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小侯爷-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缸的缸沿不宽,少女坐于沿上要维持平衡,双腿尤其要夹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重门叠户!”
  这下不只是张知节傻眼了,就连王崇都傻眼了,没想到这其中竟是如此复杂。张知节叹道:“这是何人想出的这等奇思妙想!”
  王崇听了纳罕道:“原来重门叠户竟是这么来的,就是不知道这重门叠户究竟是何等滋味,竟是如此盛名!”
  姜怀信摸着山羊胡子笑道:“虽不能用词形容其滋味之万一,倒也可借几句诗引来一用。”
  “这重门叠户多为三重,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此第一重曰:别有洞天;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第二重曰:渐入佳境;云无心兮出岫,鸟倦飞而知返,此第三重曰:极乐深处。”
  听到这里张知节当着那是叹服不已,原本他以为这边镇的将领才是荤人,没想到竟然看走了眼,看起来古板的巡抚姜怀信才是老油条,不仅见多识广躬行此事,还能追本溯源吟的好诗!
  张知节赞叹道:“姜大人真是好诗,当浮一大白,今天真是长见识了!”
  王崇亦是举杯道:“总督大人说的是,确实当浮一大白,我老王今天也是长见识了!我们只是长见识了,总督大人总要总督大同军务,倒是正好辨一辨姜大人说的是真是假!”
  张知节也不矫情,笑道:“到时本督去大同是要一品这大同婆娘的妙处方不虚此行!”
  姜怀信哈哈笑道:“总督大人放心,必不会让大人失望,就怕大人会在大同流连忘返。”
  酒酣耳热,气氛热烈,但是侍立在那里的一叶和紫衣忍不住都微微撅起了嘴巴有些面红耳热,这大厅里到处都是荤段子,没想到张知节竟然还听的津津有味,不只是津津有味还同样说的唾沫横飞。
  虽然气氛热烈,但是这些将领们并无一人醉眼朦胧,一来呢是这些塞北的汉子们能喝,二呢是他们自己也节制,总督大人刚来谁也摸不上脾性,谁敢喝的酩酊大醉?
  所以酒宴虽然热闹,但是也没有进行到很晚,况且张知节也担心防务,生怕夜深喝酒误事,所以酒到浓处张知节略说了几句,敬了大伙儿一杯酒就吩咐散了。
  出了风华小筑,张知节在姜怀信等人的恭送下上了马,这时一辆小巧的马车从风华小筑的侧门驶了出来。
  王崇看了一眼马车笑道:“大人,虽然宣府没有大同婆娘这等佳丽,但是也有姿色不俗的佳人,没有熊掌,只能请大人将就鱼肉了!”
  张知节摆手道:“王将军这是何意?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姜怀信笑道:“总督大人,都说塞外苦寒,这绝非虚言,不可小视!若无软玉温香暖床,当真是苦寒难眠,这也是为大人着想,为秋防着想!只有大人休息的好,养精蓄锐才能带领将士们更好的抵御鞑靼!”
  带着佳人回去养精蓄锐倒真是个好想法,张知节再次摆手强调道:“不必如此。”
  这下姜怀信和王崇也都看出总督大人的坚持来了,便没有再多言,将马车留下就恭送张知节带着亲卫去远了。
  总督大人离开了,风华小筑的将领们也都三三两两的散去了,夜里寒气重,塞外苦寒绝非虚言。
  王崇骑着战马带着亲卫赶回总兵府,其实这一路上王崇都在沉思,因为他摸不透这位年轻的总督大人到底是和心思。
  要说总督大人铁面无私倒也不至于,因为在酒宴上总督大人并未端着架子而是十分的平易近人。但是总督大人最后却拒绝了风华小筑的佳丽,这就让王崇拿不准了。
  宣府秋风一起夜里就十分寒冷,总督大人应当也感受到了才是,这时节被窝里有个软玉温香的佳人才是顶顶的享受。要不怎么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说法呢!
