽,尽管万历对此不屑一顾,对于把没见过的动物都当做瑞兽的行为实在无语,但是大臣们可信这个,于是这个后世的网络神兽,真的在自己的大明手里成为瑞兽给送到了宫里。

    送回来瑞兽的那帮武将们不止林凤一个,事实上在外的武将老是送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回来,那个叫做胡守仁的家伙就从澳洲带回了一种肚皮上长口袋的动物袋鼠,这种搏击高手万历可是一点好感的没有,后世的澳大利亚才两千万的人口,袋鼠数量却高达六千万,并且喜欢聚众打架,万历可没兴趣养这玩意,相比之下,大明自产的黑白相间的熊猫才讨万历的喜欢。

    至于自己的长子朱常洛,那小子比朱常洵大上一点,但品位一样糟糕,现在正在一旁玩着一只小考拉,看来带着自己的儿子跑到宫里的动物园里来真心不是一个好选择,不提他们的奇怪的品位,那帮鼻子赶过猎狗的文官们估计明天一早就要上谏劝说自己不要玩物丧志了,现在的话,鼻子最灵的那一批,估计都已经开始磨墨准备动笔了。真是诸事不顺,万历心中感概到。

    话说自己这个儿子,似乎对美洲的东西很感兴趣嘛,看着抓到一只大一点的小羊驼(名字就是小羊驼,羊驼的一种)想要骑上去的朱常洵,万历心中想到。



第148章 不养宗室

    把自己这个儿子的封地放在美洲如何?

    看着面前依旧搂着羊驼的朱常洵,万历突发奇想到。

    不知道历史上的万历到底对郑贵妃宠爱到什么地步,连带着对万贵妃所剩下的这个儿子也宠爱有加,甚至有把皇位交给他手中的意思,闹出了沸沸扬扬的国本案,并且最后以文官集团获得最后的胜利为结束。

    不管历史上如何,现在的万历倒是没有宠爱哪个妃子到历史上的那种程度,自然也不会考虑把皇位传给自己长子以外的任何人,即使自己将来的某个儿子可能比自己的长子更显得像个皇帝。

    国家不需要一个像自己孙子崇祯那样日夜为国操劳的国君,大明皇帝没有几个从前任那里得到的治国经验的教育,负责给皇子进行教育的大儒说白了也都是德高望重的学者而已,当然,偶尔有一些像张居正这样的政治高手,但是看看历史上的结果,即使是张居正这样的人,在对万历的教育中也出现某些不小的问题,这点从张居正死后万历的表现能够看出,或许作为一个维持国家稳定的皇帝,原本的万历还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这些依旧不能掩盖对方身上的一些性格缺点。

    太把帝王心术以及权术等东西当回事了,认为只要凭借这些东西就能维持朝廷以及整个国家,姑且不问张居正到底在担任万历老师的这段时间里究竟教给对方了什么,毕竟这辈子的张居正没有教给万历太多的东西,除了一些作为皇帝的必修课程之外,万历的思想从一开始就是成熟的。

    自己在接受这个时代的教育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了,但自己的儿子可不是,无论那些大儒到底是只会之乎之也还是擅长权谋之术,教出来的皇子万历都保持悲观的态度。

    性格软弱的皇帝或者一个雄才大略的主到底会把国家带到什么地方去,这谁也说不准,仁义和软弱只有一线之差,秦皇汉武和隋炀帝也只有一步之遥,把希望国家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远远不如寄托在一个集体上更为牢靠。

    按照制度,嫡长子肯定拥有优先继承权,只要不是哪一代的皇子脑袋有问题实在不可能当皇帝之外,这个制度肯定不会有所改变。

    并且按照历史来看,自己的这个福王儿子也并不是什么有特殊才能的主,自己给了对方许多的封地,造成的结果就是加深了土地矛盾,使得王朝末期更多的农民揭竿而起罢了,并且得到封地的福王最终没有一个好的结果。

