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等候)-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要从明朝土匪的构成来说起。在明朝,土匪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就是平时务农,闲时为匪的半土匪。这些土匪大多数其实都是由地方上的土豪劣绅供养的,也谈不上是什么真正的土匪。当然,把这些土匪从老百姓中寻找出来,也很不容易。

第二种就是马匪。马匪也就是流窜作案的土匪,他们为了保持机动能力,一般都有马匹。但是在河南这个中原腹地,马匪没有固定的落脚点休息,也没有什么固定的销赃点销赃。再加上河南这个中原腹地遍布城池,大军林立。所以,在河南,马匪的数量是比较少的,他们混的也比较惨。

第三种就是在偏僻的山上修造有寨子的山匪。那些山匪基本上是由一些逃难的难民和逃避朝廷税收和徭役的难民组成的。因此在这些寨子中,往往都住着那些山匪的一家老小。

而山匪的收入的除了一部分是抢劫以外,他们很大一部分收入其实是在山上开垦土地,种植粮食而获得的。

由此就可以看出来,撇开第一种半土匪不说,后面两种土匪的rì子,其实都并不好过。

又加上现在这个大旱的年景,那山匪种植的粮食也基本上是颗粒无收。所以对于这些土匪来说,怎么样度过这个冬天,都成为了一个难题。

而现在吴世恭的那张布告,却为这些土匪指出了一条道路。这些土匪的消息也是十分灵通的。吴世恭军队的悍勇,这些土匪也都是知道的,让他们直接去抵抗吴世恭的军队,这些土匪也是肯定不敢的。

但是,这些土匪还打听到,吴世恭对俘虏的那些乱民确实不错,把这些乱民都收做了家奴,并且让这些家奴都吃饱穿暖了。而且吴世恭这个千户虽然凶神恶煞的,但是从传闻中来看,这个千户也是很讲道理,很讲信誉的。

现在吴世恭既然向他们这些土匪提出了招安,那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再怎么差,也比自己在这个冬天饿死好吧。还有些脑子灵活的土匪头目,想着自己投靠吴世恭以后,凭着自己的能力,说不定可以挣得一官半职的,那也能够光宗耀祖啊!

于是吴世恭的布告贴出去没几天,有一队十几个人的马匪,就到吴世恭的千户所堡垒来投降了。这时候的吴世恭看到有马匪来投降,还相当地高兴。当场都把他们招安了下来,并且编进了马队,并且发放给了他们五成的军饷。

并且,吴世恭还向这十几个马匪许诺:只要这些马匪在几个月后的考核中合格以后,他们将享受兵丁的所有的待遇。

吴世恭的这个举动,无意之间起到了千金马骨的作用,立刻在当地的土匪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接着到吴世恭这里来联络招安的土匪使者是越来越多。一开始吴世恭是全盘接受,可是渐渐的,吴世恭发觉情况有些不对了。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内,吴世恭发现自己招安的土匪和他们的家属就超过了一千人。

多养这一千多人,对吴世恭也是一笔大开销啊!于是吴世恭开始提高标准:规定接受招安的土匪,一定要携带一匹马,吴世恭也接受这个带马土匪的四名家属做为家奴。

这个规定引起了附近马匹的盗抢案子的发案率迅速提高,而附近的几个骡马市场中的马匹价格也暴涨。到千户所堡垒这里投降的土匪依然骆绎不绝。

这时候的吴世恭就惊讶地发现,自己还没有出兵呢,自己县城区域的土匪就要全部被自己招安完毕了。这样可不行,吴世恭还要养着一些土匪保障自己可以收取押送商队的护卫费呢。

于是吴世恭就紧急刹车。他把以后来接受招安的土匪都登记了下来,向他们承诺在以后几年内,将逐渐安排他们接受招安。

并且,吴世恭也依照这些土匪山寨里的人口,分别送给了他们一些粮食,保证山寨里的人不会被饿死。这场剿匪的闹剧,吴世恭就这么坐在家中,就轻轻松松地完成了。

吴世恭在这次招安过程中,一共招安了四百多名带马的土匪(这些带马的土匪不一定会骑马),另外接收了一千八百多名土匪家属做为自己的家奴。在这些家属之中,也有五、六百名的青壮。而吴世恭也救济了那些还没有招安的土匪一千八百多石粮食。

