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败军神-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叫什么?”程亮问道。
“于军。”士兵很高兴长官询问自己的名字,立刻回答道。
“我记得让老兵们跟着我。”程亮说道:“你参军几年了?”
“老兵说,跟着长官不容易死。”于军说道:“我也能变成老兵。”
身边的几个老兵都笑了起来,这个新兵蛋子说的话有道理,但是要看什么时候,显然现在跟着程亮四处救火远比躲在战壕里要危险得多。别人都是等着危险找上门来,他们这一队人则是哪里有危险就主动找上门去。
一个老兵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说道:“有媳妇没有呢?”
于军显然已经被老兵们打趣惯了,对于他们的哄笑毫不在意,顺便也过滤掉了所有让人难堪的问题。
老兵对于军的沉默也没当回事,神秘的向他说道:“教你个死不了的法子,看到小鬼子上来,你就往死人堆里一钻,保证没人发现你,只要记得赶在打扫战场前面跑掉就行。”
身边的几个人都笑了起来。于军涨红了脸,看了一眼程亮,没有说话。
程亮对于士兵们当着自己的面讨论怎么装死没有任何表示,仗打到这个份上,他这个连长已经没什么发挥的余地,什么时候战死算完。至于士兵们,那就各人顾各人吧。
看着于军茫然的表情,程亮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说得对,活下来,你就是老兵了。”
士兵们都沉默下来,程亮也没有说话动员的意思,生死之间的选择,用不着说得太多。
这时战壕里传来一阵脚步声,中间还夹杂着物品碰撞的声音。程亮立刻警觉起来,伸手就去摸手榴弹,几个老兵也纷纷调转枪口指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有人低声的叫到:“程亮,程亮连长在吗?”
程亮听不出声音的主人是谁,低声回答道:“是谁?”
“程连长?我是四连的张荣锋。”那边的人叫道:“我过来了。”
程亮摆了摆手,示意士兵们不要开枪,然后就看到几个全身披挂,扛着大包的人钻了出来。
看到这几个人身上的装备,士兵们就完全放松了警惕。
这些人都背着汉阳厂仿造的二十响德国毛瑟手枪,胸前挂着特务营特有的冲锋枪,武装带上满满插得的都是木柄手榴弹。
这副行头就算是特务营的老兵们都很难凑齐,更不可能有人冒充得了。
程亮一眼就认出了张荣锋,千辛万苦的爬起来说道:“你们怎么上来了?还有人吗?”
开战之前,吴畏从各个连里抽调了一百余人的老兵作为总预备队,程亮记得张荣锋也在其中,难道第一天还没过去,吴畏就已经要动用预备队了?
张荣锋摆了摆手,从衣服里摸出一份皱巴巴的纸片:“这是营部的命令,让你带人撤到第二道防线去。”
程亮愣了一下,疑惑的问道:“你们上来多少人?能守住这么长的阵地吗?”
