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兴华夏-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义哲如同疯了一般的直向船舷扑去,贝锦泉意识到了林义哲要做什么,急道:“快!拦住他!”
此时林义哲已经冲到了船舷旁,飞身便要跃下大海,离他不远处的两名中国水兵不约而同的齐齐飞身扑了过来,离得稍近的水兵拼命抱住了林义哲的腰,另一名离得稍远的水兵则抓住了林义哲的腿,三个人瞬间在甲板上滚在了一起。
一向文弱的林义哲此时不知哪来的力气,竟然用力挣脱了两名身强力壮的水兵的手,在他刚能起身要再奔向船舷的那一刻,又有一名水兵扑来,拦腰抱住了他,将他拖了回来。原来拦住他的两名水兵也跟着扑来,三个人拼尽全力,才将林义哲死死的压住。
林义哲双眼一翻,口中“呵呵”作声,突然晕厥了过去。
目睹这一幕的贝锦泉一时间手足冰冷,一颗心几乎要跳出了腔子,一名水兵见林义哲晕厥,象是明白症因所在,立刻挥拳对准林义哲的胸口猛力捶击,林义哲的身子一震,口中“哇”的吐出了一口带有血丝的浓痰,醒转过来。
“快……救人……”林义哲气息微弱的说了一句。
贝锦泉急急冲到船舷旁,举起了望远镜,向额绫坠落的海面望去,只见那片海面仅仅有一片鲜艳的红色,却哪里有额绫尸身的影子?
林义哲剧烈的咳嗽起来。又咳出了一口带血的痰液,贝锦泉放下了望远镜,来到他身边,刚要问他身子如何,林义哲却一把抓住了贝锦泉的手臂,用力站了起来。
此时的林义哲,面色惨白阴冷,双眼如同黑洞一般,贝锦泉看到他的样子。不由得心中一寒。
“望远镜……”林义哲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贝锦泉赶紧将自己的望远镜摘下,递了上来,林义哲一把抢过望远镜,向额绫坠海之处望去。
此时海面上的那一抹血色已经扩散开来,化成一条淡淡的红色飘带。林义哲看了一会儿,仍不见额绫的尸身,身子晃了晃,险些又要摔倒。
贝锦泉见状赶紧伸手扶住了他。林义哲抬起了望远镜,望向悬崖。
此时崖顶上已然聚集了不少身穿白衣的狮头社番兵,看到龙旗战舰出现,竟然示威似的发出了狼一样的嚎叫!
“开炮!”林义哲将望远镜还给了贝锦泉。声嘶力竭的命令道。
林义哲的声音仿佛从地狱中发出的一般,令所有在场的人听了都禁不住心惊胆战,贝锦泉看到林义哲眼中的怒焰,一时间心惊不已。听到他下令开炮,竟然有些手足无措。
“我说了开炮!你没听见吗?!”林义哲厉声道。
贝锦泉这才惊觉过来,他连连点头,转身下达了战斗命令。
林义哲和贝锦泉重新登上了飞桥之际。甲板上的水手和炮手们已然全部就位,林义哲平静地转头看了看桅杆上已然升起了战斗信号——红色战旗。要过望远镜,向舰尾一侧望去。
紧跟着“福靖”号的“建靖”号此时也升起了红旗,林义哲放下了望远镜,向舰首处望去,看到炮手们已经将190毫米施耐德后膛炮推到了一侧的炮门,开始装弹了装弹的操作。
“福靖”号的舰首和舰尾各有一门威力巨大的190毫米后膛炮,采用换门架式,舰首对敌时可朝前射击,在朝一侧射击时,炮手们只需将大炮炮架沿着圆形金属滑轨推向一侧的炮门,就可完成火炮的转向。在这个炮塔还未得到有效发展的时代,这是非常先进成熟的设计。
在舰首主炮完成准备的同时,一侧耳台上的主炮和舰尾主炮也完成了转向。
伴随着枪炮官的声声口令,炮手们完成了对悬崖的瞄准,在枪炮官大声的用法语发出“开火”的命令后,炮手们猛地拉动了火绳。
“福靖”号的舰首主炮率先发出了怒吼,一道暗红色的火光从炮口喷射而出,接着是大团的黑烟,仅仅隔了数秒,耳台上的主炮跟着开火了,接着舰尾的主炮也吼叫起来。
悬崖的顶端刹那间腾起了巨大的烟团,只见崖顶一时间树木碎石四散飞扬,躲闪不及的狮头社番兵多人瞬间给炸飞上天,几名番兵连同被炸断的断手残肢纷纷扬扬的坠向崖下。
狮头社的番兵们显然没有想到会遭到这样恐怖的打击,立刻失去了刚才的凶狂之态,但没等他们作鸟兽散,更多的炮弹便落到了他们的头上。
