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败军神-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畏走了进去,看了一眼房间里的陈设,向守在床边的许晨剑摆了摆手,许晨剑就退了出去,顺手把一个女人的尸体拖走。
吴畏走过去,把床上被绑成一团的人提了起来,显然许晨剑已经用行动向这个人表现了不合作的后果,所以尽管这个男人并没有被堵住嘴巴,却也没敢呼救。
吴畏借着油灯的光线看了看他,伸手摘下自己的头套,轻声笑道:“晚上好啊,铁良大人。”
第374章黑夜行动三
铁良在满人当中算得上名人,前清的遗老遗少很多,但是真正能干事的几乎没有,大家吃了这么多年的铁杆庄稼,拉关系使绊子在行,明哲保身也都不含糊,唯独早就忘记了怎么凭本事办事。
所以当初溥觉在巡防营里能拉一帮铁哥们供他驱策的时候,几乎就成了满人贵族眼中的统兵大将,很是受了一番重视。
可惜满人勋贵们做起事情来瞻前顾后,着三不着两的程度实在和靠谱这两个字搭不上边,等到溥觉因为带枪进京的事情被革职之后,这些人不但没有抓紧时间过去雪中送炭,居然打算着撂溥老四一段时间后再去伸手,到时候可以把溥觉这个人才揉捏在手里,免得他生了跋扈的心思,要说起来也可怜,如果溥觉没有亲小舅子的身份,在吴畏手下也就是个能打仗的营连长材料,像他这样猛将兄类型的在吴畏手下一抓一大把,落到四九城的满人勋贵眼中,居然就成了不世出的人才,需要依靠权谋来掌握才行。
都已经穷途末路的时候,居然还在想着这种权谋手段,也只能说前清衰败实在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要不是叶知秋动手早,不定清帝把这花花江山拱手让给谁了。
谁也没想到,溥觉虽然被革了巡防营和差事,但是还没来得及落魄,就让吴畏一手拉进了国防军里,不但找到了一个撑得住的靠山,干脆和满人权贵们断了联系。
也就是溥觉从军之后,皇城里不甘心没落的满人们才意识到,吴畏这颗突然窜起的新星并不是和自己一点联系都没有,他居然可能成为皇族的女婿,这重要性可比只能拉几十个人在京城里乱串的溥觉重要多了。
只是皇恩这玩意实在浩荡,没点能耐的想沾也不容易,忻亲王一支衰败得早,到了溥觉这一辈,基本没捞着什么皇恩。
溥觉还好一点,黄带子的身份多少在巡防营里还能撑住点。秀云可是实打实守着老忻亲王剩下来的这点家底过日子,据说要不是从前的某位王爷看不下眼去,帮忙说了句话,忻亲王府这点家底都得被宗人府飘没一半去。
就算这样,秀云堂堂郡主都混成包租婆了,要说指望她给吴畏吹枕头风,不往反的那边吹就不错了。
反正满人皇室上轿现扎耳朵眼的事也干习惯了,大家拉下脸皮来弥补就是了,这种事情干得多了,完全可以变成熟练工种。
所以才有了隆裕皇后亲自上门去收干女儿的事情,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觉得,皇帝虽然退位了,但是毕竟身份摆在那里,每逢国家大典的时候,光绪和隆裕还是要作为贵宾出现的,对于共和国政治体系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对夫妻的身份仍然高不可攀,去收这么个落魄的小郡主,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却没想到,秀云虽然足不出户,却是个有见识的,一点都没被唬住,皇后来了自然是礼迎,走了那就礼送,至于其他的心思,我们郡主一概装傻,反正忻亲王爷死得早,姐俩要说没什么家教也说得过去,有什么话您就憋着吧,结果差点把隆裕生生憋成忧郁。
铁良出身镶白旗,不算是皇族,但是怎么也要算满人贵族,还是少有的强硬派,一向主张抓兵权,当初黄有为起兵的时候,他是一力主战的,可惜四九城的皇家爷们没有玉碎的心思,没人陪他作死,等到光绪宣布退位,此议遂寝。溥觉在巡防营的时候,他就很欣赏溥觉,一直觉得此子可堪大任。
所以说起来,铁良这人也许当得上志大才疏这四个字,但是至少胆子还是很大的,作了这么多年大官,镇静功夫也不错。睡梦当中被人擒住,眼看着侍妾被杀,他居然也并没有失态,坐在床上静静的看着吴畏,淡淡说道:“阁下是哪位?”
