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兴华夏-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这目光他便能判断出,毛董二人,此次绝对是凶多吉少!

    只是——翁同龢的心突然一阵紧缩——这道对毛董二人而言几如斧钺一般的联名上疏。当真只是李鹤年一人的手笔?

    翁同龢拿起纸笔,他一边在一张雪白的纸笺上写下第一个名字——李鹤年,一边回想着李鹤年的履历。

    李鹤年是道光二十五年恩科二甲第六十七名进士,选庶吉士。道光二十七年翰林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咸丰五年顺天乡试同考官,福建道监察御史。六年掌云南道监察御史。七年巡城御史,转任兵科给事中,九年刑科掌印给事中。适逢父丧,同治元年(1862年)服丧后被派往河南军营襄办军务,授江苏常镇通海道。署理河南按察使,二年实授。同年又调直隶按察使兼署直隶布政使。同治四年督办畿南防务。同年被提为湖北巡抚,五年调河南巡抚,授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当时捻军大起,李鹤年募集两军人马约两万余人,一军名毅军,由宋庆统领。一军名嵩武军,由张曜统领。又募马队由善庆管理,做为两军的犄角。宋庆大破捻军于睢州时,李鹤年曾亲自赴阵督战。捻军北去,李鹤年督率水陆各军沿堤堵剿,又策应攻打裕州捻军。善庆又同淮军一起攻打捻军。因为击毙捻军头目任柱,朝廷赐李鹤年头品顶戴,同治七年李鹤年奉命督师追讨捻军,捻军多被溺死,朝廷又授李鹤年一等功。

    李鹤年被提为闽浙总督,则是同治十年的事,十一年还蒙皇帝亲自接见,并允紫禁城内骑马。

    和毛昶熙一样,李鹤年也等于是以“剿捻”起家,但从二人的履历来看,似乎不可能起什么冲突!

    可是,今日李鹤年上的这道参劾毛董二人的折子,全文不过寥寥数十字,但无论时机的拿捏、逻辑的把握还是遣词造句,都用尽了心思,可谓必欲至毛董二人与死地而后快,当真不愧是大手笔!

    可是,李鹤年同毛董二人并无怨仇,因何要上这道折子至二人与死地呢?

    “他李鹤年有这个脑子,但未必有这个心机,更何况他与此二人毫无过节,犯不上下此阴手。”

    翁同龢自言自语的摇了摇头,在“李鹤年”三字的右侧又写上了“文煜”两个字,随即又摇了摇头,在二者之上直直的画上一条横线。

    在他看来,文煜不但没有至毛董二人与死地的动机,更没有这个脑子!

    “这也是个和毛昶熙董恂没有过节的。”翁同龢在两个名字后面又写上了“沈葆桢”三个字。

    沈葆桢和毛董二人也没有什么过节,但沈葆桢主持船政,素来为清流所不喜,与此时落井下石,可以说是具备上这道折子的动机的,也有这个头脑,能把握住机会,但是他生性仁厚,从未写过如此锋利如刀的折子,也就是说,他没这个手段!

    那现在,只剩下一个人了。

    翁同龢的眉头瞬间拧紧,他提起笔来,在三个名字之后,写下了“林义哲”三个字。

    林义哲此前历遭言官弹劾,毛董二人虽未直接弹劾于他,但那些言官却有不少是二人的门生故交,是以林义哲忌恨二人,借机出手报复,是完全可能的!

    可是,这位“少年新进”有没有这样的心机手段暂且不论,单单就他这么一个年轻后生,又凭什么让李鹤年、文煜和沈葆桢这样的封疆大吏来为他上这个杀人之折呢?

    沈葆桢是林义哲的姑丈,实际有如生身之父,对林义哲一直爱如己出,言听计从,林义哲说动他联名,是可能的。

    可李鹤年和文煜,同林义哲并无交集,与沈葆桢的关系也不过泛泛,却是为何要为林义哲上这个折子呢?

