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等候)-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这只“怪兽”的愈合能力还相当惊人,缺口是越来越小,逐渐地弥合在了一起,竟然在阵前又绽放了“死亡枪花”,这使得余下的清军也不敢再冲阵了。

更为不妙的是,随着后方和西侧增援的火铳手的到来,一轮轮齐射不断地把清军打落马下,眼见着这个方阵已经是转危为安了。

“快鸣金!让他们回来再整队吧!”麻扎里无奈地下令道。前面清军的马匹已经没有了速度,再冲阵,即不能依靠动能冲溃阵形,又撞上了枪林白白送死,也只能够先行撤退了。

随着鸣金声的响起,麻扎里的心中是万分懊恼:“如果自己的兵力没有被抽调到谭图那里,再接再厉地反复冲阵,自己的部队一定可以把这个方阵冲崩溃的。”

可是转念一想,麻扎里脸上又忍不住浮现出一丝苦笑。二千骑兵,去冲一千步兵组成的方阵,竟然还觉得兵力不够,这简直是八旗铁骑之耻啊!

“管新是吃草的啊?他的炮兵协怎么还未准备好?”

麻扎里在懊恼,而赫飞却在大发雷霆。按照原计划,一打退清军的冲阵,现在应该是炮兵的突前集群轰击了,可是管新的炮兵协刚刚回来,根本还未准备好突击,所以赫飞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清军冲阵的骑兵安然撤退。

这次的冲阵,清军损失了三百多骑,而汝宁军的兵丁伤亡了近四百,从步骑对战来说,应该说汝宁军防御得相当漂亮,可是赫飞根本不满足这样的战果。

如果紧随着炮兵突前集群轰击,再接着骑兵的掩杀,赫飞有信心起码留下清军的千余骑,可是现在煮熟的鸭子都飞走了,这让赫飞怎么不火冒三丈呢?

而传令的亲兵也知道赫飞是心急了,炮兵协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拉回,并做好再次突前集群轰击的准备。可是见到赫飞在大发雷霆,他也只能够一言不发,立正并承受着赫飞的怒火。

“快些去,再给管统领说一声,下次如果他再不准备好!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其实在内心里,赫飞也知道自己有些强人所难,可是他的压力确实太大了。

“传令!前面两个团分散队形,快速跑到后面两团后列队。列队完毕后,全军再次向前。”赫飞接着下令道。

见着清军在整队,赫飞就要把中路和西侧的前后两团换个位置,毕竟前面两个团已经发生过战斗,伤亡和体力消耗都不少,所以赫飞就要调上生力军。

“咦?”麻扎里的一位亲兵突然奇怪地叫到,“佐领大人您快看啊!”

正在指挥整队的麻扎里立刻看向了汝宁军的方向,只见对面明军前方的两个方阵突然在号鼓声中散去了队形,所有的明军兵丁都向着后方跑去。这让麻扎里的脑海中立刻是一片空白。自己千辛万苦都没有把对面的明军阵形击溃击散,可现在他们倒自己散去了队形,这算是怎么一回事啊?

而在后方观战的多尔衮也见到了汝宁军的这个变化,他与周围的清军军将、亲兵,也都在马上挺直了腰,带着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汝宁军前面的两个方阵自行溃散。

除了救治、搀扶伤员的医护兵,所有散去的汝宁军兵丁都飞快地向着后方跑去。

两个团的团长率先跑到了位置,而紧跟着他们,并在他们身后站立的则是这两个团的掌旗官。这两位团长都是斧枪驻立,高声喊道:“全团列阵!“

于是以这个团长为基准,第一列兵丁在这团长左侧与他对齐,然后后面的队伍又是以这第一列排队,很迅速地就列成了方阵。

这让观看的多尔衮、麻扎里他们差点跌落了眼珠。对于这个时代的军队来说,部队一散去,那就只能够到几十里之外的安全地带去收拢了,因为根本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列队完成。所以在战场上,是没有军队会主动散去阵形的。没想到对面的明军不仅敢散去,而且可以迅速列阵,这让多尔衮的背上忍不住升起了一股寒意。

“用兵以能聚散为上!”多尔衮忍不住想起了府中汉人幕僚说过的这句兵家名言。这样可以短时间内列阵的军队,就算是打垮了也能很快聚集,简直就像牛皮糖一般可以死缠烂打,正是所有将领都最不愿意遇上的对手。

可多尔衮转眼一看,又见到了周围的清军军将也都是一脸郑重,于是他立刻仰天大笑道:“哈哈哈——!,击败这样的对手才有味道啊!”