吴畏笑了一下,把头套随手扔到桌边的桌子上,向着铁良说道:“大人最近不是一直关心我的家眷吗?居然都不认识我?”
铁良表面镇定,脑子里却转得飞快。听了吴畏的话,心中一震,吃惊的看着吴畏,说道:“是你?”
都说人靠衣衫马靠鞍,吴畏脱了军装换上作战服,气质立刻就变了模样,别说铁良从前只是远远见过吴畏几次,并不熟悉,就算是常常见面的,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也认不出来。
铁良刚才被许晨剑制住之后,倒也想过落在吴畏手下的可能,但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吴畏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铁良大人一向自喻勇力,但是也绝对不会自己一个人跑出去喊打喊杀。
他吃惊的叫道:“你竟然敢到英租界里来?”
吴畏不屑的撇嘴道:“敢动我的家人,就算是跑到白金汉宫去,我也一样揪你出来。”
铁良在满人堆里算是见识比较广的,倒是知道白金汉宫和布达拉宫的区别,他看着吴畏悠然说道:“吴将军深夜来访,不知所为何事?”
吴畏还没说话,溥觉已经忍不住了,他是来救老婆的,不是来文绉绉灌水的。心中一怒,扑上去一拳就给铁良来了个满脸花。
铁良倒也练过五把抄,不过这些年养尊处优,就算拉开了场子和溥觉开练,也就是个人形沙包的命,这会被绑得结实,自然也没地方躲,他甚至都没反应过来,就拿脸把溥觉的拳头打了,顿时脸上就闹了个春意盎然,直挺挺的倒在了床上。
吴畏没想到溥觉行动力这么强,愣了一下,也没有阻止,伸手拉过一张椅子,坐了下来。
溥觉顾不得手痛,伸手拉着铁良的内衣领子又把他拽了起来,恶狠狠的问道:“你把我老姐弄哪去了?”
铁良被打得脑子里宛如开了道场,锣鼓唢呐齐鸣,平时的精明劲就都和好名字的节操一样消失不见,茫然道:“什么?”
溥觉这才发现自己刚才那一拳打得狠了,正没理会处,身边吴畏已经把桌上的茶壶递了过来,溥觉顺手接过来,倒也知道这不是给自己解渴用的,拿壶嘴去浇铁良的头。吴畏无奈道:“那不是有大口吗?”
溥觉顿时恍然,手腕一翻,把茶壶里的凉茶和壶盖一起倒到铁良的脑袋上。
铁良身子一激灵,总算清醒了一点,看着溥觉说道:“你是谁?”
吴畏刚才并没有什么表示,这个人就敢直接动手,显然不是吴畏手下那么简单。
溥觉一把扯下头套,怒骂道:“枉我从前还拿你当个人物,快说把我老姐和珠儿弄哪去了?”
铁良一愣,愕然道:“溥老四?”
