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败军神-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荣锋虽然没有和骑兵交过手,但是当然知道自己旅长是怎么死的,一听前面出现了一支骑兵,脑袋上的汗当时就下来了。
在京津附近驻扎的部队当中,只有第一师和首都师有骑兵编制,不过这个方向离天津太远,肯定不可能是第一师的人。张荣锋可不觉得首都师的骑兵大半夜在大路上跑马是吃饱撑的。
报信的尖兵靠两条腿跑回来报信,当然不可能争取到太多的预警时间,张荣锋此刻已经能够听到黑暗当中传来的马蹄声音。这个时候也没时间制订作战计划,他只能挥手叫道:“隐蔽,都到路下面去。”一面叫一面大步向汽车跑去。现在敌情不明,他不但不知道对方的番号和来意,就连数量都不清楚,也没办法下达有针对性的命令。
**团的武器编成是参照陆一师的建制,每班有两挺冲锋枪当成班用机枪作支援火力,但是这玩意无论射程还是杀伤力都和真正的机枪相去甚远,并不足以抵挡骑兵的冲锋。
他现在看重的是,是前面两辆车上的迫击炮,那才是他手里的大杀器。
**军有专门的汽车连,按照编制,所有汽车的司机都配属汽车连,专人专车,以保证司机熟悉汽车的质量。
这次因为任务特殊,所以每辆车配了两个司机,由一个姓付的排长带队。
付排长不是山地旅出身,说起来倒和舒声有些渊源,在二十八师警卫营当过班长。当年金水河战役的时候上过前线,打过硬仗,也是**团士兵当中少数从前就接触过汽车的人,无论是驾驶技术还是维修技术都不错。
他本来在第一辆车上,听到马蹄声传来,就知道不好,连忙指挥自己的那辆车躲到道路边上。然后就背着自己的冲锋枪跑回来找张荣锋。两个人在路中间撞了个正着,张荣锋叫道:“能把汽车开下公路吗?”
“不成。”付排长一口回绝道,这些汽车的发动机功率不足,在公路上还故障频发,下了道还不如爬犁跑得快,而且下去容易上来难。对于汽车兵来说,汽车就像是骑兵的马一样,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放弃的。
他向张荣锋说道:“我们得让开道路。”
“不行。”张荣锋大叫道。现在还不清楚这些骑兵的数量,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但是这里没有人熟悉骑兵,根本没办法估算对方的数量。如果对方数量众多的话,放他们去冲击毫无准备的**团本部,造成的损失肯定是巨大的。
他拉住付排长的衣服,大叫道:“把汽车横在路上当路障。”
说话的时候,骑兵的先头部队已经出现在视野当中。这些骑兵发现了汽车上的油灯,稍稍放慢的速度。
夜晚的马路上,骑兵也没办法展开战斗队形。有人高声喊道:“干什么的?”
“我们是总参的运输队,给**团送给养的。”张伟在队伍的前面大声回答道。
撒谎这种事不用张荣锋教,张传自己就能办得利落。
那边的骑兵迟疑了一下,慢慢的催马过来。张伟大叫道:“你们是哪部分的?”