随着多尔衮的笑声,清军的军将也陪着大笑了起来。

吴世恭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汝宁军经常训练的,最常规的散乱队形、快速整队,却引得多尔衮他们心生寒意。如果他知道的话,可能当年穿越的时候就会把张艺谋给绑架过来了,现在再动用汝宁军给清军表演一个奥运会的开幕式,说不定多尔衮他们都吓得屁滚尿流了。

就在多尔衮用话语鼓舞周围士气时,他终于等来了今天作战以来首个好消息。去清军炮队监督的那几名亲兵兴奋地飞马来报:“王爷!将军炮架好了!将军炮架好了!”

多尔衮立刻是大喜过望,他立刻下令道:“快些叫麻扎里停住,不需要再冲阵了。再让全军都准备好!传本王的令,将军炮立刻射击!”

四周的传令兵纷纷飞驰而去,而清军这时候也不需要再维持什么散兵线了,所有的骑兵也都集合成了一个个骑兵集团,而这些骑兵集团也都往阵前缓缓地前行了。

而在这时候,再次列队完毕的汝宁军,正踏着鼓点的节奏向前而行。他们并不知道,清军的炮口已经瞄准他们了。

第六百七十六章急转直下

“噔噔噔”,配合着鼓点声,汝宁军的兵丁齐步向前,面对着前方聚起的一个个清军骑兵集团,那些兵丁并没有惊慌。在赫飞的命令下,汝宁军已经把几乎所有的火铳手都集合在了前方,而且更把团属火炮都调了上来,在这么强大的火力支援下,汝宁军的方阵起码可以抵御住比刚才冲阵还要强上一倍的骑兵集团。

而清军在缓行几步以后,就不再向前,而他们好像都不敢正对着汝宁军一样,都聚集在两个方阵的斜侧面。仿佛是一种束手无策的样子。

“等我们再逼近,看你们怎么办?”在后方指挥的赫飞有些得意地想道。

……

“发炮!”清军的炮兵统领大声下令道。

“轰轰轰——!”一阵地动山摇。

将军炮本来威力就大,清军炮队统领也生怕误事,所以这火炮装药都装得十足十。所以在这杀声震天的战场上,所有声音都被火炮的震耳欲聋声给淹没了。

将军炮的巨响,让汝宁军所有的将士都是震了下,顿时发生了短暂地失神。接着活着的人才发现周围是血肉横飞,汝宁军一下子被打蒙了。

而这时候前排的汝宁军兵丁终于看见了在清军骑兵集团让出的空档后,大约一千五百步左右的距离,那还在冒着硝烟的十二门大炮,

“散开些!散开些!”

“不得擅动,违者军法处置!”

各级的军官都在声嘶力竭地维持着阵型,可看着身边血肉模糊的战友,满目过去都是些残肢断臂,还有那些重伤在那里等死的伤员,再坚强的士兵也会心神震动。已经不能再按照操典规定的正常列队和战斗了。

汝宁军成军至今,最大的优势一直是火器,尤其是火炮,一直是稳稳吃住敌军的。没想到今天竟然在“落后”、“愚昧”的清军身上吃了大亏,汝宁军上下都有种做噩梦的感觉。

清军的十二发炮弹,把汝宁军中间方阵的左侧和左翼方阵的右侧扫了十二条血肉通道,让这两个方阵立刻是处于了半残废状态。

可这还没完呢。在六、七十吸以后,清军的大将军炮进行了第二轮齐射,汝宁军的阵列终于有些维持不住了,如果不是有着清军骑兵集团的虎视眈眈。如果不是汝宁军的军法相当严酷,向来是株连九族的,恐怕很多士兵就要丢下武器向后逃了。

而这时候的赫飞才反应过来,他大叫道:“向后撤!向后撤!”