说完看到溥觉又攥拳头,连忙说道:“她们不在我这里。”
“那她们在哪?”吴畏拉了一下溥觉,在旁边说道:“大人是前朝重臣,还是痛快说了吧,免得争执起来作了脸面。”
铁良看了他一眼,心说这叫争执吗?有来有往那才叫争执,你这个叫殴打,有本事你放开我,让我捂着点脸。
说起来铁良也算一条汉子,生死不论,就是怕痛,看了一眼横眉立目的溥觉,一口气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原来秀云和隆裕打太极的时候,满人皇室也没怎么心急,秀云虽然不算什么,但是人家嫁的好,也算妻凭夫贵,只当先结个善缘。
没想到溥觉结婚的时候,给秀云帮忙的居然是秋卫卿和叶黛。这两个人说起来不算什么大人物,但是背景都了不得,秋卫卿的丈夫是萧逸之的第一任秘书,妥妥的亲信,秋卫卿自己也在财政部任职,代表着哪一方势力自然不言而喻。
而叶黛就更简单了,无论是叶知秋还是程斌,都是在家里咳嗽一声,整个四九城发烧的人物。
这两个人突然和秀云相交默契,就不能不让皇室着急了。在很多人眼中,这就相当于秀云已经选边站了。
到了这个时候,很多本来热心的满人权贵就都蔫退了。能搭上吴畏的时候,大家自然踊跃,但是现在明显秀云的胳膊要往外拐,再跳出来惹吴畏不痛快,那就太不值得了。
隆裕自觉没了希望,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让身边的太监去监视秀云。这件事本来铁良并不知情,但是前几天隆裕突然派人找来铁良,说是去监视秀云的张太监失踪了。
铁良顿时急得跳脚,让人去秀云家附近打听一下,正好赶上巡警局的人从秀云家里往外搬尸体,这才知道秀云已经失踪了。
听下人说起那尸体的衣料,铁良就猜可能是张太监,他知道这件事要是粘到身上,那就抖落不清了,所以连忙派人找来马大炮,让他把尸体调换出来。
结果他办事不靠谱,马大炮也没强到哪里去,一出手就让吴畏捉了。酷刑这下,马大炮很快就招出是铁良许了重金让他去换尸体,至于秀云是怎么回事,那就一概弗不知了。
听了铁良的话,吴畏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铁良茫然说道:“没谁了。”
吴畏点了点头,抽出军刀捅进铁良的心脏,铁良瞪大了眼睛,愕然看着吴畏,实在想不到自己会是这个结局。
吴畏淡淡说道:“抱歉,我不是法官,惹上我的人,只有这一个下场。”
说完他起身出去,招呼许晨剑进来收拾尸体。
第375章顺手牵
溥觉也没想到吴畏下手这么果断,愣了一下才向吴畏怒道:“你怎么杀了他?”
“你想带他回去吃年夜饭吗?”吴畏说道:“见到我们的都必须死。”
“可是老姐她们还没找到。”积威之下,溥觉也就敢找这种理由了。既然铁良和秀云失踪没有关系,那么溥觉就不觉得铁良该死,不管怎么说,当初他在巡防营的时候,铁良对他还算照顾。
吴畏当然知道溥觉为什么发怒,他看了溥觉一眼,淡淡说道:“所以我们才不能被人发现。”
说到这里,他皱了一下眉,问道:“许晨剑怎么还没进来?”