  总督大人也应当明白才是,但是却又将风华小筑的佳丽拒绝了,这就让王崇感到耐人寻味了。说句实话,这边镇上下就没个干净的,最重要的是每年的秋防鞑靼犯边发给朝廷的战报都是有水分的!
  只要鞑靼没有攻破重要的城池堡垒,这奏章也没人去追究去。但是如今却偏偏来了个总督大人,而且是高高在上意气风发的年轻总督。
  唉,真是头疼啊!没想到总督大人竟然将风华小筑的佳人拒绝了,王崇吩咐道:“吩咐下去,今年的上好的皮货都给劳资留着!”
  (本章完)


第1154章 点将
  一路上一叶和紫衣都嘟着嘴,嘴上都快能挂着油壶了。不过她们一路上并未多言,毕竟还有一众亲卫在场。
  入了大门进了内院,房内温暖如春进去就感到浑身舒泰,吹了一路子西北风进了屋就跟泡了温泉似的。一叶和紫衣忙着泡茶,倒热水给张知节擦脸。
  张知节看着捧茶而来的一叶还是嘟着嘴,没接茶而是勾了勾勾她光洁细腻的下巴,笑道:“你瞧瞧你这小嘴!都快努到鼻子上了!”
  一叶嗔道:“快喝口茶醒醒酒吧,瞧你们一晚上都说了些什么,满口荤段子,都还是朝廷大员呢,跟下九流的江湖人似的!”
  张知节笑道:“军中的汉子就好这口,我这也是入乡随俗嘛!”
  紫衣拧着手巾啐道:“那些军汉说荤话也就罢了,那宣府巡抚乃是圣人门生、进士及第,没想到竟然是个老不修,比那军汉还要下流不堪,什么大同婆娘、重门叠户羞煞人也!”
  张知节听了笑道:“嘿,这你就不懂了,这些军汉是流于表面,那读书人是内里闷骚,这就好比窑子和青楼。”
  一叶闻言啐道:“你也越说越没谱了,才来了一天就跟他们学坏了!”
  张知节摇头道:“这有什么,孔老夫子都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既然圣人都这么说了,可见是金科玉律!”
  一边说着,一边喝了几口醒酒茶将茶递给了一叶,紫衣上拿着热毛巾来给张知节擦脸。张知节说完之后自然而然的就将两手伸进了紫衣的衣襟里了。
  紫衣忙着给张知节擦脸所以动也没动,脸红嗔道:“越来越没正形了!”
  张知节嘿嘿笑道:“圣人不是说了吗,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如今饮食一过,自然就该轮到男女了。我这也是遵循圣人教诲!”
  一叶听了嘟嘴道:“你还是去寻那重门叠户的大同婆娘吧,我们又不是从小坐缸长大的。”
  张知节笑道:“听他们胡扯呢,不过就是听个乐子罢了,谁还当真了!”
  一叶听了诧异道:“真的?你不是也总督着大同吗?你总督大同真的没有找大同婆娘的意思?”
  虽然确实是被姜怀信那老不修说的心向往之,但是张知节还是义正词严道:“那是当然,本督总督宣大是为了秋防,是为了抵御鞑靼的掠边!”
  义正词严的说完的之后,张知节看了看夜色,笑道:“时间不早了,咱们也该歇了,明天还要点将呢!”
  紫衣给张知节收拾利落了,打掉了张知节的手,笑道:“一叶今天可是吃醋了,你可得好好哄哄才是!”
  张知节听了郑重道:“这塞外苦寒,夜里寒气重,咱们得在一起取暖才是!”
  紫衣和一叶听了不由小嘴微张,张知节义正词严道:“总之,谁都不许走,你们想冻死我啊?”
  诚然外面确实很冷,但是房间里可是温暖如春,你能冷到哪里去?紫衣和一叶红着脸有些哭笑不得。
  张知节可不管这些,两步上前将紫衣揽入怀里,然后又上前将有些呆的一叶揽入了怀里,拥着两女向炕前走去。
  宣府的将士以为总督大人会孤枕难眠,岂不知总督大人夜里软玉温香自在着呢!
