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等候)-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十几位传令兵向前跑去。一旁的书墨就建议道:“利爷!是不是该发信号了?让昨天来投诚的部队先反水,咱们可以趁乱攻进去。”

薛永利皱着眉想了一会儿,摇摇头道:“时机未到。”可接着他还是下令道:“再去跟老马说一声,让他时刻准备着,只要鞑子那里一乱,随时准备冲阵。”

“是!“

……

见到打退了大平军的进攻,多尔衮也是摇摇头,有些不满意。虽说此次炮击,清军是毫无损伤,而大平军却有些伤亡。可是炮击的效果毕竟不好。清军没有把大平军放入有效的射程之内,对大平军进行火炮、火铳和弓箭的立体射击。所以清军的这次炮击就有些打早了。

于是多尔衮也下令道:“与前面说一声,把汉军放入百步内打。如果汉军推上来火炮,就让骑兵上,不要怕汉军火器凶猛。咱们大清国,要的就是勇士。”

而一旁的图贝里也建议道:“爷!炮队已经来报,他们的火炮已经准备好。是否等到汉狗下一次上前,他们就射击?”

多尔衮也是皱眉想了一会儿,摇摇头道:“等会再说,一定要等本王的命令。”

“喳!”

由于在开战前,多尔衮等人已经估计到,今天的大平军将会进攻,所以在出营列阵的时候,清军的炮队早就按照多尔衮的命令,加紧架设射程远、威力大的将军炮和大将军炮。这也是多尔衮为今天的决战准备的一个杀手锏。

……

对于大平军的首次进攻受挫,两军主帅都有些不满意,也都让自己的部队要采取积极的行动。但在另一方面,这两位主帅又不愿意马上翻出自己的底牌,显出了一种沉稳的样子。

接到了薛永利的命令以后,大平军最前面的十个方阵立刻分成了前后两队。前面的方队由六百名斧枪手组成,后面再是长枪方队。随着进攻的鼓声再次响起,斧枪方队在前排火铳手的掩护下,再次向前而行,而长枪手组成的方队则拖后了五十步左右。

见到大平军的再次进攻,清军也都紧张地看着大平军的靠近,等待着他们进入到百步之内。而清军的骑兵也都集合在一起,准备应付大平军火炮的突前。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战场上的气氛似乎凝固住了。二百步、一百五十步,当距离一百步还有几步路时,率领斧枪方队的副团长们不约而同地吹响了铜哨,斧枪兵们立刻散开,高速地向着清军前阵跑去。

这突然地散开阵形,让清军的骑兵都为之一愣,他们都犹豫着是否上前冲杀。而清军的火炮、火铳和弓箭就全面射击了,这倒也使得清军骑兵没有了选择,在自己部队的枪林弹雨之下,他们总不能就这样冲锋了。

对于清军的火铳和弓箭,身穿板甲的斧枪手并不怎么惧怕。清军的火铳威力偏小,基本上打不穿板甲,而威力更小的弓箭就更不用说了,射到板甲上也纷纷弹开。唯一有威胁的就是那些火炮了。由于斧枪手是散开跑的,所以火炮的杀伤也就并不怎么大。

直到跑进了三十步,大平军的伤亡才开始大了起来。到了这时候,战斗才开始进入到了**。

第九百五十四章撞衫

进入了三十步,清军火铳和弓箭的威力就显现了出来。尤其是当清军的霰弹开火,斧枪兵更是一片片地倒在清军的阵地前。

可是在这时,大平军却稍稍停止了脚步,他们几人一组,护卫住身后的人。而后面的斧枪兵暂时放下了手中的斧枪,拿出掌心雷点燃,接着就扔到了清军的阵中。

对于掌心雷这种新武器,现在的清军可谓是恨之入骨。虽说大平军的掌心雷没有现代的手榴弹威力大,但是爆炸的声响、飞溅的铁钉、还有粘上就很难扑灭的火焰,这就让清军有了很大的恐惧心理。所以当掌心雷飞入清军阵中时,清军是一阵慌乱,随着阵阵爆炸声,大车后的清军也都是左躲右藏起来。

趁着清军这阵混乱,斧枪兵们同声高喊,高叫着冲向了清军的阵前。两军终于进入了正面的肉搏。

……

“骑兵怎么了?骑兵怎么了?”看到前阵陷入到了混战,多尔衮立刻发火了,“都骑在马上袖手旁观,是耍猴吗?让他们全部压出去,绝不能让跟在后面的汉军上来!”

