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败军神-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毛达泉作为步兵,在这种时候有身高上的优势,前面的机枪手根本没看到他的存在。当然他当时也没看到对面的机枪。

不过深知巷战凶险的他在听到机枪响起的时候就知道不妙,一个跟头摔在地上,堪堪避过了迎面射穿人群飞来的子弹。

**团的步兵们和他一样战场经验丰富的不少,又都跟在毛达泉的后面,受到的损失不大。

子弹在脑袋上面嗖嗖的飞,毛达泉也不敢再重新站起来,好在他前面满地都是残破的尸体和在痛苦中翻滚的伤兵,趴在地上目标也不明显,暂时还不用担心引来机枪的注意力。

他正抬头张望的时候,一个**团的士兵抱着步枪扑倒在他的身边,大叫道:“现在怎么办?”

毛达泉扭头看了他一眼,发现这人不是自己连里的兵,而且半张脸上血肉模糊,看起来极为吓人。

他大叫道:“你脸怎么了?”

士兵伸手摸了一下,顺手在衣服上擦了擦,叫道:“不是我的。”

毛达泉骂了一句,叫道:“找隐蔽,你们的连长呢?”

“我不知道连长在哪。”那人大叫道,这人扭头的时候,毛达泉才注意到他头盔后面有上士的识别章。上士大叫道:“你不就是连长吗?我在等你的命令。”

毛达泉四下看了看,两匹马摔倒在前面不落的地方,其中一匹还在痛苦的翻滚,被它压在下面的骑兵看起来已经完蛋了。另外一个骑兵还在血泊里挣扎,不过他的一条腿被马压住,又断了一支胳膊,自然没办法挣脱,正在痛苦的向身边的人求救。

**团的士兵们大多已经躲到了街道两侧的建筑物下面,也有几个倒霉的来不及跑,和毛达泉一样被子弹压制在街道上面。

几个见机得早的俄国骑兵刚才在机枪射击的时候催马跑进了旁边的小巷里,这个时候已经下马,正向那个受伤的同伴大声叫喊着,似乎是让他不要动,在机枪的威胁下,他们也不敢出去救援同伴。

毛达泉抱着步枪就地翻滚了几下,躲到死马的后面,那个受伤的俄国骑兵就在他前面几米的地方,认出他的身份后,向着他扔出手来求救。

毛达泉没有看他,向着一个躲在墙角拿着一支样子很像汉阳造步枪的士兵大叫道:“老西子,能打到射手吗?”

“有点远。”“老西子”拿的是特制的高精度汉阳造步枪,枪管悬挂和助退机构都作了改进,**团全团有资格用这种枪的人不超过二十人。

他听到毛达泉的话,大叫道:“我得到前面去。”

“大家准备。”毛达泉趴在地上喊道:“我数到三就开枪掩护。”

说完翻身又滚回刚才趴着的地方,把自己的步枪伸了出来。那个上士早就架好了自己的枪,不过他拿的是冲锋枪,在这个射程上没什么杀伤力可言。说到底,还是对面的机枪手够狠,宁可杀伤友军也要尽早开枪,把追兵压制在了步枪射程以外。

毛达泉喘了口气,大声数了三个数,然后举枪开火。一时间街道上枪声大作,十几条步枪的发射药居然交织出了一层淡淡的薄雾。

对面的机枪手显然被这阵乱枪激怒了,立刻开始还击。毛达泉打了几枪就停了下来,翻身又滚回到死马后面,看到一溜子弹打在他刚才的位置上,那个上士身子一震,手里的枪滑落到地上,再也不动了。

毛达泉骂了一句,抬头往前看,正好看到“老西子”的身影扑进街边的一片阴影中。

那里距离机枪阵地大约还有二百米,毛达泉不确定“老西子”是不是需要继续前进,于是大叫道:“再来。”