几名传令兵飞马疾驰,他们狠狠鞭打着马。简直就想飞过去。可毕竟离最前面的两个方阵还有一段距离,他们没跑几步。清军的第三轮齐射发射了。三轮齐射以后。汝宁军中间的方阵和左翼方阵的右侧已经被打得稀稀拉拉了。

“炮兵!开炮啊!把鞑子的炮给打掉啊!”赫飞声嘶力竭地大喊道。他的心中是万分懊恼:自己怎么会没防备鞑子的火炮呢?而且一步步地陷入了鞑子的圈套。现在的他,终于明白清军为什么要对汝宁军运动这么敏感了。

“炮兵!开炮啊!把鞑子的炮给打掉啊!”在后方观战的吴世恭也在声嘶力竭地大喊道。

吴世恭和赫飞都不知道,不是管新的炮兵协不肯打,因为此次出征需要的是机动性,并不需要攻城,所以炮兵协就没把九磅和十二磅的火炮带出来。而现在汝宁军中威力最大的六磅炮射程又不够。并不能射到清军的炮阵中。而现在的管新正催促着炮队向前,要抵近射击清军的炮阵呢。

可是吴世恭和赫飞很快发觉:已经不需要拔掉清军的火炮了,清军的骑兵集团已经合拢了空档,开始小跑。准备开始冲阵了。

多尔衮四周的清军军将和亲兵看到大将军炮的威力,都是在欢呼雀跃,今天的战斗中,清军一直处在下风,这让那些几乎没有尝到过失败的清军军将是相当憋屈,而现在终于是到了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多尔衮也是压抑住自己心中的喜悦,一边看着前方麻扎里和全贵准备冲阵,一边笑着吩咐回到自己身边的谭图、济郎阿和图贝里道:“谭图、济郎阿!你们快些过去准备,跟在麻扎里和全贵后,在中路突破明军,直冲明军主将所在,最好能够斩将夺旗,当然能俘虏最好,那明将倒是个人才啊!图贝里!你带着八旗儿郎也随时等候命令,争取一击把这支明军全歼!”

“喳!”仨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可是一顿之后,谭图又说道:“王爷!可别叫炮队的那些奴才再开炮了,前面冲的可都是咱们国族的健儿!”

这扫兴的话立刻让多尔衮勃然大怒,他怒喝道:“你以为本王不晓得吗?废话再多,本王亲手斩了你!”

……

看着谭图落荒而逃般逃向了自己的部队,多尔衮再次强压住自己的怒火,他想到了谭图所在的正黄旗,于是在心中暗下决心:“早晚要有一天,本王要让盛京的天变白!”

“妹夫!我带着儿郎上去吧!今天咱们已经杀了这么多鞑子了,也不算是亏,先撤吧!我来断后!”见到吴世恭一副痛心、懊恼的模样,李禄也暗自叹了一口气,这转眼间,就从优势转为了劣势,这让李禄的心中也很不好受。

虽然李禄也知道吴世恭一直很照顾自己的部队,但是面对危局,甚至已经初现败局,他还是想和吴世恭同舟共济的。

“李大哥!也不说矫情的话了。”见着对面的清军骑兵逐渐地靠近,吴世恭也知道一定要动用预备队了,“你就到左翼骑兵那里,听那里的骑兵统领安排吧!还有……还有,你自己可千万小心!”

“我看你才是真矫情呢!”听到吴世恭答应了下来,李禄笑着说道。接着他就带着自己的亲兵回部队准备出发了。可没跑了几步,李禄却回头笑着向吴世恭挥挥手道,“妹夫!别小看我!咱可是京城出来的爷们!”

第六百七十七章肉山血海

面对着清军骑兵的靠近,前方两个方阵残留的兵丁已经手足无措,有几位兵丁甚至转身就逃,立刻被余下的那些军官砍倒在地。

那些军官纷纷大叫:“列阵!挡住鞑子!”

“弟兄们拼了!人跑不过马啊!”