    因为罢免毛董,他们俩并不能从中得到任何的好处啊!

    而林义哲借李鹤年的手上折子,一举参倒毛董二人,他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难道仅仅是为了睚眦必报——报复毛董当年袒护参他的言官之故?

    “如果当真能说服李鹤年文煜与他联手的话,那我对他可真的就得刮目相看了!”翁同龢站在原地,手指轻轻的捻着胡须,渐渐的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思考多时仍然不得要领的翁同龢揉了揉有些麻木的太阳穴,回过神来。

    想到现在已然是福建巡抚兼会办台湾事务大臣的林义哲此时应该正是威风凛凛的带领水师入台,代天子巡狩,心中莫名的感到一阵妒意。

    “只恐你是赵括马稷之流,当不得如此重任!边衅易开不易弥,我且看你如何收场!”翁同龢冷笑了一声,将桌面上的纸拿起,狠狠撕得粉碎。

    “咱们现在到哪里了?”

    站在“福靖”号装甲巡洋舰司令塔内的林义哲,望着周围灰蒙蒙一片的厚厚海雾,心下焦躁,忍不住大声问道。

    “回大人,按航程计算,当是在火屿附近海面,距鸡笼港已然不远了。”

    “福靖”舰管带贝锦泉仔细地看了下海图,回答道。

    “这雾来得真不巧,要不然,这会儿早到鸡笼了。”大副沈仁发也显得有些焦急的说道。

    林义哲放眼望去,周围的海雾越来越厚重,能见度已然下降到了最低,别说后续的舰只,就连身前一米之外的地方,都完全被雾幛所淹没。

    由于船政水师各舰是以单纵阵列前进的,此时因海雾过大,为了防止看不清目标而发生撞击,林义哲下令各舰下锚停航,待到大雾散去,能见度提高之后再行开航。

    虽然他现在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台湾,落在额绫身边,但他清楚舰队的安危才是最最重要的,是以虽然焦急万分,他还是下令舰队停止了前进。

    “大人勿忧,这样的大雾,咱们走不了,日本人也走不了,能赶得上的。”贝锦泉知道林义哲此刻心急如焚,虽然他也很着急,但还是尽量克制住焦灼的情绪,安慰起林义哲来。

    作为一直跟随林义哲左右的“中华第一舰”的舰长,他对林义哲的脾性再了解不过了。他知道,林义哲这一次是真着急了,所以才会在码头接旨完毕便即行出发。由于事先准备极为充分,是以舰队出发时一切顺利,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天公竟然不作美,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降下了一场百年难逢的大雾来!

    自从林义哲穿越到这个时代来,出海也不是第一次了,海上起大雾对他来说已然是家常便饭,但这一次的海雾,比起那一次他在北海试航时经历的海雾,要大得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ps:捡了个苹果5,正在往巡警大队的路上手机响了,我想是失主的就问个清楚还给人家,手机刚接通,那边一个女人就吼到:你是不是捡了我的手机?赶紧还给我,不然我报警了,我手机有定位,要是被我找到你老娘一定弄死你……我当时就没多想,直接将手机丢河里回来给大家发个微博……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三百零四章 帆船vs汽船

    林义哲早早率舰队出发,就是为了提前赶到台湾琅峤一带海域,对日本军队进行拦截,阻止他们登陆,但他没想到的是,平时很快便可以走完的路程,这一次还是提前出发,仍然花费了更多的时间!

    这场大雾来得极快,到现在为止,却依然没有消散的迹象!

    而在这种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哪怕是有后世诸如卫星导航之流的先进设备,也是不敢贸然上路的!

    尤其是现在已经接近台湾海域,火屿一带恰好又是暗礁密布,稍有不慎,便会触礁,更是让他不得不慎而又慎!

    他率领的这支舰队,承载着这个古老的国家复兴的命运,花费了他无数的心血,舰上的官兵,都是他的好兄弟,他怎么可能用他们的生命来冒险呢?

