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蜀汉崛起-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赵舒哈哈大笑,道:“就算你叫我大哥,这剑也不能随便给你。”关兴急忙道:“赵大哥误会了,不是就是一把剑么?不要就不要了,也没什么打紧。不过我却有些不服气。”

    “哦?”赵舒不解道:“你有何不服?”

    关兴手指那块石头,道:“大哥若是能将它搬过来,我便输得心服口服。”原来是要考教自己,赵舒在关兴脑袋上轻拍了一下,笑道:“此事甚易,你且等着。”说完就提剑上前,准备将石块斩碎再行搬运。及至石前,赵舒乃恍然而悟,收剑转看关兴道:“这似乎不是你所能想到的办法。”

    关兴“嘿嘿”憨笑,走上前去将赵舒手中宝剑取下,道:“是大姐教我的。”说着又连蹦带跳的跑了进去。

    关平走上前来,问道:“贤弟怎么就将剑给了他?”赵舒苦笑道:“愿赌服输,他赢了,剑自然是他的。”看着关平仍有些不解,又继续解释道:“他不能将石头搬到我身前,却能把我骗到石块之前,也是一样获胜啊。”

    关平随即取笑道:“原来贤弟也有上当的时候。”赵舒答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人外有人,小姐计谋,小弟佩服得紧。”

    关平看了赵舒一眼,颇为犹豫地问道:“为兄有一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赵舒急忙道:“兄长这是哪里话,有事但说无妨。”关平终于开口问道:“贤弟时常绘凤妹之像,莫非,莫非当真钟情于她?”赵舒心事当场被其说破,脸上显得极不自然,讪笑道:“兄长多心了,断无此事。”

    关平与他相处多时,知道每次绘画之时,赵舒眼中流露出来的只有浓浓的爱意,但也知道这份爱意根本不会有所结果,于是继续道:“听兴弟说起,贤弟落难之时,是他与凤妹救起。为兄见贤弟常作画像,还道贤弟有此心意。既然没有那便甚好,贤弟有所不知,凤妹早已许给三叔之子……”

    赵舒虽然明知道关凤并不是依依,但关平的这一句仍旧像钢锥一般,刺得他心中隐隐作痛,当下强作欢笑,道:“兄长却是误会了。还是喝酒去。”关平把话说明之后,也就不再多言,默然随赵舒出来饮酒。赵舒心中有事,关平又不知如何劝解,只好都不开口说话,不断灌酒,直到烂醉在地。


第三十三章 计中计孙刘联姻

    那一天赵舒并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府中,后来义父黄忠说他是被关府的家将送回去的,言语之间对赵舒有提点了一番。既然罗敷有夫,赵舒也就没有再去关家的必要,只好点头应承,答应以后少去走动。

    常言祸不单行,公子刘琦丧事未毕,刘备的甘夫人也跟着病逝。主母去世荆州举城致哀,不能再饮酒聚宴,还要整天在人前装作死了亲人一样,把赵舒也逼得够戗,却也在实践之中,渐渐学会了怎样逢场作戏。

    荆州连死两人,东吴怎么也要表示一番,不久吕范就奉吴侯孙权之命,前来吊唁。刘备不敢怠慢,带着属下出迎。等到入府坐定之后,吕范才说出了真实来意,言吴侯有一妹,才貌双全欲许与刘备为妻。

    在座之人,除了赵舒未卜先知,连同孔明都是一脸惊讶。刘备乃伤神道:“中年丧妻,大不幸也。骨肉未寒,安忍便议亲。”

    吕范是受孙权千叮万嘱而来,哪能就此善罢甘休?又劝道:“人若无妻,如屋无梁,岂可中道而废人伦?吴侯之妹;国色天香。此大喜之事也。”

    刘备还待要推辞,孔明却早明白过来,笑道:“两家共结秦、晋之好,则曹贼不敢正视东南也。此事家国两便,请主公勿疑。”

    吕范听着孔明也赞成此事,乃大喜道:“诸葛军师之言甚是。”却有迟疑道:“只是我国太吴夫人甚爱其女,不肯远嫁,必求皇叔到东吴就婚。”

    听说要去东吴,刘备愈加不愿意,但见孔明十分赞成,又不忍逆他之意,乃转问赵舒道:“经纬觉得如何?”