在“福靖”号又一舷的火炮完成了一轮齐射之后,“建靖”号和“和硕公主”号也开始了齐射,一时间悬崖完全被升腾起的黑烟所笼罩。
林义哲举着望远镜,一声不响的看着那片悬崖,很快,海风吹散了硝烟,贝锦泉看到悬崖之上,到处都是穿白色衣服的狮头社番兵的尸体。
而就在五艘巡洋舰完成了首轮齐射,随后的四艘炮舰还没有来得及开火之际,巨大的山崖可能是无法承受如此猛烈的火炮轰击,轰然坍塌下来!
看到大片的山石断崖纷纷坠落海中,掀起冲天的巨浪,站在密林之中观看着这一幕的日本军官一个个全都禁不住脸上变色。
西乡从道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也写满了惊愕。
从听到炮声的那一刻,他便判断出这应该是中国舰队的舰炮射击声。因为这种炮声,绝不是日本舰队所能发出的!
虽然对中国舰队的到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他还是没有想到,眼前的这支中国舰队的火力竟然如此强大!
想到海岸边的那些日本军舰可能遭遇的命运,西乡从道的心禁不住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恐惧攫紧。
“传令各舰。停止射击。”林义哲看着落入海中的断崖,转头对贝锦泉说道,“继续前进,我们去找日本人。”
贝锦泉大声的下达着命令,“福靖”号再次升起了信旗,并开始转向,朝着琅峤海岸的方向驶去。其余的战舰依次转向,跟着在旗舰的后面前行。
此时日本海军的军舰正在琅峤海面静静地停泊着,舰队上空笼罩着煤炭燃烧后产生的黑色浓烟。日本人并不知道中国舰队正在他们以北的地方高速航行。
此刻。除了已经上陆先见识到了中国舰队大炮威力的西乡从道在那里忧急万分的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对中国舰队的到来一无所知的日本海军官兵,从上到下都不知道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将会发生什么。
此时海面上风平浪静,几只海鸥悠闲地飞过。伊东佑磨海军少将站在“东”号铁甲舰的飞桥之上,望着波澜不经的海面,深深的吸了一口带有咸味的海风,略略伸了伸有些疲倦的胳膊,感到心情分外的舒畅。刚才在“东”号的舰首主炮炮房内产生的压抑感觉一扫而光。
为了探究“东”号的11英寸主炮发射速度慢的原因,伊东佑磨和伊东佑亨兄弟带领几名技术军官,进到了“东”号的舰首炮房内。在详细查看了一番的同时,伊东兄弟还询问了炮手作战的详情。
“东”号的主炮炮房是直接建在舰首甲板之上,和舰首完全合为一体,呈三角形状。这座炮房共开有四个炮窗,在略为圆钝的三角尖处的两边,各开有一个炮窗,在靠近三角形根部的两侧又各开一个炮窗。战时“东”号的11英寸主炮就是通过这些炮窗向外射击。在上一次同中国军舰的作战当中,由于那艘中国海军的高速侦报舰航速过快。不断的变换阵位,“东”号的主炮往往在伸出炮窗的时候,中国军舰便运动到了另外的位置,使得“东”号的炮手们不得不将大炮挪向另外的炮窗,而那时中国军舰又跑到了另外的位置,结果日本炮手在大骂“八嘎牙路”的同时,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开火,只能将时间全都浪费在了炮窗之间的来回运动上。
在了解了这一情况之后,伊东佑磨为日本炮手们制定的新的操作规范,那就是将主炮的位置确定在两侧的炮窗之间来回移动,在军舰实施机动的时候,不必将大炮从已经伸出的炮窗中移开,而是等候敌舰出现在相应的方向,再进行射击,以提高射击效率。
在完成了这一安排之后,伊东佑磨本想召集各舰舰长到“东”号上开会,商讨对敌战术,但不知怎么他感到有些疲倦,也就没有发出命令。
可能是受了弟弟的“中国舰队不会出现”侥幸心理和那一天开炮拯救陆军于水火的胜利情绪影响,伊东佑磨也觉得,这一次的征服台湾番地的军事冒险,可能会成功。
伊东佑磨并不知道,他的这个侥幸的想法,便会被无情的事实击得粉碎!