    原本的历史上福王的封地有多大,万历没有看过具体的资料,至于现在嘛,万历也并不打算让它比历史上的小了,只是不能再如同历史上的那样,把河南和山东等地的土地给对方了,所以这些土地,只能从新占据的土地上找。

    “你以后将会有许多这样的‘马’。”看着还在欢喜的抱着小羊驼的儿子,万历说道。

    小孩子自然不知道自己父亲说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只会自顾地高兴为将来会拥有的宠物而欢喜,全然不知道,自己的皇帝老爹要在自己长大之后,把自己送到大明人士眼中的蛮荒之地去了。不过等到对方长大之后,或许情况会有所不同。

    ………………

    “皇上玩的可开心?”

    慈宁宫内,万历尴尬地挠了挠头,陪自己儿子玩耍的时候或许有考虑过要怎么面对那些文人言官,但是倒没有料到第一个责问自己的竟然是已经好久没有干预过自己处事的生母李太后。

    “母后说笑了,朕只是陪一陪常洛和常洵。”万历说道,随机又补充道:“没有动火铳。”

    “哀家知道。”

    由于是低着头,万历只能看到自己的这个母亲现在正不停地捻动佛珠,至于脸上什么表情,猜猜看估计也不会太过好看。

    “哀家只想问,皇上打算要干什么?”

    自己想要干什么?万历奇怪太后为什么问这样的问题,疑惑地抬起头来,不明白太后为什么这么问。

    “皇上欲杀我儿乎?”太后接下来的问法更让万历奇怪了,这是哪跟哪啊?“翊做了什么,皇上想要制他于死地?”

    潞王的事情,万历心中恍然,太后的说法让万历明白了对方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他要进幼官舍人营的事情?”看着太后的神色,万历就明白自己的母亲到底担心的是事情。

    “母亲以为朕要制他于死地?”无奈地笑了笑,万历问道。

    “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这可是老四自己选的。”摇了摇头,万历否定道。

    “他自己选的?”这些轮到太后疑惑了。

    “不错。”万历点了点头,随即解释道,“朕问他,是要当闲散的王爷,还是愿意另寻出路,他自己乐意进入军中的。”

    “按照我大明的制度……”

    “按照制度藩王不能掌兵?成祖之前各地藩王都是有自己的军队的。”万历打断了李太后的话。

    就是因为成祖是藩王打下天下的,才防备藩王掌兵的,李太后心中想到,为了防止后世藩王造反,大明的藩王可都是当猪养的一样,现在潞王被跑到军营里去,让李太后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皇帝想要用这种方式害死自己的这个儿子。

    “朕不打算继续养着我大明的众多宗室了。”看着李太后担忧的样子,万历只好解释道:“同样不会限制他们去干什么。”

    不养宗室了?然后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听到万历的话,李太后此刻唯一的念头就是制止,中原传统的宗族社会,整个皇室就是一个大家庭,万历的话等于是把所有人都逐出去一样,并且被逐出的人中还有一个没有就番的儿子,即使不在意宗法,李太后也要在意自己的儿子,绝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受苦的。

    “内阁……”

    “申时行觉得可行,内廷也没有意见。”知道太后想要说外朝的大臣不会同意的,万历抢先一步打断说道。

    当然,这里倒是偷换了概念,因为李太后问的是内阁,而万历的回答却是说申时行,因为除去能够替自己挡枪的申时行之外,觉到多数人对于自己提出的宗室改革,都是持反对意见的,至于内廷,那是皇帝的家臣,张鲸这个司礼监掌印肯定不会不同意皇帝的想法的。



第149章 潞王进军营

    大明的藩王增长速度太快,快得让万历都感到恐怖的速度。

    永乐年间大明宗室的人口才五十八人,到了永乐年间突破一百,嘉靖八年的时候也才八千多人,到了嘉靖三十年左右,却翻升到了一万七千多人,隆庆三年的时候已经要将近三万人了,按照历史,这个数字会在万历二十年以后以疯狂的速度增长到十五万。