除此之外,吴世恭这个县的几乎所有的土匪都向吴世恭提出了输诚。可以这么说,吴世恭是用着自己的粮食,完成了自己的剿匪行动。当然对于吴世恭来说,多供养这么多人,肯定也会增加自己的支出。现在的吴世恭,账面上又出现了赤字。

忙完这一切以后,吴世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可是还没有等吴世恭喘上一口气来,临近的那些县城的土匪,得到吴世恭招安的消息以后,也来向吴世恭投降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遭遇挑衅

吴世恭是在千户所堡垒中秘密接待来投诚的客人的。这个客人就是汝宁府山区中,势力最大的两个土匪头目之一—雷鹰。

应该说,雷鹰是在两个势力最大的土匪头目中,是势力比较小的那一个。因为圣灵会乱民造反,通过山区的商队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再加上旱灾,这些土匪的rì子其实都不好过。

也是因为要过冬,rì子也难熬,打听到了吴世恭招安的消息以后,雷鹰就派了一个使者,到吴世恭这里来探探口风,表达出自己愿意招安的信息。

吴世恭从那个使者这里了解到,雷鹰除了自己的寨子以外,还控制着附近的五、六个小寨子,这些寨子的人口,加起来有小二千。这下子吴世恭就有些犯难了。

如果吴世恭答应雷鹰招安的话,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肯定是吃不消的。但是如果不答应的话,得罪了雷鹰不要说,吴世恭那最重要的押送盐货的那条商路,还要通过雷鹰的地盘的。

于是,吴世恭就和那个使者说:“本官是归德府的武官,到汝宁府来招安总有些不方便。是不是叫你们的大当家来和本官当面商议,找个好一点的解决办法呢?放心!无论结果如何,本官保证雷大当家的安全。”

吴世恭是想:如果雷鹰多疑的话,不敢和自己见面的话。那自己也少了这么一件麻烦事。

没想到那个雷鹰胆子很大,竟然马上又派人来约定了见面事宜。这下子吴世恭就没有办法推托了,只好把雷鹰秘密接入千户所堡垒中。

一见到吴世恭,雷鹰就连忙磕头行礼。吴世恭连忙把雷鹰虚扶了起来。这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这拜见主公的戏码还是不要急着上演了吧。

俩人落座以后,那雷鹰倒是很爽快,把他现在面临的难题都讲了出来:由于商队的减少,雷鹰这些土匪抢劫的对象也越来越少。而且,现在雷鹰这些土匪最缺的就是粮食。

就算是他们抢劫到了货物,也不是抢到了粮食。并且,现在这些货物的出手也很难,基本上也交换不到粮食。再加上圣灵会乱民行走的路线,就是经过了雷鹰这些寨子附近,于是附近的农田也没有什么农民来耕种。这导致着雷鹰要下山抢粮也没有粮食去抢。

因此,这次雷鹰就是想来投靠吴世恭的。做最坏的打算,就算是吴世恭不能够接受雷鹰的招安,也最好接济雷鹰一些粮食,让雷鹰这些寨子里的人,能够熬过这个冬天。

既然雷鹰如此坦诚,吴世恭也就坦诚相告啦。吴世恭也向雷鹰道出了自己的难处。但是吴世恭并没有把话说死,他对雷鹰说道:“以后只要本官找的到财源,就肯定把雷大当家的人,编成官军。现在本官就先江湖救急吧,先送给雷大当家二百石的粮食怎么样啊?”

听了吴世恭的话,雷鹰就有些着急了。二百石的粮食,虽然听起来数量还不少,可是小二千的人一分就没有了。再说,还不知道明年的年景怎么样呢。万一又是旱灾,那到时候雷鹰不见得再到吴世恭这里来讨饭啊!