说完又抱着枪从死马后面滚出去,向着机枪阵地开火。

这时另一侧的街道旁边有个士兵冲了出来,一面跑一面向前投出手榴弹。这个距离上当然不可能把手榴弹扔进工事里。但是突然出现的爆炸仍然吸引了机枪手的注意。

在机枪掉转目标的时候,“老西子”再一次成功跃进五十米,在他的身后,一个身上绑着**包的爆破手也追了上来。狙击手杀人,爆破手破障,这是**团攻坚的套路。可惜迫击炮还没运动上来,不然也用不着士兵们玩命。

那个扔手榴弹的士兵很灵机,扔出手榴弹后,就一头钻进了街边堆着的一大堆垃圾后面。机枪子弹打在垃圾堆上,掀起无数杂物,同时也失去了目标。

“老西子”躲在一个门洞里,单膝跪地,平举步枪,屏住呼息轻轻扣下了扳机。一颗七点九二毫米的子弹飞出枪膛,擦着对面南俄机枪护盾的边缘射入了机枪手的肩膀,在肩骨上撞了一下后,改变了飞行方向,向上穿出了机枪手的身体,然后一头钻进了机枪手的脸颊里,撞裂了机枪手的面骨后碎裂开来,炸掉了机枪手的半边脸,正在吼叫的机枪立刻停了下来。

第545章沃尔霍夫河七

机枪射击的声音刚刚停止,毛达泉就从地上跳了起来,大声叫喊着向桥头冲去。

**团的战士们都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这个时候根本不用他来指挥,很多人和他同时从隐蔽地点跳了出来。那个差点被垃圾掩埋的战士也重新钻了出来,一面跑一面把一颗手榴弹扔进了机枪阵地里面,连身上挂的垃圾都来不及摘掉。

显然这个战士和“老西子”差不多,都是士兵中的精锐。不过他应该是专门的投弹手。吴畏推行的单兵五项里就有投弹这一项,士兵们在考核的时候会根据成绩划分等级,这个战士的水平即使不是特等投手,起码也是一等了。

这一次他离机枪阵地更近,手榴弹扔得也很准,直接飞进了机枪阵地的沙包后面,然后轰然爆炸。

手榴弹爆炸的时候,跑得最快的士兵已经冲到了桥头,突然产生的爆炸让士兵们躲闪不迭,要不是有沙包阻挡,恐怕就要有人受伤了。

除了机枪工事外,桥头还有一帮守桥的士兵,其中包括一部分刚刚逃过来的南俄士兵。看到敌人冲上来,守桥部队的军官挥舞着步枪冲了出来准备迎敌。在他的后面,稀稀拉拉的跟出来几个士兵,更多的士兵则在逃过来的那些士兵的带动下转身就往桥的另一端跑去。

跳出来迎战的守桥士兵们格斗技术明显不如**团苦练过刺杀的战士们,转眼就被刺刀放倒。那个军官被仍然留在原地的“老西子”一枪打死,尸体摔在地上,然后被双方士兵踩进了河边的污泥中。

毛达泉跑的也不慢,但是仍然落在了后面,结果正赶上机枪工事内的手榴弹爆炸,一大块机枪零件从天而降落在他的脚边,砸出一个深坑,吓了毛达泉一跳,差点以为是遇到了炮击。

这个时候最前面的士兵已经解决了守桥的南俄士兵,挺着带血的刺刀冲上了桥头。毛达泉看看追不上他们,只好大声喊道:“回来。”

但是他的叫喊声仍然有些迟了,桥对面飞来一排子弹,跑在前面的战士顿时被打倒在地。没有中弹的士兵立刻趴到地上开枪还击。

毛达泉眼睛都红了,这么一会儿跟在他身边的战士已经牺牲了好几个。他冲到桥头,蹲在掩体后面探头向对面看去。

桥那边的守军正手忙脚乱的把一挺本来指向另一个方向的重机枪转回来。其他人则乱七八糟的向着桥东射击。从枪法上来判断,这些人不是临时招募的民兵,起码准头还行。

现在不是感叹对手实力的时候,就算是一次枪没摸过的民兵,隔着几十米放枪也有蒙对的时候,更何况是受过训练的老兵。

当务之急是把被压制在桥上的士兵撤回来。要是等到重机枪就位,那就真是全完了。

毛达泉回头招呼士兵们都过来,顺便可惜了一下那架被手榴弹炸散花的重机枪。**团区区一千多人就有三十多挺重机枪,自然不会像普通部队那样当成宝贝供起来,很多士兵都会操作这个玩意,如果这挺机枪没有被炸坏,毛达泉就能和桥西的南俄守军对射了。

想到这里,他一眼看到那个手榴弹投手,向他大叫道:“能把手榴弹扔到桥中间吗?”

