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等候)-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都用不上。”李自成笑着安慰道,“吴屠夫打下这些沟墙都用上了一天了。后面的沟墙还有不少,等晚上我再安排百姓们多挖上几条,堵他个三、五天还是没问题的。而且吴屠夫的手段应该都使出来了吧,儿郎们以后也不会再吃同样的亏。”

眼见着万人敌的巨大威力,汝宁军观战的军官们一时三刻还未缓过神来。薛永利摇摇头,笑道:“这东西确实好用,一、两下就把民贼给打跑了。姑爷!你还有多少好玩意没拿出来啊?”

“谁知道啊!”看着这样的战果,吴世恭也是心花怒放,“工坊司那些大匠可是发明了不少奇形怪状的东西,咱们汝宁军也用上了好几样。只要一用上,那些发明的大匠全都是名利双收,光专利费都收的手软,眼红得杨狗蛋手下的那些工匠们都是在嗷嗷叫呢。”

一旁的梁辉也笑着说道:“是该在火炮协里买上些这样的投石器。这东西一砸下去,比实心弹打出的一条线可要好上许多了。”

吴世恭点点头,说道:“各有所长,不过还是火炮好用些。这投石器射程太近,陕贼又吃了没防备的亏,所以不需要装备太多。不过我想了一下,是不是把万人敌做得小一些,让兵丁可以手掷出去,里面装上火药和铁片,落到敌军中炸开,这样的东西应该好用许多吧!”

薛永利一听以后,立刻对迟明他们说道:“记下了吗?”

迟明、黄定他们连忙点头,从怀中摸出本子把吴世恭的点子记下了。而吴世恭所描述的就是现代所使用的手榴弹呢。只要有了构想,那些工坊司的工匠们会在名誉和金钱的刺激下努力的。

“如松那里应该开打了吧!”薛永利又问道。

吴世恭点点头,道:“他那里应该和我们这里同时开打。不过陕贼绝想不到,我们给他们送上的大餐不是在这儿啊!”

“哈哈哈——!”

“现在到哪里了?”楚格拿着毛巾擦了擦自己满头的汗,问自己的亲兵道。

“已经过尉氏县城,快要到庄头了。”那亲兵答道。

“还是保持着快步走,不要让马跑起来。要注意给马喂食和休息的时间,等到一遇敌,就没咱们停歇的时候了。”虽然这样的命令已经下达了好几遍,但楚格还是婆婆嘴,又再次命令了一遍。

楚格率领着飞马镇九千多骑兵已经是出发两天了。为了这次他们的大范围机动,汝宁军把军中的驮马都给他们装备上,使得他们全部是一人双马。

而汝宁军此次的军事行动就是声东击西,以中路和右路的猛攻吸引住李、罗联军的主力,接着让飞马镇向着左路大范围地机动,冲过农民军的薄弱地点,直插到开封城的脚下。

而这次大范围机动既能够威胁到李、罗联军的后路,使得他们难以在正面阻挡住汝宁军的进攻,又能够让开封城内的军民见到援军,提起他们坚持下去的勇气。当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开封城放弃那个疯狂的掘堤计划,救出开封城内近百万军民的性命。

为此,一开始飞马镇的行动是小心翼翼的,速度也并不算最快,就是要延缓农民军发现的时间。可是只要一遇上了农民军,飞马镇就将立刻提速,要趁着农民军的阻截部队没反应过来之前,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开封城。

“大人!前面有民匪的游骑!”一位探子飞马来报。

杨如松把头盔戴到了自己的头上,接着拉下了面具,挥舞着马鞭叫道:“开始冲!”