另外,雷鹰作为土匪的大当家,他和土匪的一些头目在这些年其实已经捞足吃饱了。这提心吊胆的土匪活,他们这些人其实都不怎么想干了。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招安的机会,雷鹰怎么也不舍得轻易地放过去。

于是,雷鹰又向吴世恭苦苦地哀求,希望吴世恭能够改变主意。这让吴世恭更加地为难了。可直接回绝又不怎么好,这时候的场面就有些尴尬起来。

吴世恭突然灵光一闪,他想到了陆间辰给他开的那张空头支票。于是他问道:“雷大当家,你们这地方的盐货是从哪里买来的啊?”

那雷鹰被吴世恭这牛头不对马嘴的问话,给搞得一愣,不过他还是回答道:“大人,我们寨子里的盐货,一般都是找些给寨子里送货的货郎,让他们想办法送到寨子里来的。”

“那你们的盐货拿的是什么价格呢?”

“大概每石五两银子吧。”

“那么你们每个月需要多少盐货呢?”

“我们寨子里的人,再加上山上的山民,大概每个月要四、五十石吧。”

吴世恭听了雷鹰的话,立刻就有了主意,他对雷鹰说道:“本官的难处,雷大当家也知道。但是现在有一条路可以走。”

“本官有门路搞到便宜的盐货,就送到雷大当家的寨子里,每石四两银子。雷大当家卖个什么价格,本官也不管。”

“只要雷大当家同意了本官的这个生意,本官就答应你,先接受你的招安。不过,因为本官的兵员份额已经满了。一开始只能够让雷大当家委屈一下,暂时还是待在自己的寨子里。等到以后条件成熟以后,再把雷大当家转为正式的官军。”

接着,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吴世恭最终和雷鹰达成了这样的协议:

吴世恭接收雷鹰这些寨子的土匪的招安。并且,吴世恭将在雷鹰的这些寨子里的土匪中挑选两百名青壮的土匪,把他们编成两个中队的兵丁。而雷鹰将成为这两个中队兵丁的总首领。其他的中小首领也将由雷鹰自己安排。

而这两个中队的兵丁,将暂时还在安排在原来寨子中,吴世恭也将派出一些军官给予这些兵丁以基本的训练。如果吴世恭有什么军事行动,雷鹰的这两个中队的兵丁将要配合行动。而平时这些兵丁自己的行动,吴世恭基本上不会来干涉。

至于这些兵丁的军饷,吴世恭将发放给他们,每个人每月一石粮食的粮票,这些兵丁可以凭着这些粮票,到吴世恭的千户所堡垒里购买五钱银子一石的优惠粮食。

而雷鹰就保证,在他控制的地盘里,保证只有吴世恭这一家的盐货供应。

在这个协议中,吴世恭基本上也没有增加什么负担。而且多拥有了二百名兵丁。虽然这些兵丁吴世恭只是在名义上掌握,要调动和指挥他们,还是需要雷鹰等土匪头目的配合。但是至少在现在,雷鹰这些土匪就成为了吴世恭名义上的下属,至少不会公开和吴世恭来作对。

而雷鹰除了解决了寨子里最需要的粮食以外,在名义上其实也得到了吴世恭的招安。只要吴世恭飞黄腾达,那雷鹰他们也早晚会混进官军,得到个一官半职的来光宗耀祖。

并且,雷鹰他们的dúlìxìng是相当的大,这些兵丁的实际指挥权,其实还是掌握在雷鹰这些土匪头目的手中。

对于雷鹰本人来说,还有这么一个好处:吴世恭给雷鹰的盐货,是每石四两银子。而雷鹰完全可以把这些盐货卖到每石五两银子的价格。对于这样的意外之财,雷鹰当然是不会拒绝的。

当协议达成以后,雷鹰就押送着吴世恭送给他的二百石粮食,高高兴兴地回去了。而吴世恭也饶有兴致地发现了:自己灵机一动发行的粮票,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妙用。

