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枭龙传(青菜哥)-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此番,李光弼将腰中宝剑猛然一抽。正待他要喊出“攻城”二字的当口,只听“嗡、嗡”几声闷响,常山城厚重的城门却被人缓缓打开来。
  李光弼愣了愣,只见一行人从常山城里走了出来。领头的几个人正是自己派往常山城里的探骑。他心中又兀自“咯噔”突突直跳,没想到这事情来的如此突然。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竟然没费他一兵一卒便拿了下来。
  机不可失!李光弼当即将手中长剑往空中一挥,道:“进城!”此令一下,唐军像洪水一样卷进常山城去。
  唐军进得城来,李光弼当即派人安抚众团练首领,安抚常山城内百姓,并接管常山城防,忙的不亦乐乎。直到日头偏西,才算将一切事情安排妥当。
  史思义的府邸,成了李光弼的临时行军大帐。厅堂之上,李光弼巍然高坐,有人将早已经被五花大绑的史思义押了进来,强跪于李光弼身前。
  史思义低垂着脑袋,任凭周边唐军摆弄。他料想凭自己是安禄山帐下大将史思明的亲戚,而且当日自己随史思明南下的时候,也没少杀唐军这几条,自己这脑袋就得搬家。因此他也不做什么生的希望,只等待自己被砍头的那一刻到来。
  “史思义,抬起头来!”旁边押送的军卒见史思义一股软塌塌的模样,又想在主帅李光弼面前表现一番,故而高声喝了一声,然后抬起脚冲着史思义的后背就是狠狠一脚。
  “啊……”史思义被这突然一脚踢的身子往前倒了过去,不自主的惨叫了一声,连带着他头上的头盔也被从他头上震落下来“咕噜噜”滚出老远来。
  李光弼对于眼前的史思义早有计较。他知道这史思义虽然为史思明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他们关系并不融洽。不但不融洽,而且这史思明还是史思义的仇人。原来,史思明的母亲是史家的正室,而史思义的母亲却是小妾出身。史思义的母亲因为年幼貌美深得他父亲的宠爱。但在史思义八岁那年,史思义的母亲突然得暴病而亡。后来,待史思义长大之后,才从旁人嘴巴里知道,他母亲的过世与这史思明有莫大关系。在史思义二十四岁那年史思义手持利刃,私闯当时已经位高权重的史思明府邸要刺杀史思明。无奈事情败露,史思义被兵卒当场拿下,打的死去活来。
  此事在当时的大唐朝内闹的沸沸扬扬,朝野内外满人皆知。后来还是史思明的老父跪在史思明面前苦苦哀求,这才救了史思义一条性命。
  李光弼不但知道史思义的这段过往经历,而且更了解这史思义也是一员猛将,深通兵法,而且他在安军军中行事已久,对安军行事部署很是了解。于是便有心将史思义招纳到自己麾下,替大唐效力。
  史思义被军卒踢翻在地,摇摇晃晃半晌,翻起身子,扬起头哈哈一阵笑道:“他妈的,老子运气不佳,落到尔等手中。愿杀愿刮以听尊便,老子要是吭一声,便他妈不是一条汉子,你们来吧,给老子痛痛快快的吃上一刀,让老子死个痛快!”
  李光弼看着史思义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瞪着一双饱含血丝的眼珠子看着自己,不由哈哈一笑,起了身,轻抚胡须走到史思义身边道:“久闻史将军为铁骨铮铮的汉子,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啊。便是落入囚下,依然豪气不减,哈哈,好啊好啊!”
  李光弼这一番赞美之词倒是让史思义颇为不解,他不知道这李光弼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只是将头往旁处一歪道:“哼,要杀要刮尽管来,休要给小爷灌迷魂汤!”