  天刚刚蒙蒙亮,紫衣就醒了过来,张知节和一叶还睡的正香。掰开张知节的手,撑起身子拉开了帐子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再看看还在熟睡的张知节,忍不住咕哝道:“让你折腾,到现在都还睡的熟!”
  起身悉悉索索的穿了衣裙,又将昨夜的衣裳收拾了,给张知节找出来了今天要穿的衣裳,这才来到窗前看到还在熟睡的两人无奈叫道:“大懒猪,小懒猪该起来了!”
  一叶醒了过来支起了雪白了身子,锦被半掩着,春光若隐若现,好一副睡美人的景象。张知节翻了个身准备接着睡,身手习惯的一摸,软玉温香不在,这才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紫衣脸色微红的笑道:“该起了,让你早些睡你非不听!”
  张知节也很无奈啊,昨夜听了那么多荤段子,回来抱着两个大美人要是能早些歇了才怪呢!张知节赖在床上,叹道:“好想睡到日高起啊!”
  紫衣抿嘴笑道:“今天不点将了?”
  张知节悲愤道:“点!怎么能不点?”
  一叶拥着锦被娇声道:“好姐姐,帮我把衣裙找出来呗?”
  紫衣笑道:“自己找去,时候不早了,我去催热水去!你赶紧伺候着这位祖宗起来吧,莫要误了点卯的时辰!”
  紫衣说罢转过屏风出了内室,一叶只好嘟着嘴光着身子起来找衣裳,张知节这时清醒了,看着房间内活色生香的这一幕有些心痒,没办法,原本晨起就阳气重,睡火炕又比较燥热。不过这终究不比京里闲暇,张知节还是认命的起来了。
  不得不说在这苦寒之地大清早的起来出门真的需要毅力,出了院子一片萧瑟,一阵西北风吹来,和房间里的温暖如春活色生香当真是天差地别。
  校场之中,宣城的将领已经齐聚一堂,张知节带着亲卫直奔校场而来。顾不得宣府校场的壮观,张知节直奔大厅而去。
  总督大人第一次聚将,这些将领们来的十分齐整,而且来的很早,谁也没有敢偷懒,更没人敢蔑视新任的总督大人。
  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大堂内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张知节目不斜视进了大堂直奔主将之位,撩了一下织金坐蟒袍当仁不让的坐了下来。
  众将齐齐抱拳轰然道:“参见总督大人!”
  张知节淡淡道:“免礼!”
  堂下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惟独张知节最是年轻,却坐在高高在上的主将之位之上,巡抚姜怀信和总兵王崇也是分座下首两边。
  张知节虽是年轻,却完全镇得住,堂下众将也都服帖。巡抚姜怀信起身拱手道:“总督大人,除分守七路的参将、副参将和当值的将领,其余将领俱已到齐,请总督大人训示!”


第1155章 论战
  众将都肃然而立,张知节十分满意,至少现在的边军还没有烂的厉害。张知节沉声问道:“宣府镇所辖兵马额数如何?”
  巡抚姜怀信沉声道:“回大人,宣镇原额马步官军十五万一千四百五十二员,除年节逃故外,实在官军九万五千三百四十员。原额马五万五千二百七十四匹,除节年例失外,实在马三万六千四百匹!”
  张知节闻言皱了皱眉头,觉得有些少了。不过如今已经开始秋防了,朵颜三卫已经侵边在即,就连鞑靼也很可能会来侵边,现在绝对不是整治的时候。
  所以张知节只是皱了皱眉头,沉声道:“如今四海升平,国力日增,国库丰盈,百姓安居乐业,乃皇上文治武功,开创盛世之际。”
  “惟独边镇,鞑靼年年犯边,侵略百姓,皇上甚为忧虑,所以命本督总督宣大军务。本督此前并未来过宣大,对边镇亦是道听途说居多,此来亦是诚惶诚恐!”
