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等候)-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备着堵住闯营的冲锋。

当闯营的火炮再一次出现的时候,早就做好准备的汝宁军的火炮立刻发射,这次终于打中了闯营的火炮,那门火炮翻滚着掉落到了宁陵县城外。

可是闯营的火炮也同时发射出了炮弹,那发炮弹也击中了摇摇欲坠的城墙,使得整座城墙顿时坍塌了下来,把城墙上的两门火炮和刚要欢呼的汝宁军炮手都埋了起来。

而这段城墙立刻露出了一道长约五、六丈的大缺口,在城门口观察的闯营兵丁立刻大叫道:“城墙倒啦!城墙倒啦!”

第四百五十四章损失惨重

从指挥堵缺口的一开始,钱绮就感觉到身体有些发飘。连日的劳累和冰冷的天气使他患了重感冒,让他的头是晕乎乎的。

钱绮已经不知道打退了闯营的几次进攻了。

闯营的首次猛冲就遭受重创,一名随着城墙倒塌而掉落的受伤炮手,拼死点燃了火药引起了大爆炸,使得闯营冲在最前面的兵丁损失惨重。可是这次爆炸也使得城墙的缺口更大了。

但是这次爆炸也使得闯营的血性上来了,他们开始反复冲锋,就是要通过这个缺口攻入宁陵县城内。

战斗一下子进行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了。两只一窝蜂发射完了;火铳手随身携带的弹药也发射完了,都拔出了腰刀投入了战斗;城墙上的汝宁军兵丁和一部分守城青壮也加入到了方阵;到了最后,连城中的一些男丁也围绕着方阵投入了战斗。

谁都可以看出来,闯营是如此癫狂地攻城,所以万一攻进了宁陵县城就可能是一场屠城。

而汝宁军也已经退后到了缺口后二十步左右,因为在缺口处已经不能够战斗了。缺口那里满是尸首,最主要的是地上满是鲜血凝成的冰水混合物,使得人踩上去以后太容易摔倒了。

在这个缺口前面闯营也已经倒下了七百多人。也不是没有人清醒,高迎祥身边的几位首领都纷纷相劝道:“闯王!不可以打下去啦!要不然我们闯营的老底子都要仍进去啦!”

其实高迎祥的心也在疼。可他依然抿着嘴沉默不语。现在这状况怎么能够撤退呢?自从三江汇流二入河南以后,农民造反军的人数不断的膨胀,也轻松地攻打下了一个个城池,这士气刚起来,却要在眼前这个只有几百明军防守的小县城面前撤退,那么哪一天闯营才会从流寇蜕变成为一支真正的军队呢?

太阳逐渐的西斜。闯营的又一次攻城又被打退了回来。就在这时候,几匹快马飞速来报:“闯王!西南三十里处来了一支上千人的官军,他们向着这个县城的方向来了。我们的马队阻拦不住他们,望闯王快些安排部队阻截!”

当高迎祥听到快马来报后,他总算是送了一口气,因为终于有个台阶可下了。于是他立刻命令道:“把攻城的部队都撤回来。再向西南方向多派探子,官狗不会只有这千人的部队的,他们后面肯定跟着主力。也让其他的部队集中一下,我们向拓城县的方向去。”

等到部队集中得差不多,高迎祥首先拔马向着拓城县而去。当高迎祥离开的时候。他最后看了一眼宁陵县城,口中喃喃地自言自语道:“官军如果都是这个样,那我们的造反又有什么用呢?”

而缺口处指挥的钱绮并不知道闯营已经撤退了,他还强打着精神准备着闯营的再一次攻城。可是这次等待的时间却相当漫长,钱绮也感到自己的眼皮是越来越重。

钱绮终于支撑不住了。在他晕倒前,钱绮咬着牙发布了最后一个命令:“安排人到仓库去。只要贼军一进城。就把仓库给烧了!”

