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疯狂(等候)-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明军总兵黄龙。将率领水师从水面上封锁住登州城,要把叛军完全围困死。这下子让孔有德大失方寸。
“还是照原计划乘船走吧。这大海茫茫的,也不一定遇上拦截的水师。只要到时候找个三不管的小岛安顿下来,凭着我们的实力。说不定也能够做出一番原先毛帅做出的事业来,到时候有了实力,投靠哪一方,甚至自立为王都是不错的选择!”
“你说的倒是轻巧。反正你也是光棍一条,没有后顾之忧。要知道我们还有七千多家人要上船呢。到时候碰到水师,我们战也战不了,跑也跑不掉,难道都去送死啊?”
“跑掉一个是一个。反正闹过了这么一场也值了,遇上水师也算是我们倒霉。我就不相信了,难道我们一条船也跑不掉啊?”
“好啦!你们不要吵了!不过我也有个问题,那谁断后呢?不见得我们都已经上船了,官军看到登州城已经变成了空城,他们还会傻乎乎地在城外待着吧?”
“这有什么难解决的,老办法,还是抽签吧!”
“放屁!你们玩的抽签的那一套,老子也早就看穿了。要么一起走,要么都不走。想要老子去送死,没门!”
…………
看着吵作一团的叛军武官,孔有德终于不耐烦了。他一拍桌子,皱着眉头叫道:“都闭嘴!听我老孔说两句吧!”
“我们当时都是一起起事的,吃香喝辣玩女人的时候倒是哥俩好啊,现在遇上了些小难题难道就要相互对掐了吗?不顾兄弟死活的事,我老孔以前没干过,以后也绝对不会干。都准备一下,明天以马队为先导,步队紧随其后,冲出城外的明军包围。就分三路,我、老耿和应元各领一路。冲出去就是生,冲不出去,大伙儿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都散了,回去让儿郎们饱餐一顿,明天让城外的官军看看我们老辽军的风采。”
等到那些叛军的武官都散去以后,单独留下的耿精忠有些担忧地对孔有德说道:“这城外的官军有好几万呢,他们壕沟和土墙都围了好几道,又有关宁铁骑,明天我们冲出去的机会可不大啊!”
“就算是我们冲出去了,也成为了冲州撞府的流寇,早晚会有山穷水尽的那一天。还有,那些老辽军的家人也都是妇孺老人,他们也肯定跑不掉,还不如乘船碰碰运气呢。”
孔有德长叹了一口气回答道:“这道理我怎么不懂呢?可你看看今天吵闹的那些人,他们虽然互相吵着,但是都瞄着我俩的举动呢。如果我们安排任何一支部队断后,我怕那些不是我们的人,会立刻拔出刀子来。现在也只有一起突围这一个法子啦!”
“不过,明天你老耿也悠着点。一见情形不妙,就赶紧往回收。让李应元在前面顶着吧,反正他年轻气盛,这大难来临还是各自飞吧。你我也各派家丁一些,千万要把水城给守好了。一有不对,就立刻上船!”
耿精忠点了点头,说道:“也只有这样啦!”