投手猫着腰跑了过来,点头叫道:“投对面都行。”

“那就扔。”毛达泉叫道:“都把手榴弹拿过来,其他人开枪掩护。”

甲型手榴弹要使用之前得拧开盖子、捅破防潮纸、拉出发火环,整个过程就算是熟练投手也得接近十秒钟的时间,要是遇到盖子变形一类的毛病,时间翻倍都有可能,所以士兵们在使用手榴弹的时候通常都是提前把它拿出来准备好。这也是在进攻时很少有人投弹的原因。一方面国防军的制式手榴弹不分进攻型和防御型,进攻中投弹很容易伤到自己。另一方面则是在战斗中投弹太麻烦,等你把手榴弹拉环拽出来,就算战斗没有结束,多半也已经落在队伍的后面了,总不能往前面战友的脑袋上招呼。

所以听到毛达泉的命令,身边的几个士兵连忙放下步枪,把自己身上的手榴弹拿出来打开,放到那个投手的身边,为他作好准备。

趁着这个工夫,毛达泉向着桥上的几个士兵大声喊叫,让他们等到手榴弹爆炸就往回跑。

很快大家就都准备好了,毛达泉喊了一声,各种枪支一齐向着对岸射击。这次的距离要近得多,就连霰弹枪都能试试运气,十多支步枪顿时打得对面的守军鸡飞狗跳,抬不起头来。

趁着这个机会,那个投手接二连三的把手榴弹扔过河去,有一颗手榴弹甚至落在了机枪的旁边,可惜被守兵及时用沙包盖住了,没能发挥出破坏力。

被压制在桥上的几个士兵趁着这个机会跑了回来,还带回了伤员和牺牲战士的遗体。

手榴弹的烟雾笼罩了桥西的阵地后,**团的战士们就失去了目标,再加上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枪声也就停了下来。**团使用的七点六二毫米子弹和俄军的七点九二毫米子弹不通用,一旦消耗很难补充,只能指望高尔察克的海军从共和国远过来,所以**团的官兵们通常都很注意节省弹花。

毛达泉接应回自己的士兵,总算是松了一口气,飞快地判断了一下现在面临的情况。知道就算对方没有重机枪,自己的人想通过三十余米的桥面冲到对面去也要付出相当大的伤亡。于是连忙叫过一个士兵,让他回去找炮兵过来。

他这时还惦记着轰开城门的那辆炮车。要是此时能出现在自己身后给对面的敌军来上一发那感觉就太好了。

可惜此时别说炮车,就连跟随连队运动的迫击炮都不知道在哪里?就连机动性比较好的装甲车都没跟上来,更不要说行动力堪比滚滚的炮车了,指望他们自己找到路跟上来实在很不靠谱,还是要自己来想办法。

让毛达泉意想不到的是,他还没想到办法,办法就自己找上门来了。

第546章沃尔霍夫河八

看着北俄骑兵带过来的两个俄国平民,毛达泉很郁闷。看这两个平民和北俄兵们指手画脚的说话,那几个北俄骑兵眉开眼笑的样子,应该不是什么坏事,可问题是就算是好事,老毛他也听不懂啊。

俄国骑兵估计也没想到这里面还有互联互通的问题,到了毛达泉的面前,这才有点傻眼,打说带比划的给他打手势。

毛达泉的联想能力一向不怎么样,梗着脖子看了半天,才疑惑的向身边的士兵问道:“他这是什么意思?”

