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枭龙传(青菜哥)-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也定会成为叛军的刀下冤魂,我,我这心里却是于心不忍啊。”
封常清看了看高仙芝,点了点头,思忖了半晌,道:“高帅所言,入情入理。既然如此,我率领一班人马殿后,你率领本部人马,带着百姓速速入关去吧。只要高帅和几万将士能顺利进了潼关,我大唐便是有了希望了。”
高仙芝被封常清这话,说的内心不禁又是一动。他忙挥了挥手道:“常清,你说这话却是将我高仙芝看低了。你们刚与叛军在洛阳苦战数日,我高仙芝怎么还能让你们在此为我高仙芝阻击叛军呢?”
他说罢,回过头,冲人群喊了一声:“谢炯真、冯浩刚,你二人速速过来见我。”
待高仙芝话音落罢,时间不大,两个身着精亮盔甲的威武之士骑着马来到高仙芝近前,先行一礼,齐声道:“末将参见高大帅、封大帅。”
高仙芝微微点了点头,说道:“现今,情势紧急,敌军不期将至。我军护卫百姓一路撤退,行动缓慢。为防敌军偷袭,现命你二人各领步骑军二千人马,负责殿后,不得有误。”
谢、冯二人领了军令,率了本部人马四千人众立刻就地扎营,排下阵势,严阵以待。
安禄山得了洛阳,满眼欢喜。
洛阳已陷,大唐大半江山便落入他的手中了。胜利来的如此之快,让他不由有些飘飘然起来,因此在追击高仙芝的问题上,多少有了些犹豫。
高仙芝错过一日退兵的良机,安禄山也错过一日追击的好机会,两方也算旗鼓相当。但安禄山麾下均是快速的骑兵,高仙芝却是步骑结合还带着无数百姓一起前行。因此大大落了下风。
这一日,安禄山手下大将崔乾佑引两万精锐骑兵星夜追赶到了陕郡,发现陕郡已是空城。他心中猛然一惊,唐军引军而退实在出崔乾佑意料之外。
唐军若是进了潼关,以关据守的后果,他是再清楚不过了。因此,崔乾佑当即下令,全军将士只带三日干粮,立刻向潼关方向全速追击。
故此,在谢、冯二人扎营的第二日,崔乾佑的两万精锐之师便到了他们的阵前了。
谢炯真、冯浩刚跟随高仙芝多年,作为由高仙芝一手提拔起来的偏将,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因此二人早做了决死的准备。
崔乾佑乃是安禄山手下一员猛将。他随安禄山南征北战,几乎战无不胜。现今随安禄山从范阳一路杀到洛阳,更是没有敌手。
他率一干人马刚过陕郡,忽见前方几千人的唐军敢做“螳臂挡车”之举,不由心中暗笑,想都未想,直接命令强行突击。
两万精锐骑兵像一阵狂风一般,径直朝谢炯真、冯浩刚四千人马冲了过去。谢、冯二人虽然借助有利地势,拼命抵挡。无奈实力相差太过于悬殊,两个时辰过后,这四千人马宛如被刀割过的韭菜,横尸遍野,血流成河了。
高仙芝得此噩耗,还未来的及悲伤,却听探马来报,崔乾佑的追兵离自己不足五十里地。这又让高、封二人的心高高悬起。五十里地,只需半日的工夫,而此时大军离潼关尚且还有百余里之地。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高仙芝紧锁眉头,一脸愁容。
站在封常清旁边的刘光见了,心里一动。他走到高、封二人面前,行礼道:“高帅、封帅,当此危难之际,末将愿意再做“螳臂挡车”之举,拼死保护大人安全进入潼关。”
高仙芝没有答话,只是看了看封常清。封常清看了刘光良久,叹了一口气道:“刘光啊,算我封瘸子欠你的,你记得一定要安全回到潼关啊!”