    赵舒熟知前因后果,知道此行是有惊无险,何必让刘备打光棍呢?于是笑道:“吴侯既然有如此美意,主公岂可推辞?”

    虽然两位军师都是这么说,但刘备却仍不敢轻身涉险,乃对吕范道:“公且暂去馆驿安歇,来日备再行回报。”

    等吕范去后,刘备才向孔明,赵舒二人问道:“备若前往东吴求亲,只恐周郎诡计加害。二位先生既然都赞同前往,莫非已经有应对之策?”赵舒当然知道孔明有三个锦囊妙计交付赵云,是以禁口不言,只等孔明开口。现在赵舒在刘备手下已经站稳脚跟,没有必要再处处抢露风头,免得被人猜忌。

    孔明见他不开口,也就当仁不让,道:“吴侯以妹相许,主公若推委不去,一则显得主公畏惧东吴,恐天下人笑;二则有伤吴侯颜面,有损两家同盟之谊。主公可带经纬与子龙一道前往,即便周郎设下计谋,又有何惧?”

    怎么知道自己身上了?赵舒看着孔明,暗骂,你这家伙也太不厚道了吧?刘备对孔明之言,向来比较依从,何况赵舒的才干也只是在那几次战斗中体现出来,回到荆州处理日常政务大多是孔明一手操办。赵舒闲着也是闲着,能有什么借口推脱不去?

    赵云听到孔明说话之后,立刻上前表示愿意随刘备一起入吴。现在所有人都看向赵舒,无奈之下,也只好起身道:“舒也愿随主公前往。”有了这一文一武做陪,刘备终于点了点头,道:“既然二位军师都赞同备前去,明日可使公佑与吕范同回吴下,定下日期备便亲往南徐迎娶。”

    建安十四年冬十月,刘备带着赵舒,赵云取快船十只,随行五百余人,多带珍器珠宝,离了荆州,往南徐进发,迎娶孙权之妹。荆州之事,皆听孔明裁处。

    又是坐船航行在这大江之上,江水滔滔尽在脚下。赵舒站在船头,眼望这大好江山,心中无限感慨。就是这条江的水,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早知道现在何必当初?怎么会打游戏打的入迷,张口就说去赤壁旅游呢?以后就再也见不到她了。

    想到依依,赵舒也不禁想起了那个和她长的一般无二的关凤,老天爷在给自己开玩笑的同时,也在煞费苦心地为自己安排这一段陌生世界的新生活。可是关平却又告诉赵舒,其妹已经许给张飞之子,让他刚刚拥有的一些期盼,又化作乌有。

    “经纬何故长叹?”刘备不知何时已站在赵舒身后。

    赵舒自然不能与他实话实说,于是道:“舒见此大好江山,却又想起当今时世,不禁有此一叹。”

    刘备颔首赞许地说道:“经纬心怀天下,备十分敬佩。”

    赵舒急忙谢道:“主公言重,舒实不敢当。”

    刘备走到船头,远望水天之际,沉重地说道:“此去南徐,备心实不安稳。”

    赵舒瞟了刘备身后的赵云一眼,道:“有子龙将军在,定可保主公无虞。”

    “备所虑并非此事。”刘备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道:“备已年过不惑,却为一女子身入险地。恐天下英雄耻笑耳。”

    赵舒才明白刘备是看穿了自己在船头独立长叹的心事,在暗中提点自己,正不知如何回答,却又听刘备哈哈笑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备也算是真英雄。”又指着赵云道:“子龙桂阳拒婚,不恋美色,算不得英雄,却是真丈夫也。”

    赵云只是淡淡一笑,拱手道:“谢主公夸奖。”

    赵云是三国人物中,赵舒最喜欢的武将,虽然被他暗中射过一箭,但仍十分想与之结交,是以刻意接近。可是赵云似乎天性冷峻,除了刘备,孔明二人似乎谁也不爱搭理。难得能与赵舒说上几句话,在他的映像中,好象都没见赵云笑过的样子,一副拒人以千里之外的表情,把赵舒的一腔热情都消磨得干干净净。

    刘备又改变话题说道:“不日平儿将带弟妹迁往襄阳,与二弟一起。”赵舒又是一怔,怪不得关平送自己的时候,一副难舍难分的表情。

    刘备也看出招数神色间的变化,乃问道:“经纬青春几何?”

