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小侯爷-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动用骑兵,那些冲入阵中的骑兵就死了?怎么死的?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王崇疑惑道:“那些骑兵是怎么死的?莫非总督大人的军中还藏有长枪兵?”
廖三当即摇头道:“没有,总督大人的军中没有长枪兵!是火枪兵将冲入阵中的骑兵杀死了!”
“什么?!火枪兵?!”众人齐齐惊呼道,他们觉得十分不可思议,火枪兵被骑兵靠近了就只有被屠杀的份,怎么可能没有被骑兵杀散,反而将数百骑兵给杀死了?
廖三点头道:“是的,火枪兵!总督大人改进了火枪,制造的是什么燧发枪,这燧发枪十分厉害,都不用点火扣动扳机就能发射,而且射的远,威力大!更重要的是,这种燧发枪可以在前面装上刀尖,可以和长枪一样刺杀!”
一边说着,廖三还做了一个刺刀刺杀的动作。众人听到这里才总算是明白过来,为什么火枪兵竟然能杀死数百冲入阵中的骑兵。
明白过来之后,众人反而更是惊叹,竟然还有这样的火枪?!既能远程攻击,还能近战刺杀,真是鬼斧神工啊!
这种武器才是真正的利器啊!敌人在远处的时候就当做火器发射,当敌人冲到近前的时候就当做长枪刺杀,真的是太完美了!
廖三这才得意的接着说道:“只是这一次冲锋,朵颜三卫就扔下了两千多具尸体!不过不甘心的朵颜三卫首领又发动了第二次冲锋。”
“这次他们兵分两路,攻击军阵的两翼,但是有什么用呢?这次他们溃散的更快,扔下了一千多具尸体就溃散了!这次是真的是大败亏输,总督大人立即下令骑兵追击!”
“田将军带领我们一路狂追,朵颜三卫的六千骑兵仓皇溃逃,一路上根本就不敢回头,只可惜田将军只带着我们追击了二十余里斩杀了三百骑就折回了!”
廖三啰里啰嗦的终于将所有的经过都说了一边,大厅里一片寂静,大家都还沉浸在震惊之中。之前他们各种不看好总督大人领军迎战,总是担忧不已,没想到总督大人竟然带领大军取得了如此酣畅淋漓的一场大胜。
一切简直就像是做梦一般,竟然斩首四千骑,已经多少年没有出现过如此大胜了!姜怀信强抑制住心中的激动,问道:“我军折损如何?”
在姜怀信想来,朵颜三卫的数百骑兵冲入了阵中,虽然最终被杀死了,但是肯定给大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也许杀伤了四五千火枪兵!即便如此也是一场大胜,野外对战草原骑兵一比一的战损已经了不起的大捷了!
廖三听了激动道:“总督大人的火枪兵只折损了上千人,田将军带领骑兵追击也只折损了数十人。”
蒋怀信闻言彻底呆了,仅仅折损了上千人就斩杀了四千草原骑兵,这样太逆天了吧?大厅里更加寂静了,他们突然发现,对于总督大人真的不应该以常理揣测。
(本章完)
第1172章 燧发枪
永宁大捷的消息在宣府传的沸沸扬扬,现在将士们再提起总督大人语气中都带着一股发自心底的敬意。能够带领大军野战击溃朵颜三卫的万余骑兵,这是极为了不起的。
这位总督大人虽然年轻权重,却绝不是什么无知权贵,真的是一位名将。不过将士们对于永宁大捷到底杀了多少鞑子还是争议不断。
有的人深信大军在永宁城下杀了数千鞑子,有的人则表示那只是以讹传讹不足为信。不过总督大人带领大军在永宁城下大败朵颜三卫,将朵颜三卫侵边的骑兵赶回了草原,这是无须置疑的。
就在宣府城中议论纷纷的时候,张知节的大军在永宁休整之后已经开始回转宣府了。因为永宁城城小粮微最后还得从宣府调粮,况且朵颜三卫的骑兵已经退却了,就没有必要继续留在永宁城了。
而且张知节曾经带着一万支燧发枪来到宣府,只是当时因为急于奔赴永宁,所有还没来得及处置按一万支燧发枪。如今张知节带领的燧发枪火枪兵在永宁之战中大放异彩,正好到了使用他们的时候了。
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回了宣府,早有斥候来到了宣府,姜怀信、王崇也都知道了总督大人将会带领大军回返,消息已经在城中流传。
城墙上的守军见到大军之后瞬间激动了起来,姜怀信和王崇带领文武将官出城迎接。
“恭迎总督大人凯旋而归!”一众将官齐声行礼道。
“免礼,免礼。都是将士们用命。”张知节笑着下马道。
“总督大人于永宁城下斩首四千,重创朵颜三卫,实乃不世奇功!”姜怀信激动道。
张知节笑着摆手道:“算不上不世奇功,打败了朵颜三卫而已,鞑靼才是真正的老虎,秋防才刚刚开始,不能大意!”
