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败军神-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像蓝晓田程斌这样比较倒霉的家伙之外,像赵运铎等真正的幕后主使早就跑了,抓不到首脑,从喽啰们嘴里又能得到什么完整的东西?

所以吴畏刚才进院才说是要大家协助调查,那意思就是你要能证明自己清白,那就没事。可惜他出身不好,没人相信他一个从大头兵起来的将军也会咬文嚼字,再加上事发突然,根本就没人注意到措辞上的区别。

在吴畏看来,王廷均这人虽然薄有才名,不过真实水平也就soso,放在后世就属于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默默混资历的老科员。只不过王廷均运气好,这年头有文化的人少,仕途上竞争不激烈,他这才能在四十岁前混上司局级。

对于程斌来说,连顾雨他都看不上,更不可能把目光投到王廷均身上,就算要在王家找人拉拢,那也是拉拢秋卫卿费效比比较高。

所以在他估计,王廷均能在名单上列名,多半是受了谁的牵连,抓他实在是浪费时间,所以他摇了摇头,向王廷均摊手说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我这里是没有的。”

王廷均嘿了一声,不满的说道:“那么吴将军能否将名单一观?”

吴畏迟疑了一下,点头说道:“那就请子芳过来吧。”

王廷均四下看了看,发现政务院的人都远远的站着,一副生怕惹火烧身的样子,心中不屑之意更烈,文化人的脾气发作,不理会身后秋卫卿的小动作示意,大步走了过来。

秋卫卿拉不住丈夫,只好叹了一口气,也跟了过去。

吴畏看到秋卫卿过来,神色复杂的看了她一眼,默默把手里夹着名单的文件夹递了过来。

顾雨和梁实都知道这些是妥妥滴的高层地震,吴畏接替叶知秋上台,要怎么分蛋糕还不一定,他们又从来就不是吴畏的嫡系,这个时候办事自然卖力,名单上已经按照地理位置作出了区分,而且是按照职务高低排列。

所以王廷均接过来一眼就看到了秋卫卿的名字,而且排名还很靠前。

这一次他是真的大吃了一惊,比看到自己的名字还是吃惊。毕竟文人们从大明就开始流行骗庭杖,到了我大清虽然被没什么文化的辫子头们误伤了一片,骨子里拿苦肉计混名气的习惯还在。王廷均又隐约听闻程斌这件事有蹊跷,传说中隐隐把程斌和当年的七君子相提并论。

王廷均没本事去救程斌出来,干脆就想进去陪他坐牢算了。

没想到吴畏刚刚说他名落孙山,就又在名单上看到了妻子的名字。要说自己进去陪程斌,那叫侠肝义胆,要是送老婆进去陪程斌,那叫什么就不好说了。于是当时他就傻眼了。本来说好的雄纠纠气昂昂也没了,看起来倒像是被捏住脖子的北京板鸭。

秋卫卿跟在丈夫身后,自然看不到他的表情,不过也立刻就从王廷均的身体反应上发现不对,急忙迈步上前,从王廷均的身边看了过去,目光同样略过排在最上面的几位部长级主管,然后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她微微一愣,心中感到一丝慌乱,但是立刻就又镇定下来,抬头看向吴畏说道:“既然有名单,就请将军开始吧。”

吴畏赞赏的看了她一眼,心说不枉我主动跑这一趟。于是向王廷均笑道:“子芳在这里正好,我对政务院不熟,能请你帮我一下吗?”

说着话,他对着名单上的名字轻轻摇了摇手指,笑道:“要按这名单上的人来办事,今天政务院就得关门了。总统和我自然不会相信有这么多人从逆,不过甄别还要费一番工夫。”

他和王廷均大有深意的说道:“子芳兄深知政务院人事,若能助我一臂之力,当为国家之福,本官之福。”

王廷均下意识的就想拒绝,自己铮铮铁骨,岂能助纣为虐?但是目光落在秋卫卿的名字上,立刻就开始犹豫。他是不相信吴畏会坑秋卫卿,不过老婆落在别人的手上,心理总是不舒服,更何况他还不愿意承吴畏的情——难怕这个机会其实就是吴畏送给他的。

秋卫卿和王廷均夫妻这么多年,孩子都生了俩了,又怎么会不知道王廷均会有什么反应,又为什么会犹豫,抗声说道:“子芳虽然胜任,不过既然名单上涉及到我,还是回避的好。”

听了秋卫卿的话,围观的政务院众人这才发出一声惊叹,大家都猜到名单上的人应该不少,只是没想到连秋卫卿都在上面。

吴畏看了秋卫卿一眼,目光中满含责备,心说这个时候你捣什么乱?我这一屁股事,不为摘你我跑这里来干什么?