“我们是……”那边的人说到这里,突然呼哨一声,催马加快速度冲了过来。月光下,可以看到骑兵们手里闪烁着寒光的马刀。
张伟没想到对方说打就打,大惊失色,叫了一声,举起手里的步枪射击。
枪声乒乒乓乓的响了起来,打头的骑兵连人带马摔倒在了地上。但是后面的战马从他们的头上一跃而过,落在了张传的身边。刀光闪过,一个**团的士兵惨叫着摔倒在地上。
张伟看到骑兵冲过来,就知道不好,抱着枪就地一滚,直接摔到了道路下面,刚好避过了骑兵的马刀。
因为夜色的限制,对面的骑兵部队并没有看清张荣锋所部的数量,以为只是一支小股部队。没想到冲上来才发现对方的火力极猛,转眼间就在步枪和冲锋枪的枪声中损失过半。
虽然转眼间骑兵们就冲散了步兵组成的枪阵,但是**团的步兵们纷纷逃到了道路下面。
道路两旁的土地上覆盖着一层积雪,没办法判断下面的地形地貌,骑兵们爱护战马,没能及时摧马追杀,顿时又被拉开了距离的步兵们打倒了几个人。
国防军的骑兵是有骑枪的,这支部队装备的是天津军械局出品的零一年式短骑枪,其实就是零一年式步枪的卡宾型。
吃了马刀不如步枪射程远的亏后,骑兵们纷纷下马,摘枪射击。但是这时张荣锋指挥着其他的步兵冲了上来。
一阵短暂的集火射击后,这一支侦查骑兵停止了射击,侥幸没有中弹的也人选择投降。
张荣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招呼大家打扫战场,顺便抓几个俘虏问问情况。
骑兵们的战马目标大,基本都挨了子弹,马匹和伤员们的呻吟和惨叫声此起彼伏。
张伟抱着步枪跑到张荣锋身边。他刚才在道边的雪地里滚了一身的雪,看起来有些狼狈。他叫道:“要不要继续前进?”
张荣锋沉吟了一下,正想说听听俘虏的供词,就听到远处又一次响起了沉重的马蹄声,这一次来的数量明显比刚才要多得多。
第416章苦战
张荣锋听到马蹄声的时候,尖兵报警的枪声才响起来。显然和骑兵部队比起来,步兵的机动性实在是个杯具。
这个时候不用别人提醒,张荣锋也知道坏菜。他的部队本来已经疏散到马路两侧了,没想到刚才上来那队骑兵少数不足,一个照面全灭。
在没有具体命令的情况下,已经疏散的士兵们以为战斗结束,又纷纷回到马路上面,刚刚打完一仗,正是混乱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刚才是他命令打扫战场的,现在收回命令已经来不及了。如果可以重来一次的话,他绝对会把“打扫战场”的命令换成“集结”,来珍惜宝贵的时间。
这个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正在尸体堆里搜寻双方伤员的士兵们听到马蹄声,纷纷醒悟过来,腿快一点的转身就往马路下面跑,反应慢的则还在疑惑这是什么声音。
刚才的枪声虽然短促,但是在寂静的夜晚当中却可以传出老远去。所以后面跟上来的骑兵部队已经意识到出了什么事情,作好了战斗准备。整个部队完全没有减速,突然间就从夜幕当中冲了出来。两个骑兵挥舞着马刀高高跃起,跳过一具马尸,冲进了**团的士兵当中。
张荣锋的位置比较靠前,刚才听到马蹄声后,又往前跑了几步,所以这时正好面对冲过来的骑兵。看到对方挥砍的马刀,张荣锋下意识的闪身跳开,落地的时候脚下一绊,踉跄了一下。
骑兵没有砍到张荣锋,马刀落向另一名战士的头上。那战士举着步枪开了一枪,但是仓促间没有击中目标,血光当中,握枪的一条胳膊被齐肘砍了下来,顿时发出一声惨叫。
在他的身后,一支冲锋枪响了起来。刚刚取得战果的骑兵来不及反应,自己和战马的身上就绽开出数朵血花,然后连人带马猛的摔到在了地上。在他的身后,又有源源不断的骑兵从黑暗当中冲了出来。
黑夜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张荣锋搞不清对方有多少人,也不知道自己的队伍现在到底打成什么样,还有多少人在抵抗。