    每个皇帝登基,就有新的一批亲王诞生,亲王的嫡长子依旧是亲王,其余全都是郡王,郡王的嫡长子都是郡王,其余都是镇国将军,之后是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再之后就是是奉国中尉,奉国中尉的儿子无论嫡庶,全都是奉国中尉。对于自己祖宗立下的制度,万历只能说,那么的有规律,他都希望把这称呼拿来给大明的军队当军衔用了。

    越来越多的宗室只会给大明的财政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这点历史已经告诉人们最终的结果,万历自然同样明白,所以,尽管现在无论是内帑还是国库都不缺养着正在向十万人努力突破的宗室,但是万历也不打算就这么继续养下去,非要等到像历史上那样等到成了极大的负担之后再想解决办法,那可就有些晚了,趁着还没有成尾大不掉之势的时候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选择。

    “以后但亲王及亲王以下嫡子袭爵要减一等,其余诸子皆只为奉国将军,封国将军以下除嫡子之外,其余只为奉国中尉,奉国中尉可传嫡子,其余诸子不传。”万历把自己的想法对太后说道。

    “既然如此,翊还是亲王爵?”听了万历的话,李太后赶忙问道。

    “四弟自然是亲王爵,只是四弟的儿子最多只能为郡王,除非他能像我朝的勋爵一样,能够世袭罔替。”

    世袭罔替难道不是还是你这个皇帝说的算吗?对于万历的解释,李太后并不抱有好感,宗室的事情她可以不介意,张居正整辽王的时候皇室也没有意见就能够看出,太后显然不是那种把宗室当做自己家族的人,她在意的其实只是自己的儿子而已。

    “既然我儿翊依旧是亲王,为何要去军中?”刚刚听到万历不打算养宗室的时候,李太后还以为万历连自己儿子的爵位都要夺走呢,现在看来不是,至于爵位降级,她也不觉得自己能够管到几代以后的事情。

    “朕说了,是老四自己要去的,等到他回来,母后可以亲自问他。”万历毫无耐心地说道:“老四喜好火器和军事,比朕有过之而不及,现在朕允许他投入军中,他自然乐意。”

    况且他还打算替自己的后代拼一个世袭罔替的亲王爵回来呢,万历心中想到,当然这个他不会对太后说,以太后对潞王的宠爱程度,要是知道自己儿子为了一个世袭罔替拼命,估计就是把自己逼到太庙里也要替老四把这个世袭罔替的封号给拿下来的。

    毕竟比起自己这个当了皇帝的长子而言,李太后对潞王的宠爱程度,完全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历史上因为相信张居正家的财产足够给自己的这个儿子添些财产,就默然把张居正的家给抄了,作为自己曾经信任的大臣,竟然连句求情的话都没有,反而默认了,说是薄情寡恩之人也不为过。

    “既然翊想要领军,为何不直接让他独领一卫,为何要去幼官舍人营?”李太后不解地问道。

    果然如此,万历心中想到,即使勉强认同了潞王喜好军事的事情,对于太后而言,第一的感觉也是让他作为一个亲王单独领一支军队,毕竟在讲尊卑的大明,一个亲王跑去当小兵,实在不能让李太后接受。

    “这也是老四自己的要求,母后放心,等过一段时间,朕会让人提升他的职务的。”不知道如何给太后解释在大明现在的幼官舍人营中,只论军职,不论爵位的制度,毕竟第一期的人员中就有朱应桢这个国公级别的人物,自然开始就做过规定,不可能因为对方的爵位高在军中就能够比别人高一头的。

    若是潞王跑到幼官舍人营里拿出王爷的架子,估计不论他的战友和长官,都不会轻易的放过他的,那里可是一个能够随意整治一下比自己爵位要高的人的好地方,万历想到,有些人的脾气和性格,他可是非常清楚的,但愿自己的老弟不要哭着回来才好。

    ………………

    “朱翊!你给我记住了,在这里,爵位没有职务有用,这儿出去过国公,成国公朱应桢就是从这里出去的,未来的定国公也在这呆过,这些人老子都打过,而且是按在地上打过,今后挨打可能会还要多个亲王,听明白吗?”

