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小侯爷-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提督大人如此坚决的下达了命令,白玉兰也只能将劝说的话咽了回去,立即从地上捡起了一支染血的燧发枪,其余的亲卫们纷纷四下弯腰捡枪。
扮作亲兵的紫衣和一叶也快速的从地上捡起了带血的燧发枪然后抿着嘴唇紧紧的跟在张知节的身旁,此时张知节脸色肃然,她们也不敢说什么,只是心中十分庆幸当初坚决的跟着张知节来到了宣府。
如今该调度的都已经调度了,也没有兵调度了,连一千火炮兵都顶了上去,如今只能凭借着一股韧劲在支撑了,以两万余步卒抗击三万骑兵到底还是十分吃力。
张知节有些决然的提着燧发枪大步流星的向前军的战阵上冲去,其余的亲卫紧紧的跟了上来。
一个火枪兵被骑兵的弯刀砍的仰面扑到,脖子上鲜血横流,他自己也明白自己要死了,心中并没有惊恐,反而有些平静。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杀了多少鞑子,因为开枪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打到鞑子身上。
但是他是杀过鞑子的,因为刚刚他的刺刀在一个鞑子身上留下了一个透明窟窿,不过,他也没能逃脱的了,被另一个鞑子砍翻了。
不管怎么说也不算亏了,就是鞑子突然变得凶猛了,不知道军阵还能不能定的住,他死了之后还有没有人顶上来。
他仰面扑到在了地上,看到一个人影挺着刺刀顶了上来,还好有人继续顶上来了,不过这个人影好像是有些眼熟!
终于看到了侧面,原来是总督大人!竟然是总督大人,总督大人竟然挺着刺刀冲上来了!这特娘的死了也值了,这是他最后的念头。
张知节亲自挺着刺刀冲上来了,即便是他身边有身手了得的亲卫跟着也极为凶险,因为战场上十分纷乱,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什么方向就会冒出刀来。
张知节亲自带着亲卫顶了上来,不只是顶上了缺口,同样鼓舞了士气,原本岌岌可危的阵线重新稳固了下来。
双方胶着着鏖战,王崇带着骑兵疾驰扑向冲击军阵的鞑靼骑兵,这时一万骑兵发起的冲锋就像是势不可挡的滚滚的洪流一般。
王崇眼中只有正在冲阵的鞑子,并没有留意背后的意思,因为他相信田世元带领的那一万骑兵能够击溃鞑靼的后队。
宣府大门打开的时候,土默特族头领和亦不剌族头领就已经动员自己的骑兵准备截住冲出城来的宣府骑兵了。
从宣府出来冲出来的骑兵化作两支骑兵,一支朝着战场直扑而去。土默特族和亦不剌族立即默契的分为两支骑兵劫击,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败的两族骑兵士气并不算旺盛。
而从宣府冲出来的骑兵则士气十分旺盛,见到留作后队的鞑靼骑兵分兵为两路,田世元立即也分兵了,总之一定要截住留作后队的鞑靼骑兵。
于是土默特族的骑兵和亦不剌的骑兵都被截住了,两族的头领也有些无奈,从宣府冲出来的骑兵太多了,出乎他们的意料。
两族的头领只能决定击溃宣府的骑兵之后再驰援战场,但是他们的骑兵虽然骑术精湛,但是士气和兵力均不如田世元的骑兵,所以四支骑兵竟然杀了个旗鼓相当。
而王崇带领的骑兵就这样心无旁骛的纵马冲锋,朝着冲击军阵右翼的鞑靼骑兵狠狠的怼了上去。这支骑兵正和军阵杀的难舍难分,突然发现后面有骑兵冲来,已经来不及到头对冲了。
只能被宣府的骑兵狠狠的从后面杀了个正着,此时的鞑靼骑兵已经没了高速的冲击力,而恰恰相反的是,宣府的骑兵却纵马冲锋而来,带着庞大的冲击力狠狠的怼了上来。