和大家想象中的志得意满不同,他们并没有从总督大人的脸上看出任何得意的表情,总督大人反而显得十分谦逊和平静,甚至比他们还要平静。
姜怀信和王崇心里不禁暗暗佩服,总督大人如此年轻却有这么大的气度,就是他们自己扪心自问,都不见得能有这个气度。
大军入城,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火枪兵,火枪兵在这次大战中大放异彩,所以城墙上的将士都眼巴巴的瞅着火枪兵,瞅着他们背着的火枪。
听说那种火枪叫燧发枪,十分的厉害,还能和长枪一样用。不过这些城墙上的将士看了之后觉得很是诧异,这种火枪看起来十分奇特倒真像是新式火枪,只是并没有见到刀尖啊!
大军入城之后,众将齐聚总兵府中又是一番庆贺,庆贺过后,王崇这才有些艳羡道:“总督大人,听说这次神机营动用的是一种新式的火器,既能当火枪用,还能当长枪用,不知可是真的?”
张知节笑道:“是有这种新式的火器,叫燧发枪,比火绳枪还好射的远威力大,填装也更简单,也能近战,不过还是无法和长枪比!”
田世元笑道:“这种新式火枪就是总督大人发明的,十分的厉害,既能远程射击,还能近程拒马,一器两用,端是厉害!”
众将也都明白这种既能远程射击还能近程拒马的武器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不过他们心里艳羡不已的同时有些疑惑,因为没看到那种新式火器有刀尖。
张知节见到他们都是一脸好奇和艳羡的眼神,笑道:“想必你们对这种火器也好奇的紧,本督就带你们去看看这种新式的火器。”
到了校场,张知节吩咐调来了一队火枪兵,众将有些好奇的打量着这些火枪兵手中的火枪。张知节笑着接过了一支火枪,然后由接过了挂在腰间的刺刀。
张知节抽出刺刀,众将方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莫非这刀尖竟然是能够拆卸的?
张知节举了举手中的刺刀笑道:“说是刀尖,但是为了承担骑兵冲击的力道做的狭而厚,主要作战方式就是刺,所以本督就称为刺刀!战时可以装在卡座,平时可以取下来。”
说罢张知节演示了一番,十分简单就将刺刀卡在了卡座上,不过取下来的时候就要麻烦一些,不过这并不打紧,取刺刀的时候说明战事已经结束了,不用争分夺秒了。
经过张知节的这一番演示,众将忍不住都赞叹起来,姜怀信赞道:“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真是巧夺天工的设想,既能取下来防止误伤,又能装上去御敌。”
王崇沉吟道:“大人,这种卡座和刺刀能支撑的住骑兵的冲击吗?”