“谁逃!斩!家人永世为奴!拼了!”

“大人在我们身后呢!”

……

在军官们的强力约束下,这些残留的兵丁终于粗粗地列阵,而余下的火铳手也都排列到了阵前,紧张地等待着清军的冲阵。

汝宁军左翼的骑兵和战车队中。

“王团长!你带着你那骑兵团立刻支援中路,务必要多挡住鞑子骑兵一些时间,绝对不能让鞑子冲破中路!”楚格命令道。

“诺!”

眼见着骑兵团已经集合了自己一千多骑开始整队,留下的骑兵营营长问楚格道:“大人!为何我们不全军出动呢?”

“还没到时候!”楚格一边说,一边紧张地盯着战场,“还没到时候,要相信赫统领和步兵的兄弟,现在的他们还撑得住。我们随时准备好,准备关键的时候给鞑子一击。怎么?难道你以为我们汝宁军会败吗?我们汝宁军就是进攻!就是胜利!”

在今天的战斗中,楚格一直约束着左翼汝宁军的一千五百骑和战车队在准备,就像是一条毒蛇般的,盘旋着准备给清军致命一击。

尤其是战车队,汝宁军这次除了把那二十辆仿古的战国战车带出来以外,还把炮兵协护卫火炮的,四十辆全封闭,发射一窝蜂的战车都集中到了这里,就想着动用这些新颖的战车给予清军大量杀伤。可是现在赫飞觉得时机未到。所以他还是把战车躲藏在留下的那个骑兵营中,等待着时机的出现。

汝宁军右翼。

“全军向西,两个步兵团插到中路和左翼的前面,挡住鞑子的冲阵。骑兵以各营为队,护卫住步兵团的前进。等步兵团到位以后,所有骑兵跟着我老李去会会鞑子的火炮。诸位!我汝宁军必胜!为保住全军!准备忠烈祠见吧!”李三河笑着命令道。

由于右翼的两个步兵团和两千骑太靠前了,所以在刚才的激战中他们只能做个旁观者。但是见到本阵有险,指挥右翼的李三河就下令让右翼的部队横插到中路和左翼的方阵之前。

可是这样的运动,这支部队将要受到北面和西面,两个方向的清军进攻。还要在运动中对抗清军的骑兵,而且步兵很难列成枪林,所以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再加上为了彻底消除清军将军炮的威胁,李三河还准备在右翼部队到位以后,冲击清军的炮阵。这简直就是一个九死一生的冒险任务。可在这时候,李三河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而右翼汝宁军这四千人。也毫不犹豫地在李三河的指挥下。开始了向西的运动。

赫飞看着清军骑兵排好了阵列,已经开始快步走,就知道他们就要开始冲锋了。于是他大声令道:“给大人禀告一声:指挥权移交给大人。这里的人全部集合、列队!准备随我老赫战斗!”

赫飞观察着清军的架势,明白他们一定是要对着汝宁军损失最惨重的中路冲阵,而汝宁军前面两个团基本上残废了,根本挡不住清军的冲阵。而后面中路的这个团。也已经在刚才麻扎里冲阵的时候损失惨重了。

为了保险,赫飞就集合了身边亲兵、军官,以及护卫自己的一个骑兵连,共三百多骑。准备着随时支援汝宁军的缺口。赫飞怎么样也不会让清军冲到吴世恭所在的本阵前的。

虽然汝宁军的各路指挥官反应很快,但调动部队毕竟需要一些时间。而在这时候,清军骑兵已经开始了冲刺。而在前面的汝宁军两个残阵立刻摆放好了枪林,余下不多的火铳手也立刻开始了齐射。

可倒下的清军人马,仿佛就像是大海浪中的几朵小水花一样,立刻被清军的铁骑洪流给淹没了。而汝宁军以长枪为拒马,高声喊叫着等待清军骑兵的撞击。

可清军冲锋进了五十步,他们同样的招式又使了一遍,他们又勒住了缰绳,取下骑弓,开始向着汝宁军的方阵抛射了。

这次清军抛射的骑兵相当多,真的是一场箭雨,刚被炮击打得惊魂未定的汝宁军兵丁再次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就算是在箭雨中没有受伤的人,他们的内心中也动摇了。