那几骑游骑很快被飞马镇驱赶走。可等到万马奔腾了七、八里,飞马镇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农民军的大营盘。而在这营盘中,却没几个农民军的兵丁,远望着都是些老弱妇孺,明显都是农民军的家属。

领先的骑兵们立刻勒住了缰绳。那些老弱妇孺完全没有战斗力,没有命令,汝宁军的骑兵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办了。

“冲过去!”楚格毫不犹豫地下令道。现在的飞马镇不可能俘虏这些人,也不能被这个营盘阻挡住脚步。为了完成任务,楚格就狠心下达了这个屠杀令。

营盘中的农民军家属们见到了飞马镇的到来,立刻开始炸营了。鸡飞狗跳,孩子哭、女人叫,可是铁蹄滚滚,像一股洪流般淹没了整座营盘。

几位守营的农民军年老兵丁还想要抵抗,可被汝宁军毫不留情地砍杀。而对付那些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骑兵们也就是用马蹄踢踏了。

整座营盘是惨不忍睹,地面上也很快变成了血肉模糊的一片。这惨象看得汝宁军的骑兵都有些揪心,很多骑兵都开始主动避让那些正在逃跑的人了。

可是一万多匹马占据的宽度也太大了,根本避让不开多少人。仿佛是踏出一条血路般,这营盘顿时变成了一个血色地狱。

直到冲过了营盘,飞马镇的兵丁才发现自己和战马身上都变成了暗红色。许多兵丁的脸色都是惨败,很多人都忍不住呕吐了起来。

楚格回望着那个营盘,嘴蠕动了几下想要解释几句,可到了最后,他都没说出话来,只是长叹了一口气:“哎——!”

第八百二十九章战局变化

河南尉氏县,西姜寨。

“大人!民匪怎么挖了这么多的沟?咱们的马怎么过得去啊?”一名飞马镇的军官问楚格道。

飞马镇的长途奔袭,使得农民军根本难以反应。直到来到了西姜寨时,飞马镇才遇上了匆匆集合的七千多农民军部队。

而西姜寨这里,已经是朱仙镇包围圈的外围了,那支农民军就依托了已经挖好的壕沟、土墙等工事,要阻截住这支全骑兵的官军部队。

对于飞马镇来说,在野战中,打垮这七千农民军并不需要耗费什么气力,可是让骑兵去打攻坚战?那就有些难度了。

“让一团的都下马,排成步兵方阵。草!这平时都练过,还用得着我来教吗?”楚格立刻破口大骂道,“让后面的马驮上泥袋,帮忙着填沟。你们这帮兔崽子难道以为上了马就高人一等了吗?咱们可是汝宁军,该做步兵的时候就得做步兵,民夫的活也要干,要对得起每月的二两五钱银子(汝宁军骑兵的军饷)。”

“诺!”

在楚格的命令下,飞马镇第一团立刻下马排成了步兵方阵,骑兵所用的一磅火炮也拉了上来,在形成了步骑炮阵形以后,立刻向农民军的阵地发动了进攻……

凌晨,余子琏照例围绕着阳堌镇巡查一圈。可是今天他刚走到外围的土墙边上,就提起脚步向着墙头冲去。接着就趴在墙头上,瞪大了眼向外望去。

一旁的亲兵连忙上前举着盾牌护卫住他,可是余子琏却愤怒地推开了盾牌手,接着他指着土墙外,对着负责这边防御的军官吼道:“你眼瞎了,民贼都跑了。你还不知道?”

跟随余子琏巡查的幕僚和军官们立刻“呼啦啦”地全趴到了墙头上,只见到外面农民军的营盘里是死气沉沉的,安静无比,一副渺无人烟的样子。

“大人!昨晚上民贼闹得动静太大,小的就准备他们偷袭呢,根本没注意……”

“好了!你别说了!”余子琏挥手打断了那位军官的辩解。就算晚上看不清,早上也应该观察一下情况,甚至要派些探子出镇去打探一下,所以这军官所说的不是理由。

“你现在就带人出镇打探,如没打探清民贼的情况。你就别回来了。全军集合!准备追击民贼。”

“诺!”

