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枭龙传(青菜哥)-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天龙轻哼了两声,本有心直接拒绝,但话到嘴边却又想到另外一件事情,“我记得王员外那天和他提过,这老头与史思明手下行军司马却是生死之交。今日若是贸然拒绝了他,当着众人面驳了这老头的面子的话,他日再用的上老头这层关系,又如何开的了口。嗯——却不能为了自己的私人感情乱了战事大计,须将这层关系稳住而后再图大事。”
王天龙想罢,笑了笑道:“两位小姐貌美如花,若是天龙能高攀甚好。只是眼下,老员外宅子住所尽毁。此番奔去朔方,将老员外全家安顿妥当才是第一要务。天龙想等此事安定之后,再图计较,不知道老员外意下如何?”
王员外听罢王天龙这句话,微微颔首。王天龙既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但是粗粗一听都是从他的角度看事情的,友情有礼有节,横竖挑不出刺来。因此他和两位小姐,夫人都还算是欢喜。只有小翠坐在一旁,漠然不语。
王天龙斜过眼神,看着小翠这副模样,心中却也是一动。小翠这些天来,给他的震动却是太大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小翠会对自己产生感情出来。更没想到这份感情已经到了,小翠可以为了他可以置于自己安危不顾,离开朔方出走的地步。他知道刚才他对王员外说的一番话,此时肯定又深深的刺激到了小翠的柔弱的心,一种复杂的思绪顿时涌上了王天龙的心头,让他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慌乱起来。
第170章 贼军压境
夜色消淡,天终于慢慢的亮了起来。一抹朝阳透过薄薄的云层,照射在常山城上。顿时城里城外都亮了起来。
常山城头上,一位老者仰首西望,身子屹立在还有些微冷的寒风中,巍然不动。
“大帅,到早饭的时间了,咱们先回去吃饭吧。您在这里已经鏖战了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再这样熬下去身子骨如何承受的住呀?”史思义对李光弼行了一礼说道。
李光弼转过头看了看史思义,长叹一声,却是没有说话。又待了半晌,他砸吧砸吧嘴,道:“思义啊,你看自上次咱们在常山败了史思明两万军马之后。还没待咱们安心几天,这史思明又带着五万军骑,再次来犯我常山。常山城是战略要地,如今敌众我寡,且来势汹汹,一旦常山城有失,云中也自是保不住。这样咱们与太原城刚搭上的通道,立刻便会再次被掐断。我军数万将士的血,就是白流了哇。如此危局,我怎么能吃的下饭,睡的着觉啊。”
史思义抬头看了看李光弼花白的须髯,暗自咬了要嘴唇,低声道:“大帅,算起来,卑职罪该万死,若是那一日卑职能再小心一些,将史思明捉了回来,便不会有现在这等烦心之事了……”
李光弼听罢,回过身来,呵呵一笑,道:“思义啊,此事我听军士都说过了,也早将此事通禀郭大帅与朝廷知晓。你,不但无罪,反而还有功,你就不要再背心里包袱了。”
“有功?”史思义迷茫的看着李光弼,喃喃了两声,又忙问道:“这些日子,卑职听到的风言风语却是不少,倒不知道卑职这‘资敌潜逃’的罪过怎么变的有功了?还请大帅示下。”
李光弼踱了两步,挥手拍了拍史思义的肩膀,用手指着城外将常山围的如铁桶一般的史思明的五万大军,说道:“你看,这就是你的功劳啊!”
这一语落罢,可将史思义吓的魂飞魄散,忙跪倒在地,惊恐道:“大帅岂不是拿卑职开起了玩笑,如今史思明阴魂不散,挥军五万来夺我常山。眼见一场恶战,均是由卑职出战不力而导致,不治卑职死罪,卑职已经是万般感激,哪里还敢谋功?”