可送走了雷鹰没有多久,吴世恭却突然得到了消息:自己押送商队的事,第一次遭受了挫折。

这次押送的是吕云焕的盐货,在半路上被汝宁府山区势力最大的土匪头目——李鹞子这一伙土匪给拦截住了。不得已之下,吴世恭押送的兵丁和吕云焕的盐货商队又退回了千户所堡垒。

面对这样的挑衅,吴世恭立刻发出了动员令,决定把李鹞子这伙土匪给彻底剿灭干净。以此来威慑一切敢挑战吴世恭权威的土匪,并且杀鸡给猴看,让其他的土匪认清形势,不要再做出这种鸡蛋碰石头的愚蠢事来。

第一百三十八章来龙去脉

汝宁府北部的山区里,虽然群匪林立,但势力最大的就是李鹞子和雷鹰这两伙土匪。其中,李鹞子的势力要比雷鹰的势力还要强盛一些。

在以前的rì子里,因为rì子都还过得去,所以基本上这两伙土匪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但是,现在大家的rì子都难过了,双方就多少有了些摩擦。

而在摩擦的过程中,势力比较小的雷鹰,总是多多少少吃了一些亏。而且,占了上风的李鹞子的气势也更加咄咄逼人。因此,这也是雷鹰想投诚吴世恭的一个原因。

对于这些土匪来说,摄于吴世恭的威名,原来他们也并不敢惹吴世恭军队押送的商队的。再加上吴世恭的军队也比较识相,在这条商路上,也只是押送盐货,并不押送其它的商品。也给了这些土匪留下了一口食吃。

可是随着土匪的rì子越来越不好过,他们抢劫商队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而因为被抢劫的次数越来越多,经过这条商路的商队也越来越少,这就形成了一个恶xìng循环。这些土匪的收益也就越来越少了。

而随着李鹞子在这些土匪中势力越来越大,他的野心也膨胀了起来,他就把眼光对准了,唯一还在这条商路上,正常行商的吴世恭军队押送的商队。

在现在的李鹞子心中,吴世恭的威名虽然还残留一点儿,但是也已经所剩不多了。因为,到底吴世恭屠杀圣灵会乱民的事,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威名这玩意儿,也是有保质期的。也需要鲜血不断地浇灌,常保新鲜的。

李鹞子估摸着:自己的实力,如果和吴世恭车对车,马对马的直接对抗,那是肯定不行的。但是只要在汝宁府这个山区,凭借着这个主场优势的话,吴世恭也奈何不了自己。

于是,当这次吴世恭军队押送的商队经过的时候,李鹞子就带着五百多名手下,用树干和石块垒砌了一道障碍堵住了道路,拦截住了吴世恭军队押送的商队。

这次押送商队的带队军官就是钱绮。在一直很顺利的押送过程中,首次遇上劫道的土匪,使得钱绮有些紧张。于是,他就高声地叫道:“前面拦路的是哪一位当家的,我们这里是吴千户的商队,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钱绮的想法就是:报出了吴世恭的名号,如果可以利用吴世恭的名号顺利的解决这次麻烦的话,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没想到在障碍后面的李鹞子也叫道:“我也知道你们就是吴大人的商队。但是山上实在苦,求吴大人赏口饭吃,留下一半的盐货,我李鹞子在这里先谢过吴大人啦!”

李鹞子虽然是来劫吴世恭军队押送的商队的,但是他并不想把事情给做绝了。所以,就想着讨价还价。如果商队最终肯留下三成的盐货的话,李鹞子也就心满意足了。当然,他也能够通过这次劫道,摸清吴世恭的底线,如果这次吴世恭服软的话,那下一次劫道,也有可能把吴世恭押送的商队的盐货全部给劫走了。

可是听了李鹞子的话以后,钱绮立刻是火冒三丈。看起来这些土匪是知道自己的来头的。他们竟然敢在老虎头上拍苍蝇,那么就让他们看一看老虎是怎么发威的吧。他止住了想和李鹞子讨价还价的吕云焕。立刻向自己身后的军官做出了手势,准备战斗。