“发现煤烟!”
突然间,“东”号铁甲舰的了望兵大声喊叫起来!
伊东佑亨听到喊声后大吃一惊,立刻奔出了司令塔,当他来到飞桥上的时候,看到哥哥伊东佑磨已经举起了望远镜,正向着煤烟出现的方向观看。
伊东佑亨举起了望远镜,他的望远镜里隐约显示东北方向的海面上似乎有一缕黑烟!
这一重要的发现立刻通过旗语报告给了后方远处的“日进”、“孟春”、“凤翔”和“春日”诸舰。日本舰队各舰顿时沸腾起来,几乎所有的舰长都在飞桥上用望远镜向东北方向使劲眺望,了望兵更是目不转睛,紧张地捕捉着远方忽隐忽现的目标。
“也许是一艘观战的英国军舰。”伊东佑亨放下了望远镜,对哥哥说道,“也可能是法国军舰。”
伊东佑亨的猜测不无道理,因为就在昨天,一艘英国军舰和一艘法国军舰先后出现在这一海域。
“也许。”伊东佑磨听到弟弟一副了不在意的口气,只冷冰冰的回答了这么一句。并没有放下手中的望远镜。
伊东佑亨掏出怀表看了看,现在是9时12分(1874年6月10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很快,东北方向的煤烟由1缕变成2缕、3缕、4缕,至10时,“东”号的了望兵从望远镜中大致可以分辨出5至6缕煤烟,而且煤烟的数量竟然还在增加!
“肯定不是英国和法国的军舰!”伊东佑磨放下了望远镜,瞪了弟弟一眼,大声说道。“应该是清国舰队!准备战斗吧!”
这时“东”号再次挂起了“东北方向发现煤烟”信号。10时16分,远处烟雾下的军舰逐渐清晰,一队法式浅蓝色涂装的舰队慢慢显露出来,不光是“东”号上的了望兵,伊东佑亨和大副角田秀松等人也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展现在他眼前的。竟然是由5艘巡洋舰和4艘炮舰组成的中国福建船政舰队的全部主力舰只!
“……开始我们只看见煤烟,后来出现樯顶,再靠近,看见了浅蓝色的舰体……出现的敌人是包括清国福建船政水师全部精锐之大舰队!”当时搭乘在“东”上的为日本军队提供火炮的日本军火商大仓喜八郎在自己的日记当中记录下了这幕真实的情景。
很快,一串尺寸很大的信号旗急匆匆升到了“东”号铁甲舰桅杆的顶端,“发现敌舰队!”“东”号用这种远距离信号向身后的四艘日本军舰发出了警报。
原先的一簇煤烟,此时竟然变成了中国海军的全部主力。伊东佑磨脑中侥幸的幻想彻底破灭。他必须要正视面前出现的事实,决战看来已经难以避免。
自从全歼中国澎湖水师得手以来,日本海军对于中国舰队始终抱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担心会遭遇报复。现在包括两艘陌生的巡洋舰在内的中国海军的主力蒸汽军舰全部出现在眼前,日本舰队中充满了大战将临前的恐惧与不安。
几乎同时,中国海军也发现了日本舰队。
“远处发现敌舰煤烟!”