这次他倒是没有错怪许晨剑,因为老许此时的确没有坚守岗位。恒源祥虽然算得上日进斗金,但是要想养活数千伤残士兵再给上万烈士家属发抚恤金,这点钱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所以许晨剑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依靠恒源祥的财力,专心做打手这份有前途的工作。
国防军在日本时的军纪也就soso,但是在国内却严格得让人发指,毕竟对像完全不同,吴畏重视的力度也不一样,在本州基本上就算是纵容了。所以许晨剑倒也没指望回国后能干什么打家劫舍的事情,虽然以他和手下的水平,真要是杀人越货,估计也很难被人捉住。
不过他能被吴畏选出来回国做这份见不得光的工作,当然不是因为忠心耿耿或者能够坚决完成任务。事实上他在陆一师的时候,就以鬼点子多,善打擦边球著称。
基本上陆一师细化的一半规章制度都有他的功劳——他当然不是制定者,但是可以自豪的宣称曾经参与制定,因为这当中的很多条款就是专门给他预备的。
可以说陆一师的军法部门在与以许晨剑为首的一小撮人斗智斗勇当中,顺手完善了陆一师的各种规章制度。
既然吴畏给基地制订的目标就是惩戒所有敢于打抚恤金主意的人,许晨剑就很自然的理解成人财两个方面,让目标人物消失的同时,目标人物的财产自然也不会留下。
现在这个时候,天津租界里面的土地重金难求,能住在里面的人物都是非富既贵,财力地位差一点的根本不要指望。所以许晨剑拖着铁良小妾尸体出去之后,转身就抄家去了。
可惜许晨剑虽然心够黑,眼光却不够老道,这次算是看走了眼。铁良从来就不是敛财的好手,而且他生不逢时,当上官之后满清就已经烂得差不多了,捞钱的门路越来越少,同行竞争激烈,铁良要做大事,当然不能和同僚抢生发的机会,所以手头其实没什么闲钱。这个院子还是英国人暗中资助满清皇室的。只不过皇室手里没人可用,才让他在这里负责。
所以许晨剑划拉了一圈,也就只弄了一些金银饰品之类的东西,铁良家里的钱财都没有河北地方上的土财主家多。
等到他在铁良的书房里找到了一个暗格,总算是高兴了一下,结果发现里面只有几张数额不大的银票,其中一张面值最大的还是摩根银行的。
这时候因为交通不便,通讯手段更是落后,所以国内的很多钱庄都是认票不认人,但是摩根银行在国内的发展规划是占领大城市,到现在为止也只开了几家分银,店面够少,也就来得及在各家分行之间复制数据,所以取款的时候都要使用存款时留下的凭证才行,像许晨剑手里的这种银票,根本就没有兑现的可能。
看着这几张银票,许晨剑觉得晦气,不过想想苍蝇也是肉,也就顺手揣进口袋里,然后发现暗格里藏着厚厚一摞书信,他想了一下,也都捞了出来。还没来得及看,就听到门外士兵轻声招呼他去见吴畏。
看到许晨剑捏着一打书信进来,吴畏扬了扬眉毛,问道:“那是什么?”
许晨剑当然不会去触吴畏的霉头,难道说自己去搜刮财产,结果只发现了这些信件?他把书信递过去说道:“我还没看,也许有用。”
吴畏看了许晨剑一眼。他其实相信铁良的话,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铁良说慌都不是好主意,如果不是为了威胁吴畏,秀云在他们手里就没有任何用处。
不过许晨剑的举动也不能说是多此一举,铁良负责清室的大部分暗中活动,也许手里有线索也说不定。
他伸手接过书住,摆手说道:“我们走。”
转眼看到溥觉还在发呆,他拍了溥觉一下,说道:“放心,只要我们还在,你老姐她们就不会有事。”
溥觉嗯了一声,到了这个地步,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希望吴畏的看法是正确的。
甘末林主要在法国租界活动,虽然说英法不分家,但是在英国人的地盘上自然不如自己那边方便。好在大通洋行在京津地区比较强势,在华的英法商人都很给杜迪夫人面子,所以甘末林下午的时候就从一家熟悉的英国商行借了一个仓库和一辆四轮马车,只说是运些东西,同时暗示是一些违禁品,这种事在华商人大家都没少干,那个英国商人也没有多疑,反倒觉得能卖甘末林一个人情,以后和大通合作也更方便。