    赵舒忙答道:“舒已虚度二十载也。”

    刘备想了想,突然说道:“宪和有一女,美而贤。备愿作此大媒,经纬意下如何?”

    赵舒心中又不住苦笑,看来这些人都把自己当成色中饿鬼,乃敛容朗声道:“武皇帝时,大将军霍去病曾言‘匈奴未灭;和以家为’。舒虽不才,也愿借此一言‘曹贼未灭;何以家为’辅佐主公成就霸业。此事万望主公再勿提及。”

    刘备疑惑地看着赵舒,神色复杂,片刻大笑道:“壮哉!经纬!”


第三十四章 甘露寺有惊无险

    来到南徐城中,只有吕范接待三人,就在倌舍中住下。一连数日,均是吕范相待,更不再言婚嫁之事。刘备数次请见孙权,吕范都以吴侯事务繁忙加以推脱。

    等了十余日,刘备甚是不安,乃召赵舒、赵云二人道:“已来南徐十数日,吴侯皆推委不见,是何道理?岂非有诈乎?”赵舒笑道:“吴侯实欲诓主公至此,岂会真心欲将妹许?”

    “这,”刘备顿时大惊,埋怨道:“备此番前来,正是听从二位军师劝告,如今身陷此地如之奈何?”赵舒闭着眼睛都能把孔明送给赵云的三条锦囊妙计说背出来,只是不欲让其多心,只好对着赵云道:“子龙将军可将军师早时定下之策献出。”

    “原来军师早定下妙计?”刘备大喜转谓赵云道:“子龙可速到来。”

    赵云吃惊地看着赵舒,道:“诸葛军师何曾有妙计相授?先生说差了。”

    这盆冷水泼下,赵舒却比他更吃惊,又复问道:“临行之时,军师不曾有锦囊相赠?”

    赵云反问道:“云乃七尺男儿,要锦囊何用?”

    刘备看着这两人说来说去,越发茫然不解,又问赵舒道:“莫非经纬已与孔明定下良策?仔细说来便行,何必非要子龙道出?”

    这明明就应该是孔明的差事,难道又要让自己越俎代庖不成?孔明知道了岂不是对自己又要多几分嫉恨?看着刘备一脸急切,赵舒只好道:“素闻吴侯侍母至孝,主公今来迎娶其女,既然吴侯不见,大可先见国太。”

    刘备迟疑道:“国太在吴侯府内,若能见国太,则备亦能见吴侯矣。”

    赵舒笑道:“此吴国太不知主公至也。可命部下军士在城中大肆购买喜庆之物,言主公来东吴迎亲,务必弄得满城皆知;再则主公大喜,尚需一婚证,非德高望重之人不可。舒闻乔国老就居于城中,何不拜求之?若乔国老知道,还怕其不转言于国太?”

    刘备顿时大喜,连声道:“此计甚妙。”

    次日一早刘备便往拜见乔国老,那乔国老乃二乔之父,身份尊崇居于南徐。刘备牵羊担酒,先说吕范为媒、娶夫人之事,再求为婚证。老人家听得这等喜事,自然满心欢喜一口应承下来。随行五百军士,也俱披红挂彩,入南徐买办物件,各处传说玄德入赘东吴,弄得城中尽人皆知。

    果然不过几日,吕范便来请刘备去甘露寺,声言吴国太召见。三人大喜知其计也成,必是乔国老入吴侯府进言国太,急忙答应前往。是日,刘备内披细铠,外穿锦袍,带着赵舒和赵云及随身几名侍卫,上马投甘露寺而来。

    待到山门,孙权已经等候多时,众人叙礼完毕,才进入方丈来见国太。礼毕入席,吴国太仔细打量刘备一番,正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不久便小声对乔国老道:“真吾婿也。”

    乔国老急欲成其美事,也夸赞道:“玄德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布于天下。国太得此佳婿,真可庆也!”