……

等到黑云军全军集合完毕,余子琏也完全冷静了下来。出城打探的人也已经回来了,他们禀告道:农民军的撤退很匆忙,很多辎重都被抛弃了。看痕迹,农民军已经撤到了三十里以外了。

“大人!我们该如何?”左吟问道。

余子琏沉吟了一会儿。立刻命令道:“咱们不跟着民贼走,随他去哪里。听令:全军立刻向着开封前进。”

“啊?”幕僚们和军官们异口同声地发出了惊叫声。在他们看来。黑云军要么撤退休整。要么尾随农民军追击,怎么样也不会把开封城作为第一目标。所以他们对余子琏的命令就有些不能理解。

而余子琏看着众人的表情,就解释道:“既然民贼退得这么匆忙,那一定是汝宁吴鄙夫来了,至于剿贼,那也让他去费心吧。咱们就快些到开封。只要围解了,首功不说,功劳总有咱们的一份。”

杨廷麟听了余子琏的解释,也点点头道:“丰谷说得不错。早些到了开封城,向朝廷开口要粮饷也有了理由。”

有了杨廷麟的赞同,这决策也就定了下来。而余子琏所想的却不仅仅是这些。

既然判断了吴世恭出兵,作为一个很了解吴世恭的“情敌”,余子琏就知道汝宁军一定会达到出兵的目的。而包围阳堌镇的农民军撤退也证明了这一点。既然阳堌镇的农民军撤退了,那么开封城的农民军同样会撤退。因此,黑云军去开封城应该是毫无风险的。

而且余子琏也有着自己的雄心。第一步拥有军队他是做到了,第二步就是要为黑云军寻找一块根据地,可以为黑云军提供补给保障。

如果能在第一时间解围开封城,那朝廷肯定是会酬功的。虽然余子琏的做法有些投机取巧,但在与吴世恭的竞争中,余子琏有信心占据上风。

而到了那时候,余子琏就可以为黑云军在豫北寻找一块落脚点。就是汝宁军实际控制了河南全境,余子琏也可以把黑云军带到北直隶寻找一块地盘,毕竟杨文岳已经战死,北直隶那里就有了空缺。而这么一来,黑云军的生存壮大就有了物质保证。

崇祯十五年九月初九,汝宁军全军开始猛攻李、罗联军的防线,开始展开救援开封的军事行动。

十日,东路杨如松、书墨部突破农民军的防线,并击退了农民军的反扑。当日晚,处在阳堌镇的农民军撤除了包围,向着西面李、罗联军的主力撤退而去。

同日,左路大范围穿插的飞马镇马踏李、罗联军的一个后方家属营地,造成了二万多农民军家属的伤亡。

十一日,得知解围了的黑云军在余子琏的率领下,急行军赶往了开封城。

同日,向着西北开封城方向而行的杨如松、书墨部恰遇撤退的阳堌镇农民军,在一次侧翼猛攻以后,打得这支农民军丢盔弃甲,死伤并被俘了一万五千多人。要不是汝宁军急着救援开封,可能这支农民军将会全军覆没了。

同日,西路汝宁军的飞马镇遇上西姜寨的农民军,他们开始了艰苦地攻坚战,一步一步冲过农民军所修建的工事。虽然战斗进行得还算是顺利,不过飞马镇赶往开封城的时间却被耽搁了。

当天下午,李自成和罗汝才得知了各地战报以后才发现,正面的汝宁军正吸引着他们不能随意移动呢,而东面和西面却出现了汝宁军的大军,这三路官军已经形成了一个半包围圈,有种一口把李、罗联军的主力吞下去的架势。所以在慌乱之中,李自成和罗汝才立刻下达了全军大撤退的命令。

第八百三十章正中下怀

李自成看着自己的部队乱糟糟地在大道上跑着,将士们都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他忍不住摇了摇头,三次攻打开封都未果,确实对闯营的心理打击太大了些。

宋献策骑着马挤了过来,一见到李自成,他就立刻在马上拱手说道:“闯王!对不住!学生没想到吴总兵出兵会如此迅猛。”

李自成却向宋献策挤出了一个笑容,他挥挥手,装出了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说道:“管先生何事?时运差了些啊!哎——!”