他驾着马车掐着时间来到铁良的院子旁边,路上遇到了一队印度巡警,被他直接用英语打发走了。这些印度巡警主要盘查的是亚洲人,对欧洲白人一向不敢得罪,都没敢要求检查甘末林的证件。
本来甘末林还有些怀疑吴畏的要求,他们总不能指望驾着马车大摇大摆的从租界里出去。没想到刚到院门前汇合了阿道夫,就有人打开了院门,示意他把马车靠过来。
看着几个士兵熟练的把一个个用布单包裹的物品塞进车里,他的脸色不禁有些难看,虽然这些物品都包得很严实,但是凭他的经验,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那是一具具的尸体。
铁良的院子里人其实不多,所以只花了几分钟的时间,许晨剑就把尸体都装进了车里,然后向甘末林点了点头。
按照计划,甘末林会把马车赶到英租界的一间仓库里,等天亮再想办法运出城外销毁。
留下两个士兵继续处理院子里的痕迹,制造出铁良等人悄然离开的样子,至于有没有人相信,那就不归吴畏管了。
吴畏四人在这里和甘末林分手,在阿多夫的带领下沿原路溜出英租界,然后一路马不停蹄翻出城外,由阿多夫收起下城时用的绳索,吴畏四人找到甘末林留在城外看马的人,又连夜赶回京城去了。
第376章国会议员
吴畏赶回北京的时候,天已经快亮了。爱玩爱看就来网。。他换了一身衣服,混在起早进城的人群当中回到自己的住处,本来打算抓紧时间睡一会,免得到国会述职的时候当众打瞌睡,没想到留守的卫兵交给他一封信,说是一个自称“长江故人”的汉子留下的。
吴畏拿着信封看了半天,这才撕开封套,把信纸抽了出来。
信纸上面的字迹不错,起码比吴畏的要强,一水的蝇头小楷,只是布局显得很零乱,纸上涂抹之处甚多,看起来写信的人非常匆忙,甚至来不及另抄一份。
他扫了几眼,脸色微变,问道:“那人在哪里?”
卫兵挠了挠头,吴畏去天津是秘密,有人来访,当然不能直说,所以卫兵直接给挡驾了,只说司令已经睡了,没空见人,那汉子也没坚持,只是留了信就离开,不过看起来不怎么高兴,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话留下来。
吴畏琢磨了一会,突然想起昨天黄有为曾经叮嘱过他,如果有“长江故人”来访,不可不见,可惜当时他脑子里事情太多,直接给忽略不计了。
现在再后悔也晚了,他拿着信走进自己的卧室,招呼卫兵打了水进来,心想睡觉看来是不可能了,为毛自己这么命苦捏?
今天是驻日占领军总司令吴畏到国会述职的日子,说起来国会成立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直接质询实权官员,诸位国会议员都觉得这是国会地位提高的表现,所以很多人早早就过来了。
说起来叶知秋建国后参照美国制度成立国会,用意倒也还算光明正大。当时共和国草创,从上到下的大多数人还是满怀着一腔热情,要把这个国家建设好的。
不过这些年过去之后,叶知秋已经有点后悔当初的决定了。他在国内的时候,就没混过官僚圈子,在国外的时间虽然长,也没能混进高级政客的人堆里,说起来连纸牌屋也没看过,政治能力全靠脑补,虽然天赋过人,差得不算离谱,但是很多细节方面仍然掌握不好,很快就和国会的诸位议员们离心离德,觉得国会碍事了。
不过像国会这种怪物,一旦成立之后,再想取消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除非叶知秋拉下脸来,动用总统特权解散国会,而且就算这样,按照共和国宪法,他也必须再组建一个新的国会,签发的政令才能合法。
叶知秋算是比较爱惜羽毛的人,既然连萧逸之都没有赶走,自然也不会授人口实,只是背地里,总统府和国会之间的权力斗争进行得还是很激烈的。
本来共和国政体当中,府院之间是最直接的矛盾体,国会更像是打酱油的地方。但是海军兵变之夜,一把火烧死了大部分萧逸之的支持者,程斌等受过欧美思想熏陶的新人才有机会上位,萧逸之心灰意冷之下,也就不再那么热心和叶知秋争权。