话罢,封常清两眼一闭,两行浊泪流了出来。
刘光见罢,心头也是一酸。他抹了抹眼睛,猛一转身,骑上战马,飞驰而去。
高仙芝知道封常清此刻心是疼,他的心里何尝不是如此。四千人马,一个时辰不到便灰飞烟灭了。他庆幸自己听了封常清的话,若是再晚一些,死的就不是这几万人马的事情了。
他来不及多想,立刻大声道:“传我将令,所有军士一律丢掉背负之物,全速奔向潼关。逃难老百姓一律扔掉随身携带细软家什,牲畜牛羊等杂物。若有违令者,斩!”
此时的高仙芝急了!他不能不急,不得不急!他知道稍微有差池,大唐的江山便会毁在自己的手中了。
第119章 决死之士
“潼关,潼关。”
高仙芝领军几乎是爬着跌跌撞撞进的潼关城的。这一路强急行军,待唐军全部进城之时,每人都已经是气喘吁吁,魂不附体了。
“关上城门,军士上城戒备,准备御敌!”高仙芝情知当前危机并未解除,一进潼关城,顾不得满身疲劳,忙大声命令道。
待高仙芝令下,各将官均不敢怠慢,指挥本部人马上了潼关城墙,遏守各处,严密警视着城外的一举一动。
封常清站在城门楼上,举目往远方眺望着,两眼早已经是老泪横流了。刘光引着两千人马殿后,现在生死未卜,他心里无限忐忑。
〃常清啊,还在担心刘副将的安危吧?〃高仙芝不知什么时候走到封常清的身边,轻声的问道。
封常清回头看是高仙芝,轻叹一口气说道:〃'养军千日用在一时',他既然是我大唐军士,为国捐躯,马革裹尸乃是他的光荣!〃他嘴里饶是如此说,眼眶里热泪又是滚滚而落。
这许多年来,他与刘光情同父子,感情自是非同寻常。若是今朝刘光万一惨遭不幸,他焉有不伤心的道理?
高仙芝咂巴咂吧嘴,有心再说些宽心的话给封常清听,但搜刮了肚肠却想不出任何话语出来。末了,他只能又拍了拍封常清的肩膀,长长的哀叹了一声。
正在此时,却听见城墙之上有军士大声喊道:〃有敌情,有敌情!〃
随这一声喊叫,城墙之上,无数眼光齐刷刷的朝城外看了过去。只见远处有数十骑兵正奔潼关而来。在这队骑兵的后面距离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大队骑兵正紧紧跟随着。
前面数十骑骑兵又行了一程,封常清趴在城垛之上这才看的清楚,这数十骑兵里,领头的正是刘光。
“是,是刘光,刘光,高帅,是刘光!”封常清激动的喊了起来。待喊完这句话,他又朝城门处喊道:“快,快给刘将军打开城门,快,快!”
高仙芝抬眼仔细的看了看去,发现这其中有些玄机。在刘光身后的骑兵好似并不想将跑在他们之前的刘光等人一举擒获一般。只是不远不近的跟随着。而在更远的地方,好像还有更多黑影在活动着。
他正想着,“格格……格格”厚重的城门响动的声音,将高仙芝从沉思中惊醒了过来。他脑子中猛然经过一阵闪念,顿感大事不好,忙高声喝道:“速速关……关上城门!”
“关上城门?”封常清听闻此言,转过身,愣愣的看了高仙芝半晌,急切的说道:“高帅,那些都是自己人,那领头的是刘光啊。你,你怎么……”
高仙芝摆摆手,正欲给封常清解释,却见那数十骑兵已经奔到城墙近前。为首的刘光扯了嗓子喊道:“别,别开城门,快,快速速放箭……别,别开城门,快,快速速放箭。”
他这几声喊罢,城墙上的唐军却也是纳闷,“怎么还会有人如此愚蠢的,让自己人关了城门。这不是明摆着是断了自己的生路么?”
未待这些唐兵想明白,却听高仙芝军令传来:“弓箭手准备,一次齐射,压制追军!”