张荣锋摇了摇头,“这不是换防,是撤退,我们就是来替你们顶一会,你们撤完了我们也撤。”
“放弃一线阵地?”程亮顿时明白了营里的意思,断然说道:“不行,太早了,再撑一个晚上没问题。”
张荣锋有点不耐烦,摆手说道:“这个你跟营长说去。”
程亮想了想,没明白吴畏的想法,不过张荣锋和手里的命令做不了假,于是让身边的士兵们分头去传达撤退命令,然后叮嘱道:“伤兵都带上,尽量多带弹药。”
“步枪子弹就算了。”张荣锋摆手说道:“城里这玩意多得很,营长嘱咐冲锋枪和手榴弹绝对不能落下,坏的也不行,别的东西不能带就算了。”
程亮看了张荣锋一眼,实在不明白吴畏是怎么想的,反正他是营长,自己执行命令就是。
第130章辽阳战役一
程亮带领三连残部撤退不久,扬田虎己亲自参加的决死突击就开始了,在十分钟的炮火急袭后,扬田虎己率领部队轻易占领了程亮放弃的这一段阵地,仅仅遭到了轻微的抵抗。
正当扬田虎己迷惑不解的时候,张荣锋等人埋藏在战壕中的大量**包在定时装置的作用下发生了爆炸,扬田虎己以下数百名日军葬身爆炸当中,尸骨无存,在日军炮火下残存的大段战壕也不复存在。
日军在辽阳战役后承认步兵第四十九联队遭到重创,所以撤回国内休整。但是这个番号从此再没有出现在任何战场上过。中日康子战争结束一年后,步兵第四十九联队的建制终于被撤销。
日军的噩梦还远没有结束,山地元治接到扬田虎己阵亡的消息后,瞬间苍老了很多。在发出命令让小浦次郎抽调部队占领程亮所部放弃的阵地后,就回到自己的帐篷休息,当夜发起了高烧,不能视事。按照指挥序列,由第一旅团的乃木希典少将接替指挥第一师团。
第一师团换帅,标志着辽阳攻防战进入了第二阶段。
辽阳战役爆发的时候,没人相信吴畏可以凭借几千溃兵就能阻挡日军第一师团西下的脚步,
事实上,虽然中日双方的军方高层都很清楚彼此海军的实力,但是中国的老百姓们还真没有人相信,这个老大帝国已经衰败到连东洋小鬼子的海军都比不过的地步了。
共和国成立之后,连打了中日、中俄两场大战,国家的民气正高,都以为咱们中华民族中兴的时候到了。
当黄海舰队大败的时候,很多人还在庆幸我们还有无知的陆军。
但是当三十一师两个主力团被击溃,日军从旅顺登陆后,大家才意识到本来被依为干城的陆军其实也靠不住,这才引发了辽阳和奉天的大撤退。
这个时候,突然听说一个二十八师的营长飞兵赶到辽阳,力抗日军,收拾残局,自然没有人看好吴畏的前途。
事实看起来也并没有出乎大家的预料,仅仅一天之后,日军就攻陷了主攻方向的国防军阵地,为了拉平防线,吴畏不得不命令三连两翼的二连和四连主动放弃部分阵地。
对于让三连后撤的命令,吴畏自己也是有苦说不出。
乃木希典的进攻方式虽然给日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但是国防军一方承受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三连从前的老底子已经都搭进去了,第一批加强给程亮的二百余人也所剩无几。吴畏不得不把手里不多的补充兵投入进去。
第一道防线离辽阳城墙比较远,守军无法得到城里的炮火支援,在日军猛烈的炮火袭击下,战壕毁塌严重,已经不足以对三连的士兵提供防护,日军多次攻入战壕内,所以吴畏才决定主动放弃阵地。
对于吴畏来说,这只是弹性防御的一个措施,但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举措在所有关注着这场战争的人眼中另有一番含义。
对于国防军一方来说,吴畏第一天就丢掉了一线阵地,那么他在辽阳城下能够坚守多久就很值得怀疑,即使是从前一直在激烈主张让第四师尽快出关的声音也变得犹豫了起来,大家都担心三十一师三团在增援途中被击溃的事件重演。
而在日军方面,乃木希典在付出巨大伤亡后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占领了华军一线阵地,至少说明了他的战法有效,至于是不是还有费效比更高的办法,这个问题可以等到战局不那么紧迫的时候再说。