“噢”史思义这一举动将李光弼愣住了,他也只是一愣,而后立刻明白了,又哈哈一笑,走上前,扶起史思义,道:“请起,请起。怪老夫说话未尽其详,让你误会了哈哈。”待史思义起了身,李光弼撸了撸胡须,缓缓道:“老夫说这话,却不是胡乱聒噪之言。当前局势,其实重在潼关一线。潼关城里虽然有二十万军马,但是大多都是为新兵战力极差,若不是凭借潼关城高,墙厚,恐怕现在长安早已经陷落了。洛阳一带有敌军十五万精兵,范阳周围有史思明精兵也近十多万人马。我军在云中,常山一带与敌人周旋,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让史思明不能抽兵南下围攻潼关,并寻机在北边将起主力歼灭。若能如此,安禄山必将会派军北上支援史思明,以防止范阳老巢失陷。如此一来,潼关一线压力减轻许多不提。待时机成熟,我军南北夹击围攻洛阳。那么击败叛军,平定天下,毕竟是水到渠成之事。”
史思义抬眼看李光弼一脸激动,心情不由也是一阵起伏。他虽然和李光弼这位老将认识不长,而且还算是降将,但是这几天的相处,俩人已经已经形如忘年之交。李光弼元帅,忧国忧民,治军严谨,赏罚分明。所有这些,给史思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上次史思明逃脱一事,他也是懊悔万分,但每次都是李光弼好言劝慰。此次竟然找了些理由,说自己无过还有功。他心底明白,这也是在劝慰自己,但此话听来心中顿感温暖。同时,他对这位老帅的佩服之情更是深了不少。
“大帅,卑职知道,这些日子您为了卑职的事情操了不少心,卑职这心里……”史思义说着,眼睛不禁一阵红润了起来。
李光弼见状哈哈大笑,道:“你看你,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难道还要在军士面前哭鼻子不成。这让部下看见倒是成何体统啊?当前,乃是我大唐最艰难的时刻,我若还是忠奸不分,那谁来保卫我大唐帝国的疆土。当前老夫倒不是怕这史思明的五万军马,老夫怕的倒是这史思明龟缩防线,不来攻我常山。常山城高墙厚,易守难功,你我齐心合力,想来守住这常山城便不是什么难事。”
说道此处,李光弼长长叹了一口气,问史思义道:“探骑信使,已经派出去了没有?”
史思义道:“禀大帅,十队探骑信使都已经系数在昨夜敌军围城之前都派了出去。想必这会儿已经到云中了吧。”
“嗯,若此,老夫便是放心了。我常山城中现囤兵近两万人马,凭借地形,想来守上十来天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李光弼这话音未落,就听见城外一阵“呜——呜”的牛角号子声,响彻天际。
“敌军要进攻了?”俩人心中猛然一惊,李光弼猛的抽出腰中的长剑,大喝一声:“全军戒备!全军戒备!”
这一令下,常山城墙之上,军士们顿时忙碌开了。自上次常山一战,李光弼就料到,史思明会卷土重来,因此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除了加固了城墙之外,还在城垛之上,准备了大量的滚木擂石。除此之外,还准备了大量的菜油,又从云中运来大量粮草以备不时之需。故而,此次史思明虽然来势汹汹,大出李光弼意外。但这位老帅却只是毫无恐惧,沉着迎战。
史军牛号长鸣了半晌,只见从史军军营中奔出大量骑兵。这群骑兵,甚是奇怪,只是来回的在云中城兜了半晌圈子,并无进攻常山的意思。
李光弼和史思义看着城外,史思明的骑兵飞驰腾起的厚厚的尘烟,百思不得其解。
史军的骑兵兜了会圈子,回归大营,随后数万步兵军卒又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史军军营中开了出来。由于此次史思明是有备而来,因此抛车,攻城锥这些攻城重型装备全部也随着大队人马带了过来。
同骑兵一样,这些步军也是没有攻城的意思,只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常山城前,走了一程,而后又回归营中。无数的抛车和攻城锥紧跟其后。五万军马闹腾了大半天,这才结束。
李光弼只是看着,微微笑了笑。他心中明白,这是史思明故意展示肌肉给自己看,给常山城里的二万守军看的。这招“敲山震虎”足以看的出,史思明绝对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
果不其然,待史军所有军马回归大营后,从史思明军营中又飞奔出数十骑兵出来,这些骑兵直奔常山城来。在距常山城头数百步处,稳住马匹,然后各自扯开喉咙喊开了,“常山的主将李光弼李大人,还有各位守城的弟兄们听着。你们的皇帝李隆基那个老家伙已经完蛋了,你们都不要为他再卖命了。现今,我大燕军,五万军马已经将常山城围的水泄不通了。识相的,若是放下武器投降的,咱们一律不为难。若是执迷不悟者,死无葬身之地!”