张知节笑道:“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卡座,可是颇费了一番功夫!在京里试验的时候就能承受的住骑兵的冲击力道,而在永宁城下也印证了。”
这些将领都是边军的老人了,自然都是识货的,纷纷赞叹起来。张知节接下来又演示了这种燧发枪的使用,这些将领们才发现,原来这种新式的火枪果然不用点火。
射的更远,威力更大,填装更简单,最重要的时候还能装上刺刀近战,这简直是最理想的兵器。所有的将领望着燧发枪的目光十分火热。
眼看京营已经装备了这么多燧发枪了,也该轮到他们边军了吧?想到总督大人手中还掌着军器局,王崇终究压不住心中的渴望,在众将的期盼中厚着脸皮开口道:“总督大人,咱们宣府每年都要经受鞑子的侵边,秋防一直都十分紧张,将士们十分不易啊!”
张知节似笑非笑道:“军中汉子性格爽直有话就直说,别吞吞吐吐的!”
王崇脸色微红,涎着脸笑道:“总督大人,您看是不是也给咱们宣府装配燧发枪,咱们也好跟着大人打鞑子!”其余的将领听了全都点头如捣蒜,一脸期待之色的看着张知节。
张知节笑道:“这样啊,其实这次本督总督宣府大同军务,不只带了两万京营将士,还带了一万支燧发枪!”
(本章完)
第1173章 大宁
包括王崇在内的众将对这一万支燧发枪都充满了热情,燧发枪名声也在宣府城中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城内守军的艳羡。
关于永宁之战的内情早就已经在城内传开了,燧发枪大发神威,两度击溃了朵颜三卫的冲锋,最终将朵颜三卫打的狼狈而逃。如今城里的将士们已经没有人质疑斩首四千的战绩了,谁若不信的话可以去数首级!
所以最近关于这燧发枪传的就神乎其神,现在很多人看到火枪兵背着燧发枪走过去,就眼巴巴的看着人家背上的燧发枪和腰间的刺刀,艳羡的很。
不只是城内的将士们艳羡,其他七路的守将也一样艳羡,如今朵颜三卫已经被赶回了草原,秋防也暂时没有那么紧张了,所以七路的镇守参将不约而同的留下副将镇守,自己却带着亲兵跑来了宣府。
永宁大捷的消息他们早就就知道了,也听说了神乎其神的燧发枪,生怕落于人后,所以都火急火燎的来了。
美其名曰前来拜见总督大人,其实内心对燧发枪都火热着呢!不过他们终究会空欢喜一场,因为张知节有自己的打算。
虽然燧发枪比之火绳枪要先进,但是若只是用于镇守城池的话,其实先进的有限,因为燧发枪最大的闪光点就是提高了明军近战的实力。
而且燧发枪要想发挥他应有的效用必须要集中起来使用。所以张知节并没有将燧发枪分发到各路的心思,而是准备从宣城和各路抽掉一万精兵装配燧发枪。
对于总督大人的决断,将领们还是信服的。不要以为有了燧发枪就能轻而易举的大败朵颜三卫的骑兵,他们也不会因为燧发枪就忽视了总督大人的能力。
战场上如何因地制宜的摆阵才能发挥出燧发枪的最大的威力,如何临阵调度,这都是关系着战斗成败的很大因素。
而且对于总督大人的练兵他们也是十分敬佩的,骑兵冲锋的气势压迫能轻易的击溃人的意志,要在骑兵的冲锋下保持阵型的稳固并不容易。
更何况在骑兵冲入了阵中大军的阵型竟然都没有骚动溃散,即便是边军的精锐之师也不见得能做到,反正他们自己是没有任何信心的。
捷报送往京师之后,张知节就开始在宣府热火朝天的练兵,如今张知节这个总督彻底在宣府树立了威信,所谓令行禁止莫不如是。
宣府热火朝天喜气洋洋,但是大宁城就不是这样的情景了。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是边塞巨镇,曾是宁王藩地如今已经弃与朵颜三卫。
把儿孙一路溃逃回到了大宁城,虽然心里既不情愿回到大宁,但是大宁就在那里。把儿孙回头看看垂头丧气损兵折将的大军,心里头就一阵恐慌。