李自成也不会无故迁怒他人。在战前,宋献策除了估算汝宁军兵力时有所误差以外,对于汝宁军是否会出兵却有个准确的判断。

而仗没有打好,那就是闯营将领和部队的事,与宋献策这些军师没什么大关系。所以说,现在的李自成对宋献策他们的倚重可以说是非但没下降,反而是更上一层楼了。

“那学生还有几句话要说!”开场白以后,宋献策就要说出主要内容了。

“先生请讲!”

“现在我们闯营后撤,所需的就是时间。如果汝宁吴总兵逼得太紧,我们的损伤也会伤筋动骨。所以学生以为:再派个使者到吴总兵那里谈谈吧。”宋献策说道。

“那吴屠夫怎么会谈?怎么肯谈?都这样往死里打了,还做那青天白日梦呢。”一旁听着话的刘宗敏立刻嚷嚷道。

“宗敏!你干什么啊?”李自成立刻开口呵斥道,接着他对宋献策说道,“先生别管这个粗人,您是诸葛亮一样的人物,我老李在这里听着呢。”

宋献策依然保持着恭敬的态度,微微躬身说道:“去和吴总兵分说一下。他现在的权势地位都来自围剿咱们义军。如果我们义军走投无路了,他就不怕鸟尽弓藏?还是双方让一步,谈个地盘,互不侵扰为妙。”

“那吴屠夫会答应吗?”一旁的高一功奇怪地问道。

“敢问高将军一句,您见到吴总兵的兵逼上来了吗?学生估摸着,他也在等着咱们的使者呢。不过我们也要快,就怕他到时候改主意呢。闯王!诸位将军!你们再仔细回想一下,当年八大王被左贼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也是这样对左贼讲的。”宋献策显得是胸有成竹。

确实,当李、罗联军在中路汝宁军面前撤退的时候。汝宁军却没有尾随追击。而闯王的那些军将在当时都在忙于逃跑,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个反常,可现在经宋献策一提醒,他们立即都回过味来了。

“宋先生!这事就劳烦您了。挑一个口齿伶俐些的,再到库房随意取用礼物。多拿些没关系。只要把事办妥,那些财物没什么了不得的。就是那吴屠夫要军功。也……。哎——!”李自成毫不迟疑地说道。

可是说到最后,李自成想起了自己又走起回头路来了。在逃亡时,送些老弱妇孺的人头给官军斩杀,那还是他当流寇时经常做的。而现在的李自成已经要建立正规政权了,那保护百姓也就放在了首要,起码也要做些门面功夫。可是为了这次脱身。李自成又恢复到了流寇的本性里来了,这让他自己都感到相当憋屈。

而见到了李自成的叹气,宋献策又安慰道:“闯王!其实您根本不必灰心。这一次只是出了意外,按照实力来讲。咱们闯营就不比吴总兵的兵差。”

“哦!”李自成是精神一振,这时候的他,就是想听些鼓舞士气的话。

“您想,咱们原先设想的是围开封、埋伏吴总兵,兵力是咱们闯营占优的。可谁也没想到东面兰考县的方向,突然出现了一支官军。这样一来,咱们闯营才顾此失彼,造成被动的。再加上吴总兵的打法与其他官军有些不同,所以我们跑上来才吃了点亏。真的在下次碰上了,只要我们有了防备,与他相比怎么样也会占优的。”

“宋先生说的好!”没等李自成说话,刘宗敏就立刻大叫道,“快些传令下去,把宋先生的话传到每一位兵丁的耳中。”

宋献策也向刘宗敏点头致谢。他在心中暗暗想道:“这刘宗敏别看外表粗鲁,可却有颗七窍玲珑心。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挠到了李自成的痒处,可又做出了得罪每一个人的样子,消除了对李自成地位上的威胁,怪不得会成为闯营的二号人物。”

宋献策又对李自成献策道:“现在咱们闯营一走,开封城之围被解,那么兰考的官军肯定会和吴总兵抢功。我们可伪造吴总兵通敌书信一封,装作不留意中遗失到兰考的官军手中。如果朝廷杀了吴总兵,那正好为我们去除了一个大敌。就是不上当,以后各路的官军也会有心病,会各自提防,让我们有了可乘之机。”