但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使得叛军的军心完全是溃散了。当天晚上,叛军中的一名总旗趁夜越城,向朱大典和高起潜报告了这一重大军情。而黄启发,也派了他的亲弟弟越城来到了河南军的军中。
被从梦中叫醒的吴世恭立刻盘问了黄启发的亲弟弟,也得知了叛军明日的突围计划。而且黄启发的亲弟弟还愿意留在河南军中作为人质,以证明他报告的真实性。
而这时候的吴世恭就有些犹豫了,是否先把这个重大军情告诉给主帅朱大典和高起潜呢?还是先和刘泽清商议一下做好趁乱攻城的准备呢?可就在这时候,朱大典和高起潜召集所有明军军将军议的信使也到了。
吴世恭匆忙穿戴整齐,赶到了中军帐,而这时候军议也已经开始。而当吴世恭得知了朱大典和高起潜这里也得到了反正的叛军报告以后,他立刻躲在了中军帐的角落里,静观其变。
关于这个情报的准确性,中军帐内的所有明军武官都是意见统一的。这种大事,总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
接着就是具体安排了。首先是针锋相对地安排埋伏,伏击三支突围的叛军。接着就是安排明军趁乱攻打登州城。
在这些功劳中,首支进入登州城的部队肯定是首功。而伏击叛军突围部队的明军也是大功。不出所料,朱大典和高起潜安排了辽东军作为攻打登州城的部队,而丘磊的明军是伏击叛军的主力。刘泽清和吴世恭这些联军的部队,再一次荣幸地喝上了西北风。
整个军议进行的时间很短,干净利落地安排了以后,吴世恭和脸色铁青的刘泽清一起出了中军帐。等到出了中军大营以后,吴世恭一打量四周没有其他的明军武官,就小声地对刘泽清说道:“鹤洲兄,小弟这里今晚也来了叛军报信的人。”
刘泽清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立刻问道:“消息准确吗?那报信的人怎么说的啊?”
吴世恭笑笑说道:“那是叛军的一名守南城墙的千总传来的消息。那报信的人是他的亲弟弟。那千总愿意在混乱的时候献出南城。所以鹤洲兄回去也要准备好,小弟估计着叛军突围最可能的时间是明天凌晨。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想办法首先进入登州城。”
刘泽清立刻是喜出望外,他大笑着说道:“好!老哥就等着长敬老弟的好消息啦!”
回到河南军的大营后,吴世恭立刻把所有的军官召集起来,安排部队在午夜过后起床用餐,准备着明天的战斗。
在崇祯六年的二月十二日,登州城攻防战终于打响了。
第三百五十一章登州攻防战(二)
军队在凌晨的时候进行偷袭或者突围,这就是军队将领的一种常识。尤其是在古代,因为凌晨也是人最疲倦的时候,再加上在这时候,没有防备的敌军还没有用过早饭,饥饿之下也就没有了体力,那对于特别重视体力的冷兵器时代的士兵,影响是尤为大。
但是知道叛军将会突围那就简单了,明军也早就用完了干粮,并在自己的营盘薄弱的地方,埋伏好了伏军,就等着叛军上钩了。
而吴世恭也把急于求战的陈中之和江澄部派到了刘泽清那里。并且把自己的汝宁军分为两支,一支掩护炮队,再次在山头上架设曲射火炮,并且准备着一旦刘泽清的部队打入登州城以后,通过山头和南城墙之间的空地,前去支援。
不过这支部队因为要走山间小道,人数也不多,才千人出头。也没有什么骑兵。不过那火炮运输和架设的时间,也估计赶不上攻城的时间了。这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这火炮搬来搬去的这么麻烦,也只好让人感叹:“这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其余汝宁军的兵丁,将由吴世恭率领,也前去和刘泽清的部队汇合。他们将在战斗打响以后,横穿山头和南城墙之间的空地,通过黄启发驻守的南城墙区域,翻入登州城。
昨天晚上,黄启发的弟弟也交待的很明白,登州城的南门已经被叛军半堵住了,而黄启发的人手又少,这打开城门的危险性太大,所以也只能够让明军从他驻守的城墙上翻入登州城了。
但是这个攻城的时机就很微妙了。去早了,叛军的主力还没有出发,黄启发这些人很可能很快被剿灭干净。到底通过翻城墙。明军进城的速度也太慢了一些。
可是也不能够太晚了。如果叛军中伏以后逃回城内,他们也有足够的实力平息黄启发的反正。因此,这个时间的掌握,是此次攻城是否成功的关键,或者说,是此次刘泽清是否首先攻进登州城的关键。