前往大明掠边的大军回来了,但是不同往年欢天喜地的景象,人们都十分的惊愕和悲伤。没有大包小包的物资财货,反而折损了那么多人马。
怎么会这样?大军此去大明掠边人们只是猜测获得财货多少,却从未有人会猜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因为大明已经不是永乐年间的大明了,大明已经没落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掠夺而别无他法。
可是为什么这一次会损兵折将呢?这些人怎么也想不明白。就是花当也想不明白,自从他派儿子带兵掠边之后,他并没有担忧。但是却突然听到儿子大败而回的消息。
花当闻言大惊失色,待见到大军损失如此惨重之后,顿时感到一阵阵晕厥,急怒攻心道:“孽子!我要杀了你!”当下就拔刀就要向把儿孙劈去。
把儿孙满脸涨红,一脸的羞愧之色甚至连躲都没有躲!这一路上他确实觉得羞愧难言,无法面对部落里的父老。
不过花当的盛怒之举还是被身边的人拦下了,面对众人的劝说,花当怒声道:“都别拦我,我要杀了这个孽子!万无一失的领兵掠边都能给部落带来如此惨重的损失,如此无能之人,还要他何用!”
虽然花当如此说,但是把儿孙毕竟是都督最看重的儿子,众人不能眼睁睁看着花当盛怒之下杀了把儿孙。
花当重重的哼了一声,骂道:“蠢货,就是头猪领着骑兵掠边也不至于经历如此惨败!你给我好好说清楚到底都干了什么?”
众人回到了大帐,花当在主位上坐下了,怒道:“把儿孙,你个蠢货不会是带着大军攻打宣府城了吧?”
把儿孙闻言辩解道:“阿爸,我就是再蠢也不会带兵攻打宣府城!”
花当听了颔首,他最怕的就是把儿孙初次领兵心高气傲,不知天高地厚的带兵攻打宣府城。虽然他们草原骑兵来去如风,常常侵边,但是要说攻下大明的城池,那是不可能的。
花当脸色阴沉道:“那你倒是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四千骑兵是怎么损失的?”
把儿孙顿时一五一十的说了起来,大帐里的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听到后来的大帐里的人脸色俱都变了,但是也并没有出言打断。
一直到把儿孙说完了,大帐里仍然一片寂静,花当脸色阴沉道:“把儿孙,你不会是出言哄骗吧?如是敢虚言哄骗,即便你是我儿子,我也要砍了你!”
把儿孙沉声道:“我怎么敢哄骗阿爸?并无一句假话,随行的那么多人,阿爸尽可问去!”
此时的大帐内还有随把儿孙一同出战的千夫长,也有些羞惭的出言肯定了把儿孙的叙述。
但是花当的脸色更加阴沉了,把儿孙此次带领大军侵边有什么错漏吗?没有!虽然把儿孙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也没有什么错漏。
但是他们却损失了四千骑兵,花当的心中简直在滴血,皱眉道:“真是奇怪,明军一向是躲在城池中当缩头乌龟,怎么会突然敢于出城野战?”
其实更让花当感到难以置信的是,明军不但敢出城野战,而且竟然战力如此之强。
(本章完)
第1174章 老谋深算
面对花当的问话,把儿孙沉声道:“阿爸,我也曾考虑过这个问题,明军一向胆小如鼠,只会躲在城池中当缩头乌龟,怎么会突然出城迎战?”
“而且这次战斗,明军的火器十分犀利,不论是火炮还是火铳都十分犀利,特别是火铳,连绵不绝威力奇大,咱们的骑兵根本就冲不到跟前!”
“最让人疑惑的是,格尔特明明都已经冲进了敌阵之中,明军的大阵竟然依然岿然不动,格尔特的数百骑兵竟然转眼之间就全军覆没了!”