  “然,自此也能看出皇上对于边镇战事的重视,还望诸位将官能恪尽职守,忠勇为国,以解圣忧!”
  王崇听了带头抱拳道:“遵总督大人教诲!”后面众将也轰然应诺。
  张知节摆手道:“如今朵颜三卫侵边在即,不知道姜大人和王将军可以应敌之策?”
  王崇和姜怀信听了对视一眼,最终还是王崇开口道:“回总督大人,自从收到朵颜三卫即将侵边的消息之后,末将和姜大人就检验军械,巩固城防。”
  “不断派出探马探查敌情,各路参将俱已做好迎敌的准备,力保不失一城一堡,宣城内的大军除已做好守城的准备之外,也已做好驰援的准备!”
  张知节静静的听着王崇讲完,其实已经明白了王崇的意思,这些朵颜三卫前来侵边,宣府的职责就是守城,保证城池和堡垒不失。只要这些鞑子不过分,让他们抢一阵走了就完事。
  虽然张知节知道以边镇的兵力迎战草原上的骑兵有些吃亏,但是还是有些不爽。不过张知节并未当着众将的面直言什么,毕竟他也只是刚刚来到宣府,不想直接就打巡抚和总兵的脸。
  所以张知节对于王崇话不置可否,并没有出言赞同,而是话风一转开始勉励将士,如今朝廷富足,只要众将秋防有功,皇上定不吝封赏。
  待众将散去之后,只留下了巡抚姜怀信、总兵王崇和副总兵田世元,其实这时的他们其实心中是有一点的忐忑的,因为他们已近敏锐的觉察到了总督大人心有不悦。
  就是从王崇说了应对的方略之后总督大人才不悦的,其实他们心中是十分叫屈的,因为以前都是这么处置的。
  宣府镇原额马步官军十五万,实在官军只有九万五千,而且这九万五千官军并非都是可战之兵。战马的情况这是这样。
  而且除驻守宣府之外还要分兵驻守七路,真要迎战草原上的骑兵很为难,最重要的是风险太大!打赢了虽然有封赏,但是打是大败了说不得就罢官抄家。相对而言还是打败了的可能性大,所以谁愿意去冒险赌博呢?
  只剩下了姜怀信、王崇和田世元,张知节就直接敞开了问道:“你们的策略就是被动防御吗?只要保得城池不失就可以了?那城池之外的百姓呢?”
  他们最担忧的事发生了,他们心中最怕的就是新任总督大人好高骛远,打鞑靼并没有那么容易,当年土木之变的惨剧让人生畏。
  姜怀信沉吟道:“总督大人,并非是下官等畏战,实在是鞑靼兵锋强盛,宣府兵微将寡,要镇守漫长的防线,很难集中所以兵力对抗鞑靼。”
  “总督大人,虽然蒙古已经没了当年大元的强盛,但是蒙古铁骑绝对不能小觑,要想对抗蒙古铁骑,必须要集中绝对的优势兵力,就算如此胜负也在两可之间!”
  “倘若万一战败,那宣府被迫,鞑靼的兵锋必将直抵京城,这可是谁都承担不起的大罪!”
  王崇和田世元在一边不停的点头,急声道:“大人,鞑靼兵锋强盛,务必要三思啊,固守为上!”
  张知节听了并没有因此动容,反问道:“你们可知皇上为何突然要本督总督宣大军务粮饷?”
  几人听了俱都摇头,张知节沉吟道:“如今天下富足,国库丰盈,实乃百年未见之盛世。更有水师扬威海上,吕宋、满剌加并入大明,这一切都让皇上十分欣慰,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偏偏每年都有鞑靼侵边,这让脸上无光!”
  “特别是这次,鞑靼抢掠了朵颜三卫,朵颜三卫大怒之下不敢出兵鞑靼,反而将怒火转向了大明。皇上知道了觉得十分羞愤,引为奇耻大辱!”
  “所以皇上名本督总督宣大军务,不止如此还增调了两万京营,皇上如此大动干戈,你们觉得皇上想要的结果就是和往年一样任由这些蛮夷掠夺一番从容退去?”