“喳!”

冲到阵前的斧枪手,有的爬上了大车,跳入到清军的阵中。有的几人一组,要推开大车。由于清军在前面的大多数都是火铳手和弓箭手,根本难以抵挡斧枪手的肉搏,所以大平军立刻把清军的前阵打开了几个缺口。

而斧枪手身后的长枪方队见到已打开缺口,也是越来越靠近。而在这时候。由于混战在了一起,清军的火炮、火铳和弓箭都失去了效果,所以长枪方队的前进就未遇到什么阻力。

而在这时候。清军最好的反击方法就是骑兵的反冲锋。因为两军靠得太近,大平军的火铳也同样是难以射击,所以这样的反冲锋就能够把清军的优势发挥出来。可是在最前面的清军骑兵还是犹犹豫豫的,深怕自己陷入到了混战之中,造成损伤太大,没有果断地出击。所以这也难怪多尔衮会发火了。

其实在最前面的清军骑兵将领也感到有些不对了。这样混战下去,清军骑兵照样要陷入到混战之中。而马跑不起来就陷入到了战斗。那完全是“自废武功”,所以他本来就准备有所行动了。所以听到传令兵传来了多尔衮的命令,那清军骑兵将领就果断地准备出击了。

“小五!怎么信号还没有?你昨天传的话没错吧!”康正午焦急地问身边的康五道。

今天的战斗。康正午的部队果然被安排在了最前面。还好,他的部队就是在汉军旗中都是杂牌,火器和弓箭数量较少,所以在刚才的防御战中就被排到了第二排。

可是随着战斗的进行。大平军却迟迟不发出信号。眼看着康正午的部队就要与大平军交战了,这怎么不让康正午双脚跳呢?

“三叔!如果小五有话说错!马上死全家!”见到康正午对自己的话产生了怀疑,康五立刻指着天发誓道。

“别说这些没用的。你死全家,不是把三叔我也带进去了吗?再等等吧!”康正午没好气地说道。接着他又问亲兵队长道,“都准备好了吗?”

“按老爷的令,全部弟兄都右臂扎上了白布。等到对面一发信号,就全部露出右臂,对着右面的杜老六打。我在那里也都安排了最贴心的弟兄。绝不会误了老爷的事的。”亲兵队长连忙回禀道。

康正午点点头,接着对亲兵队长吩咐道:“你也过去。盯紧一些。这前程富贵也就在此一举了。”

“诶!”

“三叔!三叔!对面举黑旗了。”康五立刻叫道。

“好!”康正午立刻精神抖擞了起来,他拔出了腰刀,大叫道:“都露出右臂,向着右面杀!”

……

见到前方逐渐进入到了混战,薛永利就及时地下令:让中军处立刻竖起了黑旗并挥舞起来,要让昨日前来商议归顺的汉军旗部队反戈一击,让清军的阵形内再乱一些。

“轰——!”清军前阵的左侧突然出现了一阵大乱,两支清军部队也突然陷入到了自相残杀之中。而他们附近的清军部队,也都争先恐后地避让开,因为摸不清这两支清军部队的情况,附近的清军也都是躲得远远的,不敢太过靠近,生怕陷入到这两支部队莫名的战斗中。

而杀散前方的火铳手和弓箭手的斧枪兵,一见到清军的这两支部队自相残杀,也停止了向前。他们同样避让开了这块战场,只是把前面的大车和橹车全都拉开,让后面的长枪方队快些上来。

而发现了前阵的混乱,多尔衮脑中也是“轰”的一声。在战斗中最忌讳的阵前反水,今天的多尔衮算是遇到了。不过他清醒得也不满,于是立刻声嘶力竭地大叫道:“什么也不管!先把反叛的叛军给剿灭了。快些上啊!稳住!咱们还是人多!”