“好啊!”李自成欣喜地一拍大腿,高兴地说道,“有了先生你们,我老李真是如虎添翼。”

“闯王!学生还有一句话要说。”宋献策看到四周都是李自成的亲信,接着小声说道:“正面为敌,就是咱们闯营占优,那优势也有限。万一打仗,也就是个鹬蚌相争的局面。而曹操这次可不怎么听话啊!……”

李自成立刻拉下了脸,对着宋献策点了点头:“你的意思我老李都明白了。如有将来,我老李定与先生您和诸位兄弟共享天下。”

……

“跟你们的大王说一声:你们陕人就回到陕西去,随你们怎么闹都行,就别再到我们河南来了。”面对李自成派来的使者,吴世恭装出了一副粗鲁的武官相,脏话是连篇,“草!把我们河南闹得鸡犬不宁了,让我们豫军被家乡父老戳着脊梁骨骂吗?还只送了这些礼,废铜烂铁的没什么值钱货。都打下了洛阳了,不知道送些王府里的妃子和宫女吗?算了,这次本官就大方一回,放你们一条生路,算在江湖上结个交情。再有下一次,可别怪本官不客气。”

“谢过吴将军了!”那些使者立刻笑道,“在下一定会把吴将军的话带到闯王那里的。”

等到那位使者离开,薛永利笑着对吴世恭说道:“姑爷!您也演得有些过了吧!这副模样,谁还会相信吗?”

“还说不定他们真的信。”吴世恭也笑着说道,“外人以为我怎么样,那我就这样表演嘛!这就叫给他们些爽点,逗他们开开心。”

“哈哈哈——!”俩人顿时相视大笑了起来。

笑过一阵,薛永利又说道:“那如松、书墨那里倒打得起劲了,前后剿灭了民贼近二万。让他们悠着点,他们倒是来劲了。”

“这我也没想到。那书墨不是喜欢缩在自己的乌龟壳里的吗?怎么转性子打进攻战了?看起来这些天天太热,他的脑子也有些烧糊涂了。”吴世恭也开玩笑道。

“哈哈哈——!”

“楚格那里打得有些不顺,伤亡倒是不大。不过他那里来了封告罪的信,为了赶路,他们飞马镇斩杀了民贼二万多妇孺。”薛永利又说道。

吴世恭点点头,道:“这事我也刚得知。回封信过去,让他安心吧!这年头不好,百姓们都活不下去。为了救更多人,有时候也只能做些违心事了。哎——”

见到吴世恭的情绪有些低落,薛永利立刻岔开了话题:“不管怎么说,那李贼来和谈,却正合咱们心意。咱们本来就不想与他硬拼,如果他能走掉,其实对我们汝宁军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正是!”吴世恭也是点点头,“要不然谁会放跑他们呢?起码也要让他们来个伤筋动骨。不过现在的情况也更妙。那李自成出手倒大方,送给我的东西都要超过十万两了。不过都是些古董玉器,要出手也很麻烦。连金银都很少,还不如折价给我们送来粮食,省的我们自己麻烦了!”

“姑爷这话可千万别让袁掌柜听到啊!”薛永利也开玩笑道。每次汝宁军处理缴获,都让四海商行大发一笔,所以薛永利才开这样的玩笑。

“传令吧!让楚格让开道,也叫如松别追得太紧,开封城那里,就永利叔您去吧!”考虑了一会儿以后,吴世恭开始下令了。

“怎么?姑爷您不去开封?”薛永利惊讶道。

吴世恭点点头:“那里的官太多,虚情假意的我还不自在呢,就不进城了。不过永利叔,去了开封以后,你要让陈永福乖乖地过来。”

“唔!”薛永利也是点点头,“这样也好。反正我们也做到了解围开封,又守信让民贼跑了。这两边都有交待,姑爷您千金一诺的名声估计也会更响亮了。”

“谁要那名声!”吴世恭谦虚地挥挥手笑道,“其实给你永利叔说句悄悄话,这么多年来,一直守信也守得我有些累了。我一直琢磨着,什么时候能悔一次诺,阴别人一下就好了。”

“哈哈哈——!”