凌晨时分,接到辽阳战情通报的王启年给二十八师下达了总攻命令,命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歼灭鸭绿江西岸的日军,以便在吴畏丢掉辽阳之前解决腹心之敌。
日军方面,一直在朝鲜南部观望的日军第二师团开始装船海运,本来驻防旅顺保护登陆场的日军第五十七联队则逐渐抽调兵力增援辽阳日军。
占领国防军放弃的阵地后,乃木希典要求第一联队继续攻击,趁华军后退的机会清扫辽阳城外围,被小浦次郎以兵力不足为由拒绝。
日军步兵第二联队执行了代师团长的命令,一个大队在激战经夜后被三连和四连的反冲锋击溃,大队长阵亡。
辽阳战役爆发的第二天凌晨,日军第一师团虽然仍然保持着对国防军的压迫事态,但是乃木希典和手下的将官们都意识到,在援军尚未到来之前,日军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员继续进攻了,乃木希典电令步兵第五十七联队立刻全师西下,增援辽阳城。
吴畏并没有意识到这稍纵即逝的战机,事实上因为缺乏足够的情报,他并没有发现,经达一天两夜的激战,自己已经带给了日军五六千人的伤亡,让第一师团一个联队失去战斗力,两个联队伤亡惨重。
他把手里一堆从全国各地打来的慰问电报摔在地上,向赵琅琊咆哮道:“我要这玩意干什么?我要医生,我要援军。”
赵琅琊看了一眼地上的电报纸,安慰道:“总统已经发布命令,东北各地结兵自保,所有擅离防地的官员一律以逃兵论处,就地处决。”
“那管个屁用?”吴畏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摇头说道:“能跑的早就跑得没影了,现在弄这个命令给谁看?等大家都死了烧给咱们看吗?”
赵琅琊苦笑了一下,从手里的文件夹里又抽出一份电报:“总参电告,援军已经在路上。”
“第四师进关了?”吴畏愣了一下,看着赵琅琊说道:“总参的人不会这么蠢吧?”
“不是第四师。”赵琅琊解释道:“是东北各地的民团,总统要求奉天附近的村屯市县组织丁壮从军。”
吴畏差点被这个消息气乐了,心想咱们这位大总统总不会是义和拳出身,以为现代战争弄个人上来就能打吧?我要不要给大师姐们准备点灯笼?
他还没有来得及说出话来,就看到一个通信兵跑了进来,向吴畏叫道:“营长,去奉天的人回来了,还带了不少人回来。”
吴畏拍了拍脑袋,心说这来得还真快,我要这么一帮乌合之众干什么?然后听到士兵叫道:“说是奉天城里组织的医生,里面还有个什么神父。”
吴畏一听顿时大喜,他现在算得上伤兵满城,缺医少药,只能看着很多重伤员慢慢死去。所以他现在最缺的不是兵员,而是医生。
第131章辽阳战役二
四月末的北京城里,春天的气息已经很明显了。
一群学生举着抵制日货,坚决消灭日本侵略者的标语从街道上走过,刚好看到一辆挂着总参牌照的黑色美国小汽车停在路旁,不禁放慢了脚步,对着汽车多喊了几句口号,看看车里的人没有出来的意思,就举着旗帜离开了。
共和国总参谋长顾雨坐在后座上,苦笑着想:“要是喊口号就能解决问题,那可有多好啊。”
学生队伍逐渐远去,司机才又发动车子,缓缓向另一个方向驶去。
东北大战方酣,没人想得到顾雨会在这个时候离开总参在北京城里闲逛。事实上,他刚刚去见了黄有为。
顾雨和黄有为的关系绝对说不上好,但是也绝对不像人们想像中那么差,所以顾雨如果有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还是愿意相信黄有为的判断。
回到自己在总参的办公室,作战局长孔璋闻讯而来。
顾雨宦海沉浮这么多年,没什么骄人战绩却能熬到总参谋长的位子上,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什么消息来那纯粹是痴心妄想,所以孔璋直接问:“他怎么说?”
顾雨知道这几天孔璋身上承担的压力,也不和他绕圈子,立刻回答道:“他说吴畏是个善于创造奇迹的人。”
孔璋有些恼怒的看着总参谋长,“奇迹到能用四千溃兵挡住日本人的一个师团?”
“不管你我信不信,看起来日本人是相信了。”顾雨说道:“你没听说日军的第二师团已经准备继续登陆了吗?”