    听了了贝锦泉安慰的话,林义哲心中感动,冲他微微一笑,示意他不必担心。

    林义哲起身出了司令塔,来到了飞桥之上,贝锦泉等人见状,也跟他走了出来。

    “瞧这雾这么厚,估计得绵延数十里。”贝锦泉看了看四周的白茫茫灰蒙蒙一片,说道,“估计这会儿日本人八成也会给困住了。”

    “长崎离这边很远,他们船速不如咱们,除非比咱们提前多日出发,才能到这儿。”沈仁发也说道,“要是他们走得早,这会儿也许过了这一片儿,这对咱们来说是最坏的情况。不过假使他们走在咱们前头,也未必能出得了这雾区。只要雾散了,咱们不在澎湖停留,一准儿能追上的。”

    “那咱们就不在澎湖停留了。”林义哲点了点头,“反正咱们的煤水弹药已然备足,先追日本人再说。”

    贝锦泉和沈仁发等人都点头称是。林义哲又看了看四周,海雾不但未散,反而变得愈发的浓厚。林义哲掏出怀表看了一眼,迅即又将怀表放进了怀里。

    “我有些乏了,先下去睡一会儿,呆会儿雾散了,即行传命开航,不用叫我。”林义哲的神色又恢复了往昔的平静从容。

    “标下遵令!”

    看到主帅又恢复了镇定自若的样子,不再显得焦虑,贝锦泉等人的心也感到安定了许多。

    林义哲回到了自己的船舱内,躺在床上,闭上了眼睛。虽然他说了想睡。但此时的他,一想起额绫来,却又焦虑起来,哪里能睡得着?

    现在的林义哲,心里只想着快点拦截到西乡从道的运兵船队,却殊不知,仿佛是老天爷偏爱日本人的缘故,西乡从道的航程,要比他顺利得多!

    日本运兵船队。“东”号铁甲舰,飞桥。

    “西乡君,再过一会儿,我们马上就能看到琅峤海岸了。”李仙得对照了一下手中的海图。对西乡从道说道。

    “太好了!”西乡从道站在飞桥上,手抚腰间的天皇御赐宝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听到二人的对话,飞桥上的“东”号舰长伊东佑亨大佐和其他几位日本海军军官也是一脸的兴奋之色。

    “天佑我日本帝国!此行一切顺利!”伊东佑亨情不自禁的喊了起来。

    也难怪西乡从道和伊东佑亨高兴,因为他们这一次的航程,比预想的要顺利得多。

    在船队出了长崎之后。一路南下,虽然前行不久便遇上了大雾,但船队在南驶一段时间后,便驶出了雾区。西乡从道原本还担心会从港内再来船追他们回去,不料行驶了几天后,一直未见追赶的船只出现,令西乡从道着实大喜过望。

    西乡从道并不知道,事实上,是那场大雾帮了他们的忙。在他们走后,兵部省通知长崎港派船去追,但这些船无一例外的全都遇上了大雾,害怕迷航,因而全部中途折返,西乡从道这才没有被追回去。

    船队一路继续向南行驶,进入中国福建省海域,因为听说这一带经常会有台风出现,西乡从道等人一度非常担忧,但让他们惊喜莫名的是,这几天似乎天照大神对他们这些冒险的勇士格外照顾,全都是风和日丽波澜不惊的好天气,让他们一帆风顺的到达了台湾海域(而也就是在这时,台湾海峡一带却是浓雾密布,中国海军最为强大的舰队,正被浓雾困在这里。对日本人来说,的确可以称之为“天佑神助”)。

    过不多时,正如李仙得所说,一片青葱苍翠的连绵海岸出现在了日本人的面前。

    “我们到了!万岁!万岁!万岁!”西乡从道看着这片美丽静谧的海岸,忍不住张开双臂欢呼起来。

    看到统帅如此,“东”号铁甲舰上的日本官兵们也都跟着欢呼起来,有的萨摩武士甚至拔出武士刀来,在甲板上且歌且舞。

    “上帝保佑,我们终于平安到达了,但愿可恶的中国人不会象上一次那样出现在这里……”为日本军队担任向导的杰克曼说着,突然看到远处的海面上有一些小黑点,脸色一变,缩下了后面的话。