他向王廷均笑道:“正因为名单上的人太多,所以我才觉得需要尽早甄别出来,免误国事。子芳大才,当不惧此流言。”

王廷均看了吴畏一眼,心中一横,点头说道:“既如此,王某当勉力一试。”

吴畏大笑拱手道:“那就拜托贤伉俪了。”说话间,直接就把秋卫卿摘出来了。

秋卫卿倒是没领这个情,板着脸说道:“总要公正调查过才好,不如就从我开始。”

吴畏和王廷均对望一眼,都觉得无奈。吴畏向王廷均一拱手,那意思这是你老婆,你看着办。

不提王廷均心里怎么想,就连看热闹的人都知道秋卫卿肯定是没事了,审案的是她老公,监督的是她绯闻男友,这要是还能折进去,得挖多大个坑啊。

第697章前动员令

实际上这一次的叛乱比较特殊,与前两次都有本质的不同,要不是刘东明指挥的装甲连在进城的过程中与黄有为指挥的守军发生交战,甚至都不会被局外人发觉。

很可能这本来就是赵运铎等人的计划,借着婚礼的掩护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权利的转移。

但是很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吴畏这个超级扫把星横空出世,又一次搅黄了本应成功的布局,让赵运铎花费数年心血进行的谋划毁于一旦。

因为赵运铎和程斌等人的身份特殊,叶知秋又面临着即将交权的局面,所以他并没有对这次叛乱后的调查行动作出明确的指示。

在这种情况下,顾雨和梁实等人组织的调查,当然也就没什么指导意见,这两个人又不可能事事去请示叶知秋,只好本着有抓错没放过的原则,扩大调查范围。

这才会出现把政务院大部分工作人员的名字都写上嫌疑人名单的闹剧。

吴畏已经猜到了这种事情出现的原因,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他其实没有太多的立场去干预,毕竟自己是既得利益者,如果过多干预调查活动很可能会给人以阴谋的感觉。

但是和顾雨、梁实等人不同,共和国的政权始终将会交到吴畏的手里,他当然不能看着自己将来的班底被别人搅得一塌糊涂,所以该保的人还是得保。

政务院是吴畏比较在意的地方,毕竟程斌主政两年,培养出不少现代化的管理人才。

再加上他曾经担任副总理的时候手下拉起来的班底,政务院当中已经有了一支精干的施政队伍,吴畏做的就是把这支队伍保留下来。

所以替秋卫卿开罪只是一个幌子,吴畏如今在京城当中算得上一手遮天,他又不在乎什么名声,别说秋卫卿只是受了程斌的牵连,就算她真是主犯,被吴畏大笔一挥放出去,谁又敢说些什么?

所以他把主持政务院审查工作的任务交给王廷均,为的就是要让王廷均徇私枉法,最好最后把所有人全都无罪开释那才符合吴畏的心意。

王廷钧这个人的脾气吴畏看得很清楚,这就是那种胆子比心大,一条道跑到黑的传统文人,你推心置腹的让他干什么,他肯定要担心被利用,但是如果他自己认定的事情,警察告诉他是骗子都不信。

现在既然王廷钧认为吴畏不是好人,那肯定就要为自己的同僚们主持公道,也不用吴畏来操心。

事实上如果吴畏再腹黑一点,完全可以等王廷钧办完案子,再反手把他抓进去当替罪羊,那个时候,基本就是他想翻谁的案子就翻谁的案子了,根本不用像现在这样头疼,这就是用临时工的好处。

当然吴畏还不至于这么黑心,至少不会打算让王廷钧来顶缸。

本来他还打算在政务院装模作样一番再走,没想到老天爷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很快就有人进来向他报告说,两广政府通电质疑程斌下野的原因,要求中央政府作出解释。

很显然这是吴畏干净利落的拒绝杨坚白之后,对方作出的反击。

这种程度的反击的确出乎吴畏的预料,不是出乎意料的强,而是出乎意料的弱。

在吴畏看来,当他不留余地地拒绝杨坚白的提议之后,双方基本就算是撕破脸了。到了这种时候,大家有什么后招就应该马上亮出来,毕竟杨坚白这边已经准备了很久,而吴畏只是仓促应战,必须利用这个机会才能打吴畏一个措手不及,然后无论是以打促和还是战斗到最后,周旋的余地就要大得多了。