站在城墙之上的唐军弓箭手听得军令,伸手将弓弦拉的满满的。等刘光等人又前行了一程,听得一声军令“放箭!”,顿时从潼关城墙之上,一阵箭雨冲着城外落了下来。
刘光身后的追兵也早有准备一样,听得空中“簌簌”之声不绝于耳,左右分开两路朝刘光等数十人贴了过来。
因此这一阵箭雨,还未落下,叛军的骑兵早已经换了阵形与刘光兵骑搅和在了一起。两军基本上是贴在一处,这箭雨落罢,被射倒在地的唐军竟然比叛军还多。
封常清在城门楼上,看到此一幕,牙齿咬的“咯咯”声响。此时,他终于明白了叛军的诡计了。这批贼军原来并不是要擒获刘光,他们却是在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引唐军出城营救或者引唐军开得城门,然后浑水摸鱼。
“高帅、封帅放箭,放箭!”又几声犀利之音飘上城头来,高仙芝和封常清往城下看去。刘光正拼命的挥舞着手里的长剑示意着。
他心里早已经清楚了敌人的诡计。他引敌人来此的目的,是要以身与敌人同归于尽。以数十条唐军的性命换数百条贼军的性命,在刘光看来却是他能为唐军为封常清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高帅、封帅放箭,放箭!”“高帅、封帅放箭,放箭!”
唐军的将士听闻此言,也顿时明白了刘光的苦心,不少军士留下了眼泪。更多的军士都将目光投向了封常清与高仙芝。
高仙芝是左右为难,他想下命令可毕竟刘光是封常清的部将。但若不行动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光等人被叛军擒获或者杀害,若是这样,对唐军的士气将有极大的打击,与守城是万般不利的。
正在此关头,却见封常清猛的从腰中拔出长剑朝空中一挥,大吼一声道:“弓箭手,三次齐射,歼击来犯之敌!弓箭手,三次齐射,歼击来犯之敌!”
唐军将士们惊呆了,也愤怒了,他们将手中的弓弦几欲拉断。又一声令下,密麻麻的箭阵奔着刘光等人就飞了过来,三次齐射,近万支箭飞落而下,又快又急。
片刻过后,潼关阵前,数百人个个被这箭雨射的如同刺猬一般。
“刘光!”封常清又是一阵哀嚎,手中的长剑“当啷”一声落在地上。
高仙芝眼眶不禁也湿润了,大唐王朝有如此忠义、视死如归之士,叛军现在无论怎样的狂妄也只是一时之事。
潼关城外数里之外,崔乾佑正骑在马上,站在高处看着潼关城前发生的一幕幕。一骑探马飞速跑到跟前,待马停下,一兵士从马上跳落下来,跪倒在崔乾佑的近前道:“禀大将军,没有一个活口,全部都死了!”
崔乾佑叹息了一声,道:“本将军原来以为唐军都是一般贪生怕死之士,却不想封瘸子手下竟然也有如此勇猛之士,唉,看来还是本将军错了!”
他顿了顿,猛一抬头,又大声道:“传我军令,大军准备攻城!”
第120章 血战潼关【1】
“呜……呜……呜……呜”一通低沉的号角声在潼关城外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随着这号角声的响起,叛军的兵士缓缓的向潼关城开了过来。待行至离潼关三里之地,全军停了下来。
崔乾佑将手中的小旗朝空中一挥,数千个洪亮的声音立刻在叛军中响了起来“布阵——”。待这声音落下,攻城的军队排成若干个方阵。每个方阵约百余人,中间有数十人扛着长长的云梯,旁边的军士则各持弓弩厚盾在旁边侧护。
高仙芝和封常清见城下黑压压的一片人马,心中也暗自忐忑。看来这叛军果然行军迅速,只一、两天的工夫从洛阳开来的援军便已经到了潼关。他二人目测下来,在潼关前阵前的叛军少说也有五、六万人之多。
“戒备!戒备!准备迎敌!”高仙芝大喝一声。随着这一声军令下,数万唐军也开始忙活起来。大小校官各自抡起嗓子,指挥着麾下军士,持弓拉箭,等待叛军的进攻。