    孙权在一旁见其母对刘备甚为中意,恐事情无法挽回,便向吕范一使眼色,又对吴国太道:“母亲出门已久,想已疲乏。孩儿送母亲回府。”

    赵舒见吕范悄然退去,知道外面伏有刀斧手,于是小声对刘备道:“恐吴侯有加害之意,主公可一同送国太回府。”

    刘备点点头;依言起身道:“备愿送国太回府。”

    孙权却不肯答应,乃道:“孤尚有事与皇叔相商,不可就去。”

    赵舒见事紧急,知他们是以摔杯为号,道:“不知是商量何事?”跟着起身故意将酒杯打翻在地。不等其向众人告罪,就听见外面脚步声大起,一将引着不少甲士兵进来。吴国太顿时明白孙权是要加害刘备,随即满脸怒色,重重哼下一声。

    贾华原是在外面等候号令,听着杯盏摔碎的声音,不分好歹就带人冲了进来,再看到满殿众人,顿知不妙,又见国太动怒,心中大骇慌忙拜倒在地。刘备也忙跟着跪下,泣声道:“国太若欲杀刘备,就此请诛。”

    国太闻言更是大怒,责骂孙权道:“今日玄德既为我婿,即我之儿女也。何故伏刀斧手于廊下!”孙权向来事母至孝,不敢多言,只得推脱道:“儿实不知,可问子衡(吕范)。”吕范也不敢担当这罪名,马上跪下道:“范也不知,此必贾将军擅自主张。”贾华再无可推,只好不住叩头求饶。

    吴国太大骂贾华不止,最后道:“来人,将此逆贼推出斩首。”赵舒急忙在旁边轻扯一下刘备袖角,后者也明其意,忙上前劝止道:“若斩大将,于亲不利,备亦难久居国太膝下矣。”乔国老,孙权也苦苦相求。吴国太怒气稍息,骂道:“还不速去?”贾华如逢大赦,抱头而去。

    吴国太这才转看赵舒,觉得人才不凡,乃问道:“汝即是助玄德夺取荆襄之赵舒?”

    赵舒急忙行礼道:“正是在下,见过国太。”

    吴国太点了点头,道:“真良弼也。”

    赵舒见讨得老太太欢喜,又趁热打铁道:“国太明见,江东之人多有害吾主之意。望国太早定婚期。”

    “我的女婿,谁敢害他!”吴国太冷冷看了看旁边孙权,吕范二人,道:“玄德可与吾一道回府中居住。”刘备顿时大喜,急忙称谢不已。

    当日刘备便住进吴侯府内,赵舒与赵云却带着五百军士住在府外别院,不能相见。数日之后,吴侯府中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刘备与孙夫人结亲。余后时日,赵舒与赵云再上门求见刘备,都不得通传,只说是刘备与夫人朝夕共乐,无暇接见。如是再三,赵舒知道又是周瑜之计,只好安心住下,等到年终再说。


第三十五章 游山水错之交臂

    江南水乡原本就景致秀丽,少了一千八百年的污染破坏,更多了几分自然宁谧之没。刘备与孙夫人享受鱼水之欢的时候,赵舒也尽情的享受山水之乐。城南一处小山风景更胜别处,凭山而望,能将滚滚长江,尽手眼底无限风光,赵舒爱极此地,数日流连其间,不肯就去。

    这日赵舒又带人依山而望,却见南徐城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不禁问道:“今何日也?城中却是如此热闹?”旁边随从忙靠上前答道:“明日便是除夕,是以各家都在准备。”

    原来不知不觉中,已经就是年底,赵舒虽然也想过着这样悠闲的日子,却知道终不是长久之计。既然时候已至,也该是劝言那位被声色所惑,乐不思楚的刘备回荆州了。赵舒算是看明白了,刘禅的昏聩总还是有道理的,其父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好鸟。人啊,总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赵舒再远望了一眼气势磅礴,浩荡东流的江水,今日回去之后,只怕再没有机会来领略江南风光。正欲转身下山之际,却听得一阵琴声隐隐传来。赵舒以前曾开玩笑说过,“我身上什么细胞都有,惟独没有音乐细胞”,但这几声琴韵,却他不由自主地听下了脚步。

