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等候)-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和丘员外他们的私矿不同的是,在这个私矿区为矿工的,有七成以上都是叶公公以权谋私安排过来服苦役的罪犯。

再怎么说,不拿工饷的苦役犯总比拿工饷的矿工节省一点吧。而且还完全不需要顾忌那些苦役犯的生老病死,反正有源源不断地后备苦役犯会送过来。

另外,不要说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苦役犯了,就是那些拿工饷的矿工和吴世恭现在私矿的矿工的待遇都是天壤之别了。因此,在兵丁们一宣传政策以后,整个私矿区立刻从上到下稳定了下来。

而赫飞带着那五百多号人又要干什么去呢?当然就是要阻拦叶公公派来的矿丁咯。

当矿监叶忠派遣的七百多名矿丁汗流浃背地跑到进入私矿区的要道——龙眼镇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他们被一支军队阻拦住了道路。

在弄不清楚情况之下,率领矿丁的太监立刻派人上前交涉,可是赫飞再一次表演出了一名粗鲁而不讲理的丘八形象。

他根本不理会交涉的人,只是大叫道:“奉知县大人之令,龙头岭上的民变已经平息。为了防止山里的刁民再次生变,我们这支官军就要在龙头岭这里驻扎五年时间。而在这时间内,不允许有任何其他的武装进入。如果你们有什么话,就向我们的知县大人去说吧。”

当那名交涉的人被赶出来以后,带队的那名太监当然不会罢休,他还想着硬闯。可是接下来就是南阳营在矿丁面前演习的时间了。

列队行进、火铳齐射,到了最后,唯一配备给南阳营的一门一磅的火炮,对着龙眼镇旁的龙眼湖来了那么一发,这就把矿丁们硬闯的勇气都给打下去了。

这真是太监遇上兵,有理讲不清啊。那名带队的太监还是决定先回去再说。反正矿工之间的械斗,已经被眼前的这支二百五官军平息了。私矿又在那里,又不会自己长脚跑掉。

这里面叶肯定是有着什么误会。还是回去以后让叶公公和地方官员交涉了再说。于是,那名太监也就偃旗息鼓,先打道回府了。

而利用了这段时间,南阳营更是把这个私矿区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暂时不提那矿监叶公公的动作,先表一表南阳营吧。这纸包不住火,到了这个时候,赫飞他们也一定要通知汝宁营本部,让本部派人来接收新的私矿区了。

南阳营的保密工作做得确实出色。直到他们派人把消息传递到了汝宁大营,这些汝宁营留守的大佬们才得知了这个消息。

现在的汝宁营,都把精力放在屯田农庄的救灾和汝宁府南部的控制上去了。那位被吴世恭强行收编的千户乔松,却在组织屯田农庄救灾等方面,显示出很出色的才华。当然论功行赏,乔松的家产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足足地翻了一个倍。因此,当时不请不愿的乔松,现在已经死心塌地地跟着汝宁营的脚步去走了。

不过虽然乔松很出色,但他毕竟也不是三头六臂。所以在汝宁府南部的兵丁募集和训练,还有联合地方士绅一同抗灾等方面,都吸引住了邓启帆和薛永利他们绝大多数的注意力。

可南阳营这里却突然出了这么一个妖蛾子,这怎么会不让这些大佬们火冒三丈呢?于是,邓启帆和薛永利他们立刻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南阳,而得知大佬们将要来临的赫飞他们,也回到了罗家镇大营来迎接。

见面以后也顾不得寒暄了,在邓启帆的反复询问下,赫飞他们就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和每个细节交代得一干二净。

接下来,就是薛永利把赫飞三人领进一间没人的小黑屋的时间了。薛永利在小黑屋内,对这三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赫飞三人在出小黑屋的时候,都已经做过了整容手术了,他们都长着一张标准的猴子屁股脸,顶着一对熊猫眼睛。