孔璋心说我怎么可能不知道?上午的时候是谁因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像是被火烧了眉毛一样去见黄有为?他皱眉说道:“您是说这个消息是假的?”
“这我怎么知道?”顾雨说道:“我又不是吴畏,可以没事自己去敌人防线后面看看。”
他端起茶杯,看着碧绿茶水中载沉载浮的针叶,轻声说道:“我只是说,从前我们情报部门的效率可没这么高,他们一直被日本人牵着鼻子走,难道这次他们变聪明了,能提前知道一些消息。”
直到从顾雨的办公室里出来,孔璋仍然没有弄明白总参谋长的意思,显然顾雨认为日军第二师团登陆是假消息,所以才不允许动用第四师出关。但是无论从那个方向来看,日军不可能长久顿兵于辽阳城下,除非他们是虚张声势。
想到虚张声势这个词,孔璋的心里一动,黄有为说吴畏善于创造奇迹,如果他真的能够拖住第一师团呢?如果日军第二师团登陆不是假消息呢?
他一瞬间突然明白过来,并不是因为黄有为相信吴畏,所以顾雨相信黄有为,这才不许第四师出关,而是因为顾雨看出来日军提前传出第二师团调动的消息不是假的,这是日本人有意放出来试探国防军反应的试手,很显然,辽阳城卡住了日本人的喉咙,吞不下吐不出,所以才不得不动用第二师团,但是看起来日本人很不甘心,所以才提前放出风声,指望国防军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辽阳去。
这是一个惊人的消息,总参上下都相信日本人有更多的战略企图,但是战争有时候打的就是阳谋,就算你看出了对方的意图,没有实力也只能眼瞧着对方一点点的向目标迈进,却无能为力。
因为没有人想到吴畏真能拖住第一师团,所以孔璋才会领会错了顾雨的意思,毕竟他没有和黄有为共过事,自然也没有顾雨等人对黄有为在战争方面的信心。
孔璋皱了一下眉,想起一个近来偷偷流行的传说,从前海军的人想效仿日本单独成立海军部,只不过因为实力不济,所以才一直卡在那里不上不下,现在顾雨终于有机会收拾自己的老对手,好把海军的两个舰队真正收于旗下。所以第四师进关,是因为顾雨要留着对付黄海舰队的残兵。
想到这里,孔璋忍不住打了个冷战,觉得不寒而栗。
吴畏这个时候可没有心情琢磨自己能不能顶住当面日军的问题,对于他来说,这个问题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么挡住日军,反转攻势,要么城陷人亡,大家一拍两散。
叶知秋的动员令发布后,国内各界有了一段时间的失声,只有东北的两处战场仍然打得如火如荼。
王启年在鸭绿江畔加紧了攻势,但是山县有朋本来已经显露颓势的第一军就像突然打了强心剂一样,抵抗突然激烈起来。
二十八师在强攻一日,进展甚微之后,开始放缓攻势,调整力量,毕竟王启年没有乃木希典那么疯狂,能拿士兵的生命不当一回事。
辽阳城下的乃木希典没能及时得到援军,为了维持对辽阳守军的攻势,他命令投入预备队。
辽阳战役的第二天,中日双方仍然投入了全部的力量搏杀着,但是投入的兵力已经远远不如前一天的力度,精疲力尽的双方都在尽力压榨自己的潜力,好比对方撑得更久一点。
这一天中午,一直游弋在外围的一连化妆奇袭了日军的炮兵旅团,付出十余人的伤亡,烧毁了日军的两只炮校气球,让日军的炮兵力量失去了最有效的观测手段。
乃木希典在兵员不足的情况下命令第五十七联队的一个残破大队封闭辽阳城东门,在进入阵地时遭到国防军主动攻击,士气低落的日军居然放弃阵地,转身逃走,气得乃木希典责令大队长剖腹自杀,战后他才发现,这是他唯一一次封闭辽阳城东门的机会。
吴畏在这次战斗中发现了胜利的契机,显然日军打不动了。但是当晚接到乃木希典严令的步兵第二联队两个大队轻装赶到,双方的力量对比再次发生变化。
辽阳战役第三天,吴畏布置在战壕里的七五炮损失殆尽,所有一线阵地全部失守,二线阵地也开始残破。