  张知节的这一番话让他们三人彻底沉默了,他们听张知节这么一说也明白过来了。原来皇上文治武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偏偏只有边镇不宁,偏偏出了朵颜三卫这档子事,皇上这是面上无光恼羞成怒了!
  张知节淡淡道:“你们明白了本督的意思吗?无论如何,这次和以前一样固守是不行的,没法儿和皇上交代!当然了,你们若是觉得能和皇上交代过去,那就当本督什么都没说!”
  三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嘴里发苦,张知节这个堂堂总督是皇上最信重的人,都没法和皇上交代,他们能交代过去个屁啊!
  姜怀信深深的吸一口气道:“既然如此,打肯定是一定要打的!问题是如何打?这个必须要从长计议!”
  王崇咬牙道:“正面迎战变数太大,最好的方法是等朵颜三卫的骑兵回返的时候,这时他们抢完东西人困马乏,此时迎战胜算最大!而且他们本就打算回城了,也不会恋战,风险最小。”


第1156章 畏战
  王崇的这计策显然是想要捡便宜。等朵颜三卫的人马抢掠之后带着大批的辎重甚至是女人回返的时候,趁机进攻朵颜三卫的人马,这样毫无疑问风险将会小很多。
  原本朵颜三卫的人马就要回返了,这样的话肯定会加快了他们的回返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既然交战了,怎么也能砍下几十颗人头,这样就能算是大胜了,力战击退了朵颜三卫的掠边,斩首数十!
  王崇此话毫无疑问很合姜怀信和田世元的心意,因为这是风险最小的计策,而且能对皇上也有个交代,前提是,总督大人得同意。所以王崇和姜怀信和田世元都等着总督大人表态。
  这些人口口声声说不畏战,其实还是心中畏战。张知节淡淡的问道:“朵颜三卫相比鞑靼来说要弱小的多,他们能集中多少兵力侵边?”
  王崇听了沉吟道:“总督大人,据消息这次侵边福余卫并没有参与,泰宁卫已经没落成为了朵颜卫的附庸,只是朵颜卫的话,兵力应该在一万左右!”
  张知节沉吟道:“一万骑?”
  王崇听了解释道:“大人不要小看这一万骑,他们弓马娴熟战力十分强大,除非集中优势兵力,要不然根本就不是对手,即便是集中了优势兵力,也不一定能赢!”
  张知节听了沉声道:“想法侦查朵颜三卫骑兵的动向,本督亲率京营的将士迎战朵颜三卫的这一万骑!”
  张知节话音一落,王崇、姜怀信、田世元立即就瞪大了眼睛,一副无法置信的样子,他们觉得自己可能听错了!总督大人要亲率京营的将士迎战朵颜三卫的一万骑兵?
  他们觉得总督大人一定是在开玩笑!京营的将士是什么尿性他们又不是不知道,虽然比起地方卫所要强一些,但是相比边军的战力来说还是差远了!
  以边军的战力都不敢迎战朵颜三卫的精骑,总督大人却声称要带着两万京营将士迎战朵颜三卫的精骑?总督大人这不是开玩笑这是什么?
  但是张知节并不是在开玩笑,他若是不敢的话就不会带领两万京营将士奔赴宣府了,所以张知节的脸上一丝开玩笑的神色也无。
  姜怀信等人见到总督大人的脸上并没有开玩笑的神色,显然总督大人这是说的是真的,总督大人是真的想要率领京营将士迎战朵颜三卫的精骑。
  好像这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若是总督大人战败,将责任推到他们身上,他们将百口莫辩,虽然他们常年镇守边关,但是京城仍然十分敏感,他们知道总督大人的圣眷到底有多隆重!
  到时候总督大人将责任推到他们的身上,皇上肯定会毫不犹豫的相信的!这还只是总督大人战败,若是总督大人战死的话,这他们根本就不敢想下去,他们一定会给总督大人陪葬的。
  所以这绝对是不可行的!姜怀信连忙劝道:“总督大人,这蒙古精骑确实十分彪悍,行动如风,弓马娴熟,绝非中原的流贼所能比拟的,总督大人切不可小视啊!”