原本冲击大明军阵右翼的骑兵在冲锋的时候就被火枪打的很狠损失惨重,结果还没有将大明军阵的右翼冲散,一直焦灼着鏖战,此时在被宣府的骑兵从后面夹击,当即就开始溃散。
即便是各部族的头领高声呼喊也无济于事,一旦开始溃散了就再难收拢。其实这些头领们也知道被前后夹击溃散也是正常的,况且先前冲锋的时候就损失惨重。
冲击右翼的骑兵被宣府的骑兵冲击的溃散了,这对鞑靼士气的影响是很大的。溃散的骑兵向后溃逃,让无数鞑靼骑兵人心惶惶。
王崇顾不得带兵追击溃散的骑兵,而是长枪一挺带着骑兵向冲击军阵前军的鞑靼骑兵冲去。不过,战场上第二支溃败的骑兵却不是冲击大军前军的骑兵,而是亦不剌族的骑兵。
亦不剌的骑兵受损严重,士气低下,面对五千宣府骑兵原本既有有些吃力。结果战场的一支骑兵竟然溃散了,原本还有几分士气的亦不剌骑兵立即士气全无,然后就溃散了。
亦不剌族的骑兵溃散之后,那支宣府的骑兵也不去追击,而是立即将矛头对准了土默特族的骑兵,立即向着土默特族的骑兵冲了过去。
而此时战场上已经风云突变,原本察哈尔部在达延汗的带领下士气旺盛的鏖战,眼看已经距离击溃明军的军阵不远了,至少他们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这时冲击右翼的骑兵却突然溃散了,这对于察哈尔部的打击十分巨大。接着察哈尔部又遭到了王崇带领骑兵的冲击,士气再次大跌,已经有些散乱。
达延汗的脸色有些铁青,眼看就要击溃明军的军阵了,眼看就能活捉明军的小皇帝了,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冲击右翼的骑兵竟然溃散了。
他留守的后队竟然没能拦下宣府的骑兵,达延汗极目远眺更是悲愤交加,他留守的后队竟然有一支骑兵已经溃散了,另一支骑兵也距离溃散不远了。
眼见明军的士气如虹,而他的骑兵却士气低落,这场大战已经败局已定!虽然达延汗十分的不愿相信,但是却不得不相信。
(本章完)
第1186章 威望
只差一点就击溃了明军的大阵,只差一点就能俘虏明朝小皇帝了,但是差了这一点却仿佛差了整个天堂。
因为这对于达延汗来说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是活捉大明小皇帝,可以获得庞大的利益、巨大的声威,他的盛名将在草原上永远流传。
另一个则是兵败而回,带领四万骑兵却被明军野战击败了,他好不容易建立的威望将被动摇,这将是他一辈子都难以洗刷的耻辱。
所以撤兵两个字真的是很难出口,达延汗觉得胸口一阵阵发闷,这是他万万没能想到的结果,他实在是不甘心啊!
可是不甘心又能有什么办法?眼见大军的士气已经十分低落,而明军的士气却愈发的旺盛了,再不撤兵的话,溃散也不过是早晚的事。
达延汗最终咬了咬牙艰难吐出了两个字:“撤兵!”
旁边的亲卫早就眼巴巴的等着达延汗做决定了,眼下的情形任是谁也能看出来已经回天无力,再耗下去只能徒增伤亡,最后被打的狼狈溃散。
旁边的亲卫立即吹响了号角,达延汗爱惜小命带着亲卫打马便回。整个战场上的鞑靼骑兵瞬间全部溃散,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向后溃逃。
原本还在奋战的火枪兵们一下子松懈了下来,王崇带着骑兵紧追不舍,追杀落后的鞑靼骑兵。
鞑靼的骑兵一旦溃散之后就难以聚拢了,一窝蜂的向着草原深处溃逃而去,王崇和田世元合兵一处紧追不舍。
张知节握着带血的燧发枪松了一口气,这才回过神来环顾四周,这一仗打的真是太惨烈了!