“好像是说这两个人有特别的过河办法?”士兵不确定的说道。

毛达泉很恼火:“翻译呢?快去给我找翻译。”

从俄国骑兵的样子看来,毛达泉觉得士兵的猜测比较靠谱,但是要让他就这么跟陌生人走,那就太轻率了,谁知道这俩家伙是干什么的?这可不是见网友一百块钱给不给的事,弄不好就没命了。

翻译来得比毛达泉预想的要快,不过军衔太高,他来了就没毛达泉什么事了。

对于吴畏这位高级指挥员喜欢亲临前线的作派,熟悉他的人都已经习惯了。纵观吴畏参与的历次大战,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就没有他不在前线的例子。

不过在俄国骑兵们看来,吴畏这位上将居然就带着十几个士兵穿过还处于混乱中的诺夫哥罗德跑到沃尔霍夫河边上来,实在有些出人意料,大家实在想不出米哈伊尔或者约瑟夫顶着头盔拿着步枪钻战壕是什么样子。

吴畏问了那两个平民几句话,就转身向毛达泉说道:“带你的连队跟他们去,他们说下游有座浮桥,可以绕到南军身后去。”

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又说道:“过河的时候机灵一点。”

毛达泉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的意思,然后回头去收拾自己的队伍,这时才发现自己手下的人都跑散了,现在身边连一个排都不到。

吴畏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对于诺夫哥罗德这座大城来说,**团的人数还是太少了,加上北俄的一个营骑兵也不好干什么。再去掉跟随车辆留在城外的部分兵员之外,兵力就更是捉襟见肘。

虽然城外一战,南俄士兵的战斗力简直烂得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吴畏也不可能让毛达泉就带三十几个人过河去冒险,这又不是拍大雁敢死队。

所以他干脆把桥头的士兵们划拉划拉都交给毛达泉带领,就连俄国骑兵都一起编了进去。

离开叶卡捷琳堡的时候,谢苗告诉骑兵们要服从吴畏的指挥,所以现在骑兵营长不在,吴畏仍然可以指挥士兵们。

看到吴畏打算只带着十几个警卫战士守桥,毛达泉当然不能同意,万一南俄方面发起反攻怎么办,总不能真让吴畏上去和敌人拼刺刀。

吴畏对于毛达泉的担忧很不屑,他说道:“他们有这个能耐吗?”看看毛达泉实在不放心,只好安慰他说道:“他们冲过来我不会跑啊!”

毛达泉也知道兵贵神速,吴畏既然决心已定,也就不再劝他,带上这支临时拼凑的部队跟着两个平民离开了。

说实在的,吴畏带过的兵大多对他有一种盲目的信心,就算吴畏拍胸脯包打了,大家多半也会以为吴畏有什么特别的准备,而不会嘲笑他自不量力。

吴畏在桥头等了一会儿后,又陆续有中俄两方的士兵赶了上来。看到吴畏居然跑到自己前面来了,各位指挥员都觉得有些汗颜。

刘东明带人一直在找吴畏,理论来说,刘东明和他的团指才是真正的指挥机关。有没有吴畏在都不会影响战斗力。但是谁都知道吴畏才是这支部队的灵魂。他要是出了什么事,不可能有人能够代替他的作用。

吴畏看到刘东明气急败坏地赶过来,就知道他想说什么,抢先开口说道:“马上调重武器,咱们夺桥。”

刘东明其实也没什么胆子去训吴畏,只不过他知道自己责任重大,牢骚总要发一下的。听到吴畏这么说,也知道现在不是和吴畏讲道理的时候,连忙带着自己的参谋们跑到桥头向对岸观察。

他和吴畏的作风不同。行动的时候,身边总是跟着足够的兵力,这个时候立刻调动起来,在桥头摆出强攻的架势。

这个时候桥东已经聚集了两辆卡车和几门迫击炮,听到刘东明的命令后,立刻拉开架势对着桥西一顿狂轰乱炸。炮兵们刚刚拉开架势开打,就看到团指的参谋跑过来大叫道:“别打了,别打了,敌人都跑了。”

