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蜀汉崛起-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早些回营休息。”

    容儿听得郭淮言语,将脸上泪水擦拭干净,自己纵身上马,对我道:“舒哥哥,回去吧。如果你真要救关羽。我不会再手下留情。”一扬马鞭,打马而去。

    赵舒看着她的背影,仍呆立不动,心中思量着何去何从。郭淮催马到我身边,道:“大哥,你与容儿姑娘的谈话,我也听到不少。”

    赵舒转头看着他,问道:“那我该如何办?”

    “关将军往日风流干大哥何事?”郭淮冷道:“大哥不能再感情用事。此次若非容儿姑娘感情用事,大哥一入上庸便身首异处。此时大哥不应该再计较别的,只要想如何对自己有利便行。”

    赵舒叹了口气,郭淮所言不虚,关羽为人如何关我屁事?赵舒翻身上马,问道:“那依贤弟之见,该当如何?”

    郭淮听赵舒问起,乃道:“大哥可下定决心?自古红颜皆祸水,大哥此次大败,也不无此中原由。”

    “你说吧。”不管怎么样,高平这次把自己坑惨了。自己不能就这么算了,关羽的为人,以后有机会再慢慢和他算吧。赵舒看着郭淮坚定地道:“贤弟但讲,为兄决不再顾念儿女私情。”

    “好。”郭淮这才开颜道:“现在天下三分,曹魏大哥是不能去了。而江东孙权,帐又有吕蒙,听口气与高平颇有交情。大哥也不能去。若说自立门户,大哥现在有这魄力么?”

    我笑道:“自然没有这般实力。”

    “所以大哥还不得不依附汉中王。”郭淮叹口七道:“依小弟愚见还是必须要援救关将军。”

    “不错。”赵舒点点头,道:“此次若能救出关将军,则关张二人感恩,也能赎误用高平之罪,在汉中王处才能站稳脚跟。”

    “大哥既然打定主意,不若就。。。。。。”郭淮顿了一下,继续道:“趁刘封现在豪无防备之心,乘夜杀入城中,先夺了上庸再作打算。”

    “就这般行事。”我也想马上替义父报仇,当下便与郭淮骑马与于禁,桓易军马汇合。二人也非常赞成郭淮的主张。于是,赵舒四人带着人马弃了刚扎好的营寨,一路往上庸而来。

    到了城下已经快三更,便由郭淮出面唤人开城门。想必城门守卫乃是刘封心腹,当下急报入内。不多时候,就见刘封戎装上城问道:“泊济何故在此?”

    郭淮上前答道:“荆州兵败,某只引的这数百残兵逃来。望少将军先开城门,入内在叙。”

    刘封在城上显然不知道赵舒已经清楚他的底细,看着郭淮带着这几百衣甲不整的残兵败将,也不生疑,郭淮毕竟曾是上庸太守。他也不好闭门不纳,当下吩咐几句,便有士卒打开城门。

    郭淮见城门大开,向于禁,桓易使个眼色,都将兵器握紧。果然刘封骑马带着几骑人马出来,故意问道:“泊济,荆州战事缘何战败?”

    郭淮见刘封靠近,冷笑道:“还不是汝卖父求荣。”

    刘封闻言大吃一惊,知道事情败露,便要后退,却被于禁一枪扫下马来。


第一百四十三章 擒刘封逼问父仇

    刘封毫无戒备,被于禁一枪扫地下马。早有军士抢上,死死按住,取过绳索绑的跟粽子一般。他身后几名亲信,先是一呆,继而各自拔刀要上前营救。桓易早带着手下冲杀过去,片刻便乱刀分尸体。

    刘封挣扎几下,便不再动弹,冷冷问郭淮:“泊济这是何意?”

    赵舒在后面听他开口询问,便催马上前,大声道:“少将军就不记得舒了?”