这才是吴畏昨天折腾一整夜所要准备应对的局面,而不是现在这种不痛不痒的反击。在吴畏看来,别说通电大战,就算杨坚白派人来指着自己的鼻子骂,那也没什么实质上的损害。王老司徒那是心中有愧,脸皮又薄,才会让武侯捡了便宜。别说吴畏这两样都不占,真要有人来骂他,当场他就敢翻脸,能动手的时候不动嘴,这才是他的处事原则。

事实上,这也就是吴畏这个军人与中国传统政客之间思维方式的不同。传统的政治斗争讲究杀人于无形,在最后解决问题之前都在互相试探。而吴畏却在时刻准备着打烂重建,毫不在乎被战斗波及的范围。

不过对方的反应再软弱,吴畏也要小心这是烟雾弹,所以在听到消息后,他立刻就从政务院赶回了总参。

现在顾雨作为叶知秋的代表,与梁实一起办案,蓝晓田又进了陆军总医院,总参基本上就算是被吴畏鹊巢鸠占了。

看起来杨坚白说得没错,他的基本盘的确不止东南诸省,而且这些地方势力之间早有联系。就在吴畏从政务院赶回总参的短短时间内,安徽湖北云贵各省已经纷纷响应两广通电,要求中央政府解释程斌下野的原因,通电中言辞恳切之处,简直声泪俱有,涕泪满襟。

单从声势上来看,两广的通电倒也算得上一呼百应,似乎一时之间,程斌已经是万民之望,让人浑然忘却就在正月之前,全国各地还在对程斌推行新税制的举措大加指责。

吴畏对这种局面倒也早有准备,虽然看起来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一点,倒也不是不能应付,只是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预想当中几个应该打酱油的省份也跳出来了。

回到总参的时候,提前接到消息的叶黛已经赶过来了,现在叶知秋基本上不怎么管事,多半也是打着看热闹的心思。叶黛虽然是叶知秋的女儿,按从前的传统,现在既嫁就要从夫,当然得帮着吴畏。既然国家上下的事情都是吴畏在拿主意,叶黛自然不会放心,所以赶过来和吴畏一起商量。

听了吴畏的疑惑,她深深看了吴畏一眼,摇头说道:“并不是他的人望有多高,这是大家在看你的反应。”

吴畏愣了一下,这才明白过来,中央和地方的争执由来已久,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东南各省自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向中央施压,其他各省也只不过是借着机会想和自己过过招,毕竟大家和叶知秋打擂台这么久,估计已经知道了彼此的底线,而吴畏从前只在军界混,现在眼看着代替叶知秋,大家当然不会放心,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互相试探,一下摸清彼此的底线才好。

想清楚了这一点,顺便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来自两广的反击力度如此之弱。这根本就是主动示弱,以方便观望各省跟进。毕竟如果反应过分激烈,直接和中央叫板,其它各省胆子小一点的就只能采取观望态度,而不会跟进了。

既然想明白了对方的态度。吴畏自然也就有了应对办法,他立刻以总统府和总参的名义起草了一份命令,要求全国各部队进行紧急状态,随时准备镇压分裂行动。

史称《前动员令》!

第698章通电后的波澜

吴畏发布的动员令以通电的形势迅速传遍全国。而身处北京城的弗雷等人更是在第一时间便得到了详细的电报副本。

看着手中的文本,弗雷疑惑的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先下手为强。”莫循理说道:“我想这位吴将军就是这个意思。”

弗雷疑惑地摇着头,“很显然,这位即将上任的总统不是一名合格的政客。”他断言道:“轻易将自己的国家陷入战火这不是负责任的行为。”

莫循理耸了耸肩,喝了一口红茶,似乎是觉得这件事其实并不需要讨论。

与此同时,杨坚白也看着手中同样内容的文本,讥笑道:“他以为这是从前带兵的时候?那时候万事都有总参顶着,他只管下命令就行。这种混乱的时候要人打仗卖命,没有开拔费,加双饷,区区一份电报,怎么可能有人听命?”他摇头笑道:“看来这位是没机会坐上总统的宝座了,咱们走着瞧吧。”

与弗雷和杨坚白抱着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大家都在等待着看吴畏的笑话。更有很多人在充满恶意的思索着自己在即将到来的这场混乱当中怎样牟取足够的利益,或者干脆就趁着这个机会往上挪一挪。

古人说什么来着了?皇帝轮流坐,吴畏这样的大头兵都能当总统,大家也不是就没有一点机会不是?