“嗖、嗖、嗖……”空气中响起了一阵犀利的声响。“敌军抛车,注意伏身!”又一阵军令在唐军兵士中传了开来。
未待这声音落下,便听见“嘣……嘣……嘣”几声巨大的声响,在耳边响了开来。随着这声响,被叛军抛车抛出的石头砸中的墙砖碎骸,四散开来。几名伏在附近的兵士被这碎骸
击中,顿时死的死,伤的伤,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刘全、李子庆等几名弟兄自从那日随封常清大军开赴虎牢关开始,就再也没有安身过。开始一阵伏击叛军还觉得蛮过瘾,几个人各持长枪,喊打喊杀,跟在老军屁股后面跑的满头大汗,不亦乐乎。
他们几人感觉这打仗和打架差不多,拼的就是人多,几人心中都觉得打仗过瘾!但自从那场仗“胜利”之后,他们却越来感觉越不对劲了。
唐军开始一个劲的往后撤退,叛军一个劲的跟在屁股后面追。更让他们心惊胆颤的是,每天都能见到死人。有的昨天还在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第二天就被当头一箭射穿了咽喉,惨死在自己身边;有的跟军队撤退时,只是稍微跑的慢了点,便被赶上来的叛军,用马刀一刀劈成了两半……
这些事,让他们几个人个个整天都是提心吊胆。每个人基本上都尿过两次以上的裤裆。这几场厮杀下来,他们几个人勇气没练出来,腿下功夫却是越来越厉害。往往看见苗头不对,立刻撒开脚丫子,提溜起手中的家伙,拼了命的往后跑。洛阳、陕郡、潼关,一路几百里地,这几个兄弟伙一直如此跑了下来,这才捡回了几条性命。
“嘣……嘣……嘣”几声巨大的声响再次在刘全几人耳边炸响开来。刘全双手抱头几乎快把脑袋埋进裤裆里,浑身哆嗦个不停。
李子庆做过把头,吃官家的饭也比刘全几人早了那么几天,所以这胆子也是稍微粗壮了一圈。他在地上伏了一会儿,刚准备伸长脖子看个究竟,却听见“扑哧”一声闷响,在他身边响起。他抬眼看去,只见一个唐军被墙砖溅起的碎屑打了个脑浆迸裂,顿时气绝身亡,倒在地上。
那军士虽死,但两只眼睛睁的大大的,直愣愣的盯着李子庆。这一幕把李子庆吓的浑身猛一激灵,忙又将身子伏低,一动也不敢乱动了。
叛军抛车,“噼噼啪啪”响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停了。空气中只安静了片刻,随后便听到一阵喊杀之声,在城外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起身,起身,准备迎敌!”一名全副盔甲的尉官,手舞战刀,拼命的吼了起来。李子庆忙爬起身子,拍了拍周围的几个人道:“哎……哎……兄弟几个,咱们现在都在墙后面呢,怕……怕个逑啊,都给我直了腰杆子,给这帮贼孙子往……往死里干……”
他这一番话落,却见夸三、李子旭、刘全仍是一副死猪的模样,各自捂住脑袋,脸色青紫。他们这次算是有了进步,没伏在地上,却是个个将身体靠在城墙垛子上,浑身不停的抖动着。
这几个人都属于李子庆管辖,他们几个人都不动,总不能让他李子庆一个人冲锋陷阵吧。
李子庆想到此,不由一阵气上了头顶。他哼哼了一声,咂咂嘴,道:“我说哥几个,你们他妈的能不都如此孬行不?上头又不是要咱们去冲锋!你们也不想想,这十几丈高的城墙,那帮孙子还能飞上来不成?都,都他妈给我打起精神来……”
他话音落罢,看这几个人大眼瞪小眼,依然没有起身的意思。李子庆一阵闷火,直上头顶,这一小队都知道这三人和自己的关系。这三个人一副怂样,他李子庆还能叫的动谁?万一滞战不前,这可是要杀头的罪名啊!
李子庆不由一阵怒火上撞。他把手中的腰刀,狠狠的往地上一扔,怒道:“不让你们他妈的真打,给老子装装样子成不?谁……谁他妈再怂,别怪老子这刀把子不认人,就算亲弟弟老子一样照样往死里撇!”