    “是!”

    “给老子大声一点!”

    “是!”

    大明皇帝陛下万历的亲弟弟,现如今虽然还未就番但爵位已经到手了的潞王朱翊,刚刚到达这个被万历迁移到天津的幼官舍人营之中,就受到了特殊的对待,只是这种对待,似乎并不是那么友好的,反而是一个下马威而已。

    保持立定的姿势送走了担任营守备的俞咨皋,朱翊猛然松了一口气,尽管他是大明的亲王,但是却只是一个才十七岁的小青年而已,刚刚站在自己面前的可是从自己皇兄重建幼官舍人营后的第一个任学员,还是真正上国战场的主,尽管对方现在只是担任守备,但却完全不能把他当做一般的守备看待,因为对方是守备的原因,只是因为按照万历新决定的规定中,整个幼官舍人营中最大的职务就是守备了。

    或许在万历朝以前十二营、围子手营、幼官舍人营、殚忠营、效义营这五军营中幼官舍人营并不是太过显然的一支部队,毕竟真正的将军不会把一个充满勋贵和武将子弟的营盘当做一回事,但是到了万历朝,这里已经实打实的超出了其他的几营的地位了。

    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及把总,幼官舍人虽然消减到只有守备的地步,但那是因为人数被限定在了三千人的原因,至于其的重要性,完全能够把对方当做一个总兵来看待,再加上大明的亲王地位比较尴尬,和受到重用的武将们比起来,完全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

    这个俞咨皋,和他那个老爹俞大猷是一个脾气的主,脾气大的像头牛,性格倔起来像头驴的人物,朱翊想到万历告诉自己的一些事项,出于年轻人的心里,不由地又给对方加了一个吼声大的像只狗的评价,至于为什么不是狼或者虎,当然是因为对对方没有好感的原因。

    “你是王爷?”朱翊愣神之间,猛然听到有人问道。

    “恩,我是,兄弟是?”看着对方和自己一样打扮,估计是和自己一样都是新来的,牢记注意不要摆架子的朱翊答道。

    “幸会!”然而对方并没有和朱翊继续交谈的意思,只是拱手一礼,转身离开了,倒是让朱翊不知为何了。

    “你一个王爷,又不是太子,为了自己的前程,谁敢和你走的太近。”呆住的朱翊不知所措地站着,一旁的一人突然笑着说道。

    看来这个王爷的身份,要给自己惹上不少的麻烦了,听到有人给自己解释,朱翊这才恍然,大明对藩王的限制,可是有些年头了,换做个把月之前,私自结交藩王也是重罪呢,现在自己跑到军营里来,若是那一天皇帝改变看法,和自己结交的人物的前程就不好说了,毕竟和藩王有关系,按照大明以往的思想,就有谋逆的苗头了。能够进到这里来的人,将来的前途都是美好的,谁也不管拿自己的未来做赌注。

    “你不怕没了前途?”看着主动给自己解释的青年,朱翊问道,对方看样子和自己年龄差不多,但是明显有大明军人的气势,不过貌似对方军服上的标志和自己一样,都是白板,新兵蛋子一个。

    “我拿火铳指着自己长官的头,并且把对方给绑了,哪里还有前途?”摊了摊手,对方无奈地说道。“还没有介绍呢,你是潞王千岁朱翊我知道,我叫……”

    “熊廷弼,我知道你,皇上亲自问过你的事。”不等对方说完,朱翊抢先说道。“因为李如柏延误战机,你带着自己手下一个总旗的人,兵谏上官,并且私拟军令,让刘等人提前进攻。”

    本来是刘带头兵谏上官的,但是考虑到影响,毕竟对方打了胜仗的,事情的责任就被熊廷弼一个人给担了,不过这点熊廷弼也不介意。

    “没错,我叫熊廷弼。”点了点头,熊廷弼承认道。从皇帝的亲弟嘴里知道皇帝知道自己名字,应该是件值得兴奋的事情,但是考虑了解自己的原因,熊廷弼还真的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孤,我记得你是秀才出身?为什么……”

    “现在已经不是熊秀才了。”熊廷弼的话让猛然以为对方因为兵谏的原因,被撤了功名来着,谁知熊廷弼笑了笑说道:“现在已经是熊举人了!”