听着“福靖”号装甲巡洋舰前主桅桅盘上了望兵的大声报告,迎着海风屹立于飞桥之上的林义哲深吸了一口带着咸味的空气。握紧了双拳。
得到警报,“福靖”号的管带贝锦泉很快与军官们跑上飞桥了望。在确认无误后,“福靖”号上很快升起旗语,向全舰队通报这一情况。而几乎与此同时,其他中国军舰桅杆上的了望兵也都发现了西南方向的情况,各舰管带都到了飞桥上观看,战斗警报一时间响彻中国舰队上空。
确定是中国舰队出现,伊东佑磨立刻下令“起锚”、“站炮位”。他明白,必须抢先一步,在远离海岸的位置阻滞住前方的来船。他知道,中国舰队出现在这里的目的,恐怕不仅仅是要为了给那些用老掉牙的帆船武装起来的旧式水师复仇那么简单!很可能还带有运送陆军的船队,要消灭已经登陆的日本陆军!
中国人一定是为此做了周密的准备,否则,中国舰队是不会这么久才出现的!
此时伊东佑磨命令日本舰队主动拔锚出击,虽然有进行决战的考虑,更多则是为了尽量在远处吸引敌舰,以完成掩护陆军的任务,颇有一番背水一战的悲壮。
想到那个“西乡暴徒”对自己的态度,伊东佑磨的心里又生出了一丝忿然之意。
随着“起锚”等一系列信号升起在日本舰队旗舰“东”号的横桁桁端,5艘日本军舰纷纷进行起锚作业。水兵们卖力地操作着,将沉重的铁锚从海底的泥沙中提升起来。舰首甲板上,部门军官在大声指挥,很快,日本军舰一艘接一艘的启动了。
此时在中国海军各舰的桅杆上,换上了巨大的红色黄龙旗帜,在19世纪的海军中,换上这种大尺寸战旗,寓意就是“作战”。各舰的司令塔内,随着管带下达的法文口令,水兵们秩序井然地进行着各项操作,整个过程如同一部运转良好的机器,环环相扣。终于,中国军舰蒸汽机的连杆开始了加速往复运动,越转越快,发出类似蒸汽火车一般有节奏的轰鸣,船底的螺旋桨加速旋转起来,搅起大片大片的涌动水流。
与中国军舰一样,日本军舰桅杆上也换上了巨大的海军旗,日本水兵卖力的用滑车将一颗颗炮弹、发射药包运到主甲板上,配发堆积在每个炮位。除舰长、大副以外的一些高级军官,则分赴舰上各重要位置督战,身着白色制服的日军水兵已经完成了第一发炮弹的装填,在火炮之旁肃立待命。日本舰队战斗准备逐渐就绪之际,在旗舰“东”号的飞桥上,伊东佑磨从望远镜里看到了站在“福靖”号飞桥之上的林义哲。
ps:没留神错过了国足和沙特队的比赛,据说是经过精心顶层布局,尽遣国内足坛精英,比赛场面令人眼花缭乱,我大国足踢得激情四射、气势如虹,攻击如水银泻地,防守如钢铁长城;射门如炮弹出膛,阻截似海带缠身。球员发挥都非常出色,完全超越了世界水平。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进球……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上对决
伊东佑磨第一次知道林义哲,是在老师胜海舟那里,那时胜海舟便告诫伊东兄弟,对于这个年轻人,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文學館的话,伊东佑磨一直谨记在心,当时他便有一种预感,将来会和这个年轻的中国人在大海上见面。只是伊东佑磨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样快。
伊东佑磨知道,现在他和他的舰队面对的,是中国海军新式蒸汽舰队的主力,而他率领的舰队,也差不多是日本海军三分之二的主力舰艇。
这将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主力对决!