不只是鞑靼的骑兵死伤惨重,就是他的火枪兵也损失惨重,初步估计三成中得死伤了一成!火枪兵上刺刀面对骑兵终究还是吃亏的,从骑兵冲锋到阵前到鞑靼的骑兵溃散,其实并没有多长时间,但是火枪兵却损失十分惨重。
但是火枪兵的军阵自始至终都没有崩溃,这让张知节有些自豪,但是他心里更多的还是沉重,因为这一战火枪兵的损失太惨重了。
张知节真不知道自己心中是何等滋味,这是一场大胜,重创了鞑靼的骑兵,按理来说应该高兴才是。但是这里遍地躺着的还有他一手练出来得火枪兵,这让他心情又有些沉重。
宣府的大门再一次轰然打开,在鞑靼的骑兵纷纷溃逃的时候,姜怀信就已经高兴的跳了起来,这,是一场大胜!
姜怀信带领城内的亲兵涌了出来,带着亲信骑马直奔军阵而来,到了军阵姜怀信一眼就看到了总督大人,但是总督大人身上却处处都是血污。
姜怀信一下子吓得差点尿了,还没到跟前就吓得滚落马下惊恐道:“总督大人,您,您没事吧?”这一瞬间姜怀信出了一身冷汗。
张知节摇头道:“本督无事!”旁边的白玉兰沉声道:“提督大人亲自持枪上阵,手刃了两个鞑子!”
姜怀信一听不禁有些瞠目结舌,心中生出了一股寒意,此时他方明白刚刚的一场大战竟是何等的不易,竟然连总督大人都亲自上阵了!
张知节并未多说而是沉声道:“你速速带人救治伤兵,收拾战场!”
姜怀信恭声应下了,心中生出了深深的佩服之情。这个年纪轻轻的总督大人完全颠覆了他心中的看法,让他钦佩不已。
张知节带领火枪兵回到了城内休整,姜怀信带着人打扫完战场,王崇已经带着骑兵返回了。
大厅之内众将齐聚,大家的气氛还是十分热烈的,因为这是一场大胜,一场百年罕见的大胜。
杀敌一万四千余骑,俘虏一千余骑,火枪兵损失了八千余人。众将纷纷赞扬总督大人的功绩,但是张知节只是淡淡的,并没有任何的自矜之情。
这一战就发生在城下,面对浩浩荡荡的四万草原骑兵,野战大败鞑靼,斩首一万四千,百年未见如此大捷!这一战彻底稳固了张知节的在边镇的威望,在军中的威望。
“将捷报和首级上报朝廷,关于伤亡将士的抚恤要赶紧,本督不希望看到有任何的克扣!还有,火枪兵受损严重挑选精兵补充!”张知节一样一样吩咐下来,巡抚姜怀信都恭谨的应了下来。
接连两战两捷,朵颜三卫的骑兵皆受损严重,无论是朵颜三卫还是鞑靼都不敢轻易犯边了!他们原本过冬比较艰难,但是现在却压力大减,因为他们的人死伤严重,物资已经不那么紧张了。这也算是自己为草原做的好事,张知节恶意的这样想到。
达延汗带着败兵一路溃逃向草原深处,他的心情十分糟糕,原本想着俘虏大明的小皇帝,却没想到败在了大明的手里,而且是率领四万铁骑败在了大明的手里。
当初满都海还在世的时候,他们总是战无不胜,如今满都海逝去了,他带领四万铁骑却在野战中惨败给了大明,这让草原上的人如何看他?
原本他在满都海的辅佐下统一了蒙古各部,成为了草原上名副其实的大汗,可是经过了这样的惨败,他的统治还能稳固吗?
这一路上他已经感觉到了,各部的头领已经不像是以前那样对他毕恭毕敬了!刚刚凝聚起来的草原似乎又要变成一盘散沙了,此时的他十分后悔自己当初出兵。
当初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汗了,没想到因为这次出名却遭到了危机。不,决不能让他的基业就此结束,一定不能让各部生出异心来!