这十几个骑兵喊了数十声,李光弼抬眼顺着目光看了过去,城墙上有些军卒在史军的威慑之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他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他知道,若是军心乱了,这城是绝对收不住的。
“思义,你且过来。我与你交待些事情。”李光弼指着史思义唤道。待史思义走到李光弼身边。李光弼俯身到史思义耳边耳语几声。待说罢,史思义点了点头,领命而去。
时间过了半晌。
城外史思明的骑兵还在来回冲城头上吆喝着。突然城头上传来一阵声音:“嗨,那大燕军的弟兄们,若是咱们现在投诚,可有什么好处没有啊?”
这十几个史军兵卒听罢,不由一愣,“难道唐军怕了,竟然有人要投降?” 为首的一个校官心中暗喜,一面差一名骑兵返回大营禀告史思明,一面怕误了询问,误了大事。他忙拍马上前,道:“我们大帅说了,只要放下武器,打开城门。我们将会厚厚的优待。”
“什么?听不清楚,风太大了!”城墙上的人回答道。
“我们大帅说了,只要放下武器,打开城门。我们将会厚厚的优待。”骑兵校官左右探视了一番,拍马上前行了几步。
“什么?你能说大声点不?实在是听不清楚啊。你这样说的咱们听不清楚,咱们怎么投诚啊!”
城墙上又有人说话。
“我们大帅说了,只要放下武器,打开城门。我们将会厚厚的优待……” 这校官边说边拍马又向前走了几步,但这一次,他话还未完。只听“嗖”的一声巨响,从常山城头飞下来一支雕翎箭。这支箭力道十足不偏不倚正中此校官的喉管。他几乎连哼都未哼一下“扑通”一声落下马来。
第171章 攻守计谋
常山城头,所有镇守城关的军士都看到了这一幕。却在此时又听见有人讲话:〃大人有令,此乃常山城生死存亡关头,旦有私下扰乱军心,怯战者,斩。〃说罢,几个穿着唐军军服的〃士卒〃被推上城头。又见空气中,鬼头刀横空闪过,那几个〃兵卒〃顿时身首异处,几颗圆滚滚的脑袋从城头滑落下去。
风从常山城头,轻轻抚过。此时虽然身上只是感觉有些凉意,但在镇守常山的每个军士心中却是感觉一阵冷颤。这几颗血淋淋的脑袋说明了一切,再也无人敢私下胡乱聒噪了。
待这些事办完毕,史思义兴冲冲的走到李光弼身边道:〃大帅,事情已经办的妥当。想必此番军心亦然安定许多了吧。〃
李光弼点了点头,撸了撸胡须道:〃那几个'兵卒'却是怎么回事?〃
史思义笑了笑,道:〃大帅让卑职想办法,卑职就私自从死囚牢里拉了几个已犯死罪的囚徒出来,然后再与他们喂了〃哑药〃,然后换上军卒衣物……〃
〃噢,呵呵,真没想到。思义啊,这件事办的不错,便是老夫也被瞒住了呢。〃李光弼又是不住的颔首。
常山城外,史思明听闻军卒上报,派去招降唐军的军卒竟然被唐军射死,不禁勃然大怒。他一边伸直脖子怒骂手下这群军卒愚蠢,一边咬牙切齿的发誓要在攻下常山城后要将,李光弼等人千刀万剐。并要将常山城内军卒,全部杀光,以解心头之恨。
史思明骂归骂,但心里却不糊涂。此时若贸然去攻击常山城,无异于火中取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他前番在此遭遇惨败,现在断不敢随意行事而为之。