迫击炮阵地就在沃尔霍夫河边上,为了防止遭到对方直射火力的打击,所以选了个洼地,由团里的炮兵参谋责任提供射击诸元,炮兵们自然看不到桥头的敌人。

这时听到参谋的话,一位炮长疑惑的问道:“三发急速射还没打完就都跑了,这也太撑不住了吧。”

参谋也没工夫理他,吩咐炮手撤出阵地准备转移,自己转身又跑回去了。现在正是乱的时候,**团的参谋一个人都掰三瓣使,可没关系和人扯淡。

桥西已经摆出一副死守样子的守军在一顿简单炮击后就直接溃散了,这个事实实在让已经准备好打攻坚战的吴畏等人无话可说。吴畏和刘东明俩人举着望远镜看了半天,也没看出诈败的迹象来。

等到先过桥的尖兵打出安全的信号后,吴畏和刘东明就带着团指过桥去了。

这个时候突入城内的各支部队已经陆续接到了吴畏收拢的命令,开始放弃自己本来追击的目标,向着吴畏所在的沃尔霍夫河边靠拢,傍晚时分,吴畏手里终于又有了几支成建制的连级部队,神奇的是,打了这么大的一仗,**团居然没什么战损,就连枪弹的消耗都很小,用基层官兵们的话来说,进城后就光顾着追着敌人屁股跑了。

和这些战损比起来,南俄方面的俘虏也没抓多少,这是**团战士们最郁闷的地方,往往看着好几十人的敌军在前面跑,追了一会就都没影了,简直自带隐形能力。

对于这件事,给部队当向导的俄共干部倒是认为很正常。这些守军都是本地人,打了败仗,衣服一脱都回家了,这叫藏兵于民,别说外来的军队,就算本地的军法官,不拿名册都找不着人。**团的士兵们能抓到俘虏才真是奇怪了。

第547章沃尔霍夫河九

在吴畏穿越前那个世界的历史上,沙皇俄国发生的两次大革命都是首先在大城市当中出现的。事实上,如果不是二月革命中孟党的态度暧昧,根本就不会再有奠定了强大苏联基础的十月革命什么事。

而二月革命的发生其实只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并不是俄共主动发起的。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俄国的工人运动基础是有深厚基础,至少俄共当时的宣传水平要比吃上官饭后的同行们强得多。

吴畏尽管知道这样,但是他此时所处的时代已经改变得面目全非了,现在的时间点也要提前了很多,自然没办法期待俄国的无产者仍然能够有那样高涨的热情,各大城市可以传檄而定。

所以在进攻诺夫哥罗德的时候,他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城里的无产阶级身上,想的仍然还是怎么依靠自己手中的兵力来摧毁敌人,夺取这座城市的控制权。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他出现在诺夫哥罗德的时间提前了。但是因为亚历山大四世上台之后不断的战争和横征暴敛,俄国国内平民的生活比另一个历史上同时期要悲惨得多,无产者的生活也更加困难,几乎就站在生存边界线上,随时都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过吴畏指点的乌里扬诺夫在领导工人运动的时候又更有目的性,效果自然也更好。

这就相当于一方开了挂而另一方还在来不停的送助攻,像诺夫哥罗德这样的重工业城市里,无产阶级运动早就已经在暗地里孕育得差不多了,缺乏的只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爆发的契机。

现在吴畏带领的北方军队突然以强者的身份出现在诺夫哥罗德城外,并且迅速击破了看起来强大的守军。这让本就已经谣言满天飞的诺夫哥罗德城变得更加混乱,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完全弄不清楚为什么尼古拉大公带着大军东进后,会有一支敌军出现在城下。

一个比较靠谱的理由自然是大公已经遭遇了惨败,而城外的这支部队是从北方杀过来的先头部队。

想到坐拥几十万精锐的尼古拉大公都被杀得片甲不留,连消息都没来得及传回来,诺夫哥罗德的守军们怎么可能还有斗志,自然是一触即溃,让身经百战的吴畏都瞠目不知所措。

在这种谣言的背景下,本就已经生活不下去的无产者突然间看到了翻身作主人的希望,再加上布党干部及时的串联与活动,即使是本来比较接受孟党缓和革命思想的人也都再忍不住,纷纷影响布党的号召,拿起武器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