薛永利是太气愤了。不说那南阳营的这三位统领不遵守军令,擅自出兵的举动。光想想薛永利自己吧。

作为汝宁营的开创者之一,汝宁营里所有的军官,甚至包括吴世恭都是薛永利的徒子徒孙。而薛永利也是汝宁营中仅此于吴世恭的第二高位的军事统领。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汝宁营是南征北战,不断壮大,而薛永利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徒子徒孙不断立功,他自己倒好,一直作为定海神针留守大营,愣没有捞到一场仗来打。薛永利是早就憋着一肚子的火气了。

虽然赫飞还是以为南阳营这次行动对汝宁营很有利,但是他还是要找到赫飞他们这三个人形沙袋来降降火气。说心里话,在薛永利的内心中,还是有些羡慕这三个胆大妄为的家伙的。

而等到薛永利松完了筋骨,邓启帆就把薛永利叫过来问道:“薛大人,您看现在该如何收尾呢?”

ps:很高兴一下子得到这么多书友的支持。什么话也不要说了。鞠躬感谢吧!

再弱弱地求一下月票和推荐票。谢谢朋友们啦!

第三百零七章设寨龙眼镇

“嗯!这龙眼镇不错!”薛永利一边轻轻地挥舞着手中的马鞭,一边说道。

关于如何善后新的私铁矿,汝宁营留守的那些大佬产生了分歧。以薛永利为首的武官是一力主张:既然那个私铁矿已经到手了,那就没有再还会去的理由。

这也是和薛永利的经历有关的。到底薛永利是几代在阳武侯府为豪奴的。对于侯府的豪奴来说,除非碰上了惹不起的人,要不然,只要看上的东西,我的就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没有把自己抢来的东西拱手相让的道理。

而以邓启帆为首的文人幕僚却觉得这事应该稳重。因为这次抢夺的可是官营的南阳铁矿。而且抢的是内廷派出来的矿监。虽然这个私矿区如果到手的话,对汝宁营的收益增长很有益,但相比较于守备大人吴世恭的前途,那就是一文不值了。

因为只有邓启帆还知道内情,知道此次吴世恭的出征就是因为得罪了首辅周延儒,所以无论胜败都可能失去汝宁府守备的官职。而为了不动摇军心,这个秘密也只有邓启帆一人知道,连薛永利都没告诉给他听。

当时吴世恭和邓启帆商量对策的时候,曾经有个打算就是通过吴世恭和秦公公的关系,打通内廷,让首辅周延儒卖个面子收回成命。而现在却要主动地去得罪内廷,这不是断了吴世恭的一条路了吗?

可邓启帆又不可以把这个内情向薛永利去说,因此,俩人之间的意见就得不到统一了。

还是邓启帆灵活,他向薛永利提出:“既然已经占了,那就先占住了再说吧。反正我们就一个‘拖’字,加派人手,能多挖些铁矿是一些。”

“也给赫统领去说一声,装疯卖傻和一问三不知他总会的吧。让他把事都推到那个叶县的知县身上,反正胡搅蛮缠,能拖一天是一天。”

“最好能够拖到大人归来。再怎么说。还是大人的面子大一些。如果实在拖不下去。也要得到了足够的好处再走,不能空手而归啊!”

其实邓启帆的脑子转的也很快。他就想着把这个归还铁矿作为一个砝码,让内廷帮忙让首辅周延儒不再动吴世恭呢。

而薛永利听到了邓启帆答应还能够暂时占有铁矿,他也不愿意和邓启帆针锋相对,也就松口答应了下来。但薛永利的内心中,却和赫飞他们一样,想造成既成的事实。先斩后奏地要把这个铁矿永久地霸占下去。

于是,等邓启帆回汝宁府的时候,薛永利就并没有同行,他以视察南阳营的名义,要在这里多逗留几天。而在这些天,赫飞这些南阳营的军官就陪同着薛永利四处察看着地形。

今天正好查看到龙眼镇附近。在这里有一个长约十里。宽约三、四里的腰果形小平原。而小平原的两头,一个正是龙眼镇,而另一个是远处的葱岭山口。但是葱岭山口已经是出了叶县的范围,所以南阳营并不能够在那里驻防。