    清幽,典雅之外还透着几分高贵,琴声清脆却意境幽远。“走,去瞧瞧。”赵舒突然觉得心血来潮,很想见见能弹出这等曲调的,究竟是何许人物。身后家将都乃是黄忠多年心腹之人,其中为首者名唤黄明,为人极是老成持重,见赵舒有此雅兴,急忙靠上前道:“大人且慢。”

    黄明年过四旬跟随黄忠多年,忠心不二,深得黄忠器重,此番入吴放心不下赵舒安危,特意让其跟随侍奉左右。赵舒平日都不敢怠慢,见他出言阻止,便停下问道:“莫非有何不妥?”黄明答道:“此琴音轻柔婉转,似极女子所奏,而且能在此处玩赏抚琴,也必是大家闺秀。大人冒然前往,恐有不便。”

    自从汉武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男女之防看得比天还大。黄明所言甚是有理,赵舒只好作罢,命人牵过马匹,骑马取道下山。而那琴声却越来越近,渐渐拌杂车轮辘辘之声,赵舒抬眼望时,就见一辆马车沿山路而来,琴声就发至车内。

    马车虽然不很华贵,十分素雅,前后也有十余从人拥簇。赵舒看着阵势也知必是大户人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急忙带人让至道旁,请来车先过。马车擦身将过之际,只听“铮”的一声轻响,似乎是琴弦断了一根。随即听车中人说道:“琴弦突断,莫非是有贵人在听?外面不知是哪位大人?”

    轻轻袅袅如仙乐一般,赵舒听完她这两句问话,只觉得浑身舒畅,急忙上前抱拳道:“在下荆州刘皇叔帐下末吏赵舒,山中游玩。不知芳驾到来,未曾回避,打搅雅兴,万望勿怪罪。”车中听到“赵舒?”低声惊呼一下,随即冷冰冰地答道:“原来是赵先生,失敬,失敬。”却又马上呵斥车夫快些离开。

    赵舒不知对方因何不悦,不敢多言只得默然看车驾离开,却不禁为车中的琴音与声音打动,再三回望,赫然看见马车后面锦布之上绣着一个“周”字。莫非车中的那位就是三国时候著名的美女,周瑜的妻子小乔?周瑜被自己的空城计吓退之后,回营顿悟气得箭创迸裂,难怪听到“赵舒”二字之后,语气就变得极为冷淡。想到这里,赵舒不由大感懊恼,自己居然与这样的绝世美女错之交臂,未能一睹芳容,真是抱憾终身啊。

    次日大早,赵舒拉上赵云再来求见刘备,门上家将根本不入内通报,就回复说皇叔无暇。赵舒转头私谓赵云道:“子龙将军可欲回荆州。”

    赵云这两个月比赵舒还过得难受,连连点头道:“自然愿意,但奈何主公却……”

    赵舒不等他说完,指着门上的几名家将,笑道:“区区数人,便能挡住将军么?”这几人虽然不能阻挡赵云,但此地毕竟是吴侯府第,赵云看着赵舒颇感犹豫。赵舒急道:“周郎欲以美人计困主公于吴下,将军难道也愿老死此间么?”赵云再次点头,更不说话,举步便要闯入,这些家将哪是他对手?三五都被打得满地找牙,连声叫唤。

    赵舒跟在赵云后面,一路闯入正堂,适见刘备与孙夫人正在说笑。赵舒急忙跑上前去,倒头就拜,还大哭道:“主公深居画堂,不想荆州耶?”

    刘备多日不见赵舒,不想见面竟是这等模样,急忙起身问道:“经纬何事如此惊怪?”

    赵舒答道:“昨夜军师使人来报,说曹操要报赤壁鏖兵之恨,起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甚是危急,请主公便回。”

    刘备大惊失色,扶起赵舒,再看孙夫人,道:“夫人意下如何?”