〃大帅,此番我军行师前来,兵强马壮。常山城里,估计不过区区万余人马,我军还怕它做甚?末将以为直接攻城,料得三五阵便可得之。〃
史思明抬眼看了过去,说话之人乃是其麾下归德将军钱启光。此人乃是一员猛将,勇猛过人,只是缺乏谋略。听此人如此问,史思明心中不由一热。他贵为大帅,今日却只是将军队派了出去兜了一圈又回了大营,一枪未放。便是派出去十余骑兵,还有一个校官被当场丧命。初战便遇败绩,自古乃是行军之大忌。此等事出,史思明早已经是觉得脸面尽失。不想这钱启光偏偏没事找事,哪壶不开提哪壶。竟然将这茬子提了出来。
“哼”史思明轻哼了一声,眼睛斜瞪了钱启光一眼,缓缓道:“以钱将军之见,却是本帅怯战了不成?”
钱启光这才想起史思明曾经在常山城被打的落花流水的经历来,再想想刚才自己说过的话,猛然意识到自己已经闯出了多大的祸事出来。他连忙走了几步到了史思明的近前,拜倒在地,口中言道:“禀大帅,卑职无心冒犯大帅。有得罪之处还请大帅恕罪。卑职只是想着,我军若是不主战,待远在朔方的郭子仪的大军若从朔方出发,袭击我军后方,到时候我军被敌军两面夹击,就会陷入及其被动的地步。所以卑职这才斗胆建议目前尽我军之力,全力进攻常山城。”
钱启光话音落罢,厅堂内众将官议论纷纷,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吵吵嚷嚷聒噪了一番,又一个人站了出来,上前几步大声道:“忠武将军刘一风有话要说。各位,钱将军刚才一番谏言咋一听倒确实有几分道理。但我却以为,郭子仪军现在虽然号称麾下有军兵八万众,但大多是新征召入伍的饥民流寇而已。这八万中,以我之见能有战力的人不足十分之一,凭借这些资本,郭子仪又如何敢远远奔袭三百余里来救援常山。若是那郭子仪真的敢孤注一掷,前来常山。那正好,我军可以借机布下天罗地网将郭子仪和李光弼一网打尽。”
史思明听罢微微点了点头。他却是也正是如此想的,面对李光弼和郭子仪不能大意,更不能贪功冒进,上次的惨败便是最好的教训。他踱了几步,道:“刘将军说的话,自也是本帅之意,常山城城高墙厚,我军若是一味强打硬拼难免又走上次失败的老路。故而我军要出一些奇招,对于这个,众将领可以细细考虑。谁能拿出计策出来,攻下常山城,便立首功一件。”
此话一出,厅堂内又是议论纷纷,此等谋城方法,众将还是第一听说。一会儿的工夫,刚才陷入冰冷的议事厅里又热闹了起来。
朔方城,节度使府,书房内。
郭子仪手捏着从常山来的军报,急的在书房内踱来踱去,已经好几个时辰了。书房内,几位被郭子仪深夜召唤来的将军,参事也各是愁眉苦脸,不知所措。只能看着郭子仪这番转来转去,陪着一起叹气。
这一次还真是让史思明这帮人给猜着了。郭子仪军确实是光有一股花架子,看起来兵员有八、九万人之多,但是都是新兵。这样的兵别说冲锋陷阵,便是听着冲锋号声,也定会被吓的尿了裤子。这种兵卒怎么能派去打仗呢。更让他们头疼的是,由于云中战役战罢不久,军资储备也甚是匮乏。兵器、盔甲,三四个人凑合着用一副就不错了。有的队伍上,竟然十数人用一副军备。现在大唐皇帝,将所有的精兵辎重全部调往潼关,他们这边暂时是顾不上了。
郭子仪行了一程,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道:“各位,现在常山军情紧急,大家说说该如何是好啊?”