而只要控制了龙眼镇,也就能够挡住进入新铁矿的道路。虽然这条道路并不是通往叶县县城的主要道路,龙眼镇也并不是特别繁华。但是对于南阳营来说,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要保住和控制住那些铁矿,至于叶县的安危已经是南阳营次要的任务了。

而吴世恭原来的铁矿。也因为有了罗家镇和叶县县城互为犄角。如果不失去那条防线的话,也基本上可以挡住敌军来犯了。

因此。薛永利就说道:“赫飞,就在这里新建造一座可以屯兵千人的寨子。你们南阳营也调五百人守在这里,要做到万无一失。”

“利爷,那建造寨子的银子纳(哪)里来呢?”赫飞问道。因为赫飞脸上的伤还没有完全好,所以他说的话就有些口齿不清。

“我给你们想办法,从其他的军费中挤出一些给你们。不过你们也要让丘员外他们出点血,再怎么说,这个新铁矿也有他们的一份吧。还有,你们罗家镇的大营就先造到这里吧。再拨给你们建造罗家镇大营的银子,你们都用到这里来。有了这个寨子,其实罗家镇大营已经是不怎么重要了啊。”

“利爷,丘员外他们还答应了给我们南阳营一百匹马,您看……”楚格在一旁插嘴道。

薛永利一听就明白了楚格的意思。他很爽快地回答道:“给你一百名马童。但注意一点,别往死里去练,等他们身体长开再说。”

“谢利爷!”楚格立刻是眉开眼笑。

“那利爷,守寨子的火炮也要拨给我们几门啊。”赫飞是顺杆往上爬。

“没问题!这次刚造出来的四门三磅的火炮,都划给你们吧。不过你们可要下手快一些,被别人抢去了,那我可不管啊!不过你们也不用怕,让小楚的媳妇到杨狗蛋面前撒撒娇嘛。”薛永利的心情很好,说话间还开起了玩笑。

“多谢利爷!”赫飞顶着个猪头笑得很欢畅,“还是利爷猫(目)光如火炬,发现了龙眼镇这个地方啊!”

对于赫飞的马屁,薛永利是愣了一下,接着立刻明白了赫飞说的就是目光如炬这个成语,于是薛永利一边大笑一边笑骂道:“你这赫飞,不读书还好,可读书了怎么越来越回去了啊!连话都不会说了啊!”

周围的军官和护卫是一片笑声。

等到笑声稍缓,一旁的书墨问道:“利爷,这天色已晚了,那丘员外他们也已经准备好,要向利爷进进孝心。你看?”

当时薛永利的出手也是有分寸的。书墨原来是吴世恭的贴身书僮,楚格有个杨狗蛋是他的老丈人,所以薛永利对他俩还是手下留情的。只有赫飞这个南阳营的正统领伤得最重。

“也好,就一起去玩玩吧。”解决了正事以后的薛永利心情正高兴,也就答应了丘员外他们的邀请。而得知能够参加宴会,那些军官和护卫都高兴地欢呼起来了。

这时候,书墨就白了一眼也正在咧着嘴傻笑的赫飞,接着讽刺道:“那长着一张猫脸,猫眼里露出两道猫光的人就不用去了啊!”被打了一顿的书墨现在还记着赫飞的仇呢!

哈哈哈——!

第三百零八章矿监之心旅路程

一个多月后。

“混蛋!混蛋!给我滚出去!”接着一个奴仆打扮的人,连滚带爬地出了南阳铁矿矿监叶忠的官邸书房。

在官邸中的这些下人,在这一个月都知道自己的老爷心情是非常糟糕,因此他们都尽量不在老爷叶忠的面前出现。所以这时候在书房周围,官邸中的奴仆和丫鬟是相当少,连躲不掉要在书房外面听候吩咐的那几个丫鬟都是噤若寒蝉。

叶忠觉得自己在这一个月内一直在走霉运。在去年南阳铁矿矿监有缺,叶忠听闻后,毫不犹豫地花了自己大半个家当,走通了王承恩的路子,才得到了南阳铁矿矿监的肥缺。

叶忠虽然爱财,但他自认也是个小心谨慎的人。自从上任以后,完全就是萧规曹随。该给宫中几位大太监的孝敬是一文不少;地方上捞过界的银子是一两不拿。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拿着自己该拿得一份。