    孙夫人却甚是通情达理,乃道:“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当相随。”

    刘备大喜又道:“夫人之心,虽则如此,争奈国太与吴侯安肯容夫人去?夫人若可怜刘备,暂时辞别。”言毕,泪如雨下。

    孙夫人劝道:“丈夫休得烦恼。妾当苦告母亲,必放妾与君同去。”

    赵舒听说要去辞别国太,急忙阻拦道:“纵然国太肯时,吴侯必然阻挡。”

    孙夫人沉吟良久,乃道:“妾与君正旦拜贺时,推称江边祭祖,不告而去,若何?”

    刘备不意孙夫人如此长情,大喜过望,谢道:“若如此,生死难忘!切勿漏泄。”四人再行商议妥定,刘备与夫人自去准备,赵舒自与赵云退出安排。


第三十六章 回荆州再激周瑜

    建安十五年正月初一大早,赵舒便与赵云一起引着五百军士在南徐城外江边相候。过不多时,果见刘备与孙夫人一道出城,五百人马前遮后拥,离了南徐,趱程望荆州而去。人马匆匆赶路,于道皆少作休息,看看便至柴桑地界,后面却是尘烟大起。

    刘备窃谓赵舒道:“追兵至矣,如之奈何?”赵舒尚未及回答,前军转过山脚,又见一彪军马拦住去路。当先两员大将,厉声高叫道:“刘备早早下马受缚!吾奉周都督将令,守候多时!”

    刘备叫苦不已,惊慌勒回马,问道:“前有拦截之兵,后有追赶之兵:前后无路,如之奈何?”为今之计,只能是依靠孙夫人余威,赵舒急忙道:“主公休慌,可请夫人出车一叙。”不等刘备上前告请,孙夫人早在车中听到响动,出来问道:“夫君有何事?”

    刘备目视赵舒,后者急忙上前告道:“昔日吴侯与周瑜同谋,将夫人招嫁主公,实非为夫人计,乃欲幽困主公而夺荆州耳。若夺了荆州,必将杀害吾主,是以夫人为香饵而钓皇叔也。我家主公不惧万死而来,盖知夫人有男子之胸襟,心慕久矣,一心愿与夫人永结秦晋之好。昨闻吴侯将欲加害,故托荆州有难,以图归计,幸得夫人不弃,同至于此。今吴侯令人在后追赶,周瑜又使人于前截住,非人莫解此祸。”

    孙夫人本来便多似男子气概,听到自己被人作饵,勃然动怒,大声道:“吾兄既不以我为亲骨肉,我有何面目重相见乎!今日之危,我当自解。”于是叱从人推车直出,卷起车帘,亲喝前面徐盛、丁奉二将道:“你二人欲造反耶?”

    二将慌忙下马,弃了兵器,声诺于车前,道:“某等安敢造反?实奉周都督将令,屯兵在此专候刘备。”

    孙夫人当即喝道:“玄德现是我夫婿,‘刘备’岂是你二人叫的?”又转骂周瑜道:“周瑜逆贼!我东吴不曾亏负你!玄德乃大汉皇叔,是我丈夫。我已对母亲、哥哥说知回荆州去。今你两个于山脚去处,引着军马拦截道路,意欲劫掠我夫妻财物耶?”

    徐盛、丁奉见孙夫人越骂越狠,喏喏连声,口称:“不敢,请夫人息怒。这不干我等之事,乃是周都督的将令。”

    孙夫人冷笑两声,呵斥道:“你等只怕周瑜,独不怕我?周瑜杀得你,我岂杀不得周瑜?”又将周瑜大骂一场,乃喝令从人推车前进。徐盛、丁奉自不敢阻拦,只得把军喝住,放条大路教过去。

    刘备一行又走不到五六里,背后喊声再复大起,知是追兵又至。孙夫人转而视之,冷笑道:“彼等独不畏死也?”乃对刘备道:“丈夫勿忧,可与赵先生先行,我自与子龙将军挡之。”将士卒摆开,专候来将上前。

    后面**,潘璋是奉孙权将令追来,遇见徐盛、丁奉二人,知道刘备已过,便合兵一处追来。四将见了孙夫人,仍只得下马,叉手而立,不敢上前。孙夫人在马上凛视众人,冷道:“**、潘璋,来此何干?”二将齐声答道:“奉主公之命,请夫人、玄德回。”

    孙夫人正色叱道:“都是你这伙匹夫,离间我兄妹不睦!我已嫁他人,今日归去,须不是与人私奔。我奉母亲慈旨,令我夫妇回荆州。便是哥哥亲来,也须依礼而行。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杀害我耶?”