此时由9艘战舰组成的中国舰队呈鱼贯单纵阵,快速朝日本舰队驶来,而刚刚起锚的5艘日本军舰,则并没有排成任何的作战队形。
现在的伊东佑磨,有些后悔没有召集舰长们来开个军事会议了。
尽管日本海军在幕府时代就已经有了基础,起步要早于中国海军,并且经历过“阿波冲海战”、“宫古湾海战”,有一定的实战经历,但却并没有组织舰队作战的经验,而且这一次的“出兵台湾”行动,事先也没有考虑过同中国海军的作战。是以当中国海军真正以一支舰队的面目出现在眼前时,不光伊东佑磨没有应对的准备,连伊东佑亨以下的舰长们,也都没有思想准备。
由于日军各舰的舰长和水兵素质亦不相同,日舰起锚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其中“日进”号炮舰在“海归”东乡平八郎的指挥下,起锚速度最快,接着是伊东佑亨指挥的“东”号铁甲舰,然后是“孟春”号和“凤翔”号,而明轮炮舰“春日”最慢。落在了整个日本舰队的后面。
起锚以后不久,伊东佑磨下令变阵,他也打算将日本舰队排成和中国舰队一样的单纵阵,实施一舷齐射。但由于日舰新老不一,航速不同,加之原来也没有进行过相关的配合,接到信号后的各艘日舰乱了好一阵,才勉强排成了单纵阵,但日舰排成的这个阵势。却让他们在没有接战之前,便陷入了混乱当中。
为了尽快排成单纵阵,伊东佑磨根据各舰当时的位置,打出了列阵的旗语信号,结果各舰根据命令。纷纷向旗舰“东”号靠拢,最后阵形排成时,日舰的排列顺序依次是“东”号、明轮炮舰“春日”号、大型炮舰“日进”号、小型炮舰“孟春”号和“凤翔”号。
伊东佑磨将舰型最老的明轮炮舰“春日”号排到了“东”号的后面、大型炮舰“日进”号的前面,是想以最为强大的“东”号来掩护这艘最弱的军舰,但当日本舰队列阵完毕,他才发现,这艘航速最慢的军舰。位于舰队的中间,会拖慢整个舰队的脚步!
中日双方一开始所采用的纵队战术都是最简单的建立在纵队队形基础上的战列线交战战术。这种历史悠久的战术曾经广泛运用于风帆战舰时代,主要特点是将舰队编列为纵队队形,以便使密布舷侧的炮门能够最大程度对向敌方。进行舷侧交火作战,一舷发射完毕后,整个舰队依次进行回转航行,使用另一舷再次开火。而发射结束的那一舷可以使用这段时间对火炮进行再装填,如此周而复始。很有一番中世纪骑士对决的遗风。及至蒸汽铁甲舰时代来临以后,1866年的“利萨海战”让古老的纵队战术曾一度险些被配合船头大炮设计的横队战术所取代,但是利于发挥舷侧火力的纵队战术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中国舰队的参战军舰大都舰龄较新,机动能力强,舷侧火力格外强劲,适合舷侧交锋。日本舰队同样也是出于发挥舷侧火力的考虑,因而林义哲和伊东佑磨不约而同的都确定使用纵队队形,最初的意图就是在敌方舰队面前反复周旋、掉头,不断用舷侧火力进行交战,以发挥全部的火力。
而见到中国舰队正在高速逼近,伊东佑磨却想要重新变阵!
尽管双方舰队还在接近当中,并未开火,但伊东佑磨已经敏锐地发现,中国舰队的航速极快!