    刘封看赵舒出来,脸色大变,却勉强道:“原来是赵先生,早知先生有二心,今日阵势果然不假。”

    “谁有二心,少将军心知肚明。”赵舒冷笑道:“舒今日便要为义父报仇。”

    刘封闻言更是面如死灰,还要张口辩驳,赵舒却命人道:“将他嘴巴堵上。”旁边士卒随便在地上找了驼泥块,往刘封口中一塞,便呜呜噎噎说不出话来。

    赵舒也不再理他,与郭淮并骑便走入城门,旁边军士见此突变,都是木瞪口呆。见赵舒带人马入城,都伏拜在地。

    赵舒在马上郎声道:“刘封谋逆,与众人无关,都起来吧。”那些军士慌忙起身,赵舒安抚几句,又让郭淮在此善后,他在此作过太守,应该无碍。便带着人马往太守府而来。

    远远就看见申耽在门口等候,想是已经得到消息。见赵舒前来,急忙迎过来,拜倒在地,道:“末将不知先生驾到,未曾远迎,万望恕罪。”看着一旁的刘封又道:“刘封谋逆,末将实不知情,请先生明鉴。”

    话音刚落,就见刘封在一旁又“呜呜”不止。赵舒转过头去,皱眉头道:“不能让他安静点么?”桓易便下马举起碗口大的拳头,狠狠望刘封软肋锤下。打得刘封口中鲜血直喷,放才住手。赵舒看着跪在地上心惊胆战的申耽道:“申都尉请起,吾知刘封之事与汝无关。”

    申耽这才起身,让到一旁道:“太守府中刘封亲信,末将已经全部拿下。请先生入内。”

    还真是棵优秀的墙头草,风还在城门,他在城内就先倒了。赵舒对他微微一笑,道:“将军此功甚大,吾定向汉中王为你请功。”乃下马径直入府。

    到了大厅坐定,申耽这才命人将刘封的侍卫押入厅中,道:“还请先生发落。”

    赵舒看着下面十几名侍卫,有几个还颇有印象,曾经在我的府中待过。我随口问道:“你们跟着刘封多久了?”

    却没有一个人回答,“好。”赵舒笑道:“我很欣赏你们的忠心。不过,看你们的年纪应该在成都都有家小吧?就不为他们想想。”刘备府中侍卫的家小都是在成都集中居住,不然如何放心让他们保护自己的安全?赵舒猜想刘封也多半如此。

    果然就有几人的神色大变,却有一人昂首道:“小人曾闻,祸不及妻儿。先生自然不会为难小人家小。”

    “呵呵。”赵舒一阵长笑,道:“说的好,不过你可以先去黄泉路上等着,看你的妻儿会不会马上来找你。”脸色一沉,喝道:“来人,拖出去斩了。回成都再灭他全族。”便有两名军士上前将他拖出去,片刻就呈上一颗血淋淋的首级。

    赵舒看都不看,又指着一名侍卫问道:“你跟了刘封多久?”

    那侍卫汗如雨下,颤声道:“小人,小人。。。。。。”

    “吞吞吐吐,要你何用?”赵舒眉头一皱又道:“拖出去斩了,照样灭族。”

    “先生饶命啊,饶命。。。。。。”一阵惨叫,搅的听中众人心神不宁,不多时又一颗头颅送了上来。

    赵舒再指着一名侍卫,又问道:“跟着刘封多久了?”

    “五年。”那侍卫一口就答了出来。

    “时间很长啊。”赵舒又问道:“那可是心腹了?”

    “是。”转而又想不对,马上改口道:“不是。”

    赵舒又皱眉道:“自相矛盾,吾怎能信你,来人。。。。。。”

    “饶命啊,先生,饶命啊。”那侍卫挣扎膝行上前,哭喊道:“是,少将军一直视小人为心腹。”

    赵舒见效果已经达到,一挥手让上前来拖他的军士放开,问道:“黄老将军死时,你可与他在一起?”

    “在。”那侍卫又道:“老将军卧病在床,少将军亲自端水奉药。只是老将军已经回天乏术。。。。。。”

    赵舒打断他的话,又问道:“有何可疑之处?”

    “没有,小人着实不知。”

    “那留你没有什么用处。”赵舒又转向旁边侍卫道:“我还是问他们吧。”

    “不,不。”那侍卫看了刘封一眼,才道:“少将军曾派小人等去龙泉杀了张大夫一家。张大夫便是为老将军看病的医生。”

    “哈哈。”终于把证据找出来了,赵舒看着一旁几近晕倒的刘封,笑道:“少将军以为此人的话可信么?”