  “他妈的,史思义,你不看你眼前的将军是谁?若再敢胡乱聒噪,老子不扒了你的皮。”话音落罢,又是一脚落在史思义的身上。
  “混账!退下!”史思义被这一脚踢的五脏六腑义阵翻腾,却听见李光弼大喝一声,狠狠的斥责着唐军军卒。
  “是!将军!”唐军军卒不知李光弼为何骂自己,不敢再对史思义行拳脚,低着头涨红着脸退了下去。
  史思义好半天才将心思稳定下来,却在这时,又听李光弼道:“你们都给我退了下去,本将军与史大人有要事相商……”
                  
第150章 李光弼出山【4】
  一会儿的工夫,厅堂内只剩下李光弼和史思义二人。四周一片安静,只听得火烛芯被燃烧时,发出的“滋滋”之音。
  史思义更是一脸迷茫,怔怔的看着李光弼,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李光弼又左右将史思义打量了一番,点了点头,缓步走到史思义身后将捆绑在在他手腕的绳索慢慢解了开来,口中说道:“史将军,让你受苦了!来,来,来,赶快请起,请起。都是那些士卒,瞎了双眼,让史将军受此侮辱。将军莫怪,待老夫查了清楚,一定严厉责罚这些军士,哈哈……”
  史思义抬头看着李光弼,还是一脸迷糊。待他被李光弼扶起坐在椅子之上之时,依然感觉自己身处梦境一般。
  “大……大……人,您这……这……是……”史思义被百般殴打,万念俱灭之时,却能平心应对。但面对李光弼的这一番怀柔之意,却顿时心神不宁,手脚慌乱起来。
  李光弼呵呵一笑,道:〃老夫久闻史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将军是聪明人,想必知道跟着安禄山一条路走下去,肯定是死路一条吧。这个厅堂之内,只是你我二人,老夫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如今却是朝廷用人之际,若是将军能识得大体,有弃暗投明之意,老夫旦保将军不但无性命之忧,而且官职不变仍在老夫麾下效力,如何?〃
  史思义几乎有些不信自己的耳朵。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已是唐军阶下囚,面前的李光弼若要取了自己的性命,只是一句话的事儿。但是李光弼没有一句要挟之意,而是以理据之,让自己弃暗投明,重新做人。他顿时感觉到一股莫大的暖流在身上流淌开来。
  史思义思忖片刻,结结巴巴的说道:“我史思义已是朝廷的罪人……但将军不但不弃反而厚礼相待。不瞒将军,史思义早就不想助纣为虐了,只是迫于家兄的逼迫才跟随安禄山走上歧途。如今大将军给我史思义一条活路,我史思义焉有不从之理?”
  史思义话语言罢,忙起身朝着李光弼先行一礼,然后跪倒在地,说道:“将军在上,从今日起,我史思义身家性命全凭将军做主。若有异心,天打雷劈,不得善终!”
  李光弼被史思义突如其来的一番言辞弄的先是一愣,而后立刻明白过来。他心里没想到事情进展的会如此顺利,当下猛走两步到了史思义的近前,伸手搀起跪倒在地上的史思义笑道:“将军言重了,言重了。你我都是为皇上,为天下的黎民百姓能安居乐业,这才汇聚于此。从今日起,你我二人同心同德为早日将反贼平息,献一膀子力气……”
  李光弼说罢,将手紧紧的与史思义的双手握在一起……
  李光弼得史思义如此良将,心中万般欢喜。史思义能得李光弼赏识,讨得一条性命也是倍感欣慰。
  两人渐谈感情渐深,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待吃过晚饭。两人正在扯着闲话,忽然见厅堂外一军卒飞奔进厅堂内来,跪倒在地,口中报道:“禀李将军,刚刚探骑来报,贼首史思明率大队人马在离常山三十里外扎营,估计明早便会抵达常山城下。”
  李光弼听罢探报,轻“噢”了一声,方才还满面的笑容顿时消融开来。他将双手背在身后,在房间踱了半晌方步,猛然冲门外高声喊道:“传我将令,所有军士紧急待命,不得有误!”