而这次清军也没有下马步射了,连抛射也只进行了一、两轮,接着他们又提起了马速,向着汝宁军的这两个方阵冲锋而来。

中路的那个方阵被一冲而垮,而左翼的那个方阵在坚持了一会儿以后,也一下子垮掉了。被踩死、撞飞的兵丁也就死了,被撞散的汝宁军兵丁就拼命往着后面跑。

“轰”的一声,一名绝望的团属火炮炮手点燃了火药桶,立刻引起了一阵爆炸,可是被炸空的那块平地又很快地被清军骑兵填满。有几位炮手也要有样学样,想去点燃火药桶,可是他们立刻被清军骑兵给淹没了。

清军的骑兵也不追击逃散的那些汝宁军兵丁,他们开始分成了一个个小队,冲撞着残留的一个个聚集小部队,要把这里的汝宁军彻底打散。当然,他们也顺手杀死了经过的一切汝宁军兵丁。

可就是在这时候,很多的汝宁军兵丁也没有丢下自己手中的武器,他们更多地还是拿着长枪、斧枪,即便是因为这武器拖累了自己的速度,被身后的清军骑兵给撞倒,也不肯放下。

整个场面太混乱了,有些兵丁被挤压在了一起,身前身后都是自己的战友,十几尺长的长枪甚至在这拥挤的空间中都不能平伸,而要竖立起来,还要跌跌撞撞的被人朝着后面拥挤运动,所以根本没办法去刺杀、砍杀。

而见到此地大局已定,清军后队的五百多骑就不顾这个战场了,他们向着中路汝宁军的后一个方阵猛扑了过来。

“开炮!”管新率领的骑兵协匆忙地在后面方阵前布了十几门火炮,接着他就立刻下了开炮的命令。

等到这十几发炮弹一飞出,管新根本就顾不得观察炮击的效果,接着大声下令道:“装霰弹!”

因为火铳手大多数都被抽调到前方去了,所以后一个方阵的火铳手很少,管新的这十几门火炮就是作为加大的火铳用的。可在这时候,实心炮弹根本发挥不了威力,所以管新也顾不得误伤了,先把炮膛中的实心炮弹发射出去,再抓紧时间,用最快速度装填霰弹。

看着清军的骑兵越来越接近,后面方阵中的汝宁军兵丁都为炮兵捏着一把汗。真是考验炮兵的训练成果和心理素质啊,那些汝宁军的炮兵,根本就不用眼去瞧瞧那些接近的清军骑兵,他们就是在忙碌地装填着弹药,生怕自己分心。

离炮兵最近的清军骑兵已经快要冲到炮口了,他们已经凶神恶煞般地扬起了刀,可在这时候,那些炮兵终于装填完毕了,点炮手早就把火绳掐到最短,所以火把一点火门,火炮立刻就炸响了。

“轰轰轰——!”,火炮发出了一阵阵闷响,装填的铁砂在炮口形成了一片扇形的死亡地带,立刻把二十步之内的人马都撕成了碎片,连稍远一些的清军骑兵的马匹,都被铁砂打得疼痛难忍,蹦跳得失去了控制。整个战场为之一静,火炮阵前清出了一条宽约二、三十步的空地。清军这次冲阵的部队立刻被打残了,随着汝宁军余下的火铳手的齐射,清军再也无力向着这个方阵冲阵了。

可这仅仅是麻扎里和全贵的部队,谭图和济郎阿所率的四千多骑清军也已经进入了战场,他们接着朝着中路的方阵滚滚而来,可他们首先遇上了楚格派出阻拦的那个骑兵团。

一声长哨,汝宁军的骑兵团全军冲刺,他们排成了前后十排,每排百骑,马匹和马匹都紧挨着一起,所有骑兵都手持着骑矛,向着这支清军冲锋而来。

清军也是毫不示弱,他们也把马匹提高到了最高速,也是排成了一排排百骑紧密阵形,向着汝宁军就是对冲。

这样的冲锋马匹根本不能转向,宛如两条巨龙撞击般,双方第一排的骑兵就狠狠地撞击在了一起。两排骑兵几乎都是全军覆没,可是双方都没犹豫,接着就是第二排、第三排……,直到第四排骑兵撞击后,双方撞击处已经变成了一片肉山血海了,双方就是在咬着牙,看看谁首先忍受不了这样的伤亡了。