花当脸色阴沉的听着,若不是把儿孙是自己的儿子,而且其余的千夫长说的也大差不离,他是怎么也不会相信的。
即便是如此,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花当皱眉道:“你有什么发现吗?难不成大明还能招呼来天兵天将不成?”
把儿孙摇头道:“我也没什么发现,不过,我却有一个猜测!”
花当脸色阴沉道:“说!”
把儿孙沉声道:“很可能是大明的小皇帝来到了宣府!大明的小皇帝一向胡作非为,而且也曾经御驾亲征平定过叛乱。咱们常年和边军打交道,边军根本就不可能有如此的精锐的大军!”
“而除了边军就唯有京营了,所以很可能就是大明的小皇帝来到了宣府,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大军迎战了!”
大帐里一阵窃窃私语,众人都是觉得把儿孙分析的不是没有道理。
花当听到这话之后,也觉得把儿孙说的未尝不是没有道理。如果大明的小皇帝在宣府的话,倒是一件好事。
当年瓦剌最风光的事就是活捉了明人的皇帝,也先甚至借此一统草原。哪怕如今瓦剌败落了,也先的名声依然在草原上传扬。
如今鞑靼兴起,满都海皇后逝去,达延汗要重振黄金家族的声威,摆脱满都海皇后的影响,若是得知明朝的小皇帝就在宣府的话会怎么样。
达延汗一定会尽起大军前来侵边的,到时候大明一定会和鞑靼爆发一场大战的。大明的那支大军如此厉害,和鞑靼大战一场一定会两败俱伤。如今朵颜三卫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最终鞑靼和大明无论是谁胜谁败,他都能得到好处。
就算是鞑靼赢了肯定也是惨胜,到时候朵颜三卫就可以不用担忧鞑靼的侵袭了,而且可以尽情的掠边恢复实力。
如果大明赢了,鞑靼惨败的话,那大不了了他就上个请罪的奏章依附大明,大明的皇帝最是好面子,到时候肯定不会怪罪的。而他则可以趁着鞑靼势微的时候争夺牧场,发展势力!
想到这里,花当立即点头,十分肯定道:“不错,应该就是大明的小皇帝来到了宣府!”
“都督,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大,是不是派人暗中查探一番?”
花当摆手道:“不必了,如今我们部落受损严重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在此之前,我就隐隐约约收到过消息,只是一直将信将疑,没想到大明的小皇帝竟然真的来到了宣府!”
众人闻言也不再怀疑,既然明朝的小皇帝来了,那一定是带着大明最精锐的大军,把儿孙带大军能有此败也不算冤枉。
众人纷纷散去,把儿孙上前道:“阿爸,既然明朝小皇帝来到了宣府,那咱们。。。。。。”
花当皱着眉头道:“怎么?你还有什么想法?就算是明朝的小皇帝来到了宣府又如何?你带领一万骑兵野战都打不赢,难道还能打下宣府来?”
把儿孙闻言有些羞愧又有些不甘,花当沉声叹道:“把儿孙,这次你领兵掠边,虽然没有犯什么大错,但是终究是失败了,给部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把儿孙闻言羞愧的讷讷道:“阿爸,我也没想到会遇上大明的小皇帝带领的精兵,所以有些大意了。”
花当摇头道:“大明的小皇帝是不是真来了宣府还不一定呢!不过,这支大军战力如此强大,倒是得派人查探一下!”
把儿孙听了目瞪口呆道:“阿爸?你不是也说是大明的小皇帝来了吗?难不成是假的?”
花当听了冷笑道:“废话,当然是假的!要不然怎么给你善后?”
把儿孙听了讷讷道:“这,这也瞒不了多久吧?到时候阿爸你怎么圆回来?”
花当听了冷笑道:“我说一定是大明的小皇帝来了吗?我只是说隐隐约约听到!”
把儿孙期期艾艾道:“阿爸,咱们总得打听清楚,如果不是大明的小皇帝来了,咱们终究也瞒不了多久,如果是大明的小皇帝来了,那咱们就这样看着终究不甘心啊!”