    刘封口中的泥土找被刚才桓易的几拳揍得吐了出来。现在见赵舒问起,当然不肯承认:“此等小人之言,先生岂可轻信?”

    赵舒又问那侍卫道:“刘封到上庸上任之时,可先去过阆中。”

    “去过。”那侍卫指着旁边一人道:“是马二哥陪他去的。”

    赵舒又问那名叫“马二哥”的侍卫道:“你们去干什么?”

    那侍卫将头一低,并不言语。赵舒又道:“刘封能给你的,我一样可以给你。”看他还是没有说话的意思,赵舒接着道:“我既然不能让你开口,明日就送你去阆中三将军处。想必他能让你开口。”那侍卫一听张飞名号,身上不由自主的一颤。

    赵舒上前拍着他的肩膀道:“就算你不说,就凭你这位兄弟的口供,也足以治刘封死罪。你何再为他枉送全家性命?”

    那人叹了口气,才道:“既然先生都已经知道,何必再让小人背此卖主的罪名?就请先生给个痛快吧。”说完转身便往外走。

    赵舒微微摇头,命人将这一干侍卫押下去,改天再发落。上前看着刘封,对旁边军士道:“把他绑好,给我拿跟皮鞭来。”

    片刻就将皮鞭取来,赵舒接在手中,对着刘封就狠狠抽了下去,口中不住喝骂,终于将这几月的郁闷全部发泄在他的身上。厅上众人听着皮鞭声,咒骂声,再加上刘封的惨叫声,都是心惊胆战。连外面进来的郭淮就愣在一旁,事后告诉赵舒,从来没有见大哥这么爽快过。


第一百四十四章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终于,赵舒累得再也挥不动皮鞭了,才对桓易道:“把他带下去泡到盐水里面,不要让伤口发炎,给弄死了。”刘封看着赵舒,想要说话,却两眼一翻,晕了过去。桓易像拖死猪一样把他拖了出去。

    郭淮见赵舒停下,才上前道:“外面已经安定下来,也杀了几个刘封的心腹。”

    赵舒点点头,有气无力道:“下去休息吧,我也累了。”

    申耽闻言就要上前告辞。赵舒却道:“申将军且慢。”

    申耽神色一变,不住打量四周,见有不少自己的部下,心中稍安,慢慢问道:“先生有何吩咐?”

    赵舒看着他道:“荆州战事甚紧,吾要引军马久远关将军。烦请将军速修书令弟,齐集房陵,新城等地军马,两日之内赶到上庸。”

    “这。。。”申耽面有难色道:“先生上次出征,上庸军马抽调一空。现在多是新募之兵,如何能杀敌?”

    “这点不用将军担心。”我命人将笔墨奉上,道:“请吧。”

    申耽无奈只好提笔写信给其弟申仪。不多时,就将书信写好,赵舒命人快马送去。申耽再次告辞,赵舒却道:“这两日,将军就在太守府中休息。吾早晚与将军商讨军务。”

    申耽犹豫一下,终于道:“末将家中不便,若先生有事,可差人来唤,末将随传随到。”

    “不行。”赵舒这一开口,于禁,郭淮二人就手握剑柄,牢牢盯着申耽。申耽看着左右也有不少自己的人,胆气一壮道:“先生这是要硬留末将?”他手下心腹也都靠上前来。

    “呵呵。”赵舒见气氛紧张,笑道:“既然将军执意要回府,我也不强留。泊济替我送将军。”郭淮将手松开剑柄,对着申耽道:“将军请。”

    申耽满意的笑着道:“那末将告辞。”带着身后二,三十名军士转身出去。郭淮;于禁也带人跟在后面相送。

    赵舒坐在厅内;含笑等待:就凭你申耽也想跟我玩?片刻之后;就听外面惨叫声起。一会儿;又见申耽垂头丧气地回转厅中;后面于禁;郭淮;桓易都拿着兵刃跟着。

    赵舒早就想连申耽一起拿下;桓易出去就带着弓箭手埋伏在暗处。等申耽等人一出去便放箭;先把手下全部射死;还怕这软骨头不乖乖地听话?