该怎么做呢?达延汗一边溃逃,一边心中苦苦的思索,此时的他心中十分怀念起满都海来,虽然当满都海老了的时候他有些厌倦了她,但是现在他怀念的却是她的智谋。
如果她还在的话,他一定不会深陷这种危机之中吧,即便是他陷入了这种危机之中,也一定有办法解决吧?
达延汗心中怅然了一阵子之后,才猛然觉醒,他不就是为了摆脱满都海的影响吗?他必须自己想办法,想办法维护自己大汗的威严!
(本章完)
第1187章 影响
这一战带来了十分广泛的影响,对于边镇来说将会迎来难得的太平光景。对于草原上来说却是风云突变。
朵颜三卫是最先知道消息的,因为达延汗的骑兵从汗庭出发的时候,花当就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宣府的即将到来的大战上。
四万草原铁骑这是何等恐怖的战力,虽然这不是达延汗手中所有的力量,但也是他手中大部的力量了。以朵颜三卫的实力也不过是只能征调两万余骑罢了。
可以想象四万铁骑的威力,足以扫荡草原了,这是满都海为达延汗征战草原所留下来的实力!花当也没有想到达延汗竟然发动了四万骑兵,除了守护部落的骑兵外,这差不多已经是达延汗所发动的所以骑兵了。
毕竟除了生死之战,总还要留下骑兵守护部落。当花当知道达延汗集结了四万骑兵的时候,花当觉得达延汗很可能会无功而返,只能抢夺一番就回到汗庭了。
因为面对四万骑兵的兵锋,宣府的守军怎么会出城野战?但是事实却完全出乎了花当的意料,宣府的守军不但不出城野战了,还悍然击败了来犯的鞑靼!
听到消息的花当一瞬间感到血液都要凝固了!那是因为他心中涌出了彻骨的寒意!四万骑兵啊,竟然被宣府的守军打败了!
回过神来的花当仍然觉得不可思议,再三确认之后才确定,达延汗的骑兵不是被击退了,而是和把儿孙一样被击溃了,一路溃逃被宣府的骑兵追击了二十余里!
花当倒吸一口凉气,整整四万铁骑啊,何等庞大的战力,竟然在宣府城下被野战击溃!
虽然达延汗曾经带领骑兵掠夺过他们朵颜三卫,但是花当听到达延汗四万铁骑兵败的消息并没有感到解恨或者快意。反而从心底生出了一股彻骨的寒意。
因为这说明大明的军力直接翻了何止几倍,以前的宣府守军根本不敢出城野战,现在的宣府守军不但敢出城野战,而且还正面击溃了达延汗的四万铁骑。
达延汗固然可以带领败兵退守草原深处,但是他们朵颜三卫该如何自处?他们朵颜卫可就和大明的边镇紧挨着!
达延汗的四万铁骑败的如此之惨,他们朵颜三卫就算将全部骑兵聚集起来,能战胜宣府的守军吗?
花当心中对此没有任何的信心,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上书大明的皇帝表示臣服。他们原本就是永乐皇帝册封的朵颜三卫,帮助永乐皇帝靖难成功,因此这对于他们来说没什么难度。
只是要折损颜面,让花当心中郁闷的时候以后就不能再也以前一样嚣张了,不能随意去大明掠边了!
反正对于朵颜三卫来说,向大明表示顺服要比投靠达延汗要划算的多,若是他们朵颜三卫投效了达延汗,只能被达延汗利用,而且还会成为大明的眼中钉肉中刺。
花当是一个极有决断的人,立即组织人挑选毛皮战马,准备去大明进贡,为了表示诚意,他这次准备的贡礼极为丰厚,反正大明讲究礼尚往来,还会赏赐丰厚几倍的礼物!
虽然憋屈了一些,反正也不吃亏,花当这样安慰自己,其实心里还是觉得不是滋味。毕竟还是掠边获利更丰,而且不只是财货,还能掠夺女人和粮食、生铁。
就在花当作出决断准备向大明请罪臣服的时候,达延汗带着溃兵回到了汗庭。这一路狂奔人心离散,虽然一路上还没有部族趁机离去,但是达延汗知道,他以后再聚集起所有部族的骑兵就不像这一次那么容易了。
事实上确实如此,除了像察哈尔部这样的达延汗的铁杆亲信,其余的部族头领都有些离心了。这一次响应大汗的号召出兵,结果毛都没捞着一根,而且还损失惨重!