花当摇头道:“即便真是大明的小皇帝来了,咱们也得就这样看着,你这次损失了四千骑,咱们虽算不上元气大伤也算是伤筋动骨了!动弹不得啊!”
“所以,一定咬定是大明的小皇帝来了,连你都对大明的小皇帝动心,更何论别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才是好办法!”
把儿孙闻言惊讶道:“别人?谁?”把儿孙听了略一思索惊道:“达延汗?”
花当冷哼道:“总算还没有蠢到家!”
把儿孙听了虽然略微有些脸红,但是却十分兴奋,搓了搓手道:“阿爸真是英明!达延汗一定会对大明的小皇帝感兴趣的,肯定会带领大军侵边,大明的那支大军也不是好相与的,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到时候就是咱们捡便宜的时候了!”
花当听了目光也变得深邃起来,嘱咐道:“你口风一定咬紧了,就是大明的小皇帝来到了,别说漏了嘴!”
把儿孙点头保证道:“阿爸放心,我省的!那些跟着我的千夫长也都相信了是大明的小皇帝来到宣府了!这事儿准成的!”
花当确实老谋深算,只是三言两语就勾勒出来了一个大大的阴谋。原本部落的人就对此次大军出动掠边却大败而回十分关切,很快关于大明的小皇帝亲率精锐之师来到了宣府的消息就在大宁城中传的沸沸扬扬。
(本章完)
第1175章 渴望
消息不止是在大宁城里传播,而且以惊人的速度在整个部落里传播。草原上的部落之间关系千丝万缕,消息很快就不仅限于在朵颜三卫流传,而是在整个草原上流传。
察哈尔部,一个侍卫匆匆的走进了大帐。这时后帐里正玉体横陈,达延汗巴图蒙克旁边的玉人还晨睡未醒。
玉体横陈的是达延汗的新哈屯古实哈屯,自从满都海逝去之后,巴图蒙克遇到了年轻貌美倾国倾城的少女古实,巴图蒙克一下子就迷醉了。
他对满都海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满都海诚然曾经是草原上的一颗明珠,但是他们毕竟相差了整整二十五岁。满都海下嫁给他的时候,他才六岁,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儿,因此成为了大汗。
但是他那时候并不通人事,只知道自己成为了草原的大汗,只知道自己不用再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了。满都海精心的照顾她,背着他征战草原。
那时候的满都海仍然风韵犹存却大权在握,是草原上人人敬仰的哈屯,他是大汗,却只是一个孩子。
十一岁的那一天夜里,他第一次有些好奇的摸着满都海的饱满,满都海却笑了起来,有些感慨的笑道:“我们的大汗长大了!”
达延汗永远忘不了那一晚,他在满都海的教导下爬上了她的身子,也是那一晚他才明白,原来这才是哈屯的意义。
从此他每天夜里都迷醉在满都海的身子上,满都海为他生下了七个儿子,为他统一了草原,让黄金家族的荣光重新布满了草原。
他对于满都海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敬畏,依赖,他也曾迷恋过满都海的身子,却绝不是爱情。
他因满都海而登上大汗之位,因满都海而统一了蒙古草原,所以他对满都海充满了依赖。但是他却不是真正的草原之主,因为还有满都海,所以他对满都海充满了敬畏。
也许正因为是依赖和敬畏才让他热衷于在满都海身上驰骋,也许只有在夜里他才能感受自己大汗的尊严,他才能,在满都海之上!