当然对方的骑兵指挥官也是同样的两眼一摸黑。他们甚至不知道对面的敌人是谁,只知道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必须先消灭对方。
混乱中张荣锋伸手将一个骑兵从马上扯了下来,自己还没来得及上马,就有一柄马刀当头砍了下来。
张荣锋一手扶着马鞍,正抬腿去踩马蹬,这个时候再想改变用力的方向就来不及了,只能用另一只手奋力举枪格挡,拨开对方马刀的同时,步枪也脱手飞了出去。
黑暗中有人大声叫喊着:“不要停,冲过去再杀回来。”显然是骑兵们的指挥官。
这支骑兵显然训练有素,指挥员的能力也不错,没有犯命令骑兵减速的低级错误。
战争当中,敌人不犯错,那就只有自己遭罪了。倒霉的是张荣锋此刻身边来来去去都是敌人的骑兵,连自己人都少见,根本不知道战场的情况如何,更谈不上指挥战斗。
这个时候就看出**团当中老兵多的好处了。刚才打响冲锋枪,干掉了第一个骑兵的就是一个老兵班长,如果张荣锋参加了晚上集合时领取武器弹药行动的话,就能认出来,他就是那个和军需官要盒子炮装弹板的老兵。
这个老兵是山地旅的人,李武扬阻击日军骑兵牺牲时,他就在离李武扬不远的山上,因为他的部队人数少,目标价值小,而且位置在山地当中,日军骑兵没办法发挥战斗力,所以才逃过一劫。
正因为亲眼目睹了旅长战死的场面,所以老兵对骑兵的印像极为深刻,睡着了做恶梦的时候,**oss都是挥舞着骑兵刀的日本骑兵。
所以当面前这支骑兵突然出现的时候,最先反应过来的就是这个老兵。
陆一师当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战斗主官是要带头拼刺刀的,冲锋枪枪身太短,设计的时候就没有刺刀座,所以在步兵班当中,是副班长掌握冲锋枪,班长都是拿步枪的。
但是到了**团这里,来自陆一师的士兵只有溥觉和王翔这十几个人,溥觉又带走了所有北京本地人,剩下的都跟着王翔给吴畏当卫兵,所以这个制度就没有传承下来。
高射速的冲锋枪在混战当中发挥出了惊人的威力,老兵接连打倒了几个冲向他的骑兵,让骑兵们的冲锋缓了一下。借着这个机会,他大叫道:“手榴弹。”
在大道上阻击骑兵的火力点不多,也并不是所有冲锋枪手都有老兵班长的射击精度,冲锋枪手们在开火的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会招来骑兵的优先打击,能够持续射击的冲锋枪不多。骑兵也不是只有马刀的,人家也有骑枪。
听到老兵的叫声,步兵们终于醒悟过来。有人扔下枪去摸腿上的木柄手榴弹。
pla出身的吴畏对于单兵五项的执着程度是非常高的,在没有枪榴弹可用的时代,手榴弹是步兵手里有限的面杀伤武器,所以每一个士兵对于手榴弹这种武器都不陌生。
因为手榴弹从在金水河畔出现后就一直发挥出强大的杀伤力,所以在国防军当中普及的速度很快,首都师这种部队自然也要优先装备。
不过这种武器在步兵手里威力很大,放在骑兵手里就有些鸡肋了——考虑到骑兵的冲锋速度,手榴弹扔出去后炸到自己的可能性和炸到敌人的可能性一样大。所以骑兵部队当中装备手榴弹的数量并不多。
但是这并不耽误骑兵们知道手榴弹的威力。听到有人大喊“快使用手榴弹”,附近的骑兵们也都急了,顿不得纷飞的弹雨,纷纷摧马冲了过来,半自动的骑枪乒乒乓乓的响成一片,步兵和骑兵们都倒下去不少。
因为战马移动的速度更快一些,所以当骑兵们悍不畏死的冲上来时,很快就冲进了好不容易集结的步兵当中。
甲型木柄手榴弹投掷前的准备工作比较麻烦,一个士兵刚刚拧掉手榴弹的后盖,拉出引线拉环,抬头就发现敌人已经冲到了自己面前,正举起马刀向他砍来,在他的两侧,同样有战马飞奔过来,其中一匹马上的士兵已经中弹落马,一只脚还挂在马鞍上。