    赵舒见申耽进来;起身笑道:“将军不回府了?”

    “不回了。不回了。”申耽虽然气愤;但仍只能一副笑脸道:“末将正愿在先生左右;聆听教诲。”

    “这样也好。”赵舒一伸懒腰道:“上庸军马就先由泊济统领;将军这两日就在我左右吧。”又对桓易道:“你这两日便好好照顾申将军。”这几人都点头领命;赵舒也着实困了;便转到后面休息。

    第二日;赵舒第一件事便是将刘封和他手下几名愿意作证的侍卫派人押解往阆中交给张飞处置。也修书将高平身份;荆州之事情一一书写清楚;送将过去,让他顾念结义之情前往成都搬取救兵。此去阆中皆是魏延治下,赵舒也修书去南郑,请他派兵马接应护送。至于那些不愿意作证的侍卫也就一刀了事;看过首级之后;才慢慢觉得自己越来越适应这血腥味了。

    申耽一直在赵舒旁边;没有赵舒的命令;他不能离开一步。他开始倒是很担心赵舒要杀他;回来见赵舒没有拿他开刀;悬着的心也暂时放了下去。跟在一旁不停的拍马,恶心的赵舒差点就放了出去,还好赵舒强行忍住。

    至于郭淮接手上庸的事情;还是比较顺利,他在这当过太守,只需要恩威并施,杀几个刘封的心腹,立立威;再重赏几个先表示效忠的,给点甜头。也就将驻军拉了过来,不过回来之后就和我商量,这样的部队不行,得好好整治。

    赵舒又何尝不知道?只是现在荆州吃紧,哪来的那么多时间给赵舒?只好等以后再说,现在才想起来要像老毛一样,让全国几亿人把自己当亲爹一样忠诚,还真不是人能干的事。

    再第三天,申仪也将房陵等地的兵马带到上庸城外。赵舒又强令申耽修书让他兄弟把军马屯扎在外,自己带着部属入城。赵舒也亲自陪着申耽在城门口迎接。

    不多时候,就见申仪带着数十骑人马扬尘而来。申仪一行人靠近城门,见赵舒也在门口迎接,急忙上前欠身道:“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勿需多礼。”赵舒微微还礼笑道:“多日不见,将军越发精神了。舒为将军略备薄酒洗尘,请。”

    “不敢。”申仪谦谢道:“先生请。”

    赵舒的职位比他高出许多,也不谦让当先而入。申仪跟在身后,看见乃兄神色不对,问道:“大哥脸色怎么如此?”

    就听申耽咳嗽一声道:“愚兄近两日身体不适,并无大碍。”申仪便不再言语。赵舒在前面冷笑一声,却也不搭话。

    到了太守府,宴席早已经准备妥当。当下便与众人入座,酒过数巡,我举杯看着申仪带来的部下问道:“赵舒请将军把军中将校都带来赴宴,不知道来了多少?”

    申仪答道:“都已到齐,均愿聆听先生教诲。”

    “好。”赵舒起身对着众人道:“舒在此敬列位将军一杯。来日援助荆州,还赖诸位大力。”

    “不敢。”申仪也忙起身,对部下道:“我等也敬先生。”

    一杯酒饮尽,赵舒哈哈大笑,申仪虽不知我为何而笑,也站着陪笑。申耽却似乎明白了什么,见申仪与起部下有十余人,而厅中只有赵舒,于禁,郭淮三人,于是恶向胆边声,大叫一声:“二弟,一起先捉下赵舒。”便赤手向赵舒扑来。

    他却好似忘了,自己坐在郭淮下首,郭淮见他异动,忙拔剑斩下。就听一声惨叫,申耽血溅堂上。厅中这一变故,左右立刻跑出数十军士,由桓易带着,各各握刀在手,团团围住,虎视众人。

    申耽配剑被赵舒取下,申仪等人却都腰悬长剑,急忙拔剑在手,问道:“先生此举何意?”