现在吴世恭手下的军官中,钱绮的位置可以稳稳地挤进前十位。可是,钱绮自己心里明白,在吴世恭带出京城的所有人之中,自己和吴世恭的交情是最为薄弱的。

当时在南城兵马司,钱绮是因为自己父亲钱副指挥的关系,再加上钱绮在军训中表现比较良好,所以被吴世恭提拔到小旗的位置上去的。

但是在后来的一年多时间里,钱绮和当时的兵马司指挥吴世恭之间,连话都没有交谈过三句,并没有什么接触。只是在吴世恭离开兵马司的时候,因为家庭原因,钱绮也在兵马司混不下去了。他这才投靠了吴世恭。

而到了千户所以后,也是因为吴世恭的其他护卫,不愿意去训练这些新兵丁的队列训练,所以钱绮才获得了训练新兵丁的副首领的职位。

这样的机缘巧合,到了最后,钱绮就坐上了这么一个高位。因此钱绮自己知道,很多自己手下的那些出身于吴世恭护卫的军官,都不是很服气自己的资历和能力。

因此,钱绮就特别想立下一点儿功劳,来堵住那些质疑自己能力的人的嘴。于是,当李鹞子一伙土匪提出勒索的要求以后,钱绮就根本没有和李鹞子他们说什么废话,立刻下令手下的兵丁准备战斗。

当钱绮的命令发下去以后,兵丁就开始列队,火铳手开始装填火药子弹。这肯定需要一段时间,一个过程的。而兵丁那准备战斗的样子,也被李鹞子这些土匪看在了眼里了。

这时候的李鹞子就有些犹豫了,他毕竟不是想和吴世恭正式对抗,只是想显示自己的实力,来多要一些好处。如果双方战斗的话,那矛盾就激化了。一旦双方打出了火气,那可是不死不休的。

可是李鹞子没有发出命令,他手下的一些土匪就坐不住了。看着兵丁们就要准备好了,有些土匪就先下手为强了。他们待在树干和石块垒砌的障碍后面,开始拉弓shè箭了。

这有了第一个人shè箭,其他的人也纷纷shè出箭来。而钱绮的这些兵丁,因为要保护商队,所以这些整队的兵丁并没有退得很远。那些队列前几排的兵丁,恰好就在那弓箭的shè程边缘处。

不过,李鹞子那些土匪使用的弓箭,也都是些打猎用的猎弓,并不是军队制式的弓箭,所以shè程也比较近,威力也比较小。再加上那些土匪的战斗yù望也是三心二意的,有一些持有弓箭的土匪也并没有加入到shè箭的土匪中去。

所以,这稀稀拉拉shè出的那几十枝箭,也就shè伤了四、五个兵丁。又因为这些兵丁的身上,都穿着乞丐军服,有着这件土盔甲的保护,也没有什么兵丁被shè中要害。

不过,就是这样的一次shè箭,也造成了兵丁的一阵混乱。只是在钱绮等军官的严厉斥责下,兵丁们才按照训练的内容,有序的退到了弓箭的shè程以外。

这时候,火铳手也已经装填好了火药子弹,他们上前到队列的前面,在军官的号令下,shè出了一排齐shè。

由于有了树干和石块垒砌的障碍的保护,这排齐shè也就是shè死shè伤了五、六名土匪。不过同样的,这也造成了土匪的一阵混乱。而李鹞子见到已经发生了战斗,也就下定决心开始对抗了。

这时候战斗双方的局面就有些微妙。李鹞子的土匪人多,又有着障碍的保护,地形上也占据着优势。

而钱绮的兵丁人数少,但有着火铳这个利器,手下的兵丁又接受过了良好的军事训练。不过,钱绮的这些兵丁却要保护商队,又不知道这大路两旁的山上,有没有土匪的埋伏,所以还要派出一部分兵丁护卫着商队的两侧和后翼。所以,打得是缩手缩脚的。