坐在一旁的怀化将军龙大明拍着椅凳,站起来大声道:“大帅,我龙大明是个粗人。自古打仗“勇”字当头,我军现在虽然看起来物质缺乏,但士气和人数均占上风。卑职以为,我军凭借这八、九万人马之力,以死相博便是没有赢的把握,也会与那史思明拼个平分秋色吧。只要常山城不失,对于我军来说便是大胜啊。”
郭子仪看了看龙大明,微微一笑,道:“龙将军稍安勿躁,老夫前番已经说过,绝对不能与这史思明死打硬拼。这史思明麾下精兵强将数十万,在他身后还有几万范阳精兵。更远一点,契丹,奚这些部落他也能调出不下五万军马。你且想想,我军就是现在这么一点家底,如果全在常山城下与他拼杀的一干二净的话。那么不出几日,他又会纠结十数万军马再次来袭。到哪时,我们怎么办?”
一句话说的龙大明顿时无语,一屁股沮丧的坐在椅凳之中,不再吭声了。厅堂上的气氛顿时又变的无比凝重起来。
又过了半晌,云麾将军赵一丰轻哼了两声,说道:“禀大帅,此等时刻我军却十无计可施。但卑职觉得无计可施便是最好的计策。”
“噢,这等想法很是奇特嘛。赵将军,你且将你的想法细细道来。”郭子仪撸了撸胡须,轻走几步到了赵一丰的身边坐了下来。
赵一丰,清清嗓子道:“常山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再加上有李光弼元帅这等极富有战力的老帅指挥。以常山城现有的资源抵挡史思明五万军的进攻,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是有可能的啊。这段时间,我军加紧训练新兵,同时筹措军需物质。只要我军麾下这**万新兵能有六成可用。到那时,史思明军在常山周围已经被李光弼元帅的大军拖的万般疲惫。然后我军寻机待出,杀他一个措手不及,到那时包准可以大获全胜。”
这话语讲完,厅堂之内,又是一片沉寂。“半个月,一个月”这话说是好说,可是史思明麾下五万都是武装道牙齿,经过无数场大战的精锐之师。万一李光弼到时,苦撑不住,常山城破倒是小事,大唐可能从此再失去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这才是郭子仪现在最最担心的事情。
郭子仪抬头看了看厅堂内的每一个人,在他们脸上都刻着“艰难”二字。他尝尝叹息一声,道:“从老夫内心来说,我是赞同赵将军意见的。我军新卒,战力羸弱,如急匆匆的出击,无疑以卵击石。老夫要让李大人给我们的时间不是半个月,也不是一个月,而是要至少五十天,也只有如此,我军新卒才能训练完毕。待到这些军卒都能上阵之时,便是大破贼军之日。我们现在要的是必胜的把握,而不是差不多。”
屋内的人听罢,心凉了半截,支持一个月看起来都是难入登天,竟然还要支持五十天。这,这简直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啊。
郭子仪见众人都默不着声,早已能猜众人的想法。他笑了笑道:“现今,李大人的常山城凭借两万人抵住贼军五万人马支持五十天是有些难,但是若是咱们再调入精兵一万呢,结果又会如何呢?”