于是地方势力和清流各派眼看着政务院指望不住,就转而力挺国会,倒是为充实国会制度做出了不小贡献,这次能借着顾名声报道驻日占领军暴行的机会逼迫总参同意吴畏回国接受质询,也算一个不小的胜利。
按共和国的制度,国会议员应由地方名士当中小有资产者担任。这个地方名士的范围很广,基本上等于什么都没说。最主要的反而是这个“小有资产”,基本上就相当于直接说“没钱不能当议员”了。
不过这条建议在当时倒也没引起什么风波,平民们每天忙着填肚子,哪有那个工夫去参政议政?而且一旦当选国会议员,那是要长驻北京的,本地人还好一点,外地的议员这就等于长期离家,又不能跑到北京来干长工,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持也撑不住。
因为国会议员的席位是各省指定数量的,所以刚开的那几年,不乏各地的土财主进京过洋瘾,其间笑料百出,不一而足,有一阵子京津地区的议员们曾经联合江南几省发起缩减西北各省议员席位的动议,可见国会和政务院不同,内斗的时候也是一样凶狠的。
不过那次动议并没有能够获得东北、东南等地区议员们的支持,甚至连山东河南等地的议员也怕京津和江南等富庶地区的议员趁机坐大而投了反对票。
经此一役,各地再选派议员的时候,多少都收敛了一点,脑筋最为灵活的山西省干脆由省内富商出钱资助文人代表进驻国会,倒也开了一时风气之先。
所以现在的国会议员们多少都已经有一点人五人六的样子,完成了从2b青年向文艺青年的转化,当然为了活跃气氛,版宠也是不能少的。
来自广东的林绍南议员在诸位国会议员当中就是这么一位。
广东省是叶知秋的家乡,当初他到处活动推翻清廷的时候,主要的资助者都来自广东,当了大总统后,自然也要投桃报李。所以虽然广东省的政治氛围比不了京津地区,文化底蕴比不了江浙一带,在国会当中占据的席位却一点都不比前面两者少。
广东地处南海,从印度洋过来的欧洲商人大多把第一站选在广州,所以广东的民气开放程度,在全国都要排在首位。叶知秋为广东争取第一档席位的时候,打的旗号就是广东受欧洲影响最深,民生踊跃。
但是其实广东人眼界的确开阔,不过开错了地方,大家都忙着和洋鬼子赚钱,对于政治诉求比起国内传统地区差了好多,国会议员这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居然没有多少人愿意干。
林绍南幼年习文,好读军史,虽然一直没能考取功名,倒也在家乡混了个名士的身份。成年后跟人学作生意,才没赚着什么钱,但是有合伙人帮衬,也算是衣食无忧。想来想去这辈子高不成低不就,也就剩下来过活过爱过了,于是谋了个广东省国会议员的位子,进京来看热闹。
像他的资历,放在吴畏穿越前的那个时代,就算是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有人帮着宣传一把,妥妥的素质教育典型。在这个时代虽然文人圈和商人圈都看不起他,不过林先生性子好,和文化人谈钱,和大商人说学问,就算人家再不耐烦,老林也能混个心理安慰。
这次国会要和总参掰腕子,自然要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本来大家以为陆一师驻扎在奉天境内,和地方上肯定有龌龊,再加上传闻奉天省长张云辉和吴畏不对付,所以头一个就找上了奉天省的议员。
没想到奉天的几个议员只是简单商量了一下,就拒绝了这个建议。东三省在国会里是少数派,为了共同的利益,一向是同气连枝的,奉天议员拒绝了合作,其他两省自然也是袖。
黑龙江的议员拒绝得更是干脆,“咱东北人讲义气,别的事头拱地也给大伙办了。”
“要没吴将军在辽阳血战,东三省早打烂了,这件事你们另请高明吧。”
“吴将军祸害的是小日本,我还想伸手呢!关你们屁事啊?话先说到这,要是投票质询吴将军,我是必然反对的。”
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想起来,中日几次大战,都是在东北边境上,庚子年间,大山岩在旅顺登陆,将附近的乡村屠戮一空。辽阳战役后,金州旅顺一带多有民间自发给吴畏建生祠的,毕竟吴畏在辽阳坚壁清野,祸害的范围不大,再有辽阳大捷后的宣传,东三省的老百姓都知道是吴畏带着警卫营硬抗日军保家卫国,也难怪东三省的议员们听说要质询吴畏,一个个躲得比看见道长的熊都快。