而在这次风波当中,真正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各地的军队领导人。

对于士兵们来说,进行战争准备并没有什么太多值得考虑之处,无非就是上官指哪打哪就是了。

但是对于军官们来说,执行吴畏的动员令显然就意味着自己在即将到来的政治斗争当中站队,而且这次选择立场之后,不但会面对真刀真枪的战斗,还可能会万劫不复。

通常来说,军队可以没有思想,但是军队的指挥员们显然不可能是完全的站在超然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此时已经隐隐作为全军战力之首的第二十八师,此时正在师长于澄海的领导下在长白山下秣兵厉马。

虽然说日本和俄国两个方向在短时间内都不可能再有战事,但是于澄海并没有放松对训练的要求。

他虽然是空降第二十八师来当这个师长,但是久在部队,带兵的资历足够,手腕和方法又全都不缺,很快就已经在二十八师当中树立起了自己师长的威信。

此时他看着手里的通电文稿,一脸苦笑地向副师长李述田说道:“这是催命符啊,这个吴畏都要当总统的人了,怎么火气还这么大。”

李述田在二十八师干了十年副师长,甚至一度给年纪资历都远不如自己的王启年当副手,要说心里没有怨言那是假的。早就干得有些憋屈。要不是于澄海过来,他都已经在打退休的主意了。

于澄海到二十八师后,对他倒是甚为倚重,总算让李述田找到点翻身做主人的感觉。而且最重要的是,于澄海比他年纪大,无论于澄海高升还是退休,他都有望坐上二十八师师长的位子,起码比起王启年的时候能看到一些希望。

所以此时听到余澄海主动询问,他倒是很用心的思索了一下,然后劝道:“这件事情的确需要从长计议。”

于澄海老神在在地看着手中的文稿,半晌才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就算我们想静,也得看人家给不给我们这个机会。”

李述田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摇头笑道:“我们二十八师兵强马壮,为国防军干城,只要守住本份,谁能有胆子主动来撩拨我们?”

于澄海看了他一眼,突然问道:“吴畏是二十八师出身的,你觉得他有没有这个胆子?”

李述田下意识的就想否认,但是话到嘴边,心中流过吴畏从军后的所作所为,顿时“胆大包天”这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出现在脑海当中,于是到了嘴边的答案就卡在嗓子眼儿里出不来。

他皱眉说道:“可是他凭什么?”

于澄海叹了一口气,转身看着身后悬挂着的东亚地区的地图,轻声说道:“这就要看你们王师长驭下的能力如何了!”

他来二十八师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已经知道二十八师当中有一批吴畏当年带过的军官都成长起来,如果没有外力影响,这些人还翻不起什么风浪,但是如果真要是有个风吹草动,就很难说这些人会有什么反应了,而最大的变数自然就是吴畏嫡系的陆一师了,这些部队如果颇有一些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感觉,一旦回国,必然会引起一串的连锁反应。现在也只能希望他们也能够按兵不动了。

于澄海口中的王师长,自然是指如今驻日占领军总司令王启年中将。要说王启年这些年来也算官运恒通,如今已经官至中将,坐镇日本。手下两师精手,更有威名赫赫的陆一师,名副其实的日本太上皇。

只不过他左右逢源的能力比上吴畏还要差着很多,胆子也没有吴畏那么大。所以在日本的地位虽然超然,却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利益当中。

此时他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门外鱼贯而入的高级军官,皱眉说道:“你们来干什么?”

参谋长张操一脸尴尬的看着他,“吴团长他们有事情要向您报告。”

王启年对于自己的这个参谋长并不是特别满意,张操这个人能力是有的,但是性子太软,堂堂师参谋长却连手下的团长们都搞不定。

但是他是空降到陆一师来的,在这里毫无根基。而且他手下这帮骄兵悍将可是曾经制造事端枪杀过前任师长的。王启年再自负,也没觉得自己可以吊打全师,当然需要借助本地力量来压制基层官后,张操的性子软一点,对他来说倒是正好。所以他平日里对自己这个参谋长还是很给面子的。

所以此刻听到张操言不由衷的话,他只是不满的哼了一声,然后抬头向跟着张操进来的吴晨等人说道:“你们有什么事?”