  门外军卒得令而去,李光弼转头回到屋内又是一阵长叹道:“哎,不想这贼军行事也如此之快,短短半日,已经兵临常山城下。”
  他这话一半是故意说与史思义听得,另一半却是由心而发,庆幸自己幸亏快了一步,若是再有半日耽搁,后果便是不可设想了。
  史思义听罢李光弼所言,微微思忖道:“李大人待我不薄,再说现在领兵之人却是与我有深仇之恨得史思明,于情于理我都得在此时表现一番。一则为日后铺好路子,让李大人对我另眼相看;二则还能借此好机会,一讨多年来我这内心的积郁。”
  史思义想罢,起身到李光弼身边,道:“大人何须被此事烦扰,下官倒是有些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
  “噢!”李光弼假意一阵惊喜,说道:“哈哈,史将军但有话语尽管讲来,若能依将军之计打退敌兵,自然是大功一件。”
  史思义听罢,心中一喜,缓缓说道:“既然大人如此说来,小人就斗胆讲了。若是有不周之处还望大人多多海涵。我自随史思明来到常山,算来已经有五月有余。常山城地形易守难攻。现下,普天之下,反击贼军火焰四起。安禄山虽然在洛阳称帝,但现在他手下军马便是扑灭反他得势力已是捉襟见肘,更无兵马四处征调。故而常山虽是要冲,明日史思明能带两万兵马来夺常山已是极限。我军只要能待城固守,以长弓击之,待敌攻之不下,疲惫之时,我军再出其不意掩杀而出,定能夺得胜利!”
  史思义话语落罢,李光弼早将眼睛眯在一处,满脸都是笑容。史思义能想到得计策,李光弼焉能想不出来。他之所以在史思义话后笑有两层意思,一是,从史思义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是真心反了安禄山归顺了唐朝,若他不是真心不会拿出如此有见地得计策出来,须知领兵带军得乃是他得兄弟史思明;二则,从史思义这几句话中,句句字字都与李光弼不谋而合。他也暗自称赞史思义果然如同外人所说,乃是一员有谋得将帅之才,可为他李光弼日后大展鸿图助得一臂之力。
  李光弼又故意思忖片刻,道:“思义啊,老夫仔细斟酌过了,乃是觉得你这计策虽然看似古板,但实则为最有效击败敌军之良策。老夫决定,明日将常山城所有兵马交于你来调度,咱们两人一起携手击退叛军,你可有信心!”
  史思义听罢李光弼的话,又是一阵感激涕零。当即又起身,猛然间双膝跪地,目中含泪道:“我史思义何德何能能得到将军如此信任,明日若我史思义不尽全力破贼,当提头来见!”
                  
第151 李光弼出山【5】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李光弼和史思义登上常山城头。
  待俩人巡视完地形,李光弼道:“思义啊,你有何打算,现在可以说说了。”
  史思义对李光弼行了一礼,笑道:“禀大将军,卑职心中却是早有计较。本来此计策是用来对付唐军的。不想,前番还未用的上,常山团练便瞬时溃散了。”
  李光弼哈哈大笑,轻抚须髯,道:“看来果然是天佑大唐,此计策未用在我唐军身上,却要用在这叛军身上了。好, 好,好。你尽管说来,让老夫也听听却是何等计谋。”
  史思义点了点头,指着常山城外,说道:“将军请看,常山城,墙高城后,且地势南低北高,易守难攻。再加上常山城外,护城河又宽又深,敌军若来攻城,自是首尾不能兼顾。我军只须派出大队弓箭手在城墙上以逸待劳即可。待敌军三五阵攻击不下,疲惫之时,我骑兵从城侧边悄悄潜出,然后再趁机掩杀过去。如此便是不胜,也能让敌军魂飞魄散,占尽先机。”
  李光弼听罢,又仔细看了看常山周围地势,微微思忖片刻。然后哈哈笑道:“好,好啊。思义啊,你这以逸待劳的计策倒是好计。如此,我便现令你带领三千精骑兵,出西城在山谷中潜伏下来,待令一出,猛然袭击敌军,如何?”