为此,吴世恭反而光棍了起来,既然已经相信了黄启发,那就相信到底吧。吴世恭也不再把黄启发的弟弟作为人质了,他把黄启发的弟弟放回了登州城。与黄启发商量好了联络的暗号,让黄启发确定明军最佳的攻城时机。
吴世恭也并不怕黄启发出卖自己。反正是刘泽清的部队冲在最前面,汝宁军也没有什么损失。而刘泽清也当然清楚这一点,但是为了升官,他也愿意去搏这么一下。
果然。当晨雾刚消,趁着黎明前的黑暗已经出城准备好的一万多叛军。立刻在三千骑兵的引导下。向明军的包围圈发动了三路进攻。
而明军也在叛军进入埋伏圈以后伏兵四出。被迎头一棒打蒙了的叛军立刻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可是让明军有些意外的是,右路的叛军似乎没有反应过来,被包围的明军死死咬住了。可中路和左路的叛军却立刻缩头,向登州城内退了回去。
一马当先逃回登州城的孔有德立刻是上了城楼,他对紧跟着上城楼的耿精忠说道:“妈的!官军早有准备,我们这里出内奸了。”
“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耿精忠问道。
“让城头上的火炮都准备好。掩护城外的部队退回来。快些发旗号,让李应元也往城门里冲,只要他进城了,我们就立刻关城门。”
身陷重围的李应元在左突右杀着。他的盔甲上已经插了好几枝箭。还好,他套了几层重甲,这些箭枝也没有伤害到他。
“大人,我们现在该往哪里打呢?”趁着打退了明军一次进攻的空隙,李应元的亲兵队长问道。
“姥姥!这天杀的孔有德和耿精忠退得这么快,就想把我们扔出去当猴耍呢。快集合队伍,往城里退。”
就在这时,另一位亲兵大声对李应元叫道:“大人,城楼上升起了让我们回城的旗号,我们快些走吧。”
在火铳和弓箭的射击下,掩护李应元逃跑的亲兵一个个倒下,还好,明军截住李应元退路的部队还很薄弱,在李应元的死命拼杀以后,他终于冲出了包围圈。可是这时候,还待在李应元身边的,这一路的叛军也只剩下了六百多人了。
主帅的逃跑,引得整个叛军是大乱,他们早就失去了任何组织,在整个战场上是四处溃散着。而在通往城门的道路上,更是挤满了要回城的叛军兵丁。
“砍过去!”李应元毫不犹豫地命令道。
他的亲兵立刻扬起了马蹄,用马刀砍杀着拦路的叛军兵丁,要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来。登州城的城门附近,惨叫声和喊杀声是不绝于耳,整个场面顿时变成了修罗场。
看到前方作战一切顺利,朱大典的一位幕僚拱手祝贺道:“恭喜巡抚大人和监军大人,今日可是大胜啊!孔贼经此一战,就再也难翻身啦!”
高起潜立刻得意地大笑了起来。朱大典养气功夫倒也不错,他的神色还算是平静,可他的眼角处也忍不住透露出一丝笑意。
朱大典一捋胡须说道:“叫丘总兵趁胜追击,最好是趁乱冲进登州城,要把孔贼一网打尽。”
虽然李应元已经自相残杀了,但挡在他前面叛军的溃兵也太多了,好长时间,他离登州城的城门还有二百多步的距离。
而就在这时候,掩势追杀的明军突然分开了一条通道,朱大典集合的明军二千多骑兵冲锋了上来,要把城门口的叛军彻底消灭,并且顺势要冲进登州城。
李应元看着背后冲锋的明军骑兵,眼中也有些绝望了,他刚想转身垂死挣扎,就听到登州城墙上一阵怒吼,孙元化当时购置的西洋火炮终于发威了。
架设在城墙上的西洋火炮,基本上都是六磅和十二磅的,而且数量达到了二十四门。这一阵炮击,立刻在明军追击的队伍中犁出了二十四道血肉通道。
接着,登州城上的小炮和火铳也射击了,烟雾弥漫之下,大量的明军倒在了火器的射程之内。
整个明军的冲势为止一泄,而李应元也获得了喘息之机。城楼上的叛军也垂下了大量的绳索,帮助城外的军队加快入城的速度。
见到从城门口入城确实不可能,李应元一拨马头,跑向了一处人少的城墙,要从绳索上撤入城内。可李应元的盔甲太重了,他根本爬不上城墙。于是几位亲兵手持着兵器护卫住一根空置的绳索,其他的亲兵帮助李应元脱下身上的盔甲。
而在后排朱大典的中军的督战下,遭受了巨大伤亡的明军再次压了上来。他们要趁着火炮发射的间隙,和叛军溃兵搅在一起,让城墙上的叛军火器投鼠忌器。
可是明军再次冲锋还没有几步,城墙上的西洋火炮再次发射了。应该承认,当时西方的火炮确实比明朝自制的火炮质量高,可以承受住高频率的发射,再加上那些训练有素的叛军炮手,使得叛军火炮的发射速度大大超出了明军的预料。
又是二十四道血肉通道,又是一排金属风暴。这一次的打击把明军的冲锋彻底打垮了。而终于脱下盔甲的李应元,也总算是爬上了城墙。
一见到孔有德和耿精忠,李应元就怒吼道:“孔叔、耿叔!小侄有什么得罪俩位叔叔的地方,刚才就被你们抛在城外了啊?”