看看自己无处可躲,士兵绝望的呼喊起来,右手猛的扯掉引线,左手将手榴弹高高举起。
刀光闪过,举着手榴弹的手臂被锋利的马刀砍得飞了起来,断臂划过一条陡峭的弧线,还没有落在地上,就发生了激烈的爆炸,横飞的破片瞬间将附近的人和马放倒了一片。
老兵班长刚好打光了冲锋枪里的子弹,没有空仓挂机功能的冲锋枪在激烈的战斗当中,常常会让没有意识到自己打光了子弹的士兵面临危险。不过这次老兵及时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扔掉冲锋枪,抽出盒子炮打出一个连射,但是面前的敌人太多了,又一个骑兵冲到了面前,举起骑枪对准了他,老兵举枪射击,盒子炮却没有打响。
这时手榴弹爆炸的破片击中了老兵面前骑兵的战马,突如其来的剧痛让战马疯狂起来,猛的跃了起来,从老兵的头上跳了过去,马上的骑兵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刚好落在老兵的面前。
老兵扑了上去,骑兵横过骑枪卡在老兵的胸前试图推开他,老兵挥起手枪,用枪柄砸在对方的头上,骑兵的动作一凝,反应慢了下来。老兵挥起手枪又砸了两下,一匹马冲过来,马蹄踩在老兵的背上,老兵哼了一声,扑倒在刚刚被他杀死的敌人身上。
离他不远处的一个**团的士兵已经滚到了道路下面,正举着步枪向乱窜的战马射击,看到自己的班长被战马践踏,怒吼了一声,扔掉步枪,抽出两支手榴弹,拧掉盖子,扯出拉绳拉燃引线,然后一手举着一个又冲回了马路上,迎着战马冲了过去。
爆炸的火光瞬间照亮了马路,一匹战马嘶鸣着倒了下去,另外一匹马则冲下了马路,然后侧身摔倒,在地上翻滚起来,将马上的骑兵压在了身下。很快人和马就都没有了声息。
火光中步兵的举动似乎打开了某个开关,**团的步兵们纷纷取出手榴弹拉燃引线,一阵阵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将一个又一个的骑兵吞没。
张荣锋打光了盒子炮里的子弹,险而又险的从战马的空隙里翻下了马路。路边的土地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看不清下面的路况,所以骑兵们通常不敢催马下来。
他仰面躺在雪地里,大口大口的喘着气,体力的消耗其实不大,主要是心理上的紧张感。
他的盒子炮是改进后的弹匣式,刚才打光的是十发弹匣。还有一个加长的二十发弹匣在枪盒的夹层里。因为插入加长弹匣后的盒子炮放不进枪盒里,所以行军状态下,盒子炮里装的都是十发弹匣。
给盒子炮换弹匣的时候,他看到一个人影从雪地里一跃而起,向着马路上跑了过去,看背影,正是汽车连的付排长。
第417章第一枪
张荣锋所部在大路上与遭遇的骑兵浴血奋战的时候,四九城里也终于响起了久违的枪声,从而揭开了又一次兵变的序幕。
吴畏从悦来客栈离开后,立刻驱车向城里赶去。现在看来,一团已经指望不上了,首都师的二团和三团他都不熟悉,这个时候赶过去,无论这两支部队有没有参与兵变,都不会相信他的话,更不可能跟着他起兵反抗自己的顶头上司,倒不如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吴畏从东京离开的时候,为了低调,所以只带了一个警卫排,本来以为很快就能回到东京去,就算人少一点,总不至于需要开兵见仗。结果吴畏命犯七杀,好的不灵坏的灵,又一次陷入叛乱当中,现在就看出兵力不足,人手不够分派的坏处来了。
溥觉不在,王翔就是吴畏身边警卫兵们的头,此时他坐在吴畏的身边,有些紧张的问道:“现在怎么办?”
吴畏叹了一口气,说道:“去电报局。”
王翔一愣,疑惑的问道:“不去总参?”
在王翔看来,总参可以名正言顺的调动军队,只要占据了总参,就算占有了大义的名份,如果吴畏觉得总参这个时候只是个空架子,那也应该去总统府,去电报局干什么?