大汗空有黄金家族的名声,其实根本就不行啊,没了满都海哈屯的辅助,大汗就原形毕露了,若是没有满都海哈屯,大汗根本就不可能统一草原。这是那些头领的心声。
达延汗阴沉着脸进入了汗庭,所有的头领跟着进入了大帐,达延汗大马金刀的坐下,脸色阴沉的扫过所有人的脸,这些头领一个个都目光有些躲闪。
达延汗沉声道:“这次出征原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大明的小皇帝就在明军之中,只要咱们击溃明军的大阵,就能俘获大明的小皇帝。”
“而事实上,本汗的察哈尔部眼看就要击溃明军的大阵了!只差一点了,只差一点就要大功告成!却被宣府的骑兵给搅和了!”
“图巴,蒙尔克,你们可知罪?本汗勒令你们各率本部骑兵拦截住宣府的援军,你们为何没有拦住?你们坏了本汗的大事,致使大军损失惨重却无功而返!你们知罪吗?”
说到最后达延汗的语气已经十分森寒,图巴和蒙尔克当即单膝跪地道:“大汗非是我们不尽力,实在是宣府的骑兵太多了,足足有两万骑兵,求大汗恕罪!”
达延汗大喝道:“你们先是带兵冲锋惨败而回影响了大军的士气,然后又被宣府的骑兵打的溃散,致使大军腹背受敌不得不退兵,此次本汗带兵出征,天赐良机都毁在你们两人身上,实在是罪大恶极,罪无可恕。”
图巴和蒙尔克觉得很委屈,你这个大汗带领三万骑兵都没有冲散明军,我们两族骑兵加起来也不过才万骑,怎么可能冲散明军?
至于第二次溃散,那是因为明军的骑兵远远多于他们的兵力,他们已经尽力了,但是却根本就拦截不住。
图巴和蒙尔克本想解释一下的,结果就听到达延汗森寒道:“来人,将图巴和蒙尔克拿下,押出帐外斩首以儆效尤!”
图巴和蒙尔克闻言立即就懵了,虽然两人自忖可能会受到惩罚,但是也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么大的惩罚,竟然要杀了他们!他们可是部族的头领,可不是普通人!达延汗竟然下令要杀他们!
(本章完)
第1188章 要变天了
草原上的各部头领在自己的部族都有无上的权威,虽然土默特部和亦不剌部臣服于大汗,但是对于这个两个部族的人来说,他们第一遵从的是他们的头领,而不是大汗!
所以对于大汗决定要杀土默特部和亦不剌部的头领,大帐里的人都极为的震惊,就连达延汗的亲卫都怔了怔,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图巴和蒙尔克心中大骇,连忙求饶起来,如今是在达延汗的大帐中,达延汗为刀俎他们为鱼肉。
其余的头领震惊之下也有兔死狐悲之感,纷纷出言为图巴和蒙而克说情起来,扪心讲虽然土默特族和亦不剌族两度溃败,但是也不能将责任全都归于他们,真心讲起来,达延汗也有很大的责任。
虽然众头领纷纷为图巴和蒙尔克求情,但是这是达延汗一路上想出来的保住自己声威的办法,他岂肯轻易放弃?
达延汗怒声道:“本汗尽起四万骑兵,眼看就要冲散明军的大阵,俘虏大明的小皇帝,创不世之功,可是最终竟然坏在了这两人身上!”
“原本本汗可以击溃明军,活捉大明的小皇帝,可是最终本汗的大军损失了一万多骑,兵败而回!全都是因为两人坏了本汗的大事,本汗只是杀了他们两个,已经算是宽宏大量!”