宁陵县城内所有的粮食财物都已经集中到了县衙那里。钱绮的命令就是要让闯营就算是攻下了宁陵县城。也将会是颗粒无收。

崇祯七年腊月十五日黄昏,薛勇率领回援的归德军团一个团终于赶到了。他们把大车排成了两行形成了行军车阵,在火炮、火箭和火铳的掩护下冲破了闯营马队的阻拦,逼迫着高迎祥主动放弃了对宁陵县城的进攻。

在与马队的战斗中,回援的这个团共死伤三十几人,可在急行军中。冻伤生病等非战斗减员却有着七十几人。

而当薛勇率领的部队进入宁陵县城以后,县城中的百姓还不敢相信自己已经获救了。不过等到他们明白过来以后,整座县城顿时陷入了狂欢。《喀秋莎》的歌声也是直冲云霄。

在这次宁陵县守御战中,钱绮带入城内的八百多汝宁军兵丁战后才存活了一百三十二人。而且基本上人人带伤。宁陵县城内的男丁也死伤九百多人。

但是城中的老弱妇孺百姓却奇迹般的没有什么伤亡。就是两道城墙之间的房屋基本上都被焚毁了,所以整座县城可谓是损失惨重。

但闯营的损失却更为惨重。死伤超过了六千,其中还有上千名三边老兵。而且在这次攻城战中闯营也是一无所获。但塞翁失马,经过了这么一场激烈的战斗,闯营中许多流民已经成长了起来。虽然他们还比不上那些三边老兵,但是他们毕竟经受过了战火的洗礼。应该说,战后闯营的实力比战前更强大了。

而此时先行一步的罗汝才部也已经与北路的农民造反军汇合。这近二十万人耀武扬威地开到了归德府城。不过这时候归德府城内已有归德府内各地援军三千多和近五千青壮帮助守城。而且府城的城墙高度和坚固程度也不是县城可比拟的。

所以在试着攻打了一次府城未果以后,这支农民造反军立刻象一群蝗虫一样把府城附近的地区肆虐得一塌糊涂。

而回到河南府的南路农民造反军先向东北运动,因为离洛阳城太近,使得河南巡抚玄默被迫亲自领军阻拦。可没想到的是,南路的农民造反军虽然有着三十几万人,但是他们在汝宁军面前吃过亏以后,遇上明军就象一只惊弓之鸟一般立刻转向避让,东入开封府。

可开封府已经被东路农民造反军搜刮一空,见没有什么油水,他们再次走了回头路,又一次地进入了汝州。不过这时候张献忠他们还是害怕着吴世恭的汝宁军发飙,所以并没有攻打几乎成为了空城的汝州城。当然汝州的地方就肯定被他们祸害残了。

而高迎祥的闯营离开宁陵县城以后,也与北路的农民造反军和罗汝才部汇合。这时候除了在陕西牵制洪承畴的李自成部以外,整个农民造反军就在河南形成了东西两支各超过三十万人的大部队。

而在腊月十六日,汝宁军的骑兵军团也急行军开到了宁陵县城。二十日,吴世恭率领着汝宁军的主力也进入归德府。

第四百五十五章解围府城

“诸位!综合审俘所得和侦骑来报,我们已经得知了陕匪有两股,一股就是被我们在汝州打退的张献忠部;一股就是现在在归德府的高迎祥、罗汝才部。”

“这两股陕匪,张献忠部估计超过三十万,归德府的高迎祥、罗汝才部估计超过三十五万,而且不断地有流匪加入他们的队伍,到时候这两股陕匪的人数可能会有更大的增长。唯一一个好消息就是,现在所有有名的贼酋都在这两股陕匪中出现了,所以我们汝宁军面对的应该没有其他大股陕匪了。……”

在千户所堡垒吴世恭以前所住的宅子里,汝宁军高级军官都汇聚一堂,他们正商议着汝宁军的下一步行动。而现在周巡正在向那些军官介绍着双方的作战态势。

等到周巡介绍完了以后,吴世恭说道:“刚才诸位已经听清楚了周副统领所说的,我们面对的是两股陕匪。但我们汝宁军的兵力就这么多,只能够全心全意地对付一股。既然我们已经到了归德,那我们就对付归德的陕匪吧。”

“第一步,我们要肃清府城下的陕匪,要解了归德府城之围。只要府城不失守,对朝廷是个交待,对归德府地方也是个交待。”

“第二步,就是要把陕匪赶走。赶往哪些方向呢?三个地方:一个是大运河方向;一个是徐州方向;一个是开封城方向。尽量不要把陕匪赶向凤阳,如果那里出事我们解释起来将会很麻烦。”

“而那三个方向都是军事要地,也都有朝廷重兵防御。这次就我们汝宁军独自与陕匪打仗,也应该让其他明军活动活动筋骨啦!”