“可是爷!这打起来的部队服饰相同,哪一支是叛军啊?”图贝里小心地问道。

“啪!”,多尔衮顺手就给了图贝里一马鞭:“混账!叛军身上总有个记号,盯着有记号的打就是了。你亲自上前,稳不住阵列,那就大事不妙了。”

“喳!”图贝里也顾不得被马鞭抽打得痛处,立刻带着亲兵,向着乱战的地方飞马而去。

多尔衮他们面对阵前反水是头疼不已,而反戈一击的康正午也是欲哭无泪。

“老爷!杜老六的部队也是右臂扎白布,咱们分又分不清!退又退不得!您说该怎么办啊?”亲兵队长跑到了康正午的面前,带着哭音问康正午道。

无巧不成书,昨天与大平军联络反水的两支部队,恰好是康正午和杜老六的部队,而薛永利发出信号时,他们也恰好成为了“邻居”。由于薛永利交待的反水标记都是“右臂扎白布”,所以这两支部队,现在就“撞衫”了。

可是这么一“撞衫”,就使得两军分不清敌我了。然而他们一上来的砍杀又是太猛,一时三刻之间,根本都收不住火气,所以连个稍稍后退,问询清楚情况的空隙都没有。所以康正午和杜老六只能够硬着头皮打下去了。

第九百五十五章都在吐血

“怎么还不去平叛?”图贝里一到达前阵骑兵将领处,就对那位将领吼道。

“图爷!分不清啊!”那位清军将领哭丧着脸,委屈地说道。

“混帐东西!叛军身上总有记号吧!”气愤之下,图贝里一边说这话,一边把手扬了起来。要不是都是在马上距离太远,图贝里就要给那位将领一个大耳光了。

“可打起来的那两支部队,身上的记号都相同啊!”见到图贝里火气更盛了,那位清军将领就更委屈了。

图贝里倒是被顶嘴顶得一愣,他立刻把目光转向了康正午和杜老六的部队。仔细一瞧,也差点儿一口恶血喷出口。

这两支对砍的军队,都露出了扎有百步的右臂,这让图贝里怎么分辨清楚?他的脑沟回路再复杂,也想象不到这两支部队都是叛军,而且恰好相邻并互相对杀。所以说,有时候事实要比演义更加荒诞。

而这两支部队搞笑般的反叛,也顿时成为了战场上的焦点。清军前阵都努力往后缩,想要避开这两支部队砍杀的区域。可是因为身后也有着部队,他们的回缩又退不了几步,这就造成了清军阵中的混乱。

而大平军也是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两支部队的战场,因为他们也分辨不清到底是哪一支部队反水了。尤其是马守应更是吐血,他本来已经准备好,只要等到叛军一反水,他就率领骑兵冲杀叛军砍杀的那一支清军了。可现在这两支部队竟然……,反正是乱得一塌糊涂。

但是不管怎么样,由于有了反叛。大平军是士气大振,而清军是士气低落,于是靠上前去的大平军部队,就压着清军进攻了。

“这不行!集合部队冲上去吧!”见到形势危急,图贝里就抽出了腰刀,也不再犹豫了。再这样下去,如果被大平军一步步地压过来。如果造成清军的连锁崩溃,那可真的是兵败如山倒了啊!