这一句话落罢,众人这才如同醍醐灌顶,明白了郭子仪真正的战略意图。但是,从贼军层层包围中领一万人进城,却又岂是说说玩玩的小孩游戏?一个巨大的难题又再次横在了众人的面前。
第172章 小卒顶了大差事
“大帅,此计虽然是一着好棋。但是一来朔方离常山距离遥远,二来我军中精兵却是有限。如此长途奔袭,而且要从史思明五万军中杀出一条血路进常山城,便是计成,卑职想来这一万军马十成也得折去五六成了。”龙大明长叹一声说道。
郭子仪这一着也确实出乎所有在场众人的意料。这一次连赵一丰脸色都涨的通红起来,他也觉得此计甚是冒险。先不论能不能成功,这一万精兵若是从朔方抽调出去,朔方城也自是军力不足。万一再有风吹草动,却是如何处置?
生死攸关,一招棋错,全盘皆输。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屋子内的每个人头上都来回晃动着。顿时屋内又安静了下来。
正在此时,走廊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时间不大,一个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禀大帅,常山军报到了。”
有人将军报传到郭子仪手中,他打开军报,细细读罢,道:“各位,李光弼大人传来的这份军报上,说明的情况与我们想的基本是一致的。史思明在常山的五万人马围而不攻,老夫想来,此人也是正抓住了咱们军力不足的弱点,这才敢如此嚣张。李大人的意思,调动史思明来攻击常山城,借助常山的有利地形,削弱、疲惫强敌。而后待时机成熟,我朔方大军再进而攻之。李大人果然是深谋远虑,这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勇气,实在是让人佩服之至。不过,史思明若只是摆出围而不打的架势,咱们这盘棋赢的希望就万般渺茫。老夫想来,唯一之计就是将精兵拼死调入城内。如此,在史思明看来,城内军力大增,若是再围困便是徒劳无功。这样一来,他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主动权由贼军手上转移到我军手上。只要牢牢的将敌军粘在常山,过月余时间,我军定然能将贼军,围而歼之。”
众人听罢,面面相视,各自思忖半晌。龙大明长叹一口气,悠悠的说道:“若此看来,这一万军就一定要进的常山城,才可以了。这步棋一定要走的话,卑职斗胆率一万精兵,前去常山支援李大人!”他说罢,“唰”的一声站了起来,坚定的说道。
“我等也请求,率兵支援常山城!”其余将领也毫不示弱,齐刷刷的站了起来,说道。
“哈哈”郭子仪见属下将领斗志如此高昂,乐呵呵的笑了起来,道:“我大唐军,有诸位无畏之士,看那贼军,焉能不败?不过眼前,各位有更重要的担子要挑。朔方城还有数万新兵,待各位将领去操练,诸位将领在练兵上都有丰富经验,所以本帅决定此次在坐各位都留在朔方城日夜练兵,以备后用。”
赵一丰一脸惊讶,问道:“大帅难道有更好的人选?只是此次任务艰巨,朔方城里还有谁可担此重任?”
郭子仪抚了抚胡须笑了笑,指着角落的王天龙道:“天龙,你起身与诸位将军见过。”
王天龙早就想主动请缨前去常山城,不想他的想法与郭子仪正是不谋而合。便是如此,这话从郭子仪嘴中说了出来时,王天龙心中兀自还是一惊。他起身,与大家行了一礼,道:“末将王天龙,拜见各位将军。”
众人见郭子仪点的竟是王天龙的名字,不由大吃一惊。王天龙前番在云中一战,舍出性命引薛忠义一幕,大家虽然还历历在目。但是他们更是知道,眼前未过而立的王天龙来朔方军中不过半年。所有参加过战役,不过云中一战而已。此次乃是决定朔方军前途的命运之战,而支援常山又是这重中之中,郭子仪将朔方仅存的一万精兵交与这个年轻人手中,他们皆不可思议。
“大帅,这……” 龙大明是心直口快之人,当即站了起来,道:“史思明乃是叛军中少有的股肱之将,此人奸诈狡猾,而且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他麾下又有诸多,勇谋兼备的猛将。派天龙去,卑职恐怕……”他说到此处,停了口,却是将眼光四下探视了一番。