  史思义听罢,先是一愣,而后却是明白了李光弼的用意,“李光弼派自己出城,却还是要考验自己归顺唐朝的决心。名义上这支骑兵归史思义指挥,其实背后还是听从李光弼为史思义配备的偏将的命令的。”
  想罢,史思义道:“卑职得令!”然后迈步下了城楼,点齐兵卒出西门而去。
  李光弼见史思义离了远去,心中暗道:“孺子可教,竟然三番两次与老夫想到一处了。若是真能为我所用,真是善莫大焉啊。”
  正在他想事情的当口,忽听身后有声音传来,“禀大将军,前方探马来报,贼军主力离常山城不足十里之路了,望大帅定夺。”
  “哦”李光弼忙举目朝远方望了过去,只见远处天边,似乎却是有漫天的灰尘在涌动一般。他轻叹一声道:“知道了,你且退下去,告诉章校尉,领军备战,不得有误!”
  “是!”士卒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当日照三杆之时,史思明的人马已经在常山城外列队整齐了。他现在所牵挂的,并非是他兄弟史思义的性命,而是常山城的得失。让他最后悔的是,没有防备到唐军进军如此迅速,前番还听说朔方军大部调往潼关沿线,不想才短短几个月的工夫,竟然能连下他手中三个重要战略要地。这口恶气实在让他,内心难复。
  自从随安禄山起事以来,何曾受过如此败绩?今日他欲重夺常山,以雪前耻。
  史思明骑在马上,正动着心思。忽然听旁边偏将言道:“大帅,军马已经齐备,是否可以命令攻城?”
  史思明回过头看着麾下威风凛凛的队伍,不禁点了点头,道:“告诉军士们,今日攻进常山城者记首功,官爵加三级,凡能取得唐军军官首级者厚赏!”
  “是!”偏将应了一声,脸上露出一阵惊奇,他不知道今日为何史思明为何做出如此决定,让其匪夷所思。
  命令很快在士卒中间传播开来,军士们都沸腾了!对于这些跟从史思明起事的士兵来说,这半年他们攻城拔寨都势如破竹。在他们每个人的心目中,有两万雄兵在此,夺取眼前一个小小的常山城,乃是不在话下之事。
  更有让这些士卒兴奋的是那三级提升。若在平日,进一级,得经历多少生死交错才能达至啊。今日只要攻入常山便能升官三级,这是一个大大的诱惑。
  每个人都摩拳擦掌,等待冲锋号角的降临。
  “呜……呜……呜”终于,一阵接着一阵的牛角号声响了起来,史思明麾下两万军卒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挥舞着手中的战刀,潮水一般的向常山城涌了过去。
  史思明在看着,李光弼同样也在常山城头冷冷的看着。史思明志在必得,李光弼同样也在心中誓死要将常山城守住。
  常山城头,李光弼早已经将麾下精锐的四千弓箭射手,分成四队,隐藏在高高的城垛之后。每个城垛之上,李光弼特别吩咐属下军士连夜用稻草扎成一排防护稻草垛子,紧紧密密的排列在一起。
  在密密麻麻的草垛子中间又预留有若干细小的射击孔。如此一来,从城头上向下射出弓箭很是容易。但从城下向城头射箭却是相当困难,密密麻麻的草垛挡住了城下射手的视线,他们根本不知道城头上的兵士躲在什么地方。
  是时,李光弼麾下四千弓手躲在草垛之后,常山城头人影稀落,这更让攻城的史思明的军士掉以轻心。有的军卒甚至连盔甲都扔在一旁,只身随着大队向前冲锋。
  当这些军卒到了常山城护城河边,他们开始为他们的掉以轻心付出代价了。当这些发出狂吼的叫声的兵士开始渡过常山护城河时,突然间,只听城头之上,一通鼓声响了起来。从城墙草垛之后,忽然间冒出无数颗脑袋出来。他们各人手提强弓顺着城头的射击孔,搭弓射击正在渡河的史军兵士。
  此时,虽然史军军中也有无数护卫弓手随这些渡河兵士随行。但是高高城墙头那些密麻麻的草垛看起来虽然不显眼,但是这些东西遮挡住了史军的视线,无数从史军中飞来的箭支,碰上这些草垛子,便被“吸附”上去,再也不能向前一步了。