“图爷!那杀哪里的部队?”那名清军骑兵将领问道。

“管他是那支部队反叛,都杀!杀个精光!”图贝里断然决定道。在这时候。稳定战线是首要目标,所以图贝里也就管不了可能发生的误伤了。反正这两支部队都是刚投降满清的前明军,把他们都杀光,清军也不怎么会心疼。

而见到了清军骑兵的动作。马守应也立刻找到了战斗的目标。他大叫道:“把那支鞑子的骑兵打垮!都跟着爷爷来打。”再怎么样。与清军骑兵作战,那总不会是错的。

见到清军骑兵排成阵形,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康正午和杜老六的部队也都不约而同停止了战斗。不过战斗到了这时,他们也同样是打不下去了。最前面的部队都混杂在一起,而且是同样的打扮,根本分不清敌我。

而且在战斗过程中,有些士兵还一边砍杀。一边叫道:“杀鞑子!杀鞑子!”这话传到康正午和杜老六耳中以后,他们都明白可能是打错了。

于是当这两支部队一见清军骑兵冲向了自己。他们顺势就停止了战斗,而且还相互派人去联络。当他们得知确实是打错了的时候,心中都是大骂不已。可是事后算账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现在先解决了这迎面而来的清军骑兵再说!

说实在话,当得知自己战斗的“清军”,原来与自己一样是反水的“战友”时,这两支部队士兵的士气,已经是跌落到了谷底。再加上迎面而来是天下闻名的八旗铁骑,于是这两支部队顿时有些聚拢不住了。有些边缘上的士兵已经开始逃离了部队。

可是这些士兵一逃离,却立刻都被四周的部队砍杀。这些士兵都做着清军的打扮,可刚才又都是叛乱的部队。所以无论是大平军,还是清军,都把这两支部队当成了“敌军”。既然分不清那些逃跑士兵的真实意图,在战场上又不可能耐心问询,那还不如先杀掉,至少也少了些麻烦。

可是这么一杀,倒使得康正午和杜老六的部队不再溃散了。所有的士兵都哭丧着脸聚在一起,拼命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到战后。这两支部队,从上到下都是一肚子的苦水,心中都暗想道:“还有什么事比现在更倒霉吗?我们都招谁惹谁了?”

骑兵的线性冲阵,虽说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但是每排之间还是有个停顿。如果前排的骑兵没散开,总不见得后排的骑兵去冲撞前排的马屁股吧!

而清军第一排的冲阵,立刻把死聚在一起的两支叛军冲得松动了。第二排的冲阵,又把他们冲到了崩溃的边缘。而在今天,康正午和杜老六的部队都已经是超水平的发挥了。要挣扎地活到战后的希望,已经是战胜了对清军铁骑的恐惧。这样的死战不退,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明军对清军的战斗中出现了。

不过就是这样,只要再来一、两次冲阵,这两支部队照样会被冲个溃散。可就在这时,清军骑兵却停止了继续的冲阵。因为大平军的骑兵上来了。

面对着气势汹汹而来的大平军骑兵,清军就不敢分心两面为敌了。所以从第三排开始,他们偏转了方向,向着大平军骑兵发动了对冲战。

“嘭嘭嘭——!”一阵阵沉闷而又让人牙齿发酸的冲撞声,不断地在战场上响起。最残酷的骑兵对冲战开始了。大平军的骑兵拼命向前伸着骑矛,想要早些刺到清兵。而有些骑术较好的清兵,见到快要发生冲撞,也一个向后翻身滚落到了马下,要躲避开骑矛的刺杀和将要发生的冲撞。

可这些动作都是徒劳无用的。连人带马近半吨重的分量,再以三十公里左右的时速相撞,那撞击的力度根本难以避让。有些士兵立刻被挤压在了一起,而有些士兵被撞飞到了空中。第一排相撞的骑兵基本上都是人马皆亡。