吴畏没有心情和他解释这些,有些自嘲的笑道:“相信我,平叛这种事,我比你有经验。”
王翔跟吴畏的时间不长,上次海军叛乱的事情又没有大肆宣扬,他根本就不知道吴畏已经在四九城里平过一次叛乱了。忍不住挠头问道:“这种事也能有经验?”
“是啊。”吴畏苦笑了一下,心想回头见了叶知秋,这老头会不会觉得自己是个扫把星?
四九城的城门在夜里是不关的,如今的共和国境内虽然总体说不上太平,但是至少在各个大城市的附近,治安还是很有保证的,有什么麻烦,城门的驻军和巡警们就尽可以弹压下去,所以也没有什么人会找不自在。承平下来,守门的士兵也就没有多少警惕心理。
所以吴畏和他的警卫们乘坐的两辆汽车一溜烟的钻进城里,城门这里的卫兵也只是伸长了脖子看着汽车尾气猜测这是哪位大人物,根本就没想到要拦下来盘查。
四九城的电报局还是前清建立的,后来共和国成立,在原来电报局的基础上扩建了一番,变成了邮电部,电报局也搬迁到西关水道附近,那里是从天津过来的水电报线上岸的地方。
此时的四九城里,道路没有太好的规划,虽然没有大蝴蝶结这种考验智力的地方,但是普遍狭窄,通行不易。所以正常情况下,司机都是沿大路开车,四九城里比较大型一点的办公场所,也都聚集在这些大路两旁。
吴畏坐在车里,很快发现一队士兵沿着街道跑步前进,于是心中一动,问道:“他们这是去哪?”
他的司机是许晨剑专门派过来的,不但战斗力很强,在四九城地面上也是人头精熟,听了吴畏的话,想了想说道:“不是去总参就是农业部。”
吴畏哼了一声,农业部又不养猪,难道这些士兵还能去分生态肉?他向司机说道:“冲过去。”
这个时候赶去总参的军队,属于两方面的可能都有,既有可能是满人武装,也有可能是顾雨临时召集起来的部队。不过吴畏一点都不关心总参诸君的安危,所以第一个愿望居然就是低调通过。
不过他想低调,不代表就真能低调。那支部队的军官正跑得满身大汉,转头看到两辆汽车开过来,立刻就动起了心思。
要是放在从前,能坐在汽车里的人肯定不是普通军官能惹得起的,但是今晚情况有点特殊,等天亮了,那就是另一个朝代了,现在能坐汽车的人还有没有命继续浪费粮食都得两说,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正是枪杆子说话的好机会。
所以这个军官很自然的跳了出来,站在街道中间大叫道:“停车……”
虽然吴畏没打算搭理他们,但是他身边的卫兵们也难免紧张起来。看到军官突然跳出来,司机心中一惊,以为自己的行踪暴露了。下意识的用力踩下了油门,汽车发动机发出一阵轰鸣,一头撞在了军官的身上,把他撞得从车顶上飞了过去,薄铁包的车身顿时塌下了一大块,汽车倒是很给面子的没有出现故障。
这年头汽车都是稀罕家伙,交通肇事自然也没有后世那么普及,所以就连那个被撞飞的军官都没想到自己站到车前面还有爽到飞起的机会。
看到自己的长官被汽车撞飞,正在跑步前进的士兵顿时一阵大乱,有人举起枪对准汽车,大叫起来。
吴畏身边的士兵都被吴畏灌输了先敌开火的信条,看到有人举枪,都不用等待命令,两侧站在车外脚踏上的士兵一手扶车,一手抄起用战术吊带挂在脖子上的冲锋枪,就对着人群开火了。
这是今晚四九城里的第一声枪响,但是死的第一个人却不是被子弹击中的——那个军官被飞驰的汽车直接撞飞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申请第一个被汽车撞死的行人这个成就。
两辆汽车的司机都把车速提高到最快,一路沿着街道冲了过去。两侧的士兵大多没弄明白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只有看到军官被撞飞的人中,有几个反应快的跑到街道上向着汽车开枪。
可惜的是,这几位的枪法和他们的反应速度不成正比,枪声当中,两辆汽车扬长而去,反倒是正在行军的士兵被冲锋枪子弹放倒了一片。
这是一支连级规模的部队,被撞死的是个上尉连长。听说自己的连长被人撞死,战友们被屠杀,士兵们顿时鼓噪起来。缺少了军官弹压,也不知道是谁叫喊了一声“给连长报仇”,于是一群人抱着枪向汽车开走的方向追了下去。
部队中几个军官模样的人急得跳脚,一个人大叫道:“凤仪兄,这可如何是好?”