“亲卫呢,还不快将他们两人推出帐去斩首示众!”说到最后达延汗朝着自己的亲卫怒喝道。
这些亲卫这才如蒙初醒一般,纷纷涌上前来将图巴和蒙尔克押住向大帐外拖去。这么多头领求情都没有用,图巴和蒙尔克彻底绝望了。
图巴破口大骂道:“巴图蒙克,你好大喜功,指挥不力致使草原各部损失惨重,竟然还有脸将罪过推在我们身上!”
“巴图蒙克,你无能狂妄,满都海哈屯为你的统一草原各部,早晚都会让你败光了!”蒙尔克亦破口大骂。
图巴和蒙尔克两人的骂声无异于两个巴掌打在了达延汗的脸上,让他极为难堪。
达延汗恼羞成怒道:“砍了!砍了!快把这两条疯狗拉下去砍了!”那些侍卫们听了吓得赶紧捂住了图巴和蒙尔克两人的嘴巴将他们拖了出去。
外面骂声不绝,但是很快两声惨呼传来,骂声戛然而止,大帐内的各部头领都知道,图巴和蒙尔克已经死了。
果不其然,很快达延汗的亲卫就捧着两颗首级走入了大帐,正是死不瞑目的巴图和蒙尔克。
达延汗看到这两颗首级心里有些快意,刚刚图巴和蒙尔克的骂声如同刀子一般刺进了他的心里。
达延汗环顾四周,众位头领的脸上都挂着一副沉重的表情,达延汗沉声道:“本汗知道此次出兵宣府各部族都损失了不少勇士,如今罪魁祸首已经伏诛,各部族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
“如今大明的大军如此厉害,我们更应该上下一心,才能防止被大明所趁。”
其实这些头领们现在也都明白了,大汗就是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在图巴和蒙尔克身上,完全把自己摘了出来。
达延汗扫视着众人,目光有些阴冷,这些头领们纷纷躬身齐声道:“谨遵大汗吩咐。”
无论他们现在有任何想法都不会表现出来,因为图巴和蒙尔克就是前车之鉴,他们此时必须要表现出绝对信服来。
达延汗见此脸色好看了不少,自己的杀鸡儆猴之策还是很管用的,事实上他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责任!他指挥的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就是土默特族和亦不剌族的骑兵没有截住宣府的骑兵,要不然他早就已经挟大胜之威俘获大明的小皇帝而回了。
事到如今,达延汗仍然不知道正德皇帝根本就没在宣府,在宣府的其实是张知节,要不然的话,达延汗估计得气的吐血。
这些头领们心情沉重的出了达延汗的大帐,接下来他们就该回各自的部落了。这些人心情是有些沉重的,这次随同大汗出兵不但没有任何的收获,还折进去了那么多骑兵,心中怎是心疼两字了得?
他们扪心自问若是大汗再次召集的话,他们还会如此踊跃的前来吗?他们心中都犹豫了起来,至少通过这次行动他们已经看出来了,达延汗比起满都海哈屯来说差的太远了。
如果不是满都海哈屯的辅助,达延汗根本就没法统一草原各部,如今满都海哈屯已经逝去了,但是所有的部落都还慑于满都海哈屯的威名,如今达延汗却带领四万骑兵败于大明之手。
蒙郭勒津部头领火筛仰头看了天,叹道:“草原上要变天了!”其余的头领纷纷抬头看天,天上晴空万里,但是他们都明白,草原很可能真的要变天了。
张知节并不知道达延汗的汗庭发生的事,也不知道草原上的部族头领们觉得草原上要变天了。张知节此时正有几分头疼,别的都还好说,唯独那一千俘虏让张知节有些头疼。
杀了吧有些于心不忍,毕竟杀俘不祥,关着吧浪费粮食,要敲诈吧这些人还不是一个部落的,没人通知不说也费事的很,而且草原上也穷的很,敲不出几两油水来。
张知节仔细的思考了一番之后,决定将他们放了,当然不是张知节好心好意,而是他另有谋划。
因为张知节知道花当时散播正德皇帝来到宣府的消息才引得达延汗起兵来犯宣府,估计到现在达延汗都还被蒙在鼓里。
花当老谋深算设计了这一出十分毒辣的计策,如果现在把正德皇帝根本就没有来到宣府的消息散播到草原上去的话会有什么效果?