可是两军却没有发生任何退缩,他们都把马刺刺入到了自己战马的腹部,提高到最快的速度,要进行第二次冲撞。

第九百五十六章火炮发威

三次猛烈的对撞以后,战场中间已经堆起了几百具人与马的尸体。不过这尸体堆也成功地分割开了战场,两军的骑兵都开始勒住了缰绳,不能再继续这样的对冲战了。

战斗的稍歇,不代表大平军和清军没有了战斗**。他们都在往旁边挪,要找出一个新空档,继续刚才没有继续下去的对冲战。可就在此时,情况却发生了突变。

今天康正午和杜老六的部队,可谓是起起落落。这两支部队从战场上无关紧要的炮灰角色,一下子变成了水银灯下的聚焦点。可随着两军骑兵对冲战的开始,所有人又对这两支待在激烈战场边上的部队,开始视而不见了。

可是现在的康正午和杜老六正在忐忑不安呢。

说实话,当时薛永利对这两支反水的部队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把清军的阵列搞乱,而且是越乱越好。如果只看这一点,应该说这两支部队都完成了任务。

可是康正午和杜老六却并不知道这一点。在他们看来:薛永利要求他们砍杀身边的清军,除了有投名状的目的以外,肯定是砍杀得越多越好。没想到,现在却是这两支反水部队自己在自相残杀,根本没砍杀几名清兵,这就让康正午和杜老六有些担心了。他们生怕在战后会被薛永利责骂。甚至会被减少或者取消归降大平军的“福利”。

所以一见到双方骑兵的速度慢下来,康正午和杜老六也就按捺不住了。富贵险中求!都已经是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反叛了。难道归降了大平军后才做个平民百姓吗?于是康正午和杜老六先后发布了命令,指挥着部队向着降下马速的清军骑兵扑了过去。

……

今天这两支部队的阵前反水,对清军的危害是特别大。刚反水的时候。对于清军士气上的打击也就不用多说了。而现在整个战场的焦点,又在双方骑兵的对冲战上。康正午部和杜老六部的这一次反扑,配合着大平军骑兵上前,立刻打得清军骑兵是连连后退。

而且在这一次的反扑中,还是这两支反水部队战果大一些。还是一个老原因——骑兵没有了速度,还不如地上的步兵呢。

而在整个战场上,虽然还有其他部队在交战。可是这两支骑兵部队之间的接仗,已经成为了“风向标”。见到清军骑兵向后退去,其他清军部队的士气也就更加低落了。他们都战斗力大减,有些抵挡不住大平军咄人般的攻势了。

“轰轰轰——!”,见到战局不利,多尔衮终于让清军炮弹开炮了。

“嗖嗖嗖——!”一发发炮弹从炮队前的清军部队头上掠过。吓得这些清军部队纷纷向着两边避让。要躲开炮队的正面。

而这些清军部队只是被吓一跳,可最前面的清军部队就没这么好运气了。几十发威力极大的炮弹落入了两军混战的战场,立刻趟开了一条条血肉之路。一小部分正在交战的清兵被自己的炮弹击倒,而更多的大平军士兵也同样倒在清军炮弹趟开的血路上。

为了结束不利的局面,重新整军备战,多尔衮不惜牺牲一部分自己的部队,要用炮火来暂时分割开战场,让清军喘息一下。以此来消弭一些阵前反水的不利影响。当然,这些正在混战的清军部队。大多数也都是汉军旗的,所以真的损失一点,满清方面还是能忍受得住的。

而多尔衮这个“壮士断臂”般的举动,确实也产生了效果。混战之中的两军将士,也纷纷脱离了战斗,向着自己的后方撤退,要躲避开清军的炮火。而在这时候,唯一反向运动,要投入到战场第一线的,就是大平军的火炮部队了。

在战前,薛永利他们都明白:清军威胁最大的就是他们的炮队了。毕竟大平军的优势是他们的步骑炮方阵,可是这些方阵只要落下一发大威力的炮弹,就是战斗力大减。多落下几发,那就完全被打残了。如果是散兵作战,无论是从兵力上来说,还是从个人战技上来说,大平军与清军相比,都是处在劣势的地位。

因此,大平军的这次进攻也可以说是——试探性的。这从大平军此次进攻的排兵布阵就可以看出。只是先上来十个方阵,后续的方阵却并没有继续跟上。而且火炮也没有及时跟进,基本上维持着一种“常规”战斗。