“你是猪脑子啊?”这时候的孔有德也终于撕破了平时冷静的面具了,“要把你抛在城外,我们这么辛苦在城楼上接应你干什么啊?我们不怕官军冲入城,不肯关城门干什么啊?到了这时候你还不明白,我们这里出内奸了。今天我们的突围,就正好中了官军的埋伏啊!”
孔有德的话立刻使得李应元是哑口无言。耿精忠在一边看到场面有些尴尬,立刻就开口缓和了气氛:“老孔,城外的官军又逼上来了。这城门开着总是一个隐患,你说该怎么办呢?”
“进来多少人啦?”孔有德转头问道。
“三千多了。城外还留着四千多,这一时三刻撤不回来啊!”
“也没法子了。立刻关城门,多放一些绳索下去,能救一个是一个了。”
登州城门被缓缓地关上了,可是城门口的溃军人数太多了,城门却怎么样也关不上。发急之下的关城门的叛军兵丁,已经开始用刀砍了,可为了生路,要进城的叛军兵丁也拔刀对砍了起来,城门口是一片混战。
直到孔有德调了一队火铳兵,发射了几排火铳把城门口的溃军打散,登州城门才终于被关了起来。而看到自己被绝了后路,城外的叛军是一片绝望的哭喊声。而明军再次在朱大典的督战之下,向着这些溃军杀了过来。
而在城墙上刚喘过一口气的孔有德、耿精忠和李应元,又听到了北城的方向传来了一阵火炮和火铳声。
没一会儿,一名叛军兵丁奔跑着过来禀告道:“几位大帅,有一支官军攻打北城了。看他们的旗号,是关宁铁骑。”
ps:应该是三百五十二章,而不是三百五十一章。
努力了半天,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去修改标题,也只能够把这个小错误发上来了。
请朋友们原谅!
万分抱歉!
第三百五十三章登州攻防战(三)
辽东军此次攻城的时机可谓是恰到好处。正面明军的进攻吸引住了叛军所有的注意力,而撤回城的叛军已经是完全失去了建制,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在短时间内也派不上用处。所以辽东军此次的进攻,完全是打在叛军换气时的最虚弱的时候。
而登州城的北城墙也和南城墙一样,城墙外也有一块不宽的空地,而空地后是一片小山区。唯一比南城墙有利的是,这块空地比南城墙的宽一些。
不过因为威胁较少,北城墙这里架设的火炮也就较少,再加上这里的兵丁也给孔有德调动了一部分到了正面,所以北城墙的防御也到了最薄弱的时候。
但是这不利的地形并不能够难倒辽东军。辽东军既然以关宁铁骑天下闻名,那么他的火器和盔甲肯定是很多的,所以也在和北城墙的叛军的火器对射中占了上风。
而且关宁铁骑的马匹当然也是很多的。他们在昨晚就携带着攻城器械隐藏在了北城墙和小山区之间的空地入口处。等到现在的这个时机出现,突然用马匹携带着攻城的兵丁和器械,恶狠狠地扑向了北城墙。其实这攻城战术,也和吴世恭和刘泽清准备运用的战术差不多。
所以装备精良的辽东军立刻用火力压住了北城墙上的叛军,之后就趁势攻城。而整个北城墙的防御,就变得岌岌可危了起来。
而得知了军情以后,孔有德也不再犹豫,他下令道:“应元,只有辛苦你一趟了,带着这里的五百人,我的家丁再分你一半。块去增援北城。”李应元立刻在后来爬上了城墙的亲兵的帮忙下,披戴好盔甲,拿过了一把刀,带着人增援去了。
而耿精忠有些担心的问道:“老孔,这里也只剩下一千多人了,刚进城的有的手中的刀枪都扔了,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处,等正面的官军过来以后,在这里怎么挡住他们啊?”