可就在一个多月前,在龙头岭私铁矿那里发生了矿工之间的械斗。一闻这个消息,叶忠一开始也并没有在意。因为矿监衙门里的小吏也曾经给叶忠介绍过,这个是历任矿监小金库的龙头岭私铁矿,哪一年不和地方上那些土豪开采的私铁矿,为了抢夺矿源而发生几次械斗啊?

但是没想到的是,械斗的规模是越来越大,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械斗的规模就达到了上千人。这让叶忠有些坐不住了,他立刻让下属的太监率领矿丁去平息这次械斗。

然而虽然矿监衙门设在了南阳铁矿的矿区,但是历任矿监为了享福,就把矿监官邸搬到了南阳府城内。因此,矿监的办公地点在事实上早就从衙门移到了官邸。

而龙头岭私矿区却在叶县,那叶县可是处在南阳府最西北面的县城。所以离南阳府城可是有着一段距离。因此,消息的传递就有些脱节。所以等到集合好了矿丁,又风尘仆仆地赶过去以后,却惊讶地发现,他们去龙头岭私矿区的道路。被一支官军给封锁住了。

而在这里我们就要捋捋时间节点了:

首先矿监叶忠听到有矿工械斗。并且派出矿丁去平息;

接着等矿丁派出去后,叶忠又接到了叶县知县牛稳擎派人来传报矿工械斗。虽然叶忠自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但这个行为明显就是牛稳擎对自己的示好;

再接下来,自己派出去的矿丁灰溜溜地回来了。他们禀告说:自己被一支官军拦截住了,并且那支官军还说,他们就是叶县知县牛稳擎派来的,并且要在龙头岭私矿区长期驻扎下来。不允许有其他的武力进入;

而到了这个时候,叶忠也认为是和牛稳擎有些误会了。他还为了矿丁避免了冲突,勉励了那位带矿丁的小太监几句。

可到了最后,自己派到私铁矿的人逃回来啦。再加上后来被那支官军放回来的几位小太监和账房,他们告诉了叶忠:叶忠派到龙头岭私铁矿的人,没回来的都已经被那支官军给杀害了。而那支官军也接手了私铁矿的管理。龙头岭私铁矿已经是易主啦。

这正正反反的消息。一下子把叶忠给搞糊涂了。虽然叶忠心中已经有了怀疑,但是生性谨慎的叶忠,还是盼望着这真的是一场误会。因此,他立刻派人到叶县,去向牛稳擎交涉。

交涉进行得很顺利,牛稳擎收下了带去的礼物,并且回赠了一份厚重的回礼。并且牛稳擎还信誓旦旦地说:当时确实有支官军去了龙头岭私矿区去平息械斗。

而那支官军是守备李禄听说械斗以后,派来到叶县县城帮助维持的。不过牛稳擎为了帮助矿监叶忠平息械斗。就好心地把这支官军派往了龙头岭私矿区。

至于那支官军在私矿区大开杀戒。可能是有什么误会吧。会不会叶忠的人凭着自己的背景,和那支官军有了什么冲突。撞到枪口上了吧。

不过牛稳擎还是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是绝对没有命令那支官军长期在私矿区驻扎。

并且牛稳擎还主动提出:他马上给守备李禄去信,让李禄立刻把那支官军给召回来。

所以听到了去交涉的人的回禀,叶忠终于是松了一口气。是误会就好啊!叶忠也知道自己手下这些人的德行。因为他们的嚣张而导致被误杀的可能性是太大啦。

虽然那支官军的举动是相当粗暴。但是能够苛求丘八的礼数和道德水平达到太监和文官的高度吗?

相对于误会消除和收回私铁矿,死了这几个手下那也就是末枝的事啊!至少那些丘八也知道自己的存在,把那几个小太监和账房给放回来了啊。至于那些不愉快,就让他随轻风去吧(调侃一下轻风大大,现在他写的《大明官》不错)。在那一瞬间,叶忠觉得自己的心胸是无比的宽广啊!