“第三步不一定要走,我们可以相机行事。那就是寻机剿灭二、三万陕匪。这次入我们河南的陕匪一开始只有三十几万,我们在汝州也困住了三十几万。草!没想到就这么一、两个月的时间。陕匪在河南已经裹挟乱民达到了近七十万。弄得我们南阳、归德两头跑,都有些手忙脚乱了。”

“因此这陕匪看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剿灭的了,我们也要抛弃一役而定的幻想。但陕匪裹挟乱民的人数终究有限,总有一天会到尽头。只要我们耐着性子一口一口吃,最终也终究会把陕匪剿灭干净的。”

“只要我们有了剿灭陕匪二、三万的战果,再加上我们在汝州所获的五千多首级,怎么样也对朝廷交待得过去了。而且我们也需要休养生息的时间。我们汝宁军到了河南以后,都打了五、六场大战了,那些小的剿匪还没有算,是该养精蓄锐几年啦。”

“三年!只要三年功夫。我们汝宁军就一定能够扩充到三万,地方民团也可以扩充到二万。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有着同样的两股陕匪,我们照样可以两头出击。所以现在也一定要把陕匪打疼,让他们以后不敢靠近我们汝宁军的地盘。”

“但我们也一定要看准机会。损失太大的仗我们尽量不打。不要不计伤亡去打什么歼灭战,把陕匪打垮、打散了就可以了。但也不要畏畏缩缩地害怕损失。该打硬仗的时候也要硬得出来。这次钱副军团长就做得很好。”

“勇子!钱绮的身子怎么样啦?”吴世恭问道。

薛勇立刻站起回答道:“钱副军团长已经醒过来了。可大夫说他要静养,几个月之内不能够再劳累了。”

吴世恭点点头,说道:“让他安心休养吧!等身子好透了后再回部队吧!归德军团的事,勇子你就多辛苦一点。”

“三河!骑兵分队放出去了没有?这天气、兵祸的,在野外的就没有良民,二十里范围内。见人就抓,不能抓的就清扫干净,就是不能够让围城的陕匪发觉我们的动静!”

“尊大人的令,已经派出了十几个以骑兵连为单位的分队了。”李三河立刻站起报告道。

吴世恭点点头。说道:“诸位快回各自部队整军。勇子你带着归德军团还是守住宁陵县和千户所堡垒这一线,其余的部队明早出发!”

“诺!”

二十一日,汝宁军主力一万四千人马从千户所堡垒出发直扑围城的农民造反军。但是由于探子的大量失踪,嗅觉灵敏的高迎祥、罗汝才等农民造反军主力早就撤出归德府城附近,向着北路农民造反军的来路流窜而去。

不过因为时间紧迫,高迎祥、罗汝才部的撤退并没有通知到所有的农民造反军首领那里,所以汝宁军的突然出现,也截住了一小部分农民造反军。

那些农民造反军是四散而逃。于是汝宁军派出了骑兵军团和汝宁军团扫荡归德府的南部,其余的部队驻扎在归德府城下,防止着农民造反军从归德府北部卷土重来。

在扫荡的过程中,汝宁军共击溃了三万多农民造反军,割首、俘虏六千多人,缴获财物一万三千多两、骡马、兵器若干。但最大的收获就是在睢县附近击毙匪酋九条龙,这是农民造反军二入河南以后被明军击毙的首位上过邸报的陕匪首领。

二十五日,粗定归德府南部的汝宁军再次汇合在归德府城之下,吴世恭带着自己的亲兵队受邀进入归德府城。

吴世恭远远的看到城门口有着一群归德府的官员来迎接,就立刻下马急步跑了过去。看到领首的侯老太爷,吴世恭立刻下跪向侯老太爷行大礼,说道:“太公亲自出迎,晚辈愧不敢当啊!”