    西乡从道也注意到了海面上的异常情况,立刻举起了望远镜,仔细的观察起来。伊东佑亨等日本海军军官也纷纷举起了望远镜。

    随着“东”号的继续前进,这些小黑点逐渐变大,西乡从道的望远镜中,很快便现出了一队中国帆船的身影!

    让他感到惊奇不已的是,在这些中国帆船当中,竟然还有一艘蒸汽军舰的身影!

    这艘体型不大的蒸汽军舰,竟然拖着十余艘中国帆船,向前行驶着!

    看到这怪异的一幕,西乡从道禁不住瞪大了眼睛。

    “一条汽船竟然拖着十艘帆船?愚蠢的清国人在做什么?”一位日本海军军官惊奇的问道。

    “不知道。”西乡从道有些好笑地放下了望远镜。

    忽然他象是想起了什么,猛地又举起了望远镜,又仔细看了一会儿之后,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这些中国船只,无论是那艘汽船还是为数众多的帆船,桅杆上都悬挂着三角形的中国龙旗!

    “中国海军到了。”李仙得不无嘲讽之意的放下了望远镜,转头对西乡从道说道,“一支由帆船武装起来的海军舰队。”

    “这种东西,也能称之为舰队?”西乡从道冷笑着放下了望远镜。

    “确实是武装船队。”杰克曼说道,“他们都是装备了火炮的帆船。”

    “这些老掉牙的帆船,除了成为我们的靶子,没有丝毫的用处。”西乡从道狞笑起来。

    “请注意,西乡君,我们并没有接到命令,向清**队发动攻击。”从出海以来到现在一直话语不多的伊东佑磨海军少将——也是“东”号铁甲舰的舰长伊东佑亨的哥哥——阴沉着脸,对西乡从道说道,“我有责任提醒您请注意,西乡君,我们这一次的任务,是对生番进行惩罚,而不是引发战争。”

    “可他们很明显是来阻止我们的,您觉得,我们应该成为这些开着帆船的家伙的俘虏吗?”西乡从道收敛了笑容,对伊东佑磨说道。

    伊东佑磨皱紧了眉头,没有回答。

    西乡从道没有再去理会伊东佑磨,而是

    随着“东”号的继续前进,这些小黑点逐渐变大,西乡从道的望远镜中,很快便现出了一队中国帆船的身影!

    让他感到惊奇不已的是,在这些中国帆船当中,竟然还有一艘蒸汽军舰的身影!

    这艘体型不大的蒸汽军舰,竟然拖着十余艘中国帆船,向前行驶着!

    看到这怪异的一幕,西乡从道禁不住瞪大了眼睛。

    “一条汽船竟然拖着十艘帆船?愚蠢的清国人在做什么?”一位日本海军军官惊奇的问道。

    “不知道。”西乡从道有些好笑地放下了望远镜。

    忽然他象是想起了什么,猛地又举起了望远镜,又仔细看了一会儿之后,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这些中国船只,无论是那艘汽船还是为数众多的帆船,桅杆上都悬挂着三角形的中国龙旗!