  与此同时,唐军的防御却在有利的发挥着它们的作用。四千唐军弓箭手,被李光弼分成四队,每队一千兵卒,依次轮番从射击孔中阻击着过河的史军兵士。顿时,只见常山城头,箭如雨下,十来丈宽的护城河成了史军的死亡之河。只是一会儿的工夫,河面上漂浮着厚厚的史军的尸体,史军军卒的惨叫之声,不绝于耳,令人不寒而栗。
                  
第152章 李光弼出山【6】
  惨烈的战事进行了两个时辰,史军已经伤亡两千余人,而在常山城头的唐军军卒却伤亡甚微不足百人。
  史思明本料到不到一个时辰,便能拿下的常山城,却如同一块顽石一般,让他措手不及。他焦急的看着远处军卒冲上去,又被唐军射了回来,不由气怒交加,将血红的眼珠瞪的差些要掉了眼眶出来。
  “报,报……”恰在史思明恼怒之时,偏将飞马到了史思明近前,说道:“禀,禀大将军,我军行动再次受挫,伤亡,伤亡惨……惨重。”
  “什么!”史思明勃然大怒,再也掩盖不住心中的怒火。他猛的拽出挂在腰间的长剑,气喘吁吁。这偏将见史思明面目如此狰狞差点没吓的尿了裤子。
  史思明长长的喘了几口气,瞪了偏将半晌,又将头转过来看了看常山城头,咬牙道:“给我用攻城车,将常山城给我撕开!”
  话音落罢,偏将刚想应允领命而去,却又突然想起,因为史思明这一路奔袭是急行军。由于赶的急,而且又没将唐军这些人马放在眼里,出发之时史思明令所有人都轻装前行,根本就没带那又厚又重的攻城车。
  “将……将军”偏将一脸为难,腿肚子抖抖索素了半天,说道:“禀……大将军,攻城……车,根本没有随军而行,所以……所以……”
  “什么?”史思明听了偏将这番话,也顿时醒悟过来。此时他连抹脖子的心都有了,“一时大意,一时大意啊!”他独自叨叨几句,转过头来,道:“速速令军撤退,整军再战。”
  “是!”偏将抹了抹额头上的虚汗,领了将令退了下去。
  史思明将拳头握的紧紧的,几乎要将牙齿咬碎,憋了半晌,低声吼道:“若让老子抓住这常山城守将定然碎尸万段。”
  只是可惜史思明这一番骂言也只是他一个人能听见,常山城头的李光弼却喜笑颜开,乐不可支。
  看着城头下如潮水涌来的史军,又若潮水般退了下去,他在心中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大将军,史军退下去了!请问将军下步,我军该如何部署?”一名偏将兴冲冲的疾步走到李光弼近前,说道。
  李光弼呵呵一笑,轻抚胡须道:“这贼军史思明,大名老夫也曾经耳闻,原来以为是什么三头六臂之将,不想也是草包一个。今日败在老夫手下,也不算他吃亏了,哈哈……”
  偏将见李光弼言语之间甚是得意,忙点头捧道:“大将军所言极是,以末将之见,这厮连攻五阵皆败,也该退兵了罢。”
  李光弼抬眼看了看偏将,抬脚走了两步,道:“哎,如果这史思明攻几阵就退兵的话,他就不叫史思明了。你可知这厮还有个绰号叫‘史三郎’,那意思就是说这人敢于拼命。不然怎么能如此得安禄山的器重。常山城如此重要,他断然不会此挫折就此罢休的,传我将令,将事先准备的稀泥,浇灌到草垛之上,待军以战。”
  李光弼口中的稀泥,就是将水、泥土、人畜尿液、粪便等物搅合在一起的东西。这些东西按着李光弼的命令浇灌在草垛之上,顿时常山城头臭气熏天,个个兵卒被这一阵恶臭熏的肚肠翻腾,呕吐不止。
  “大将军,大将军,此物太臭,军卒们几乎不能站立,如何是好啊?”偏将见状不好,又飞步来报。
  李光弼哈哈一笑,道:“臭是臭了些,总比送命强过许多。这史思明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儿,告诉士兵们先用布条捂住口鼻即可,待忍过这最后一阵,咱们就太平了!”