    赵舒冷笑道:“众人已经看到了,令兄想要谋刺我。将军想也参与其事。”

    傻子也能明白是怎么回事,申仪大笑道:“先生便是想要某兄弟二人的兵权么?”

    赵舒也笑了起来,随即停下一字一句,沉声道:“是又怎样?”


第一百四十五章 援荆州欲留猛将

    上庸,房陵是二申的地头。这两个是的典型的墙头草,赵舒必须的除掉。当日入住荆州之时,明知道潘濬是个二五崽,却一时心软没有下手。结果让郭淮吃了大亏,现在就先把这两个家伙除掉,免得临阵给自己添乱。

    申仪听赵舒所言大怒,就要持剑上前,桓易忙举刀向他剁去。这段时间相处,赵舒就发觉此人武艺不弱,不在**之下。仔细询问才知道**曾救过他性命,所以虽然屡立功勋,却仍一直在**帐下作副手。

    申仪的武艺也就比普通人强点,在桓易手下走不几合,就被剁作两段。桓易将刀锋上的血迹在申仪尸体上一抹,对着申仪的部下道:“还有谁不服,尽管过来一试刀锋。”

    众人一是忌惮桓易勇猛,二是见周围还有一圈士卒,三者二申已死,没有必要再和赵舒过不去。先有一人弃剑伏倒在地,接着“叮当”之声不断,十余人全都拜倒在地。

    虽然目的达到,赵舒却仍与于禁,郭淮二人相视苦笑,这样的部下,怎么能和曹魏,孙吴两家大军撕杀?赵舒挥挥手,让于禁,郭淮一齐去处理此事。早就商量好,将上庸府库所有财物都分赏众军,现在也只有靠这个来激励士气,安定人心。

    看着于禁,郭淮带着那十余人下去接管城外的部队。赵舒又拿过地图,不日就要出兵救援荆州,可是自己这边人数,装备,士气都不如魏吴两军。得好好想想如何才能平安的救出关羽,保住襄阳?

    军马休整两日,虽然于禁,郭淮都对这支队伍苦笑摇头,还是得出兵救援襄阳。赵舒也不想用这些新招募来的士兵去和曹孙两家大军火拼。可是眼看关羽归西的日子不远了,赵舒不能不着急啊。郭淮留下镇守上庸,这是赵舒现在最相信的人。然后就带着这一杯水,去救那一车的薪火。

    此时,吕蒙东吴大军将关羽围困在襄阳。而徐晃率曹军屯扎在襄水旁,坐山观虎斗,对襄阳也颇有垂谗之意。

    至襄阳城下,远远便看见吴军扎下几座营盘,将襄阳城围得水泄不通。上庸兵少,赵舒也不敢上前逼近,又距吴军营寨十里下寨。

    第二日,吕蒙闻上庸兵至,便亲自带军马前来挑战。早有军士报入,赵舒与于禁,桓易都在帐内,闻报便问二人道:“二位将军以为如何?”

    于禁答道:“吴军新至,锐气正盛,可先挂免战。待彼要退之时,再出战不迟。”

    赵舒见桓易低头不语,乃对于禁道:“就请文则去营前命悬免战牌。”

    “是。”于禁也知道赵舒有话对桓易讲,答应一声,便转身出帐。

    等于禁出去,赵舒又对桓易道:“自上庸至此,桓将军一直闷闷不乐。不知有何心事,可否见告?”

    “并无何事。”桓易答道:“某一勇之夫,不懂行军打仗之道。故而不曾出言。”

    赵舒走到桓易身前,拍着他的肩膀叹口气,道:“舒知将军本是吴将,不愿与子明为敌,是么?”

    “先生能体谅。”桓易看着赵舒,抱拳道:“某感激不尽。”

    赵舒点点头,却问道:“将军可知糜芳,傅士仁二将现在何处?”

    “某听郭将军言,此二贼已投降吕都督。”桓易顿了顿,又道:“某也不能因为此二人便与吕都督为敌。”

    赵舒又问道:“那将军如何为陈将军报仇?”