第699章陆一师

听到王启年的问话,吴畏毫不迟疑的大步上前,向司令阁下敬礼说道:“报告司令,我们听说国内有通电,要求各部整军护国,所以特地过来接受命令。”

王启年皱起了眉头,看了一眼张操。吴畏的通电并没有密级,从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都可以知道。但是消息的传播毕竟需要时间,他这边刚刚接到能电,吴晨等人就已经找上门来,这个速度简直太快了,要说背后没有人通风报信,打死他都不信。

王启年当然想不到,吴畏头一天晚上就用保密渠道交代了吴晨等人,只等着今天通电出来之后就发动,所以他其实是错怪张****。

他看了看房间里的吴晨、郭大可等人,摇头说道:“这件事情司令部还要全面考虑,在没有明确的指示之前你们只需要待命就可以了。”

吴晨摇了摇头,“既然总统和总参联合下令,肯定是事态紧急,而且我部远在海外,路途遥远,回国需要的时间也长,哪有时间仔细考虑?正应该争分夺秒。”

王启年皱眉看着他,冷冷说道:“难道你还想要来指挥我不成?”

吴晨笑了一下,“下官当然不敢。不过司令对陆一师的情况不太熟悉,制订行动计划的时候比较困难肯定是有的。所以我们几个团长刚刚商量了一下,斗胆替司令作出了计划,而且因为觉得事态紧急,所以已经开始执行了。”

他笑道:“虽然为司令分担工作是下官们应尽的一份,不过怎么说也应该通知您一声,绝对没有指挥您的意思。”

听了吴晨的话,王启年顿时大怒,“你这是什么意思?”他叫道:“你这是要搞兵变吗?别忘了东京不只有你们陆一师,这里还有第二十九师。”

吴晨点了点头,“谢谢司令的提醒,不过这点我们也替司令考虑到了。所以已经替司令把第二十九师的军官们请来了。您和他们慢慢聊天,下官告辞。”

说完他向王启年敬了个礼,然后转身向门外走去,跟着他进来的几个陆一师军官也都一起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只见第二十九师的一众团营级军官鱼贯从门外走了进来,前面的几个人都是一脸的茫然。

王启年大吃一惊,怒道:“你们也是来通知我的吗?”

二十九师的几个团长面面相觑,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个这才说道:“不是说师长您找我们商量回国的事吗?”他指了指身后济济一堂的同僚们,“还派陆一师的车把我们都接过来。”

王启年立刻意识到不妙,伸手抄起电话,却发现根本没有话务员接听电话。他看着面前这一帮二十九师的军官,谓然叹道:“还商量个屁,吴晨那帮小子肯定已经把你们的兵都调走回国了。”

众军官大吃一惊,几个急性子的人转身就往外跑,王启年大叫道:“回来。”

他看着众人,摇头说道:“他们连我这个司令都不放在眼里,你们回去有用吗?”他叹惜道:“信不信你们现在回去,他们就敢制造意外把你们都干掉?”

说完这句话,王启年只觉得全身无力,一屁股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抚额骂道:“这个吴畏究竟给他们灌了什么迷汤,居然一个个这么死心塌地。

当然吴畏牌迷汤究竟是什么配方,他是不可能知道了,吴畏要灌迷汤也不会灌到他这里来。

吴晨等人有组织力,也有足够的物资,而且还能够得到大通商行船队的配合,行动能力简直爆表,而且孤悬海外,简直自成一体。

总参就是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前任司令官被意外被刺杀之后,才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又派王启年这样的名将过来,试图收服陆一师这头。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注定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了。

吴晨赶回港口的时候,陆一师的先头部队大部分已经装船完毕,准备起航了。

指挥先头部队的军官是二团的团长郭大可。陆一师本来最强的部队是顾镕庄的强侦营,但是这支部队都被吴畏送到美洲去了。陆一师后来重新组建的强侦营虽然也都是老兵,但是战斗力还很不让人放心,所以郭大可只能亲自带队。

强侦营的营长是从前警卫营的刘驰,这个时候正和郭凯森一起看着部队装船。所以吴晨从司令部回来之后就拉着郭大可和刘驰一起叮嘱。

吴晨是吴畏比较看好的人物,按照从前陆一师的指挥序列,如果师部指挥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之后,他的排位是在第一位,甚至还要在张操之前。

所以郭大可和刘驰听他强调作战纪律,也没什么不耐烦的表现。

“你们在旅顺港上岸!”吴畏叮嘱道:“我已经和三十一师联系过了,郭凯森会派人在旅顺掩护你们登陆。然后你们和三十一师编组,由老郭你指挥部队直插通化,一定要拿下第二十八师。”

郭凯森点了点头,笑着安慰道:“放心吧,掏别人的老窝是咱们的本行,再说这次还有三十一师接应,有什么可担心的?