那个被称做“凤仪兄”的人跺脚道:“这个时候还能怎么办?没走的跟我去抢总参。”
第418章时机的选择
吴畏当然不知道自己成功拉到了一半的仇恨,后面跟了一堆咬牙切齿要把他碎尸万段的家伙。
载着他的两辆车一溜烟冲进了京城电报局的大门,别说停车,连减速的意思都没有。在门前站岗的哨兵看到这份气势,连鸣枪的茬都忘记了,追着汽车跟在后面跑。
汽车还没有停稳,吴畏已经推门从车里走了下来,正好气喘吁吁的哨兵追到面前,抬头看到是一位中将,顿时吓了一跳,犹豫着要不要敬礼。
吴畏没有给他反应的时间,指了一下从另一侧下车的王翔,“你跟他去找这里执勤的军官。”
像电报局这种重要的地方,肯定是要驻扎警卫力量的,不过人数不会太多,最多也就是一个班,带队执勤的军官撑死是个连长,王翔总可以应付了。
说完这些,他带人就往电报局里面走。那哨兵看他这么大的派头,也没敢拦,直到看不到吴畏的身影,这才小心的向王翔问道:“这位是谁啊?”
吴畏大步进入电报局,在值班人员的带领下来到电报房。
电报局也算是事业单位,官僚气息比起机关大院一点都不差,几个晚上值班的发报员和译码员懒散的围坐在值班室里,正在聊天。突然看到一群人涌进来,连忙站了起来。
吴畏摆手说道:“总参急件,发全国通电。”
一个看起来像是负责人的中年汉子愣了一下,说道:“总参怎么到这里来发报?”
虽然天津的水电报线从这里上岸,但是总参因为地位特殊,有自己的专用线路,电报局是完全民用的,和军方从来不打交道。
吴畏当然也想去总参,不过他第一不能确定总参现在的负责人是谁,会不会服从他的命令;第二则是总参那里的驻军可比电报局多了,要来硬的胜算不大。
所以听到这个问题,他也没打算费神编瞎话,伸手扶住手枪,向中年汉子说道:“你有意见?”
中年汉子看了看吴畏按在枪上的手,又看了一眼跟在吴畏身后的两个执枪卫兵,缩了缩脖子,从了。
吴畏要发的通电很简单,内容就是说首都发生叛乱,总参正在平叛,所有部队严守防区,保持最高级战备,所有没有总参调令的部队一律视为叛乱,沿途部队必须自发进行阻击乃至消灭。
不过说话的时候,电报局外面突然爆发出一阵激烈的枪声。几个电报局的员工都吓了一跳,停下手里的工作,用惊恐的目光向门外看去。吴畏抽出手枪,阴沉的说道:“电报发完我就走,发不完,大家就在这里坚守吧。”
中年汉子在心里琢磨了一下吴畏的话,知道把这次留在这里,那就是玉石俱焚的结果,到时候谁是玉谁是石还真不好说。于是连忙把抄好的电报稿递给吴畏过目,又小心翼翼的问道:“落款怎么写?”