    桓易乃道:“某自当禀明吴侯,请为陈将军做主。”

    “如此也好。”赵舒向帐外喊道:“来人,为桓将军备马。”

    “先生这是何意?”

    赵舒又叹口气,道:“现在吕子明偷袭荆州,你,我份属敌国。将军也不宜在军中逗留,就请将军自行离去。”

    桓易沉吟片刻,也长叹一声,道:“方今之势,曹魏强,而吴蜀弱。不知吴候何不以鲁大都督之遗策,联合皇叔,共抗曹操。不过,吴候既然有此意,某也只能告辞。”

    “将军真高见也。”赵舒故作惊讶,随即又摇头道:“可惜啊,可惜。。。。。”

    桓易见赵舒此举颇有不解,问道:“先生何事如此惋惜?”

    赵舒仔细打量着桓易,半响才道:“舒是为将军可惜。将军见解过人,可惜命不长矣。”

    桓易拂然不悦道:“先生何以出此言?”

    赵舒正待再言,就听帐外军士道:“先生,马匹已经备好。”

    赵舒拉着桓易笑道:“不说这些,舒送将军出去。”两人携手出帐,见早有军士将马匹备好,桓易先前山寨的两百部下也整齐列队在前。

    赵舒请桓易坐上战马,乃道:“舒军务在身,不能远送。将军且自便。”

    桓易在马上微微欠身,道:“不敢劳先生大驾,这便告辞。”便要调转马头,却又顿了一下,缓缓道:“不论吴侯怎样,某终身不与先生为敌。”

    赵舒一听此言,一把拉住桓易缰绳,激动道:“将军不能回去。”

    桓易叹口气道:“某去意已定,先生不必再挽留。”

    “既然将军执意要去,舒也不敢强留。”赵舒松开手,又道:“不过还请将军听舒一言。”

    “先生请讲。”

    “将军不去子明营中,直接去荆州面见吴侯,禀承**将军死因。”赵舒说完,就见桓易身体微微一震,问我道:“先生可否明言。”

    赵舒微微笑道:“个中原由请将军仔细思量。舒若说出来,难免有污人清白之嫌。将军请吧。”赵舒却不再理会桓易,转身径自入帐。

    赵舒刚坐下,就见桓易也跟着走进帐内。赵舒心中大喜,脸上却不动声色,问道:“将军何故又返?”

    桓易看着赵舒,笑道:“先生不也正想某留下么?”

    赵舒哈哈大笑,道:“那将军意下如何?”

    桓易又叹口气,道:“先生所言,某也有所疑惑。吕都督此次袭荆州,糜芳,傅士仁二人不战而降。想来私下也多有来往,不过就此断定吕都督与陈将军死有关,也未免草率。”

    “好。”赵舒站起身来,笑道:“舒这便给将军证据。”


第一百四十六章 施诡计吕蒙蒙冤

    桓易听赵舒说能拿出证据,神色一凛,道:“先生真有实据?”

    “将军可还记得金泉此人?”看着桓易微微摇头,我又道:“此人便是董袭将军的侍卫,当日引我等入曹操埋伏,正是此人。”

    “原来是此小贼。”桓易也记起,又问道:“先生知他下落?”

    “此人现在吕蒙手下。”赵舒一见桓易还半信半疑,又拉着他道:“将军与舒一起去会会吕子明。”又一同走出大帐,径直往辕门而来。

    于禁见赵舒二人到来,上前道:“吴军已叫喊半日,士气已泄,可以出战。”

    赵舒点点头,道;“就依文则之意。”旁边军士忙牵过马匹,赵舒与桓易都翻身上马,带着军马会战吕蒙。

    吕蒙带着大队人马在外面叫喊半天,不见汉军营中有动静,正打算退兵却见赵舒带着军马杀出来,只好命军士布好阵势,以强弓硬弩压住阵脚,防止被川军突袭。

    赵舒见吴军微微骚动一下,又站好阵势,不禁佩服吕蒙治军之能,乃打马上前道:“淮南一别,舒有数年不见都督。今日一会,不想都督威风依旧。”

    吕蒙也上前微微欠身道:“某也思慕先生风采,今日特来相会。”

    赵舒看着他身后军马笑道:“莫非要取舒性命?”