夸三挨过李子庆的拳头,知道这货脾气说来就来,谁也挡不住。他忙颤颤抖抖的直起身道:“刘全、子旭,子庆说的对,咱们不能老这么趴着。随随便便应付一阵不就完事了么?哥哥先给你们两人做做样子看看。”
他说完,拿起弓拉上弦,顺着城垛的眼子往城外看了过去。夸三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没把他的蛋蛋给吓破。
只见潼关城外,数十里宽的战线上,黑压压的叛军,喊着号子,正往城墙这里冲了过来。那人多的让他只感觉一阵眩晕,差些没摔倒在地上。
夸三强忍着恐惧,转过身,喘着气,道:“兄弟们,没,没啥。这帮孙子几万人马,咱们唐军也几万人马,再说咱们这还有这高高的城墙呢。怕……怕……他妈的个卵子……”
他这话音还未落罢,便听见刚才那尉官又一声高喊:“敌军靠近,弓箭手准备,两阵齐射……”
第121章 血战潼关【2】
“快,快,都起来,要齐射了——”夸三嘴里说着这话,眼睛却紧紧的盯着李子庆。
刘全虽然心里害怕,但是眼睛却是也没有闲着。他清楚的看见,夸三的腿脚早湿成一团了。看罢,他低着头,“吃吃”笑了一番,心道:“这狗日的,倒真是能装大爷了。明明吓的尿了裤子,面上却还能若无其事,果然有一套啊。”
待刘全笑罢,他竟然发现刚才的胆怯与恐惧竟然少了些许。
“弓上弦——”尉官又一声令下。
李子庆忙又挥舞手中腰刀,道:“弓上弦——弓上弦,都他妈的快给我弓上弦——”他话音落罢,这一小队人马手忙脚乱好一阵,这才基本算是都拉了弓上了弦。
“齐射——”又一声令道。待这声音落罢,只见潼关前的空中,箭如雨下,直奔叛军而来。
叛军士兵训练有素,听闻空中“簌簌”之声响起,齐顿了脚步。那方阵旁边持盾牌的盾牌手,纷纷上前排成防御阵形,抵御“箭雨”。有了这层盾牌的抵挡,唐军的箭雨其实并未给叛军造成太大的麻烦。
“箭雨”落罢,却听叛军阵中响起一阵呼哨的声响。那方阵中,手持弓弩的弓手早已拉弓开箭,瞄准潼关城墙处。又一声响,叛军也是万箭齐发,射向潼关城头。
这一来一往,切换甚快。唐军中有很多都是未经战事的新军,起先见自己的箭射了出去,都不由想看个稀奇。冷不防,顷刻之间,敌军的箭却已经反射回来。
叛军长期与契丹等游牧民族作战,拼的就是骑术箭术。因此他们的箭法比起唐军自然胜出许多来。
这批刚冒头的唐军新兵,顿时便成了叛军箭下的亡魂。一时间,惨叫之声响彻了潼关城的城头。
李子旭也是这批受害者之一。他把手中箭射了出去,刚想探头看个稀奇。一支冷箭“嗖”的一声从城外射了过来,不偏不倚正中他的胳膊。
叛军箭矢,锋利无比。这一冷箭虽没要了李子旭的性命,但却一箭之下,竟然将李子旭的胳膊刺穿。引的他“啊——”的一声惨叫,扔了手中的长弓,下意识的用手去拔那支箭。岂不知叛军箭矢,都含有倒刺。他这猛一使力,未能将箭拔出,反而将那支箭刺的更深了。
鲜血顿时淌满了李子旭的手臂,他疼痛难忍,又大叫一声,昏厥了过去。
这一幕来的着实太快,在场的数人,谁都没有心理准备会发生这种事情。
见李子旭“扑通”倒地,李子庆大喊一声“兄弟——”然后三两步跑到李子旭的身边,将李子旭抱在怀里,嚎啕大哭起来。他边哭,边翻弄着李子旭受伤的胳膊,想把李子旭胳膊上的那支箭给取了出来。
“弓上弦——”还未等李子庆忙活完,却听尉官又发了军令。