侯老太爷连忙虚扶道:“长敬,经年不见,你依然是雄风依旧啊!”

吴世恭也立刻恭维道:“晚辈见太公也是精神健旺,心中也是欢喜得很呢!”

俩人是哈哈大笑。接着吴世恭与归德府的钱知府、赵铭等官员礼数周全地一一行礼。寒暄过后,官员们就把吴世恭迎到了府衙,准备着在晚上宴会之前再商议一下归德府的军情。

等到了府衙后众人落座,吴世恭开口就抱歉道:“晚生这次来晚了,让归德府地方被陕匪残害,真是有愧啊!”

钱知府也连忙客气道:“现在吴将军也来的不晚啊!就盼将军大军早日把陕贼赶出归德府了。”

没想到吴世恭立刻愤愤道:“本来归德府是进不来陕匪的,就是因为他人作祟,使得祸水东移。所以这笔帐晚生将要好好地与他们算一算。”

听到吴世恭突然说出了火药味这么浓的话,在座的官员立刻惊讶得是哑口无言。

第四百五十六章指责

在场的官员知道吴世恭肯定有所指,而且这个有所指还是指向了某个官员或者武官,所以他们也就沉默不语,这得罪人的事谁都不愿意去干。

可场面也不能够一直这么冷场下去,也只有侯老太爷出面了,他咳嗽了一下,对吴世恭说道:“长敬!慎言!”侯老太爷提醒吴世恭不要说些影响官场团结的话。

而这时候心中最忐忑不安的就是坐在下首的余子琏了。当他带着姚亮的民团刚赶到府城,就听说了自己的县城被农民造反军大军围困攻打,所以余子琏顿时心知不妙。

而姚亮得知以后,也万般恳求带着他的民团回宁陵县救援。当然,被大军困顿的归德府城也当然不可能放走这支劲旅。

可其他的地方还好说,余子琏可是宁陵县的知县啊!只要县城一失守,他又在农民造反军大军来到之前离开了县城,就算他救援府城有功,可折算下来怎么样也有失土之责啊!

所以余子琏也已经担惊受怕了好几天了。当后来听说汝宁军拼死守卫住了县城以后,余子琏心中就象是打翻了五味瓶一样,甜酸苦辣是什么滋味都有。真不知道该感谢吴世恭的汝宁军呢?还是依然与吴世恭这个仇人保持一段的距离。

可是现在余子琏又听到了吴世恭的兴师问罪,他顿时坐立不安了,生怕吴世恭把怒火对向自己。而在这个时候,如果为了平息吴世恭的怒火,很可能他这个小小的知县就会被抛弃了。所以现在的他忍不住全身有些颤抖。

可余子琏根本没有想到,吴世恭根本没兴趣问罪余子琏这个小小的知县,他向来就是喜欢把事往大里搞。否则的话,吴世恭根本就不会在这个场合提出这样的话题。

“太公!晚辈向来口无遮拦。所以有些话就不吐不快了。陕匪确实势大,可入我们河南的撑足也就是五、六十万。依靠我们河南的官军,剿灭或者赶走陕匪可能力有不逮,可保住重点城池,限制住陕匪的活动却大有可能。”

“本来晚辈也想自扫门前雪的,与赵指挥、李总兵要配合守住南部一偶,可巡抚大人十三道金牌,又派周参议来相催,定要晚辈率汝宁军北上与巡抚大人一同抗贼。”

说到这里的时候,本以为没自己什么事的周俊吾突然听到了吴世恭要把矛头指向了河南巡抚玄默。就挺起身想要辩说。可侯老太爷和在座所有的官员都把目光指向了他,使得周俊吾在嚅嚅嘴以后,把自己要辩说的话吞了下去。