不过吴畏能够施惠的范围毕竟不大,所以串联工作倒是颇有成效,也颇有几个胆子大想搏出位的二百五想拿吴畏这个名将立威。大家选来选去,就把林绍南给拎了出来,别的不为,林绍南口才便利,学问不大,知道得不少,而且一向自谕知兵,算是国会议员当中难得的军事人才,让他来对付吴畏,也算专业对口。
因为身负重任,林绍南今天早早就到了国会大厅,他的位子本来在广东省的议员当中也算靠后的,不过今天要指望他对吴畏发难,自然得调到前排来。
他坐在写有自己名字的桌前,看看左右都还没有人来,这才知道自己来得早了。从怀里摸出一块金蚨瑞的怀表来看了看点,招呼大厅里的服务员给自己倒杯茶水来。
现在国内的钟表业早不是从前洋货垄断的时候了,说起来除了有钱没处花的冤大头还喜欢洋人钟表外,有身份的人都喜欢带一块金蚨瑞的表,这个牌子的表据说有军方背景,零件都是汉阳兵工厂加工的,精度比其他品牌强出不止一筹去。据说金蚨瑞的东家姓罗,燕京大学毕业没几年,已经是北京城里数得着的大商人,就连大通洋行都从他那里进货往国外卖。
喝着茶水又坐了一会,林绍南抬头看到这次质询的召集人康南海走了进来,连忙起身迎了上去。这位是革命先驱,地位崇高,要不是林绍南接了对抗吴畏的重任,平日里连和康南海搭话的机会都没有。
康南海眼看着自己倡议的行动到了最后关头,也忍不住志得意满,耐着性子勉励了林绍南几句,就看到有个服务员走过来,交给他一张纸片,说是在门外有人请他转交的。
康南海如今的形象是为民请命的代表,平日里民间多有请他主持公道的,他虽然不耐烦管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总要顾忌形象,一面敷衍着林绍南,一面打开纸片看了一眼,然后脸色顿时就变了。
第377章述职一
林绍南还沉浸在和偶像在一起的幸福感当中,并没有注意到康南海的异样。再说老康生就一张黑脸,再加上习惯抬头看天,很少低头看人,所以林绍南要注意到他变了脸色还真不容易。
看了纸条上的字后,康南海心思就乱了,又忍了林绍南几句,终于开口打断了他的话,转身走开。留下林绍南愕然站在原地,苦苦思索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在大厅里转了一圈,康南海才找到刚才给自己传纸条的那个服务员——他在国会里算是风云人物,一般的议员都没资格让他正眼看,对服务员们就更是连眼皮都懒得抬,刚才根本就没注意到递给自己纸条的服务员长什么样子。结果就是他连着问了几个人,才找到了要找的人。
那个服务员也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康导师会屈尊降贵来和自己说话,很是激动了一番。直到康南海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这才说出刚才那个送纸条的人是什么样子。
康南海带着服务员出了国会的大门,张望了一会,也没找着送纸条的人,倒是这时候议员们陆续到了,看到康南海站在门前,都从心里往外诧异,心想莫非今天是世界末日来了?怎么康南海转了性子,又有什么人有资格让他到门前来迎接?
找不到那个送条子的人,康南海心中更加没底,拉住服务员不让他回去。正要再问一遍那人的细节的时候,就看到一辆挂着总参军旗的黑色汽车停在了门前。卫兵跳下车后,并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忙着去开门,而是直接执枪站到了汽车的尾部,另一边下来的卫兵则站到了汽车的头部。
车门一开,吴畏穿着一身笔挺的毛呢中将制服走了出来,在他的胸前,挂着一枚一级宝鼎勋章,翠绿的松叶衬着红色为主的勋章,显得鲜艳夺目。
康南海一向看不起军人,如果是平时,早就躲到一边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