  偏将听得李光弼的话,还是有几分迷糊。不过既然李光弼发话,他也不敢再多言语,忙点了点头又将此令传了下去。
  这一切准备刚刚停当,却又听城外“呜……呜”一阵号角之声再次响起。
  史思明经过前番几次失利,在撤退兵士之后,渐渐冷静下来。综合前沿将士的意见,这些被李光弼堆在城头的草垛正是挡在攻城路上的一道障碍。基于此,他让部下准备了万支“火箭”。这些“火箭”就是在每支箭头涂以易燃的燃料,然后再将箭支点燃后,再射上城头。他料到如此“火箭”一出,常山城头必定将引起熊熊大火,若此再趁机攻城,必将克之。
  潮水般的史军,又一次涌到常山城护城河边。这一次他们依照史思明的命令,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在护城河边,搭起盾牌以做防御。而后数万支“火箭”被点燃射向常山城头。
  史军士卒眼见数万“火箭”被射了出去,本来都以为常山城头这些草垛会燃起熊熊大火,但是,片刻之后,那些“火箭”却只是燃了片刻便神奇的熄灭了。
  一时间,希望变成了失望,眼前,数千尸体散发出来的恶臭与血腥味,冲刺着每一个兵卒的鼻孔。几个时辰之前,这些军卒都满怀信心,意气风发,现在每个人心中却藏着无限的失落与恐惧。甚至有人开始说,常山城里的守将会妖术,故而这“火箭”燃不着草垛,史军会伤亡如此惨重。
  这些谣言顿如一阵风,顷刻间在史思明军中传了开来,没有人再敢向前,反而有人开始手足无措的偷偷的往后迈出了脚步。
  “若有后退者,杀无赦!”史思明看着近在咫尺的常山城,一种无端的凄凉涌上了心头。伤亡三千余众,竟然未能越雷池一步,这种耻辱,他如何能咽的下去。
  待这道将令发了下去,史思明麾下二千精锐军,手持长枪站在攻城兵卒身后督战,谁若后退,死的将会比中箭更难看。
  史军军卒明白了,今番只能与唐军拼了性命,别无他法。军卒在各将佐的带领下,朝着常山城发出最猛烈的一次冲击。
  顿时,一边是号角“呜……呜”鸣响,一边是战鼓“咚……咚”着响。双方的军卒都扯着嗓子喊杀起来,“簌簌”之声不绝于耳。更多的则是兵士中箭之后的惨叫声,其声惨烈,响彻天际。
                  
第153章 李光弼出山【7】
  常山城下,史军尸体堆积如山。史思明的军队到底还是没能前进一步。巨大的伤亡,低落的士气令史思明不得不痛心再次下达撤退的军令。
  李光弼站在城楼上,看着远方史军退下去的身影,盘算着在城外埋伏的史思义该弄出些响动了。
  想罢,他唤过偏将道:〃速速潜出城外,令史思义军紧随贼军身后,待敌军行锅造饭之时猛然突袭!且告诉史将军一切行事要谨慎小心,以防敌军发觉。〃
  〃是!〃偏将领命而去。
  常山城外,四千唐军骑兵正戎装以待。史思义早将常山城惨烈一战尽收眼底。待看见史思明军灰溜溜的撤出常山城。史思义从头到脚对李光弼已是万般服气了。他未想到一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竟然又如此能耐,六千军马击退两万精兵,而且毙敌甚重。
  史思义正感叹着,唐军出城偏将带来了李光弼得军令。听罢军令,史思义不敢怠慢,伸手一招,早有几匹探马来到近前。
  史思义瞪大眼睛,看着这几匹探骑,严肃的说道:“我军已经击退贼敌,现在敌人正在退却途中,本官令你几人,小心跟进,断断不可让敌人发现你众人得行踪。待探得敌军疲惫休息之所,速速来报,不得有误!”