吴世恭接着说道:“主动迎贼,无论胜负与否,至少是忠勇为国。晚辈也被巡抚大人大义感动。不顾汝宁府府尊大人等官员的竭力反对,带着汝宁军主力北上迎贼。说实话。此时的汝宁府也只是一块空地。只要陕匪一出现,晚辈就要把汝南都给放弃了。”

“当然,为了河南剿匪的大局,晚辈愿意牺牲自己的汝宁府。可走到半道,却在汝州遇上三十万陕匪,可巡抚大人承诺的共同迎贼呢?他率领的河南官军呢?什么都没有!也罢!巡抚大人要保住洛阳、开封。要放弃我们南部这些破地方。可你是河南的巡抚啊!难道派不出一个人把消息告诉给我们汝宁军啊?”

“好!您是贵人多忘事!就我们汝宁军单独迎贼吧。虽然我们汝宁军吃不到朝廷的粮饷,可是我们还是肯为皇上尽忠的。”

“可我们汝宁军才只有一万出头啊!面对的是三十多万陕匪啊!手下的儿郎奋力苦战,好不容易困住了这三十万陕匪。说句毫不吹嘘的话,只要再给晚辈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汝宁军至少可以把一半的陕匪给留下。可这时候晚辈听到了些什么呢?其他两路的陕匪兵临我们归德府。”

“晚辈只可以放弃那股陕匪,匆匆来援。可是你们知道吗?这种剿灭陕匪的机会有多么的难得啊?那真是放虎归山啊!放虎归山啊!”

“虽大为惋惜,可汝宁军为了保境一方,雪路疾走八百余里赴归德救援。本来晚辈安排重兵在宁陵县,只要守黄河的左总兵阻贼过河,待到汝宁军赶到,归德府怎么样也是一个有惊无险的局面。”

“可结果又为何呢?左总兵畏敌如虎,放贼过河。祸水东移放贼兵入我们归德。守宁陵县之重兵不得已调来府城,差点儿使得宁陵县城失守,断了我们汝宁军救援之路。”

说到这里,吴世恭有意无意地看了余子琏一眼,使得余子琏是如坐针毡。还好,吴世恭也没有在这个场合指名道姓,就是这么提了一句以后,接着说了下去。

“现在归德府残破如此,各位父母难道就这么无动于衷吗?望各位大人与晚生修书于朝,定要到朝中与巡抚大人和左总兵辩个是非出来!”

那些官员都听明白了吴世恭要拉着他们这些归德府的官员,一同去弹劾玄默和左良玉。可在座的也都不是官场初哥了,这战场上的事,本来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

只要玄默和左良玉身边有着一位巧言善辩的幕僚,讲得出甚至编造得出几条像模像样的理由,朝廷根本分辨不出谁是谁非,最后基本上都是陷入到扯皮官司中。

比如:玄默和左良玉就是一口咬定农民造反军只有十万南下南阳和归德,其余四、五十万就是猛攻洛阳和开封,就是被玄默和左良玉死命抵挡得住了。

那么一来,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和朝中重臣分辨得清真伪吗?不见得派一个钦差大臣下来,让河南的官军和农民造反军退回原地重新演绎一遍啊?

所以让那些归德府的官员为了自保,上奏章向朝廷说说困难,叫叫苦是可以的,但是与巡抚玄默和总兵左良玉撕破脸皮去弹劾?那也就算了吧。所以这些官员谁也不愿意首先表态,去当这个出头鸟。当然,他们也不愿意在现在得罪吴世恭,所以还是都保持着沉默。

而吴世恭其实心里也明白,那些官员是不太可能弹劾的,就是真的弹劾,那起的作用也不大。但是吴世恭依然要在这里说出这番话。除了有些出口恶气的原因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给归德府的那些地方士绅一个交待!