孔有德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只有拆东墙补西墙了。来人啊!从南城调五百兵过来。”接着。孔有德又对耿精忠吩咐道:“老耿。你先带着那进城的这三千人退入水城吧,把他们都组织好,万一城墙被打破了,我们还可以在水城支撑一会儿。守住登州城是不想了,我们也已经没什么粮食了。让老辽军的家人和船工。还有粮食和财物先上船,做好开船的准备吧。”
当李应元带着援军赶到北城墙的时候。已经有十几个辽东军的兵丁爬上了城墙。所幸是李应元赶到及时。一阵砍杀后,终于打退了辽东军的此次进攻,而南城调来的援兵也到达了登州城的正面。整个城防似乎暂时平静了下来。
但是这兵一调动,南城墙上就只有包括黄启发的手下在内的七百多叛军的兵丁了。之所以孔有德这次没有调动黄启发,也是因为黄启发曾经到吴世恭营中谈判了一次,所以孔有德准备万一诸事不利。还可以从吴世恭这里买一条活路逃出去。到了那个时候,就需要黄启发再次到吴世恭营中去交涉了。
而这时候驻守南城墙的两名武官是黄启发和一名姓宋的把总。虽然宋把总的官职低,但是因为他是孔有德的家丁出身,所以现在反而是他指挥着南城墙的部队。
见到其他几面城墙战斗激烈。而自己这里是一片平静,宋把总就笑着对黄启发说道:“还好!对面的官军与我们有协议,要不然我们怎么会这么轻松呢?这还多亏了当时黄千总的口舌本事呢!”
黄启发也笑着摇摇手说道:“这还是多亏了孔大帅的决策呢。老哥我也只是跑跑腿罢了。是了宋兄弟,你跟我来,我这里可有一样好东西呢。”
黄启发把宋把总领到城楼处,在城楼的角落里拿出一瓶酒和一包干牛肉来。黄启发笑着对宋把总说道:“这悠闲的日子也不知道还能够过多久,我们还是先喝两口神仙神仙吧。”
宋把总也乐了起来。这时候的登州城内,酒和牛肉可是稀罕物,连黄启发和宋把总这些军将都不大能够搞到。所以宋把总也不客气了,伸手就去抓酒瓶。
黄启发把酒瓶一收,对宋把总说道:“我们上楼去,在这里光天化日的吃喝,给儿郎们看见了不好。”
宋把总一想也是,反正和黄启发也熟了,他就把自己的亲兵留在了楼下,单独和黄启发上了城楼。俩人在城楼上你一口,我一口的,很快就把酒和牛肉都一扫而空。
黄启发口对着酒瓶喝完最后一滴酒后,把酒瓶远远地扔下了城墙,似乎有些醉意地对宋把总说道:“从毛帅开始,我们兄弟就开始打仗。打生打死了这么多年了。好日子也没有过上几天。现在这城守住了又怎么样呢?都快要没粮啦。上船走了又怎么样呢?难道到海外做个孤魂野鬼啊?爹娘的坟头都不能够去烧香啦!唉——!”