    几句话将四人骂得面面相觑,不敢作声,都暗中思量:夫人与吴侯一万年也是兄妹,且吴侯侍母至孝,国太又深爱其女,当真翻脸吃苦还是自己。于是喏喏连声,并不敢出言辩驳。

    孙夫人见四将又不上前,再令推车而便行,自己亲自断后,使四将不敢追来。一行人马急急赶路,及至刘郎浦,渐近荆州地界,刘备心才稍宽。命人四下沿着江岸寻渡,但望江水弥漫,并无船只可渡。

    延时片刻,又见得后面尘土冲天而起,刘备与赵舒蹬高而望,但见军马盖地而来。前两番都是夫人喝退,今番必然有吴候严令,刘备不禁担忧,叹道:“连日奔走,人困马乏,追兵又到,死无地矣!

    赵舒一时也正没了主意,四下张望,忽见江岸边一字儿抛着拖篷船二十余只,惊呼道:“主公且看,有渡船。”心中暗自庆幸,孔明这该挨千刀的家伙终于还是没有把这最重要的事情忘却。刘备也是大喜过望,急忙指使众军士上船。

    刘备才与赵舒登船,就听舱内有人笑道:“主公且喜!亮在此等候多时。”大笑而出,不是孔明是谁?再看身后还跟一人,赤面长须,绿袍玄甲,却是关羽。刘备虎口脱险,心中欢喜,也大笑道:“若非二弟与军师,备恐回不得荆州矣。”众人再相互攀谈几句,便命令士卒开船,回转荆州。

    回头看时,吴军皆停在岸边,望船兴叹。众军拥簇中一人,白马银盔,人才风流,正是周瑜。赵舒见他也在,不由低声道:“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明在一旁听见,大笑不止,乃道:“经纬之言甚妙,可命军士大声喊之。”

    赵舒心下骇然,周瑜箭疮不愈,这般喊叫不是要他性命么?待要阻拦,却已不及。船上刘备军士皆高声大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数千人齐声喊来,声势浩大,水面之上又无屏障,传播甚远。

    赵舒赶到船头,再看周瑜之时,已经大叫一声,跌落马下。孔明三气周公谨被后世广传为佳话,如今周瑜却是两番都被自己气得箭疮迸裂,且仍旧借得是原本孔明该用的计谋。看着东吴众将救扶周瑜的慌乱景象,赵舒忽然想起那日听见的优美琴声,若周瑜仍然英年早逝,小乔日后似乎还能再弹奏出这等琴韵?


第三十七章 明借道假途灭虢

    刘备此番入吴不仅毫发无伤,还拥得美人归,免不了摆上几日酒宴,犒慰众人。又正值新春,荆州上下喜气洋洋,众人都是眉开眼笑,只有赵舒负疚在心,闭门谢客。关平又举家搬去襄阳,赵舒再无去处,偶尔也只能找魏延过门,与黄忠三人同饮。

    如此又过了两月有余,东吴复遣鲁肃来使。刘备便召孔明,赵舒二人过府,赵舒又有了结亲之功,在军中与孔明二人俨然已是两大首席谋士,比孙乾,简雍等人略超一些。四人宾主坐下,鲁肃就道:“前日我家主公上奏朝廷,欲保表皇叔为荆州牧。奈何朝廷却下旨封周都督为南郡太守。肃今奉吴侯钧命,专为荆州一事而来。皇叔已借住多时,未蒙见还。今既两家结亲,当看亲情面上,早早交付。”

    孔明听后哈哈大笑,乃道:“子敬诚人君子;竟不识此乃曹操之计也。今曹操势大,吾主与吴侯若联合相抗,则胜负未知也?曹操知南郡之地在吾主之手,却封周都督为郡守。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