若是草原上的人知道了他们的大汗被花当耍的团团转,被骗去了宣府打了一场败仗,草原人会怎么看他们的大汗?达延汗一定会威望大减吧!
若是达延汗知道了自己被花当当成猴耍了会是怎么样?肯定会恨花当入骨,恨不得喝其血食其肉吧?花当若是不想死的话,好像没有什么别的选择!
(本章完)
第1189章 筹谋、喜事
越想张知节的眼睛越亮,草原上多这一千人不多,少这一千人不少,若是将他们放回去的话,草原上似乎就热闹了很多。这些人分属很多个部族,他们会将消息带回草原的各个角落,搅得整个草原都不得安宁。
张知节立即派人将王崇、姜怀信等人找了来,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王崇和姜怀信听了大为赞赏,这个计谋确实出彩,将他们放了远比杀了他们更加划算,让他们去搅乱整个草原去吧。
张知节和王崇、姜怀信一起商议了一番,完善了这个计谋。准备让人假扮花当的人前来见张知节,这些鞑靼的俘虏正好撞破了内情,其实大明的小皇帝根本就不在宣府。
朵颜三卫在永宁城下惨败给了明军,于是被大明慑服。花当为了报朵颜三卫被鞑靼侵袭之仇,所以和大明的总督大人商量好的演一出戏,目的就是为了骗达延汗出兵宣府。
张知节和王崇、姜怀信仔细的合计了一番,确定整个过程没有漏洞之后,便开始实施起来。
一切都进行的极为顺利,“内情”顺利的泄露给了这些俘虏们,也让他们见到了所以花当派来的人。这些人果然都信了,被震惊的五荤六素,他们就是受到了达延汗俘虏大明小皇帝的鼓舞,才随着达延汗杀来了宣府。
结果这一切都是假的,睿智勇武的大汗其实被朵颜三卫的花当给骗了,来到大明的并不是小皇帝,而是大明的宣大总督。
这些人知道了这内情之后立即就信了,根本就没有起任何疑心,毕竟他们是俘虏,随时都有可能会死去的俘虏,谁会防备他们这些俘虏,欺骗他们这些俘虏呢?
这些人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原来一切都是假的,他们不远千里奔袭而来所为的都是假的,他们睿智的大汗被花当和大明的总督耍的团团转,至今都还蒙在鼓里。
此时的他们觉得自己真的是太不值了。就在他们相信了正在万念俱灰的时候,被告知要被押送着前去修缮长城。
还好没有被立即处死,虽然修筑长城肯定会极为辛苦,但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他们带着一丝庆幸之情被押送着出了宣府城。
他们不知道的是,大明的总督大人和巡抚、总兵就在城墙上看着他们。如果知道的话他们一定会感到受宠若惊的。
这些俘虏在宣府城内无论如何也逃不走的,要想顺利的让他们逃走,必须在野外才行,所以才有了将他们押送出去修缮长城这一说。为了让他们不起疑心的逃走,张知节也是费尽了心思。
不过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该等待好消息了,不过好消息可不止是这个,送往京城的捷报有回信了,具体的赏赐还没有下来,但是皇上的嘉奖的旨意已经下来了。
这次在宣府城下取得的大捷比永宁大捷还要轰动,因为这次的大捷实在是太显赫了。野战击溃了鞑靼的四万大军,斩首一万四千级。
即便是有了永宁大捷的前兆,让京里百官再次感叹了张知节的本事,当宣府大捷的奏报传到京里的时候,还是把整个京城都震惊了。这种大捷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或者说不敢想的,现在却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现在他们只有一个感觉,大明的盛世真的要来临了,国库丰足,百姓安居乐业,就连一直威慑边镇的鞑靼和朵颜三卫都被打的狼狈溃逃损失惨重。这不是盛世这是什么?
正德皇帝受到捷报之后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