吴晨听了,也只有苦笑一下,作战这种事情谁能说得准?

第二十八师兵强马壮,战力强悍,而且位置又有利,如果不能把他控制在手里,那么京畿地区就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无论吴畏有什么想法也没办法展开。所以奔袭二十八师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

但是在吴晨看来,这个任务要完成的难度相当大。

毕竟二十八师在国防军当中的战斗力也是顶尖的,而且同属国防军体系,熟悉陆一师的作战指挥方式。对于他们来说,隐藏作战意图并不容易。

特别是于澄海虽然在国防军当中名声不显,却不是碌碌无为之辈,就算有三十一师接应,结果也难以预料。

直到这个时候,吴晨才突然发觉,吴畏从前在指挥作战的时候能够完全相信基层军官的能力,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至少吴晨此时对于郭大可能够顺利完成预定的作战计划并不是抱太大的希望,如果可能,他甚至宁愿代替郭大可来指挥这场战斗。

700。第700章夜袭汉阳

时间坚定不移的流逝着。乐—文

因为对吴畏这份突如其来的强硬动员令毫无准备,所以全国上下一片沉默,很多人都想不到通吴畏这是要做什么,政治上的事情,不就是大家互相表态,慢慢试探吗?哪有才发第一张牌就梭哈的?

就连最先提出通电的广东政府似乎都已经陷入了混乱当中,居然对于吴畏明显的战争宣言毫无反应。

第一天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无数涌动的暗流在各地孕育,但是还没等到发育成熟,夜色就已经笼罩在了神州大地上。

李康沉默的蹲在一间土房的房顶上,依着烟囱,紧盯着黑暗当中的汉阳兵工厂。

他和许晨剑会合了姚文建之后,一路赶往湖北,结果到达目的地后却扑了个完。看着一片狼藉的军营,李康意识到吴畏的情报并没有问题,只是自己的目标也不是笨蛋,已经发现不对,提前转移了。

三个人商量了一下,都觉得这样的大部队不太可能化整为零,突然消失,于是就地开始搜索。很快就发现有一支三百多人的国防军部队在附近出现过,目的地不明。

说实在的,李康本来以为这个人会化妆转移,没想到会胆子大到这种程度,居然直接打出了部队的旗号,要知道他这一路赶过来,都没敢这么干。

既然找到了对方的踪迹,李康也不客气,干脆也带着人打出国防军第一师的旗号追了下去。

他在黄石终于追上了那支神秘的部队,然后直接袭击了对方的后卫人马。从俘虏口中得知这支部队是向着北京去的。而且让李康感到意外的是,俘虏们居然真是认为自己是隶属于国防军海军陆战第一师的部队。

要不是李康自己就是正牌子的陆一师高级军官,简直都要怀疑是不是打错了人。

既然已经动手,李康当然不会再犹豫,趁着对方大部队还没有察觉的机会,当夜就发动了袭击。在行军状态下的这支部队表现出了新部队缺乏经验的特点,被李康轻易偷袭得手,一轮攻击之后,漏网之鱼寥寥无几。

带着俘虏转移之后,当地政府才知道在自己的地盘上,有一支国防军遭到了袭击,而且看样子损失惨重,连忙行文上报的时候,吴畏已经开始和地方政府4b了。

那些人没有想到会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遭到来自后方的打击,所以这场战斗当中,李康等人的损失微乎其微。所以完成任务后,李康决定大队休息一下,他带人去武汉看看能不能搞条船沿江而下。

就算只能坐船到南京,也比走路要舒服得多,而且也更方便隐藏身份。

没想到刚到武昌,就听说了各省通电质疑中央政府的消息。李康的政治敏感度很高,立刻就闻到了其中不寻常的味道。

武昌也算是国内比较大的政治中心,各种消息都很灵通,特科又是专门干这个的,所以很快李康就从搜集到的消息当中拼凑出了昨天京城婚礼上发生的事情。虽然不知道吴畏怎么突然就成了叶知秋的乘龙快婿,但是既然确认了吴畏在这件事情当中的立场,自然也就确立了自己的行动准则。

很快,吴畏的动员令通电就发了出来,李康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含义,然后果断做出判断,向北京的一个商业号头发出了一封约定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