可就是到了这时候,叶忠和牛稳擎都是认为只要他俩达成协议就足够了。他们根本就没有,哪怕是派人去李禄那里或者赫飞安排在私矿区的南阳营那里交涉一下。虽然叶忠和牛稳擎的做法也是明朝官场中的常态,不过他们也太不把枪杆子放在眼里了吧。

所以叶忠的心胸很快就宽广不起来了。南阳守备李禄就根本没有接见送信的人,他只是让那送信的人带回来一句话:李禄的军队已经派出去了,那么这支官军该如何行动,就要由带队的武官来决定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

既然那带兵的武官觉得还需要驻守在龙头岭,那么他就可以驻守在龙头岭。反正一切以保证不发生民变为标准。至于叶忠和牛稳擎有什么话,就让他们去找驻守龙头岭的武官去说吧。

但是又到哪里去找率领这支官军的武官呢?叶忠和牛稳擎又不知道有赫飞的南阳营。现在整个龙头岭私矿区都给封锁了起来,交涉送礼的人根本就进不去。而送进去的信件也都是石沉大海。这让叶忠是急得跳脚。但是叶忠也感到有些不对了。

没办法,有钱能使鬼推磨,花银子叫地头蛇去打听消息去吧。地头蛇到底是消息灵通,很快打探来龙头岭私铁矿的消息。

龙头岭私铁矿已经是全面复工。而管理铁矿的就是原先那些本地私矿主的人。还有就是,各个官府中的官吏,在龙头岭私铁矿收取的收益,也已经分文未少地交到了他们手中。更令叶忠咬碎钢牙的是,连叶县知县牛稳擎的那一份都没有少。

而且那支驻守的官军也在龙眼镇收购地皮,准备着在那里大兴土木建造一座寨子呢。

叶忠一下子气昏了头:“好啊!原来你们这些本地的官吏和本地土豪都勾结起来啦,玩小动作把我的小金库给抢走了啊!”

“最不要脸的就是那个牛稳擎。都学会用缓兵之计把我给稳住啦,再暗渡陈仓地抢下私铁矿。难道你就不知道早晚有一天会东窗事发的吗?”

于是热血冲头的叶忠立刻带着上百名矿丁,到叶县找牛稳擎来兴师问罪了。可一见面以后,牛稳擎是咒天誓地说自己绝对没有参与抢夺龙头岭私铁矿。

不过现在的叶忠已经不会相信牛稳擎的发誓了。而被逼急以后,牛稳擎就顾不得读书人的脸面说明白话了:“这矿在谁的手中,又和本县没关系。反正也少不了本县的一份孝敬,但也多不出一两银子来。本县何必为了那些乡绅得罪公公您呢?”

一听这明白话,叶忠也冷静了下来。他一想:“对啊!这牛稳擎就是要抢铁矿,也不需要做得那么复杂啊。再说他也没有任何好处,看起来就是那支官军出了妖蛾子了。”

而到了这个时候,叶忠又发现了一个难题:如果那枪杆子听从笔杆子的话,那笔杆子就完全能够把枪杆子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是如果枪杆子不理会笔杆子,那笔杆子却根本奈何不了枪杆子了。

就像是现在,叶忠敢带着矿丁冲进叶县县衙,可如果他带着矿丁去冲李禄的守备衙门,那就想一想林冲带刀进入白虎节堂的下场吧。

但是叶忠还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这只要是大明朝混官场的,都知道抢了太监的银子,就是和太监结了死仇。而李禄这个守备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中低级武官,他怎么有这么大的胆子,做出这么肆无忌惮的事情来呢?这里面一定是有内情。

于是叶忠小心谨慎的性格又是占了上风。他继续派出了地头蛇侦察队,接下来得到的信息就全面多了。

原来抢私铁矿的有着三伙人。除了地方上的土豪和南阳守备李禄以外,还有个汝宁府的叫“吴世恭”的守备。

叶忠又打听了一下李禄和吴世恭的背景。却惊讶地发现,英国公是李禄的靠山,而那个吴世恭更了不得,他的背后站着阳武侯和恭顺侯这两大侯府呢。

原来如此啊!叶忠是差一点要哭出来。你说你们公爷侯爷家都是家大业大的,可为什么要抢我这个小太监的产业呢?