  王崇和田世元也忙连头应和,历数蒙古精骑的厉害之处,并且开始举例宣府曾经爆发过的大小战役,想要总督大人清醒的明白蒙古精骑的战力。
  他们都认为总督大人曾经平定了霸州民乱,又曾经带领大军平定了宁王之乱,所以总督大人有些膨胀了,以为打鞑靼也如此轻松!
  但是事实上是这样吗?根本就不是,那些泥腿子如何能和精锐的蒙古骑兵相比?别说面对一万泥腿子,就是面对十万泥腿子,他王崇只需一万边军就能打的他们落花流水!
  但是能用一万边军打的一万蒙古精骑落花流水吗?反过来还差不多,得被那一万蒙古精骑打的落花流水!
  所以在他们看来总督大人的想法是十分荒谬的,这时候他们的心里是有些恐惧,感觉比塞外的秋风还要冷!原本他们的计策多好啊,等到朵颜三卫的人马折返的时候出击,砍个十几或者几十颗首级就能交差了!
  到时候皇帝的面上也有光了,他们也能应付过去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为什么非得要冒险呢?总督大人已经权倾天下,有世袭的侯爵,官居太保之位,圣眷之隆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开海通商青史留名,不去享受权势富贵,非得冒险杀鞑子,图什么啊?
  他们心里十分不解,嘴上说的口干舌燥,张知节淡淡道:“你们所说的本督都知道,本督既然总督宣大军务,怎么可能一无所知就贸然来了?”
  “本督知道你们心里觉得本督好高骛远,平定了两次叛乱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还以为杀鞑靼也能和杀泥腿子一般!”
  这一番话还真说到他们的心坎里去了,事实上他们就是这么想的。当然了,谁也不敢表现出来,姜怀信、王崇、田世元连声道:“总督大人,下官等绝无此意!”
  张知节摆手道:“事实上,本督从未觉得鞑靼的战力不强,也从未觉得鞑靼的精兵容易对付,本督更知道鞑靼的精锐骑兵绝对不是宁王叛兵之流能比的!”
  “这些本督都知道!本督离京的时候,皇上还问起来,让本督多带些京营的将士,本督还是坚持只带了两万将士,因为本督觉得这两万将士就够了!”
  听了前面的话姜怀信他们还觉得靠谱,但是听到后来他们更加觉得荒谬了!总督大人既然明知道鞑靼的精锐骑兵厉害,为什么还觉得两万京营将士就够了?
  “你们是不是觉得很荒谬?”张知节淡淡笑道,姜怀信他们全都摇头,张知节不理,接着道:“觉得荒谬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你们对神机营并不了解,你们只是觉得京营战力羸弱,远不及边军将士!”
  姜怀信他们听到这里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好在张知节并不在意,只是淡淡道:“其实,神机营的战力远非边军将士能比的!”
  (本章完)


第1157章 激将
  边军战力最强这是天下公认的,所以姜怀信等人听了之后很难相信,京营的战力怎么可能比边军还要厉害?还远远不是边军能够比拟的?
  张知节见到他们一副不信的样子,也终于明白了原来边军的将领对于京营其实是十分不屑的。
  所以张知节解释道:“三千营和五军营或许不如边军将士,但是神机营不同,本督对神机营一直都十分重视,勤于练兵,再加上神机营有新式火器,战力很强!”
  姜怀信、王崇、田世元即便是听了总督大人的解释,心中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姜怀信斟酌道:“总督大人,诚然神机营都装备了新式火器,但是毕竟未经过战场的考验,真正有多少战力还未可知。”
  王崇也开口劝道:“大人,战场非同儿戏,鞑靼兵锋强盛,还是谨慎些的好!”