    “中国海军到了。”李仙得不无嘲讽之意的放下了望远镜,转头对西乡从道说道,“一支由帆船武装起来的海军舰队。”

    “这种东西,也能称之为舰队?”西乡从道冷笑着放下了望远镜。

    “确实是武装船队。”杰克曼说道,“他们都是装备了火炮的帆船。”

    “这些老掉牙的帆船,除了成为我们的靶子,没有丝毫的用处。”西乡从道狞笑起来。

    “请注意,西乡君,我们并没有接到命令,向清**队发动攻击。”从出海以来到现在一直话语不多的伊东佑磨海军少将——也是“东”号铁甲舰的舰长伊东佑亨的哥哥——阴沉着脸,对西乡从道说道,“我有责任提醒您请注意,西乡君,我们这一次的任务,是对生番进行惩罚,而不是引发战争。”

    “可他们很明显是来阻止我们的,您觉得,我们应该成为这些开着帆船的家伙的俘虏吗?”西乡从道收敛了笑容,对伊东佑磨说道。

    伊东佑磨皱紧了眉头,没有回答。(未完待续。。)

    ps:  汪峰和章子怡其实挺有夫妻相,尤其是他们不怎么会说人话,表达很不口语化这一点。我想他俩打麻将时是这样的:汪峰:“我想象有一天这社会不会把自我曾经生活的迷惘坎坷看作是放荡和污垢,自摸。”子怡:“我想像有一天当死亡终究会来临的时候,在你我心底留下的不是所有的这些名利与浮华而是,胡了!”


 第三百零五章 不宣而战

    但相比于可以高速前进的蒸汽军舰,全部由旧式福船武装起来的澎湖水师航速实在太慢,好在黄建勋脑子灵光,想出了用“飞鸿”号拖着帆船前进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

    由于林义哲和直隶总督李鸿章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和电报联系,是以“飞鸿”号高速通报舰和其他三艘姊妹舰一样,经常往来于天津到福州的航线上。而在经过海上漕运航线的时候,黄建勋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壮观的景象:一艘小火轮拖曳着5到10艘甚至更多的木质沙船,在海上蹒跚航行。

    在中国传统的内河漕运业陷入空前危机之后,林义哲为了解决中国沙船船运所面临的困境,向建立轮船招商局的李鸿章提出了解决办法,即由江南制造总局建造小型的轮船(小火轮),由沙船船主们合股购买,以便中国传统的帆船运输向轮船运输转型。李鸿章采纳了林义哲的建议,命令江南制造总局开始建造小火轮,“以资民购”,“改换船型”。由于江南制造总局此前已经有了成熟的生产“90天炮舰”的经验,生产小型轮船自然不在话下。很快,生产出来的大量小火轮便为沙船船王王永盛等沙船运输业的巨头全部购入。

    由于中国当时还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沙船,为了能够“物尽其用”,同时避免大量的沙船水手失业,王永盛们创造性的发明了以小火轮拖曳沙船进行运输的办法。

    由于沙船方头、方梢、平底、浅吃水,它的长宽比大,具有宽、大、扁、浅的特点,不怕沙滩,可以在沙质海底的海域航行,也可在江河湖泊中航行。沙船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在风浪中也安全。特别是风向潮向不同时,因底平吃水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比较安全。加上沙船近海航行方面性能优越。沙船上多桅多帆,可以逆风驶帆,能在海洋上远航。沙船上桅杆高大,桅高帆高,利于使风,又加上它吃水浅。阻力小,所以,能在海上快速航行。沙船不仅能顺风驶船,逆风也能航行,甚至逆风顶水也能航行。适航性能好。沙船航海性能好,七级风能航行无碍,又能耐浪,所以在中国南北海路上,大量的由小火轮拖带着的沙船队的身影出现了,成群结队的它们穿行在海上,成为外国人乘客轮来中国时必然会见到的海上奇观。

    而正是这一幕带给黄建勋的灵感。使他想出了用“飞鸿”号拖带澎湖水师旧式福船前来琅峤的办法。

    由于“飞鸿”号的马力较为强劲,是以经过来回的拖带(第一批先拖几艘较大的福船走一段,然后放开让这些船继续走,再回头拖第二批)。澎湖水师竟然及时的赶到了琅峤海岸。

    但让黄建勋和“飞鸿”号上的中国海军官兵们始料未及的是,当他们带着澎湖水师到达林义哲指定的地点时,却并没有看到林义哲率领的船政主力舰队的身影!