但是这个时候,吴畏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按照预定计划退守辽阳城,和日军打一场斯大林格勒式的保卫战。因为总参从各地调拨的援军终于开始源源不断的开进辽阳城。
吴畏刚刚接见了一队从奉天城北赶来的民兵,看着眼前老幼不齐,服色参差的人们,吴畏忍不住和赵琅琊吐槽,“这些不是士兵,顶天了只能叫壮丁。”
可是他已经没有时间训练这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日军的兵锋已经到达了城下,吴畏现在无兵可用。如果这些人能够早几天到达,他还有时间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战场培训,现在却只能让他们稍事休整后就投入战斗,然后指望这些从没有摸过枪的人在残酷的战场上自己找到生存下来的办法。
第二联队的援军给乃木希典带来了部分急缺的炮弹,然后在当天凌晨的攻势中消耗一空。
没有了技术兵器支援的中日双方回到了最原始的战斗状态,在辽阳城下打成一团,乃木希典不得不向第二军指挥官大山岩元帅请求战术指导。
没能等来第一师团击破当面之敌的消息,却等来了乃木希典求援电报的日军第二军司令大山岩差点被气炸了肺。
第132章辽阳战役三
对于日军来说,这场虽然准备已久,但是却显得仓促的战争正在向着不可控制的方向滑落。
认识到共和国强势崛起的并不只有日本政府的高层,所以才有这一场上下一心的侵华战争,但是对于这样规模的一场战争,统一认识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即使是认识到中日之间不可并存的人,也会对战争的目标产生分歧。
大山岩在日本军界是一个传奇人物,同时也是坚定支持打击这个近邻的主战派之一,相比这下,山县有朋显然比他有更多的顾忌。
所以在这场战争的开始阶段,山县有朋指挥的第一军主要目地是吸引华军的注意力,给大山岩创造机会。
大年初一夜,华军小队奇袭朝鲜驻屯军前指,大岛义昌少将阵亡,一个物资储备库被炸。
对于日军高层来说,一场荆轲刺秦的战斗并不能改变战争的走向,但是华军坚决的攻击和漂亮的撤退展现了这支新生力一的决心和战斗力,这才是日军上下所最不愿意看到的,很显然必须尽快打掉这种势头,每一个日本人都应该觉得时不我待。
正因为这样,所以发生在庚子年间的这场战争才无可避免的发生了。
但是战争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轨道,二十八师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山县有朋的第一军吃尽苦头。
在第二次鸭绿江战役开始的第一天,王启年下令放日军上岸后不久,山县有朋就意识到华军的战略意图,并且电告大本营,提醒自己的同僚们谨慎考虑原本的计划。
然后日本海军成功伏击共和国黄海舰队,第一师团在旅顺登陆,一昼夜击溃三十一师主力,让山县有朋的担忧成为大本营的笑柄。
可惜大家还没有笑多久,就再也笑不出来,二十八师的一个番号奇特的营突然出现在辽阳城下,一面收拢三十一师溃兵,一面开始阻击第一师团的先头部队。
两支部队之间的第一战,日军浦田原大队长阵亡。当时并没有人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开战前,山地平治就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舒服,但是大山岩不放心大本营看好的乃木希典,所以才劝说山地平治留在任上。
很快山地平治抱病参战的恶果显露出来,扬田虎己阵亡后,山地平治重病,第一师团的指挥权落在了乃木希典的手里。