    不到二十岁的举人,对方确实有水平,这是朱翊此刻的想法,随机疑惑道:“既然如此,为何不继续科举?”

    “兴趣。”熊廷弼说道:“将来我想当督师。”



第150章 训练(上)

    “督师?”对方的说法让朱翊一愣。

    大明的官职中并没有这个称呼,所谓的督师,实际上‘都’是都督的意思,而‘师’则只得是军队。

    之所以会称呼一个人为督师,其实是因为在大明的制度里,一个带兵的人物,他所有拥有的头衔实在有些多了的地步,总督某某、提调某某,经略某某,掌管某地军务,然后在加个兵部尚书的衔,一大串的称呼很不方便人的称呼。

    出于这种情况,才会有对方的官职全部简化,统一变成一个名为的督师的称呼里,另外因为大明以往文贵武贱的传统,这种直接听命于朝廷,作为地方军事上最大的职务,一般都会有加了兵部尚书的衔的文官来做,久而久之,凡是加了兵部尚书衔的文人在外领兵,无论是否是提督,都可以称呼对方为督师。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朱翊说道。

    万历朝之前,只要有战事,懂一些兵事的文人大员们,几乎都能够请命去干这件事情,朝廷因为防备武将,不可能让一个武将出身的官员掌握太多的军队,但是现在可是万历朝了,已经有麻贵担任碎叶都护府都督的事情了,如果对方是文官,那么现在就可以称呼为督师了,加上如今已经重新建立大都督府,武将们犹如回到国初,想要担任督师,凭借文人的身份节制军队,已经变成很麻烦的事情了。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耸了耸肩,熊廷弼做了一个无奈的姿势,“反正已经把如今直接走武官的道路已经不可能了。”

    不可能让一个拿火铳指着自己长官头的人继续留在军营中,熊廷弼既然被拿出来替刘等人挡枪子,那么必然要做出一些牺牲,这点无论是熊廷弼还是其他人都非常清楚。

    倘若对方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使是调到幼官舍人营里来,估计也要当个什长了吧,毕竟在西伯利亚方面担任总旗,已经算的上是精锐的一员了,一个优秀的战士无论到哪个军营中都应该是受重用的对象,而不是像和自己一样从士兵做起,朱翊甚至能够料到,在幼官舍人营中的三年时间里,对方甚至会一直以最底层士兵的身份存在下去,毕竟这里虽然承担着大明军事学院的职能,但严格意义上讲,这里依旧属于军营的范畴的。

    但是对方是怎么进来的?按理来讲,对方现在已经没有资格进入军营了才对,尽管明显有着疑问,但是朱翊知道,这应该是属于对方隐私的事情,贸然打听或许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我若是你,现在就赶紧收拾好自己东西休息,不然明天肯定有你好受。”朱翊还想着该和对方说些什么,但是熊廷弼却没有这个意思,笑了笑对着朱翊说道:“可不要说我没提醒你,这里可不会因为你是王爷而给你优待,咱们的这个守备俞咨皋和戚祚国一样是第一期的军官,两个人可是合起来把几个国公家的子弟打了个遍,你这个王爷的身份对他可没用。”

    “在下已经领略过俞守备的下马威了。”苦笑了一声,朱翊说道。

    “那么快,不愧是王爷,到哪都有特殊待遇,但是看样子,这回的不太好受。”熊廷弼笑着说道。

    “兄台就不要笑话我了。”听到对方这样开玩笑,朱翊说道。

    ……………………

    “我不管你们以前都是干什么的,是贫寒出身,还会哪个将军的儿子,到我这都是一样的,这里没有开除人的习惯,所以你们哪个受不了,也不要想着装怂回家,没有可能!这里是我大明的军校,也是我大明的军营,进来了就得坚持到最后,只有到了三年后,你们毕业同时也是服役期结束,你们才能离开!到时候你们要是不能走出去,那么就爬出去吧!”