  张知节沉声道:“打总是要打的,要不然皇上颜面何存?”张知节话里的意思十分明显,否定了王崇先前的提议。
  王崇、姜怀信、田世元三人俱都脸色微沉,既然总督大人不同意,那王崇的计策自然就行不通,就只能迎战了!
  看来是没有退路了,王崇咬牙道:“总督大人,既如此还请总督大人亲率京营将士坐镇宣城,末将集结宣城兵力迎战朵颜三卫。”
  看来无论是张知节如何说,王崇等人还是对于京营的战力不认同。张知节缓缓摇头道:“先探查朵颜三卫主力动向再说吧!”
  姜怀信、王崇、田世元心情沉重的离开了,张知节出了大堂带着亲卫前往神机营的营地。
  来了宣府被这里的气氛所染,这些来自京营的将领们也都生出了强烈的战意,现在见到提督大人来了纷纷聚集了起来。
  “提督大人,咱们啥时候打鞑子?”“是啊提督大人,鞑子什么时候来?兄弟们都迫不及待了!”
  张知节听了笑道:“你们啊,就等着在宣府守城吧!”
  这些将领们听了不由面面相觑,这是怎么情况?为什么会让他们守宣府?他们跟着提督大人来宣府可不是来守宣城的!
  朵颜三卫又不是傻的,他们来侵边也不会攻打宣城啊!他们来侵边是来抢东西抢女人的,宣府那是九边第一镇易守难攻兵多将广,朵颜三卫就是将所有铁骑都填进去也不见得能攻下宣城来。
  所以朵颜三卫的首领只要不是脑子进水了,是绝对不可能攻打宣府的!竟然让他们守城,那他们来宣府是来干什么来了?站在城墙上吃沙子?
  所以这些将领们立即吵吵嚷嚷的问了起来,张知节摆手让他们都安静下来,这才淡淡道:“这次朵颜三卫侵边,皇上十分愤怒想要给朵颜三卫点颜色瞧瞧。但是因为边军的将士对京营的战力不信任,所以只能守城了!”
  这些将领们一听顿时都炸了锅,他们还瞧不上边军呢,没想到边军竟然还瞧不上他们!现在他们手中装备了新式的燧发枪和火炮,战力比以前强了不知道多少,岂是边军所能比拟的!
  顿时大营里都吵吵嚷嚷起来,纷纷请战,他们绝对咽不下这口气!他们跟着提督大人转战南北,还没怕过谁呢!即便是面对草原的精骑又如何,他们也早非吴下阿蒙了!
  张知节微微摆了摆了手,这才淡淡道:“这次朵颜三卫侵边的兵力不会超过万骑。你们都是本督一手带出来的,都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所以,本督想要带领你们迎战朵颜三卫!”
  “不过本督话说在前头,你若要是怕了的话提早说,本督就带领你们守城去,别到了战场上给本督丢人!”
  这些将领们纷纷叫了起来,“怕个球!”“有什么好怕的!”“打他们个落花流水!”“让这些边军瞧瞧咱们京营的厉害!”
  张知节扬声道:“好!那就好好备战,本督带你们为咱们京营将士正名,咱们京营的将士也不是软蛋!”
  这些张知节带来的京营将士们都被张知节激的嗷嗷的,发誓要打个朵颜三卫个落花流水给这些狗眼看人低的边军瞧瞧!你们边军不敢打,我们京营将士敢打!不但敢打,而且能打的漂亮。
  这些边军的将士们还真有畏战之心,他们长年镇守边镇和草原人打交道,深知草原骑兵的厉害。所以现在知道了总督大人要迎战朵颜三卫,这些将领们心中都有些沉重。
  要打朵颜三卫的精骑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是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选择!至少姜怀信和王崇、田世元都已经认命了,既然皇上有个意思,那就只能拼命了。
  但是要让总督大人自己带领京营的将士迎战朵颜三卫他们是绝对不敢的,若是总督大人打赢了的话还好,若是总督大人打输了的话,无论他们将城池关隘守的多好,他们都逃脱不了。
  王崇虽然畏站也算是个有担当的人,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