第三百零九章换帅

和丘员外他们料想的一样,现在的叶忠是肯定不敢把事情闹到崇祯皇帝那里的,就是要比官场上的关系,叶忠也要向公爷侯爷们给跪了。至于再动用武力把私铁矿给抢回来?还是不要向老虎嘴里塞肉末了吧。

那现在也就只剩下一条路了,还是依靠组织找太监工会了吧。

可当时虽然叶忠走的是王承恩的门路,但是他们俩之间的关系也是弯弯绕绕的,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完全是当时叶忠送的银子最多,才让他得到了矿监的肥缺。

不过不要紧。没有路,那就用银子开路。叶忠把剩下的家产又拿出了一大半,备了份厚礼连同求援信送到了王承恩那里。

可王承恩得到信以后,他也立刻困惑了。这没有道理啊?王承恩知道,那些勋贵家,绝对不会去动南阳铁矿的,就是名义上的废矿也不会啊。因为这到底是皇上的产业,万一被皇上知道了,那可是大犯忌讳的事啊!

再说,王承恩也和那些勋贵相当的交好。尤其是阳武侯薛濂,只要逢年过节,薛濂都会备一份厚礼送到王承恩的府中。

因为薛濂还有着一件大事要求着王承恩呢。那就是小朋友薛呈麟册封世子的事呢。

当时薛濂招赘吴世恭,以后也很顺利地有了孙子薛呈麟。如果天启皇帝不驾崩,魏忠贤不下台的话,那么薛呈麟将会很容易的得到世子的册封。

但是后来却是崇祯皇帝即位了。而崇祯皇帝又不待见薛濂,因此当薛濂要求皇帝册封薛呈麟为世子的奏表呈上去以后,却被崇祯皇帝以“无此先例”的理由给留中了。

在明朝,和一般人家不同的是,亲王郡王等王族和勋贵家的世子,都是要得到皇帝的册封的。并不能够自己去指定。

当然,能够作为世子的,基本上也是遵循着嫡长子的规矩,皇帝的册封也只不过是走一个形式。但是,如果皇帝不满意这世子的人选,他也完全能够另指定世子的人选。

就以薛呈麟来说吧。按照明朝继承的规矩,赘婿生子以当家主亲孙。因此按规矩来说,薛呈麟现在就是薛濂的嫡长孙。虽然这种特例不多,但是薛呈麟确实是排首位的阳武侯世子人选。

但是明朝立国这么多年,就没有一次勋贵招赘的事发生。所以崇祯皇帝以那个无此先例的理由留中。也是有着道理的。

再说,崇祯皇帝也完全可以让薛濂的长侄继承爵位,这道理也说得过去。谁叫崇祯皇帝不待见薛濂呢?所以说,崇祯皇帝的留中还是给薛濂留些面子的。

但是薛濂急啊!他看着可爱的孙子一天天的长大,又迟迟得不到册封。就害怕着自己的打算成为水中花镜中月,这都成了薛濂的一件心病了。

而现在办这件事的全部希望。薛濂都寄托在了王承恩的身上。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办成。倒也不是王承恩不帮忙。

崇祯皇帝的性格很有点刚愎自用。如果王承恩就这么直直地托上去,很可能把王承恩自己也陷进去。那王承恩也肯定不会这么干。如果再遇上崇祯皇帝心情不好,把世子的人选给换了换,这君无戏言的,那估计薛濂跳河的心都会有的。

因此,现在为了一些黄白之物而去得罪内廷。那薛濂不是脑残吗?