吴畏迟疑了一下,说道:“总参谋长顾雨。”
中年汉子又吓了一跳,飞快的看了吴畏一眼,点头说道:“请顾总长稍等。”
吴畏也没有纠正错误的意思,嗯了一声,走到桌子旁边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两个卫兵一个站到门边,一个站在窗边,警惕的注视着外面的情况。王翔和其他的卫兵都在外面,如果他们都解决不了,也不差吴畏这三个人。
外面激烈的枪声响了大约一分钟就渐渐平息下来,吴畏看着两个电报员哆哆缩缩的样子,皱眉说道:“可别发错了。”
其实就算这俩人发错了,吴畏现在也看不出来,得等到发完报之后才能校验。
这段时间比较无聊,他随手从桌子堆积的收发报记录拿起来看了看,各个有权发报的机关都有专用的号头,记录板上并不写名称,没人给吴畏解释,他也看不出什么东西来,纯粹就跟上厕所看洁厕精瓶子上的字一样,属于无聊打发时间。
一眼扫过去,吴畏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号头,又仔细看了一遍,招手叫中年汉子过来,问道:“这是从日本发回来的电报?”
“是。”中年汉子很肯定的回答道:“是驻日联络处的号头。”
“电报的内容是什么?”吴畏说道:“给我看看。”
这封电报是中午才收过的,因为级别高,所以是中年汉子亲自译的码,自然印像深刻,听到吴畏问起,也没有去找电报,直接说道:“是程副总理回国的船次,这时候应该到天津码头了。”
吴畏吃了一惊,霍的跳了起来。他当然知道程斌回国的事情,说起来还和他有关。因为吴有利和叶知秋打擂台,萧逸之弹压不住,所以叶知秋急召程斌回来主持政务院。
但是日本那边同样千头万绪,程斌虽然年轻,但是身为副总经理,当然不能接到电报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就算他不用对自己负责,手下还有一帮人呢。
所以虽然叶知秋很着急,程斌仍然在东京逗留了几天,然后才动身回国。吴畏没有想到,他居然是赶在今天到。
吴畏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宗社党要选择在今天发动政变,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各种准备工作到了今天已经隐瞒不住,所以才不得不发动,现在才突然醒悟,他们是在等程斌回来。
共和国成立的背景特殊,所以各省拥有的自治权限也不相同,总的来说,中央权力能够有效覆盖的地区,除了京津河北一带,就要数黄有为率军平定的鄂翼鲁豫地区,以及最近几年战事频发的东北四省。
各个省份的情况不尽相同,对于中央政权的服从程度也不一样,基本上还要取决于地方长官与中央长官之间的关系。
像是叶知秋出身岭南,广东地方对他的支持程度就比较高,而老名士萧逸之,在京津两淮一带的影响力比较大。至于吴有利是山西出身,关西川陕就是他的基本盘了。
在共和国政坛高官当中,只有一个人是个例外,那就是程斌,要说起来,他是第一批从政务院的公务员群体中窜起的政治人物,在地方上并没有什么强力的支持。
但是他从政之后,一直主持国内的工业化建设,无论是资源大省还是经济活跃的省份,都要和他打交道,更不要说他跟着叶知秋出访欧美四国,在外国人面前也有名号,那是真正的交游满天下。
更让宗社党忌惮的是,程斌在日本和现在的日本政府打得火热,他们不知道这里面全是吴畏的功落,自然以为程斌长袖善舞,左右逢源。
如果满人复辟之后,却把程斌这样一个要能力有能力,要关系有关系的人留在了日本,那么简直就是给共和国政权树了个招牌,如果再加上驻守日本的国防军第一王牌陆一师,那反攻大陆简直就是妥妥的事情。到时候程斌登高一呼,就是又一个叶知秋,谁上台当了皇帝都得再乖乖哪来回哪去,但是程斌会不会像叶知秋那样善待皇族就得两说了。
所以这次政变选择的时机其实是很有讲究的,除了复辟之外,程斌也是目标之一,甚至是复辟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想明白这些事情之后,吴畏顿时脑袋上开始冒汗。他和程斌虽然关系不错,倒也不至于关心到这个程度,问题是以叶知秋和程斌对叶黛的爱护程度,她肯定也随船回来了!
第419章程斌回国
天津地处要冲,有拱卫京师之责,前清时是北洋练兵衙门的所在地,如今则是国防军陆军第一师的防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