所以等到清军的炮队一开火,虽然大平军的伤亡不小,但也暴露出了清军炮队所在。于是大平军的火炮部队也向前推进了,要拔除掉这个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清军部队。

“轰——!”,当第一门大平军的火炮推进到了自己的射程,炮手们就立刻停下了炮车,向着清军炮队开火了。而那发炮弹远远的落在了清军火炮阵地的右侧,激起了地上的一片烟尘。可是大平军火炮部队并没有着急,他们继续进行着矫正射击。

因此,虽然推进上来的大平军火炮是越来越多,可是真正开火的也就是这么两、三门,这些火炮都在不紧不慢地射击,不断地矫正着炮弹的弹着点。

终于,有一发炮弹落到了清军火炮阵地中,指挥的炮兵统领立刻根据这门火炮的射击参数,统一了各火炮的射击角度。随着一声令下,大平军的火炮立刻集中发射,每门火炮都喷射出了火焰。

这次大平军推上来的火炮一共有四十几门,其中的一半是六磅以上的大威力火炮。这一轮齐射,简直是震天动地。大平军的火炮前立刻升起了壮观的硝烟,而整个战场上都感到大地在颤抖。

而大平军的炮手也没有浪费时间,他们努力地把火炮推复原位,接着动作熟练地装填弹药,也不管面前硝烟弥漫,继续刚才的射击角度,进行了第二轮的齐射。

而清军的火炮阵地上,大平军的炮弹仿佛像是雨点般纷纷落下。几门被凑巧打到的火炮,像是火柴一般飞舞到了空中,而飞射而来的炮弹和跳弹激起的砂石,更是把清军炮手打了个人仰马翻。

许多存活下来的清军炮手就忍不住向后逃了。可是多尔衮早就防备着这一情况的发生,在火炮阵地身后的清军督战队,接连砍翻了几名腿长的炮手,接着逼迫着余下的炮手回去继续开炮。

就这样,顶着大平军的炮火,清军炮队就开始了与大平军的火炮对轰战。

第九百五十七章清军的转守为攻

炮声隆隆,硝烟遍布战场。两军都在往后撤,直到中间空开了三、四里,让出了两军火炮对轰战的空间。

多尔衮看着清军在忙乱地重新排阵,又看到阵前自己的炮队已经被大平军的炮火笼盖,他心中明白:自己的炮队已经完了。

趁着排兵布阵的间隙,多尔衮已经把各支清军部队的将领们都召集过来。可是看到了大平军猛烈的炮火,那些清军将领们的脸色都不太好。开战不利,再加上有部队反叛,这就使得所有的清军将领的心中都蒙上了一片阴影。

多尔衮看着这些将领们的脸色,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咳咳!”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

“刚才的战斗是打得有些乱。但是怪不得诸位,谁也料想不到会有叛军。可就是这样,咱们与汉军还是斗了个势均力敌,没吃什么亏!”多尔衮平静地说道。

不过这话一说,让那些清军将领们的脸上也都有了些生气。确实,在刚才的战斗中,双方的伤亡都差不多。从伤亡的数字上来看,好像是势均力敌。当然,不能去计较那两支反叛的部队,更不能去计较损失的炮队。所以多尔衮的话语中就玩了一个花巧,就很好的起到了鼓舞将领们士气的效果。

“以前的战斗先不说!不过诸位心里也都应该明白,汉军要比咱们差一些。本王决定:不能一心死守,要发挥咱们国族健儿的优势。骑在马上。防守起来就没有什么效果,咱们还得要攻出去。”多尔衮接着说道。

“正是!正是!”一旁的阿济格说道,“十四弟!咱们被压着打。健儿们早就受不了这样的憋屈了。早就该打出去,要把汉狗的气焰压下去。”

多尔衮对阿济格点点头,接着说道:“咱们炮队把汉军的炮队吸引上来了,现在汉军的炮队也都排在了中路,难以移动。没了火炮,汉军就少了一种最大的利器。咱们的铁骑就要打汉军的两翼。争取一举把汉军击垮。”

“英亲王!图贝里!你们俩带着蒙八旗、两白旗、两红旗在右翼佯攻!注意!要打得狠一些!吸引住汉军往右翼调兵。”多尔衮对阿济格和图贝里下令道。

“喳!”