李子庆此时只顾得怀中的李子旭,哪里还听的尉官的军令。那尉官见自己军令已下,旁边却有校官在抱着军士哭的死去活来。他不由心中一通怒火,走上前来,奔着李子庆就是一脚,然后吼道:〃哭他妈什么丧,敌军正在进攻,不抵挡住他们,咱们这一群人都得他妈死。快爬起来,指挥你的军士,给老子反击!不然,老子砍了你!〃
刘全几人见尉官动了怒火,忙围了一起给李子旭简单包扎了一下,然后又将他抬到旁边。待安置妥当,李子庆的情绪也慢慢调整过来了。他看了一眼李子旭,猛的站起身,瞪着血红的眼珠子,道:〃都给老子使出十分力气,否则别怪老子腰刀不长眼!准备齐射……〃
见李子庆使了狠气,没人敢再故作胆怯。倾刻间,都利索的将弓拉的满满的。
〃齐射……〃又一声军令下。
数万支箭又如暴雨一般,奔叛军而来。但境况依然如前次,对叛军只是隔靴搔痒一般。
待第二阵箭雨放罢,叛军已经如同潮水般涌到潼关城下。各方阵争先恐后竖起云梯,一些军士手持长剑盾牌开始往城墙上攀了上来。
〃捣翻云梯,射攀墙敌军!〃尉官手挥长剑下令道。
李子庆闻罢忙将腰刀往刀鞘中一插,拾起脚下一杆长枪,照着那云梯猛的捅了过去。他边捅边在口中喊道:〃夸三、刘全过来给老子帮忙推云梯,其余人拉弓狠射墙下叛军。不得有误!〃
一时间,潼关城上,战鼓声隆隆不绝于耳。喊杀之声四起。
叛军亦是勇猛异常,各军配合紧密。每个方阵冲到墙角下时,数十人手持弓弩攻击城墙之上的唐军,数十人持护盾守护弓弩手,还有数人压住云梯,另有数名精锐勇猛之士一手持盾,一手持弯刀或者长剑拼命顺着云梯往潼关城墙攀爬而来。
由于叛军各方阵配合紧密,即便是一处云梯被捅翻在地,顷刻间便又被扶了起来,继续攻城。而且叛军所置云梯,又宽又沉,更加上云梯底部有军士配合压制。唐军便是想将云梯推翻也并不是轻易的事情。
人少推不动云梯,人多来推免不了部分军士又暴露在叛军弓弩之下,成了叛军的箭下冤魂。而且唐军中大半军士乃是新军,对守城战术,基本不懂。巨大差异,让唐军渐渐被动起来,部分城垛被叛军攻了下来。
李子庆等人这边,也饶是不轻松。他领人才挑了两架云梯,身边兄弟已经伤亡过半。而且这云梯刚被挑翻,片刻之间又被稳稳的架了起来。
他们几人正合力刚将左边的梯子第二次推翻在地,冷不防右边的叛军却乘机突了上来。那叛军身材高大,满脸凶像,左右手分持一把大砍刀,一把盾牌。一跳上城垛,“嗷”的吼了一声,奔李子庆等人就奔了过来。
离此叛军最近的一名唐军,见这叛军冲了过来,不由稍稍一愣神。未待他手中腰刀挥出,便被此叛军一刀剁成了两半,鲜血如同雨滴般四处洒落开来。
李子庆手下,均是新卒,见叛军如此凶狠,不由脚下都哆嗦了起来。李子庆这种人只是打架豁出命的角色,但见到这种杀人不要命的角色,不由也是慌了神。
那叛军仿佛看穿了李子庆等人的心事,又“嗷”的一声,跳起半人高,一个箭步奔李子庆就砍了过来。
第122章 血战潼关【3】
那叛军挥大刀奔李子庆砸了过来,力大势猛。这一股猛力将李子庆吓的浑身兀自一哆嗦,但他不是傻瓜。他知道这一刀若是劈在自己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的后果。
待这刀落,李子庆也下意识的举起了手中的长枪,猛的往上一挡。只听“咔嚓”一声响,这刀劲将李子庆手中长枪劈为两半。
叛军士见首战取胜,更是来了气劲。又猛的嚎叫一嗓,又逼近两三步举刀便剁。李子庆此时手中握的只是两截折断的枪杆,再想从周围取东西来挡却也是为时已晚。他只能“哎呀”一声大叫,听天由命了。