第四百五十七章留守归德府

作为汝宁军的控制区,归德府理所当然地可以要求汝宁军优先保障其的安全。可这次如果只是从结果来看,汝宁军是肯定没有完成自己的责任的。虽然这种状况可以解释,但归德府地方士绅多少都会对汝宁军有些怨言。

而吴世恭的一番话,起码让那些士绅有了另一个宣泄的目标,对汝宁军的怨言也会少一些。当然还有汝宁军自己的考虑。

在这次与农民造反军的作战中,汝宁军的全部实力其实已经浮出了水面。以往韬光养晦的战略也实行不下去了。

而崇祯皇帝和朝中大佬知道了有了汝宁军这支强军,在危局之中,他们一定会让汝宁军南征北战,把汝宁军用足榨干的,也根本不会去考虑汝宁军的健康发展,所以这也是吴世恭最担心的一点。

为此,吴世恭可以用此次作战中损伤太大的原因拖延一段时间,可是再怎么拖,也拖不过十五去,所以吴世恭要另辟蹊径找出一条让汝宁军休养生息的路来。

而现在在公开场合的这么一番话,立刻就把吴世恭与巡抚玄默和总兵左良玉的矛盾公开化了。这么一来,万一将来朝廷通过巡抚玄默调动汝宁军的话,吴世恭完全就可以奉命却不听调。因为他们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嘛,这就很容易地陷入到另一场扯皮官司去了,也变相使得汝宁军不接受朝廷的调动。

吴世恭唯一损失的就可能是:玄默不再给汝宁军拨发粮饷和让吴世恭在官场上穿小鞋了。可汝宁军现在就拿不到什么粮饷,吴世恭自己现在又被一撸到底,所以这个损失对吴世恭来说,可谓是毫无威胁。

所以可以这么说,吴世恭向来认为男人一直发牢骚是男人自身无能的表现,可是吴世恭自己也是会发牢骚的。不过他发牢骚向来是有着其他的目的的。

但吴世恭的牢骚话早就把周俊吾给惹急了。做为巡抚玄默的代表,周俊吾虽然刚才出于礼节不能够插话,可是他却早就想反驳了。

好不容易等到吴世恭把话全部说完,周俊吾立刻反驳道:“长敬兄所言差矣!你又如何得知巡抚大人未出兵迎击陕贼呢?又怎么得知左总兵不是为了开封安危,不得已疏于黄河之防御呢?反而学生看长敬兄,已在汝州困住大股陕贼,却莫名放过转而来此归德,这道理又该如何辩驳?”

周俊吾不知道他的话已经把在座的所有的人都得罪了。在座的所有官员的身家老小都在归德府,而汝宁军是为了救援归德府而来到这里的,让这些官员顾全大局。舍弃小家为大家?那还是省省吧!所以说周俊吾确实还是要在官场中多历练历练。

不过吴世恭的反击更加犀利,他大叫道:“那我就向你说个明白!归德府的南面就是凤阳府,你敢说凤阳府不重要吗?就是因为巡抚大人的乱指挥,使得我的汝宁军只能够顾得上一头了。而现在汝南也是处在不设防的境地,万一到时候陕匪通过汝南进入凤阳。我倒要看看巡抚大人怎么样向圣上交待呢?”

这话简直是落地有声,震得周俊吾是哑口无言。谁敢说皇帝的老家和祖坟不重要啊?这可是大明朝政治上排首位的大事啊!

不过在座的文官还好。因为他们都是流官。家族产业也都不在归德府,可赵铭这些本地的武官可不干了,这次农民造反军在归德府肆虐,他们在城外的产业可谓是损失惨重,所以对导致这一状况的人更是恨之入骨。

于是赵铭立刻帮腔道:“靠谁都靠不住!还是本地的子弟最放心!”

侯老太爷一看这情形,就要发展到对巡抚玄默的声讨会了。于是开口缓额道:“长敬,将来之事将来再说,现在陕贼还在归德北部盘旋不走,你看该如何办呢?”

这话一出口。在座的人都竖起了耳朵,其实他们都盼望着汝宁军把农民造反军赶得远远的,生怕吴世恭现在就丢下他们,率领着汝宁军赶回汝宁府。

“太公,晚辈带着儿郎赶到归德,就是要完全消除陕匪对归德的肆虐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击溃陕匪三万多,击毙匪酋九条龙。当然,这也是在各位的运筹之下获得的大胜。”

吴世恭这话一出口,场面就立刻愉快了起来,因为这些官员都知道吴世恭是要分润功劳给大家了。

“可虽如此,归德北部的陕匪依然势大。剿灭是肯定做不到的,只能够做到礼送出境。而且也需其他各处官军配合,否则的话,还是无功而返为多。”

听到吴世恭这么说,钱知府立刻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吴先生,您是否在说,陕贼一日不走,尔部一日不离归德乎?”