    出现在他眼前的,赫然是由三艘日本军舰护送的庞大的日军运兵船队!

    黄建勋紧盯着面前的“东”号铁甲舰。一双手已经攥得骨节发白。

    他回头看了一眼周围赶过来的一艘艘旧式师船,禁不住在心里暗暗叹息。

    他知道。现在,在主力舰队到来之前,只有他指挥“飞鸿”号来和三艘日本军舰周旋了!

    “放炮!令来船停航!”黄建勋沉声道。

    “砰!”

    随着一声炮响,“飞鸿”号的一门75毫米炮后膛炮炮口喷出了一团浓密的黑烟,接着在“东”号舰首不远处的地方,腾起了一道高高的水柱。

    看到这艘弱小的中国军舰竟然开炮令自己停航,伊东佑亨的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之色,他看了一眼哥哥伊东佑磨,但哥哥却只是紧盯着面前的中国军舰,并没有看他,也没有下达任何命令。

    “准备战斗!”西乡从道放下了望远镜,大声命令道。

    听了西乡从道下令备战,伊东佑磨大吃一惊。

    “西乡君!你真的想要和清国军队开战么?”

    “战争已经开始了!”西乡从道转头瞪了伊东佑磨一眼,怒道,“你难道没看见他们在向我们开炮吗?”

    “那是他们要求我们停航!你搞清楚,西乡君!”听到西乡从道近乎二百五的回答,伊东佑磨不由得仰天翻了个白眼,“那不是在向我们开炮!”

    “不要等到炮弹落到我们的船上,你再做决定!”西乡从道恶狠狠的说着,转过身,对伊东佑亨大吼道,“我说了,战斗已经开始了!伊东大佐!”

    伊东佑亨点点头,没有理会哥哥那惊怒交集的目光,跑进了司令塔,下达了战斗命令。

    很快,战斗的命令传到了“东”号铁甲舰的舰首炮房中。在黑暗的炮房中,几名日本炮手在枪炮管的指挥下,费力的操纵着炮房正中央的一座巨大的11英寸(279毫米)阿姆斯特朗滑膛炮,将炮口转向侧面的炮窗。

    “大人,他们撞过来了!”

    “飞鸿”号通报舰的大副周凤智看到这艘体量巨大的日本铁甲舰就这么冲了过来,没有丝毫减速的迹象,不由得显得有些慌乱。

    “准备战斗!”黄建勋大声的下达着命令,接过了舵轮,转动起来,“飞鸿”号随即向一侧快速驶去,避开了“东”号的撞击。

    足足有“飞鸿”号两倍大小的“东”号铁甲舰(“东”号的标准排水量是1358吨,“飞鸿”号作为“湄云”级小型炮舰的快速升级版,标准排水量仅为635吨)从“飞鸿”号的身侧驶过,而就在这时,黄建勋看到“东”号的桅杆上快速升起了一面日本军旗和战斗信号旗。

    “狗日的!”黄建勋不由得大骂起来。

    他话音刚落,只听“轰”的一声,“东”号铁甲舰的一侧三个炮窗中,正中的一个突然喷出了一道黑烟,伴随着一声刺耳的尖啸,一发70磅(5英寸)阿姆斯特朗炮射出的炮弹从“飞鸿”号的上空掠过,落到了另一侧的海水中,溅起了高高的水柱。

    “开炮!”黄建勋一边操舵,一边大声下令。

    很快,“飞鸿”号的75毫米克虏伯后膛炮开火了,中国炮手的战斗素养显然要高过日本人,一发75毫米炮弹准确无误的击中了“东”号的侧舷铁甲,发出一道黑红色的带着浓烟的火光,伴随着轰然巨响。

    虽然中国炮手首发即中,但75毫米炮弹对盔坚甲厚的“东”号显然构不成更大的损害。差不多与此同时,“东”号的另外两个炮窗里面的一门6磅炮和一门4磅炮也开火了,但可能是因为射击角度和双方离得过近的关系,日本人射出的炮弹仍然没有击中“飞鸿”号,而是从“飞鸿”号的上空飞过,落到了另一侧的海水当中。

    两艘军舰交错驶过,庞大的“东”号并未停航,而是直直的冲进了澎湖水师船队当中,巨大的法式大鼻子冲角将一艘躲闪不及的中国福船拦腰撞成了两截!