第八百三十一章开封协议

“噗嗤!”

一打开那封刚缴获的信,余子琏就被逗乐了。见到身边的人都看着自己有些疑惑不解,余子琏就含笑把那封信递给了杨廷麟和左吟他们。

而这封信也把杨廷麟他们给逗乐了,这么明显的挑拨离间,真的是太侮辱他们的智商了。

“不过拿到此信也烫手。”因为与余子琏接触的时间不长,所以杨廷麟也是点到为止。

“那就进了开封以后,交给高巡抚吧!最多咱们再写一封语义含糊的奏章,一起呈上去。让朝廷自己来处置。到时候朝廷怎么对付吴汝宁,咱们都有说辞。”左吟建议道。

余子琏摇摇头,不赞同左吟的建议:“无论我们怎么做,都逃不掉一个妒贤嫉能,而且还得罪了吴鄙夫。这次本官是要为黑云军找个地,也许还要与吴鄙夫打交道,所以事先不想节外生枝。再说,吴鄙夫现羽翼已成,区区三尺书,能奈他何?何必枉作小人呢?”

“可如不上呈,就怕事后朝廷得知,不利于东翁啊!”左吟辩解道。

“本官如此募兵征粮,早已民怨鼎沸。如没有黑云军,少了此事依然前路荆棘,可有了黑云军,多此一事也依然无妨。”余子琏回答道。

“那大人想要如何处置?”左吟问道。

“等进了开封,本官将把此信亲手交给吴鄙夫。如他愿把汝州再次交由本官,那就是最好了。就是没了结果,也是结个善缘。”余子琏答道。

……

九月十三日,余子琏的黑云军赶到开封城。第二日,三路汝宁军也先后来到开封,开封城之围被解。

九月十五日。李、罗联军都已撤至开封城以西地区,全军向着河南府前进。

在之后的十余日里,追击的汝宁军与农民军是若即若离,仿佛是恭送着他们的出境。而开封战役也就此结束。

在这场战役中,李、罗联军的损失并不大,除了二万多老弱妇孺的伤亡以外,兵丁的损失也只有二万多。相对于李、罗联军那庞大的人数,这些伤亡也就少之又少了。

而官军这边,杨文岳部七千多人几乎是全军覆没。余子琏的黑云军虽然最后的总兵力没什么损失,但招募的新兵也损失了近三成。汝宁军这边。全军伤亡六百七十三人。

可相对于汝宁军如此少的伤亡人数,现在的汝宁军已经是完全控制住了豫东和豫中地区。可谓是战果辉煌,完全达到了战前的目的。

之所以汝宁军不去占据豫西地区,甚至连汝州城都不进驻,就是要给李、罗联军让开一条通道。希望他们去往湖广来次欢乐自驾游。可惜的是,李、罗联军盘踞在河南府以后。却也不肯挪窝。使得汝宁军都有些无可奈何了。

不过汝宁军也在尾随到河南府边境时,停止了脚步,不再追击了。这使得中原的战局暂时平静了下来。不过在开封城内,各方势力为了自己的利益,却进行了长达二十几天的“激烈战斗”。

一开始,靠拳头吃饭的汝宁军军官们玩不过那些靠嘴皮子吃饭的文官们。但汝宁军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于是谈判就陷入了僵局。直到张学斌和吴世礼被吴世恭紧急调往开封,谈判的僵局才被逐渐被打破。最后经过了一番争执、妥协,各方才达成了以下协议:

首先就是要解决豫东、豫中地区的无政府状态了。说的简单点,就是这些地区的官员该由谁来安排。最后。汝宁军在此点上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那些地方上缺额的有品级官员(主要是知县),七成左右由河南官府安排,余下的三成才归汝宁军。当然,安排的人员原则上也要得到双方的认可。