  几名军骑得令,挥鞭驱马而去。史思义又从腰中拽出宝剑往空中一挥,道:“开拔!”顿时道路之上,烟尘滚滚,数千匹战马如同洪流一般向前涌动着。
  待唐军骑兵队伍行了三里路远近时,史思义看见一骑飞马从远处奔了过来。未几时,这匹军马到了跟前,却是刚刚派出得探骑。
  “禀将军,发现敌军大队人马在前方一里之外山洼处,正在埋锅造饭。” “噢”史思义听闻此言,猛得一扯手中的缰绳,低头微微思忖片刻,又问道:“你们可看清楚了?”
  探骑道:“禀将军,我等看的清清楚楚,贼军这几阵败了下来,兵士们个个累得如同霜打得茄子一般。我们还看见贼军兵士个个都东倒西歪,几乎都是懒的动弹得模样。”
  史思义听罢此言,心中大喜,刚欲伸手,挥军杀将过去,却又心中猛一“咯噔”,道:“史思明诡计多端,此一阵战败,绝不会如此放松警惕。此战是我投唐兵第一阵,只能成功,绝不能失败,我得小心才是啊。”
  想到此处,史思义对那探骑道:“敌军驻地若是不远,带我前去,让本官亲自勘查清楚。”
  待商议妥当,两人并骑马前行。行了一里左右的路程。探骑猛一伸手,做了一个停止的姿势。史思义会意,拉住马匹的缰绳,从马背上跃了下来。然后随探骑,弓着腰又缓缓前行一段,接着伏下身子,爬行了数丈左右,这才又小心翼翼的将头探出查看敌情。
  史思义看到,确实如同探骑所述,史思明麾下军卒横七竖八的倒了一地。便是如此他也不敢大意,抬眼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将史军驻地扫视一遍。
  经过一番仔细查看,史思义开始觉的并未有不妥之处,但心里却隐隐又觉得有某种不安相似。他太了解他的这位兄弟了,狡诈凶狠,便是史思明的本性。
  “肯定还又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史思义嘴巴里喃喃道。但尽管直觉告诉他有不对劲但是他却不知道哪里不妥当。
  “是进攻还是等待?”一时间所有的选择都涌上了他的心头。他眼睛直愣愣的盯着前方的贼军半晌,又抬头看了看日头,日头也已经开始西斜。史思义心里清楚,若是等待日头落了山,更是没有胜算。
  一会儿的工夫,史思义额头上的汗珠如同一汪溪水,潺潺而出。关键时刻,这个抉择太难下了。
  史思义拼命的压了压内心的慌乱,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紧闭着双眼,脑子中如同大海一般在不断的翻腾着。忽然,一个念头从他脑中闪过,他顿时觉得茅塞顿开一般,将眼睛睁了开来。
  “前番,你们去侦探,此次贼军来常山大概有多少人马?”史思义低下声音问着旁边的探骑。
  “回禀将军,大概两万人马。”
  “不会有错?”
  “回将军,小人以性命担保绝对不会有错。这是兄弟们几个反复核对过才敢这么说的。”
  “好!”史思义听罢脸上微微一笑,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刚才已经反复估算过,连带常山城史思明军的伤亡,现在只算得史思明人马只有一万七千人众。也就是说,史思明还有近三千人马去向不明。
  “伏兵!”史思义终于得到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出来。也只有这样算计,史思明才是他所认识的史思明。
  史思义微微点点头,不禁又是一阵虚汗,心道:“幸亏小心一着,若是不亲自来查看,贸然挥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