“唉——!”宋把总也仿佛被勾起了心事,“都走到这一步了。后悔药也没处买去啊!要埋怨,也要埋怨那些文官和士绅对我们当兵的太狠了。就拿了几只鸡,就要我们的命,当时不反也不行啊!兄弟我也想通了,到底也风光了这一年多了,也值了!唉——!”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闹得这一场还真没意思。除了出了一口气以外,又得到了什么呢?银子倒抢了不少,可也没地方花出去。其实当年我们在东江镇跟着毛帅当官军,虽然日子苦一些,但还是过得挺逍遥的。毛帅一死,好日子都没了啊!”
“你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现在就算是我们想投降,城外的那些官军也不会放过我们的。”
俩人立刻沉默了起来,眺望着远处的小山,俩人似乎都在想着心事。过了好一会儿,黄启发似乎无意地说道:“那也不见得。”
“什么?什么不见得?”宋把总被黄启发没头没脑的话搞得有些糊涂。
“我是说我们招抚的事。”黄启发转过身,神色严肃地看向了宋把总。
宋把总一下子反应了过来,他厉声叫道:“你想献城?”他的手也不自觉地摸到了自己的刀柄上。
“刷唰唰”,城楼上几名黄启发的亲兵都把刀拔了出来。黄启发看了看宋把总握在刀柄上的手,再看向了宋把总的脸,说道:“兄弟一场,都只是为了一条活路。你也放下一句话来吧。”
宋把总的冷汗就冒了出来,他的亲兵还在楼下呢。可宋把总转念一想,这能够招抚又有什么不好的呢?至于孔大帅,也只有让他自求多福了。
于是宋把总立刻松开了刀柄,双手举起笑着说道:“黄大哥有这么好的路子,怎么不早点和小弟我说呢。没啥说的,反正小弟一切都听黄大哥的。”
刘泽清和吴世恭的部队,一直待在南城墙和小山之间的空地入口处,旁观着明军和叛军的战斗。而长时间的等待,都让刘泽清有些坐立不安了。
吴世恭只能够劝说道:“鹤洲兄,没发信号我们肯定不能够轻举妄动。情愿少些风险,也要保存好我们的实力。就算是城内那个黄启发不能成事,最多鹤洲兄的官职升得慢一些,以后还会有机会的。”
刘泽清搓着双手回答道:“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有这么好的机会,让我的心中也直痒痒。等得让人太心焦了一些啊!”
就在这时,远处南城墙上挥舞起一面大红旗,这面大红旗按照吴世恭定好的信号左右挥舞了起来。吴世恭笑着说道:“成了,黄启发献城了。不过鹤洲兄可要小心一些,不要冲在最前,小心有诈啊!”
“唉!”刘泽清口不对心地答应了一下,现在的他为了首功是焚心似火,根本没功夫多理会吴世恭。
刘泽清大叫道:“儿郎们出发,首位登上城墙的,赏银五百,官升两级!”
早就做好准备的刘泽清的部队,连同陈中之和江澄的部队一起,向着大红旗打信号的城墙那里,滚滚地开了过去。
既然已经准备接受招抚了,宋把总倒是开始竭力配合了。他也约束着自己的部队配合黄启发献出南城墙。有几位不愿反正的叛军兵丁也被他们顺利地解决了,根本就没有惊动其他地方的叛军。按照与吴世恭的约定,所有反正叛军的左臂上,都系上了一块白布。
刘泽清的先头部队扛着几十架云梯顺利地搭上了城墙,没一会儿,就爬上去了五百多人。他们立刻兵分两路,一部分去搬开堵城门的砖石,把大队的明军放入城内,一部分连同反正的叛军,监视着其他叛军的行动,时刻准备着战斗。
刘泽清的部队里的兵丁依然依序在云梯上攀爬着,可那些下城楼开城门的明军兵丁却立刻被叛军发现了。看到这些突然冒出来的明军,叛军是大惊,都尖叫道:“官军入城啦!登州城破了!”