作为交换条件,高名衡这些河南高官也答应,在农民军未剿灭之前,境内的治安由汝宁军解决,并且默许汝宁军在河南推行《三项法令》。这么一来,乡一级的基层官员其实都被汝宁军给掌握了。从实际权利来看,汝宁军也不算吃亏。

其次就是军队的安排了。河南官府同意了吴世恭名义上统帅河南所有官军(不包括余子琏的黑云军)。其实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吴世恭因为有了“荡寇”将军的名号,所以在名义上是高了其他总兵一等。而这次,无非是官方的再次重申。

而此决定一做出,陈永福就亲自出了开封城,到吴世恭处来拜见。这时候的陈永福肯定不敢违令,儿子陈德到现在还被吴世恭给捏着呢。

不过此次拜见还算是愉快。在陈永福回开封以后,他立刻把其统属的九千豫军开出开封城,听从吴世恭的指挥。而吴世恭也将让梁辉率领汝宁军的一个协,与陈永福部编成一个新的镇,开往与豫东北太行山地区,去剿灭此地区残留的盗匪、流民。

而汝宁军将开进开封城一个团,他们将与高名衡的一千五百巡抚标营共同负责开封城的防御。

最后就是余子琏的黑云军的安排了。

河南官府和汝宁军都承诺:如果收复河南府,将把河南府作为黑云军的驻防地。不过现在河南府还在农民军的手中,为了补偿黑云军,汝宁军将把这次开封城付出的十五万两开拔费转交给余子琏。

并且河南官府和汝宁军还答应:将把这次解围开封的首功让给黑云军。并且向朝廷大力推荐余子琏,让其能接任战死的直隶总督杨文岳遗留的官职。当然,朝廷方面的操作,那就要余子琏自己去费心了。不过关于此事,河南官府和汝宁军都会使劲的。因为黑云军毕竟是客军,没人想让他留在河南。如果余子琏继任直隶总督的话,那他的黑云军就可以开往北直隶去了。

所以对黑云军来说,此次协议所获甚多。而在这其中,也有余子琏主动交给吴世恭那封伪造信的原因。

而此次协议,各方是各得其所。但是要看出,对于汝宁军的强势地位,河南官府其实已经是无可奈何了,在很多地方也就默许了汝宁军的“越位”。

另外还能看出一点,在很多方面,比如:缺额官员的任命;豫军的指挥权的确定等,河南地方都是自己决策,不再通过朝廷了。而这也证明了,大明帝国的离心力也是越来越大了。

第八百三十二章烟消云散的三边军

此次开封大捷,也给了崇祯皇帝和大明朝廷打了一针强心剂。崇祯皇帝立刻要求河南的汝宁军和黑云军加紧追击。更严令三边总督孙传庭的秦军加快出潼关,夹击在河南府的李、罗联军。

在年初,当汪乔年兵败身死,崇祯皇帝从诏狱中重新启用孙传庭时,曾在召对时问他需要多少兵?而孙传庭《铁窗泪》已经唱了三年,对外面的情况不了解,以为农民军的力量还是同当年一样,因此随口回答:有五千精兵就够了。

可是孙传庭到了山西一了解,农民军已经是势大如斯,而秦军已经名不符实,于是他的战略思路立刻转变为,拥兵拒守陕西,不愿出潼关作战。

到了六月间,开封被围,崇祯皇帝多次催促孙传庭赴援,孙传庭总是强调兵饷不足,无法出关作战。并上疏道:“非练兵二万,饷百万不可。”

这个上疏一下子把崇祯皇帝给激怒了。自从崇祯元年的袁崇焕开始,这些统军的督师屡次三番是先夸上海口,占据了职位再说。接着就向朝廷层层加码,并要挟朝廷,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这怎么不让崇祯皇帝怒火中烧呢?

相比较而言,虽然当年的杨嗣昌总是要求巨额的粮饷供应,但他总没有欺骗崇祯皇帝,这矮子里拔长子,也怪不得崇祯皇帝如此信任他呢。

确实,这次孙传庭可能不是故意欺骗崇祯皇帝的,但是崇祯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