吴世恭点点头,回答道:“正是如此!”

在座的官员顿时都大大地舒了一口气。还是钱知府接着问道:“那尔部还需地方供给多少?”

既然汝宁军牺牲了自己汝宁府的保卫,那归德府也总该对汝宁军意思一二的。

没想到吴世恭的回答是一点儿也不贪心:“此次归德地方残破不堪,晚生也不忍再加重地方负担,只要府尊大人供应足汝宁军粮草,再加派医师、医馆照顾好汝宁军伤员,其余却并无所需。”

其实吴世恭率领着汝宁军的主力来援归德府,就没有准备在短时间回去。他也是有着三点考虑的:

第一点当然是要做出重视归德地方的姿态,给予那些地方士绅以安心;

第二点也是汝宁军本部也已经有了足够的兵力防御,起码可以完全支撑到汝宁军的回援;

第三点就最重要了。要趁着这个机会,多消灭一些农民造反军的主力,如果能够此消彼涨,也能够让汝宁军在未来与农民造反军的作战中处于一种相对有利的局面。

所以说,就是钱知府不挽留,吴世恭也准备让汝宁军待在归德府。至于张献忠部可能对汝南地区的威胁,那也只能够暂时无视了。总不见得为了可能的威胁,而放弃眼前现实的大敌吧。

至于钱知府提出的主动向汝宁军提供归德府的保护费,吴世恭却并不想拿。本来这些保护费也给不多,再加上汝宁军已经是要向那些地方士绅卖好了,那又何必让他们再掏腰包心生芥蒂呢?

可是听到了吴世恭的婉拒,一旁的侯老太爷却立刻说道:“长敬虽然客气,但尔部儿郎也需赏赐。就这样吧!老夫拿出纹银二千,其余贤良再凑三千,也是我们归德百姓的一片心意!”

吴世恭连忙想要再次婉拒,可突然看到在座的官员脸上是一片喜意。他突然明白了,原来有了凑军犒的缘由,那些官员也有理由在百姓身上再搜刮一笔了。

自己虽然是好心,想不增加归德府地方的负担,可不知不觉中却挡了那些官员的财路了。吴世恭心中忍不住对侯老太爷有些佩服:“这姜还是老的辣啊!”

既然如此,吴世恭当然也就不客气了。他立刻向侯老太爷和钱知府他们行礼道:“那晚辈就愧领了。”

当天晚上的宴会可谓是其乐融融。唯一有些不自在的就是余子琏,他害怕着吴世恭随时会非难自己呢。

而周俊吾就根本不会不自在了。虽然宴会也邀请了他,可他根本无脸参加,就缩在被窝里蒙头大睡呢。现在的周俊吾就想着早日回到巡抚玄默的身边了。

第四百五十八章故技重演

直到宴会结束,吴世恭也没有非难余子琏。那又有什么好非难的啊?除了骂几句出出恶气以外,也只能够得到文官们的同仇敌忾了。这样得不偿失的事吴世恭也不会干。

可回到休息的地方,那姚亮却已经在门口跪了一天了。吴世恭也没有理睬他,只是派人把姚亮赶走。现在既然姚亮的民团已经到了归德府,那归德府的防守还需姚亮费心,所以吴世恭也不能够做出什么换帅的举动。所以所有的事,还是等到这次战后再说吧。

腊月二十六日,汝宁军主力全军北压。这次行动根本没有进行什么隐蔽,汝宁军就是要稳扎稳打,把农民造反军赶出归德府。

二十七日,在接连击溃两小股农民造反军以后,汝宁军团分兵向东北方向,走一个弧度压向农民造反军。天黑以后,骑兵军团也乘着夜色掩护,向着东北方向而去。

由于营养问题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