第三百五十四章登州攻防战(四)
只能够说,当时叛军发现进城的刘泽清军的时机太巧了或者说太不凑巧了。
当时,孔有德和李应元率领着叛军在登州城的西面和北面抵御着明军的攻城,而耿精忠率领着溃军退到登州城东面的水城准备登船,同时,城中叛军的那些家属也集合到了水城开始登船。
这个时候,叛军的溃军也基本上集合到了东面的水城这里,在陆续进入水城。又因为登州城中的百姓又给叛军基本上都杀害了,所以这时候登州城的中央,反而是成为了一座空城。而看到进城明军的那些叛军,正是撤往水城的那些溃军尾部的兵丁。
所以一方面,叛军发现刘泽清军就比较晚;另一方面,叛军根本不知道究竟进城了多少明军,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样进城的,所以在一阵大喊大叫以后,城内的叛军顿时都是大乱。
所有的叛军都根本没有去想集合军队夺回南城,他们都想着快些撤到并且守住水城,早日登船,离开这该死的登州城。
而知道了叛军已经发现了自己的进城,进城的那些刘泽清军也不再隐蔽了,他们就公开亮出旗号,并且同时大喊道:“我们攻入登州城啦!杀光这些叛贼啊!”
而在后方指挥的朱大典和高起潜,他们原先还紧皱着眉头,紧张地等待着登州城被攻破。可就在这时候,登州城内却发出了大声的喧哗声,这使得俩位主帅倒是一时三刻搞不清城中的状况了。
就在这时,在前线靠近登州城南城观察的探子飞马赶来,他还没等马停稳,就跳下马跪下禀告道:“俩位大人,已经攻入登州城啦!已经攻入登州南城啦!”
在战场上。充当主帅耳目的这种探子,都是主帅身边的亲信。而这个探子正是朱大典的家丁。所以他的声音中就带有一些哭腔,这位探子知道长久围困登州城不克,自己的老爷朱大典现在的压力是相当大的,而现在攻破了城池,那就是立了大功了。而作为主仆一体,整个朱家都将会得到极大的荣耀和好处的。
“朱能你跟了我这么久,还是这样沉不住气,这城早晚会被打破的,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啊?”朱大典开口训斥道。可他的脸上却怎么样也压抑不住兴奋的表情。
深吸了一口气,朱大典又问道:“是哪位将军的部队先攻上城头的啊?”
那位叫朱能的家丁根本没有被朱大典的训斥影响了心情,他裂开大嘴笑着说道:“看旗号是刘参将的部队!”
朱大典和高起潜都惊讶地对看了一眼,不过他们立刻也都反应了过来,朱大典立刻安排道:“好!叫刘参将守住南城。如若今日攻破登州,本抚保其为首功。另传丘总兵和金总兵等。令其加紧攻城。不得有误!”
发布完命令以后,朱大典看了一眼高起潜,征求他有什么要补充的地方。高起潜也是一脸兴奋,他也尖着嗓子叫道:“也给刘参将去说一声,如果今天攻下了登州城,杂家就保他一个总兵。其他的军将如果谁不用命。不要看以前杂家好说话,今日一定会要他的脑袋的。再告诉所有的人一声,城中所获,巡抚大人和杂家一文不取。都赏赐给攻入城的各位儿郎!”
高起潜到底做监军的时间也长了,对于鼓舞和激励军队有着很丰富的经验,所以他的这番话也都说到了点子上。
对于朱大典和高起潜来说,虽然他们都不怎么待见吴世恭和刘泽清这些联军武官,但是他们也首先是整支明军的主帅。所以无论是哪一支明军先攻入登州城,他们俩的运筹之功总是跑不掉的,因此在这个时候,朱大典和高起潜就没有任何偏见了。
而在这时候,孔有德正好打退了丘磊的一次进攻,当听到城中大叫“官军进城啦!”以后,一开始他还以为北城被辽东军给打破了。直到打探消息的叛军,禀告说是南城攻入官军以后,孔有德才明白过来,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