“肃亲王!平西王!你们俩带着两黄旗和关宁铁骑,等着本王的令。一旦右翼得手,你们要果断地冲阵,要一下子把汉军的左翼打溃散。争取连他们的中路也同样打垮!”多尔衮接着对豪格和吴三桂下令道。

“喳!”

“本王亲率汉军旗和其他各旗部队,挡住汉军的中路。”多尔衮接着下令道。

“喳!”

“诸位!争取一战定江山。等本王的令,当全军出击时,都不得退后。违者军法处置。”

“喳!”

……

在这天上午的战斗中。双方都伤亡了三千多人。不过清军的两支部队同时反水,造成了清军极大的被动。为此,多尔衮不惜牺牲自己的炮队,才暂时稳定住了局势,并重新排兵布阵,准备接下来的战斗。

而对于已经发生的战斗,多尔衮也及时进行了反思:在知道今天的大平军会主动进攻以后,清军就准备以守为主。先消磨掉大平军的锐气,再全军反攻。

可是这个战术却让清军陷入到了被动之中。不提阵前反水这样的意外。光说清军是以骑兵为主的,机动性强,攻击力强,就不应该一心死守。以己之短,击敌所长,这就是清军被动的原因。

还好,多尔衮及时地看到了这一点,他也马上调整了战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清军将会转守为攻,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用连绵不断地进攻,彻底把大平军给击溃。

随着战场上的硝烟散去,清军的火炮阵地是一片狼藉。仅有的几门还比较完好的火炮都是扭转歪倒,阵地上也已经是空无一人。清军的将军炮和大将军炮全部在刚才的火炮对轰战中损失殆尽了。

而大平军的火炮损失也不小,在刚才的战斗中,前后也被炸毁了十几门。可不管怎么说,清军远程火炮的威胁已经拔除掉了,现在的大平军可以全力进攻了。

所以当火炮对轰战进行到了后半段的时候,大平军的步骑炮方阵已经悄悄地推进到了自己火炮阵地的后面。这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炮兵阵地,防止清军骑兵的反冲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结束炮击的第一时刻,就对清军发起进攻。所以当两军继续开战的时候,首先发起进攻的依然是大平军。

而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大平军就要用火炮密集射击的方法,一块块地打散清军的部队,以此来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最终要把清军部队全部击溃。

这时候,刚才率先冲锋的十个方阵撤下去休整了,马守应率领的骑兵也撤了下去,连康正午和杜老六的部队,也都收缴了武器,安置到了大平军的阵后,暂时先看管了起来。而十个调上来的完整方阵,依然向着清军阵前前行。

按照多尔衮的命令,重新列阵好的清军也开始了前进,他们向前走了里许,依然是把橹车和大车排在最前方,做出一副防御的架势,以此来麻痹大平军。

直到两军相距只有一里左右的时候,清军终于是图穷匕见。他们散开了右方的防御阵形,露出了后面早已准备完毕的骑兵阵列。

随着战鼓声响起,长达百骑的骑兵线性阵列,向着大平军左翼的两个方阵猛扑了过来。

“火铳手轮射准备!”

“摆枪阵!”

大平军左翼两个方阵的军官们同时高喊着发布命令。这两个方阵的士兵,也立刻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前面迅速地排好了五排火铳手,而后面的方阵士兵也用脚踩着长枪的尾部,摆成了不同角度,立刻摆好了枪花阵。

只是一眨眼,清军就已经冲入了百步的距离,随着一声:“射击!”,大平军的火铳轮射就开始打响了。

第九百五十八章清军骑兵冲阵

清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