这就是汝宁军的红眼战术,不过这时候汝宁军的这个骑兵团确实已经红了眼,他们还是接着向清军冲锋了过去。

而清军的骑兵却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死亡冲撞了,就是谭图和济郎阿在高声叫喊,也约束不了自己的部队,“呼啦啦”一声,清军的整支部队一下子都散了。

第六百七十八章天要下雨

骑兵对冲,根本就没什么技术含量,比拼的只有勇气。就是看对冲的时候谁勇敢,谁不避让,那么谁就胜。

但很奇怪的是,虽然骑兵对冲是战场上经常出现的情况,但是真正发生两军冲撞的情况却相当罕见。一般在一方气势汹汹地亡命冲锋时,另一方早就因为害怕而退缩,为了躲避而散去阵形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对撞上了,那基本上就是毫无生机。

而满清的发家史就是这种亡命的对撞史。当年努尔哈赤就是这样亡命,最终收服整合了一个个女真部落,组建了八旗。接着八旗也凭着这样凶悍的战法,屡次在草原以少胜多,收服了东蒙古各部落,建立了满蒙联军。

之后再运用这亡命对冲,打得辽东明军屡战屡败,最后就是关宁铁骑都不敢再出城,不敢与清军野战。所以说,古往今来任何战争,士兵的勇气总是排在第一位的。

可是多尔衮根本没想到,今天的清军竟然遇上了这么一支敢于对冲的明军。面对着前面一排排的骑兵不断地送死,谭图和济郎阿的部队立刻崩溃了。

毕竟这支部队是由蒙八旗和蒙古部落牧民组成的。这时候的蒙古军队已经退化得相当厉害,根本就没有一丝成吉思汗蒙古大军的风采。再说,其实草原上战斗的烈度是相当低的。

在草原上的大战,虽然双方可能都动用几万骑,看起来声势浩大,可是往往双方一次冲阵,把对方的精锐冲散以后,战争就结束了。而且敌军也都会投降自己,成为自己的部队。因为在草原上,散落的牧民不依靠部落根本就没法生存。

所以在草原上的战争,败方不会拼死抵抗,胜方也不会斩尽杀绝。而在这样的战争气氛中培养出的蒙古士兵,他那战斗意志也是可想而知了。

而谭图和济郎阿的部队就是如此。开始的几排,都是受过清军严酷训练的蒙八旗,所以他们的战斗意志还顽强一些。可是后面跟随的蒙古牧民就撑不住了。他们入关可是来抢掠的,不是来送死的,所以见到了汝宁军这么以一换一地冲撞。他们就胆寒了,立刻向两边散去了阵形,要把汝宁军的骑兵让过去。

而前排一让,后排肯定不会拼命,于是就像一句形容话一样——热刀切黄油。清军的整个阵形就被切开了。

清军的骑兵虽然人多,但他们都往左右两旁避让。就是有几个不开眼的。也绝对挡不住汝宁军的集团冲锋,瞬间就被淹没在了铁蹄之下。所以在一开始激烈地冲撞之后,汝宁军的骑兵反而一下子没了阻碍,猛跑了一阵,他们竟然穿阵而过了。

猛然穿透了阵,汝宁军的骑兵也都是一愣。他们在骑兵团王团长的示意下也减缓了马速。这时候这些骑兵就有两个选择:一个继续向前冲击多尔衮所在的清军本阵;另一个就是再次杀透清军阵形,杀回自己的部队。

王团长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他直起了骑矛,高喊道:“弟兄们。有没有兴趣再来一次啊?”