    一个守备三千人,每年一期,也就是说朱翊所在的这期学员总共只有一千人,这个人数并不多,实际上也远远达不到整个国家对军官的需求,但是因为教官的原因,扩编的速度根本无法快起来,除去第一期是由大明的旧式军官和万历一同练出的,二期的教官却都是一期从战场上调回的学员,因为万历害怕在自己的眼睛之外,这个提供新军骨干的军营会被旧军官腐化。新式军官军队中都不够用,能够调回来的自然也不会多了,所以万历只能看着幼官舍人营一点一点的发展,想要一下子成为一个庞大的集体,根本不可能。

    还好听了熊廷弼的话,不然今天自己可就惨了,看着站在自己周围的一帮充满血丝强大精神的熊猫眼,朱翊心中庆幸地想到。

    寅时四刻(凌晨四点)就被叫到校场上,总旗们纷纷整训这自己的队伍,然后正正一千人的新生们一直站到辰时四刻(早上八点),整整两个时辰的时间,第一天到达这里,并且没有得到准备的通知,许多人整个晚上可能都没有好好休息,这点从他们困倦的表情都可以看出。

    不过毕竟是第一天,貌似上面也没有太过于严厉,毕竟虽然许多人出身卫所,家里世代是将军和士兵,但是就这么笔直地站军姿,估计还是头一回,撑不住的大有人在,站着乱动的人到不至于倒大霉,但是一些小小的体罚还是有的,是挨棍子还是拳脚打,那就看他们总旗的个人爱好了。

    顺便一提,幼官舍人现在的什长和伍长都是从当期学员中选出来的,当然肯定不会是民主选举,各个总旗会优先考虑那些军中中推荐过来的人,年轻并且有打仗天赋的好苗子,若是简简单单就战死了是大明的损失,送到幼官舍人营中好好回炉重造一下有时候显然是必要的。熊廷弼那家伙就是有些亏了,看着和自己一样都是普通学员的熊廷弼,朱翊想到。

    “很好,就只有几个晕倒的,让我意外。”两个时辰四个小时的时间,幼官舍人营中表现还算不错,毕竟大多都是军户家庭,送自家孩子进来之前,都有提前的准备,但偶尔一些不知道规矩的人进来吃亏也是在所难免的,并且现在有些心思奇妙的秀才们为了科举,也有进来的,他们属于体力最差的一帮人。

    “你们表现的很好,我准许你们吃饭了!”还没有等到校场里的学员兴奋,俞咨皋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的心沉入谷底,拿着火折子点燃一炷香,俞咨皋说道:“但是你们只有一炷香的时间,一炷香时间没有回来的,今天要跑五十公里。”

    一炷香的时间,从校场到饭堂跑着一个来回都紧张,跟何况还是要吃饭!所有的学员都被对方的话给愣住了。

    “你们愣着干什么?都不想吃饭?”看着全然不动的队伍,俞咨皋晃了晃还拿在手中的那柱香,“香可以已经点过了!”

    “还不快!”还没有等朱翊反应过来,熊廷弼的身影就从自己眼前闪过,愣神的潞王殿下才急匆匆地跟过,只是朱翊显然不是运动型的人物,即使跑的算早的,但是很快越来越多的人跑到他的前面,等到朱翊到达食堂的时候,已经要排到一百多人的后面了。

    “不要急,拿了饭之后不要跑着回去。”抱着一大块肉,不停啃着的熊廷弼看着刚到的朱翊提想到,随机连忙又补充道:“最好也不要吃那些清淡的蔬菜,和我一样拿这个。”

    早餐吃这么大块油腻的肉,朱翊可没有这个习惯,王爷的早点平时都是糕点等容易消化的东西,但是今天凌晨的事情已经证实了对方显然比自己有一套,听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