对于这个和自己同样留学德国,对德国陆军抱有崇敬之情的下属,大山岩看得很清楚,他的战术理念还停留在普法战争的时代,痴迷于火炮掩护下的白刃冲击。
但是在重机枪出现后,这种战术已经变得极不可靠。
于是第一师团在辽阳城下碰得头破血流。
在大山岩看来,在第一师团成功登陆旅顺之后,战争胜利的天平就已在向日军这一方倾斜了,如果华军主力出关,那么拥有海运便利的日军第三军就会在山东登陆,直扑京津地区,结束这场战争。
如果华军主力不动,第二军仍然可以席卷东北,吃掉华军的两个师,完成事实上的占领。
对于一些有着清醒认识的日军高级军官来说,中日战争必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慢慢在共和国这个巨人身上割肉才是正确的作法。
但是随着辽阳战役的展开,这场战争的天平又开始浮动了,因为华军一方多了一个很重要的砝码,这个砝码叫做吴畏,他有一支战法奇特的部队。
小浦次朗联队在行军途中遇到的骚扰被忠实记录下来,并且送到了大山岩的案头,从这些战例看来,第一师团的对面有一个指挥灵活,武器先进,作风顽强的对手,这支部队狡猾残忍,行踪诡异,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对日军这支深入敌国腹地的部队产生的杀伤力却是很大的。
相比之下,更让大山岩感到威胁的,还有吴畏在辽阳附近实行的焦土政策。
因为考虑到异国作战的补给问题,所以大山岩登陆伊始,就命令日军就地补充,以战养战。
日军步兵第二联队忠实的执行了大山岩的命令,在旅顺附近化身强盗,洗劫了附近的数十万百姓,不但为第一师团筹措到大量的粮食和牲畜,还有民夫和钱财。
在大山岩看来,用中国人的物资来支撑自己的部队去战胜中国的军队,这是一件很让人感到振奋的事情。然后他就遇到了吴畏。
吴畏给一连骚扰部队下的命令是,不给日军片瓦栖身、颗粒果腹。一连上下执行得很彻底,日军行进路线上的村庄一律焚毁,水源全部破坏污染,不肯离开的村民全部当做日军奸细或者带路党就地枪决。从某个角度来说,一连作的事情比日军还要彻底。
但是事实上,辽阳城下的日军第一师团并没有遇到食水补给困难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辽阳城外不远处就有一条河,一连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切断这个水源。
另一个原因则很简单,乃木希典的进攻策略太有效率,日军减员的速度远远超过了随军携带给养的消耗速度。
因为辽阳城下的各种不顺利,军需官提交的给养消耗警告被淹没在了一堆伤亡报告当中,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辽阳战役第四天,得到了第二联队补充的日军一度攻到辽阳城下,吴畏迫不得已动用了预备队,张荣锋等人用手榴弹和**包开路,配合霰弹枪和冲锋枪只用半个小时就干净利落了收复了失去的阵地,以不足十人的伤亡将日军赶出了刚刚占领的国防军阵地。
吴畏立刻将手里的民兵部队送上阵地,把预备队撤了回来,这一百余人已经是他最后的王牌,每牺牲一个人,对他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这天下午,第一支成建制的国防军援军终于赶到了辽阳城下,这是热河第三十师蒙古骑兵团的一部分。
吴畏和赵琅琊接到消息后骑马赶出城外,接到了这支部队。
赵琅琊没见过成建制的骑兵部队,但是仍然一眼就发现眼前这支部队的人数不足,不禁有些恼火。
吴畏在总参的时候听黄有为介绍过国防军各师的情况,知道三十师一直都不是满员师,骑兵团更是只有一个七个连的架子,上次金水河一战,配属给王启年的一个连全员战没,这件事对于三十师上下的打击尤其大,产生了很多流言蜚语,在这种情况下,三十师能把蒙古骑兵团的大部派出来增援,已经很不错了。