“好!”所有的骑兵都很兴奋,他们异口同声地高喊道。

王团长还记得自己出发前楚格所交待的话,是要他的骑兵团拖延住清军冲阵,并不是要他去攻打清军本阵,所以王团长就要再次冲击谭图、济郎阿部。

“谭图、济郎阿这两个饭桶,他们这么不去死啊?”观战的多尔衮在大发雷霆。

不光多尔衮在发火,无论是被穿阵的谭图、济郎阿,还是正在整队的麻扎里、全贵,都被这支嚣张的汝宁军骑兵给搞得恼羞成怒了,他们纷纷调集自己的摆喇牙亲兵冲到了第一线,就要消灭掉这支汝宁军骑兵。

王团长命令完“全军转身”后,自己带着几位亲兵驱马来到了最后一排,接着把骑矛放平,又吹响了冲阵的长哨。

而这次冲阵就没这么顺利了,虽然在汝宁军的阵列前,已经没什么清军骑兵阻挡,可是已经冲阵一次的战马根本没得到休息,所以它们的速度已经提不起来了。于是清军蜂拥而至,他们纷纷在阵列两旁冲入砍杀,使得汝宁军每排的骑兵是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再次穿阵而过的骑兵只剩下了一百多骑。

不过此次冲阵也算是完成了使命,毕竟拖延了清军冲击汝宁军本阵的时间,而趁着这个创造出来的机会,李三河的部队也逐渐地靠近了中路。

于是清军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李三河部的身上,可李三河的此次运动却出乎意料地顺利。

因为清军被王团长的骑兵团连续两次穿阵,根本没时间好好整队,所以对李三河部形成不了连续不断地冲阵。

而李三河的这两个步兵团的火炮、火铳毫无损失,他们在运动中,就不断地用火器射击着冲阵的清军,并且之后坚决地用护卫步兵团的骑兵进行了反冲锋。使得清军是次次无功而返,也没阻挡住两个步兵团的步伐。

随着李三河部的一步步左移,清军也对这支部队有些束手无策了。眼见着他们就要遮挡在了汝宁军主力之前。

而趁着这个时机,汝宁军也加紧在两个方阵前布好了炮阵,并收拢了逃散回来的七百多兵丁,临时组成了一个方阵,安排在了中路方阵的后方。

眼见着战场的形势就要稳定了下来,吴世恭也长舒了一口气。他就准备战局一稳定,马上就全军后撤,怎么样也要先撤出清军火炮的射程。

而多尔衮看见迟迟打不开僵局,他也紧皱着眉,不断地怕打着自己的大腿,心中是万分不甘心。他知道:对面的明军吃过这次亏以后,再也不会上当,也不会再主动走入将军炮的射程内了。

可就在此时,“轰隆隆——!”,战场上空突然传来了闷雷声,吴世恭是惊诧,多尔衮是惊喜,俩人不约而同地都看向了天空,只见天上是一滴、两滴……,接着是连绵不断,最后是下起了瓢泼大雨。

第六百七十九章两军混战

“让图贝里带领八旗健儿全军向前!立刻!哦不!等等!”万分激动的多尔衮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这次让全军要完全整好队,拖些时间没什么,就是要让雨下下透。天佑我大清!哈哈哈——!将士们皆需用命,一鼓而把明军全歼!”

“喳!”

这天降大雨,对于清军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在大雨中,双方的远程武器都将全部失效,尤其是汝宁军占优势的火器,现在都还不如一根烧火棍。

虽然清军的大将军炮也将完全无用,但他们毕竟还是有些远程攻击的手段的。弓箭的弓弦因为潮湿而效用大减,但再大减还是有些威力的,不要说清军的兵丁还装备有标枪、手斧等远程兵器了,而汝宁军没了火炮、火铳,全军就连一把小李飞刀都找不到了。

当然,大雨也给接下来的清军冲阵带来了一些麻烦,天雨地滑,骑兵高速冲刺以后将很容易滑倒。可清军并不惧怕此种情况。不提那些滑倒可以忍受,最多放慢一些马速冲阵,光说就是不用战马,清军步战的战斗力也是相当强劲的。

与我们想象中不同的是,游牧民族那种上马一条龙,下马一条虫的状况,在清军身上完全看不到。在以往清军与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