    “正是。”吕蒙正色道:“吴侯与皇叔本是联姻,只因先生杀吴侯爱将,而皇叔又包庇先生。某闻先生在荆州,故而前来捉拿。”

    你想夺取荆州明说嘛,又扯我当什么借口?赵舒沉声道:“都督为东吴三军统帅,岂可轻信谣言?当拿出实据,放能定舒之罪。”

    “好。某便给先生证据。”吕蒙回头向营中喊道:“金泉何在?”

    “小人在。”就见肖全打马而出,看着赵舒笑道:“先生可还记得小人?”

    “哈哈。”赵舒并不答话,只是大笑。就听身后桓易大喝道:“无耻狗贼,拿命来。”马蹄声响,一骑飞出,就见一道刀光,激起一阵血雾。再一看,桓易立马横刀,怒视吕蒙,而金泉已经身首异处,坠落马下。

    吕蒙不认识桓易见金泉被杀,握枪在手,怒道:“赵舒,你以为杀了此人便能掩盖汝的罪行么?”

    赵舒见桓易一时冲动将金泉杀死,也微微皱眉,听到吕蒙的话,笑道:“可惜啊,倒为都督掩饰了罪行。”桓易听了赵舒这话,更是怒火中烧,提刀就要与吕蒙撕杀。

    吕蒙见桓易目光凌厉,不禁向后退开两步。身后甘宁恐其有失,催马上前,却见桓易惊道:“来的莫非是桓易,桓校尉?”

    桓易在**帐下也认识甘兴霸,欠身道:“正是小将。”

    “哼。”甘宁冷哼一声,道:“子烈常言汝忠义,不想也做出这卖主求荣之事。”

    桓易闻言心知甘宁误会,乃道:“将军冤枉小将。小将随陈将军出征汝南,清楚陈将军死因。并非赵先生所害。”

    甘宁两眼寒光闪露,沉声道:“那你说说当日情形。”

    赵舒不等桓易再开口,笑道:“这就得请教吕都督了。”赵舒也心知吕蒙杀**的可能性极小,却非要将他们往这条路上引。一则将桓易这员将才留在身边,二则要惑乱东吴军心。

    吕蒙一听此言,神色愤怒:“你这话什么意思?”

    桓易指着金泉的尸体,冷声问道:“此人投降曹操,引赵先生与陈将军中伏。而吕都督却收在帐下,又是何意?”

    此话声音甚大,不仅甘宁脸色大变,身后众武将也都窃窃私语。吕蒙见军心浮动,大声道:“此人胡言乱语,惑乱军心。众将岂可轻信?”又对甘宁道:“此人已经降赵舒,又杀金泉灭口,他的话将军也能相信?”

    赵舒笑着对桓易道:“如何?若非舒阻拦,将军现在已成刀下亡魂。”

    桓易听得吕蒙言语心中本就恼怒,再听赵舒这搬一说,大喝道:“还陈将军命来。”举刀就剁向吕蒙。甘宁见桓易来势汹汹,急忙上前舞刀相迎。赵舒与吕蒙各自退开,就看二人在场中撕杀。

    甘宁乃东吴名将,桓易虽勇却非其敌手。只是桓易深受**大恩,此时又认定吕蒙是凶手,当下长刀挥舞,行同拼命。甘宁也不禁微皱眉头,严守门户,不与桓易争锋。

    赵舒虽不懂武艺却也明白桓易这一轮抢攻之后,气力不继,便要为甘宁所败。于是又上前道:“二位将军且住。”

    桓易虽冲动但也知道赵舒是在帮他,当下奋力一刀,逼开甘宁勒马后退。甘宁心中两疑不定,也不追杀。赵舒见两人都住手,乃对甘宁道:“兴霸忠义,万勿被奸人所用。舒闻糜芳,傅士仁就在军中,将军回去不妨仔细盘问。”不等甘宁答话,又对吕蒙道:“今日就此收兵,等吕都督向众将解释清楚,来日再战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