让人所料不及的是,很多新近加入诺夫哥罗德军队的士兵本来也都是无产者,自然也在接受俄共思想感召的范围当中。所以守军在被吴畏击溃之后,这些人干脆就连人带枪摇身一变成了无产阶级革命者,转变过程顺利到就连需要找哪个俄共干部报名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吴畏的**团在城外缴获了大量的俄军装备,除了**和少量的燃料留作己用外,其它全部移交给了俄共方面,其中包括了一千余条步枪。在吴畏看来,俄共拉起一支千人的正规武装,再配合工人纠察队一类的民兵组织,已经足够控制失去统一指挥的诺夫哥罗德了。

没想到一夜之间,布党就拉起了三四千人枪的队伍,这其中有很多都是被吴畏击溃后的诺夫哥罗德守军,鉴于诺夫哥罗德财政困难,大部分守军连制服都没有,所以这些人投身革命的过程简单到只要转个身就可以,完全不需要证明自己是谁的儿子这一类的手续。

因为诺夫哥罗德的攻城战有战史可查,而诺夫哥罗德俄共武装也有党内回忆录记载,所以对于这二三千条步枪误差的来源在后史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各种脑洞甚嚣尘上,不知道养活了多少历史学家。

可惜此时吴畏并不知道自己无意中还给后世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就算有人告诉他也没空听。

桥西的南俄守军在炮击中迅速溃退,连炸桥的动作都没想起来,这就算是打开了**团渡过沃尔霍夫河的通道,吴畏自己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立刻带着人过桥设置防御阵地。

此时专门调过来的载有重机枪的卡车已经有十辆之多,这些重机枪与俄军使用的是相同的弹种,不像步枪那样难以补给,在缴获了大量的南俄军火后,机枪手们算是大大的阔气了起来,第一次出现有了飞吹草动,步枪手还在观望的时候,机枪手主动先扫一排子弹过去的情景。

只所以没有让全部车辆进城,是因为吴畏担心巷战中车辆损失太大,所以让大部分的卡车都留在城外休整,而且说实在的,他现在也没有拿定主意要不要继续西进,把大部分车辆留在诺夫哥罗德城外,也有随时跑路的意思。

除了摩托化部队之外,北俄骑兵营也重新集结了起来。出乎吴畏意料的是,骑兵们在巷战中的损失也不大,由此可以看出,南俄守军抵抗的决心有多强,他们几乎就没有作出什么像样的抵抗。

因为过河后天色就已经黑了下来,吴畏不愿意在黑暗中卷入情况不明的巷战当中,于是在安排好了桥头阵地后,又带着团部退回到桥东过夜。

当天夜里,诺夫哥罗德城内枪声不断,偶尔还有爆炸声响起。深夜时分,东北方向还燃起了大火。

吴畏对于这些情况一概不理,丝毫没有派出部队参战的意思。本来俄国骑兵还准备派人去支援一下俄共武装,但是被吴畏制止了。

吴畏的意图很明确,俄共要想获得这座城市的控制权,没有靠得住的武力是不行的,正好借着这个机会锻炼一下部队的战斗力。只靠别人的施舍是不会真正成长起来的。

事实上在吴畏的心里,俄共和南军打得越激烈越好,最好把仇恨都拉到俄共身上去,自己才好在这场战争当中最大限度的保存实力。进城后**团伤亡二十多人,减员接近一个排,已经把吴畏心痛坏了。

第548章沃尔霍夫河十

结果第二天一早,吴畏才发现事实可以比故事更离奇。他苦思一夜的西进攻击大计居然根本没有实施的余地,南俄在沃尔霍夫河西岸的武装力量在天亮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

看着一脸得意洋洋站在自己面前的毛达泉,吴畏神色古怪的问道:“伤亡怎么样?”