    看到船体被撞得碎裂不堪的木帆船和在水中挣扎呼号的澎湖水师官兵,黄建勋的眼中几欲喷出火来。

    紧随着“东”号的是日本炮舰“日进”号和“孟春”号,看到“东”号和“飞鸿”号错开,“飞鸿”号冲到“日进”号和“孟春”号的一侧,两艘日本军舰觉得机不可失,也立刻跟着开火了。

    一发发炮弹从“飞鸿”号的身边掠过,落到了海水当中,腾起一道道巨大的浪花。两艘日本军舰的齐射可以说声势骇人,但让日本人感到郁闷的是,他们射出的炮弹,竟然没有一发击中“飞鸿”号!

    “好快的船!好棒的船长!”看着“飞鸿”号从自己的军舰身边一掠而过,“日进”号的舰长东乡平八郎中佐禁不住大声的赞叹起来。

    尽管学业未成就被从英国召回,任命为“日进”号炮舰的舰长,但东乡平八郎所就学的英国商船学校一直是按照海军军官的标准来培养学员的,是以东乡平八郎的所学使他现在足以肩负起指挥一艘炮舰的重任。东乡平八郎回国后,作为最先归国报效的“海归”,他对自己的海军业务一直是相当自负的,但今天,对面的这艘小小的中国军舰的舰长的操舵技术,的确让他开了一回眼。

    东乡平八郎哪里知道,虽然黄建勋没有在英国留学过,但作为船政学堂首批的毕业生,他在海上的实践操船经历要比东乡平八郎久得多,加上担任“飞鸿”号管带后经常远航,经验和技术都不是东乡平八郎能比的!

    而就在这一瞬间,黄建勋看着周围敌舰射出的炮弹落水溅起的水柱,心里已然有了破敌之策!

    “大人!他们在打咱们的师船!”周凤智有些焦急的指着正在帆船队伍当中横冲直撞的“东”号铁甲舰,大声说道。

    “我们靠上去!先打他们的人!”黄建勋转身看了一眼“东”号,沉声说道,“靠近了!让机关炮狠狠的打!”

    ps:我过不过光棍节无所谓,只要我喜欢的人也过就可以了。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三百零六章 以弱敌强

    周凤智一下子明白了黄建勋的意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刚才的第一回合交手,黄建勋已然看出来了,日舰炮火虽然猛烈,但发射速度不快,弹着也不够准确,由于多是从炮房炮窗内向外射击,存在有死角,加上日舰航速远较“飞鸿”号为慢,是以刚才一弹也未能射中“飞鸿”号。

    和日舰相比,“飞鸿”号的火力过于单薄,无法对日舰舰体造成有效的损害,是以黄建勋决定凭借“飞鸿”号的高速,对日舰发动抵近冲击,尽量杀伤敌舰上的人员,以达到有效打击敌人的目的。

    另外,黄建勋采用这样的机动战术,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尽量将敌舰的火力引向自己,给那些旧式师船以逃脱的时间!

    很快,“飞鸿”号在黄建勋的操纵下,调转船头,摆脱了“日进”和“孟春”的攻击,直向“东”号铁甲舰扑去。

    看到这艘弱小的中国军舰再一次向自己扑来,伊东佑亨下令停止向那些中国帆船进攻,转而集中火力,向“飞鸿”号猛烈开火。

    又有数发炮弹飞来,落在“飞鸿”号的周围,虽然激起了高高的水柱,落下的海水打湿了“飞鸿”号甲板上的中国水兵的身子,但仍然没有一发炮弹击中,而就在日本炮手拼命装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