再加上,如果商队要前行的话,就一定要搬开这个障碍,可是在土匪弓箭的威胁下,就这样派兵丁冲上去,肯定会造成很大的伤亡。所以,钱绮也没有下命令让兵丁向前冲锋。只是安排着火铳的发shè。

而因为钱绮的兵丁火铳的威胁,李鹞子的土匪也不敢冲出障碍,直接面对钱绮的兵丁。所以,双方就你一阵弓箭,我一阵火铳地僵持了下来。

直到了最后,钱绮兵丁随队的那门火炮准备好了以后,连续向那个障碍发shè了好几炮,把那个障碍打出了一个缺口以后,李鹞子那些土匪才做鸟兽散。

在后来僵持的对抗中,钱绮的兵丁是没有任何的伤亡,可是李鹞子的那些土匪,也最多被打死打伤了十几个人,也没有遭受到致命的损失。

而这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下来了。就算是可以搬开障碍前行,钱绮他们也怕在这个黑夜里,遇到土匪的埋伏了。在和吕云焕商量以后,钱绮他们决定先退回千户所堡垒,报告了吴世恭这个情况以后,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吴世恭详细地了解了整个过程以后,他夸奖了钱绮的举动。吴世恭主要夸奖钱绮的是这么两点:第一点就是,钱绮在李鹞子这些土匪的威胁之下,敢于战斗的行为;第二点就是,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钱绮头脑没有冲动,把自己的军队和商队撤回千户所堡垒,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

至于如何剿灭李鹞子这一伙土匪,完全可以定定心心地制定好计划,商量好方案,并不用着急什么的。那李鹞子的土匪寨子,又不会自己长翅膀飞走了。

在安排好受伤的兵丁治疗休养以后,吴世恭首先派人到雷鹰那儿,让他派些熟悉去李鹞子寨子的道路,以及了解李鹞子寨子构造和兵力情况的人来。

没想到雷鹰是亲自带了一些熟悉情况的手下,来到了千户所堡垒。知道了吴世恭想要剿灭李鹞子,雷鹰是举双手欢迎。李鹞子这伙土匪如果被剿灭以后,那整个山区里,就是雷鹰这一家独大了,这完全符合雷鹰的利益。

在雷鹰和他的手下详细地介绍了情况之下,吴世恭在与薛永利这些头目商量以后,很快地制定好了剿灭李鹞子寨子的行动计划。

接着吴世恭让吕云焕到县衙和自己千户所这里分别报案。做到自己的这次剿匪行动的合法xìng。

虽然吴世恭接到了上级衙门要求自己联合剿匪的公文。但是吴世恭这次的剿匪行动,毕竟是出了自己的防区,而是到了汝宁府去剿匪。如果没有合法的理由的话,很容易受到攻击。尤其现在的县令,还是吴世恭的冤家对头——余子琏的情况之下。

吴世恭剿匪的理由就是:本县的商人在商路上遇到了土匪抢劫,所以吴世恭就帮助本县的商人越境剿匪。

做完这一切以后,吴世恭就带上了五百名兵丁,一百名骑兵,这些士兵带着一百多把火铳。又带上了自己所有的五门火炮,在雷鹰他们带路之下,向着李鹞子的寨子杀了过去。

第一百三十九章打吧

吴世恭的这次剿匪行动,和上次剿灭圣灵会乱民造反的军事行动有所不同。

在上次圣灵会乱民造反中,吴世恭虽然最后可以说是获得了完美的胜利,也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但是,无论当时吴世恭在守县城的时候,还是后来发动冲锋救援归德府城的时候,吴世恭所有的行动,完全是依照着圣灵会乱民的行动和上司的命令,是很被动的做出了反应。可以说是毫无计划的。

可是这次吴世恭的剿匪,却是有目的的,主动的军事行动。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制定自己军事行动的计划。

你还不用说,吴世恭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他其实明白,自己在两世里,根本就没有学习过什么军事指挥,没有一点儿军事指挥知识。因此,他自己就不再别出心裁了,古板地按照专家的话来办。

那个专家也就是导致吴世恭穿越的那个秦白。那秦白说过:每次军事行动之前,都要确定好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而且,也只能够确定一个目的。

那好!吴世恭这次剿匪,也就确定了一个目的。什么目的呢?就是为了银子!