由于上一次的战斗中,以一舰之姿凭借高速单挑整个日本舰队的“飞鸿”号给伊东佑磨的印象过于深刻,在看到整齐划一高速行进的中国舰队出现后,伊东佑磨意识到如果采用纵队接战,日本舰队的整体航速本来就慢,加上又有明轮炮舰“春日”号拖着后腿,势必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他当机立断的立刻下令变阵,命令“春日”号退往阵后,以“东”号和“日进”号为第一战队,“孟春”号和“凤翔”号为第二战队,分队迎敌,向中国舰队冲击。
之所以如此变阵,是因为伊东佑磨想要采用“乱战”战术。
乱战,是从意奥“利萨海战”之后19世纪世界海军战术领域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这种战术的大致样式是,采用整体编队阵型接近敌舰队后,再化解为分散的战术分队,多点突破敌方舰船编队,进行混战,在乱中取胜的战术。
伊东佑磨的真实意图是,以便于保持各分队整体同时接敌的横阵队列接敌,而后两个双舰战术分队从两个不同方向开队分击,同时突破中国舰队的纵队编队,之后反复冲进杀出,保持舰侧方向始终对准敌舰射击,彻底搅乱舰队的队形。当敌方舰队大乱之际,日方可以运用二舰分队这一较为灵活的组合,或单队行动,或多队协同,互相配合,寻机攻击落单的敌舰,既可以使用火炮武器,也可以运用撞角。这种乱战战术几乎就是利萨海战的翻版。
使用乱战战术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对于旗舰的统一指挥依赖较小,主要依靠各战术分队不屈不挠地执行战术意图。但是这种在当时被各国海军认为非常有效的战术,如果要成功实施,需要同时具备多个因素:各战术分队必须具有极高的勇气,不顾敌方炮火,直冲敌阵;各战术分队突破时。必须尽可能地选择协同,多点同时发起,防止敌舰队断而不散;各战术分队突破后要竭尽一切手段,冲乱敌舰队的阵形,此外还需要像利萨海战时的奥地利海军那样具备一些好运气(也就是说要靠“人品”,而随后的事实表明,日本人缺德事做多了,人品非常差),因为混战之中。谁也无法预料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情。
此时,日本舰队5艘军舰正在一面变阵,一面向远方煤烟下的中国舰队冲去。
看到日本舰队蹒跚着向前猛冲,一下子变成了“二二一”分队,林义哲先是一愣。但他立刻便明白了日本人的意图。
“发信号!‘建靖’、‘和硕公主’、‘超武’、‘澄庆’随同旗舰攻击敌头队两大舰,‘福胜’、‘建胜’、‘福星’、‘建星’四舰攻击敌二队两炮舰!”林义哲沉声命令道。
随着“福靖”号一连串的旗语升起,中国舰队开始分成了两队,第一队5艘巡洋舰直扑向“东”号和“日进”号,第二队4艘炮舰直扑向“孟春”号和“凤翔”号。
看到中国舰队变阵如此快速,伊东佑磨再一次吃惊不已。
在以前得到的关于中国海军的这支新式蒸汽舰队的报告中,无一例外的提到一个情况。就是这支舰队的军舰平时并不是在一起编队的,而是分别驻守于东南沿海各省的重要口岸,来回巡防,只有特殊情况才召集到一起。这个情况表明。中国舰队平时是缺少编队作战训练的,但现在摆在伊东佑磨面前的事实,却不是这样!
就从这变阵的熟练程度来看,中国舰队在编队作战方面。应该是经过了很好的训练!
伊东佑磨并不知道,为了能够使船政舰队拥有编队作战能力。林义哲很早就开始在船政水师的框架内按照西方国家海军的作战阵型进行过操演,因为操演都是在指定的公海海域内秘密进行,是以外界对此一无所知!