却在这紧要关头,只听〃噗刺〃一声响动,一股热乎乎的鲜血溅射了李子庆满满一脸。他心中猛然一惊,脑袋一片空白,还以为就此他的小命要折于此处了呢。待再细看,却见面前那叛军喉管正中一支利箭,这股鲜血正是从那军卒喉管处喷出来的。
〃老子没死,老子没死!〃李子庆心中自是一阵惊喜。他回头一撇,却见刘全脸色铁青,手握一把长弓浑身正颤抖个不停。
这一番拼杀,准确的说是这一股喷在李子庆脸上的鲜血,让他心中再无一丝胆怯之意。他操起那叛军遗落下来的刀和盾牌,猛的一声吼叫,迎着后面爬上城头的叛军奔了过去……
叛军与唐军在潼关城头展开殊死搏杀。叛军军士占优,唐军地形占优,先头一阵叛军略占上风,让唐军一阵被动。但高仙芝和封常清毕竟道行深厚,见势头不对,不仅将自己的卫队派了上去,更是身先士卒,亲自手持长剑上得阵来。
唐军有将帅鼓舞士气,顿时战力大增。又与叛军血战半晌过后,第一阵竟然将叛军系数从潼关城上赶了下去。
第一阵,潼关竟然守住了!
寒风凛冽,引的无数哀嚎。高仙芝和封常清面面相视,各自万般感慨。他两本都是无数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了,按说对眼前这景象都司空见惯了。但这次,他们却不约而同的同时感觉到了万般的恐惧。
他们看到了叛军的勇猛,他们也看到了唐军的稚嫩,当然这些并非他们恐惧的理由。真正让他们害怕的是,他们已经无路可退,而他们将要做的却是要用手中这些稚嫩的唐军去击败,叛军几万精锐之师。
一着不慎,整个大唐帝国就要葬送在自己手中。
而现在只打了第一阵,他们就感到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唐军占据有利地形,却并未讨的半分便宜,要是叛军第二阵,第三阵又当如何?而且面前的只是一支先头部队而已,在他们身后,还有十数万安禄山的精兵。万一全部压了上来,又该当如何呢?
两人沉默了半晌,顺着城道缓缓前行,走了好一程这才停下脚步。
高仙芝看着潼关城外,叛军正在整军待战。他不由叹了一口气,道:“常清啊,看来决死的时刻就在今日了,怎么样?老兄弟准备好了没有?”
封常清撸了撸胡须道:“高帅啊,我封常清本来就是个已定了死罪的人了。能多活这几日已经算赚了不少了,何来惧怕之说?”
“唉……”高仙芝锁紧眉头,道:“想不到你我兄弟戎马一生,大小战无数,今日却被这帮跳梁小贼困在此处……”
他说到此处,顿了话语,眼眶中流露出无限的悲怆出来。
封常清道:“高帅,时局亦然如此,凭你我二人微薄之力又如何能扭转的过来?你我兄弟二人既然为大唐武将,只能舍了这一身气力,能挡一时是一时吧。拼了咱们俩人这一把老骨头,也算对的起圣上,对的起天下黎民百姓了。”
高仙芝听罢,点点头。
却在这时听得城外又一阵牛角号声响起,高、封二人心中不由又是一紧,各自拔出长剑,喊道:“叛军准备进攻了,各军戒备,准备迎敌!”
崔乾祐挥军奔袭潼城。头一阵并未用尽十分力气攻城。他只是进行试探性的攻击而已。虽然他心里对唐军的实力也有自己的估计,但是高仙芝、封常清这两个名字在崔乾祐心中兀自也有万斤份量。随随便便他也不敢造次。
第一阵攻击结束,表面看起来崔军被唐军击退,但实际上却是崔乾祐主动撤军的。这一仗完毕,他心里已经有了**分的把握。唐军的实力比他想象的要羸弱许多。他料得再有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