虽然满都海是强势的,但是却也并非把他当做是一个傀儡,而是真的把他当做自己的丈夫,当做大汗,只不过,总是觉得他长不大。
所以巴图蒙克对满都海的感情是复杂的,满都海逝去之后他也曾经伤心过,但是他却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很快他就尝到了权势的滋味。
但是他始终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直到他遇到了另一颗草原上的明珠,古实。年轻貌美,倾国倾城,他终于明白了满都海之外的滋味,古实才真正让他沉迷,因为满都海终究比他大了二十五岁。
也许满都海年轻的时候就如同古实一般,只是可惜他不曾拥有过。不过如今他却拥有了一切,无上的权柄,年轻美丽的哈屯,他终于成为了真正的大汗,成为了草原之主。
不过他在享受这一切的时候却还是有些不满足,因为在所有人眼里这一切都是满都海带来的。就连自己心里都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需要证明自己!
他需要证明自己也是一位雄主,即便是没有满都海,他一样有能力统一草原。为了证明自己,所以常常带着骑兵掠边,他带兵侵掠朵颜三卫,朵颜三卫敢怒不敢言。
这一切都让达延汗有些满足,但是这些却都还不够。昨夜在古实的身上一阵雄风,古实被他征伐的疲乏之极至今未醒,这让达延汗悠然而生出一股满足感。
满都海就不会有这般怯弱的时候,达延汗起身之后满足感稍稍减弱了不少,作为草原雄主他要征伐的绝不能仅限于女人。
可是已经没有强大的部落让他征伐了,他们都已经臣服了,唯有大明!达延汗一边向前帐走去,一边思考,是时候该去大明掠边了。
“大汗!”侍卫躬身行礼道,不过脸上却流露出激动的神色。
“有什么事?”达延汗问道。
“大汗,有一个隐秘的消息从兀良哈流传了出来!”侍卫恭敬道。
“哦?花当是要兴兵复仇吗?”达延汗流露出一丝热切的目光。
侍卫恭敬道:“花当怎么敢向大汗挥舞弯刀,大汗,听说兀良哈部兴兵万骑前往大明侵边,却在永宁城下遭遇了惨败!”
达延汗闻言怔了怔,嗤笑道:“花当是愚蠢的攻打明人的城池了吗?没想到花当竟然有这么愚蠢的时候!”
侍卫听了解释道:“大汗,带兵的不是花当,而是他最爱的儿子把儿孙,把儿孙带着万余骑兵掠边,在永宁城下被大明的大军野战击败了,狼狈逃回了草原!”
达延汗闻言彻底愣了,不可置信道:“你确定不是攻城受挫,而是野战失利?”
侍卫肯定道:“大汗,不会错的,这已经在兀良哈的部落里传开了,确实是野战失利!”
达延汗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笑道:“花当也是草原上英雄,没想到竟然生下了这么草包的儿子!兀良哈总有一天会葬送在他的愚蠢的儿子手里!”
侍卫立即奉承道:“兀良哈一定会被大汗征服的!”
达延汗闻言心中大为畅快,他早有此意,虽然兀良哈已经倒向了他,但是那只是名义上的,并非是真正的臣服于他。
他虽然侵袭兀良哈,但是兀良哈毕竟是大明册封的朵颜三卫,所以不能威逼太过让兀良哈投靠了大明,否则大明扶植兀良哈就会给草原埋下隐患。
所以达延汗心中未尝没有遗憾,惋惜道:“兀良哈的骑兵也是草原上的翘楚,没想到竟然还在野战之中败给了大明的缩头乌龟!”
“大汗,并非如此,据说之所以此次兀良哈部兵败,是因为遇到的并不是边军,而是大明最精锐的大军,京营三大营!”侍卫解释道。
“京营?京营怎么会跑来了宣府?”达延汗不解道。
“据说是因为大明的小皇帝来到了宣府,所以带来了大明最精锐的大军!兀良哈部就是败在了小皇帝的手上!”
满都海初嫁蒙古大汗满都鲁,满都鲁无嗣,当时黄金家族的嫡系后裔只有巴图蒙克,辈分是巴图孟可曾叔祖母的满都海带着满都鲁的部落下嫁给了孤儿巴图孟可。
那一年巴图孟可六岁,满都海三十一岁,巴图孟可由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儿一跃成为了蒙古大汗。两人的功绩且不去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