为了保密起见,林义哲每一次要进行操演,都是以船政大臣沈葆桢的名义向领用船政各舰的沿海省行文,召集各舰到公海指定的海域集合,然后统一进行作战阵形操演,在操演完毕后各舰再直接返回所在各省。这样既可以做到形成编队作战的能力,又锻炼了各舰的远洋航行能力,还起到了保密的效果。
由于保密措施得力,对于船政水师在公海编队操演一事,日本方面一直毫不知情。是以在见到中国舰队变阵时的纯熟动作之后,不光是伊东佑磨,连曾留学英国的东乡平八郎也是吃惊不已。
随着双方军舰的不断接近,中国海军各舰都已快速地完成了战斗准备。
林义哲此时已经身处在飞桥下的装甲司令塔内,监督着军舰的航行。
身边负责测距的军官不断的报告着双方的距离。得到报告后,贝锦泉认为已经到了适当距离,即刻命令舰队左转。“福靖”、“建靖”、“和硕公主”、“超武”、“澄庆”5舰在日本舰队阵前划出了一个大大的圆弧,朝向日本舰队第一分队袭去。
船政舰队巡洋舰分队由“福靖”领头,开始从日本舰队的阵前通过,此时,这5艘浅蓝色的庞然大物已经彻底清楚地出现在日本海军官兵的视野里,甚至连炮门上的涂饰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些中国军舰看起来有如一头头蓝色的鲨鱼,正准备将日本人凶狠地撕成碎片!
“右转15度!”
“东”号铁甲舰上发出号令,根据舷侧对敌的标准,日本海军的两艘主力舰调整了航向,“东”号的舰首方向,黑洞洞的11英寸巨炮炮口已经伸出了一侧的炮窗,追踪着正在向右而去的中国巡洋舰队。
伊东佑磨和伊东佑亨、东乡平八朗等日本海军军官紧张地注视着眼前的情形,中国舰队的移动速度显得极快,而日本舰队的编队航速只能维持在7至8节,照此下去,日本舰队两个分队尚未能接近切入清舰编队,中国舰队可能就已经绕行到日本舰队火力薄弱的侧翼或后侧发起攻击!
“开炮!”伊东佑磨看了弟弟一眼,大声的吼道。
伊东佑亨明白哥哥的意思。点了点头,转身大声的下达了命令。
伊东佑磨想要发挥出“东”号铁甲舰的重炮威力,在远距离上运用大口径火炮的射程优势,先声夺人,在中国巡洋舰队运动到自己后面之前,抢先开火,尽可能的给中国军舰造成最大的损伤。
位于“东”号铁甲舰舰首的主炮炮房中,装备有1门279毫米口径的阿姆斯特朗前膛巨炮,这是日本舰队中最具威慑力的武器。此时它已经完成了装弹,炮长站在炮尾,手牵发火绳准备击发,同时三点一线观察着表尺、准星、敌舰,不断地下达口令。负责调整俯仰的水兵则立刻转动俯仰手轮,副炮长在一旁监督水兵的操作,这里的视野并不开阔,枪炮官满头大汗的听取着测距员的报告,他刚刚已经得到了舰长伊东佑亨的命令,在到达适当距离后,发起攻击。
历史的指针渐渐指向了1874年6月10日上午10时40分。
枪炮官仿佛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一般。大声地喊出开炮的口令,手中的指挥刀也随之举起。
在司令塔内的日本舰队司令伊东佑磨、舰长伊东佑亨,以及大副角田秀松等军官事前都用分发的棉花团塞上了耳朵,默默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东”号铁甲舰主炮炮房右侧的炮窗腾起一团巨大的黑色烟雾。279毫米主炮发出了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紧接而来的是巨大的震动,沉重的大炮被巨大的后座力缓缓推向下炮架的末端,整个炮房内瞬间笼罩在了呛人的烟雾中。一颗279千克的钢铁弹头旋转着呼啸飞出炮膛。射向远方的中国巡洋舰队。
“东”号铁甲舰,这艘日本近代海军最具威力的象征之一。亚洲第一艘真正意义的铁甲舰,在倒幕战争结束,默默沉寂了数年后,终于又迎来了体现其价值的机会。
随着旗舰“东”号的开火,这场对19世纪后期世界海军技术发展有着转折点意义的中日大海战正式打响。由于大致交战位置在台湾琅峤海面,史称“琅峤海战”。
6月的天津,正值盛夏,显得闷热不堪。直隶总督衙门内一片寂静,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在这静谧中隐隐觉得有一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