第133章辽阳战役四
骑兵团的团长是个三四十岁的蒙古汉子,当然这个估算很可能有问题,因为吴畏实在看不出这位满脸沧桑的汉子的实际年龄。
骑兵团长也是个中校,但是按照指挥序列,他应该服从吴畏的指挥,这让明显年长的团长很不满意。
听说吴畏要他带领骑兵们去奉天驻扎,团长立刻表示反对,他操着一口生硬的汉语说道:“我和我的兄弟们是来打战的。”
吴畏在心里给他纠正,应该是“打仗”,除非你老人家胸有沟壑。然后很郑重的对团长说道:“只要我这里还有能扛枪的步兵,就不会让专业的骑兵去守城,你和你的兄弟应该骑在马上杀敌,而不是下马站在战壕里对着敌人开枪。”
这句话的意思有点绕,但是骑兵团长仍然很快就领会了他的意思,他很高兴的拍着吴畏的肩膀说道:“你是个了解骑兵的步兵军官。”
吴畏心想我当年可是一直认为步兵比骑兵好的。
打发走了骑兵们,吴畏的脸立刻就垮了下来。别看他和骑兵团长说得嘴响,其实手里根本没有那么多扛枪的兵。
吴畏是伞兵出身,就算是搁兵王流里面,那也是妥妥滴特种兵,所以对特种部队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情。
这个时代,步兵还没有特种化,说起来,各国的军队都是由普通步兵组成的,在吴畏的记忆里,也只有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有一支高山兵。
他的特务营在这个时代肯定要算是第一流的特种部队,然而严格算起来,骑兵也应该算是一种特种部队。
现在他的特务营损失惨重,一半的名字已经上了阵亡名单,还有差不多四分之一躺在医院里,要不是他在长白山里还留了一部分人员,基本上打完这一仗,特务营就可以取消建制了。
让经受过特别训练的特务营士兵们去填战壕,对于吴畏来说只是没有选择后的决定,但是对于这几百骑兵,吴畏下意识的不想把他们也搭进来,显然骑兵们应该有更加合适的用法。
辽阳战役第五天,吴畏用源源不断赶到的民兵顶住了日军的攻势,战损比较轻的二连和四连甚至趁日军疲惫的机会发动了数次小规模的反冲锋,迫使日军主动脱离战场。
辽阳战役第六天,紧急登陆的日军步兵第四联队一部赶到战场,同时带来了大山岩的训令,命令乃木希典尽快结束战斗。
乃木希典这时已经从另外的渠道知道了这个命令的背景,英国人终于无法坐视自己在亚洲的这两个小伙伴大打出手了,英国特使给日本政府下了停战的最后通牒,同时英国在亚洲的舰队开始集结,如果日本政府不肯结束这场无谓的战争,那么英国人将会对日本海军宣战。
英国人虽然高傲,但是至少还是务实的,为了劝服在这场战争中占有优势的日本政府收手,已经秘密答应伊藤博文,只要日本人主动停战,可以帮助他从中国获得足以补偿的利益。
对于日本政府来说,能够获得利益固然很好,但是这次战争发动时还有另外一个目地,那就是打断共和国国力上升的势头,所以日军大本营决定,在停战之前,尽可能取得在华地区的战略优势。
为了这个目地,日军大本营要求乃木希典尽快攻下辽阳城,然后对二十八师做出合围态势,接应朝鲜的第一军进入中国东北地区。
这个命令很符合乃木希典的胃口,而且他已经被对面的敌人搅得怒火难耐,也必须要出这一口恶气。于是刚刚到达的第四联队来不及休整,就被投入到了战场上面。
当天傍晚,判断出日军获得了援军的吴畏,命令防御辽阳城东面阵地的三连放弃城外阵地,撤回城内。
出于对这六天来与国防军进行战壕争夺战的恐惧,第一师团的参谋们建议乃木希典不管辽阳城另外三面的阵地,集中全力从东面攻击辽阳城,乃木希典批准了这个建议。
当天夜里,日军集中所有的炮火力量,轰击辽阳东城,击垮大片城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