不过猜测毕竟还是猜测,为了保险起见,王承恩还是遣人到了英国公府和阳武侯府去问了一声。

而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英国公和阳武侯薛濂都是大惊失色。他们都发誓绝对没有动过南阳铁矿的脑筋。如果那面发生了什么事。那一定就是吴世恭和李禄的个人行为。为此,英国公和薛濂都补了一份礼物送到了王承恩府中表达了歉意。

尤其是薛濂的心中气啊!当时是看了自己的这个女婿还算老实,这才把他给招赘的。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薛濂为自己女婿擦屁股擦的是不胜其烦,都快要变成女婿的专用手纸了。

接着,英国公和薛濂立刻向河南去信,勒令李禄和吴世恭立刻退出南阳铁矿。当然,薛濂也知道吴世恭现在正在山东打仗,他的信是写给薛永利的。

这事情也就告一段落了,王承恩也以为到此为止了。可是没想到,李禄从南阳回信说:这支官军是吴世恭借给李禄保护他们原来的私铁矿的,李禄并没有号令这支军队的权力。

而薛永利却回信道:虽然这支官军是吴世恭借给李禄的,但是因为姑爷对军队的控制是特别的严,所以只有姑爷本人才可以命令这支官军。因此,如果要撤军,也要等到姑爷在山东打仗回来。

这就是李禄和薛永利心中有了小九九,建立了攻守同盟了。他们就是要把事拖的越久越好。而接到了回信的英国公和薛濂,又不可能赶到河南去查看真实情况,也只好选择相信了回信中的话,并且把回信的内容告诉给了王承恩。

而对于王承恩来说,这件事其实就是一件小事。他之所以要过问这件事,无非就是为了向叶忠表示一下太监工会的关心。

既然已经有了结果,那就是给了叶忠一个交待了。反正叶忠给自己的孝敬又不敢少一文钱,至于叶忠会如何?王承恩和他的关系还没有到达那一步。

所以王承恩就关照了英国公和薛永利,让他们告诉吴世恭一声:等吴世恭从山东打仗归来以后,让他即刻下令让这支官军从南阳铁矿撤军。

之后王承恩就把这件事抛在脑后了。而得到回应的叶忠,就在南阳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吴世恭早日回来啊!

经过了三个多月的修建,吴世恭和刘泽清的前营已经建成了一座土城。现在,吴世恭和刘泽清正带着前营的一群武官,在土城城墙上巡视呢。

“长敬老弟!这三个多月没啥动静,让儿郎们的身子都要生锈了。还是你们汝宁营准备的足,连单衣都带着。而我的儿郎离家的时候,都还穿着棉袄呢。这大热天的,也只好向附近的百姓借一些。不过都穿的象是叫化子一样。可就是这样还不够,你看,那群儿郎还都光着膀子呢。”刘泽清笑着说道。

“也是。那孔贼也太不给力了。在先头一个月,他们还时常派探子过沙河。可近两个月,他们就隔着沙河,死也不肯过来。还是真让人扫兴啊!”

“那也是你的探子太狠了一些,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这军功簿上,就是长敬老弟上缴的首级最多。那孔贼可都被你杀怕啦。”

“那又有什么用啊?一将无能,累及三军。这总督大人只知道抚、抚、抚!这抚到最后,反而是被孔贼耍得团团转。刚一开始,凭着我们的士气,强冲过沙河。不说是能够大败孔贼吧。起码能够把孔贼打退,解了莱州城之围。可现在呢?听说其他几路都是被孔贼的诈降,搞得是大败。而我们的士气也泻了。要不是莱州城还钉在那里,孔贼他们早就打过来了。”

“告诉你一个消息。”刘泽清有些神秘地说道,“听说朝廷已经对我们总督大人不满啦。过两天就要换帅啦。”

“换帅?”吴世恭是扬起了眉毛,“还不又是个文官啊?这带军的水平,我估计也就和现在的总督半斤八两。”

“这回可不同。听说新任的大帅带来的援军。其中可有辽东的铁骑呢。”

吴世恭一下子笑了出来:“这倒真是没想到啊!兄弟我本来是要到辽东救援他们的。没想到现在倒是他们来救援我们了。唉——!希望他们的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