“哪有什么伤亡?”毛达泉说道,他在那几个俄国平民的带领下从下游两三公里的一座浮桥偷偷渡过沃尔霍夫河去,然后准备绕到守军后面接应吴畏。没想到刚刚过河,就听到桥那边传过来的隆隆炮声。

毛达泉立刻判断出是**团发动了进攻,连忙带着人往桥头跑,正好赶上守桥的南俄士兵溃散,毛达泉这几十个人还没来得及摆开阵势,溃兵们就已经夺路而逃,迅捷之处,有若水银泄地,毛达泉部连阻击的机会都没捞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帮家伙跑了个无影无踪。

毛达泉怎么说也是担任过搜索队长的人物,立刻意识到机不可失,于是也不去和吴畏的大部队汇合,立刻带着人追着乱军进城去了。

几十个人追着数百人跑看起来比较冒险,但是俄军根本没有抵抗的意志,除了跑得慢的倒霉蛋被追上外,大多数人都一哄而散了。

沃尔霍夫河西岸要比东岸繁华得多,主要是商业区和富人、权贵们居住的地方。在这种地方,贫富分化更明显,平民受到的欺压也更加严重,所以当发现旧有的秩序被打乱后,都不用有人站出来号召,就有大批看到机会的人自发的从家里跑出来趁火打劫。

毛达泉手下的士兵和这些人言语不通,既没办法沟通,也分不出来哪些是俄共的人,哪些又是有活力的社会团体,干脆一律不管,只是埋头跟着向导直奔市长位于市中心的豪宅而去。

在这里还出了一个笑话,毛达泉带人冲进市长大人的家中时,那里只有市长家的女眷和几个没来得及跑路的仆人。毛达泉没什么兴趣欺负女人和孩子,正失望的时候,诺夫哥罗德的市长大人居然自己跑回来了。

原来在城外指挥步兵和**团野战的就是这位有男爵头衔的市长大人,然后他一路溃败,逃过沃尔霍夫河后,又收集残兵准备守桥。

没想到**团的迫击炮一响,守桥部队一哄而散,个个都跑得比市长大人快。看看事不可为,男爵这才混混疆疆的跑回家来,没想到居然落在了敌人的后面。

男爵先生倒也不算笨到家,看到家门外站着几个穿着奇怪军装的士兵,哪里还有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的道理,他可是和穿这种军装的人打了一整天。

想想自己家中的妻子儿女,男爵贵族气发作,倒也没有转身开溜,勉强整理一下身上的衣服,很光棍的上去自首。

没想到毛达泉把队伍里的几个俄**官都带进府邸中抓人去了,留在外面的都是**团的兵,根本听不懂男爵说的是什么,也看不出男爵大人的衣服有什么不凡之处,不但没有如男爵所愿把他抓起来,还一个劲的赶他走,让男爵想成为俘虏都不可得。

到了这个份上,男爵先生决定要誓死捍卫自己成为俘虏的权力,于是毫不畏惧的和士兵们争持起来,即使挨了枪托也在所不惜。

要不是骚扰完人家女眷后满怀失望之情的毛达泉带着俄**官和向导们出来,多半男爵就让烦不胜烦的士兵们给当成疯子抓起来了。

看着成了光标司令还自投罗网的男爵先生,毛达泉也没脾气。要不是同行的俄共干部认识这位的话,他都要以为是遇到伪劣假冒的山塞货了,投降能投降到这么不屈不挠的也算罕见了。

毛达泉对于男爵先生的行为很是赞赏,认为对方是个实在人。于是很痛快的满足了他要和家人呆在一起的请求。作为回报,历尽艰辛才成为俘虏的男爵先生对毛达泉的工作倒也说得上配合,很快就提供了城内权贵们的名单。

俄共提供的向导们虽然也知道这些人的名字,但是却并不清楚这些人能够在政府里发挥的作用,有了这份名单,就要方便得多。

入夜时分,俄共武装起来的工人纠察队,终于肃清了沃尔霍夫河以东地区,开始趁夜渡河,向西部城区发展。

吴畏要考虑战损和交换比,不愿意在夜间进入市区作战,俄国人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趁着热情正高,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