赵一丰见龙大明开了口,也起身,皱了皱眉头,砸吧砸吧嘴巴道:“大帅,龙将军所言有理。天龙虽然年轻有为,作战也甚是骁勇,但此等大战毕竟不是儿戏,若有闪失,这,这……”
王天龙本来还是兴致勃勃,想说一番客套话。却不想郭子仪这话才出了口,便是首先两员主要战将站出来反对自己。顿时他自觉得满脸躁红,站在那里如同一根木头一般,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郭子仪抬头看了看龙大明和赵一丰,又看了看王天龙和其余诸位官员,微微踱了两步,然后哈哈大笑道:“龙将军、赵将军,你们二位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将如此大任落在天龙这样一个毛头小伙子身上,放在谁的眼里,都觉得不可思议。说句心里话,老夫当时在脑中闪出这样一个念头时,也是万般恐惧。但老夫细细想来,觉得军中唯有天龙才适合担当此次重任。大家想想,史思明是何等聪明之人。据老夫所知,叛军中的‘曳落河’早将我朔方军大大小小的官员,特点以及喜好都摸的清清楚楚的了。如此一来,他便是对我军将领作战风格了如指掌。此次作战,兵贵诡异,人家已经掌握了咱们的动向,还如何诡异的起来?便是放老夫亲自去指挥这一万多人马,也是毫无胜算的。”
郭子仪此话落罢,屋子内众人又各自交头接耳互相低声议论着。前番一片疑虑的眼神,在这段话后,消散了许多。
龙大明接话道:“卑职未想到大帅有如此深谋远虑,只是单凭此一点就派天龙去,卑职还是觉得此事有些让人心底不踏实。”
郭子仪又是一笑,抚了抚胡须,道:“嗯,龙将军此话有些道理。这也并非老夫的主要理由。老夫派天龙去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史思明这个人生性多疑。派出一个老将出马,他断然会毫不犹豫的派出重兵围堵我朔方这支生力军。而派一个未知名的小将,他却要细细考量一番了,咱们派这支军到底是疑兵,还是支援常山之军。以老夫判断,凭他的想法,但是考虑清楚这个问题就要耗费数日吧。而天龙却正好在此等时间内,寻找战机,从史军军中,撕开一条口子,冲进常山城去。这是一招险棋,但既然是一招险棋放在谁的手中都是一样。也正是由于上述的原因,老夫这才下定决心让天龙去担当此重任的。”
这一番话宛如一条暖流,慢慢流入到屋中诸人的心里。他们思忖了半晌终于明白了郭子仪的用心良苦,终于不再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郭子仪看着王天龙,说道:“天龙啊,各位将军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你是怎么想的,也可以大胆的说出来,让将军们帮你指点一二嘛。”
王天龙这才如释重负,长叹了一口气。刚才虽然只是几句话的讨论,在他看来却无疑于一场“战争”,“各位大人,天龙自知天资浅薄,如此重任被大帅放在天龙身上,天龙却是诚惶诚恐。若说想法,天龙还没有具体的战斗谋略,但是天龙曾记得李光弼大人在云中之战说过一句话,叫作‘避实击虚’。我想此战,我会继续从李大人这句话中寻找击破敌军的方略,一定拼尽全力,不负诸位大人厚望。”
“避实击虚”这四个字一出口,屋内人大多都已经会意。不由点了点头。龙大明和赵一丰也是相互对视而笑。从这个四个字中,他们的底气顿时丰润了许多。
待散了会议,王天龙出了大帅的书房,独自一人向住所走去。此时,他的心情万般激动,久久不能平静。郭子仪的那些话和信任的眼神,在他耳边和眼前不住的回荡开来。明日他就要横刀立马,一人挥军东去了。是福?是祸?他不得而知。
王天龙走了一程,却见已经到了后花园处。他的心情不由一紧,眼前顿时涌现出李婉儿那灿烂的笑容来。这些笑容宛如一方泉水,顿时灌在了他的心田处。而后,一种甜甜的感觉顿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