抛开吴世恭要保证商路畅通,可以赚取押送盐货的银子不说;也抛开如果剿灭了李鹞子这伙土匪的寨子,多少可以缴获一些物资不谈。现在关键的是,吴世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赚钱机会。

吴世恭从雷鹰这里了解到了这个山区的土匪和山民的数量。从这些数量推算出来,这些人每个月至少需要三百石以上的食盐供应。

如果吴世恭完全垄断了这个山区盐货供应以后,起码每个月可以赚取一千两银子的收入。对于现在的吴世恭来说,这每个月一千两银子的收入,完全可以让他垂涎yù滴。

并且,这只是在目前,这个山区在圣灵会乱民造反以后,人员比较稀少的情况下。随着局势的稳定,在这个山区定居的人数将进一步地增加,吴世恭的盐货收入也将会进一步地提高。

但是,要完全垄断这个山区的盐货供应有以下三个难点:

首先是这个山区的盐货供应,确实是没有固定的销售商,但是这不等于说是,就没有销售商往这个山区供应盐货。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其实这个山区还是有着盐货供应的。那就是在这个山区附近的那些盐货销售商,也包括陆间辰和吕云焕,他们再通过二道贩子,把盐货提价卖到了这个山区的土匪和山民手中。

而当吴世恭垄断了这个山区的盐货供应以后,那些山区附近的销售商,除了直接供货给吴世恭盐货的陆间辰,其他销售商都将被吴世恭驱逐出去。而他们在金钱的利益之下,肯定不会逆来顺受,也会对吴世恭的垄断行为做出反击。

到了那个时候,吴世恭就一定要在这个山区中,保持自己有足够强大的武力,来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

其次就是,这个山区是地处汝宁府的,并不在吴世恭的防区之内。所以,吴世恭根本不能够明目张胆地在这个山区内驻扎军队。因此,吴世恭就想用完全控制这个山区的土匪,来达到自己在这个山区内保持武力的目的。

最后就是,因为要完全控制住这个山区的土匪,所以在之前,吴世恭用送给雷鹰一部分物资,来换取雷鹰不和自己敌对的做法,就有些欠缺了。

因为现在的吴世恭,就不是要雷鹰这伙土匪作为自己的同盟军了,他要雷鹰这伙土匪,完全要成为自己的附庸。为了加强对雷鹰的控制,就不仅仅要用利益来束缚他了,而且还需要用鲜血让雷鹰头脑清醒,让他知道背叛吴世恭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从以上的一些分析就可以看出来,吴世恭这次去攻打李鹞子的山寨,就是要把李鹞子这伙土匪在这个山区的势力给连根拔除。根本就没有第二个选择。

另外,吴世恭也根本没有去考虑这个选择:通过自己的这次军事行动,只是消弱李鹞子土匪的实力,以便于自己在以后,可以通过李鹞子和雷鹰的内斗平衡,来控制住这个山区的土匪。

不要说吴世恭对于自己能不能够玩弄这么高深的政治手腕,表示出没有什么信心。万一以后玩出什么火来,到了那个时候,不见得吴世恭明目张胆地开出大军,到这个山区来进行什么“维和行动”啦?

那种行动只要一做出来,吴世恭的对头余子琏肯定会上纲上线,就是最后到弹劾吴世恭造反,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因为吴世恭毕竟是把自己的军队开出了自己的防区了。

既然目的明确了,那吴世恭的军事行动的开展也就清晰了。吴世恭这次军事行动,就是要攻占李鹞子的那个土匪寨子,打垮李鹞子所有的土匪势力。

并且在攻占寨子以后,在这个寨子里驻扎一批兵丁,利用这些兵丁,威慑遥控着雷鹰的势力,完全垄断这个山区的盐货供应。

吴世恭并不害怕李鹞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